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资源环境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郑有业,男, 1962年8月24日出生,博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靑藏高原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4年至198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系,团支部书记。

1989年至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助理工程师讲师。

1998年至今受国土资源部及教育部选派到西藏执行援藏任务。

1998年至2001年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副队长,副教授。

2001年至2004年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正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副院长,教授。

2004年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副院长(正处)。

2005年至今靑藏高原研究中心副主任,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社会任职:

1、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2、《西部探矿工程》编委会副主任。

3、《国家地质调查成果专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成矿预测》、《矿产勘查前沿》。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及矿产勘查评价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西藏国土厅藏地(2000)57号:西藏措美县马扎拉金锑矿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研究,2000-2001,已完成,主持。

2. 大调查项目:西藏江孜—隆子金锑多金属成矿带资源潜力调查评价,200010200155, 2000-2002,已完成,主持。

3. 大调查项目:1:25万兹格塘错幅区域地质调查,20001300009241,2000-2002,已完成,主持。

4. 大调查项目:西藏聂荣—巴青铜多金属矿评价,20011021100067,2001-2003,已完成,主持。

5. 大调查重大项目: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东段铜多金属矿勘查,2002010200001,2002-2005,已完成,主持。

6. 重大项目配套研究项目: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及靶区优选,2002010200001,2002-2005,已完成,主持。

7. 中央财政资补费项目国土资发(2001)411号:西藏洞中松多铅锌矿普查评价,2002-2004,已完成,主持。

8. 大调查项目:1:25万狮泉河幅、斯诺乌山幅区域地质调查,200213000009,2002-2004,已完成,主持。

9. 中央财政资补费项目国土资发(2001) 411号:藏南隆子县查拉普金矿普查,2002-2005,已完成,主持。

10. 中央财政资补费项目国土资发(2002)130号:藏冲江铜矿普查评价,2003-2005 ,已完成,主持。

11. 基金委主任基金:西藏驱龙、冲江大 - 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作用对比,40542008, 2006-2006 ,已完成,主持。

12. “973” 专题: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找矿靶区优选,2002CB412610,2005-2007 ,正在进行,主持。

13. 大调查项目:西部重要成矿带选区研究,1212010531504,2005-2007,正在进行,主持。

14. 大调查项目:1:25万内蒙南卜塔亥幅、银号幅地质矿产调查,1212010610414,2006-2008,正在进行,主持。

1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冈底斯铜金多金属成矿预测与矿体定位新技术方法研究,2006BAB01A04,2006-2010,正在进行,主持。

科研成果:

1. 西藏措美县马扎拉金、锑矿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 郑有业; 赵永鑫; 王苹; 陈静; 曹新志; 陆建培; 李才明; 汪明启 【科技成果】西藏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 2002-11-06

2.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 郑有业; 王瑞江; 张洪涛; 高顺宝; 侯增谦; 薛迎喜; 李建威 【科技成果】中国地质大学; 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007-08-08

3. 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东段铜多金属矿勘查 郑有业; 张洪涛; 多吉; 王保生; 程力军; 高顺宝; 刘鸿飞; 李志; 陈仁义; 樊子珲; 冯南平; 杜光伟; 王全海; 张能军; 李金高; 刘敏院 【科技成果】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调查局;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07-12-28

4.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化探数据处理及靶区优选研究 郑有业; 多吉; 杜光伟; 刘鸿飞 【科技成果】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2008-10-15

5. 在藏南提出了“被动大陆边缘断陷盆地周缘控矿”的新认识。据此发现了具大型找矿前景的车穷卓布锑矿以及哲古、查拉普、乌拉堆金矿点共4处。

6. 率先提出了“冈底斯东段将会成为一超千万吨级的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 的新认识。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的驱龙、吉如、朱诺、得明顶、吹败子等大-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或找矿线索。

7. 提出“洛巴堆-蒙亚啊—洞中松多陆内裂谷带控矿”的新认识,发现了具大型找矿前景的洞中松多铅锌矿及具很好找矿前景的蒙亚啊、哈拉航日两个铅锌矿点;

8. 在聂荣一巴青一带,首次提出了在该带寻找海相沉积—改造型砂页岩铜矿的思路。目前已在查吾拉、查学曲、查莱拉等地发现了该类型的铜矿体,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学术交流:

1. 2004 年6 月17 日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探矿者年会”上,组委会要在全国筛选出2 项国家公益性地质找矿认识及进展方面的突出成果作大会报告,经中国地调局推荐,笔者作为其中之一,作了“雅江成矿区铜多金属矿勘查新认识新进展”的重要演讲。   

2. 2005 年元月 27-29 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调局要在 1998 年大调查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果中、筛选出 7 项突出成果作大会交流。笔者作为其中的第一项做 “ 加强选区研究,开拓雅江成矿区找矿工作新局面 ” 的首场大会报告。   

3. 2006 年 11 月 27-29 日,在南昌召开的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上,笔者受组委会特邀作大会报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找矿评价的新思路与新突破”。   

4. 2006 年 12 月 6-8 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联合组织,在北京召开了“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笔者受组委会特邀代表高教系统作大会报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找矿重大突破的思路及启示”。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英文论文:

1 Z Youye, X Rongke, ,and W Chengyuan . The first discovery of Permian conodont fauna from peri-Gondwana cool water facies in Tibet , China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9): 1231-1237 ;

2 Zheng Youye, Xue Yingxi, Gao Shunbao. Copper-Polymetal Metallogenic Series and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of Eastern Section of Gangdis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3, Volume 14(4):349-355.

3 ZHENG Youye,XU Rongke,WANG.Discovery of early Triassic conodonts in western Gangdise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Tangnale Formation. 2007 .

4 ZHENG Youye,DUO Ji,CHENG Shunbo.Progress in porphyry copper exploration from the Gangdise belt, Tibet.Front. Earth Sci. China 2007, 1(2): 1–7.

发表中文论文:

1 回顾与进展:斑岩铜矿理论研究及勘查技术 许荣科; 陕亮; 郑有业; 张雨莲; 庞迎春; 马国桃; 曹亮; 刘鑫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期刊】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1-03-15

2 西藏北喜马拉雅马扎拉金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张建芳; 郑有业; 张刚阳; 龚瑞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金 2011-01-15

3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与陆陆碰撞过程相关的斑岩成岩成矿时代约束 张刚阳; 郑有业; 龚福志; 高顺宝; 屈文俊; 庞迎春; 石玉若; 殷世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期刊】岩石学报 2008-03-15

4 内蒙古固阳地区新太古代侵入岩特征 马平; 郑有业; 张刚阳; 刘君安; 魏博; 张建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期刊】科技信息 2010-01-15

5 北喜马拉雅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床成因的多元同位素制约 张建芳; 郑有业; 张刚阳; 高顺宝; 叶先仁; 张众; 刘敏院; 李及秋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西藏华钰矿业有限公司 【期刊】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11-15

6 “协优”成矿预测方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郑有业; 陈仁义; 庞迎春; 施俊法; 高顺宝; 左仁广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 【期刊】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05-15

7 硫同位素示踪与热液成矿作用研究 陕亮; 郑有业; 许荣科; 曹亮; 张雨莲; 连永牢; 李闫华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国土资源部定量评价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期刊】地质与资源 2009-09-15

8 西藏札达县夏浦沟的放射虫硅质岩和岛弧火山岩:新特提斯洋内俯冲体系的记录? 许荣科; 郑有业; 冯庆来; 陕亮; 魏俊浩; 张翔; 张刚阳; 马国桃; 庞迎春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 甘肃地勘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期刊】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11-15

9 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矿集区成矿构造剖析及成矿预测 许荣科; 鲁胜章; 李兴德; 郑有业; 孙新春; 魏志军; 陕亮; 张雨莲; 鲁林; 李红梅; 刘鑫扬; 刘君安; 刘元平 中国地质大学重点实验室(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 甘肃德源矿业有限公司; 甘肃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期刊】地质与勘探 2010-01-15

10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控制 高顺宝;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 【期刊】地质科技情报 2006-03-30

11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对成矿的控制 郑有业; 高顺宝; 张大权; 张刚阳; 马国桃; 程顺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地调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藏拉萨; 湖北武汉 【期刊】地球科学 2006-05-30

12 西藏朱诺斑岩铜矿床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郑有业; 高顺宝; 张大全; 樊子珲; 张刚阳; 马国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藏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期刊】地学前缘 2006-07-30

13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矿集区和矿田靶区定位预测 孙忠军; 杨少平; 徐仁廷; 张华; 郑有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河北廊坊; 河北廊坊 【期刊】地质学报 2006-10-15

14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侯增谦; 曲晓明; 杨竹森; 孟祥金; 李振清; 杨志明;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郑有业; 聂凤军; 高永丰; 江思宏; 李光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地质调查中心 北京; 湖北武汉; 河北石家庄; 四川成都 【期刊】矿床地质 2006-12-30

15 西藏日土南部阿依拉杂岩体的地球化学 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许荣科; 马国桃; 郑有业; 茨邛; 雷裕红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 西藏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 西藏地质调查院; 西藏拉萨; 湖北武汉; 河北涿州0 【期刊】地质通报 2006-12-15

16 锆石SHRIMP测年对狮泉河蛇绿岩形成和俯冲的时间约束 郑有业; 许荣科; 马国桃; 高顺宝; 张刚阳; 马新民; 茨邛 中国地质大学; 西藏地质调查院;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地质调查院 【期刊】岩石学报 2006-04-30

17 超高构造变质流体的成矿动力学研究 王思源;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期刊】地质科技情报 1998-12-30

18 第四系冲、洪积物的识别标志和研究意义 蔡雄飞; 廖计华; 蔡海磊;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期刊】海洋地质动态 2007-01-28

19 藏南查拉普岩金矿床特征、发现及时代约束 郑有业; 多吉; 马国桃; 陈静; 代芳华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自治区地勘局;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湖北武汉 【期刊】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03-30

20 西藏冈底斯巨型斑岩铜矿带勘查研究最新进展 郑有业; 多吉; 王瑞江; 程顺波; 张刚阳; 樊子珲; 高顺宝; 代芳华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地勘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期刊】中国地质 2007-04-15

21 中国二叠纪冈瓦纳冷水相牙形刺动物群的发现 郑有业; 许荣科; 王成源; 马国桃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西藏地质调查院; 甘肃地质调查院 【期刊】科学通报 2007-03-15

22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综合信息预测 左仁广; 夏庆霖; 谭宁;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期刊】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26

23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 郑有业; 多吉; 张刚阳; 高顺宝; 樊子珲 中国地质大学;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期刊】矿床地质 2007-06-15

24 一个非牵引流堆积的重要场所——辫状河 蔡雄飞; 廖计华; 蔡海磊;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湖北武汉 【期刊】海洋地质动态 2007-06-28

25 冈底斯西缘早三叠世牙形石的发现及淌那勒组的建立 郑有业; 许荣科; 王成源; 马国桃; 赖旭龙; 叶得金; 曹亮; 梁积伟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甘肃地质调查研究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武汉; 甘肃地质调查研究院兰州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07-15

26 西藏东巧北尕苍见岛弧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许荣科; 郑有业; 赵平甲; 陕亮; 张雨莲; 曹亮; 齐建宏; 张刚阳; 代芳华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陕西咸阳; 甘肃兰州 【期刊】中国地质 2007-10-15

27 西藏冈底斯朱诺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约束 郑有业; 张刚阳; 许荣科; 高顺宝; 庞迎春; 曹亮; 杜安道; 石玉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科学通报 2007-11-15

28 首次在冈底斯发现主碰撞期斑岩铜矿——来自西藏吉如斑岩铜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的证据 龚福志; 郑有业; 张刚阳; 屈文俊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期刊】四川地质学报 2008-12-15

29 西藏日土岩基三宫岩石序列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构造意义 郑有业; 许荣科; 张刚阳; 陕亮; 梁积伟; 齐建宏; 陈悦丰; 张有奎; 吴清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甘肃地质矿产调查院; 河南第一地质勘查院 【期刊】岩石学报 2008-02-15

30 当代人为地质作用的特点、效应及研究意义 蔡雄飞; 智铎强; 吴衣布;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期刊】海洋地质动态 2008-01-28

31 西藏自然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探讨 杜恩社;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武汉;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 【期刊】资源科学 2008-07-15

32 内蒙古固阳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曾俊杰; 郑有业; 齐建宏; 代芳华; 张刚阳; 庞迎春; 武彬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期刊】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11-15

33 滚石深藏的奥秘——来自内蒙古高原隆升的报告 蔡雄飞; 智铎强; 罗中杰; 吴义布; 代芳华;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期刊】海洋地质动态 2008-10-28

34 西藏札达曲松一带两条蛇绿岩带的初步研究 许荣科; 郑有业; 党引业; 齐建宏; 梁积伟; 马国桃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甘肃地质调查院; 西北大学; 甘肃地质调查院 兰州; 西藏地质调查院 【期刊】地质科技情报 2005-12-30

35 藏南金锑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取得重大进展 郑有业; 赵永鑫; 王苹; 范文玉; 陈静; 曹新志; 张晓保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湖北武汉 【期刊】地球科学 2004-01-25

36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郑有业; 薛迎喜; 程力军; 樊子珲; 高顺宝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藏地勘局;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湖北武汉 【期刊】地球科学 2004-01-25

37 西藏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一个新的多岛弧盆系统的厘定及意义 郑有业; 许荣科; 何来信; 龚全胜; 茨邛 西藏地质调查院; 甘肃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武汉; 甘肃兰州; 西藏拉萨 【期刊】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03-30

38 西藏冲江大型斑岩铜(钼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郑有业; 高顺宝; 程力军; 李国梁; 冯南平; 樊子珲; 张华平; 郭建慈; 张刚阳 西藏地勘局;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拉萨;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期刊】地球科学 2004-05-25

39 兹格塘错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郑有业; 许荣科; 何建社; 赵平甲; 邹国庆; 李维军; 次邛; 杨书正; 泽仁扎西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西藏拉萨;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期刊】地质通报 2004-06-20

40 西藏东巧方辉橄榄岩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 王永锋; 郑有业; 金振民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湖北武汉 【期刊】地球科学 2005-01-25

41 西藏南部马扎拉金锑矿成矿规律初探 王军; 张均; 郑有业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期刊】黄金科学技术 2001-10-30

42 西藏冈底斯东段构造演化及铜金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 郑有业; 王保生; 樊子珲; 张华平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地勘局; 西藏地勘局 湖北武汉; 西藏拉萨 【期刊】地质科技情报 2002-06-30

43 江西银山金铜多金属矿床构造动力热液与火山岩浆热液双重藕合成矿作用 莫测辉; 冯志文; 夏卫华; 刘丹英; 郑有业; 李桂荣 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期刊】江西地质 1995-06-30

44 有机包裹体在生油盆地研究中的应用 郑有业; 李晓菊; 马丽娟; 林松辉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所 【期刊】地学前缘 1998-06-30

45 有机包裹体研究在石油地质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郑有业; 王思源; 李小菊; 黄高健; 刘承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河口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8-05-15

46 西藏雅江成矿区东段铜多金属矿勘查项目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郑有业; 高顺宝; 樊子珲; 杜光伟 中国地质大学; 西藏地调院 【会议】“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 2006-12-01

47 西藏冈底斯东段铜金多金属巨型成矿带找矿前景分析 郑有业; 魏保军; 张华平 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会议】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补充论文摘要集 2001-12-01

48 藏北东巧蛇绿混杂岩带北侧尕苍见岛弧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郑有业; 许荣科; 赵平甲; 周庆华 中国地质大学; 甘肃地调院; 陕西地调院; 西安地矿所 【会议】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3-04-01

49 化探数据处理的思路、方法及进展——以雅江东段铜-多金属矿带为例 郑有业; 樊子珲; 高顺宝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地质调查院 【会议】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12-01

50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找矿新进展及关键性科学问题 郑有业; 高顺宝; 樊子珲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地质调查院 【会议】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12-01

51 化探信息与科学找矿的重大突破和启示——以西藏近年发现的多个大-超大型斑岩铜矿为例 郑有业; 高顺宝; 樊子珲; 杜光伟; 刘鸿飞 西藏地调院 【会议】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和中国地质学会二零零五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08-01

荣誉奖励:


1. 2001年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称号。

2. 2003年获西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 2003年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4. 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帖”。

5. 2005年获第三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6. 2006年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

7. 中国地质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一):

奉献在高原——记国土资源部援藏干部郑有业博士

1998年盛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十大杰出青年”郑有业博士告别了繁华的武汉市和尚在病中的妻子,肩负着校领导的重托,满怀着一腔热血,毅然飞往遥远的雪域高原。

郑有业博士作为国土资源部第二批援藏干部到西藏地矿厅报到后,被分配到第二地质大队任副队长兼副总工程师。

他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改写一份矿产调查报告,这是一个难啃的“骨头”。他接受任务后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报告的章节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多处内容进行改写或重写,并在报告中增补了综合分析、总结等内容。

郑有业接受的第二项任务是“西藏马扎拉金、锑矿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研究”科研项目,他出任项目负责人。在开展科研项目中,为了提高科研深度,他经学校领导同意将中国地质大学的10万元科研经费也带到了西藏用于该项目研究。他与项目组技术人员经过一年的野外辛勤工作,该科研项目在控矿构造、矿体的空间展布、矿化特点、金的赋存状态等7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同时在马扎拉河下游找到一处砂金矿点。

地勘单位在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下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地勘投资逐年减少,地质队该如何生存发展这是郑有业到西藏后常常思考的一道课题。他建议队领导拓宽思路,抓住市场机遇寻求经济发展。

该队承担着国家“九五”期间提交20万吨铬矿储量的勘查任务。为了尽快提交铬矿储量和解决勘查资金不足的困难,西藏地质二队与山南地区矿业公司达成共同勘查开发的协议。在实施勘查任务时,原准备在康金拉地区全部采用钻探工程。郑有业查阅了该地区的地质资料,通过对成矿背景、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等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康金拉有很好的成矿前景。据此,他建议将部分钻探工程改为坑探,见矿后探采结合,出售矿石增加经济收入。他的建议得到采纳。目前坑探工程已见3米多厚的矿体,预计今年可采铬铁矿石2000吨,可获一定的经济效益。

国土资源部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了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西藏是资源大调查的重点省区之一。该项工作由中国地调局负责实施,地质调查、科研项目均采取面向全国科研、院校、地勘单位招标的办法。

1999年9月底,郑有业刚刚结束了野外地质工作回到拉萨,中国地调局发出通知,10月下旬将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大调查立项答辩会议。距会议召开仅有20多天,西藏地质二队成立了以郑有业博士为首的立项论证组。为了抓住机遇,夺取项目,郑有业带领立项组的同志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他从项目的选区,选题到写立项论证材料都亲自动手,一丝不苟。超强度的工作使郑有业感到胸闷呕吐,他稍休息一会儿又顽强地投入紧张的战斗。

郑有业按期参加了中国地调局在北京召开的立项答辩会,一举为西藏地质二队争夺了3个地质调查项目和1个与科研单位合作项目,获得了390万元的项目经费。

今年4月初,由中国地调局西南中心组织的大调查项目设计审查会上,郑有业负责的矿产调查项目设计,被评为全国在藏项目设计第一名。鉴于郑有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地质二队党委和大队对他特别嘉奖。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2000年09月22日

媒体报道(二):

协优”成矿预测,快速逼近找矿目标——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郑有业

“成矿预测,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工作程度极低地区的成矿预测时,选取的找矿信息不一定‘越多越好’。‘协优’成矿预测法特别强调直接信息的先导作用及少数相互关联信息的明确指示意义,突出信息与预测目标的一致性,可有效减少间接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从而快速缩小找矿靶区,降低找矿风险与成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有业教授向记者这样描述“协优”成矿预测方法的内涵。

依据:系统性、关联性、目标一致性等5原则构成了“协优”成矿预测法的理论依据

成矿预测是进行科学找矿决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矿产勘查工作正确部署的依据。近年来,郑有业带领的研究团队认真学习、研究了以往的和当前的国内外成矿预测领域内不同学派的学术思想。他发现,许多成矿预测方法之所以取得找矿突破,原因并不在于掌握了成矿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而是优选出了海量信息中起关键作用的几个信息,作出成矿预测。

例如著名的矿床学家Lowell JD教授通过对美国圣马纽尔斑岩铜矿蚀变分带的详细研究,建立了蚀变分带模式,导致了卡拉马祖斑岩铜矿的成功发现,并接二连三地发现许多斑岩铜矿。

“我们总结了国内外经验,并特别吸收了赵鹏大、陈毓川、翟裕生院士和王世称、朱裕生等专家学者成矿找矿理论精髓,结合近年来的大量找矿实践,提出在西藏特殊景观区快速逼近找矿目标的定位预测新方法——‘协优’成矿预测法。”郑有业说。

据他介绍,系统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不充足判据的充足化原则和复杂与精确的反比性原则构成了“协优”成矿预测法的理论依据。

系统性原则就是将事物作为一个动态整体来研究。“比如,有一个中等强度的斑岩铜矿致地球化学异常,异常周围的氧化还原环境不同,代表的地质意义完全不同。假若异常周围是一个强酸环境,那么这个异常就非常具有找矿意义。因为在风化淋滤出来的铜被大量带走的情况下,还能达到中等强度,说明铜的源区有大量充足的物源;相反若异常周围是一个强碱性环境,风化淋滤出来的铜几乎全部在原地沉淀,其形成的铜异常才达到中等强度,说明铜的源区物源匮乏,不考虑埋深的情况下该异常找矿意义不大。”郑有业说。

关联性原则就是预测对象与相关因素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及依存关系,应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有时可以对本质上并不重要的因素忽略不计,而突出抓主要矛盾。

目标一致性原则就是在复杂的成矿系统中,成矿信息是海量的,要将“干扰”信息剔除掉,优选出少量相互关联、目标一致、最能揭示成矿特征的关键找矿信息或组合。

不充足判据的充足化原则,就是对于熟悉的事物,人们只要观察到一部分,即可推测全貌。“比如沙堆里埋了一部自行车,不需要全部露出来人们也能知道埋的是一辆自行车,只要露出一个把手和半只轮子就可以了。”郑有业说。

复杂与精确的反比性原则,当一个系统复杂性增大时,要使它精确化的能力将减小。也就是说,人们只有不断地减少系统的复杂性,消除那些不重要的变量,才能达到更精确地把握系统规律的目的。否则顾此失彼,可能导致预测失败。

延伸:“协优”成矿预测法的诞生

“‘协优’有两层意思,‘协’是指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优’是指最优和优化,而且最优的信息必然是少量的,就是通过优选少数相互作用、目标一致、揭示成矿本质特征的找矿信息组合,而导致矿床最后被发现。”郑有业解释说。

具体来说,“协优”成矿预测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 以异常或地质体为研究对象。

单元的划分必须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为原则,因此,以地质体、地质异常、构造界面以及汇水流域等作为圈定单元的边界,力避网格法划分单元所造成的信息分割及损失。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地质体划分,以相应比例尺地质图为准。

第二, 特定的异常筛选准则。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任何信息或异常的有利度是相对的,不同准则下的异常评序是完全不一样的。换句话就是,强信息不一定与矿床有关,弱信息不一定与矿床无关。如同“隐形”飞机,并不是飞机(异常或矿床)不存在,只是雷达(原有准则)发现不了而已。换一种能够消除屏蔽的雷达(新的准则),飞机(异常或矿床)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现实工作中,少数人抱怨一些近地表矿床甚至大矿在做化探扫面工作时并没有发现异常,这正说明除了采样因素外,一定是选区时圈定与筛选异常的准则有问题。其二,同一个信息或异常,不同知识基础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若我们对某类型矿床不熟悉时,即使见到非常重要的找矿标志也会忽略。反而被另一个单位“拣漏”,矿床得以发现。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几上几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 以直接找矿信息为先导。

成矿预测工作中,地球化学信息蚀变或矿化露头等成矿直接信息的收集和运用最为重要。随着分析技术水平的提高,化探信息使人们肉眼观察成矿元素的能力提高了数千万倍,这样人们在较大范围内容易追溯到异常源。事实上,很多巨型矿床的发现均与化探异常及地表的蚀变或矿化显示有关。

第四, 以少数相互联系、目标一致的关键信息为核心。

郑有业表示,因为只有相互关联的找矿信息之间才可能目标一致,才会衍生出新的信息,才有可能用最少的找矿信息达到最佳的找矿效果。比如,在一个地区发现有多期次侵入的复式斑岩体或大片火山岩存在,又发现了以Cu、Mo为主、伴有Au、Ag、Pb、Zn等元素组合的化探异常与之套合,这两条信息关联暗示:这个地区可能有斑岩铜矿化存在,足以让我们派人去野外查证。

第五, 赋予各种信息以客观的地质内涵。

郑有业表示,这一点是“协优”成矿预测理论的精髓。“对一个地区地质情况及规律的熟悉程度是矿床预测成败的关键。因为相同找矿信息,具有不同的找矿意义。比如,在福建西北部的铌钽矿化带,同一类锡石—铌钽铁矿组合异常就存在于前震旦系变质岩、中生代岩体以及伟晶岩脉3种不同的地质体发育区,而只有锡石标型为短双锥八面体的锡石—铌钽矿物组合异常才是矿致异常,即来自成矿的伟晶岩脉。因此,熟悉预测区的地质特征、成矿背景和成矿环境就显得异常重要。”

第六, 强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微弱信息。

在预测靶区优选过程中,有必要对一些成矿信息较为隐蔽、显示性不强的信息,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强化”处理,压低或剔除强的干扰信息,强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微弱信息、捕捉隐蔽信息,突出这类成矿信息与预测目标的一致性。例如,化探数据处理过程中,常出现低背景区弱异常被削弱或掩盖的问题。通过对反映不同矿化类型的元素衬值进行累加处理,使那些与某一矿化类型有关的低缓异常凸现出来。

第七, 快速缩小靶区。

对地质异常的优选与评价,是成矿预测的重要内容,是对成矿信息的再浓缩和再综合的过程。优选就是把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信息保留下来,不密切或不明确的部分压制下去,干扰的信息再一次剔除掉,进一步突出找矿标志,达到快速缩小靶区的目的。

应用:“协优”成矿预测法在西藏冈底斯地区的驱龙、朱诺、吉如等斑岩铜矿找矿中发挥重大作用

西藏地域面积大,交通不便,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野外地质工作难度大、效益低。以冈底斯为例,该区2000年以前找矿效果不太理想。在西藏地区多年的找矿勘查实践中,郑有业研究团队开始逐渐采用“协优”成矿预测法进行勘查选区研究。

以往,在化探数据处理过程中,人们筛选与评价异常的主要依据是异常本身,即选择成矿元素含量高、异常规模大、元素组合比较齐全,也就是对“高、大、全”异常进行查证,在找矿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1986年,前人在冈底斯地区已发现“高、大、全”斑岩铜矿致异常,1987~1994 年先后做过三级异常查证、二级异常查证以及普查,但都没有获得找矿突破。

郑有业团队通过对“高、大、全”异常查证,提取与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条件密切相关的、揭示成矿本质的4条关键信息进行评价,最后发现了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这四条关键信息是,“高、大、全”异常位于盆—弧转换部位,受早期控盆、晚期控岩控矿的多期性、继承性大型走滑构造控制;180千米长的北东向线性异常带,属构造隐(显)性地球化学边界,与深部大型构造密切相关,且在北东向异常带中属“鹤立鸡群”;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含矿杂岩体、复杂的元素套合,反映多期次成矿作用叠加;驱龙矿区下游长达6千米的“孔雀河”,其规模之大为斑岩铜矿中罕见。

但是否只有查证“高、大、全”异常才能找大矿呢?郑有业的答案是否定的。郑有业说:“我们通过运用非线性信息提取技术以及化探信息的衬值累加、分背景处理技术等,将冈底斯矿带的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异常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特别是通过赋予不同信息以客观的地质内涵,来识别和提取低缓、微弱及隐蔽信息,强化矿致异常,快速缩小了找矿靶区。”  

“朱诺斑岩铜矿床的找矿突破是‘无’铜异常找大铜矿的范例。我们运用‘协优’成矿预测思路,在对前人1:50万日喀则幅区域化探图上‘无’铜异常、更无编号的情况下,对原始化探数据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单金异常(同时伴有微弱斑岩铜矿异常组合)、可能的成矿类型(以金找铜),结合成矿环境和矿床等距性规律,这4条相互联系、目标一致、揭示成矿本质的信息,最终获得找矿突破。”

吉如斑岩铜矿床是“弱”铜异常找大铜矿的范例。团队在前人1989~1991年开展的1:50万日喀则幅区域化探图上存在“弱小”铜异常、但并无编号的情况下,利用“弱小”异常、空间位置、成矿环境这3条信息发现线索,进而找矿取得明显进展。

“以上三个矿床的发现正是‘协优’成矿预测思路的具体体现。”郑有业表示。

推广:“协优”思路适用西部工作程度极低地区

事实证明,郑有业等提出的这种快速逼近找矿目标的成矿预测法是快捷、有效的。他们除了在冈底斯、北喜马拉雅、念青唐古拉等地发现或评价了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以及冲江、朱诺大型斑岩铜矿床之外,又先后发现蒙亚啊、洞中松多、洞中拉大型铅锌矿床,查拉普金矿、车穷卓布锑矿床等一系列矿床,累计提交(333+3341)资源量:铜983.42万吨、伴生钼50.54万吨、伴生银6846.93吨、金13.25吨、铅锌78.82万吨、锑33.45万吨,大大加速了这一地区斑岩铜矿及金锑多金属矿的勘查进程,取得我国铜矿评价的重大突破。这也是世界三大斑岩成矿带之一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近年来找矿的重大突破,我国最大的铜矿资源战略接续基地初步形成。

“‘协优’成矿预测方法强调直接信息的先导作用及少数相互关联信息的明确指示意义,突出信息与预测目标的一致性,可有效减少找矿风险与不确定性,快速缩小找矿靶区,降低找矿成本。这一点在西藏工作程度极低地区显得尤为重要。”郑有业说,“同时,该方法可操作性很强。常用的工具软件就能解决问题,简单易懂,特别适用于野外一线地质工作者随时随地地应用与探索,尤其适用于我国西部工作程度极低、获取信息困难的地区或尚未发现矿床的新区以及新矿种、新类型矿床的预测。”

郑有业强调,预测者所具备的成矿找矿理论基础,对预测地区野外地质特征、成矿背景、成矿环境的熟悉程度,能否融会贯通以及开展创新思维是该方法预测成果优劣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网》记者:滕艳 2010.11.11

媒体报道(三):

雪域高原探宝人——记国土资源部援藏干部郑有业

当郑有业即将告别曾经工作了6个年头的雪域高原时,一种难以抑制的情绪在他心中涌动。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怎能忘记,在重峦叠嶂的冰峰上工作的情景;怎能忘记,彻夜工作到凌晨见到的第一缕曙光;怎能忘记,从死神的魔掌中挣扎出来的那一刻…… ”

1998年7月,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郑有业教授作为国土资源部第二批援藏干部,被派到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工作,这一年他35岁。2001年7月,国土资源部第二批援藏干部援藏期满将要返回各自的单位,西藏地质二队领导恳请郑有业留下来。经西藏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有关部委协商,征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意,郑有业又加入了第三批援藏干部队伍。

郑有业在西藏的6年里,始终把为地勘单位和当地群众做实事、谋发展作为援藏工作的宗旨,用心血与汗水实践着这一宗旨,以自己的付出和成果赢得了大家的信赖。

1999年,郑有业申请到《西藏措美县马扎拉金锑矿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研究》课题,总经费40万元。为了在藏南取得找矿突破,他又将学校的10万元科研经费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在资金极为紧张的西藏地勘单位,这笔资金显得弥足珍贵。

在海拔5100米以上的工作区,郑有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高原考验,严重的高原反应使他头疼气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次,他和同事正在野外工作,晴空万里的蓝天突然间乌云滚滚,紧接着,飞雪夹杂冰雹向他们袭来。还有一次,在野外工作的郑有业和同事突遇暴雨,险些被突发的山洪吞噬。然而,他在工区一住就是3个月。

为了取得找矿成果,郑有业运用地质、化探、物探、遥感等综合手段,特别是将遥感蚀变矿化信息提取技术系统应用于藏南金、锑找矿工作,首次提出了藏南被动大陆边缘深海断陷盆地四周与然巴、也拉香波变质核杂岩复合部位为成矿最有利部位的观点,首次建立了藏南“三位一体”的成矿、找矿模式。根据这些新的理论,新发现多个具有找矿前景的矿点,其研究成果获得2003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藏地质二队是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铬铁矿找矿专业队,曾经因提交罗布莎大型铬铁矿而闻名全国,被授予“地质找矿功勋单位”。1999年以后,国家对铬铁矿的勘查投资一下子变为零,该队面临严重危机。针对这一形势,郑有业提出了走铜、金、铅、锌等多种矿产并重,区调、矿产等专业并举的综合发展之路。1999年10月,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启动,西藏地质二队成立了郑有业挂帅的项目组。在几年的找矿实践中,郑有业提出了以冈底斯矿带为中心稳定藏南,开拓藏西,兼顾藏北,加强青藏铁路沿线地质找矿的思路和建议得到队领导的赞同和大力支持。

莽莽苍苍的雪域高原不仅神奇壮美,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探明了玉龙、罗布莎等一批大型矿床。但是,雪域高原的成矿规律尚未被人们完全认识,地质找矿的潜力还非常大。郑有业开始苦苦思索寻找打开雪域高原宝库大门的钥匙。

2000年下半年,郑有业开始大量查阅、研究、处理冈底斯东段地质资料,随后编制了一系列综合找矿信息图,率先提出了“冈底斯东段将会成为又一超千万吨级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新构想,并建议立项勘查。中国地调局的领导和专家到西藏进行实地考察后,把他的这一大胆构想及建议列入了中国地调局重点项目。

2001年是郑有业事业上的丰收之年。这一年,他完成了“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矿产资源评价及找矿突破”首份立项论证报告初稿。这一年,他提出了“洛巴堆-蒙亚啊-洞中松多陆内裂谷带控矿”的新认识,当年发现了具大型找矿前景的洞中松多铅锌矿,次年又发现了具很好找矿前景的蒙亚啊和哈拉航日两个铅锌矿点。在聂荣—巴青一带,他首次提出了 “寻找海相沉积—改造型砂页岩铜矿”的新思路,并找到该类型的铜矿体。

2003年年初,郑有业撰写的“西藏驱龙斑岩铜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论文,在成都召开的“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该项成果在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对矿石中大量淡紫色高温硬石膏及磁铁矿的鉴别、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对认识该矿床的找矿潜力意义非凡。如今,冈底斯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它掀开了西藏矿产勘查历史的崭新一页,对推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以及保证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辛勤的劳动、无私的奉献和优秀的成果,赢得了尊敬与爱戴,郑有业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郑有业说:“虽然就要告别雪域高原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片热土和这里的人们。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西藏地质事业。”

文章来源:《中国政府网》2004-11-25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