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基础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教学情况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李文联,男,1956年2月出生,湖北襄樊人,襄樊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工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毕业于襄阳师专和湖北大学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1年留校任教。

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助教进修班。

社会兼职: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2003年被评为科研标兵。

2、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资料更新中……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时间 课程名称 周学时 总学时 班级 总人数 教学质量校考评等级
03.9-04.1 电工电子技术 4 80 02教育技术学 46 优秀
04.2-04.7 数字逻辑 2 36 02教育技术学 46 优秀
04.9-05.1 电工电子技术 4 80 03教育技术学 96 优秀
05.2-05.7 数字逻辑 2 36 03教育技术学 96 优秀
05.9-06.1 电工电子技术 4 80 04教育技术学 54 优秀
06.2-06.7 数字逻辑 2 36 04教育技术学 54 优秀
05.2-05.7 电工学 4 72 04物理学 94 优秀
06.2-06.7 模拟电子技术 4 72 04物理学 94 优秀
06.9-07.1 电工电子技术 4 80 05教育技术学 51 优秀

实践性教学:

时间 课程名称 总学时 专业 总人数 荣誉
2004 毕业论文 10 物理学 6人   
2005 毕业论文 10 教育技术学、电子技术 10人 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二等奖1人
2005 指导大学生电子竞赛 2队 教育技术学 6人 获省级大学生电子竞赛二等奖1项
2006 毕业论文 10 教育技术学、电子技术 10人 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三等奖2人
2006 指导大学生电子竞赛 2队 电子技术、教育技术学 6人 获省级大学生电子竞赛二等奖1项
2006 指导学生科研项目 1项 教育技术学 3人   
2006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18×4 教育技术学 286人  
2006 “凌阳怀”电子竞赛   物理、教育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 60人  

主持的教学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时间 本人所起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厅 2002-2005 主持
《模拟电子技术远程教学系统》 湖北省教育厅 2001-2003 主持
《电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2002-2005 主持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湖北省政府 第一 2005
《模拟电子技术远程教学系统》 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湖北省政府 第一 2005
2005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襄樊学院    2005
《电子技术多媒体教学系统》湖北省高等学校课件评比二等奖 湖北省教育厅 第一 2005
教学标兵 襄樊学院   2005
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 襄樊学院   2005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现从事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教学、研究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工作。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或参与完成了8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4项厅级科研项目。
课题名称 来源 鉴定时间 本人所起作用
《智能化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 2003.4 主持人
《虚拟仪器集成系统软件平台的开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2003.9 主要成员
《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实验架构系统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2003-2006 主要成员
《多功能便携式机动车尾气监测系统的研制》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2004-2006 主持人
《学分制教学管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襄樊学院重点科研项目 2003.9 主持人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金属线性膨胀系数测量仪 任向东; 陈培杰; 李文联 襄樊学院 【中国专利】襄樊学院 2008-09-17

2 金属线性膨胀系数测量仪 任向东; 陈培杰; 李文联 襄樊学院 【中国专利】襄樊学院 2009-03-25

3 电子纸橱窗 李文联; 李杨 襄樊学院 【中国专利】襄樊学院 2010-11-17

4 电子纸台历 李文联; 李杨 襄樊学院 【中国专利】襄樊学院 2010-11-17

5 液晶电子字画 李文联; 李杨 襄樊学院 【中国专利】襄樊学院 2010-11-17

6 电子纸挂历 李文联; 李杨 襄樊学院 【中国专利】襄樊学院 2010-12-08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1本。

出版专著:

1、《Visual FoxPro数据库实用教程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Visual FoxPro数据库实用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摄影摄像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摄影技术与艺术(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网络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臣文; 李文联; 胡坤鹏 湖北襄樊学院 【期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02-15

2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字化实验模式研究 张臣文; 李文联; 胡坤鹏 襄樊学院教育学院; 襄樊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期刊】襄樊学院学报 2010-02-15

3 RC电路的暂态过程探究式实验教学 李文联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湖北襄樊 【期刊】物理实验 2003-09-25

4 AVR单片机AT90S4414及其应用 李文联; 吕治安 襄樊学院; 襄樊学院 湖北襄樊; 湖北襄樊 【期刊】电子工程师 2003-05-15

5 语音识别集成电路AP7003及其应用 李文联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湖北襄樊 【期刊】电子工程师 2003-08-15

6 一种手持无线抄表终端的设计 吕治安; 李文联 襄樊学院物理系; 襄樊学院物理系 湖北襄樊; 湖北襄樊 【期刊】电子工程师 2003-08-15

7 智能化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 李文联; 吕治安; 李文群 襄樊学院教育技术系; 襄樊学院教育技术系;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襄樊 【期刊】襄樊学院学报 2003-03-30

8 用87LPC76x单片机构成的键盘显示电路 吕治安 ; 李文联 襄樊学院物理系; 襄樊学院物理系 【期刊】电子设计应用 2003-02-01

9 一种双电容式料位传感器 李文联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湖北襄樊 【期刊】传感器技术 2003-08-20

10 用虚拟仪器进行多媒体演示实验 李文联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湖北襄樊 【期刊】电化教育研究 2004-03-30

11 用虚拟仪器进行RC暂态过程研究 李文群; 李文联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襄樊学院教育技术系 湖北襄樊; 湖北襄樊 【期刊】高师理科学刊 2004-12-30

12 虚拟仪器在理工科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李文群; 李文联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襄樊学院教育技术系 湖北襄樊; 湖北襄樊 【期刊】高师理科学刊 2005-03-30

13 用虚拟仪器进行物理演示实验 李文联 襄樊学院 襄樊 【期刊】大学物理实验 2003-06-25

14 虚拟仪器在电子技术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李文联 襄樊学院 湖北襄樊 【期刊】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01-20

15 可编程温度监控器ADT14及其应用 李文联 ; 李文群 襄樊学院;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襄樊 【期刊】电子技术 2002-10-12

16 VI技术的应用 李文联; 李文群 襄樊学院教育技术系;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襄樊2; 湖北襄樊 【期刊】襄樊学院学报 2002-04-25

17 用ADT14设计的计算机温控报警器 李文联; 李文群 襄樊学院教育技术系;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襄樊; 湖北襄樊 【期刊】襄樊学院学报 2002-10-25

18 用ADT14设计的新型电子温控器 李文联; 李文群 襄樊学院教育技术系;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襄樊; 湖北襄樊 【期刊】传感器技术 2002-11-30

19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互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宋立新; 李文联; 胡晗 襄樊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会议】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 2010-07-29

20 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与实践 李文联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会议】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 2006-10-01

媒体报道一:


教学之路甘与苦路的尽头还有路

——记襄樊学院名师李文联教授

今年51岁的李文联,是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课程、多媒体教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爱与责任,使他坚守三尺讲台,不辍耕耘26载

李文联学源本校,从留校参加工作的那天起,他就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深情地爱着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他看来,讲好每节课,就是一个教师比天还大的责任。他爱校爱系爱实验室爱每一个求知的学生,他的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责任。所以,为当好一名称职的教师,李文联老师26年如一日,从没停止过潜心钻研与辛苦耕耘,孜孜不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他从一个普通教师成为一个教授,成为一个学科带头人,成为一个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其中的艰辛与甘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当年教过他的退休教师评价:他浑身有一股钻劲和韧劲,干什么事都很用心,锲而不舍;

学校教务处评价他:是一个为了学生、为了教学而无私奉献,甘愿付出一切的人;

教学督导组评价他:治学严谨、谙熟教学内容,勇于教改和创新;

青年教师评价他: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使电子电工类课程教学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梯队;

学生评价他:他的讲授能受到文理科专业学生同样的欢迎,并激发学生同样强烈的求知欲。

在襄樊学院,无论是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还是李文联老师所在系和其它相关院系的师生,都对他有很好的口碑。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他曾多次获得如“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园丁”、“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科技成果优秀指导教师”、“教育实习优秀带队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科研标兵”和“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

鞭挥日月,规尺方圆,辛勤园丁收获教学改革与科研硕果

李文联从不满足于既有经验的重复,他需要做的事情是教案周周写,教改时时新,紧贴知识前沿,培养创新人才。

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李文联大胆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力求做到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反映更新的科技成果,教学过程贯穿创新方法和科学思维,重视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2002年以来,李文联多项成果在省内外同行中产生重要影响,这在地市州院校是少有的。作为教授,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承担多门本科课程教学任务,每年完成300多学时 。在此同时,他精心设计制作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学》、《CAI课件设计与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和《古代汉语》等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先后主持或参加与完成了8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2项厅级科研项目;2004年又主持完成了国家级重点项目“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电气信息与电工信息类子课题项目《电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任务。在从事以上项目研究中,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

平凡岗位,默默奉献,教书育人,“哲理马夫”追求一种高尚的师德境界

熟悉李文联老师的人,无不称道其高超而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许许多多的项目成果和荣誉,难怪同学们都这样认为:无论是毕业论文、省大学生“挑战杯”,还是全国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只要有李文联老师指导,想不获奖都不可能,李老师神了!难道李文联老师真有“点石成金”之术?其实他一点也不神,他很平凡也很普通,只不过是他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比他人更舍得付出心血和汗水。同学们都说,每指导一次全国或省级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李文联老师要瘦下几斤来,一点也不为过,赛前准备他可以做到连续10多天泡在实验室,与参赛同学同吃、同住、同做实验,白天饿了吃盒饭,夜里饿了啃方便面,困了累了趴在实验台上小憩一会儿,同学们若有疑问,他随叫随答;一时短缺芯片和元器件,他多方为同学们寻找,有时还自己掏腰包购买或驱车回家拿……

李文联老师深知经济拮据对一个好学的陕西贫困学生的心理和精神意味着什么,于是,他没有简单地给予金钱救济,而是想方设法安排这位同学做实验室工作助理,并吸纳其参与教改科学研究项目,让贫困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换取应有的报酬。事实上,这位贫困生现在已基本衣食无忧,但更有收获的是通过参与李老师的项目或课题,还锻炼和培养了他一定的科研能力,目前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和几项专利申报。师恩厚重,无以为报,朴实的陕西学子想在自己的论文和专利申报书上署上李文联老师的名字,但被婉言谢绝……

李文联老师在2003年评上教授,在常人看来,该歇歇脚,是享受的时候了,但他并没有片刻的停息,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精力时有不济,他常常做出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作为核心成员,2003年为学校义务研发完成的《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至今仍在运行,为学校节省大笔开支;

——义务协助教务处、网络中心为学校所有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上网以及物理和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做了大量技术工作;

——连续几年义务为全校教师和岗前青年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前后总计有600多人次,200多学时;

——利用节假日,到学校设在保康、谷城、枣阳等县市的教育实习基地,义务为当地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多达1000余人次;

——他在2005年被同时评为学校师德、教学和科研三项标兵,而他却主动提出,只选择其中一项,把另外两项荣誉留给其他有成绩和有贡献的教师。

千秋业,看讲台世界,五彩斑斓;蜡炬燃,尽一生心血,青胜于蓝。披星荷锄,培桃育李;端品为先,最讲奉献。

这,就是名师李文联教授的风范。

(熊华山)

来源:《湖北日报》2007年

媒体报道二:


树育人楷模展名师风范

——记襄樊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李文联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李文联与学生交流

 李文联,襄樊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校级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工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和物理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工作。

坚守三尺讲台,不辍耕耘29载

自1981年留校任教以来,李文联始终把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质量当作毕生的追求。

近几年来,李文联高质量地完成了《电工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工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测评成绩连续多年为优秀;他精心设计制作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多次获省级和院级教学成果奖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的多媒体教学成果奖。

潜心钻研,收获教改硕果

李文联勤于研究,勇于探索教改新路。他大胆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力求做到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反映更新的科技成果,教学过程贯穿创新方法和科学思维。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李文联老师主持或参与完成了8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4项厅级科研项目;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和中国物理学会多媒体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1本。

教书育人,追求高尚师德

李文联始终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严。

在课堂上,他寓思想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经常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在青年教师培养上,他连续几年义务为全校教师和岗前青年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前后总计有600多人次,200多学时。通讯员姚威

来源:《楚天都市报》2010年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