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机械技术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陈祝平,男,1952年7月生,博士。现任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功能材料及应用”方向学术带头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7~2001年为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高访学者、客座研究员。

2002年开始,他被聘为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社会兼职:

1.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2.集美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3.福建省高职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

4.厦门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主任。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先进制造技术导论》,《特种加工》,《CAXA三维创新设计》,《工程材料》,《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毕业设计指导》。

研究生:《可承担表面工程》,《先进制造技术》,《摩擦学》。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材料工程、表面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科学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液相等离子沉积行为与理论模型》,福建省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主持人

2.《Plasma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film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physico-chemical mechanisms》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委员会科学探索项目,2006-2010。

3.《模具制造中的RD/RM研究》厦门市科技项目。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独著:《精通CAXA产品设计与制造》(配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2.第一作者:《CAXA2008实体设计基础与典型范例》(配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3.主编:《CAXA制造工程师2006数控加工基础与典型范例》(配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4.第一作者:《CAXA电子图板2007基础与典型范例》(配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5.第一作者:《CAXA三维设计教程》(配盘)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6.第一译者:《纳米电镀》(日)渡辺辙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7.副主编:《先进制造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8.副主编:《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1版。

9.独著:《特种电镀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发表论文:

1 磁粉离合器及其应用 刘建建;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期刊】机电技术 2010-10-30

2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沁峰; 崔晓梅;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期刊】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1-28

3 基于SolidWorks-VRML的虚拟仿真 徐建明;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期刊】机电技术 2009-10-30

4 振动系统中磁流变流体阻尼模型的研究 杨光;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福建厦门 【期刊】功能材料 2007-10-20

5 含MR阻尼器的简支梁振动响应分析 杨光;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福建厦门 【期刊】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30

6 CAXA实体设计三维CAD虚拟设计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广东厦门 【期刊】新技术新工艺 2007-11-25

7 基于CAXA2007 的虚拟产品设计 陈祝平 集美大学 【期刊】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7-12-15

8 MR阻尼器在振动系统中的最优位置 杨光;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福建厦门 【期刊】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15

9 基于PEMFC的船舶新动力系统 唐丽华; 陈祝平; 傅小明 集美大学理学院;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期刊】造船技术 2008-08-28

10 水基环氧纳米涂料的研制 孙金余; 陈祝平 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北京 【期刊】煤矿开采 2004-12-30

11 水下等离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应用前景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会议】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10-01

12 轻合金等离子阳极化技术的试验研究 孙金余;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会议】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10-01

13 液相等离子沉积非晶态碳膜的试验研究 陈祝平; 杨光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会议】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 2007-11-01

14 磁流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研究 杨光; 陈祝平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会议】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 2007-11-01

荣誉奖励:


1.获煤炭部“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2.被誉为“世界优秀科技人才”。

媒体报道:


以良好的心态对待人生每一个阶段——访机械工程学院陈祝平教授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有良好的心态、美好的愿望,只要肯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绩。”这是陈祝平教授的经验之谈,也是其人生感悟,更是他一路前行的写照。

陈祝平原为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他参加了全国留学生统考并顺利地通过考试,争取到了出国进修的机会。之后,陈祝平多次以高级访问学者、访问研究者、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出访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昆士兰科技大学。在国外相对自由、先进的科研环境下,陈祝平十分珍惜出国学习的机会,他深知,在国内他仅仅是“陈祝平”,而在国外他更多的身份是“中国人”。他因此更加钻研、刻苦,容不得丢一点点中国人的脸。他说,“那时候,在深夜里,如果整个学府还有一盏灯亮着的话,那一定是我的实验室。”

苦读书并非死读书,陈祝平大胆探索,富有创新意识。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他先后从事冲击磨损试验新方法、离子束合成类金刚石薄膜、功能薄膜的离子注入改性等离子技术研究,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想法,同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诸多文章,1999年获澳大利亚概念专利1项。作为氢能源制备与贵重金属回收新方法的发明人,他曾获过多项表彰,他的科研事迹曾刊登于《煤炭日报》,被誉为“电镀大王”;其科技成果曾被香港新华通讯社收入世界优秀发明专集,被誉为“世界优秀科技人才”。

谈及在国外的日常生活,陈祝平坦言一个字——“苦”。虽然生活节俭、没有亲人的陪伴,但陈祝平没有抱怨,而是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陈祝平说,随着国家的日渐强大,中国人在国外也得到更多的尊重。国外固然有诸多优越之处,科技发达、生活稳定,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让人产生安逸的思想从而缺乏做学问的动力,良园虽好终不是久留之地。再加上中国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供自己大展拳脚,回国是他的不二之选。

回国后,陈祝平选择家乡福建作为事业的新平台。从2002年开始,他被聘为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担任先进制造技术导论、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工程材料、特种加工、CAXA三维创新设计、工程制图、现代压铸技术、工程塑料及其表面处理等课程教学以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三尺讲台,有人觉其清贫、苦累、空间狭小,但陈祝平却犹如置身开阔的原野,辛勤耕作,劳而有获,乐在其中。他说:“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是教书,最大的乐事是教书,最大的成就感还是来自教书。”在陈祝平眼中,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凡乐于读、乐于学的,他都乐于教。在教学中,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多想多问。“我不在乎学生考多考少,但要求他们能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自学的能力,不管是对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是重要的。 ”

这位穿着朴实、和蔼可亲的老师正是用这种对待教学的良好心态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在教学之外,他曾主持国家八五关键技术重点攻关科技项目、多项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科技项目。迄今为止,他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了70多篇论文,著有《特种电镀技术》(独著)、《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副主编)、《表面工程手册》(参编)3部著作,还担任机械工业出版社委托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先进制造技术》的副主编,承担化学工业出版社委托的《现代电镀》(英)基础理论部分和《纳米电镀》(日)的翻译工作,及《等离子电解技术》的编著工作。 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陈祝平都乐在其中。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人生的每个阶段,用自己不懈的奋斗去追求理想,这正是陈祝平对他人生每个阶段的总结。

来源:集美大学党委宣传部2009-12-18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