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刘静,女,博士,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与地球物理专业本科。

1991年9月–1994年7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球动力学及构造物理学硕士生。

1994年7月–1996年8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

1996年9月–2003年6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生。

2003年7月–2005年7月:法国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博士后。

2005年8月–2006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6年8月–2011年11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11月至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其中2010年9月– 2011年1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教授。 

社会任职:  

1. 第七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2.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专家组成员。

3. 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特邀大会报告和“构造地貌与地表过程”专题召集人。

4. 第四、五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活动构造、地震及其灾害 效应”专题召集人。

5. 第五届青藏高原国际研讨会/24rd HKT大会秘书处成员;2010年AGU T43C专题召集人。

6. 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评审专家。

7. “中国十大科技新闻进展”初评地学组专家成员。

8. Tectonics, BSSA, EPSL, JAES, Tectonophysics和中国科学等期刊审稿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活动构造、地震地质和古地震、构造地貌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青藏高原东缘三江地区构造地貌演化定量研究,2013-2015。

2、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古地震探槽选点与事件判据的示范性研究,2103-2015。

3、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青藏高原东缘三江地区河流侵蚀递进发育的低温热年代学约束2012-2015,项目负责人。

已结题项目:

1、地科院地调项目子课题,藏南主要构造带的隆升剥蚀与成矿作用研究,2012-2014,子课题负责人。

2、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水系侵蚀下切速率及对区域地面抬升的响应,2009-2011,项目负责人。

3、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汶川地震断层科学钻探”,2008-2012,参加。

4、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断裂活动在时间尺度上非均匀性的沉积地层学约束-以海原和阿尔金断裂为例,2007-2009,项目负责人。

5、中科院方向性项目,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活动构造特征构造地貌演化和强震危险性评价,2009-2011,项目负责人。

6、中法先进研究计划合作项目,青藏高原内部大地震和活动断裂:现今应变积累和长期活动性的有机联系,2007-2008,中方负责人(法方Jerome van der Woerd)。

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项目,西藏南部活动断裂体系对印度-欧亚板块挤压的变形响应,2006-2009,项目负责人。

8、中科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青藏高原构造地貌和地形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2006-2008,项目负责人。

目前主要国外合作者:

1、Jerome van der Woerd (IGP Strasbourg, France)

2、George Hilley and Marie-Luce Chevalier (Stanford)

3、Mike Oskin and Austin Elliott (UC Davis)

4、Raphael Pik and Jerome Lave (CRPG Nancy, France)

5、Jean-Philippe Avouac, Willy Amidon, and John Galetzka (Caltech)

6、Paul Tapponnier (NTU,Singapore)

7、Greg Hoke(Syracuse)

8、Vincent Godard (CEREEGE, France)

9、Chen Ji (UC Santa Babara)

10、Ken Hudnut (USGS)

以前的国外合作者:

1、Yann Klinger (IPG Paris, France)

2、Yves Gaudemer (IPG Paris)

3、Kerry Sieh (Caltech, now at NTU Singapore)

4、Tom Heaton (Caltech

论文专著: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2部。

出版专著:

1《中国大陆中长期强震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时振梁 汪良谋 傅征祥 金学申 黄玮琼 高孟潭 金严 王晓青 楚全芝 王健 张立人 潘华 戴英华 刘 静 李文香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7

2《中国大陆2005年前强震危险性确定性预测研究》汪良谋 张立人 刘 静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7

发表论文:

2014年

1. Wang, P., Scherler D., Liu-Zeng J., Mey J , Avouac J.-P. , Zhang Y. , and Shi D. 2014, A 2.5 Myr-old canyon beneath the Yarlung Tsangpo Valley, Southern Tibet, Science, 346: 978-981, doi: 10.1126/science.1259041.

2. Yin, A., Yu, X., Shen, Z.-K., Liu-Zeng J. 2014, A possible seismic gap and high earthquake hazard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Geology, doi:10.1130/G35986.1.

3. Hoke G. D., Liu-Zeng, J., Hren, M.T., Wissink, G. K., Garzione, C. N.2014. Stable isotopes reveal high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margin since the Paleogen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94: 270–278.

4. Wang, H., Elliott , J. R., Craig, T. J., Wright, T. J., Liu-Zeng, J., Hooper, A. 2014, Normal faulting sequence in the Pumqu-Xainza Rift constrained by InSAR and teleseismic body-wave seismology,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5: 2947-2963, doi:10.1002/2014GC005369.

5. Xu, Q., Hoke, G. D., Liu-Zeng, J., Ding, L., Wang, W., Yang, Y. 2014, Stable isotopes of surface water across the Longmenshan margin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5: 3416-3429, doi:10.1002/2014GC005252.

6. Chen, T., Zhang, P. Z., Liu J., Li, C. Y., Ren, Z. K., Hudnut, K. W. 2014, Quantitative study of tectonic geomorphology along Haiyuan fault based on airborne LiDA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9(20): 2396-2409, doi:10.1007/s11434-014-0199-4.

7. 王鹏,刘静. 2014. 断层横向构造在逆冲型地震破裂中的作用——以汶川地震小鱼洞断层为例.地球物理学报,57(10): 3296-3307, doi:10.6038/cjg20141017.

8. 唐茂云,刘静,邵延秀,王鹏,袁兆德. 2014. 中小震级事件产生地表破裂的震例分析. 地震地质(出版中)

2013年

9. Liu-Zeng, J.,Chen T, Zhang P. Z., Zhang H. P., Zheng W. J., Ren Z K, Liang S. M., Shen C. S., Gan W. J. 2013. Illuminating the active Haiyuan fault, China by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in Chines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hin Ver), 58: 41-45, doi: 10.1360/972012-1526[刘静,陈涛, 张培震, 张会平, 郑文俊, 任治坤, 梁诗明, 盛传贞, 甘卫军, 2013.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揭示海原断裂带微地貌的精细结构. 科学通报, 58(1):41-45]

10. Xu, Q., Ding, L., Zhang L., Cai F., Lai Q., Yang D., Liu-Zeng J., 2013, Paleogene high elevations in the Qiangtang Terran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62 (1):31–42.

11. 王鹏, 刘静, 孙杰, 张智慧, 许强, 文力, 孟庆岭. 2013. 2008年汶川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精细填图. 地质通报, 32(4): 538-562(硕士研究生)

12. 王伟,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肖萍, 2013, 西藏措勤晚白垩世英安岩的厘定与地球化学特征,地质科学,48(2): 484-500. (硕士研究生)

2012年

13. Liu-Zeng, J.,Sun, J., Wang, P., Hudnut, K. W., Ji, C., Zhang, Z. H., Xu, Q., Wen, L. 2012. Surface ruptures on the transverse Xiaoyudong fault: A signifi cant segment boundary breached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Tectonophysics, 580, 218-241.

14. Oskin M., J.R. Arrowsmith, A. H.Corona, A. Elliott, J. Fletcher, E. Fielding, P. Gold, J. Gonzalez Garcia, K. Hudnut, J. Liu-Zeng, O. Teran, 2012, Near-field deformation from the El Mayor-Cucapah earthquake revealed by differential LiDAR, Science, 335(6069): 702-705.

15. Ader, T., J.-P.Avouac, J. Liu-Zeng, H. Lyon-Caen, L. Bollinger, J. Galetzka, J. Genrich, M. Thomas, K. Chanard, S. Sapkota, L. Ding, M. Flouzat, 2012, Convergence rate across the Nepal Himalaya and interseismic coupling on the Main Himalayan Thrust,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 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 117, B04403, doi:10.1029/2011JB009071.

16. 文力,刘静,Mike Oskin,曾令森,王伟,2012. 活动构造对高原边界侵蚀速率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以龙门山地区为例,第四纪研究. 32(5): 968-985. (博士研究生)

2011年

17. Liu-Zeng, J.,L. Wen, M. Oskin, and L. Zeng, 2011, Focused modern denudation of the Longmen Shan marg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doi:10.1029/2011GC003652.

18. Chevalier, M., Hilley, G., Tapponnier, P., van der Woerd, J., Liu-Zeng, J., Finkel, B., Ryerson, R. Li, H., Liu, X., 2011. Constraints on the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in Tibet from cosmogenic exposure age dating of moraine surface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30(5-6):528-554.

19. Perrineau, A., van der Woerd, J., Gaudemer, Y., Liu-Zeng, J., Pik, R., Tapponnier, P., Thuizat, R., Zhen, R., 2011, Incision rate of the Yellow River in northeastern Tibet constrained by 10Be and 26Al cosmogenic isotopes dating of fluvial terraces: implications for catchment evolution and plateau building, Journal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353: 189-219.

20. Van der Woerd J., E. Kali, M.-L. Chevalier, J. Liu-Zeng, A.-S. Meriaux, P. Tapponnier, G. Hilley, H. Li, R. C. Finkel and F.J. Ryerson, 2011, Patterns of cosmogenic age distributions for Late Quaternary moraines in Tibet.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5: A2064.

21. Zeng, L., Gao L., Xie K. and Liu-Zeng J., 2011, Mid-Eocene high Sr/Y granites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n Gneiss Domes: Melting thickene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doi:10.1016/j.epsl.2011.01.005

22. Yu, J., Zeng, L., Liu, J., Gao, L. and Xie, K. 2011. Early Miocene leucogranites in Dinggye area, southern Tibet: Formation mechanism andtectonic implication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7(7):1961-1972 [于俊杰,曾令森,刘静,高利娥,谢克家,2011,藏南定结地区早中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学报, 27(7): 1961-1972 .(硕士研究生)

23. 苏哲, 刘静,张鲁新,王二七,2011,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地质科学,46 (03): 743-762. (博士研究生)

24. 谢克家,曾令森,刘静,高利娥,胡古月, 2011,藏南桑桑地区林子宗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限. 地质通报,30(9): 1339-1352. (硕士研究生)

2010年

25. Liu-Zeng, J., L. Wen, J. Sun, K. W. Hudnut, Z. Zhang, G. Hu, X. Xing, L. Zeng and Q. Xu, 2010., Surficial Slip and Rupture Geometry on the Beichuan Fault near Hongkou during the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0(5): 2615-2650. DOI :10.1785/0120090316

26. 刘静, 孙杰, 张智慧, 文力, 邢秀臣, 胡古月, 许强, 2010, 汶川地震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带虹口乡段精细填图、位移特征和地震构造分析, 第四纪研究, 30(1):1-29.

27. Kali, E., H. Leloup, N. Arnaud, G. Maheo, D. Liu, E. Boutonnet, J. VanderWoerd, L. Xiaohan, J. Liu-Zeng, and L. Haibing, 2010.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deepest central Himalayan rocks (Ama Drime range): key P-T-D-t constraints on orogenic models. Tectonics, doi:10.1029/2009TC002551.

28. Pei, S., J. Su, H. Zhang, Y. Sun, M. N. Toksöz, Z.Wang, X. Gao, J. Liu-Zeng, J. He, 2010,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across the 2008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Tectonophysics, doi:10.1016/j.tecto.2009.08.039.

29. Xie, K, Zeng, LS, Liu, J,Gao, LE, 2010, Late-Eocene Dala adakitic granite, southern Tibet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6(4): 1016-1026. [谢克家,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2010, 西藏南部晚始新世打拉埃达克质花岗岩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岩石学报, 26(4): 1016-1026.] (硕士研究生)

2009年

30. Liu-Zeng J., Z. Zhang, L. Wen, P. Tapponnier, J. Sun, X. Xing, G. Hu, Q. Xu, L. Zeng, L. Ding, C. Ji, K. Hudnut and J. van der Woerd, 2009. Co-seismic ruptures of the 12 May,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EW crustal shortening on oblique, parallel thrusts along the eastern edge of Tibe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6, 355-370.

31. 刘静, 曾令森, 丁林, Paul Tapponnier, Yves Gaudemer, 文力, 谢克家,2009,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和下地壳流动假说, 地质科学. 44(4):1227-1255.

32. 刘静,曾令森,2009, 浅表地质作用与环境效应,《21 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74-76. 552pp.

33. Van der Woerd, J., Ph.-H. Leloup, J. Liu-Zeng, R. Lacassin, P. Tapponnier, 2009. A comment on “Orogen-parallel, active left-slip faults in the eastern Himalaya: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Himalayan arc” by Li and Yi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74 (2008) 258–267),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5, 217 – 222.

34. Van der Woerd, J., Ph.-H. Leloup, J. Liu-Zeng, R. Lacassin, P. Tapponnier, 2009. A comment on “Orogen-parallel, active left-slip faults in the eastern Himalaya: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Himalayan arc” by Li and Yi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74 (2008) 258–267),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5, 217 – 222.

35. Zeng L., Liu J., Gao L., Xie K., Wen L., 2009, Early Oligocene anatexis in the Yardoi gneiss dome, southern Tibet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4(1): 104 -112.

36. Gao, LE; Zeng, LS; Liu, J.,Xie, K., 2009. Early Oligocene Na-rich peraluminous leucogranites in the Yardoi gneiss dome, southern Tibet: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5(9): 2141-2148.

37. 孙杰, 刘静, 仲振维, 2009, 青藏高原河流地貌定量研究的基础—SRTM3空白数据填充方法剖析及质量评价, 地质通报, 28(6): 726-737. (硕士研究生)

38.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陈方远, 谢克家, 2009,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早中生代高压变质作用及大地构造意义, 地学前缘, 16(2): 140-15

39.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谢克家, 文力, 2009.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早渐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科学通报, 54(3): 373 –381.

40. 许强, 丁林, 张利云, 杨迪, 蔡福龙, 来庆洲, 刘静, 史仁灯, 2009, 青藏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古高度重建意义, 科学通报, 54(15) 2160-2168.

2008年

41. Liu-Zeng J., P. Tapponnier, Y. Gaudemer, and L. Ding, 2008. Quantifying landscape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topographic relief evolu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3, F04018, doi:10.1029/2007JF000897.

42. 刘静, 张智慧, 文力, 孙杰, 邢秀臣, 许强, 胡古月, Paul Tapponnier, 曾令森, 丁林, 刘延乐, 2008, 汶川8级大地震同震破裂的特殊性及构造意义—多条平行断裂同时活动的反序型逆冲地震事件,地质学报, 82(12): 1707-1722.

43. Zeng, L., Liu-Zeng, J., Xie, K. 2008, Early Mesozoic 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in the Lhasa Block,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the Cimmerian subcontinent. Geochimicaet Cosmochimica Acta, 72: A1074.

44. 张智慧, 刘静, 许强, 文力, 孙杰, 邢秀成, 胡古月, 刘延乐, 2008, 逆冲断裂的视走滑位移分析及其在5•12汶川大地震同震破裂调查中的应用,地质学报,82(12): 1723-1732. (硕士研究生)

45. 张智慧, 刘静, 易长荣, 2008, GAMIT/GLOBK安装中的问题及利用其生成GPS测站时间序列的实践, 测绘科学, 2008年增刊:170-175. (硕士研究生)

其余论著(2007年以前)

(一)第一作者论文(9篇)

1. Liu-Zeng, J.,Y. Klinger, X. Xu, C. Lasserre, G. Chen, W. Chen, P. Tapponnier, and B. Zhang, 2007. Millennial Recurrence of Large Earthquakes on the Haiyuan Fault near Songshan, Gansu Province, China,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7 (1B): 14-34

2. 刘静,徐锡伟, 李岩峰, 冉勇康, 2007, 以海原断裂甘肃老虎山段为例浅析走滑断裂古地震记录的完整性—兼论古地震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地质通报, 26(6): 650-660.

3. Liu-Zeng, J.,Y. Klinger, K. Sieh, C. Rubin and G. Seitz, 2006, Serial rupture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Carrizo Plain, California, revealed by three-dimensional excav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1, B02306, doi:10.1029/2004JB003601.

4. 刘静,丁林, 曾令森, Paul Tapponnier, Yves Gaudemer, 2006, 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的地貌量化分析-兼对高原“夷平面”的讨论, 地学前缘, 13(5): 285-299.

5. Liu-Zeng, J.,T. Heaton, C. DiCaprio, 2005, The effect of slip variability on earthquake slip-length scaling,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vol. 162, no. 3, 841-849.

6. Liu J.,Y. Klinger, K. Sieh, C. Rubin, 2004, Six Similar and Sequential Ruptures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Carrizo Plain, California, Geology, vol. 32, no. 8, 649-652.

7. Liu, J.,K. Sieh, and E. Hauksson, 2003, A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ftershock "cloud" of the 1992 Mw 7.3 Landers, California earthquake,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93, No.3, 1333-1344.

8. 刘静,汪良谋, 1996, 关于地震破裂参数和震级的经验统计关系式的讨论, 地震地质, 18, 225-236.

9. 刘静,汪良谋, 1996, 运用活断层资料评价山西汾渭地震带的中长期地震危险性, 地震学报, 18, 427-436.

(二)其它合著论文(7篇)

1. Zeng, LS, Chen, J, Chen ZY, Liu J, Liang FH, Gao L. 2007, Emplacement depth of the Shidao granitic complex and the rapid exhumation of the Sulu ultrahigh pressure rocks: New constraints on the mechanisms for rapid exhumation,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3(12): 3171-3179.

2. 徐锡伟, 于贵华, 陈桂华, 李陈侠, 张兰凤, Yann Klinger, Paul Tapponnier, 刘静,2007, 青藏高原北部大型走滑断裂带近地表地质变形带特征分析, 地震地质, (29)2:201-217.

3. 曾令森,陈晶,陈振宇,刘静,梁凤华,高利娥,2007. 山东石岛花岗岩复合岩体的侵位深度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机制及动力学效应,岩石学报,23(12):3171-3179.

4. 曾令森, 刘静,Saleeby J, 2006, 大型花岗岩基形成和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滴水构造、钾质火山作用与地表地质过程, 地质通报, 25(11):1257-1273.

5. Rymer, M. J., J. Boatwright, L. C. Seekings, D.Yule, and J. Liu,2002, Triggered surface slips in the Salton Trough associated with the 1999 Hector Mine, California, earthquake,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92, No.4, 1300-1317.

6. 时振梁,汪良谋,傅征祥,金学申,黄玮琼,高孟潭,金严,王晓青,楚全芝,王健,张立人,潘华,戴英华,刘静,李文香,1997,《中国大陆中长期强震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74pp.

7. 汪良谋, 张立人, 刘静等, 1997, 《中国大陆2005年前强震危险性确定性预测研究》, 205-215, 北京:地震出版社。

荣誉奖励:


1、2014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2013年: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3、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4、201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5、2008年:中国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6、2008年: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

7、2006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资格。

8、2003年:法国Chateaubriand基金会学者。

9、1996年:加州理工学院Continental Oil Company奖学金。

媒体跟踪及科普宣传(部分):


1、2010年12月9日,《科技日报》,“地动仪测地震:并非只是传说”;

2、2010年7月14日,《科技日报》,“刘静:我和高原有个约会”;

3、2008年11月,BBC科普频道Horizon电视专题片“Why cannot we predict earthquakes”(为什么我们还不能预报地震?);

4、2008年加州理工学院院报42卷3期头版专题报道“Ground Zero in the Middle Kingdom”;

5、2008年6月4日,《科技日报》,“野外调查显示:汶川大地震可能有多个断裂带同时活动”;

6、2006年12月25日,《科学时报》,“去青藏高原观测地壳活动”。

刘静:我和高原有个约会

刘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构造地貌、地震地质、古地震和地震破裂过程等研究。发表论文30篇,多篇国际学术刊物审稿人。先后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2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科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中法先进性合作项目等。

刚刚出野外回来的刘静,脸上还带着明显的高原红。

她这次的目的地是玉树。一个来月前,刘静带领研究小组,完成了对玉树地震震后形变连续GPS观测网的站点建设和首批数据下载工作。这些观测点所捕捉的数据,将有可能为我们揭秘地球深部那还不为人知的变化过程。

女性、高原、科研,这些看来不那么匹配,甚至有些冲突的关键词,在刘静身上却形成耦合。由于选择了地球动力学作为研究方向,她的“实验室”在青藏高原,而她更是把野外考察,看作是与大自然的约会。

量级的差距

头顶白色“钢盔”,四条坚固有力的“腿”稳稳地站在岩石上——照片中的这个“家伙”和我们平时见到的GPS相去甚远。

“这是我们的GPS观测点,通过卫星定位,测量两个点之间距离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地壳运动的趋势,进而为地震预报提供重要资料。”刘静说。

今年的高原之旅,刘静和她的团队在玉树呆了一个多月,布设了10个固定GPS观测点。至此,青藏高原上,由她推动设置的固定连续观测站点已达20个。而2006年,刘静刚回国工作时,全国的固定GPS观测点只有26个。那一年,她用自己“百人计划”的经费,首先在西藏南部地区设置3个观测点。

“现在国家启动了GPS网络二期工程,要在全国范围内将固定观测点增加到260个,即使是这样,距离研究需要还是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刘静说。

GPS是对地球内部变化过程动态监测的手段之一。刘静认为,通过GPS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大陆运动学与动力学规律,对西藏地区减灾防灾与资源开发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本、台湾,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震多发的国家和地区,连续GPS观测点的密度是十几平方公里一个,局部还更密。

“而我国的观测点实在是太少了。”刘静说,“我们需要数量上的飞跃。”

地震的震撼

大震过后,刘静都要到灾区去,因为地震对于地学工作者来说有着另一层含义,“那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机会”。

“汶川地震发生两星期后,我们到了那里。”虽然没有目睹震后搜救时最悲惨的场面,但刘静和她的学生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但是,当时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工作。”刘静说,由于对龙门山断裂带了解得太少,最初的时候,哪条地震带发生断裂都还没有搞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像“探宝”一样,在到处都是滑坡、塌陷的山区,寻找着大地活动的证据。

让刘静印象深刻的地震还有一次——1999年9月,发生在美国加州的Hector Mine.那是一次震级7.1级的地震,由于发生在沙漠中,没有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刘静当时正在加州理工大学读博士生,到现在,她还清楚地记得走进地震发生现场的感受:“大自然简直太奇妙了。”第一次看到地震留下的印记时,她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原来研究过的构造、断层,已经不再是书本上的干涩理论,它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你面前。地震裂缝就出现在地质图所标示的断层位置,一点都不差,断层是活的,构造运动是真实可见的。”看着一个个曾经抽象而遥远的概念,变成具体而又直观的景象,刘静除了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对她多了一重敬畏。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坚定了要做地震研究的决心。”如果说之前她还在为做什么,做不做而犹豫,那么那一次的经历让她真正找到了方向。

讲述•高原

刘静说她的“实验室”在青藏高原,每年都要去那里一两次,呆上一到三个月。而她的“高原反应”和大多数人不同,“一到那边心情就很愉快,而且那是最佳的瘦身时机”。所以,对于出野外,她总是盼望着,但高原的记忆,也不都是美妙的……

去人多的地方散心

尽管青藏高原现在也受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但那里仍不失为中国最后的一片净土。只有那里的天那么蓝,云那么白。我经常和朋友说起,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到高原上去看一看,感受一下。

但在高原上工作确实也很辛苦,因为做什么动作都很费氧,走几步就直喘气。但好在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藏南,那个地方人口稍微密集一些,公路比较发达,所以交通不是太大的问题。

我们一般是住在乡里公路边的小茶馆,只要你不是很介意那里的床,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便。茶馆的床比凳子稍微宽一些,白天坐着当凳子,晚上把睡袋一铺就是床。这样已经挺好的了,起码不用自己扎帐篷,住在屋子里也不会太冷。那个是我们出野外时用的高压锅,高原上不用这个是做不熟饭的。

我们一个工作周期大概两个星期,时间不能太长,不然效率就会变得很低。这时候我们就到人多的地方去散散心,补充一些给养。因为工作的地方环境很艰苦,例如我们到过的阿尔金,周边根本没有人,所以我们要到热闹的地方去放个假,调节一下。

迟到的高原反应

2004年,在法国做博士后的时候,我第一次去了青藏高原。我所在的那个实验室就是专门研究青藏高原的,所以我就跟着他们往高原跑。

那次是跟着两个老外,从格尔木坐大巴上高原,坐了一天一夜,是到拉萨去开一个会。之前在格尔木南边,叫西大滩的地方做一些野外的考察。一趟下来,我一点儿高原反应都没有出现。后来也去过两次,都没事儿,所以就大意了。

那一次时间很赶,要配合美国一个专家的行程,之前我的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从拉萨下了飞机,就直接往日喀则奔,第二天就上到了海拔4200米。

那次可真的把我弄惨了。白天头疼,迷迷瞪瞪,晚上睡不着觉,心怦怦地跳,当时觉得自己就要死在那个地方了。好在我们有个随行的藏族司机,很有经验,他告诉我,只要没有肺部的发炎,其他症状不严重的话,身体会慢慢的调节适应。但因为时间很紧,大家没有停下来休息,所以我就一直被拉着、拽着往前奔。后来在珠峰检查站,下车的时候,我稍微跳了一下,就晕倒了。这是我唯一一次关于晕倒的记忆。从那次以后,就是知道上高原还是要小心为妙。

对话•女性

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就是少数,地学领域的女性更少,而其中又要经常出野外的专业,恐怕就是极少数了。但无论面对科研的困难、发展的瓶颈、传统的束缚,还是来自身边的偏见,即使作为极少数,刘静也从不妥协,甚至没有过一丝动摇。

记者:在许多人眼里,搞地质工作对于女性来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您为什么钟情于这个学科?

刘静:可能是我的性格比较像男孩子,好动,小时候住在农村,喜欢到处乱跑。其实最初我是对地理感兴趣。但有的时候我们很难看得很长远,我也不是那种对人生很有规划的人,只是一步一步的选择,让我走到了现在。

记者:您有没有感觉到工作中受到局限?

刘静:现在我在工作中的困惑是如何定位。科研上要想做大,就要完成从一个个体的科学家到一个团队领导者的角色转变,是否愿意和如何完成这个转变,是我应该认真思考的。

6月底,我参加了中科院组织的女性科研骨干培训班,这个课程对我的帮助和启发很大。

记者:您从这个课程中都学到了什么?

刘静:这个课程设置很有讲究,首先一堂课是讲授国家的科技战略和科技发展路线图。一般来说女性比较容易接受具体而微观的东西,对国家需求、宏观战略往往没有男性敏感,所以这个课程使我非常受益。

其次就是对于女性科学家来说很现实的问题——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怎么协调。讲这门课的中科院微生物所的东秀珠老师以及地理所的张林秀老师,以她们自己的经历,鼓励我们对事业和家庭要有同样的责任心。“生活中不要忘了自己是女人,工作中不要因为自己是女人而妥协”,我把这句话记在了笔记本上。

记者:对于为女科学家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您有什么建议?

刘静:探密未知世界是人的天生特质,好奇心和科学探索没有性别的差异。我觉得首先,对女性的职业选择应该宽容一些,这不仅指在科研领域。如果女性愿意选择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职业”,社会应该宽容一些,尽量淡化性别的差异。

在科研领域,还应该适当地给女性一些帮助,例如科研基金。有的科研基金对于申请者的年龄有比较严格的一刀切的要求,是不是能对女性放宽一些?男性的年龄限制在35岁,女性是不是能在40岁,因为30岁左右正是她们生育的生育年龄。类似这样的措施,可能会帮助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发挥她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西方在鼓励和扶持女科研工作者上已经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很有成效。在我国,如何提高女性在高端职称和获奖中的比例可以说具有政治意义。

文章来源:《中工网》2010-7-29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