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社会兼职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林顺权,男,1955年8月出生,博士。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华南区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3-1982.1:福建农学院园艺系,本科生;

1982.1-1985.1:福建农学院园艺系,硕士生;

1985.1-1987.1:福建农学院园艺系,助教;

1987.1-1992.6:福建农学院园艺系,讲师;

1988.10-1989.10:日本国佐贺大学,访问学者;

1991.10-1995.8:福建农业大学,在职博士生;

1992.6-1998.7:福建农大园艺系,副教授;

1996.10-1997.10:日本国佐贺大学,合作研究;

1998.7-2000.8:福建农业大学,教授;亚热带果树研究所副所长;

1999.9-2000.8:福建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0.8-2007.1: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2007.1起: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先后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果树育种学》、《高级果树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细胞工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果树种质资源、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等方向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已培养博士12名、硕士10多名、推广硕士2名, 正在培养博硕士生多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枇杷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兼及一些热带亚热带果树(柑橘、龙眼荔枝、香蕉等)和观赏植物的遗传育种、生殖生理和生物技术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和广东省农业攻关等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枇杷原生质体植株再生、我国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系统进化关系的研究、枇杷野生种和栽培种的种质离体保存。

2.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蔷薇科特色水果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应用示范。

3.农业部948项目枇杷种质资源的引进。

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枇杷产业技术试验与示范。

5.农业部948项目:抗病香蕉和大果型枇杷的新品种引进。

6.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转ACC氧化酶和合成酶反义基因获得耐贮枇杷新材料。

7.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蕉柑抗黄龙病新品系选育及示范栽培。

8.教育部等其它省部级的枇杷和柑橘项目。

科研成果:

1.枇杷实验胚胎发生和原生质体培养。 1995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甲类)三等奖。

2.试管苗高效繁殖技术及其在名优果树和花卉上的应用。199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3.日本、西班牙白肉枇杷新品种的引进研究。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枇杷系列品种选育与区域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应用。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论文专著:


先后在日本、德国、荷兰、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的国际知名专业刊物上发表,并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代表作有“枇杷原生质体植株再生“、“Loquat: Botany and Horticulture”和“中国的枇杷属植物种类的自然地理分布”,在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枇杷学术研讨会上分别被邀请作大会报告“Plant Materials in Asia Countries” 、 “World Loquat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a” 和“Origin and Evolution of Eriobotrya Plant”。

出版专著:

《果树生殖学导论》(合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编者),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植物细胞工程》(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生教学用书,2005。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

《枇杷精细管理十二个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发表英文论文:

1.H. L. ZHANG, Z. K. ZHANG, S. Q. LIN* and J. G. LI. Screening wild Eriobotrya species as rootstocks for loquat.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2010) 85 (5) 399–404.

2.Maria L Badenes, Shunquan Lin, Xianghui Yang, Chengming Liu and Xuming Huang, Loquat, In: K.M.Folta, S.E.Gardiner (eds), Genetics and Genomics of Rosaceae,Plant Genetics and Genomics: Crops and Models 6, Springer Sciecce + Springer Media LLC 2009, PP:525-538.

3.Yang X, Liu C and Lin S. 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Eriobotrya species using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c (AFLP) markers.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9, 122:264–268.

4.Li Ping,Lin Shun-quan,Yang Xiang-hui,Hu Gui-bin,Yueming Jiang,Molecular Phylogeny of Eriobotrya Lindl.(Loquat) Inferred From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of Nuclear Ribosome. Pakistan J. of Botany, 2009, 41(1):185-193.

5.Yanping Hong , Shunquan Lin, Yueming Jiang ,Muhammad Ashraf. The contents of total phenols and flavonoi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leaves of 12 Eriobotrya species,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2008,63:200-204.

6.Yanping Hong, Yanchun Qiao, Shunquan Lin, Yueming Jiang, Feng Chen.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oxidant Compounds in Eriobotrya fragrans Champ Leaf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8,118 :288–292.

7.Shunquan Lin, Loquat, In : Encyclopedia of Fruits and Nuts (eds by Jules Janick and Robert E. Paull) CABI,2008,643-651.

8. Hai Lan Zhang, Shunquan Lin Y. L. Hu, Jianguo Li, X. H. Yang and X. L. 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Zaozhong No.6’ Loquat Trees Grafted on Different Rootstocks,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381-388.

9.Jian Guo Li, H.L.Zhang, J. Gao, X.Q.Zhao, Z.H.Wang and S.Q.Li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hotosynthesis between Cultivated and Wild Loquats. 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377-380.

10.Yan Ping Hong, Shunquan Lin and X. M. Huang. Determination of Ursolic acid in Loquat Leaves and Terpenoid Fingerprinting,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225-232.

11.Xiang Hui Yang, and Shunquan Lin. The identity of Eriobotrya kwangsiensis Chun, sp. n.,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221-224.

12.Gui Xiang Huang, J.C. Pan, X.L.He, X.H.Yang, and S. Q. Lin.A preliminary report of Investigation on Genus Eriobotrya Plants in Guangxi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101-106.

13.Xiao Long He, Shunquan Lin, Xianghui Yang, et al. Resources of Eriobotrya in Guangdong,China. 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197-202.

14.Jiang Hui Xie, Xiang Hui Yang, Shunquan Lin and Wei Wang. Analysi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Eriobotrya germplasm in China using ISSR markers,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203-208.

15.Jincheng Wu, Xianghui Yang and Shunquan Lin.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Reaction System in Loquat Germplasm,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135-142.

16.Ping Li, Guibing Hu Shunquan Lin and Y. H. He. A Preliminarily Phylogeny Study of the Eriobotrya Lindl. Based on the ITS Sequences,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241-244.

17.Youli Hu, Shunquan Lin, Xianghui Yang, et al. In situ and ex situ conservation of Eriobotrya in China, Acta Hort. 760:527-532.

18.Shunquan LinWorld Loquat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with Special Referrence to China,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50: 37-41.

19.Shunquan Lin, Xuming Huang, Julian Cuevas and Jules Janick. Loquat: An ancient Fruit Crop with a Promising Future, Chronica Hoticulturae, 2007, 47(2): 12-15.

发表中文论文:

2010

1 原远,单伟,蔡俊锟, 陈健,张志珂,林顺权,枇杷属野生植物生长结果习性观察,福建果树,2010-12-15

2 乔燕春,林顺权,何小龙,杨向晖,普通枇杷种内和种间杂种苗的RAPD鉴定,果树学报,2010-05-10

3 叶自行,胡桂兵,陈杰忠,林顺权,刘成明,何业华,杧果新品种——大甜香杧的选育,果树学报,2010-05-10

2009

4 杨向晖,李平,刘成明,林顺权,枇杷属植物及其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研究,果树学报,2009,26(1):55-99

5 洪燕萍,黄素华,曹红云,林顺权,刘宗莉。香花枇杷和普通枇杷叶片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比较,园艺学报,2009,36(3):898-904 

6 何业华,谢志亮,刘成明,林顺权,胡桂兵,欧阳若,叶自行,余小玲,韩景忠,徐永炉,何海波,何永胜,南亚热带李新品种‘白脆鸡麻李’,园艺学报,2009-12-25

7 何业华,韩景忠,刘成明,林顺权,胡桂兵,欧阳若,叶自行,余小玲,谢志亮,徐永炉,何海波,张利添 ,南亚热带李新品种‘华蜜大蜜李’ ,园艺学报,2009-11-25

8 尹金华, 陈怀深,罗华建,刘成明,林顺权,罗诗,江南,赖永超,龙眼新品系东莞三号的选育,中国果树,2009-07-10

2008

9 乔燕春,林顺权*,刘成明,杨向晖,SRAP 分析体系的优化及在枇杷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果树学报,2008,25( 3) : 348~352

10 刘月学,林顺权,李天忠,韩振海,枇杷LFY同源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功能分析,果树学报,2008-09-15

11 张志珂,陈彬,杨凤玲,林顺权,枇杷野生种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初探,福建果树,2008-09-15

12 林顺权,广东水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果农之友,2008-08-01

13 刘宗莉,林顺权,陈厚彬,枇杷成花过程叶片蛋白质变化动态,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06-15

14 乔燕春,林顺权 ,刘成明,杨向晖,SRAP分析体系的优化及在枇杷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果树学报, 2008-05-15

15 何业华,刘和平,刘颂颂,易清,叶永昌,林顺权,吕长平,也门铁嵌合体品种在离体培养中的变异规律及调控,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4-15

2007

16 杨向晖,林顺权*,何小龙,枇杷属植物性状的补充描述与商榷,果树学报,2007, 24( 2) : 151~156

17 杨向晖,林顺权,枇杷属植物分类新探,中国南方果树,2007,36(3):28-31

18 杨向晖,刘成明,吴锦程, 林顺权*,云南枇杷属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英文),果树学报,2007, 24( 3) : 324~328

19 何业华,王瑞霞,罗吉,欧阳若,叶自行,林顺权,高爱平,谭耀文,5个黄皮品种实生苗倍性鉴定,果树学报,2007-09- 15

20 刘成明,胡又厘,吴锦程,王帜南,罗华建,徐仕金,吴振先,黄旭明,林顺权,部分西班牙枇杷品种的引种表现,福建果树,2007-09-15

21 易清,何业华 ,刘颂颂,吕长平,刘和平,林顺权,朱剑云,叶永昌,3个也门铁品种高效离体繁殖体系的建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8-15

22 杨向晖,刘成明,林顺权,普通枇杷、大渡河枇杷和栎叶枇杷遗传关系研究——基于RAPD和AFLP 分析,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06-15

23 刘宗莉,林顺权,陈厚彬,枇杷花芽和营养芽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园艺学报,2007-04-25

24 叶自行,胡桂兵,许建楷,罗志达,林顺权,无籽沙糖桔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中国热带农业,2007-04-10

2006

25 吴锦程,杨向晖,林顺权,枇杷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果树学报,2006,23(5):774-778

26 刘颂颂,朱剑云,何业华,林顺权,叶永昌,易清,冯钦明,张耐锋,黄卫国,也门铁工厂化育苗技术,经济林研究,2006-12-30

27 吴锦程,杨向晖,林顺权,枇杷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果树学报,2006-10-30

28 吴锦程,杨向晖,林顺权,枇杷属植物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应用,莆田学院学报,2006-10-25

29  雷新涛,王家保,徐雪荣,林顺权,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园艺学报,2006-08-30

30 林顺权,刘成明,黄旭明,吴振先,胡桂兵,杨向晖,第二届国际枇杷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果树学报 2006-08- 30

31  胡桂兵,杜育映,林顺权,陈桂英,邓桥胜,邓文胜,朱见杂柑在广东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中国南方果树,2006-07-20

32  胡桂兵,张上隆,徐昌杰,林顺权,柑橘密码子用法分析,果树学报,2006-06-30

33 普通枇杷和栎叶枇杷APETALA1同源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刘月学,胡桂兵,林顺权,刘宗莉,陈厚彬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04-18 

34 王家福,刘月学,林顺权,枇杷茎尖二步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研究,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04-25

35 邓桥胜,胡桂兵,杜育映,林顺权,陈桂英,邓文胜,天草杂柑在广东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福建果树,2006-03-30 

36 叶春海,吴钿,丰锋,李映志,林顺权,菠萝蜜种质资源调查及果实性状的相关分析,热带作物学报,2006-03-30

37 杜育映,胡桂兵,陈桂英,林顺权,邓桥胜,邓文胜,春见杂柑在广东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2006-03-10

38 叶自行,曾泰,许建楷,罗志达,胡桂兵,张昭其,季作梁,陈玉成,陈国良,陈立雄,林顺权,无子沙糖橘(十月橘)的选育,果树学报,2006-02-28

39 胡桂兵,邓桥胜,林顺权,杜育映,陈桂英,邓文胜,不知火杂柑在广东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中国热带农业,2006-02-10

40 叶自行,曾泰,许建楷,罗志达,胡桂兵,张昭其,季作梁,陈玉成,陈国良,陈立雄,林顺权,无子沙糖桔(十月桔)的选育,果农之友,2006-02-01

41 胡桂兵,张上隆,徐昌杰,林顺权,不同种类柑橘的密码子用法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1-30

2005

42 杨向晖,格拉贝,林顺权等,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果树学报,2005,22(1):55-59 

43 刘月学,杨向晖,林顺权等,枇杷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果树学报,2005,22(2):182-185

44 张守梅,李建国,陈厚彬,徐春香,林顺权,香蕉多芽体的诱导及超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福建果树,2005-12- 30

45 杨凤玲,林顺权,枇杷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保存,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12-30

46 胡桂兵,张上隆,徐昌杰,林顺权,韧皮部特异启动子驱动密码子优化的抗菌肽D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果树学报,2005-12-30

47 杨凤玲,林顺权,枇杷茎尖组织培养初代培养物的建立,中国南方果树,2005-11-20

48 胡桂兵,张上隆,徐昌杰,林顺权,韧皮部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及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新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0-30

49 张守梅,李建国,陈厚彬,徐春香,林顺权,香蕉种质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进展,果树学报,2005-10- 30

50 胡桂兵,张上隆,徐昌杰,林顺权,笋瓜韧皮部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分析及新型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08-30

51 黄春梅,吴金寿,林顺权,赖钟雄,胡又厘,张妙霞,李晶,马英,孟加拉粉大蕉试管苗快繁及接种VA菌根真菌,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5-06-30

52  林顺权,刘成明,"第二届国际枇杷学术讨论会"信息,果树学报,2005-04-30

53 刘月学,胡桂兵,林顺权,刘宗莉,陈厚彬,枇杷LEAFY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4-30

54 吴金寿,胡又厘,林顺权,马英,赖钟雄,芳樟离体快繁与离体保存试管苗再生植株培养,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5-03-30

55 杨向晖,格拉贝,林顺权,胡又厘,何业华,阮氏锦绒,刘月学,胡桂兵,刘成明,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果树学报,2005-02-28

56 苏明申,林顺权,陈振光,俞长河,荔枝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中国南方果树,2005-01-20

2004

57 苏明申,林顺权,陈振光,俞长河,吕柳新,荔枝愈伤组织诱导及其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初报,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2-30

58 苏明申,林顺权,陈振光,俞长河,赖钟雄,陈晓静,荔枝花器官愈伤组织的诱导,中国南方果树,2004-11-20

59 林顺权,杨向晖,刘成明,胡又厘,何业华,胡桂兵,张海岚,何小龙,刘月学,刘宗莉,中国枇杷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园艺学报,2004-10-30

60 洪燕萍,林顺权,林庆良,吕柳新,以花芽和冠芽切段为外植体的菠萝离体繁殖,福建农业学报,2004-09-15

61 林顺权,刘成明,2004年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在福建莆田举行,果树学报,2004-06-30

62 胡桂兵,林顺权,叶自行,徐昌杰,张上隆,杧果 LEAFY同源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06-30

63 何业华,熊兴华,林顺权,吴会桃,林良斌,何钢,陈建华,根癌农杆菌介导反义ACC合成酶基因对枣树的转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29

64 王家福,刘月学,刘小军,林顺权,枇杷花粉干冻法超低温保存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4-02-29

65 刘月学,刘小军,王家福,林顺权,低温等因素对枇杷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02-20

66 吴金寿,林庆良,林顺权,赖钟雄,曾黎辉,吕柳新,陈振光,西洋杜鹃花蕾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与工厂化育苗,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30

2003

67 何业华,林良斌,熊兴华,何钢,林顺权,陈建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枣树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分子植物育种,2003-11-28

68 吕柳新,林顺权,3种柑橘亚科植物的珠心组织培养,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3-06- 30

69 何业华,林顺权,林良斌,熊兴华,今石浩正,由ACC合成酶反义基因转化所得枣树其RNA表达量的测定,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30

2002

70 王家福,刘月学,林顺权,枇杷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研究Ⅱ生长抑制剂的影响,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12-30

71 吴锦程,林顺权,郑敏,刘国强,陈建琴,陈铁山,枇杷良种“白茂木”引种试验初报,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12-30

72 陈发兴,林顺权,王家福,赖钟雄,兰花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30

73 马英,林顺权,高毅,张军,吕柳新,夏宁邵,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转化番茄,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30

74 苏明申,林顺权,陈振光,郑海柔,罗汉果的组织培养,中国南方果树,2002-05-30

75 洪燕萍,林顺权,林庆良,四种观赏凤梨的离体繁殖,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03-30

76 胡又厘,林顺权,世界枇杷研究与生产,世界农业,2002-01-20

2001

77 林顺权,宋刚,马英,曾黎辉,吕柳新,果树转基因研究进展,园艺学报,2001-12-30

78  林顺权,胡又厘,龙眼的成花逆转与“冲梢”调控,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12-20

79 林顺权,西班牙的枇杷生产与科研,中国南方果树,2001-11- 30

80 郑晓英,林顺权,香蕉等园艺植物试管育苗的成本分析和比较,中国农学通报,2001-02-25

会议论文:

81 乔燕春,胡又厘,林顺权,杨向晖,刘成明,SRAP和SSR标记在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会议】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0-08-15

82 乔燕春,林顺权,郭栋梁,SRAP分子标记在枇杷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会议】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03-01

83 乔燕春,洪燕萍,林顺权,刘成明,郭栋梁,SRAP和SSR标记在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会议】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03-01

84 张海岚,张志珂,林顺权,李建国,筛选枇杷属野生种作为栽培枇杷砧木的研究,【会议】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03-01

85 郑启发,胡桂兵,陈大成,黄自然,林顺权, 椪柑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及转化体的再生,【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07-01

86 郑启发,胡桂兵,陈大成,黄自然,林顺权,转抗菌肽D基因沙田柚对柑橘溃疡病抗性的评价,【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07-01

87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会议】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09-01

88 张海岚,林顺权,杨向晖,刘成明,胡又厘,叶自行,胡桂兵,何业华,王泽槐,何小龙, 初论枇杷属中国野生种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会议】全国首届野生果树资源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08-01

89 何业华,熊兴华,林顺权,林良斌,何钢,ACC合成酶反义基因转化枣树的研究,【会议】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3-10-01

90 吴锦程,林顺权,福建白肉枇杷的选育种研究进展,【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07-01

91 胡桂兵,林顺权,邓桥胜, 引进的日本柑橘若干优良品种的主要特性,【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07-01

92 宋刚,林顺权,吕柳新,桃茎尖培养中无性再生体系的研究,【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07-01

93 马英,林顺权,吕柳新,草莓、番木瓜、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初报,【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07-01

荣誉奖励:


1. 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 2003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社会兼职:

1.国际园艺学会会员。

2.Loquat Working Group主席。

3.中国园艺学会会员。

4.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及枇杷分会理事长。

5.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枇杷首席专家。

6.广东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

7.《园艺学报》、《果树学报》和《亚热带植物科学》学报编委。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届和第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9.农业部教材办公室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媒体报道:


“培养和造就国家级人才”

——园艺学院院长林顺权教授谈学科建设

记者:请院长介绍一下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

林顺权:园艺学科是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里,包括三个二级学科,即:果树学、蔬菜学和茶学;而在中国科协和农业部的学会体系中,园艺学则是包括果树学、蔬菜学和花卉学(也称观赏植物学),但不包括茶学,茶学是准一级学会,并有它自己的学报。

我校园艺学院的园艺学是广东省的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单位,目前除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的果树学、蔬菜学和茶学外,我校还自设了采后科学与技术和观赏植物学两个二级学科。园艺学中果树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科也较强,它凭自身的条件进入了省重点学科,茶学和花卉学是被带进省重点学科的,力量较弱,花卉学已招收几届博士生,茶学尚没有博士生导师。

园艺学的学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科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记者:学院各学科与国内(外)同类学科相比较,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

林顺权:果树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的园艺学共有9个重点二级学科,其中果树学占了5个,它们是:中国农大、西北农大、山东农大、华中农大和我们华南农大。其中的山东农大和华中农大是全国园艺学中有院士的两个学校;中国农大是老的重点学科,但在2007年的重点学科复评中,他们自己都觉得并不轻松;西北农大主要是西部特色。我们华南农大的特色和优势,一是研究对象为南亚热带果树;二是采后研究特色,采前和采后相结合;三是学科队伍较整齐,有16位教授,其中多位为全国同行所了解。最主要的差距和不足也是队伍问题,我校人事部门一位领导为我们作了较好的概括,叫做“已形成人才的高地,尚没有人才的高峰”,我们是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尚没有国家级人才。

蔬菜学全国有三个重点学科,沈阳农大重在设施栽培,南京农大育种基础好,浙江大学是最强的,生理方面特别强。排在我校前面的还有华中农大、山东农大和东北农大等。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华南资源和育种的传统,也有两三位教授为全国同行所了解,主要差距和不足一是尚没有得到全国公认的特别突出的研究方向,二是仅有四、五位教授,学科梯队不够强大。

茶学全国有个重点学科在浙江大学,明显比我们有优势的还有安徽农大和湖南农大。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是种质资源,兼有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全国只有云南和我省有这样的资源;最主要的差距和不足是学科梯队问题。设点几年了,还没有博导。

观赏植物学是个年轻的学科,华中农大有明显的优势,其它各校差不多,都在加紧建设。我校在花艺,包括压花和插花方面有特色。

记者:在学科建设中有哪些成功经验或者教训?

林顺权:一是学科的定位要准确,特色的凝练要鲜明。对于果树学科的定位和特色,我们曾经用过多个名词,热带亚热带果树、南方果树、华南果树等,都不甚合适,最终选择了“南亚热带果树”,避开了华中农大的柑桔上的强大优势和浙江大学在亚热带果树上的优势,定位在南亚热带果树荔枝、枇杷和香蕉等果树上的特色和优势,为全国同行所承认。

二是要扩展新的学科领域,果树是个二级学科,十几位教授并没有超编,原因就是扩展了新的学科领域,果树学是个传统学科,我们“往前(端)”扩展了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有四位教授,园艺(生物技术)每年有两个本科生班级;“往后(端)” 扩展了采后科学与技术,有6位教授,也有一个本科生班级。如果没有新的学科领域,容纳不了十几位教授,而这些教授是我们能进入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条件之一。与此同时,新学科领域所招收的三个班级也是我院作为研究教学型的学院的必要条件,因为如果仅仅靠传统的园艺学专业招生,我院的生师比就容易失衡。同样地,蔬菜学也扩展了生物技术、种子工程和设施栽培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要尽最大努力建设实验室平台。果树学科和蔬菜学科的发展得益于两个实验室平台的建设。一个是采后学实验室,陈维信教授等建立的果蔬采后保鲜重点实验室,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为我校果树学科最有特色的方向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林顺权、雷建军、何业华、刘成明等共同建立的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为果树学、蔬菜学和花卉学的重要方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该所既是前些年园艺学院培养研究生最多的地方,也是学院教师被遴选为博导最多的地方。

说到学科建设的教训,其实也不少。最大的教训是未能尽快推出茶学的博导。引进和培养都尚未见效。

记者:对学院各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趋势有何看法?

林顺权:果树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建成立足我国、面向东南亚的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巩固国家重点学科的定位,争取建立一个国家工程中心。

蔬菜学科的目标是国家重点学科,第一步是进到培育学科的行列。

记者:今后学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达到建设目标?

林顺权:果树学科的重点是培养和造就国家级人才。采取的关键措施之一是通过出成果出人才:首先,整合我院荔枝科研的成果(已有四个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多个三等奖),形成一个重大成果,成果名称暂定为;“荔枝高效安全生产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冲击国家奖,通过这个成果,使我院的几位较突出的人才进一步凸显,鼓励和支持他们申报院士、杰青或长江学者。其次,枇杷和柑桔也组织成果申报。

与果树学科国家级人才培养与造就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建立果树学科的第三个实验平台,名称正在酝酿,大致是“南亚热带果树发育与生态实验室”。

蔬菜学科建设的重点是突出一个方向,使之在全国受注目并有重大影响。生物技术与育种,设施栽培,这两个方向都努力,先实现一个方向的突破。措施方面,一是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支持,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茶学的重点是选聘博导,培养博士生。

此外,果树学科队伍要进一步优化,年轻有为的后备军要继续能上教授,为学科作过贡献年纪较大的老师要得到妥当的安排。果树学科和蔬菜学科要帮助和带动茶学和观赏植物学。除了继续发挥生物技术所的作用外,进一步发挥采后重点实验室的更大的潜力,探索新的帮助和带动模式。

记者:对学校学科建设有何意见或建议?

林顺权:要注意人才的培养与造就,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起点,学校应该千方百计支持和帮助一些个性化明显的学科的人才培养。建议学校学位委员会要倾听不同学院和学科的呼声!

重点学科的实验室面积和办公面积不够,希望学校给予一定的补充。

华南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2009-4-28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