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社会兼职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王云,男,1963年4月生,四川省达川市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级咨询师,四川省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5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茶学专业。

1992年任助理研究员。

1994年任茶叶加工研究室副主任。

1995年任室主任、副研究员。

1998年任茶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2001年任所长。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博士1人、硕士3人、研究员2人、副高职称10余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茶树育种,茶园稳产、高产栽培技术,茶树病虫害防治,茶产品加工工艺和茶叶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等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和主研了20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资料更新中……

主要成就:

王云研究员在茶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面积累计100余万亩,开发新产品累计创经济效益30多亿元,协助企业培养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8个,为四川贫困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

独创国家级金奖名茶5个,国际金、银奖名茶10个、全国名茶1个、省级获奖优质名茶20余个。新选育省级茶树良种4个,其中重点推广品种1个。制定全国及四川省茶叶技术标准4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行业发展规划30余个。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茶树大叶种能加工品质优异的绿名茶,提出了“花茶窨制时,茶坯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其吸香能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的新观点,并研究成功了花茶增湿连窨新工艺,改革了我国传统的花茶窨制工艺等。

1999年5月由他撰写的《关于加快四川茶叶经济发展和弘扬四川茶文化几点建议》引起了原省委书记谢世杰、代省长张中伟和主管农业的副省长敬正书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重要批示,此建议已责成省农业厅等部门研究落实;2001年主持制定了《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已颁布实施;2002年他参与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四川茶叶发展的意见》文件的起草工作;由他撰写的《四川茶叶销售与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川省无公害茶叶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措施》等文章或建议还多次被省政府采用。2008年由他撰写的《关于加快四川茶叶发展的建议》先后获得蒋巨峰省长、张作哈副省长、李成云副省长及省农业厅任永昌厅长等省厅领导的重要批示,并责成省农业厅、省经委等省厅部门研究落实。在茶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面积累计200余万亩,开发新产品累计创经济纯效益50多亿元,协助企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8个,为四川贫困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

论文专著:


在全国十多种重要性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家一级学报论文5篇、核心学术刊物论文40余篇,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并有50余篇先后被评为全国及省、市级优秀学术论文或被《CA》、《CABI》、《俄罗斯化学文摘》、《中国科学文库》等国内外权威性文摘刊物或书籍摘录和收录。主编和参编专著及培训教材20部。

出版专著:

《茶叶栽培新技术一点通》,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川茶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及对策措施 罗凡; 王云; 唐晓波; 张世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 【期刊】福建茶叶 2010-02-20

2 茶园叶面真菌与茶云纹叶枯病原菌的互作关系研究 王迎春; 李春华; 王云; 唐晓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9-03-20

3 西南茶区茶树良种化现状及新品种引种试验 曾建明; 金基强; 叶阳; 侯渝佳; 王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重庆市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中国茶叶 2009-06-15

4 不同品种茶树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英文) 李春华; 王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02-15

5 四川茶区缺水原因及对策措施 罗凡; 王云; 刘晓军; 王小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茶业通报 2009-12-15

6 茶叶中β-葡萄糖苷酶研究进展 王迎春; 李春华; 刘晓军; 唐晓波; 魏鹏 ; 罗凡; 王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8-04-01

7 因地制宜 优化川茶产品结构 王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中国茶叶 2004-10-25

8 四川茶叶出口的思路及措施 王云 ; 李春华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成都 【期刊】中国茶叶加工 2004-09- 30

9 茉莉花茶的产品创新及分类探析 罗凡; 王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中国茶叶 2005-04-25

10 茶根腐病防治方法 王迎春; 王云; 李春华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贵州茶叶 2003-09-15

11 农业大县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兼析人才回流农村 王云; 阚能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农业科技管理 1999-09- 26

12 扁形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因素 王云; 李春华; 周正科; 杨亮材; 侯渝嘉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茶叶科学 1995-11-15

13 不同形状名茶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王云; 李春华; 赵康由; 杨建材; 杨亮材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茶叶科学 1997-05-15

14 针形名茶加工技术及特点 王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福建茶叶 1993-04-02

15 试论在高山茶区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 王云; 李春华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中国茶叶 1993-01-31

16 茶叶优质高产经验 王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1989-10-18

17 茶园叶面真菌与茶云纹叶枯病原菌的互作关系研究 王迎春; 李春华; 王云 ; 唐晓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会议】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09- 26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四川省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风流人物(30人之一)。

2.获四川省农科院优秀人才奖。

3.1996年受到了荣昌县人民政府的隆重表彰和一万元重奖。

4.1996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5.1998年获第五届中国农学青年科技奖。

6.1998年获四川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

7.1998年获“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8.2002年被授予“四川省第三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

9.2003年获四川省农科院优秀人才奖。

10.2003-2007年连续三次获得了“四川省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1.2004年获“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称号。

12.2004年获“四川省育种攻关先进个人”称号。

13.2004年获“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称号。

14.2004年获“四川省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5.2008年获“四川省科普先进个人”。

16.2008年获“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

17.2008年获“天府十大茶人”。

社会兼职:

1.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

2.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3.中国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4.四川省茶文化协会执行会长。

5.四川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

6.四川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7.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

8.四川省茶树育种攻关组组长兼首席专家。

9.四川省名优茶专家评审组组长。

10.四川省茶叶技术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

11.四川省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

12.全国及四川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13.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客座教授。

14.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15.四川省名人茶专家评审组副组长。

16.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7.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叶有限公司等多家茶叶大型龙头企业技术顾问。

媒体报道一:


茶叶科技战线上的一枝独秀——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王云

本报讯 因记者喜欢饮茶的缘故,故对祖国茶叶研究工作者晴有独钟,是他们推动了茶叶的科技进步,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对茶叶研究作出了贡献,默默无闻工作的专家们,王云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王云,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茶叶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现任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级咨询师、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四川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全国及四川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及四川省茶叶产业化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边销茶工作组副组长、省茶树育种攻关组组长兼首席专家、省茶文化协会执行会长、省茶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省茶叶技术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客座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叶有限公司等多家茶叶大型龙头企业技术顾问。

这些实实在在的头衔,是同行的认可,也是党和人民给予王云的学术待遇。

2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和主研了20余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已取得重要获奖科技成果1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市厅级一等奖4项。独创国家级金奖名茶5个,国际金、银奖名茶10个,全国名茶1个,省级获奖优质名茶20余个。新选育省级茶树良种4个,其中重点推广品种1个。制定全国及四川省茶叶技术标准 20部,省、市、县各级政府级行业发展规划30余个。

王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学术思想活跃。20多年来,他已在全国十多种重要性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国家一级学报论文5篇,核心学术刊物论文70余篇,在大型国家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并有50余篇先后被评为全国及省、市级优秀学术论文或被《CA》、《CABI》、《俄罗斯化学文摘》、《中国科学文库》等国内外权威性文摘刊物或书籍摘录和收录。主编和参编专著及培训教材10余部。

针对我国红茶出口市场不景气,面对茶区大量的茶树大叶种原料浪费的情况,他大胆打破红茶用大叶种原料加工绿名茶,而绿茶只能用中小叶种原料加工的传统观点,便着手攻关研究用大叶种原料加工绿名茶,经几年的探索,他研究形成了大叶种原料加工绿名茶的工艺技术,成功开发出大叶种扁形绿名茶。根据研究结果在国内外他率先提出了茶树大叶种能加工出品质优异的绿名茶,从而突破了大叶种不能加工绿名茶的传统观点,并成功地解决了大叶种加工绿名茶其滋味较苦涩的技术难点,首次确定了半烘炒工艺为扁形等名茶加工的最佳工艺、从而改革了扁形名茶传统的全炒青工艺。

系统而深入地探明了名茶形态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及生化机理,在国家一级学报《茶叶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中率先在国内外提出了“名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不同形态的较大影响。一般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名茶或毛峰形名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新观点,此观点受到了茶叶界的较大关注和广泛认可。根据该观点研究制定了大、中、小不同茶树品种原料适宜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3套,其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应用后,新创产值10余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与他人研究提出了“ 花茶窖制时,茶坯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其吸香能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的新观点,突破了“茶坯含水量越少,其吸香能力越强”的传统观点,并改革了我国花茶在窖前茶坯须复火的传统工艺,提出了花茶增湿(或直接)窖制新工艺。

首次系统探明了四川茶树不同器官中18种矿质元素的动态分布规律及一芽二叶新梢中矿质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等,其研究结果和形成的学术新观点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关注,发表的学术论文被《CA》、《CABI》等国内外权威性文摘刊物收录和引用多达40余次。其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

他经常深入全省50多个地(市)县茶区指导开发名优茶和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先后举办全省性或地方性大型技术培训班60余次、培训技术人才12000余人(次),其中:培养博士1人、硕士3人、研究员2人、副高职称10余人,编写讲义10余万字;为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出谋划策或提出茶叶发展合理化建议50余条和茶叶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有些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和采用。在茶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面积累计100余万亩,开发新产品累计创经济效益30多亿元,协助企业培养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8个,为四川贫困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云因科研、开发成绩突出和学术贡献显著, 1996年他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农学青年科技奖、四川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和“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2年被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第三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004年获得了“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四川省育种攻关先进个人”、“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等称号、2008年获得了“四川省科普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天府十大茶人”、四川省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风流人物(30人之一)等荣誉,2003——2007年连续三次获得了“四川省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连续三次获得了四川省农科院优秀人才奖。

王云,茶叶研究所所长,年富力强,学术水平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以满腔的热情带领全所职工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来源:四川科技报 2009年4月29日

媒体报道二:


惟愿蜀土茶称圣----记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

王云出生于盛产茶叶的四川达州市,故土的香茶支撑了家里的生活,滋润了他的身心,使他对茶有着特殊的情感和理解,让四川的茶产业做大做强,成了他最大的人生理想。考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大,选择了心仪已久的茶学。在这一领域里,他如饥似渴,如鱼得水,不仅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广泛涉猎了有关的农业、加工业、历史文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更在茶山茶厂里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大学毕业,王云幸运地到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工作,他抓住机遇,潜心科研,勤奋实践,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精湛的茶学造诣、丰富的茶叶生产加工经验,很快成为四川茶叶行业新一代专家。

王云有着众多头衔、奖项,但让人最看重的是这几个: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省茶树育种攻关组组长兼首席专家,省名优茶专家评审组组长,省茶叶技术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省农业产业化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高级评茶师,中国农学青年科技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仅40,王云何以如此声誉鹊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王云的科技贡献有分量。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茶学界有一个权威性“定律”:茶树大叶种只能做红茶,不适合做绿茶。而当时我国红茶出口开始萎缩,茶行业面对大面积的大叶种茶树一筹莫展。王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经过4年艰苦攻关,他成功解决了大叶种茶叶加工名优绿茶滋味苦涩的技术难题,在全国首次研制出省优以上大叶种扁形名优绿茶,王云因此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云任茶研所所长以来,先后主持或主研了14项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有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的“茶叶吸附芳香成分规律研究”提出了 “花茶窨制时,茶坯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其吸香能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的新观点,并革新了我国花茶在窨前茶坯须复火的传统工艺,创造了花茶增湿(或直接)窨制新工艺。这项成果目前已得到茶叶界的公认和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在王云的主持下,去年该所新选育省级茶树良种3个,他还参与了3个国家及四川茶叶技术标准的制订。王云著述颇丰,已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

王云的学术是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他关于四川茶叶产业化发展、无公害茶叶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川茶销售与出口存在的问题等意见和建议,引起了省委书记、省长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不少建议被采纳。

其次,王云注重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的研究课题来自茶山茶厂,又把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际。四川的产茶区多为边远山区,交通和生活条件很差,而王云一年四季总是在四川各产茶区跑,搞科研,考察项目,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他吃苦耐劳,热情风趣,被茶农誉为“茶山游击队长”。

茶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生动的茶文化材料、生产现场最需要解决的课题,又激活了王云的思维,他的研究总有永不枯竭的动力。近 3年来,王云为茶区培训技术人才1780多个,提出茶产业发展重要建议50余条,主持策划并成功实施大型茶叶经济和茶文化活动6个,通过他的技术指导和市场决策,使8家濒临倒闭的茶企业起死回生,经由他指导的茶区开发生产系列名优茶,获得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并创国家级金奖名茶5个、国际金银奖名茶9个,省级优质名茶16个。

这一回,王云正在参与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国际茶文化节的筹办工作。这项活动由四川省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主办,是我国发起的世界性的茶行业“奥运会”,四川还是第一次承办这个盛会。王云作为组委会副秘书长、国际名茶评审委员会主任,在“一会一节”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告诉记者,四川各茶区的名企名茶已整装待发,将在世界同行面前集中亮相,展示川茶的魅力和实力。对于参与和见证川茶发展的王云来说,这个盛会无疑将成为他茶学人生的一个小高潮。

来源:中医世家 2004年8月19日

媒体报道三:


王云:茶是故乡浓

刚开始联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采访王云会这么难。身为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所长,王云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全省各大种茶重点区域,回到成都的时间少之又少。 第一次确定时间,他推掉我们去了宜宾,“2010宜宾早茶节”早早就预定了他的行程;第二次联系采访,乐山的首届“峨眉山茶”采茶制茶大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他实在分身乏术;第三次再打电话,他正准备登上外出考察的飞机。 一个永远未停下,一直在路上的茶叶专家形象就这样勾勒成形,当我们终于在办公室里看见王云的时候,却突然有点对不上号了。眼前这个并不算高,办公桌上满是文件,说话还略显拘谨的人,就是20年来带着川茶走出桎梏、睥睨江湖的领军者吗?但当聊起他专精的茶叶话题,王云开始滔滔不绝,在他的叙述中,一条茶香盈动,又曲折艰辛的川茶改革之路出现在我们眼前。 红到绿的破冰 上个世纪80年代,是四川茶叶出口的鼎盛时期。说是鼎盛时期,其实也不过是国家出钱贴补茶叶出口,因为当时我国茶叶的质量远不如印度和斯里兰卡。到了1984年,中国开始实行外贸体制改革,不再对企业实施补贴,企业须自负盈亏,四川茶叶顿时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在不能赢利甚至亏本的情况下,四川的茶农们开始大量地砍伐茶树,茶叶的发展到了非常艰难的境地,四川茶业界对出口萎缩、大叶种茶大面积积压的情况也一筹莫展。 1985年,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茶学专业毕业的王云,进入了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事茶学科研工作。这个刚刚毕业的嫩头小伙子,入行这一年开始书写四川茶叶的传奇改革之路。当时川茶出口的多为红茶,而外国人们更欢迎的是绿茶,于是王云开始考虑将大叶茶加工成绿茶。而在当时茶学界有一个常识性的定律:茶树大叶种只能做红茶,不适合做绿茶。但是传统并不是不能被挑战的,只在于有没有开创先河的勇气。经过4年的技术研发与创新,王云终于研究形成了大叶种原料加工绿名茶的工艺技术,一举打破突破了大叶种不能加工绿名茶的传统观点,在国内外首次创制出省级以上获奖大叶种扁形绿名茶。 在首届农博会上,王云的绿茶品质一鸣惊人,夺得分数最高的金奖。也基于此,川茶开始走进“红改绿”时代,并在数年后,用绿茶全面代替了红茶。 但是,初初诞生的四川绿茶,还存在不少缺点,如茶叶偏黑、茶汤偏黄及滋味苦涩,因此川茶的销售并不理想。王云继续系统而深入地探明了名茶形态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及生化机理,在国家一级学报《茶叶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数篇相关论文,文中提出了“名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不同形态的较大影响。一般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名茶或毛峰形名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等新观点,研究制定了大、中、小不同茶树品种原料适宜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确定了半烘炒工艺为扁形等名茶加工的最佳工艺,从而改革了扁形名茶传统的全炒青工艺,成功地解决了大叶种加工绿名茶其滋味较苦涩的技术难点。 王云的研究成果应用后,新创产值10余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年后,王云发表论文《名茶品质的形态效应及其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这是他数载研究成果集大成者。而多年研究,也让王云在1996年就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当时他不过三十出头。 科研转为生产力 众所周知,科研成果最重要的影响来自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果无法带动经济的发展,那么研究不过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形成产值效益。四川的产茶区多为边远山区,交通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但为了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王云一年四季总是奔跑在各产茶山区,搞科研,考察项目,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也为此收获了“茶山游击队长”的称号。 1989年,王云被调到了巴中市南江县,一呆就是三年,白天采样茶,晚上做名茶,同时对当地老百姓进行技术培训。那时候,南江县全县普及种茶,刚刚中学毕业的小伙子都跟在王云身后跑,学习不同的采茶制茶方式。 茶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生动的茶文化材料、生产现场最需要解决的课题,又反过来刺激王云的思维,让他的研究总能不断进步。长年下来,王云为茶区培训技术人才1780多个,提出茶产业发展重要建议50余条,主持策划并成功实施大型茶叶经济和茶文化活动6个,通过他的技术指导和市场决策,使8家濒临倒闭的茶企业起死回生,经由他指导的茶区开发生产系列名优茶,获得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并创国家级金奖名茶5个、国际金银奖名茶9个,省级优质名茶16个。 王云认为茶叶作为技术性较强的产业和商品,其发展和增长方式主要靠科技,而四川正是一个科技大省,也涌现出不少先进研究成果与技术。政府就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和优势,使四川茶叶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 荣昌是全省产茶大县,但产量一直无法提高,荣昌县政府请来王云,引进他研究的烘炒结合扁茶加工工艺,一下子就提高了茶叶产量,这也为王云带来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农科院里面最年轻的独立主持二等奖获得者。 2001年,王云出任茶叶研究所所长一职,将研发与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包括指导企业发展,帮助政府进行产业规划等。王云的办公桌上全是堆积如山的各种资料,几乎要把他整个人给淹没,而他的奇思妙想多数都是在这书山后面完成的。现在,他已在全国十多种重要性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近200篇;主持了3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且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市厅级一等奖2项。 两份报告引起的震动 最开始的川茶种植,是由尝到甜头的茶农自发普及,那时茶叶加工很粗糙,多数是拿到集市或供销社销售,整个茶产业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1998年,一份《关于加快四川茶叶经济发展和弘扬四川茶文化几点建议》引起了四川省原省委书记谢世杰、代省长张中伟和主管农业的副省长敬正书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份建议报告的作者,正是王云。此后省政府项目资金开始向茶产业倾斜,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茶叶成为了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对当时的茶业界来说,无异于一场深刻的震动。1998年以前,全省种茶面积为100多万亩地,产量5万吨,产值5亿元。十年以后的现在,种茶面积达到292万亩,产量14.7万吨,产值30亿元。按王云的话来说,“如果算上其他加工产值销售产值,大概能有七八十亿,亩产值从5千到1万元不等,这可比粮食作物产值收入还高。”川茶也由此步上正规发展路途,焕发出勃勃生机,茶农的收入也日益增加,现在茶农一家的年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元。 但王云也不无忧虑地看到,1998年,川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5位,产量排在第6位,产值第7位。到了2008年,面上升到全国第2位,产量和产值分居全国第4、第5位,面积扩大了,产值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为此,王云再次撰写了《关于加快四川省茶叶发展的建议》,提出四川要走茶叶产业化道路,建议省里成立领导小组,集中力量打造2~3个茶叶优势品牌,提升川茶形象,形成品牌规模。 2007年,因为在茶叶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王云被选为了“中国茶叶协会副理事长”,这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当选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讲,王云的入选也代表着川茶在全国已占有了重要一席之地,也引起了浙江、安徽等产茶传统强省的危机意识。 浙江茶商到四川考察以后,一致认为川茶已形成优势企业集群,对浙江构成了威胁,并联合了福建、安徽等茶商对四川进行了联合“围剿”。如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江浙的茶叶专家们就提出修改评比标准,将原占40%的外形分数降低至20%,这对川茶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川茶均为独芽茶,外形在各省茶叶中最为突出好看,一旦外形分降低,走清香路线的川茶在香味评比上自然比不过浓香扑鼻的铁观音或龙井。因此,王云据理力争,并陈述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特色,应当走差异化竞争,而不是自相残杀。中国的茶叶有巨大市场需要和空间,各种茶叶都应得到鼓励发展。在王云的斡旋下,外形分比例从40%只降至了35%,为川茶赢得了宝贵发展空间与时间。 从原材料供应到品牌输出 其实在王云看来,川茶要迎头赶上浙江、福建等“老大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同为产茶大省的浙江,种茶面积仅比四川多出1万亩,产值却达到56亿元,远超过四川的30亿元。原因就在于川茶没有形成品牌优势,附加值不高。 王云说,川茶和浙江、福建等地的茶叶相比,质量并没有多大差距,但川茶不注重品牌培养和文化挖掘,因此知名度不高。同时由于川茶产量高,每到茶叶上市的季节,总有不少外地客商来四川收购绿茶。四川的高档绿茶被当作原材料供应给了外省茶商,仅有三分之一加工为品牌茶,而更多的鲜叶成为了品牌大省的加工原料,枉与他人做了嫁衣裳。 令王云深受刺激的是,福建安溪县茶园面积不到四川的1/5,但因其铁观音产品品牌运作力度大、开拓能力强,全县年茶叶产值高达50多亿元,仅一个县的茶叶产值就达到了四川省茶叶产值的两倍。这对川茶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追赶目标。 四川不是没有自己的茶品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除了竹叶青、叙府、峨眉雪芽等少数品牌,能被记住的川茶品牌寥寥无几。但川茶也有打造自己品牌的优势,如“早”就是四川春茶最具竞争力的因素。每年春季,四川茶区开园采摘普遍比浙江、江苏等主产茶省提前15天至20天,而“四川早茶不仅质量好,上市早,四川还是茶的故乡,这是打造知名品牌最重要的基础。” 要形成强大的茶叶产业化规模,企业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和中坚。但王云遗憾地说,“纵观川茶企业,除竹叶青等少数规模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小富即安、作坊式生产、地摊式销售的水平上。”鼓励川茶企业走出去,建立自己的品牌就是王云当前最主要的工作,这是一场持久战,目前四川已在峨眉山、蒙顶山、巴山与宜宾形成了茶叶四大区域品牌,但远未打造出自己的精品路线,王云的征途依然漫长。 平时最爱喝绿茶的王云,俨然就是川茶的最佳代言人,从绿茶的功效能能一直说到川茶2000多年的历史。在王云看来,川酒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但就像白酒是四川的品牌代表一样,茶叶也能够成为四川的龙头品牌,正所谓酒是故乡醇,茶是故乡浓。

来源:《蜀商》杂志 2010-6-8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