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李明章,男,1963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二级,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习近平总书记揭牌),猕猴桃育种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新西兰皇家科学院荣誉研究员,第十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第十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年至1985年四川农业大学园艺果树专业学习。
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多次到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园艺与食品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
社会任职:
1、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副理事长。
2、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3、四川省猕猴桃现代产业链项目首席专家。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猕猴桃资源、育种和产业化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四川猕猴桃育种攻关项目,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猕猴桃资源保存与评价和育种技术合作研究”,“猕猴桃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与杂交育种研究”,“优质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什1号”中试与示范“,“红肉猕猴桃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四川科技支撑项目“猕猴桃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国家省科研项目50余项,承担新西兰与四川省的猕猴桃科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负责四川省的猕猴桃标准化栽培、出口关键技术的研究,负责什邡猕猴桃国际合作研究基地的工作。
科研成果: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0多年持续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收集猕猴桃种质资源1449份,保存种质材料29490株,种质资源圃面积210亩,全球最大。收集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132份、保存种质材料5280株,占世界保存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90%以上。开创了红肉猕猴桃育种新领域,率先在世界上育成第一个红肉品种‘红阳’,等12个猕猴桃品种,获得中国植物新品种授权9件,欧盟、阿根廷植物新品种权各1件,省级审定品种12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发表论文30余篇,以‘红阳’为主的红肉新品种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湖南、河南等15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0年。2017年栽培面积118万亩,占全国猕猴桃总面积的37%。近3年新增销售额362亿元,新增纯收益132亿元,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对农村贫困人口突贫带动作用十分显著。
2017年11月26日,中国农学会组织由方智远院士为组长,宋宝安院士、邹学校院士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对“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成果评价,评价结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国际领先。
1、“红阳”品种权(品种权号:CAN 20030407.0)。
2、“红什1号”于2010年2月取得中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品种权申请受理(公告号 CNA006552E),于2011年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果树2010 006号)。
3、‘红实2号’该品种于2016年1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30213.4)。2014年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果树2013 002号)
4、‘金实1号’该品种于2016年1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30211.6)。2014年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果树20103 001号)
5、‘金实2号’该品种于2016年1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30212.5)。2015年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果树2014 003号)
6、“宝贝星”于2010年2月取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品种权申请受理(公告号 CNA006553E),于2011年 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果树2010 007号)。
制定标准:
1 猕猴桃质量等级 GB/T 40743-2021 2021-11-08 方金豹; 齐秀娟; 钟彩虹; 刘占德; 李明章; 陈锦永; 顾红; 林苗苗; 齐峰; 付德彬 国家标准
认定成果:
1 突破性猕猴桃抗性育种及遗传研究 庄启国;李明章;王丽华;张茜;李峤虹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2020
2 中国-新西兰合作猕猴桃抗性材料杂交后代遗传特性研究与应用 庄启国;李明章;王丽华;张茜;李峤虹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2020
3 猕猴桃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刘瑶;蒋高明;廖慧苹;李彩虹;李明章;秦晓春 四川金祥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2019
4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 马利;方莉;庄启国;龚国淑;尹勇;李治菲;李峤虹;杨辉;陈华保;李明章;陈淋;王祖华;杨苏苏;谢玥;王丽华 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9
5 四川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李晓;王永志;郭耀辉;刘强;林正雨;胡旭;刘远利;何鹏;李明章;赵剑;彭迎;罗锦诚;阿木补出;杨红;陈章;唐江云;许钰莎;唐莎;曲波;杜奎;李峤虹;陈春燕;曾小虎;姜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2018
6 软枣猕猴桃新品种"宝贝星"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庄启国;王丽华;董官勇;郑晓琴;李明章;谢玥;张茜;王瑞玲;何利钦;王永志;刘鑫;樊高敏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2016
7 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实2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王丽华;董官勇;郑晓琴;李明章;庄启国;谢玥;何利钦;王瑞玲;张茜;王永志;樊高敏;刘鑫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2016
8 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李明章;涂美艳;尹勇;江国良;陈彦;庄启国;谢玥;王丽华;廖慧苹;胡容平;郑晓琴;董官勇;王永志;王瑞玲;张茜;何利钦;刘鑫;樊高敏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2016
9 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 李明章;方金豹;尹勇;王明忠;涂美艳;朱永清;陈彦;齐秀娟;江国良;庄启国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2014
10 什邡市猕猴桃科技园区科研产业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李明章;周少卿;谢玥;董官勇;廖慧苹;庄启国;蒋良 什邡市宏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12
11 猕猴桃泡腾片及工艺 陈彦;林晓艳;李明章 西南科技大学 2011
12 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育种和产业化技术研究 李明章;孟爱国;王明忠;刘志;何仕松;董官勇;郑晓琴;汪仕林;唐刚;丁建;王丽华;庄启国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2007
13 研究和制定红阳猕猴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 李明章;乔建勇;周白娟;丁建;郑晓琴;何仕松;董官勇 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 2006
发明专利:

[1]李明章,王丽华,张茜,谢玥. 一种含红色素基因的猕猴桃父本的创制方法[P]. CN112931189B,2021-12-07.
[2]庄启国,李峤虹,王丽华,吴世权,张文杰,刘原,李明章,杜奎,张茜. 一种用于猕猴桃的可升降、可拆卸防寒避雨大棚[P]. CN214338986U,2021-10-08.
[3]李明章,王丽华,张茜,谢玥. 一种含红色素基因的猕猴桃父本的创制方法[P]. CN112931189A,2021-06-11.
[4]庄启国,王丽华,何利钦,李明章,郑晓琴,张茜,李峤虹,杜奎. 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P]. CN112913496A,2021-06-08.
[5]何利钦,庄启国,郑晓琴,李明章,张茜,王丽华,李峤虹,王凤琪,李燕. 一种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病菌检测方法[P]. CN112143773A,2020-12-29.
[6]朱永清,李华佳,李可,袁怀瑜,袁沙,李明章,徐瑞,钟杨,周艳. 一种猕猴桃采后熟化的方法[P]. CN107079981B,2020-11-24.
[7]庄启国,李峤虹,李明章,王丽华,何利钦,王永志,张茜. 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方法[P]. CN108718746B,2020-06-23.
[8]涂美艳,李明章,江国良,陈栋,孙淑霞,李靖,杜晋城. 一种猕猴桃雌雄株配置方式[P]. CN105940909B,2020-05-22.
[9]张茜,王丽华,李峤虹,庄启国,李明章,郑晓琴,何利钦. 一种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猕猴桃倍性的方法、解离液及制备方法[P]. CN110823654A,2020-02-21.
[10]谢玥,李明章,王永志,袁敏,杜奎,李利军,李峤虹,庄启国. 一种猕猴桃花粉分离装置[P]. CN209452227U,2019-10-01.
[11]庄启国,李峤虹,李明章,王丽华,何利钦,王永志,张茜. 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方法[P]. CN108718746A,2018-11-02.
[12]庄启国,李明章,何利钦,王永志,王丽华,张茜. 一种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P]. CN107083344A,2017-08-22.
[13]朱永清,李华佳,李可,袁怀瑜,袁沙,李明章,徐瑞,钟杨,周艳. 一种猕猴桃采后熟化的方法[P]. CN107079981A,2017-08-22.
[14]庄启国,李明章,何利钦,王丽华,王永志,张茜. 一种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应用[P]. CN107034167A,2017-08-11.
[15]涂美艳,李明章,江国良,陈栋,孙淑霞,李靖,杜晋城. 一种猕猴桃雌雄株配置方式[P]. CN105940909A,2016-09-21.
[16]涂美艳,孙淑霞,李靖,陈栋,江国良,李明章. 一种猕猴桃营养袋嫁接苗快速培育方法[P]. CN105475002A,2016-04-13.
[17]陈彦,林晓艳,黄伟,郑晓琴,李明章,余志成. 猕猴桃发酵果醋及工艺[P]. CN103045451B,2015-04-22.
[18]陈彦,林晓艳,李明章. 猕猴桃泡腾片及工艺[P]. CN103099137B,2015-04-15.
[19]陈彦,林晓艳,李明章,郑晓琴,王丽华,庄启国,黄伟,吕国,朱越云,曾艳红. 猕猴桃发酵果酒及工艺[P]. CN102978059B,2015-02-25.
[20]陈彦,林晓艳,黄伟,郑晓琴,李明章,余志成. 猕猴桃白兰地及工艺[P]. CN103045425B,2014-11-05.
[21]陈彦,林晓艳,李明章. 猕猴桃泡腾片及工艺[P]. CN103099137A,2013-05-15.
[22]陈彦,林晓艳,黄伟,郑晓琴,李明章,余志成. 猕猴桃发酵果醋及工艺[P]. CN103045451A,2013-04-17.
[23]陈彦,林晓艳,黄伟,郑晓琴,李明章,余志成. 猕猴桃果浆冻干片及工艺[P]. CN103039872A,2013-04-17.
[24]陈彦,黄伟,林晓艳,郑晓琴,李明章,余志成. 猕猴桃果汁及工艺[P]. CN103040050A,2013-04-17.
[25]陈彦,林晓艳,黄伟,郑晓琴,李明章,余志成. 猕猴桃白兰地及工艺[P]. CN103045425A,2013-04-17.
[26]陈彦,林晓艳,李明章,郑晓琴,王丽华,庄启国,黄伟,吕国,朱越云,曾艳红. 猕猴桃发酵果酒及工艺[P]. CN102978059A,2013-03-20.
[27]陈彦,陈维,李明章,郑晓琴,黄伟,林晓艳,王丽华,庄启国. 猕猴桃咀嚼片及工艺[P]. CN102972702A,2013-03-20.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发表论文:
[1]王丽华,李明章,庄启国,谢玥,张茜.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实4号’[J/OL].果树学报:1-4[2022-03-09].DOI:10.13925/j.cnki.gsxb.20210556.
[2]孙淑霞,涂美艳,李靖,陈栋,宋海岩,徐子鸿,廖明安,李明章,江国良.猕猴桃果肉颜色性状基因及其EST-SSR标记发掘[J/OL].分子植物育种:1-15[2022-03-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20228.1121.006.html
[3]李治菲,郑昌锐,崔永莉,廖慧苹,李明章.不同花粉对金实1号猕猴桃果实性状的影响[J].落叶果树,2021,53(04):21-23.DOI:10.13855/j.cnki.lygs.2021.04.006.
[4]胥伟秋,廖慧苹,刘瑶,周英丹,李明章.施用钙制剂对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贮藏性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12):1404-1409.
[5]张茜,李明章,王丽华,刘鑫,樊高敏.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实2号果实生长规律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0):97-100.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0.022.
[6]何利钦,王丽华,李明章,郑晓琴,涂美艳,马利,尹勇,崔永亮,王永志,庄启国.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调查及病原菌株型鉴定[J].中国南方果树,2019,48(04):73-78+90.DOI:10.13938/j.issn.1007-1431.20190259.
[7]张茜,李明章,王丽华,刘鑫,樊高敏.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实1号”果实生长规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06):845-848.
[8]刘春宏,邱国良,刘志斌,杨毅,王丽华,李明章,张茜.采收前软枣猕猴桃“魁绿”果实理化性质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06):849-854.
[9]王丽华,董官勇,庄启国,张茜,李明章.江西省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J].落叶果树,2019,51(03):22-24.DOI:10.13855/j.cnki.lygs.2019.03.008.
[10]涂美艳,李明章,孙淑霞,李靖,陈栋,宋海岩,江国良,廖明安.黄肉猕猴桃中果皮和内果皮不同时期比较转录组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17(05):1479-1486.DOI:10.13271/j.mpb.017.001479.
[11]涂美艳,李明章,孙淑霞,李靖,陈栋,宋海岩,江国良,廖明安.红肉猕猴桃果实发育期不同果肉部位比较转录组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17(03):729-738.DOI:10.13271/j.mpb.017.000729.
[12]谢玥,夏惠,梁东,王永志,刘娟,庄启国,李明章.25个猕猴桃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的建立[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5):5001-5007.DOI:10.13271/j.mpb.016.005001.
[13]张茜,李明章,王丽华,杜奎,刘鑫,樊高敏.红阳猕猴桃带芽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4):5-9.
[14]王瑞玲,李明章,王永志,庄启国,刘鑫,樊敏,周丹.红肉猕猴桃新品种适时采收指标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2):1510-1513+1408.
[15]郭睿文,何利钦,庄启国,李明章,潘欣.红阳猕猴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06):741-744+753+770.
[16]王丽华,李明章.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什1号[J].中国果业信息,2016,33(02):57.
[17]王丽华,郑晓琴,庄启国,董官勇,丁建,李明章.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什1号’[J].园艺学报,2016,43(01):193-194.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1075.
[18]庄启国,文星刚,王丽华,李建华,甘铁军,李明章.4种药剂对红阳猕猴桃根腐病的田间防治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04):387-389.
[19]刘娟,廖明安,谢玥,周良强,李明章.猕猴桃属16个雄性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03):618-623.DOI:10.13430/j.cnki.jpgr.2015.03.027.
[20]李明章.红肉猕猴桃——红什2号[J].农家顾问,2014(14):30.DOI:10.16734/j.cnki.issn1003-7152.2014.14.015.
[21]李明章.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什2号[J].中国果业信息,2014,31(11):71.
[22]李明章,董官勇,郑晓琴,王丽华,庄启国,谢玥.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什2号’[J].园艺学报,2014,41(10):2153-2154.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10.024.
[23]李明章.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什1号[J].山西果树,2014(05):59.
[24]谢玥,王丽华,董官勇,郑晓琴,庄启国,李明章.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什1号’[J].果农之友,2014(06):6-7.
[25]谢玥,王丽华,董官勇,郑晓琴,庄启国,李明章.软枣猕猴桃新品种‘宝贝星’[J].果农之友,2014(04):7-8.
[26]谢玥,王丽华,董官勇,郑晓琴,庄启国,李明章.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金什1号’[J].园艺学报,2014,41(03):597-598.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3.022.
[27]谢玥,王丽华,董官勇,郑晓琴,庄启国,李明章.软枣猕猴桃新品种‘宝贝星’[J].园艺学报,2014,41(01):189-190.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1.022.
[28]王丽华,郑晓琴,庄启国,李明章.红阳猕猴桃优良雄株选择初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08):792-793.
[29]庄启国,邵宝林,谢玥,王丽华,李明章,方智.噻嗪酮对红阳猕猴桃桑白蚧雌虫防效及残留[J].农药,2013,52(06):449-451.DOI:10.16820/j.cnki.1006-0413.2013.06.022.
[30]谢玥,潘美玲,庄启国,罗雪梅,李明章.红阳猕猴桃及其杂交后代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32(01):76-82.
[31]谢玥,潘美玲,庄启国,王丽华,郑晓琴,廖明安,李明章.红肉猕猴桃新品系SF-HY-0201遗传特性[J].分子植物育种,2013,11(01):99-106.
[32]谢玥,潘美玲,庄启国,董官勇,廖明安,王丽华,李明章.猕猴桃红肉新种质‘FXJX-CK-04137’与‘红阳’生物学特性及染色体倍性差异分析[J].果树学报,2013,30(01):110-114+181.DOI:10.13925/j.cnki.gsxb.2013.01.023.
[33]谢玥,潘美玲,庄启国,王丽华,董官勇,刘鑫,郑晓琴,李明章.红肉猕猴桃3个新品系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果树,2013(01):36-38+188.DOI:10.16626/j.cnki.issn1000-8047.2013.01.021.
[34]王丽华,郑晓琴,吴霞,饶军,李明章.红阳猕猴桃杂交后代部分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1,40(04):82-83.DOI:10.13938/j.issn.1007-1431.2011.04.038.
[35]郑晓琴,王丽华,饶军,李明章.优良雄株SF-M-1研究初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06):489-490+510.
[36]庄启国,李明章,王丽华,郑晓琴,侯太平.冬施矿物油对红阳猕猴桃桑白蚧防效及药害[J].农药,2011,50(02):146-149.DOI:10.16820/j.cnki.1006-0413.2011.02.022.
[37]李明章,邱利娜,王丽华,郑晓琴,廖明安.红阳猕猴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分析[J].果树学报,2011,28(01):51-54+189.DOI:10.13925/j.cnki.gsxb.2011.01.007.
[38]王丽华,李明章,郑晓琴,庄启国,董官勇,陈敬尧.红阳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J].中国果树,2010(06):34-36.DOI:10.16626/j.cnki.issn1000-8047.2010.06.012.
[39]邱利娜,廖明安,李明章,王丽华,郑晓琴.正交设计对‘红阳’猕猴桃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J].北方园艺,2010(16):125-128.
[40]郑晓琴,陈彦,李竞晋,王林琳,李明章.冻干对红阳猕猴桃果浆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8):676-678.
[41]郑晓琴,陈彦,李明章,王丽华.猕猴桃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四川猕猴桃产业近况[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6):531-533.
[42]庄启国,王丽华,郑晓琴,董官勇,李明章.猕猴桃桑白蚧防治时期和生殖力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3):205-206+247.
[43]郑小华,廖明安,李明章,王丽华,郑晓琴.猕猴桃叶片光合日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8(05):67-69.
[44]郑小华,廖明安,李明章,王丽华,郑晓琴,黄蕾.不同培养条件对软枣猕猴桃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05):394-396.
[45]董晓莉,汤浩茹,丁建,李明章,郑晓琴,杨足君.彩色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的遗传差异分析[J].果树学报,2006(05):676-680.DOI:10.13925/j.cnki.gsxb.2006.05.004.
[46]丁建,董晓莉,郑晓琴,李明章,汤浩茹.一种简便高效提取猕猴桃DNA的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05):401-402+404.
[47]董晓莉,汤浩茹,甘玲,李明章.DNA分子标记在猕猴桃上的应用[J].果树学报,2005(06):86-90.
[48]王明忠,李兴德,余中树,李明章,何仕松.彩色猕猴桃新品种红美的选育[J].中国果树,2005(04):10-12+66.DOI:10.16626/j.cnki.issn1000-8047.2005.04.005.
[49]董官勇,苟斌,李明章.红阳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03(05):46-47.DOI:10.13855/j.cnki.lygs.2003.05.029.
[50]李明章,王林.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猕猴桃资源优势[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06):360-361.
[51]李明章,孟爱国.新西兰猕猴桃科研和产业化状况[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06):370-371.
[52]王明忠,李明章,吴伯乐,侯仕宣.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的选育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02):51-54+63.
[53]李明章,王明忠,赵成全.猕猴桃优良品种的选育[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0(04):258-259.
[54]李明章.猕猴桃的繁殖技术[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8(04):62.
会议论文:
[1]. 李明章; 王明忠 四川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育种和产业化技术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四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出版者不详],2010:40.
荣誉奖励:

1、主持的“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育种和产业化技术研究”成果获得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主持的“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获得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媒体报道:

猕猴桃首席专家李明章接受四川电视台采访

来源:http://www.sctv.com/v/zt/scxw/201710/t20171015_3630179.shtml
李明章–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研究所
(红阳猕猴桃的主要选育人:猕猴桃专家李明章)
李明章,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新西兰皇家科学院荣誉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主持所里全面工作,从事猕猴桃资源、育种以及标准化栽培工作,先后培育出红阳猕猴桃等9个新品种,研究制定了《绿色食品 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 红阳猕猴桃产品质量标准》四川省农业技术标准,提高了四川猕猴桃产业标准化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1990年,1992年,1997年)排名第三位,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8年) 排名第一位。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4年多次到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园艺与食品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
近日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一个和成都乃至全球猕猴桃产业息息相关的实验室——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新区建成启用,由中国、新西兰共同建设,优势互补,打造国际化平台,为国际猕猴桃产国提供一流的新品种、新技术。
(四川猕猴桃专家李明章向介绍红心猕猴桃品种)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是习近平主席访问新西兰重要外交成果之一,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的生动实践,是国际科研协同创新的成功典范,于2014年11月,由习近平主席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共同揭牌。目前,联合实验室新区布局了七大功能研发区,配备着最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科研条件达世界一流水平。李明章担任联合实验室中方负责人。
(红阳猕猴桃的主要选育人:猕猴桃专家李明章)
什邡市具有适合猕猴桃生长的生态条件,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猕猴桃基因库。而新西兰则拥有标准化栽植、育种等先进的成套技术,相互取长补短,成就的就是双赢。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左一为李明章专家)
自建立两国联合实验室后,新西兰专家与李明章团队联合攻关,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成功研发了红实2号、金实1号等10多个猕猴桃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但抗病能力强,品质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一批批猕猴桃走出国门,优质、安全的四川猕猴桃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蒲江、苍溪、都江堰等地的猕猴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猕猴桃专家李明章向来访的客人介绍最近猕猴桃品种)
这五年,在四川,像猕猴桃一样的安全优质“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达到5467个,比2012年增加1256个。
在实地考察了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什邡科研基地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建设和新品种开发及标准化栽培示范后,资源研究院院长孟爱国及猕猴桃研究所所长李明章就猕猴桃科研和产业化开发,努力构建技术链支撑产业的情况作了工作汇报。什邡市人民政府就支持核心基地建设,加快猕猴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汇报了工作举措和打算。中共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就什邡打造一流的猕猴桃科技创新基地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
韩忠成等省厅领导高度评价了什邡基地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成果,强调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要通力合作,以构建技术链支撑产业链为重点,建立猕猴桃工程技术中心,猕猴桃基因库,打造猕猴桃科技创新基地,为做大做强四川猕猴桃产业作出积极贡献,并殷切希望什邡科研基地平台再扩大,标准化上水平,示范上档次,带动作用要更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从事猕猴桃资源调查、收集和保存,资源评价和育种研究,病虫害防治,产业化新技术研究和推广,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专门从事猕猴桃科研和产业化研究的科研单位,收集保存了丰富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育成了多个猕猴桃新品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在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化中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种质资源基地)
近五年来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
1、四川省科技攻关二项:“长江三峡淹没区和移民区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查、收集和保护”;“研究和制定红阳猕猴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
2、国际科技合作二项:“农产品出口产业化技术研究-猕猴桃出口标准化技术的合作研究”(04NG004-003-1);“中-新猕猴桃产业化技术合作研究”(2006H12-025);
3、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资金一项:“红阳猕猴桃种苗生产及产业化示范”;
4、都江堰市科技攻关一项:“海沃德猕猴桃出口标准产业化技术研究”;
5、自立项一项:“中华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研究”。
(李明章选育的红心猕猴桃品种:红实猕猴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