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共发表论文107篇,其中主笔论文47篇,作为副主编发表论著2部。
出版专著:
1.《外源DNA直接导入农作物分子育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副主编。
2.《大田作物种植知识问答》,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副主编。
发表期刊论文:
[101]马子竣, 焦少杰, 王黎明, 姜艳喜, 严洪冬, 苏德峰, 吴振阳. 氮肥施用量对矮化酿造型高粱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 (09): 7-14.
[100]姜艳喜, 严洪冬, 苏德峰, 焦少杰, 王黎明, 马子竣, 吴振阳. 高粱杂交种氮高效利用综合评价[J]. 农学学报, 2024, 14 (02): 7-15.
[99]严洪冬, 王黎明, 焦少杰, 姜艳喜, 苏德峰, 吴振阳, 马子竣. 施氮量对3个极早熟高粱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55 (09): 101-110.
[98]吴振阳, 焦少杰, 王黎明, 姜艳喜, 严洪冬, 苏德峰, 马子竣. 不同肥料对黑龙江省极早熟高粱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 (08): 31-36.
[97]姜艳喜, 盖志佳, 刘婧琦, 蔡丽君, 张敬涛, 王雪洁, 焦少杰, 严洪冬, 苏德峰, 王黎明, 宋嘉雯. 两个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53 (12): 10-17.
[96]王黎明, 严洪冬, 焦少杰, 姜艳喜, 苏德峰, 孙广全. 基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甜高粱杂种优势预测[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 (14): 2786-2794.
[95]王黎明, 焦少杰, 严洪冬, 姜艳喜, 苏德峰, 孙广全.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性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0 (03): 9-14.
[94]姜艳喜, 焦少杰, 王黎明,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高粱杂交种及其双亲萌发期耐盐性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09): 9-11.
[93]姜艳喜, 焦少杰, 王黎明,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萌发期耐盐性[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08): 15-17.
[92]姜艳喜, 焦少杰, 王黎明,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高粱除草剂的筛选[J]. 酿酒, 2019, 46 (04): 48-49.
[91]姜艳喜, 焦少杰, 王黎明,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高粱萌发期盐害鉴定浓度标准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06): 10-14.
[90]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青贮玉米中龙1号制种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8):151-152.
[89]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华.帚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06):1083-1091.
[88]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青贮玉米品种中龙1号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5):164-165.
[87]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帚用高粱新品种龙帚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子,2018,37(03):131+134.
[86]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J].种子,2018,37(02):111-112.
[85]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酿造高粱品种龙杂16号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8(01):77-78.
[84]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高粱籽粒单宁遗传规律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12):1-4+17.
[83]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高粱籽粒单宁积累规律[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11):4-6.
[82]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18的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09):72-73.
[81]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子,2016,35(12):101-102.
[80]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食用高粱新品种龙米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子,2016,35(10):105+108.
[79]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早熟高粱新品种龙杂17机械化密植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6(08):77-78.
[78]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发展演变过程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05):138-144.
[77]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黑龙江省高粱生产演变阶段划分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04):158-160.
[76]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02):288-293+306.
[75]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高粱与固态白酒关系的研究综述[J].酿酒,2015, 42(01):13-16.
[74]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乌克兰玉米自交系芽期耐旱性鉴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1):4-5.
[73]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22个早熟乌克兰玉米自交系性状表现及对丝黑穗病抗性的评价[J].中国种业,2014(08):50-52.
[72]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早熟特用高粱品种的推广种植[J].种子,2014,33 (05):104-105.
[71]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不同来源甜高粱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02):411-416.
[70]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黑龙江省饲用高粱品种及其青贮加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2):99-100.
[69]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黑龙江省矮秆高粱的密植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0):158-159.
[68]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帚用高粱雄性不育系456A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9):152-153.
[67]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黑龙江省甜高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3):3-6.
[66]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黑龙江省饲草高粱栽培技术与产量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3):10-13.
[65]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甜高粱茎秆风干贮藏后不同时期的发酵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1):94-96.
[64]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孙连发;阎秀峰 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of Sorghum Parent Lines Based on SSR Markers[J].C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3.3:359-365
[63]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孙连发;阎秀峰Genetic diversity in parent lines of sweet sorghum based on agronomical traits and SSR markers[J].Field Crops Research 2013,149:11-19
[62]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高粱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3.36:11,25
[61]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粒用高粱机械化栽培品种选择[J].园艺与种苗,2012(12):1-2+13.
[60]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粒用高粱机械化栽培主要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1):160-161.
[59]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选用粒用高粱机械化栽培品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22-23.
[58]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粒用高粱机械化栽培的农艺流程与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72-73.
[57]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中国糖料,2012(02):7-8.
[56]杨帆,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睿.俄罗斯和乌克兰饲用高粱的引进及其在黑龙江省的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03):9-12.
[55]焦少杰; 王黎明; 姜艳喜;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粒用高粱机械化栽培的农机选择[J].辽宁农业科学2012,11
[54]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不同地域气象条件对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1(12):40-42.
[53]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气象条件对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1):7-9.
[52]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气象条件对甜高粱糖分积累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1(S2):24-26.
[51]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甜高粱茎秆在风干条件下糖分含量变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0):8-10.
[50]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食用高粱新品种龙杂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子,2011,30(09):112=115.
[49]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142份甜高粱品种的分子身份证构建[J].作物学报,2011,37(11):1975-1983.
[48]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能源高粱新品种龙甜高粱2号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3):144.
[47]王黎明; 高淑梅; 焦少杰; 姜艳喜;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优质、高产食用高粱新品种龙杂12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4-10
[46]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弘强.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甜高粱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0):54-56.
[45]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陈效杰.黑龙江省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7):42-44.
[44]王黎明,黄瑞冬,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甜高粱含糖量遗传的基因效应分析[J].作物杂志,2010(04):62-64.
[43]王黎明,黄瑞冬,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国外甜高粱品种的性状及利用[J].种子,2010,29(05):63-64.
[42]王黎明,黄瑞冬,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俄罗斯、乌克兰甜高粱品种的特性及应用[J].中国种业,2010(05):39-40.
[41]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弘强.不同栽培密度对甜高粱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06):115-118.
[40]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弘强.不同施肥方式对甜高粱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01):62-64.
[39]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甜高粱新品种龙甜高粱1号[J].中国种业,2009(12):79.
[38]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高粱品种龙杂12号的机械化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9(12):64.
[37]李冉俐,申家恒,贾媛,李伟,王黎明.高粱受精过程及其经历的时间[J].作物学报,2009,35(12):2234-2242.
[36]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弘强.黑穗病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53-154.
[35]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黑龙江省高粱产业技术需求[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6):38-39+43.
[34]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甜高粱茎秆在冷冻条件下含糖量的变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6):44-45.
[33]王晓丹,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植物分子育种的后代选择与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4):7-9.
[32]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外源DNA导入高粱引起的农艺性状变异及其遗传[J].江苏农业学报, 2008,24(增刊):71-73.
[31]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酿造高粱杂交种龙杂10号[J].中国种业,2008(S1):126.
[30]王黎明.黑龙江省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研究与发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04):99-101.
[29]王黎明.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及育种工作展望[J].作物杂志,2007(03):34-36.
[28]王黎明.酿造高粱杂交种龙杂8号[J].中国种业,2007(05):72.
[27]王黎明.外源DNA导入高梁的叶部病害变异及其分子验证[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03):1-3.
[26]王黎明.植物分子育种的后代变异[J].杂粮作物,2007(02):103-105.
[25]王黎明.晚熟、优质、高产杂交高粱龙杂8号的选育[J].杂粮作物,2007(01):13-14.
[24]王黎明 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7(04):31.
[23]王黎明 高粱的抗低温、干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7(04):54.
[22]解艳华,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申中宝.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6(05):31-33.
[21]解艳华,焦少杰,王黎明,苏德锋,申忠宝,陈立君.灰色关联分析在高粱育种主要性状选择上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03):25-27.
[20]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申忠宝,解艳华.异细胞质不育系在黑龙江省高粱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初探[J].杂粮作物,2006(02):71-73.
[19]王黎明.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龙杂7号[J].中国种业,2006(03):44.
[18]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优质酿造高粱龙杂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02):11-12.
[17]张育松,刘淑芳,王黎明,焦少杰,申忠宝.黑龙江省饲料高粱的育种研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05):27-29.
[16]王黎明,马景生,张育松,焦少杰,申忠宝,王军.高粱低单宁含量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04):19-20.
[15]王黎明.外源DNA导入高粱及其后代的RAPD分子验证[J].中国农学通报,2002(03):19-21.
[14]王黎明.黑龙江省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J].中国种业,2002(06):48.
[13]王黎明.高粱杂交种龙杂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2(03):30.
[12]王黎明,张育松,焦少杰,申忠宝.高粱杂交种龙杂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2(02):36.
[11]王黎明,张育松,马景生,焦少杰,申忠宝.高粱高淀粉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02):28-29.
[10]焦少杰,王黎明,申忠宝.高产优质粒用高粱新品种龙杂6号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06):29-30.
[9]申忠宝,焦少杰,王黎明,阴秀卿,朱振新.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基础材料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06):3-5.
[8]王黎明,阴秀卿,焦少杰,雷勃钧,钱华,张育松.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创新甜高粱种质[J].作物品种资源,1999(02):3-5.
[7]王黎明,张育松.高粱龙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6(04):8.
[6]王黎明,阴秀卿,孙振东.黑龙江省高粱三系材料对丝黑穗病抗性的研究[J].作物品种资源,1996(03):39-40.
[5]王黎明.作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6(03):17-21.
[4]王黎明.高粱不同部位的子粒性状与株高整齐度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02):46-47.
[3]王黎明,阴秀卿.热带高梁外源DNA导入寒带高梁引起变异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4(06):37-39.
[2]阴秀卿,张玉宝,朱振新,王淑朵,方仁柱,王黎明,焦少杰,戚长秋,常继祥,董德庆,张庆祥.甜高粱饲用杂交种龙饲一号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04):42-44.
[1]王黎明,阴秀卿.高粱导入外源DNA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03):17-20.
发表会议论文:
[6]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黑龙江省高粱精细播种技术【论文集】中国寒地耕作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387-391
[5]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黑龙江省超高产栽培技术【论文集】中国寒地耕作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455-458
[4]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黑龙江省饲草高粱病虫害防治及栽培技术【论文集】中国寒地耕作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474-477
[3]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高粱机械化种植栽培技术【论文集】中国寒地耕作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469-473
[2]王黎明. 高粱导入外源DNA后代的含糖量变异研究[C].植物分子育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174-177.
[1]王黎明 黑龙江省饲用高粱的育种研究与发展趋势【论文集】首届中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论坛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