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陆元昌,男,1957年8月4日出生,云南省昆明人,林学博士。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首席专家及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林业专业学士学位。

1982.02-1996.09:西南林学院林业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89年:在西南林学院林学系森林经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3.02-1994.05:德国哥廷根大学森林培育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6.10-1999.11:德国哥廷根大学森林培育研究所助教。   

1999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林学院林学博士学位。

1999.11-现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首席专家、室主任。    

社会兼职:

1.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森林经理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目前主持完成的课题:

1.科技部公益性科研项目课题热带人工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

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与技术体系研究。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热带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经营基础研究。

5.院省合作课题:热带林近自然经营集成技术研究。

6.公益性基本科研专项课题:近自然森林经理综合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支持技术研究。

主持完成的课题:

1.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课题: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技术研究及示范。

2.国家林业局技术引进课题:景观经营管理系统及人工林生态经营技术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面向农林学应用的三维植物生长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4.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子课题:东北天然林景观合理配置研究与示范。

5.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课题2项:近自然森林经营知识库研究及树木生长可视化模型研究。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先后发表科研论文共1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 中文专著3部,参编中文专著3部。

出版专著: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陆元昌,科学出版社,2006年。

《北京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指南》,王小平,陆元昌,秦永胜,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

《黄土高原油松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技术指南》,陆元昌,张文辉, 曹旭平,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08月。

发表论文:

1 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的ExcelVBA算法与程序实现 赵浩彦; 亢新刚; 杨华; 陆元昌; 龚直文; 宁金魁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期刊】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5-15

2 黄土高原主要森林类型自然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乃江; 刘增文; 徐钊; 张文辉 ; 陆元昌; 范少辉; 王勇; 周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生态学报 2011-01- 23

3 中国非木材林产品分类系统 廖声熙; 喻景深; 姜磊; 陆元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林业科学研究 2011-02-15

4 基于GreenLab原理构建油松成年树的结构-功能模型 国红; 雷相东; Veronique LETORT; 陆元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Laboratory of Applied Mathematics; Ecole Centrale Paris; 92295 Chatenay Malabry; France 植物生态学报 2011-04-01

5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现状及展望 王懿祥; 陆元昌; 张守攻; 白尚斌; 刘宪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浙江林学院 【期刊】林业科学 2010-02-15

6 海南岛热带天然次生林生长动态研究 孟京辉; 陆元昌; 王懿祥; 刘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10-02-15

7 基于ETM+遥感图像的图像融合试验及评价方法 孟京辉; 陆元昌 ; 刘刚; 王懿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15

8 从法正林转向近自然林:德国多功能森林经营在国家、区域和经营单位层面的实践 陆元昌; 栾慎强; 张守攻; Bernhard von der Heyde; 雷相东; 包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德技术合作(GTZ)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办 【期刊】世界林业研究 2010-02-15

9 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方法与评价方法 孟京辉; 陆元昌; 刘刚; 王懿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15

10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体系研究 陆元昌; 雷相东; 洪玲霞; 宁金魁; 刘宪钊; 孟京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02-15

11 海南岛热带天然林直径分布模型研究 孟京辉; 陆元昌; 刘刚; 修勤绪; 刘宪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15

12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体系技术应用示范 陆元昌 ; 雷相东; 洪玲霞; 宁金魁; 刘宪钊; 孟京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04-15

13 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典型地段不同林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蒋俊明; 付文健; 蔡小虎; 陆元昌; 吴学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崇州市林业局 【期刊】四川林业科技 2010-06-15

14 近自然改造对云南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张俊艳; 陆元昌; 成克武; 钟开鹏; 黄永祥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云南省禄丰县一平浪林场 【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15

15 黄土高原蔡家川林场森林质量评价 王乃江; 张文辉; 同金霞; 范少辉; 陆元昌; Callie Jo Schweitzer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站 【期刊】林业科学 2010-09-15

16 不同演替阶段的热带天然林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孟京辉; 陆元昌; 刘刚; 王懿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10-10-15

17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业设计 丁磊; 陆元昌; 胡万良; 金鑫; 宁金魁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期刊】林业实用技术 2009-01-15

18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目标树优势群体的生长过程分析 廖声熙; 李昆; 陆元昌; 李增元; 喻景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9-02-15

19 海南4种典型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 王海燕; 雷相东; 陆元昌; 周燕华; 何楚林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海南省林业局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9-02-15

20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陆元昌; 张守攻; 雷相东; 宁金魁; 王懿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浙江林学院资源科技学院 【期刊】世界林业研究 2009-02-15

21 基于价值评价法的人工林下更新苗木优化选择研究 刘宪钊; 陆元昌; 曾翀; 孟京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期刊】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03-15

22 目标树林分作业对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修勤绪; 陆元昌; 曹旭平; 张文辉; 何景峰; 曾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慕尼黑工业大学; 黄龙山林业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期刊】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04-15

23 六盘山地区气候因子对树木年轮生长的影响 刘刚; 陆元昌 ; 李晓慧; 雷相东; 宁金魁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4-25

24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宁金魁; 陆元昌; 赵浩彦; 刘宪钊; 任云卯; 陈峻崎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西山试验林场;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7-25

25 基于GreenLab的油松结构-功能模型 国红; 雷相东; Veronique Letort; 陆元昌; Philippe de Reffye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法联合实验室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2009-09-30

26 北京西山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刁军; 雷相东; 国红; 李涛; 任云卯; 陆元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期刊】河北林果研究 2009-09-15

27 加勒比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中的发展类型设计 刘宪钊; 陆元昌; 周燕华; 王懿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海南省林业局;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15

28 北京地区不同起源栓皮栎早期生长过程研究 王新民; 陆元昌; 宁金魁; 任云卯; 王奇峰; 王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市林业局西山林场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9-12-15

29 陕西子午岭森林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性 王乃江; 张文辉; 陆元昌; 范少辉; 王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阿拉巴马农工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期刊】生态学报 2010-01-08

30 退化次生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生态位动态 刘宪钊; 陆元昌; 周燕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海南省林业局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10-01-15

31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改进探讨 孟京辉; 陆元昌; 柳新红; 刘刚; 宁金魁; 刘宪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期刊】浙江林业科技 2009-11-15

32 基于遥感的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 孟京辉; 陆元昌 ; CHRISTOPH Kleinn; 刘宪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哥廷根大学林业与生态学院 【期刊】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01-15

33 北京十三陵林场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研究 戎建涛; 雷相东; 陆元昌; 刁军; 国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10

34 柳杉人工林林分不同变量大小比数研究 郝云庆; 王金锡; 王启和; 陆元昌; 钟福林; 吴学友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崇州林场; 崇州林场 成都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6-04-30

35 黄龙山林区不同培育措施对油松种群数量动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吴涛; 张文辉; 陆元昌; 范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6-05-30

36 长白落叶松单木生长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雷相东; 常敏; 陆元昌 ; 赵天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 【期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06-11

37 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GIS的县级林业空间信息共享系统 李世明; 李增元; 陆元昌; 陈尔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林业科学 2006-07-30

38 黄龙山林区不同培育措施对辽东栎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影响 卢彦昌; 张文辉; 陆元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2006-07- 30

39 海南省白沙县加勒比松林森林发展类型设计及虚拟实现 国红; 陆元昌; 雷相东; 洪玲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林业科学 2006-12-30

40 虚拟树木生长建模及可视化研究综述 雷相东; 常敏; 陆元昌; 赵天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 【期刊】林业科学 2006-11-30

41 基于Markov模型的东北过伐林区森林景观格局变化 舒清态; 陆元昌; 洪玲霞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云南昆明 【期刊】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10-15

42 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研究(一) 王金锡; 王启和; 孙鹏; 蒲春龄 ; 陆元昌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期刊】四川林业科技 2007-04-15

43 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服务的林业空间信息系统(英文) 李世明; Joachim Saborowski; Jens Nieschulze; 李增元; 陆元昌; 陈尔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林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哥廷根大学; 林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哥廷根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林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哥廷根37077 【期刊】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7-06-15

44 近自然森林经营目标树作业体系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孟黎黎; 陆元昌; 赵天忠; 洪玲霞; 雷相东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7-06-15

45 东北天然林区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舒清态; 赵耘; 陆元昌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07-15

46 东北过伐林区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研究 舒清态; 赵耘; 陆元昌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04-15

47 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研究(二) 王金锡; 王启和; 孙鹏; 蒲春龄; 陆元昌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四川 成都 【期刊】四川林业科技 2007-06-15

48 东北过伐林区森林景观演替分析 舒清态; 赵耘; 陆元昌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08- 20

49 石砾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 蒋俊明; 蔡小虎; 陆元昌; 吴学友; 何飞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崇州市林业局 【期刊】四川林业科技 2008-12-15

50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分直径结构研究 姜磊 ; 陆元昌; 廖声熙; 李昆; 李根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 云南昆明; 西南林学院; 云南昆明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8-02-15

51 北京栓皮栎林分的干形质量初步研究 赵浩彦; 陆元昌; 宁金魁; 刘刚; 刘宪钊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期刊】林业资源管理 2008-02-15

52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林林隙更新研究 李金良; 郑小贤; 陆元昌; 雷相东; 刘晓昕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吉林省白河林业局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5-15

53 国家级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设计 雷相东; 洪玲霞; 陆元昌; 汤孟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期刊】世界林业研究 2008-08-15

54 北京山区油松林森林发展类型设计研究 宁金魁; 陆元昌; 夏兵; 张志; 国红; 吴秋丽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北京玉渊潭公园 【期刊】林业资源管理 2008-10-15

55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对策 陆元昌 ; 张守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3-12-30

56 森林健康状态监测技术体系综述 陆元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世界林业研究 2003-02-28

57 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洪玲霞; 陆元昌; 雷相东; 谢阳生; 国红; 牟惠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北京; 吉林延吉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5-06-30

58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 雷相东; 陆元昌; 张会儒; 张则路; 陈晓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 北京 【期刊】林业科学 2005-07- 25

59 基于RS与GIS的西峡县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变化 国红; 陆元昌; 洪玲霞; 李花菊; 庞百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与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与信息研究所; 河南省西峡县林业局; 河南省西峡县林业局 北京; 河南西峡 【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7-30

60 崇州林场柳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 郝云庆; 王金锡; 王启和; 陆元昌; 钟福林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崇州林场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四川崇州 【期刊】四川林业科技 2005-10-30

61 数字林业建设与进展 李增元; 张怀清; 陆元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3-04-15

62 应用空间统计学理论解译遥感影像信息“缺失”区 冯益明; 雷相东; 陆元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北京 【期刊】遥感学报 2004-08-10

63 森林景观规划辅助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陈敬忠; 陆元昌; 洪玲霞; 国红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07-10

64 面向林业主题的知识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 赵振洲; 李昀; 陆元昌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4-09-30

65 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分类及景观变化研究 洪玲霞; 陆元昌; 雷相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北京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4-12-30

66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直径分布模型 陆元昌; 雷相东; 国红; 姜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 北京; 云南昆明 【期刊】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5-01-10

67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在森林景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陆元昌; 陈敬忠; 洪玲霞; 雷相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林业科学研究 2005-02-28

68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分类研究 陆元昌; 洪玲霞; 雷相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林业科学 2005-03-25

69 面向林业主题的知识模型构建方法 赵振洲; 李昀; 陆元昌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西部林业科学 2005-03-30

70 21世纪的森林经理发展动态 陆元昌; 甘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林业局 北京 【期刊】世界林业研究 2002-02-15

71 数字林业信息分类体系与编码研究 陆元昌; 雷相东; 李增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期刊】林业科技管理 2002-05-15

72 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 陆元昌; 程小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西南林学院 【期刊】世界林业研究 2001-04-15

7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体系及在幼龄林抚育改造中的实践 陆元昌; Knut Sturm; 甘敬; 雷相东; 国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SilvaVerde Greenewald GmbH; Germany; 北京市林业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会议】2004 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 2004-11-01

74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体系及在幼龄林抚育改造中的实践 陆元昌; Knut Sturm; 甘敬; 雷相东; 国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Silva Verde Greenewald GmbH; Germany; 北京市林业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会议】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 2004-06-30

75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发展类型及设计方法 丁磊; 陆元昌; 胡万良; 孔祥文; 徐庆祥; 金鑫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会议】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 2008-09-01

76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发展类型及设计方法 丁磊 ; 陆元昌; 胡万良; 孔祥文; 徐庆祥; 金鑫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会议】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09-01

荣誉奖励: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一):


专家访谈:森林抚育经营要让更多的林木近自然生长

——访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陆元昌研究员(一)

陆元昌,男,云南省昆明人,林学博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首席专家及博士生导师,兼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有科技部公益性科研项目课题“热带人工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与技术体系研究”、“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热带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经营基础研究”。主持完成的课题:“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技术研究及示范”、“景观经营管理系统及人工林生态经营技术研究”、“面向农林学应用的三维植物生长建模与可视化研究”、“东北天然林景观合理配置研究与示范”、“近自然森林经营知识库研究及树木生长可视化模型研究”等。先后发表科研论文共1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 中文专著3部,参编中文专著3部。

所做的中国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实践研究曾得到美国《科学》杂志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对中国森林生态恢复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是革命性的”。

采访背景:今年9月,在召开的全国森林抚育经营现场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再次强调,森林抚育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2020年林业“双增”的奋斗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多样化需求的根本途径。贾治邦局长提出,要把森林抚育经营放在与造林绿化同等重要的位置,用 10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将全国的中幼林抚育一遍,逐步扭转我国森林抚育经营的落后局面。

种树、砍树,就像庄稼播种、收获。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工商品林实行的就是这种同龄轮伐期树木耕作体系。不可否认,这为我们提供了林产品,也增加林农收入,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我国是世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49.0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我国树种资源丰富,但造林常用的只有杨树、松树、杉树、桉树等寥寥几种,而且以人工纯林为主导;

——我国森林面积在持续增长,但林业生产力水平却无明显提高,仍然难以满足生态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需要。

在全国森林抚育经营现场会上,贾治邦局长用了两个“最”来强调森林抚育经营的特别意义:“森林抚育经营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成为我国林业生产力低下的最大症结。”

日前,笔者与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一道就森林抚育经营问题专访了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推荐的我院资信所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陆元昌研究员。

多功能森林经营让生态与经济两不偏废

笔者:什么才是比较理想的森林经营模式呢?

陆元昌:我国普遍执行的单一树种轮伐期人工林经营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森林木材生产以外的其他功能;最大的危险在于土地退化,大规模的人工纯林经营产生的土地退化又将进一步导致森林的低效低值。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森林和林业需要定位在多功能经营的目标上,既要发挥经济功能,又不能偏废生态功能。森林经营本质上就应该是以多功能开发利用为目标,而近自然森林经营就是实现森林多功能经营的一条可行之径。具体地说,在一个特定的立地条件下,如果我们培育的森林和完全自然状态下该立地上生长的森林有相似的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和演替动态,就会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以抗拒各种物理、生物和人为的干扰,其生物多样性和相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将达到一定的满意的水平,经营这种近自然森林就能以较少的经营投入而获得较高的产出。所以,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就是结合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自动性和经营技术能动性为一体的经营模式。

笔者:能否请您举例说明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取得的成效。

陆元昌:我国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开展的以针阔混交林和珍贵用材树种为特征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哈尔滨市林业局在山河、转山和丹青河林场开展的多功能近自然经营试点,12年来,已经培育出优质森林20万亩,3 处试验点的每公顷蓄积量接近或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总体来讲,我国多功能林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且效益还不稳定。

而德国是我知道的典型的成功案例。这个工业化水平很高、人口稠密的国家,却仍保持着3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起,德国林业的整体战略从轮伐期经营转向近自然经营,目前,其森林每公顷蓄积量超过3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是我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德国的林业不仅满足了8000多万人口的生态需求,还养活了国内200多万家林业企业,这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笔者:比较成本与收益,请问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与传统的森林经营哪个更划算?

陆元昌:在前期投入上,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更多地利用自然更新,可以省去种苗培育和整地造林等大笔费用。

在林分生长抚育成本上,两种模式的工作量和成本相近,但多功能经营的林木质量要高一些。

在采伐作业成本上,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择伐成本是现行皆伐作业的2倍多,每次收获的产品数量较少但价值较高。从整体上看改进的多功能经营模式对经营的能力和技术要求更高,资金投入水平也更高,但森林的整体生产力和经济效益都高于同龄林人工林经营,并具有生态环境支持和自然保护等其他功能。

森林抚育经营要既见“森林”也见“树木 ”

笔者:我国目前的森林抚育经营也有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作业法,请问为什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

陆元昌:长期以来,我国林业工作一直把重点放在了造林绿化与森林采伐这两端,忽视了森林生长与经营这个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科技含量最高的中间过程。

目前的森林抚育经营计划往往是项目式的、一次性的,缺乏整体设计。森林经营要以森林完整的生命周期作为计划的时间单元,参考森林所处演替阶段、林分结构、树种竞争和个体差异等不同维度的经营生态学特征,才能制订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计划和措施。缺乏经营的完整性思考和设计是我们目前森林经营的弱点之一。

另外,森林具有地域性等差异,南方和北方的森林、不同树种、不同林龄的森林不能采用同样的抚育经营方式。但我国现在的森林抚育经营“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地方性技术规程不足,缺乏针对不同森林和林木的个性化培育。

另外,实践中至今没有建立起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资源管理体系,用项目替代森林经营方案,直接导致森林经营失去整体目标,经营技术体系难以落实。

当务之急是完善林分作业法和确定树种选择方向

笔者:当前我国要加强森林抚育经营,请问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陆元昌:当务之急有两项细节性工作要做,一是要完善林分作业法,二是要确定树种选择方向。

目前我国基层森林作业中还是皆伐作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人为因素。所以,发展可持续林业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皆伐作业,同时促进和发展其他森林作业法,形成将森林培育、抚育采伐、结构调整和功能利用等环节一体化的林分作业体系和技术操作规程。

在树种选择方面,我们现在造林常用的树种就是杨树、杉树、松树和桉树等几种速生的先锋树种,而且往往以纯林的面目出现。但从科学机理上讲,速生先锋树种组成的森林结构单一、质量不高、稳定性差,自然的进程总是在这类先锋群落中开始出现其他物种,并且随着物种的增加或交替(先锋种向顶级种的变化),陆地生态系统才向着物质能量水平更高、系统更稳定和生产功能更强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把科学经营森林的复杂体系用一个简明的指标表述时,促进先锋树种林分向亚顶级或顶级树种林分过度、促进单一树种森林向多树种混交森林过度的树种选择和发展方向,就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细节。其实,我国可经营的树种非常多,很多优良的乡土树种比常用的速生树种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笔者:请问目前我国森林抚育经营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

陆元昌:首先,当前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看做是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的一次契机。林地所有权分散后,小规模低强度高价值利用特征的单株择伐经营模式就有条件推广应用,实现多功能森林经营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但目前很多基层林业单位或私人经营者仍然更关注如何尽快获得收益,这与林地使用权承包期有很大关系,所以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推广是一个新的挑战。

其次,从大环境看,国家对林业地位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如何解决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长期效益和短期收益之间的矛盾需求迫切,多功能森林经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我国以往的林业重点工程大多是从造林工程和被动的森林保护角度设计和运行的。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森林生态环境支撑功能的要求大大提高,森林经营任务越来越重,林业建设重点将逐渐由造林转向森林资源的多功能经营。目前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还很薄弱,建议把多功能林业纳入中长期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林业支持重点,加大对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建立研究试验示范区网络;分区域和类型,逐步启动多功能林业的国家建设工程。

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宣传中心 2010-12-6

媒体报道(二):


专家访谈: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是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访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陆元昌研究员(二)

森林资源是现代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随着我国林业的长足发展,森林经营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加强森林经营的条件也日趋成熟。但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森林经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诸多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亦亟待解决。

陆元昌研究员接受采访时,根据其长期的工作经历及所开展的工作,认真而负责地不无忧虑地介绍了我国目前的森林经营状况,并畅谈了自身的深刻感受。

他说,这些都是旧话重提,但并不过时。

发挥森林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持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许多国家已获得了许多可取的成功经验。“多功能经营”、“可持续经营”、“生态系统经营”、“近自然经营”等词汇已频繁地见诸各类媒体和研究论文以及有关官员的报告与口头讲述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也有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如汪清林业局、哈尔滨林业局、穆陵林业局、福建永安市等一大批林业企事业单位,在林业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开展了有力的推广。

陆元昌研究员说,我国作为世界上森林类型多样、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森林缺乏及时、科学的经营管理,以致天然林面积持续减少、森林结构与分布不尽合理、林地生产力低下、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随着我国造林绿化的不断推进,森林资源增加,今后的森林经营任务将日趋繁重。因此,若不对已有的中幼林进行适时抚育,采取必要的人工干预措施,将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影响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从而难以实现持续稳定地发挥生态功能、保障木材供给、减少森林灾害、提高林农经济收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目标。不仅多年的造林成果难以巩固,还将成为突发自然灾害的隐患,更谈不上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从森林面积的单纯数量扩张,转变到扩大森林面积与提高森林质量并重,彻底扭转“青山常在、永不成林”等根本性问题,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陆元昌研究员说,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认识,完善森林多功能经营指导思想;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与政策;加大相关资金投入;培养、引进、激励有关人才;发挥科技有效支撑作用。他说,从建国到现在,林业发展始终以人工造林、扩大森林面积为主导,对于森林经营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太到位。重绿化数量和覆盖率而不重林分和林木的质量指标;由于林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权短于森林培育期、干部考核中忽视森林质量指标等因素,森林经营被淡化甚至缺失,急功近利表现突出,“以营林为基础 ”和“可持续利用”大都停留在口头上宣传上,在森林经营方案和林分作业设计中却没有表现。其结果是对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生态功能造成深刻而长远的负面影响。

另外,目前缺乏促进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经费投入与科学经营技术相关的扶植政策,基层国营林场和个体森林经营者难于获得必要的“技术-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支持。森林经营单位生存压力大,特别是国有林业企业,面临着沉重的生存压力,有限的资金难以直接应用到森林经营中;天然次生林经营严重滞后;大面积人工林也未能及时开展抚育经营活动。

同时,人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各级林业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林业单位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和进人难的局面。一方面各级林业生产管理部门普遍缺乏技术管理人才,而另一方面各类高职高校大量毕业生难以进入林业行业。

再有就是科技支撑严重不足。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林业行业标准、技术规程、技术指南、技术手册、技术推广等方面,森林经营工作总体上是立题少、技术研究不足。必要的森林经营数表,如生长过程表、立地指数表、材积表以及现有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指南、技术手册等不完善、不配套,森林经营技术缺乏足够的系统研究,成熟先进的技术应用推广缺乏动力。

因此,陆元昌等专家建议,国家林业局应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强化森林经营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促进多功能利用森林的思想转变。我国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发展对生态支撑基础压力大、人口和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要求在不断提高的国度,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森林和林业必须定位在多功能经营目标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利益和目标冲突对可持续经营的致命影响。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公益林”、“商品林”两大概念的界定和在传统的“五大林种”功能定义之后,认识并接受主导功能和其他功能并存的森林经营管理思想,在这种思路的导向下,加强科技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体系,找到更为精细可行的森林经营模式。其次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试验示范,编制森林经营纲要和规划,申请和启动全国森林经营工程,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最后要改革林业管理体制,调整政策,完善相关法律,培育以“感恩”和“奉献”为核心价值的林业行业文化,增强林业的软实力。

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宣传中心 2010-12-6

媒体报道(三):


专家访谈:美国《科学》杂志采访报道中国多功能林业

——访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陆元昌研究员(三)

中国林科院在多个省区开展的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研究和试验所做的努力,引起了国际同行和科学界对我国多功能林业发展的关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科学》杂志于2008年11月间主动与课题组联系进行了专题采访,2009年初又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中心示范区(广西凭祥)为例开展了实地调研,就课题提出的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应用价值和实际效果等进一步向多个国际组织、林业专家和国家林业局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咨询与核实,最终在2009年7月的第235期《科学》杂志上以“护理中国状态不佳的森林回到健康-为村民和伐木人提供生计又能回复生态系统活力的经营努力”为题,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为科学案例,报道了我国在森林多功能经营目标下的近自然林业技术研究和实践发展情况。

当笔者就此事进行采访时,陆元昌研究员进行了简介的介绍。

报道是从该杂志亚洲部的主编Richard Stone先生到位于热林中心实地采访开始,文章介绍了热林中心周边集体林区部分人工杉木林皆伐迹地向更短轮伐期的速生桉树林新造林地转变情况,引用了陪同考察的陆元昌研究员等对速生桉树人工林经营优势和不足的分析:投资回收期短和收效快速,但是经营投入高、产品价值低、土地收益率低和土地退化等经营风险高。陆元昌研究员的观点是:单一树种轮伐期人工林经营的最大危险在于土地退化,大规模的人工纯林经营产生的土地退化又进一步导致了出现大量低效低值的森林。所以,我国目前在恢复这类退化人工林的健康和活力目标下开展近自然化改造的任务很重。他提出,近自然经营的技术要点是:根据自然群落生境要素来选择经营的树种;以森林正向演替的进程为参考动态地调整林分树种和径级结构;根据林木个体差异和竞争关系开展抚育性林分收获作业等。他认为,科学森林经营的根本指标在于土壤肥力发展和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维护等两个方面,若保持了这2个基本指标,就保证了森林经营基本经济目标可以实现。而通过对树种组成和个体大小结构的经营控制,就可以实现对2个基本指标的控制。他说,近自然经营不是要森林回归到原始林状态,而是要通过保持森林基本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各种手段实现森林多种功能的最大发挥,最好地实现经济利益。

文章进一步介绍了陆元昌研究员提出的近自然经营的基本假设和在多功能利用目标下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发展简况。引述了热林中心主任蔡道雄的观点:已经认识到了单一树种人工纯林经营的不足,并在陆元昌研究员的协助下致力于多种近自然经营试验,将逐步减少皆伐作业规模,决心把热带林业研究中心建设成中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示范模式基地。

文章还转引了《科学》杂志社就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发展情况对德国福莱堡大学Heinrich Spiecker教授调查后所得到的评论:Spiecker认为,中国在人工林建设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总体上目前18%的森林覆盖率并不高,森林的质量和生长量与许多国家相比都较低,且大规模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经营对自然生态环境是一种破坏,将会导致病虫害大发生或大规模遭受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比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就是例子。所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道路适合中国林业发展。近自然经营不是要完全否定人工林的存在,而是正好相反,它是通过对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态的改进,最终使得人工经营的森林更加有活力。目前的关键是要使中国的国有森林经营者和集体林区的林农尽快明白这一点。

文章中,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华高级林业技术顾问、中德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主任Berhard von der Heyde先生认为,中国目前开展的林权改革对多功能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中央政府认识到并在积极推广这个发展理念,但是很多基层林业机构和集体或私人所有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尽快得到森林经营的收益,所以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多功能林业的发展对中国是一个挑战。但是,如果中国推广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模式,对提高全球碳汇和降低温室效应的目标将做出巨大的贡献。

该文对我国在海南、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北京等地开展的近自然经营情况做了简要概括,认为陆元昌研究员提出的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技术并不复杂,但是对中国森林生态恢复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是革命性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积极的肯定。

《科学》杂志的主编Stone先生采访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李怒云时,李怒云认为: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示范区是中国多功能森林经营开展最好的林区之一,森林近自然经营技术是在小规模林地上实施森林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的实用技术,随着中国林权制度的改革发展,将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据陆元昌研究员介绍,文章发表后,森林近自然经营课题组收到了来自世界多个地区组织和专业人士就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主题的讨论与合作联系,也收到了国际林联的参加2010的IUFRO学术大会并作分会场主题报告的邀请,并已成功地在大会上作报告。

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宣传中心 2010-12-6

媒体报道(四):


让更多森林近自然生长

中国绿色时报12月6日报道 种树、砍树,就像庄稼播种、收获。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工商品林实行的就是这种同龄轮伐期树木耕作体系。不可否认,它在提供林产品和增加林农收入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 —我国是世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49.0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我国树种资源丰富,但造林常用的只有杨树、松树、杉树、桉树等寥寥几种,而且以人工纯林为主导;

——我国森林面积在持续增加,但林业生产力水平却没有明显提高,仍难以满足生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全国森林抚育经营现场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用了两个“最”来强调森林抚育经营的特别意义:“森林抚育经营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成为我国林业生产力低下的最大症结。”

  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的进程中,森林经营模式的转变无疑是必须要牵住的“牛鼻子”。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陆元昌。他所做的中国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实践研究曾得到美国《科学》杂志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对中国森林生态恢复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是革命性的”。

多功能森林经营让生态与经济两不偏废

记者:什么才是比较理想的森林经营模式呢?

陆元昌:我国普遍执行的单一树种轮伐期人工林经营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森林木材生产以外的其他功能;最大的危险在于土地退化,大规模的人工纯林经营产生的土地退化又将进一步导致森林的低效低值。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森林和林业需要定位在多功能经营的目标上,既要发挥经济功能,又不能偏废生态功能。森林经营本质上就应该是以多功能开发利用为目标的,近自然森林经营就是实现森林多功能经营的一条可行途径。具体来讲,在一个特定的立地条件下,如果我们培育的森林和完全自然状态下该立地上生长的森林有相似的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和演替动态,就会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以抗拒各种物理、生物和人为的干扰,其生物多样性和相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将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平,经营这种近自然森林就能以较少的经营投入而获得较高的产出。所以,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就是结合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自动性和经营技术能动性为一体的经营模式。

记者:请您举个例子,来说明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成效。

陆元昌:我国就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开展的以针阔混交林和珍贵用材树种为特征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哈尔滨市林业局在山河、转山和丹青河林场开展多功能近自然经营试点,12年来,已经培育出优质森林20万亩,3处试验点的每公顷蓄积量接近或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总体来讲,我国多功能林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而且效益还不稳定。

德国是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这个工业化水平很高、人口稠密的国家,却仍保持着3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起,德国林业的整体战略从轮伐期经营转向近自然经营,目前,其森林每公顷蓄积量超过3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是我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德国的林业不仅满足了8000多万人口的生态需求,还养活了国内200多万家林业企业,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记者:在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上,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与传统的森林经营哪一个更划算?

陆元昌:在前期投入上,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更多地利用自然更新,可以省去种苗培育和整地造林等大笔费用。

在林分生长抚育成本上,两种模式的工作量和成本相近,但多功能经营的林木质量要高一些。

在采伐作业成本上,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择伐成本是现行皆伐作业的2倍多,每次收获的产品数量较少但价值较高。从整体上看改进的多功能经营模式对经营的能力和技术要求更高,资金投入水平也更高,但森林的整体生产力和经济效益都高于同龄林人工林经营,并具有生态环境支持和自然保护等其他功能。

森林抚育经营要既见“森林”也见“树木”

记者:我国目前的森林抚育经营既有计划、实施方案,又有作业法,为什么效果不尽如人意?

陆元昌:长期以来,我国林业工作一直把重点放在了造林绿化与森林采伐这两端,却忽视了森林生长与经营这个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科技含量最高的中间过程。

目前的森林抚育经营计划往往是项目式的、一次性的,缺乏整体设计。森林经营要以森林完整的生命周期作为计划的时间单元,参考森林所处演替阶段、林分结构、树种竞争和个体差异等不同维度的经营生态学特征,才能制订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计划和措施。缺乏经营的完整性思考和设计是我们森林经营目前的弱点之一。

另外,森林具有地域性等差异,南方和北方的森林,不同树种、不同林龄的森林不能采用同样的抚育经营方式。但我国现在的森林抚育经营“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地方性技术规程不足,缺乏针对不同森林和林木的个性化培育。

实践中至今没有建立起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资源管理体系,用项目替代森林经营方案,直接导致森林经营失去整体目标,经营技术体系难以落实。

当务之急是完善林分作业法和确定树种选择方向

记者:当前,我国要加强森林抚育经营,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陆元昌:当务之急有两项细节性工作:一是完善林分作业法,二是确定树种选择方向。

目前我国基层森林作业中还是皆伐作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森林可持续的主要人为因素。所以,发展可持续林业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皆伐作业,同时促进和发展其他森林作业法,形成将森林培育、抚育采伐、结构调整和功能利用等环节一体化的林分作业体系和技术操作规程。

在树种选择方面,我们现在造林常用的树种就是杨树、杉树、松树和桉树等几种,而且往往以纯林的面目出现。其实,我国可经营的树种非常多,很多优良的乡土树种甚至比常用的速生树种有更高的经济价值。森林抚育经营首先要知道经营对象是什么,所以确定树种选择方向,促进单一树种森林向多树种混交森林过渡,也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目前我国森林抚育经营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

陆元昌:首先,当前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看做是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的一次契机。林地分散后,以往的轮伐期皆伐作业显然不再适应,单株择伐经营可以适时得到推广,实现多功能森林经营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但目前很多基层林业单位或私人经营者仍然更关注如何尽快得到收益,所以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推广是一个挑战。

其次,从大环境看,国家对林业地位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如何解决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长期效益和短期收益之间的矛盾需求迫切,多功能森林经营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我国以往的林业重点工程大多是从造林工程和被动的森林保护角度设计和运行的。随着森林经营任务越来越重,林业建设重点将逐渐由造林转向森林资源的多功能经营。目前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还很薄弱,建议把多功能林业纳入中长期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林业支持重点,加大对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建立研究试验示范区网络;分区域和类型,逐步启动多功能林业的国家建设工程。

来源: 林业局 2010-12-06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