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专家信息:


崔林,男,1958年出生。现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主任、分子育种岗位专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2.8~2004.10,在山西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从事燕麦科研工作;

1988.1晋升助理研究员、1994.1晋升副研究员、1998.9任晋升研究员;

2004.10~现在,在山西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从事燕麦科研工作。

社会任职:

1.中国农学会会员。

2.山西省作物遗传学会会员。

3.中国杂粮学会常务理事。

4.燕麦荞麦分会副主任。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一直从事燕麦育种与栽培的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业部重点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燕麦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

1.农业部“七五”——“九五”重点项目“燕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燕麦新品种选育”。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莜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

4.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莜麦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5.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核不育建立燕麦高产、优质异源基因库”。

6.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燕麦育种技术创新及优质新品种选育”。

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功能型燕麦新品种选育与新型健康食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

8.农业部948项目:“燕麦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及综合应用技术研究”。

9.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优质燕麦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

10.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国家燕荞麦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项目编号:CARS-08-A-1,2011.1-2015.12。 

 主要成就:

1、莜麦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为了改变莜麦生产中低投入、低产出的种植习惯,将多年的莜麦栽培技术试验和当地农民传统的种植经验相结合,提出了较实用、易掌握、增产效果好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在左云、右玉、平鲁莜麦产区推广,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2、莜麦常规育种及其技术改进研究

先后育成7个莜麦新品种,其中雁红10号被认定为全国旱地推广新品种、晋燕8号是采用皮、裸燕麦远缘杂交新技术育成的,具有抗旱性强、抗红叶病、品质优的特点。晋燕9号、晋燕12号、品燕1号是加工专用型优质、高产莜麦新品种,这些品种与配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在生产上推广,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经过多年研究,对莜麦与皮燕麦远缘杂交方法、莜麦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及杂交后代性状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中“莜麦主要性状遗传和遗传相关的初步研究”发表在《遗传》刊物上;“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在莜麦品种选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六倍体皮,裸燕麦种间杂交种后代植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分别发表在《陕西农业科学》和《内蒙古农业科技》上。

在常规育种研究的同时,发现了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并进行了重点研究,初步形成用该材料作为开放式杂交工具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的技术程序,“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CA雄性不育性状在裸燕麦上的转育”在《作物学报》和《山西农业科学》上发表,为莜麦常规育种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3、拓宽莜麦研究新领域

在国内莜麦界首先开展了体细胞培养诱导变异与莜麦常规育种结合应用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诱导体细胞产生高频率无性系变异的技术体系,并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技术上首次提出了循环调控新方法。相关研究论文“莜麦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和“裸燕麦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及悬浮系建立”分别在《作物学报》和《 生物工程学报 》上发表,该技术对提高莜麦育种效果,以及外源基因转移、细胞突变选择等生物工程技术在莜麦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其它禾谷类同类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发明专利:

1 利用隐性核不育株进行燕麦轮回育种的方法 崔林;刘龙龙;张丽君;范银燕;周建萍;马明川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3-11-27 2014-04-02

2 一种选育50%燕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崔林;刘龙龙;张丽君;范银燕;周建萍;马明川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3-11-27 2014-04-02

3 植物种胚微创非组培转化方法 张丽君;刘龙龙;崔林;乔治军;孙毅;范银燕;周建萍;曹利萍;师颖 山西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3-03-24 2013-07-03

论文专著:


参著著作:

1.北方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栽培 气象出版社 1996年12月

2.北方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优良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5月

3.黄土高原径流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10月

发表论文:

1 甜荞花型比率对其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马名川; 刘龙龙; 张丽君; 崔林; 周建萍; 马乐; 南成虎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1-15

2 旱地燕麦品种品燕4号的选育 刘龙龙; 崔林; 张丽君; 马名川; 周建萍 中国种业 2017-11-03

3 燕麦蛋白质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创建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张丽君; 刘龙龙; 马名川; 崔林; 周建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4-12

4 燕麦资源生物学性状多样性分析 穆志新; 刘龙龙; 张丽君; 马名川; 周建萍;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6-12-20

5 山西省燕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龙龙; 张丽君; 马名川; 韩渊怀; 周建萍; 崔林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30

6 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研究(英文) 张丽君; 马名川; 刘龙龙; 康国帅; 周建萍; 崔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5-15

7 四倍体甜荞新品种晋荞麦7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要点 史兴海; 李秀莲; 陈稳良; 高伟; 崔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2-17

8 同源四倍体甜荞新品种晋荞麦7号的选育研究 李秀莲; 史兴海; 高伟; 陈稳良; 张丛卓; 崔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8-11

9 山西省地方苦荞品种类型及形态生态特点研究 赵建栋; 崔林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07-30

10 燕麦隐性核不育cSSR标记的开发及其验证 张丽君; 刘龙龙; 畅志坚; 郭彬; 崔林 草业学报 2015-07-20

11 农杆菌介导的燕麦创伤胚转化体系研究 张丽君; 刘龙龙; 孙毅; 张建珍; 崔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5-06-15

12 燕麦种质抗旱性与生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刘龙龙; 张丽君; 马名川;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4-20

13 燕麦成熟胚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张丽君; 刘龙龙; 马名川;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3-20

14 荞麦育种研究进展 马名川; 刘龙龙; 张丽君; 周建萍;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2-20

15 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研究 张丽君; 马名川; 刘龙龙; 康国帅; 周建萍; 崔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5-02-15

16 农杆菌介导创伤胚转化的应用 张丽君; 刘龙龙; 张建珍; 孙毅; 康国帅; 周建平; 崔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1-12

17 山西省甜荞品种资源的研究 张丽君; 马名川; 刘龙龙; 崔林 中国种业 2014-06-15

18 燕麦核不育雄蕊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张丽君; 刘龙龙; 乔治军; 马名川; 周建萍; 范银燕; 崔林 草地学报 2014-03-15

19 山西省甜荞种质资源营养特性的研究 赵建栋; 李秀莲; 崔林 辽宁农业科学 2013-06-18

20 高黄酮苦荞资源筛选试验 史兴海; 李秀莲; 高伟; 崔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5-10

21 燕麦雄性不育新种质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刘龙龙; 张丽君; 范银燕; 周建萍; 崔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12-14

22 主成分分析在苦荞育种中的应用 李秀莲; 史兴海; 高伟; 赵建东; 崔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8-20

23 利用核不育燕麦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品燕2号 刘龙龙; 崔林; 周建萍; 张丽君 山西农业科学 2012-05-20

24 山西省苦荞种质资源营养特性研究 史兴海; 李秀莲; 高伟; 林如法; 崔林 中国科技信息 2012-05-01

25 燕麦生物碱及其潜在的保健作用 任祎; 马挺军; 崔林 中国粮油学报 2012-01-25

26 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 史兴海; 高伟; 朱慧珺; 崔林 农学学报 2011-12-20

27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苦荞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李秀莲; 史兴海; 高伟; 朱慧珺; 赵建东; 崔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7-10

28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山西苦荞产业 李秀莲; 史兴海; 高伟; 赵建东; 崔林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5-01

29 山西省燕麦育种现状及资源特点 周建萍; 刘龙龙;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0-11-20

30 旱作燕麦平衡施肥技术配套试验 韩美善; 崔林; 韩启亮; 王建雄 山西农业科学 2010-11-20

31 山西省燕麦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需求 刘龙龙; 崔林; 刘根科; 韩美善; 常志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10-08-20

32 梯度施氮量及底追比例对旱作燕麦产量的影响 韩启亮; 崔林; 韩美善; 王建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8-10

33 旱作燕麦氮磷配合平衡施肥技术试验 韩美善; 崔林; 韩启亮; 王建雄 杂粮作物 2010-02-15

34 裸燕麦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微; 张宗文; 吴斌; 崔林 作物学报 2009-12-12

35 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的研究 崔林; 刘龙龙 现代农业科学 2009-11-20

36 提高晚播莜麦出苗率试验 韩美善; 崔林; 王建雄; 韩启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09-05-20

37 CA雄性不育性状在裸燕麦上的转育 崔林; 徐惠云; 李刚 山西农业科学 2003-10-20

38 马铃薯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环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 崔林; 孙振; 袁军; 田宏先; 王利琴; 徐惠云 植物病理学报 2003-09-20

39 马铃薯内生促生菌的促生长作用 田宏先; 崔林; 王秀英; 王利琴; 王瑞霞; 齐永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03-01-20

40 马铃薯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对环腐病菌的拮抗作用检测(简报) 崔林; 孙振; 田宏先; 王利琴; 徐惠云; 孙福在; 袁军 实验生物学报 2002-11-15

41 防治马铃薯环腐病有益内生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袁军; 孙福在; 田宏先; 崔林; 赵廷昌 微生物学报 2002-06-04

42 内生菌对马铃薯环腐病的田间防效及增产作用 田宏先; 崔林; 孙振; 王瑞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02-01-20

43 马铃薯脱毒扦插苗的网棚生产技术 田宏先; 孙振; 崔林; 王瑞霞; 王丽琴 中国马铃薯 2001-04-25

44 马铃薯环腐病菌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田宏先; 崔林; 孙振; 王瑞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01-04-20

45 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 崔林; 范银燕; 徐惠云; 李成雄; 郭忠贤 作物学报 1999-06-15

46 高寒地区旱地莜麦增产技术 徐惠云; 李成雄; 崔林 中国农村科技 1999-04-15

47 燕麦红叶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郭忠贤; 刘英; 王秀琴; 崔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8-10-25

48 不同播种期对旱地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徐惠云; 王盼忠; 崔林 陕西农业科学 1998-02-28

49 裸燕麦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及悬浮系的建立 崔林; 范银燕 生物工程学报 1998-01-23

50 不同莜麦品种抗旱性的研究 徐惠云; 李成雄; 崔林 麦类作物学报 1997-11-20

51 不同播量对旱地莜麦生产效应的影响 徐惠云; 李成雄; 崔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7-06-30

52 裸燕麦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崔林; 范银燕 作物学报 1997-02-15

53 裸燕麦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能力的研究 崔林; 范银燕 麦类作物学报 1996-11-20

54 裸燕麦胚性愈伤组织调控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崔林; 范银燕 山西农业科学 1996-10-20

55 有机肥对旱地莜麦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盼忠; 徐惠云; 崔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6-08-30

56 燕麦Cs雄性不育的发现及初步鉴定 范银燕; 崔林 麦类作物学报 1996-01-20

57 裸燕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 范银燕;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1996-01-20

58 裸燕麦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变异研究 崔林; 范银燕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12-30

59 裸燕麦体细胞无性系的农艺性状变异 范银燕; 崔林 华北农学报 1995-12-20

60 国外燕麦轮回选择研究应用 范银燕; 崔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10-30

61 莜麦体克隆变异分析 范银燕; 崔林 麦类作物学报 1995-05-20

62 裸燕麦幼穗离体培养的研究 范银燕; 崔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02-28

63 不同侵染期对燕麦红叶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崔林; 李成雄; 孙泽民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3-08-29

64 莜麦新品种晋燕8号 李成雄;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1992-03-31

65 雁红10号莜麦 李成雄;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1992-03-01

66 六倍体皮、裸燕麦种间杂交种后代植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 崔林; 李成雄; 范银燕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1-07-20

67 皮、裸燕麦抗旱性鉴定中形态、生理指标的研究 崔林; 李成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1-03-22

68 我国皮裸燕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崔林; 李成雄; 肖大海 作物品种资源 1990-12-31

69 我国皮、裸燕麦品种资源的产量性状比较 崔林; 李成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0-08-29

70 莜麦生长发育需水规律的研究 崔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0-05-01

71 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在莜麦品种选育中的重要作用 崔林; 李成雄 陕西农业科学 1990-03-02

72 我国莜麦品种资源的品质研究 崔林; 李成雄 山西农业科学 1989-12-27

73 我国裸燕麦品种资源的品质研究 崔林; 李成雄 作物品种资源 1989-10-01

74 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在莜麦品种选育中的重要作用 崔林; 李成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9-08-29

75 不同省(区)莜麦品种资源的品质比较 崔林; 李成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9-02-10

76 莜麦高效杂交新技术 李成雄; 崔林 农业科技通讯 1988-04-30

77 晋燕7号莜麦 李成雄; 崔林 种子通讯 1988-03-01

78 认真做好莜麦播前的准备工作 李成雄;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1986-12-27

79 莜麦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崔林; 范银燕 遗传 1986-03-02

80 莜麦翻番栽培技术 李成雄; 崔林 农业科技通讯 1985-12-27

81 莜麦需水时期试验 崔林 河北农学报 1985-12-15

82 莜麦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崔林; 范银燕 河北农学报 1985-09-15

83 提高旱地莜麦对自然降水利用率的途径 崔林; 范银燕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5-02-10

荣誉奖励:


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六倍体皮裸燕麦种间杂交及其在裸燕麦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2. 农业部丰收二等奖“山西省左云等三县旱地莜麦丰产技术”。

3. 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莜麦晋燕四号、雁红10 号优种在生产上的推广”。

4. 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裸燕麦大面积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

5.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莜麦晋燕二号优种在生产上的推广”、“莜麦高产优质新品种晋燕七号”、“莜麦新品种晋燕八号的选育应用”、“.莜麦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莜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体系”。

6.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三等功。

7. 获“山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8. 2002年荣获第四届“山西省青年科技奖”。

9. 2014 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抗旱、优质燕麦新品种“品燕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