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基础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专家信息:


朱建荣,男,1964年出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学士。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硕士。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博士。

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博士后。

1994年评为副教授。

1995年8月至今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美国 Georgia 大学海洋科学系,合作研究。

1997年12月至1998年12月美国 Georgia 大学海洋科学系,合作研究。

1998年评为教授。

1999年8月至1999年10月韩国成钧馆大学海岸海洋实验室,合作研究。

1999年博士生导师。

2000年4月至2000年5月韩国成钧馆大学海岸海洋实验室,合作研究。

2001年12月至2002年6月美国Massachusetts大学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合作研究。

社会任职:

资料更新中……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河口海洋动力学和海洋数值模式方面的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一、主持的基础理论项目(纵向)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研究,1994.10—1995.10。

2.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长江口外上升流动力机制研究,1995.9—1997.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口外海滨余流和温盐三维数值模拟研究,1995.1—1997.12。

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东北现象的进一步深入研究,1998.1—2000.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河口羽状锋及其对入海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模拟,1999.1—2001.12。

6.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台湾暖流对长江河口动力过程影响的研究,1999.10—2004.10。

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 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和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法及对近海环境影响的研究:黄东海总环流形成变异及其与长江冲淡水的相互作用研究,1999.10—2004.10。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陆架环流南水北调和季风对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的影响,2004.1—2006.12。

9.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长江入海冲淡水、泥沙和营养盐输运的研究,2005.9—2007.9。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台风对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2008.01—2010.12。

11.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江口咸潮入侵预报系统研究,2007.08—2009.07。

12.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珠江口咸潮数值预报技术研究,2007.08—2009.07。

13.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科技创新运动计划)“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和保障体系研究”子课题:长江河口咸潮特征的变化和机理研究,2008.08—2010.09。

14. 中国国家气象局:基于GRAPES的区域海陆气耦合模式的建立及研究,2009.01—2009.12。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长江河口北支盐水入侵及倒灌南支盐通量研究,2010.1-2013.12。

16. 中国国家气象局:基于GRAPES的区域海陆气耦合模式的优化发展,2010.01—2010.12。

17.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口蓄淡水库咸潮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2008.1-2010.12。

二、 负责的工程应用项目(横向)

1. 上海临港新城建设指挥部:上海港城滴水湖水体流动河水质三维数值试验,2004.1—2004.8。

2. 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青草沙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研究,2005.11—2005.12。

3. 上海实业半岛发展有限公司:南汇嘴控制工程和没冒沙水库专题研究-取水安全、取水头部选址和对淡水带的影响,2005.5—2005.12。

4.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2006.12—2007.3。

5.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院:新地形下青草沙水库最长连续不宜取水天数研究,2007.04—2007.12。

6. 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世博工程温排水影响研究,2007.03—2007.10。

7.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温排水数值模拟,2007.11—2007.12。

8. 上海城投原水有限公司:长江口氯化物实时监测系统深化研究,2008.08—2010.12。

9. 上海市水务局:黄浦江溢油和可溶化学品泄漏风险事故预报,2010.11-2011.12。

10. 上海城投原水有限公司:长江河口青草沙水库取水口外水域盐水入侵观测和分析、取水口水位和盐度预测,2010.12—2012.06。

三、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的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河口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界面及其对重大工程的响应,2003.1-2006.12。

2.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高浊度边缘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2005.1—2007.12。

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洋山海域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006.4—2008.3。

4. 国家海洋908项目:广西重点港湾测绘及动力沉积调查与研究,2008.09—2009.12。

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机理研究”:台风登陆过程数值预报方法研究及应用,008.09-2012.09。

6. 海洋公益项目:我国砂质海岸生境养护和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10.01—2012.09.30。

7.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海岸带海水入侵对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响应,2010.06—2015.05。

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典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2010.09—2015.09。

科研成果:

1. 长江河口物质通量 沈焕庭; 吴华林; 吴加学; 刘新成; 傅瑞标; 黄清辉; 刘苍宇; 陈西庆; 周怀阳; 林以安; 李九发; 朱建荣; 茅志昌; 肖成猷; 胡方西; 潘定安; 胡辉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003-01-01

2. 长江冲淡水扩展动力机制 朱建荣; 沈焕庭; 肖成猷; 朱首贤; 周健; 吴辉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2003-01-01

3. 长江口北支咸潮倒灌控制工程及南支水源地建设专题研究 陈美发; 徐建益; 吴今明; 石小强; 卢永金; 林顺才; 王永忠; 袁建忠; 刘新成; 吕大明; 顾玉亮; 林卫青; 朱建荣; 宋子尧; 窦希萍; 关许为; 彭静; 俞清; 黄国玲 【科技成果】上海市水务局;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水文总站; 交科院河口海岸试验研究中心;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生态学会等 2005-04-01

4. 上海水源地战略选择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沈焕庭; 林卫青; 朱建荣; 陈国海; 茅志昌; 李九发; 潘仁良; 矫吉珍; 吴辉; 袁震中; 吴加学; 石纯; 应铭; 陈眪睿; 陈义中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2004-12-29

5. 长江河口盐水入侵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沈焕庭; 朱建荣; 茅志昌; 李九发; 徐彭令; 林卫青; 肖成猷; 吴辉; 袁震东; 谷国传; 潘仁良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1999-11-25

6. 长江河口羽状锋及其对入海物质输运影响的数值模拟 朱建荣; 杨陇慧; 朱首贤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01

7. 长江口杭州湾及邻近海区潮汐潮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杨陇慧; 朱建荣; 朱首贤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01

8. 长江河口横沙小港泥沙浓度的观测及研究 朱建荣; 薛元忠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01

9. 长江口外海滨余流和温盐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朱建荣; 沈焕庭等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01

10. 上海市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陈沈良; 陈吉余; 丁平兴; 周云轩; 陆健健; 何青; 李九发; 茅志昌; 张利权; 蒋雪中; 杨世伦; 何文珊; 童春富; 朱建荣; 程和琴; 张卫国; 虞志英; 沈焕庭; 胡克林; 戴志军; 李占海; 徐海根; 刘苍字; 胡方西 【科技成果】华东师范大学 2007-10-23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4部。 

出版专著:

1《长江冲淡水扩展机制》朱建荣 沈焕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海洋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值模式》朱建荣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3

3《长江河口盐水入侵》沈焕庭 茅志昌 朱建荣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3

4《长江河口陆海相互作用界面》沈焕庭 朱建荣 吴华林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8

发表英文论文:

1. Qin Zenghao, ZHU Jianrong, 1995. Numerical Study on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Cyclone and Se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4(4):337-342.

2. Wu Hualing, Shen Huanting, Zhang Xiaofeng and ZHU Jianrong, 2000. Group settling velocity of non-cohesive sediment mixture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14(4): 485-494.

3. Chen C., Zhu J, Ralph E, Green S A, Budd J W and Zhang F Y., 2001. Prognostic modeling studies of the Keweenaw Current in Lake Superior, Part I: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31(2): 379-395.

4. Zhu, J, Chen C, Ralph E, Green S A, Budd J W and Zhang F Y., 2001. Prognostic Modeling Studies of the Keweenaw Current in Lake Superior, Part II: Simul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31(2): 396-410.

5. Zhu Shouxian, Shi Fengyan, ZHU Jianrong, Ding Pingxing, 2001. Numerical study on residual current and its impact on mass transport in the Hongzhou Bay and Yangtze Estuary, I. A 3-D joint model of the Hangzhou Bay and Changjiang Estua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 1-13.

6. Zhu Shouxian, Shi Fengyan, Ding Pingxing, ZHU Jianrong, 2001. Numerical study on residual current and its impact on mass transport in the Hongzhou Bay and Yangtze Estuary, II. Residual current and its impact on mass transport in winter.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 14-30.

7. Ding pingxing., Kong Yazhen, Zhu Shouxian and ZHU Jianrong,2001. A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transport model of suspended sediment by waves and current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1(1): 265-271.

8. Chen, C., J. Zhu, K. Kang, H. Liu, E. Ralph, S.A. Green, and J.W. Budd, 2002. Cross-frontal transport along the Keweenow coast in Lake Superior: A Lagrangian model study. Dynamics of Atmospheres and Oceans, 36(1-3):83-102.

9. Changsheng Chen, Jianrong Zhu, Robert C. Beardsley, and Peter J.S. Franks, 2003. Physical-biological sources for dense algal bloom near the Changjiang River.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0(10), 1515,doi:10.1029/2002GL016391.

10. ZHU Jianrong, 2003.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upwell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submerged river valley off the Changjiang mouth in summertim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24): 2754-2758.

11. Zhu, Jianrong; Chen, Changsheng; Ding, Pingxing; Li, Chunyan; Lin, Huichan, 2004. Does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Exist in Winter?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31, L12302, doi:10.1029/2004GL019997.

12. ZHU Jianrong, Qi Dingman,XIAO Chengyou,2004. Observed Residual Current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in Summertime of 1959 and 1982.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2(3):250-255.

13. ZHU Jianrong, Hu Dunxin, XIAO Chengyou, 2004.Observed Residual Current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in Winteretime of 1959 and 1982.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2(3):244-249.

14. ZHU Jianrong, Qi Dingman,XIAO Chengyou, 2004. Simulated Circulations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in Spring and Autumn.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2(3):286-291.

15. Chen, C., J. Zhu, L. Zheng, E. Ralph, and J.W. Budd, 2004. A non-orthogonal primitive equation coast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application to Lake Superior. J. Great Lakes Res., 30(sup1):41-54

16. ZHU Jianrong, 2005.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a of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its dynamic cause interpreta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 48(7): 950-956

17. ZHU Jianrong, Wang Jinhui, Shen Huanting, Wu Hui, 2005.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luted water and red tide in the sea off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in middle and late June 2003.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0(3): 240-247

18. Hui Wu, Jianrong Zhu, Bingrui Chen, Yizhong Chen, 2006.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runoff and tide to saltwater spilling over from the North Branch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A Numerical Study.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69:125-132.

19. Xingang Lu, Fangli Qiao, Changshui Xia, Jianrong Zhu, Yeli Yuan, 2006. Upwelling off Yangtze estuary in summer.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 C11S08, doi: 10.1029/2005JC003250

20. Dongliang Yuan, Jianrong Zhu, Chunyan Li, Dunxin Hu, 2008. Cross-shelf circulation in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indicated by MODIS satellite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 70:134-149.

21. Eko Siswanto, Hideaki Nakata, Yuji Matsuoka, Katsuhisa Tanaka, Yoko Kiyomoto, Kazumaro Okamura, Jianrong Zhu, and Joji Ishizaka, 2008. The long-term freshening and nutrient increases in summer surface water in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in relation to Changjiang discharge vari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13, C10030, doi:10. 1029/2008JC004812.

22. Hyun-Cheol Kim, Hisashi Yamaguchi, Sinjae Yoo, Jianrong Zhu, Kazumaro Okamura, Yoko Kiyomoto, Katsuhisa Tanaka, Sang-Woo Kim, Taewook Park, Im Sangoh, Joji Ishizak, 2009. Distribution of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Detected by Satellite Chlorophyll-a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during 1998-2007.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65:129-135.

23. Hui Wu, Jianrong Zhu, 2010. Advection scheme with 3rd high-order spatial interpolation at the middle temporal lev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Ocean Modelling, 33:33-51.

24. LI Lu, ZHU Jianrong, WU Hui, WANG Biao, 2010.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water diversion ratio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during the dry season.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8 (3):700-712.

25. CHEN Bingrui, ZHU Jianrong, FU Lihui, 2010.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freshwater zone around the Meimao Sandbank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8(16):1329-1339.

26. Hui Wu, Jianrong Zhu, Byung Ho Choi, 2010. Links between saltwater intrusion and subtidal circulat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 model-guided study.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30:1891-1905

27. Lihong Pan, Jianrong Zhu, hui Wu and Xiaotao Du,2010.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Yangshan Port Waters. 9th Pacific/Asia Offshore Mechanics Symposium, Busan, Korea, November 14-17, 2010

28. Gaofeng Liu, Jianrong Zhu, Yuanye Wang, Hui Wu, Jiaxue Wu, 2010. Tripod measured residual currents and sediment flux: Impacts on the silting of the Deepwater Navigation Channel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73:210-225

发表中文论文:

1 长江河口石洞口电厂扩建工程温排水三维数值模拟 许晟轶; 朱建荣; 陈昞睿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1-15

2 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林军; 朱建荣; 张经; 吴辉; 罗文俊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水产学报 2011-01-15

3 长江河口涨落潮不对称性动力成因分析 王彪; 朱建荣; 李路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05-15

4 塑封二极管注射模设计 包淑华; 朱建荣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江苏南通友星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模具制造 2011-06-08

5 长江口北支整治工程对南北支分流比的影响 吴辉;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暨海岸河口理事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4-05-01

6 南汇嘴控制工程及没冒沙生态水库实施后枯季日可供水量的三维数值计算 朱建荣; 吴辉; 陈昞睿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暨海岸河口理事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4-05-01

7 对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改进—在绝对坐标下插值 陈昞睿;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暨海岸河口理事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4-05-01

8 港城滴水湖的流场和水质的三维数值试验 曹慧江;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暨海岸河口理事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4-05-01

9 长江口水域异甲藻(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赤潮的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王金辉; 秦玉涛; 朱建荣; 黄秀清; 徐韧; 孙亚伟; 邬建勇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4-08-01

10 长江口杭州湾的潮流的特征 陈登俊; 朱建荣 上海海事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会议】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 2005-11-01

11 长江河口北支整治对南支水源地影响 朱建荣; 吴辉; 陈昞睿; 陈义中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6-01-01

12 上海市海堤设计波浪计算有关问题的探讨 潘丽红; 朱建荣; 刘新成; 俞相成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会议】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 2007-10-01

13 河口大型围垦工程中龙口水动力特点 潘丽红; 朱建荣; 俞相成; 赵楠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期刊】海洋工程 2010-02-15

14 无结构网格二维河口海岸水动力数值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陈昞睿; 朱建荣; 吴辉; 李路; 王彪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03-15

15 极端干旱水文年(2006)中长江河口的盐水入侵 朱建荣; 吴辉; 李路; 王彪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15

16 冬季陆架环流对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的影响 项印玉; 朱建荣;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2009-02-15

17 物质输运方程中平流项数值格式的改进 陈昞睿;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7-30

18 滴水湖夏季环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曹慧江; 杨芸;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港新城污水综合整治有限公司;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7-30

19 渤海原油码头溢油漂移扩散的数值模拟 陈义中; 朱建荣; 陈昞睿;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1-30

20 长江河口北支倒灌盐水输送机制分析 吴辉;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01-30

21 长江口与杭州湾风暴潮三维数值模拟 黄华; 朱建荣;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7-15

22 长江河口段水流挟沙力初步研究 项印玉; 孙昭华;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上海; 湖北武汉 【期刊】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12-28

23 采用质点跟踪方法对物质输运方程平流项数值格式的改进 陈昞睿; 朱建荣; 戚定满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08-09-30

24 风应力和科氏力对长江河口没冒沙淡水带的影响 朱建荣; 傅利辉;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1-15

25 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监测与预警技术 顾玉亮; 申一尘; 乐勤; 朱建荣 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原水有限公司;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期刊】给水排水 2008-06-10

26 崇启大桥建成后流场变化及溢油的数值模拟 傅利辉; 朱建荣; 陈昞睿; 王彪; 李路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15

27 同时考虑余流和潮流的海洋模式开边界条件 朱建荣; 傅德健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30

28 河口形状对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的影响 朱建荣; 胡松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30

29 1996年3月长江河口水文观测和分析 朱建荣; 刘新成; 沈焕庭; 肖成猷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30

30 2000年8月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羽状锋的观测 朱建荣; 丁平兴; 胡敦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上海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03-05-30

31 ECOM模式的改进及在长江河口、杭州湾及邻近海区的应用 朱建荣; 朱首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03-07-30

32 夏季长江口外水下河谷西侧上升流产生的动力机制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科学通报 2003-12-15

33 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I——模式及控制数值试验 朱建荣; 胡松; 傅得健;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30

34 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Ⅱ—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胡松; 朱建荣; 傅得健;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30

35 河口涨落潮槽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刘高峰; 朱建荣; 沈焕庭; 吴华林; 吴加学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期刊】泥沙研究 2005-10-20

36 东海黄海渤海8个主要分潮的数值模拟 张衡; 朱建荣;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15

37 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动力模式和数值试验 朱建荣; 傅德健; 吴辉; 戚定满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 【期刊】海洋工程 2004-02-29

38 包括潮流作用的黄东海环流模式的开边界条件研究 朱建荣; 吴辉; 张衡; 肖成猷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2004-06-25

39 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a浓度分布及其动力成因分析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08-20

40 径流量和海平面变化对河口最大浑浊带的影响 朱建荣; 戚定满; 肖成猷;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09-13

41 长江口区可能最高潮位估算研究 端义宏; 高泉平; 朱建荣 上海台风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09-13

42 吕泗上升流观测和动力机制模拟分析 朱建荣; 戚定满;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30

43 河口形状对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影响 傅德健; 朱建荣; 沈焕庭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2-30

44 2003年6月中下旬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赤潮的观测及分析 朱建荣; 王金辉; 沈焕庭;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科学通报 2005-01-15

45 一个高分辨率的长江口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 端义宏; 朱建荣; 秦曾灏; 龚茂珣 上海台风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05-13

46 M_2分潮对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影响的数值研究 朱首贤; 朱建荣; 沙文钰 解放军理工大学军事气象系;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与湖沼 1999-12-15

47 黄海、东海夏季环流的数值模拟 朱建荣; 丁平兴; 朱首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12-30

48 杭州湾、长江口余流及其物质输运作用的模拟研究 Ⅰ.杭州湾、长江口三维联合模型 史峰岩; 朱首贤; 朱建荣; 丁平兴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海洋教研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09-13

49 长江口北支盐水倒灌的数值模型研究 肖成猷; 朱建荣; 沈焕庭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09-13

50 杭州湾、长江口余流及其物质输运作用的模拟研究 Ⅱ冬季余流及其对物质的运输作用  朱首贤; 丁平兴; 史峰岩;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11-13

51 长江河口横沙小港泥沙浓度的观测及研究 朱建荣; 薛元忠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9-30

52 长江口杭州湾及邻近海区潮汐潮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杨陇慧; 朱建荣; 朱首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9-30

53 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综述 吴华林; 沈焕庭;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泥沙研究 2001-10-30

54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三维悬沙输运数学模型 丁平兴; 孔亚珍; 朱首贤; 朱建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2001-02-25

55 预估修正法对河口海岸海洋模式稳定性的提高 朱建荣; 杨陇慧; 朱首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期刊】海洋与湖沼 2002-01-30

56 海洋对静止热带气旋响应的某些特征 朱建荣; 秦曾灏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上海台风研究所 【期刊】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4-10-15

57 海洋对热带气旋响应的研究 Ⅰ.海洋对静止、移速不同的热带气旋响应 朱建荣; 秦曾灏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上海台风研究所 【期刊】海洋与湖沼 1995-04-15

58 海洋对热带气旋响应的研究 Ⅱ.不同海洋热力结构下的情形 朱建荣; 秦曾灏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上海台风研究所 【期刊】海洋与湖沼 1995-10-15

59 海洋对热带气旋响应的一种改进模式 朱建荣; 沈焕庭; 秦曾灏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上海台风研究所 【期刊】热带海洋 1995-09-30

60 夏季苏北沿岸流对长江冲淡水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朱建荣; 沈焕庭; 周健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6-30

61 夏季风场对长江冲淡水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朱建荣; 李永平; 沈焕庭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与湖沼 1997-02-15

62 三维陆架模式及其应用——一个三维陆架模式及其在长江口外海区的应用 朱建荣; 沈焕庭; 朱首贤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南京 【期刊】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7-04-15

63 黄海冷水团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 朱建荣; 肖成猷; 沈焕庭; 朱首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空军气象学院 【期刊】海洋与湖沼 1998-08-15

64 东中国海水文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沙文钰; 朱首贤; 朱建荣 空军气象学院气象二系;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海洋预报 1998-06-05

65 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 朱建荣; 肖成猷; 沈焕庭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09-13

66 东中国海对热带气旋的响应 朱建荣; 周健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期刊】上海水利 1997-03-15

荣誉奖励:


1. 1995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届“华电杯”十佳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2. 1995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3. 1997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4. 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届“可口可乐杯”科技进步二等奖。

5. 199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6. 1999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

7. 1999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荣誉称号。

8. 1999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

9. 199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首届青年教师奖。

10. 2002年获华东师范学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奖。

11. 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12. 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3. 2005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14. 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5. 2007年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