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刘建丰,男,1962年4月出生,湖南省新化县人,博士。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0年9月至1983年7月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农学专业就读。
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在湖南省新化县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技术员。
1985年9月至1988年3月与湖南农学院协作进行小麦试验研究,任助理农艺师。
1988年4月至1990年8月在湖南新化县种子公司从事杂交稻种子生产和经营,任助理农艺师。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湖南农学院,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导师为康春林教授。
1993年8月至2000年7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任助理研究员。
1998年9月至2002年1月湖南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袁隆平院士。
2002年6月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0年8月至2005年9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任副研究员、硕士导师。
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任研究员、硕士导师。
2007年10月至今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从事水稻育种和教学工作,任教授,硕士导师。
社会任职:
资料更新中……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参加湖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
1. 湖南省科委重点项目:湖南省小麦综合丰产技术研究,1985.9-1988.3,参加。
2. 湖南省科委重点项目: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1991.5-1995.12,参加。
3. 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1995.8-1998.12,主持。
4. “863”计划项目:长江流域两系法品种间杂交早稻及亚种间组合选育,1996.3-2000.12,参加。
5.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优质两用核不育系康201S配组规律的研究,2000.5-2002.12,主持。
6. 湖南省农村办: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选育,2000.5-2001.12,参加。
7. 国家“863”计划子课题:长江流域籼粳亚种间杂交稻选育,2001.1-2005.12,参加。
8. 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特大粒水稻新种质的育种应用基础研究,2006.1-2008.12,主持。
9. 国家自然基金:新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鉴定,2006.1-2009.12,参加。
10. 湖南省自然基金:杂交稻与其亲本抗白背飞虱的生化机制研究,2007.6-2009.12,主持。
11. 农业部“948”项目: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引进及其应用研究,2006.1-2008.12,参加。
12. 湖南农大科学基金:优质超级杂交稻组合选育及其应用,2004.1-2006.12,主持。
13.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水稻耐热基因(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2008.1-2010.12,参加。
14. “863”项目:低风险籼型两用不育系的创制与应用,2010.01-2011.11,主持。
15.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籼型杂交稻育种与开发,2010.01-2010.12,主持。
16. 科技部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嘉早17号的示范推广 ,2010.01-2012.12,副主持。
17. 农业部:广适型超级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2007.02-2009.12,参与。
18. 高产优质、多抗、双晚杂交稻父本选育新技术研究,2007.01-2008.12,副主持。
19. 湖南省科技厅: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同源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鉴定,2006.10-2009.12,参与。
科研成果:
1. 大小麦密点播综合丰产技术研究,1989年获娄底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2. 湖南省小麦综合丰产技术研究,199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
3. 湘早籼17号的选育,1997年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
4. 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新香优80的选育,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
5. 培两优余红的选育, 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排名第2。
6. 康201S的选育,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排名第1。
7. 培矮64s及系列组合的选育和应用,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5。
8. Y两优599,2010年通过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审定。
9. 资优072选育,201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0.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龙S,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1. Y两优599,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1部。
出版专著:
《超级杂交稻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11月
发表中文论文:
1 优质抗病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龙S的选育 刘建丰; 李春庚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期刊】杂交水稻 2010-05-15
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龙S的配合力研究 孟秋成; 王权; 刘建丰; 李春庚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15
3 水稻千粒重的遗传研究 寻培之; 沈村义; 刘建丰 湖南省浏阳市农业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 【期刊】湖南农业科学 2010-08-28
4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组合Y两优599高产制种技术 颜庆夫; 曹克勤; 陈勇; 张善华; 段朝华; 刘建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省新化县农业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 【期刊】湖南农业科学 2009-02-18
5 杂交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肖经鸿; 孟秋成; 曹克勤; 刘建丰 新化县农业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期刊】湖南农业科学 2009-03-18
6 杂交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研究 刘建丰; 陈立云; 陈光辉; 刘利群; 孟秋成; 李春庚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28
7 杂交水稻苗期发根性状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及穗部性状的关系 何强; 邓华凤; 舒服; 杨益善; 刘国华; 刘建丰; 陈立云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杂交水稻 2006-05-30
8 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光合优势 邓启云; 袁隆平; 蔡义东; 刘建丰; 赵炳然; 陈立云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作物学报 2006-09-12
9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获得受四环素调控的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田继微; 廖江林; 刘建丰; 李文彬; 肖国樱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期刊】杂交水稻 2006-09-30
10 不同产量水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刘建丰; 陈光辉; 何强; 李春庚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30
11 水稻叶鞘3种氧化还原酶活性在褐飞虱胁迫中的变化 罗海平; 蔺万煌; 刘建丰 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期刊】植物保护 2008-10-08
12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Y两优599的选育与应用 刘建丰; 邓启云; 陈立云; 李春庚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杂交水稻 2008-07-15
13 三系杂交稻与其亲本粒重的关系研究 颜庆夫; 刘建丰; 张善华; 彭耀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8-15
14 温敏核不育系康201S制种基本特性研究 姜铁桥; 向宏堂; 刘建丰; 温圣贤 芷江县农业局; 怀化市水利局灌溉试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芷江; 湖南芷江; 湖南长沙 【期刊】杂交水稻 2003-03-30
15 基因枪法转化水稻的研究进展 田继微; 刘建丰; 王育花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12-30
16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刘建丰; 袁隆平; 邓启云; 陈立云; 蔡义东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长沙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5-02-10
17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康201S的选育及其应用 刘建丰; 康春林; 陈立云; 唐文邦; 陈光辉; 孙君亮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杂交水稻 2002-01-30
18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问题讨论 刘建丰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期刊】杂交水稻 2000-01-30
19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余红的选育 刘建丰; 康春林; 肖层林; 陈立云; 唐文邦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期刊】杂交水稻 2000-12-30
20 两系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刘建丰; 唐文帮; 肖应辉; 袁能胜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28
21 再生稻某些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唐文帮; 陈立云; 肖应辉; 刘建丰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28
22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 刘建丰; 袁隆平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2-30
23 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与亲本遗传差异关系的研究 刘建丰; 康春林; 伏军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期刊】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4-06-30
24 两系法品种间和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刘建丰; 罗越华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海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杂交水稻 1996-03-30
25 水稻耐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建丰; 陈立云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期刊】作物研究 1996-06-30
26 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产量因素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刘建丰; 康春林; 伏军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10-30
27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余红的选育 刘建丰; 康春林; 肖层林; 陈立云; 唐文邦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期刊】杂交水稻 1998-07-15
28 水稻籽粒充实状况指标测定方法研究 刘建丰; 康春林; 伏军; 罗越华 湖南农学院; 湖南农学院; 湖南农学院 长沙 【期刊】作物研究 1993-04-02
29 小麦最佳播种方式的研究 黄建明; 吴东宝; 刘建丰; 袁喜桃; 何觉民 湖南娄底地区农业局; 湖南新化县农业局; 湖南农学院 【期刊】江西农业科技 1986-09-28
30 薯麦制小麦单产翻番的理论与技术研究——Ⅰ.薯麦制小麦的低产原因 盛承师; 何觉民; 谷太万; 申建斌; 黄建明; 刘建丰; 袁喜桃; 刘心田 湖南农学院; 湖南农学院; 娄底地区农业局; 新化县农业局 【期刊】湖南省作物学会会刊 1987-04-02
31 薯麦制小麦单产翻番的理论与技术研究——Ⅱ.大幅度提高有效穗数的途径 何觉民; 黄建明; 刘建丰; 吴东保 湖南农学院; 娄底地区农业局; 新化县农业局 【期刊】湖南省作物学会会刊 1987-07-02
32 超高产杂交稻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及其遗传研究 刘建丰 湖南农业大学 【博士】湖南农业大学 2001-12-04
荣誉奖励:

1. 1989年获娄底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 199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1997年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4. 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资料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