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吕晓龙,男,1964年生,山西宁武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天津工业大学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学科材料学(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学科带头人,天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0年考入天津大学化工系。
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
1987年6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高分子材料工学硕士学位。
1987年7月硕士毕业分配至现天津工业大学,工作至今。
2003年8月获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材料工学博士学位。
社会兼职:
1.中国膜工业协会核心专家。
2.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常务理事及水再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
4.国际脱盐协会会员。
5.天津市海水淡化专家组成员。
6.北京膜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7.天津市环保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8.天津市侨联委员。
9.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
10.中文核心期刊《膜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
11.《水处理技术》杂志常务编委。
12.《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编委。
13.《供水技术》杂志编委。
14.《中国脱盐》杂志编委。
15.《Asia Pacific Desalination and Water Reuse》副主编。
16.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17.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
18.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常务理事及水再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19.中国脱盐协会理事。
20.天津市有机高分子材料学授衔专家。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膜技术的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41408014复合中空纤维膜制膜工艺研究。
2.天津市火炬计划项目:《水净化成套装置》(95310-2471)专题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及成套装置。
3.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73113958: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及成套装置。
4.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23106211:膜技术在发酵液分离与精制过程开发的研究。
5.国家计委膜技术产业化项目:[2001]2087年产100万平米中空纤维膜及其组件。
6.863重大专项2002AA601240:膜-生物反应器的工程化与应用子课题: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组件研制。
7.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3C26211200045:中空纤维膜连续微滤成套装置。
8.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032100711:中空纤维膜连续微滤成套装置研制。
9.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33186711:污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
10.天津市基金项目05YFJMJC12000:高生物相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研究。
11.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5YFGDGX10000: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12.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005ED610007:中空纤维膜连续膜过滤装置。
13.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05FZZDSH00500: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
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和示范专项课题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2006BAB03A06。
15.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09ZCKFSH02600海水淡化浓盐水真空膜蒸馏利用技术。
16.科技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4-001-08:基于低温膜蒸馏的剩余浓水深度利用技术。
17.科技部863课题2008AA06Z303:工业循环冷却水膜集成净化处理技术。
18.天津市重点基金课题09JCZDJC26300:废水浓缩减排与淡化再利用技术研究。
1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3A06: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
20.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08ZCKFSH02200:膜蒸馏海水淡化成套技术及中试装置研究。
21.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及成套装置。
22.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超小孔径中空纤维超滤膜及成套装置。
23.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及连续微滤技术。
24.高效自动中空纤维膜纺丝机。
25.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列装置研究与开发。
26.回收分离电泳漆超滤膜及组件。
27.回收分离电泳漆超滤膜组件及成套装置。
28.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列装置研究与开发。
29.用于发酵液分离与精制的中空纤维膜双向流技术
主要成就:
1、主持研制成功高抗污染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
该项目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成功拥有数十项专利技术的系列化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和成套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通过复配添加剂专利技术可以纺制出不同孔径、性能稳定、并且孔径分布窄、高透水通量的高效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分离膜。2002年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分离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已被列入国家计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005年4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2、主持研制成功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气流振荡内外双洗连续膜过滤技术及其成套装置。
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2003年获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该项技术拥有10多项发明专利。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空纤维膜连续膜过滤技术(CMF)在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3、主持研制成功用于生化发酵制药领域的双向流过滤专利工艺技术。
该项成果2005年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2005年度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将发酵液流向周期进行倒向,即发酵液流向按通常的下进上出方式运行一定时间后后,通过阀门切换,将发酵液流向反转为上进下出方式,运行一定时间后再次换向。当发酵液流向处于下进上出方式时,膜组件中下半段中空纤维膜处于过滤工作状态,上半段中空纤维膜由于近于无压差而处于等压清洗状态;换向后,刚清洗完的上半段中空纤维膜进入了工作状态,刚工作完的下半段中空纤维膜则进入了等压清洗状态。由此循环交替,同一支中空纤维膜组件始终同时处于高效的工作与清洗状态。该工艺尤其适用于发酵液等较粘稠液体的过滤与精制,极大地拓展了中空纤维膜的应用领域。生产使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显著提高酵母菌的回收率,在改善产品质量、简化生产工艺、节能降耗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4、主持研究成功复合中空纤维膜制膜工艺。
在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合中空纤维膜制膜工艺研究》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一次成型复合中空纤维膜制膜工艺研究。将基膜制膜液和复合层制膜液通过特殊多重复合喷头同时挤出,一次性纺制出性能优良的复合中空纤维分离膜。研制成功复合中空纤维膜专用多重复合纺丝喷头和一次成型复合工艺,优点是可以方便有效地研制与生产各种用途高效复合分离膜,该项技术可以用于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反渗透膜、中空纤维纳滤膜和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等的研制与生产。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前景。
5、研制成功高效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及中空纤维膜制膜生产成套设备。
通过主持863计划课题2008AA06Z303工业循环冷却水膜集成净化过程研究和天津市重点基金课题09JCZDJC26300废水浓缩减排与淡化再利用技术研究,现在正在开发设计新的膜蒸馏过程,创新性采用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本体涂覆聚偏氟乙烯材料,获得了表面仿生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分离膜,该项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导,属于首创性超疏水膜制备方法。在膜蒸馏耦合高浓度废水零排放技术和膜蒸馏海水淡化方面,进行了新型膜过程应用基础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在石油、化工、电力和冶金等用水量较大的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6、正在开发新的膜蒸发浓缩技术—工业污水零排放技术与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
该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和冶金等循环水用量较大的行业以及在海水淡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膜蒸发浓缩技术可以利用工业废热,将循环水部分高度浓缩后排放,一方面可以提高循环比,减少污水排放,同时还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投加。与采用反渗透技术相比,可以显著降低运行成本、节约投资,并可将浓污水排放量降低至百分之一左右,实现减排目标。以石化企业废水的RO浓排水为例,RO浓排水电导值约6.2mS/cm,pH约8.5,CODCr约为100mg/L,硬度(以CaO计)约为1000mg/L。经此膜蒸发浓缩技术处理后,产水电导率保持在7µS/cm以下, RO浓水被浓缩至120倍。目前已经在海水淡化、高盐度工业污水方面完成小试研究,即将开展工业中试试验。同时,在已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基础上,正在开展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和血液滤过膜的研究。
发明专利:
1 ZL95117497.5 1128176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多孔膜制法
2 ZL96109016.2 CN1148639 中空膜用插入管式纺丝喷头
3 ZL98103152.8 CN1224730 聚偏氟乙烯多孔复合膜的制法
4 ZL98103153.6 CN1203119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多孔膜制法及产品
5 ZL98125099.8 CN1221648 一种外压中空纤维膜的清洗方法及相应膜组件
6 ZL01104095.5 一种双向工作的膜分离方法及其装置
7 ZL01129644.5 CN1333080A 外压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8 ZL01141868.0 CN1347752 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9 ZL02129173.X CN1476923 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10 ZL02129636.7 CN1480247 具有多组膜组件的膜分离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11 02148910.6 CN1500544 真空纺丝制中空纤维膜的方法
12 02158712.4 CN1509804 制备复合的中空纤维膜的方法
13 02158711.6 CN1509801 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14 02158710.8 CN1510180 熔融纺丝制中空纤维膜的方法
15 02158709.4 CN1510181 复配制膜添加剂湿法纺丝
16 02158708.6 CN1509800 株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17 ZL03122176.9 CN1539547 一种外压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系统
18 ZL03130804.x CN1548392A 一种去除水中病毒的膜生物处理方法
19 ZL03130805.8 CN1548220A 一种醋酸纤维素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20 03131137.7 CN1548219A 一种外压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运行方法
21 03129934.2 CN1552507 一次成型复合或改性中空纤维膜的方法与设备
22 03129988.1 CN1552960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设备
23 ZL03130556.3 CN1579601A 用于血液透析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24 03130557.1 CN1579603A 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制法
25 200310106673.7 CN1608718A 中空纤维膜以及其制备方法
26 PCT/CN2004/000393 WO2004094046 一种外压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系统
27 200510014578.3 CN1899678A 中空纤维膜制法
28 200510014577.9 CN1899677A 中空纤维膜制法
29 200510015570.9 CN1951546A 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30 200510116589.2 CN1951547A 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U
31 200610167684x CN101204641A 膜蒸发浓缩液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32 200710057055.6 CN101279805 膜法饮用水处理工艺方法与设备
33 200710110467.1 CN101318716 一种膜蒸发浓缩液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34 200710057694.2 CN101327407 一种液体蒸发浓缩设备与方法
35 200710057695.7 CN101327393A 一种膜吸收气体处理装置及方法
36 200810052861.9 膜耦合净化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37 200810052862.3 一种化工产品浓缩分离装置与方法
38 200810052864.2 一种压气膜蒸馏装置与方法
39 200810052926.x 一种连续压气膜法提溴装置与方法
40 200810052866.1 一种膜法提溴装置与方法
41 200810052920.2 一种海水淡化与化学资源综合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
42 200810146565.5 鼓气减压膜蒸馏装置与方法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
1 减压膜蒸馏过程与热泵耦合技术研究 韩怀远; 高启君;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25
2 鼓气强化循环气扫式膜蒸馏过程研究 高薇; 于文静; 武春瑞;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水处理技术 2011-03-10
3 减压膜蒸馏传热传质过程 刘捷; 武春瑞;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化工学报 2011-04-15
4 血液分离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李亚静; 田鵾鹏;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膜科学与技术 2011-02-25
5 中空纤维多孔膜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膜科学与技术 2011-04-25
6 气提升式减压膜蒸馏的初步研究 辛璐; 贾悦; 高薇; 吴晓娜; 靳凤杰;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1-04-25
7 α-Al_2O_3载体上NaA型分子筛膜的制备及表征 宇文琳琳; 朱孟府; 宿红波; 游秀东; 邓橙;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1-04- 25
8 膜法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李娜; 王暄;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化工环保 2008-10-15
9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疏水膜及其初步应用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化工环保 2008-10-15
10 鼓气膜吸收法海水提溴研究 吴丹; 武春瑞; 赵恒; 林汉阳; 边文兵;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10-02-10
11 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的制备与透析性能初步评价 贾悦; 吕晓龙; 武春瑞; 夏泽坤; 王献德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0-02-25
12 减压膜蒸馏法稀碱液浓缩过程研究 边文兵; 武春瑞; 吴丹; 林汉阳; 赵恒;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10-01-10
13 改善污泥性质控制MBR膜污染的研究进展 安晓红; 肖羽堂; 吕晓龙; 周蕾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10-01-10
14 聚偏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研究 林汉阳; 武春瑞;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10-04-25
15 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田鵾鹏; 向慧玲; 李亚静;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期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0-05-25
16 膜吸收法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PVDF膜及组件优化 贾悦; 齐麟;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07- 15
17 反渗透浓水除硬方法及其对减压膜蒸馏过程的影响 刘东; 武春瑞;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工业水处理 2010-05-20
18 膜蒸馏过程探讨 吕晓龙 天津市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10-06-25
19 响应曲面法优化酵母菌发酵产乙醇的工艺 杨士春; 吕晓龙; 缪绎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农学院农业分析测试中心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01
20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培养基的研究 杨士春; 吕晓龙; 缪绎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农学院农业分析测试中心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20
21 气扫式膜蒸馏传质传热过程 陈华艳; 李欢;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化工学报 2009-02-15
22 膜蒸馏海水淡化过程研究:三种膜蒸馏过程的比较 赵晶; 武春瑞;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9-02-25
23 混凝-微滤饮用水处理中试装置运行的优化研究 杨帆 ; 王暄; 吕晓龙; 韩宏大; 何文杰; 顾平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9-02-25
24 聚醚砜血浆蛋白分离中空纤维膜的研制 王献德; 武春瑞;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9-02-25
25 减压膜蒸馏法淡化渤海海水的研究 李欢; 陈华艳;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9-04-10
26 减压膜蒸馏法浓缩反渗透浓水试验研究 刘东; 武春瑞;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9-05-10
27 膜法提溴过程的研究与对比 郝福锦; 吕晓龙; 王国强; 张慧峰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研究室 【期刊】化工进展 2009-06-05
28 纳米氢氧化铝镁/PVDF杂化膜的制备研究 魏汉辉; 刘红斌; 吕晓龙 ; 马军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期刊】功能材料 2009-06-20
29 膜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分析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09-07-15
30 浓海水提镁过程中碳酸钠法除钙研究 贾丽丽; 陈华艳;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无机盐工业 2009-10-10
31 PVDF中空纤维疏水膜的鼓气吸收法海水提溴性能研究 武春瑞; 郝福锦; 贾悦; 吕晓龙; 蹇锡高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功能材料 2009-09-20
32 膜组件浇铸用室温固化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增韧研究 马琳; 武春瑞;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9-10-25
33 膜组件浇铸用室温固化环氧树脂耐热胶粘剂的研究 马琳; 吕晓龙; 武春瑞; 贾悦; 王暄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9-10-25
34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处理含镍电镀废水 郑丁杰; 贾悦;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工业水处理 2009-11-20
35 鼓气减压膜蒸馏过程研究 赵恒; 武春瑞; 吴丹; 林汉阳; 边文兵; 陈华艳;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9-12-10
36 纳米氢氧化铝镁改性PVDF膜性能的研究 魏汉辉; 刘红斌; 吕晓龙; 马军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9-12-25
37 富氧生物硝化处理微污染原水除NO_2~- -N研究 肖羽堂;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期刊】生态环境 2006-03- 18
38 异相粒子填充聚合物分离膜 李先锋; 吕晓龙; 肖长发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膜天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膜天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膜天公司 天津 【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7-30
39 海水淡化中连续膜过滤技术的工艺优化研究 李璟; 吕晓龙; 马世虎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6-06-25
40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膜的研究 李先锋; 马世虎; 王磊; 葛燕;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6-08-25
41 膜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综述) 吕晓龙; 夏泽坤 天津工业大学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6-12-30
42 光催化膜反应器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爱勇; 肖羽堂; 吕晓龙; 高冠道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研发开放实验室 天津;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研发开放实验室 【期刊】现代化工 2006-10-20
43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耐氧化性 胡保安; 吕晓龙; 马世虎; 阚彬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纺织学报 2007-01-15
44 中空纤维膜双向流(TWF)分离技术的研究 王海涛; 吕晓龙; 郭振友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7-02-25
45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滤膜的化学清洗研究 胡保安; 吕晓龙; 马世虎; 阚彬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7-02-25
46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化学接枝改性研究 韩珣; 黎雁;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7-04-25
47 MBR在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早期污染和影响因素 王佳涵;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7-04-25
48 聚醚砜中空纤维膜透析性能研究 夏泽坤;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7-04- 25
49 中空纤维膜孔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赵学辉;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7-07-10
50 耦合分离膜对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耦合工艺特性的影响研究 张爱勇; 肖羽堂; 吕晓龙; 高冠道; 张萌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膜分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膜分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现代化工 2007-08- 20
51 碳酸钙对热致相分离制备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结构的影响 徐国强; 李先锋;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09-15
52 膜表面孔结构对PVDF超滤膜耐污染性能的影响 崔会东; 吕晓龙; 韩登鹏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7-08-10
53 钙的沉积物对中空纤维膜蒸馏过程的影响 曲丹; 王军; 范彬; 郭宇杰; 栾兆坤; 吕晓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 北京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7-10-10
54 粘性液体中气泡流体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 赵学辉; 刘春江;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7-08-25
55 EDI膜堆填充材料及其填充方式的研究进展 刘国昌; 刘红斌; 吕晓龙; 马军; 龚承元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天津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7-11-10
56 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处理H酸废水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 张爱勇; 肖羽堂; 吕晓龙; 高冠道; 张萌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膜分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膜分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南京 【期刊】化工进展 2007-11-25
57 Cu改性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处理阿特拉津溶液的降解效率及动力学研究 张爱勇; 任玉辉; 肖羽堂; 高冠道; 吕晓龙; 张萌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膜分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膜分离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天津工业大学;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 【期刊】环境化学 2007-11-15
58 超滤膜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 韩宏大; 吕晓龙; 陈杰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期刊】供水技术 2007-12-10
59 膜蒸发浓缩工艺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于香英; 吕晓龙; 李明玉; 姚慎 天津市电力公司技术中心; 天津工业大学; 陈塘热电有限公司 【期刊】天津电力技术 2007-08-20
60 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的中试研究 杨帆; 王暄; 韩宏大; 何文杰; 顾平;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 2007-12-01
61 用膨润土处理油田污水的研究进展 马程; 肖羽堂; 吕晓龙; 高冠道; 高立杰; 赵美姿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化工环保 2007-02-15
62 PVDF疏水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含盐废水处理性能研究 武春瑞; 刘东; 陈华艳 ; 贾悦; 王暄;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功能材料 2008-12-20
63 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黄河水的试验研究 韩宏大; 吕晓龙; 何文杰; 李爱斌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 2008-11-01
64 膜吸收从废水中脱氨的研究 齐麟; 吕晓龙; 贾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8-05-10
65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蒸馏性能研究 吴刚; 武春瑞;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 【期刊】水处理技术 2008-05-10
66 中空纤维支撑液膜稳定性的研究 郑丁杰; 贾悦;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8-06-25
67 气扫式膜蒸馏过程的通量影响因素研究 陈华艳; 李欢;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8-06-25
68 PVDF 疏水中空纤维膜与组件对真空膜蒸馏性能的影响 武春瑞; 吴刚; 陈华艳; 贾悦; 王暄;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 【期刊】功能材料 2008-06-20
69 树脂分层填充EDI膜堆实验研究 刘国昌; 刘红斌; 吕晓龙; 马军; 龚承元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8-08-25
70 天津市杨柳青水厂超滤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示范工程 韩宏大; 何文杰; 吕晓龙; 李爱斌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期刊】给水排水 2008-09-10
71 优势菌技术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研究 李娜; 王暄;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8-08-25
72 浸入式超滤膜工艺稳定运行影响因素研究 韩宏大; 王东升; 顾平 ;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环境科学 2008-10-15
73 新型膜吸收海水提溴过程研究 郝福锦; 武春瑞; 吕晓龙; 王国强; 张慧峰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研究室 【期刊】盐业与化工 2008-11-15
74 浸入式和压入式膜处理滦河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韩宏大; 吕晓龙; 何文杰; 李爱斌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期刊】工业水处理 2008-10-20
75 连续微滤技术的研究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公司 天津 【期刊】膜科学与技术 2003-08-25
76 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马世虎; 吕晓龙; 李先锋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5-06-30
77 处理L-苯丙氨酸发酵液污染膜的化学清洗研究 胡保安; 吕晓龙; 王龙兴; 郭振友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 博士研究生 【期刊】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08-30
78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纺丝添加剂的研究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5-10-30
79 热致相分离制备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的结构表征 李先锋; 吕晓龙; 马世虎; 于忠海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5-10-30
80 连续膜过滤技术在天津开发区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马世虎;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5-10-30
81 连续微滤装置的清洗工艺 李璟; 吕晓龙; 马世虎; 柯永文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期刊】化工环保 2005-10-23
82 高分子多孔膜的表面改性与抗污染研究 袁晓燕; 盛京; 吕晓龙; 沈宁祥; 缪怡祥; 王润宇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膜分离技术研究所;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 天津 【期刊】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3-04-30
83 连续超滤技术研究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3-12-30
84 中空纤维微孔滤膜(PVDF)在发酵行业生产中的应用 郭振友; 吕晓龙; 王龙兴; 张彬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公司 天津 【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04-25
85 多孔膜的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吕晓龙; 刘惠玉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4-02-29
86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改性研究 吕晓龙; 韩殉; 马世虎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4-08-30
87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有机污染的化学清洗研究 吕晓龙; 胡保安; 马世虎; 杨冕君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4-12-30
88 PAMPS/PVDF中空纤维凝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陈池;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5-02-28
89 一种多孔分离膜孔径及其分布的测定方法 吕晓龙; 马世虎; 陈燚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5-04-30
90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在发酵液精制与菌体浓缩中的应用 吕晓龙; 高维根; 王龙兴; 张彬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期刊】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08-20
91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应用 吕晓龙; 杜启云; 黎雁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期刊】发酵科技通讯 2002-05-15
92 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的改性研究进展 黎雁;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与技术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与技术公司 天津 【期刊】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1-10-30
93 膜蒸馏脱盐技术研究 吕晓龙; 武春瑞; 陈华艳; 贾悦; 高启君; 王暄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会议】第三届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09-10-09
94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腹水超滤性能初步研究 田鵾鹏;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9-05-09
95 PVDF医用分离膜的研制 李亚静;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9-05-09
96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的研究 张娟; 李亚静;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2010-05-09
97 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田鵾鹏; 向慧玲; 李亚静;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2010-05-09
98 新型复合中空纤维分离膜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会议】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10-01
99 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在维生素B12生产中的应用 郭振友; 吕晓龙; 陶悦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公司 【会议】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 2004-11-01
100 聚偏氟乙烯多孔膜最大孔径及其分布测定方法 马世虎; 陈燚;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 2004-11-01
101 海水淡化中连续膜过滤技术的工艺优化研究 李璟; 吕晓龙; 马世虎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 2004-11-01
102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有机物污染的清洗研究 胡保安; 吕晓龙; 马世虎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 2004-11-01
103 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法 吕晓龙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化工研究所 【会议】第一届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西湖论坛论文集 2006-08-01
104 膜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综述) 吕晓龙; 夏泽坤 天津工业大学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6-06-30
105 血液透析用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的初步研究 吕晓龙; 贾悦; 夏泽坤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06-30
106 熔纺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及其结构性能 李先锋; 盛英峰;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工业大学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议】第十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 2007-12-01
107 聚醚砜血液分离中空纤维膜的研制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 2008-05-01
108 血浆分离膜进展(综述) 杨永军;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 【会议】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 2008-05-01
荣誉奖励:

1. 1996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项。
2. 1997年获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进步奖(部级)一项。
3. 1998年获天津市教委命名的先进工作者。
4. 1998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5. 1998年获天津市首届优秀青年人才奖。
6. 2001年获天津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7. 2001年获天津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8. 2001年获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
9. 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10. 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
11. 2003年获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12. 2003第七届天津市青年科技奖。
13. 2003年获桑麻纺织科技奖二等奖。
14. 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5. 2004年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16. 2005年被天授予天津市授衔专家称号。
17. 2005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
18. 2005年获天津市优秀专利奖一项。
19. 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 2006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
21. 2006年获天津市职工岗位创新标兵称号。
22. 2007年获第九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媒体报道(一):

心系工大 勇争一流——记博士生导师、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吕晓龙研究员

今年5月,我校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吕晓龙获得全国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消息传来,全校为之鼓舞。中国青年科技奖是全国性的奖项,于1987年设立,共有691人获奖。现已有17位获奖者当选院士,30名获奖者担任大学校长。我校吕晓龙获此殊荣,标志着我校又抢占了一个全国的科技制高点,我校的膜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水平,已跻身于全国膜科学与技术的领先行列。
吕晓龙在我国膜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突出贡献是: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一次成型复合中空纤维膜制膜工艺研究。他的科研成果:以高抗污染膜(PVDF)为核心技术的中空纤维膜及其装置——其中的连续微滤(CMF)技术、膜生物反应器 (MBR)技术、双向流(TWF)技术正成为我国膜核心的竞争技术,被国家计委批准为“十?五”期间国家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总资金达1.2亿。目前已开始规模化生产并批量出口,正迅速在国内外推广,并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18年来,吕晓龙多次放弃了到条件更优越的单位工作和到国外发展的机会,一直坚持在工大科研、生产、工程的第一线工作。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为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著名的膜科学与膜技术专家。近年来,《中国纺织报》、《天津日报》》、《今晚报》、《科技日报》和《文汇报》先后对吕晓龙的事迹和对膜的三项核心竞争技术作了详细报道。
献身科技 终身不悔
吕晓龙在读研究生时,就对膜材料、膜技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做毕业论文时,他的课题是反渗透复合膜方面的研究,在当时,这是膜行业内非常先进的项目,论文发表以后,反响很大。从此他就迷恋上了“膜”这项高新技术,一头扎了进去,十几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钻研着。
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膜技术在我国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基本没有什么值得借鉴参照的经验,一切都得靠研究人员一步步摸索,成则继续,败则重来。面对一块块的硬骨头,他毫不胆怯、果断地用行动证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工作伊始,他虚心地向老请教,学习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很快就进入了角色,独立开展工作。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技术骨干,挑起了科研工作的大梁。
十几年来,他埋头在实验室里默默无闻地工作。接受一个项目,就一口气做下去,不成功决不罢休。在他的个人字典里,没有“节假日”这个词,不知多少个夜晚,常常是四周漆黑一片,他的实验室里却依然灯火通明。当别人沉浸在电影、电视的欢乐之中,享受着天伦之乐时,他却抓紧时间在不停地实验,一遍遍滤选材料,一项项调整参数,就像是与时间赛跑。各种仪器、化学药品是他最忠实的伙伴,加热、搅拌是他最娴熟的动作。他就这样长年累月泡在实验室里,带领项目组的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完成了一个个国家级项目。
在科研工作中,吕晓龙不仅刻苦努力,更善于把握好研究方向。在主持原纺织部项目《复合反渗透膜》时,他从高分子材料学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反渗透复合膜结构设计新观点——类液晶局部有序区结构,这一观点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在主持承担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合中空纤维膜制膜工艺研究》期间,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一次成型复合中空纤维膜制膜工艺研究,设计研制成功复合中空纤维膜专用多重复纺丝喷头和一次成型复合工艺,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1992年他开始了高抗污染特性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探索研究。高抗污染膜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课题。该项目能否成功,意味着我国的膜技术是否能够进入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环保、海水淡化和现代制药等关键领域,这也是世界膜技术领域公认的技术水平先进性的标志。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能研制出高抗污染膜并达到产业化水平。1996年《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及组件研制》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水净化成套装置》的专题项目。经过坚苦卓绝的连续奋斗,他终于成功研制出了0.10-0.22μm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材料,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同类膜材料的先进水平。与国外连续微粒技术比较,其开发的连续微粒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1)预处理技术简单;(2)单只膜组件消量大;(3)使用低压压缩空气,无需对压缩空气进行洁净处理,因此运行费用比较低;(4)由于采用性能优异的聚偏氟乙烯膜材料,膜设备可以采用氯、臭氧等常见氧化剂进行杀菌,絮凝,清洗等常规处理;(5)设备造价低。从而使我国的中空纤维技术迈入了世界上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先进膜技术国家的行列。在此过程中他注意专利的申请,申请专利达到39个,其中《中空膜用插入管成纺丝喷头》、《聚偏氟乙烯多孔复合膜的制法》、《聚偏氟乙烯多孔复合膜的制法及产品》、《一种外压中空纤维膜的清洗方法及相应膜组件》《一种可高效清洗的膜分离装置》和《外压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等六项专利已经授权。
紧接着他又主持完成了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及成套装置》、《超小孔径中空纤维超滤膜及成套装置》,研制成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系列化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和成套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并主持制订了我国的中空纤维微孔膜的测标方法及其标准。从而使我国的中空纤维膜技术迈入了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膜技术国家的行列。
推进“产业化” 成果卓著
科学技术的研发,若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无法生存与发展。吕晓龙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要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大胆的探索,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终于打开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崭新局面。
在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他负责建立了中空纤维微孔膜小试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对原有的中空纤维膜纺丝机作了重大改进,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套国内最先进的纺丝机,并建立了一套中空纤维微孔膜性能测定系统,保证了仿制的中空纤维膜性能稳定可靠。他将纺丝喷头作了重要改进,由单孔改为12孔,可以实现高效、规模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批量生产,为科研产品的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承接了浙江绍兴亚美生物有限公司的L-苯丙氨酸提纯项目,他身先士卒,带领其他,吃住在现场。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的认真设计、反复试验、精心安装调试,终于实现成功用膜技术代替传统落后的发酵提纯工艺,使L-苯丙氨酸的收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9%。现在该技术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迅速在全国制药行业中推广。
他在油田注水净化处理研究、中药精制、生活废水活性污泥膜法净化处理、建立小区饮水示范工程等膜应用领域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几年来他的研究成果创直接产值数千万元,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其中连续微滤(CMF)、膜生物反应器(MBR)、双向流(TWF)三项技术已成为我国膜核心竞争技术,正迅速在国内外得到推广,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慕浮华 植根沃土
吕晓龙常说工作要做好,就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加工作17年来,他就是这么做的。他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朴素、不慕浮华、勤奋工作、求实苦干,他虚心学习周围的长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成功时不骄傲,把成绩看作是下一步工作的希望,不把项目拿下来决不罢休。刚参加工作时,条件艰苦,他只能在两间小平房里做实验,夏天酷热如蒸笼,冬天寒冷如冰窖,但他从来没有向领导提出过什么要求。现在公司条件比以前有了极大改变,他也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博得周围的钦佩与尊敬。
他家姐弟三人,他和姐姐是博士,弟弟是硕士,人家都说他们是一家子高智商。姐姐、弟弟全家分别在美国、加拿大定居,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他们也都希望他去国外发展。凭他现在的科研能力,到国外当然能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一些大公司也试图用高薪来挖走他,但他却说:“我自己的事业在国内、在天津工业大学。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是膜技术发展的基地,我相信在学校领导和市政府、市教委、市科委等有关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学术环境和实验条件会越来越好的。”他还说:“目前国内条件的确比国外差,但改变这种状况靠什么?靠科技。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应当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血,我要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膜产业做贡献。”
近几年来,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产品销售、工程设计制造涉及环保、纺织、食品、饮料、生物工程、制药等领域,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为天津工业大学争得了诸多荣誉。许多业内人在提起“膜”时,都竖起大拇指说:“工大的膜技术在国内是领先的。”这里饱含着吕晓龙大量的心血与汗水。近年来,吕晓龙所研制成功的高抗污染膜的三项核心竞争技术受到国际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世界上的主要膜技术知名公司和专家纷纷来到工大膜研究所访问,寻求技术合作。同时,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也受到了我国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保、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王万宾、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天津市委副书记房凤友等都来此考察、参观、调研。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膜技术及其产业化给予了充分肯定。最近,天津市杨栋梁副市长又专程到我校做工业发展形势报告,给我校师生描绘出天津市的发展远景,这更激起吕晓龙为天津市的发展做出知识贡献的热情。凭他的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凭他的坚实基础、有力后劲,凭他的爱国之心和创业热忱,我们相信他在今后的膜技术研发中一定能推出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业绩。
天津工业大学是片热土,吸引着无数青年人在这里拼搏奋斗、奉献青春。我们看到现在已经成长为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的吕晓龙正在带起一支研究队伍,继续推进我国膜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科学与技术领域辛勤耕耘、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简 介:
吕晓龙,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考入天津大学化工系,1987年6月获天津大学材料系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天津工业大学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膜技术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主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申报专利32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型专利6项,获省(部)、市科技进步奖6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98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天津市首届优秀青年人才奖、第七届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和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来源:天津工业大学新闻网 2005年07月05日
媒体报道(二):

吕晓龙:接受人民网科技英才访谈
据人民网•天津视窗2006年12月2日讯 今天参加我们“科技英才访谈”的嘉宾是吕晓龙教授,首先欢迎吕晓龙教授做客人民网•天津视窗。吕教授是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津贴,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吕晓龙]:首先谢谢人民网•天津视窗的邀请。
[人民网•天津视窗]:吕教授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1980年到天津,在天津大学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1987年就分配到天津工业大学,一直工作到现在,没有在变动。您从事科研工作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业绩,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的事情,那么您觉得,我们社会该如何营造一个创新环境,给科研人员提供创新条件呢?
[吕晓龙]: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比如说,我刚到天津工业大学(原来的天津纺织工学院)的时候,进了研究所从事膜技术研究,这个研究所挺有名气的,是我国从事膜技术研究的著名单位之一,我来了之后所里面就给了我一个课题,并且还给了我一部分的课题启动经费,这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这样,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对以后发展是很好的铺垫,如果没有课题,这会影响到以后工作的选择,如果对工作不太感兴趣,那就很难说会有好的成果了,所以说营造创新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宽松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刚开始起步阶段的时候,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人民网•天津视窗]:您觉得在创新过程当中是不是需要灵感或者激情?
[吕晓龙]:这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兴趣(就是激情),再好的工作环境,再优越的工作条件也是没有用的,有的单位的条件可能比我们的单位更好,从设备仪器到实验室,各种环境都比我们更好,但是他们出来的成果不如我们,这是为什么?那就是光有硬件还是不够的,最终要的是要给科研人员营造一个可以激发灵感和激情的环境。当时学校和所里面的领导对我们非常宽容,不要求一定成功,因为创新是有风险的,不会全部都成功的,比如说我们当时的项目是属于是探索性的课题,领导没有下达什么死任务硬指标,因为膜的技术研究在国际上也没有多少年的历史,不一定能成功,没有硬指标的压力,我心里的压力就比较小一些,我感觉很轻松,也可以充分发挥我的能力。
[人民网•天津视窗]:您刚才提到了科研创新是有风险的,一笔钱、一群人、一批设备投入进去了,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那您怎么理解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如果风险投资融入到创新科技关系当中,岂不是更好吗?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吕晓龙]: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政策问题,前几年国内对科研创新的风险不是特别的宽容,搞科研项目好像难以接受失败,那个时候我搞一个项目都是先用自己的经费进行预研,等对项目有一定的把握之后,才敢申报政府的项目。这几年国家对这方面比较宽容,允许失败,这是对创新比较好的氛围。对于风险投资进入科技创新项目而言,我个人感觉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原始性创新的风险确实是非常大的,这和科研人员本人的科学素养以及他的知识范围都有很大关系。所以说科研创新对于风险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完全商业化的风险投资不一定会介入太多的创新项目。不过现在我们的政府有很多的基金项目,虽然数目不一定很大,但是在科研创新的起步阶段本身需要的资金也不是非常巨大,只要起步的时候有一个资金上的支持就可以启动,等启动起来有了一个初步结果的时候,大家认可之后,再继续往下走,这时候才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所以说起步阶段是比较重要的。
对于鼓励创新型项目的资金支持,我们学校有一个举措,像我们的膜实验室是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学校对我们的实验室非常的重视,在今年专门设立了一个基金,不仅仅是面向我们的学校,也面向国内的其他院校和企业,只要是围绕我们国家膜研究领域,不管任何人都是可以申报我们的开放基金,我们从中选择一部分有新意的、属于探索性的项目,只要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先拨一部分款,做一个起步的支持,不是非要达到什么指标。当然了,我们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负责项目的筛选,也不是特别的严格审定,要觉得想法差不多就给他们拨款。对我们自己招聘进来的博士生,觉得他们的想法差不多就给他们拨款。这个工作从今年1月份就已经启动了,这对于新的研究者,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研究者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人民网•天津视窗]:您现在既是天津市膜研究的学术带头人,肩负着大量的研究任务,同时您作为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需要进行教学,要带研究生,您怎么看待教学和创新之间的矛盾?您是怎么合理的让教学和科研创新结合起来?
[吕晓龙]:我最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所,没有太多的教学任务,不像学院里面教师那么重,这是一个区别,但是我们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也在带本科生做研究设计,还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我们都要带。我觉得带学生的过程也是体现了创新的过程,比如说我们鼓励本科生、硕士生创新,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要求是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注重具体的研究结果,包括我自己有了新想法就先让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有眉目了由硕士生来继续深入地做,再有眉目了就由博士生来做。这个就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优势,所以说我认为带学生和作科研工作没有太大的冲突,做好了,反而是一种互补。
[人民网•天津视窗]:您做的这些项目,能够很快的把科技成果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转化为商品,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的创新,是学术创新,只有一纸论文,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没有服务到社会,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吕晓龙]: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学术创新方面各种状况都可以存在,对于每个具体搞科研的人来说,自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虽然现在我们国家政策方面是比较宽容的,但是自己要有自己明确的要求,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于你刚才说的只是一纸论文的事情,我自己感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业绩要求,只要有创新点,就可以写一个专利或发表研究论文出来,可能这样的科研成果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学校对这样的论文和专利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报了专利或发表论文就算业绩。还有一种就是站在最终产品转化的角度的,我是面向应用搞科研写论文的,我搞的创新更侧重于技术方面,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更侧重技术方面的,所以理论水平并不是特别高,我报的专利都是面向实际应用的,研究的项目也都是实用的。所以说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最终目的了。我的目的是,我的科研成果最终是要出产品的,对科研工作的实际应用价值要求更高一点,从技术的研发到文章,到专利,到最后实施出来的产品,都要考虑,这是我个人的目标。
[人民网•天津视窗]:现在社会正在倡导科技创新,在一个大环境下建立一种机制,鼓励创新,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可是实际过程中,也有很多因素制约着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那么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吕晓龙]:由科研创新变为可实施的成果这个问题很关键,还涉及到怎么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我在今年4月份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曾经有一个提案,就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希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规范这些行为。我作为学校的老师,搞出来的科研成果是属于学校的,如果想把创新变为可实施的成果,学校就很关键了,因为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到可以产业化实施,要走的路是很长的,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最终的产品也是需要市场来检验的,最终的结果是会有风险的,假如学校不想冒这个风险,那怎么办?靠政府资助?不现实。最有可能的就是需要企业的介入,但是企业投资进来之后,就涉及到科研成果归属、利益分配问题,企业资金进来之后,这技术研发成果算企业的还是算学校的?这方面需要更明确。现在国家鼓励高校教师创办民办科技型企业,应当说从大环境来讲还是持鼓励政策的,只是具体政策还需要明确。
[人民网•天津视窗]:需要国家的立法建立一种机制和法律,保护创新出来的科研成果。
[吕晓龙]:国家现在鼓励高校教师创办高科技企业,现在很多的教师都注册有公司,最近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很多老师做的公司都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做公司,主要是怕侵权,往往是以家里人的名义做,把技术转移过来,对学校讲也并不有利。但对技术本身来讲是有利的,如果技术搁置了,就成了废物了,项目鉴定了,验收了就完事了,不把科研成果变成产业化,对国家来讲也是浪费。但是怎么把个人、学校、国家的利益更好的分配清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有一些单项的法律,部分单位也有相关的制度,但是还不是特别的完善。
[人民网•天津视窗]:您刚才站在创新的层面上讲了很多,那您能不能结合您具体的工作和研究的项目给网民介绍一下您的产品最终的应用情况?膜是干什么的,它对我们社会生活能够做哪些事情?
[吕晓龙]:我从事的是膜技术领域,十年前大多数人对膜不太了解,现在了解的人越来越多了。什么叫膜?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像建筑工地的筛子一样,它有孔,可以把建筑用的大石块和沙子分开了。那我们研究的膜是非常精细的,上面的孔是用肉眼看不到的,非常小,可以把发黄的自来水变得清澈透亮,可以把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筛除掉,肉眼是看不到细菌的,但是用膜可以筛除掉,就可也想象膜上面的孔是非常小的。再细小一些的孔,就可以把病毒筛出掉。像2003年时候的SARS病毒,病毒尺寸大约是100纳米左右,我们选择孔径比它更小的膜,可以把病毒筛掉。还有更细的膜可以把水里面的离子物筛除掉。像我们喝的纯净水,就是通过RO膜把离子物除掉了,只让最小尺寸的水分子透过去,就变成了纯净水。
还有,膜也可以用在空气过滤上,比如说最初膜可以把空气里面的灰尘、悬浮物除掉,可以净化空气。现在更专业的膜可以把按照气体的不同成分把气体分开,比如说可以把氧气和氮气分开。普通空气含氧量21%,医疗、工业好多地方需要高浓度的氧气,比如说富氧燃烧,还有哮喘病人喘气比较困难,也需要富氧空气,同时氮气也有用啊,氮气浓缩之后可以用于农产品保鲜。原来大都是用低温分离的方法分离气体,能耗非常大。现在用膜技术的话,那边的氮气浓度增加,这边的氧气就得到浓缩了,方便,能耗还低。药物分离方面也在用,还有一个大用处是在化工领域,好多化工产品过去要靠温度的变化来给分离开,现在用膜技术给它分开,比较经济、高效,所以说膜是一个工具,膜技术的应用涉及各个领域,涉及各个行业。
现在我们喝的纯生啤酒,就是用膜来过滤的。比如我们生活中的酱油、醋、中药等,放的时间长了,就会有沉渣,如果用膜过滤之后,搁置1-2年的时间都很清亮,没有沉渣,膜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
[人民网•天津视窗]:我们国家的膜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吕晓龙]:膜有很多的分类。在水处理这方面,进口膜和国产膜,水平是接近的,国产的膜和国外的差距并不大,之所以很多公司更愿意用进口的膜,可能是觉得可靠,对国产膜也是一种打压和歧视。我觉得这需要人们逐步的转化认识,就像电视机一样,刚开始国内的质量比不上国外的,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差别,膜产品也是一样的。当然了在某些膜品种方面还是有差距的,国外搞的比较早一些,起步早一些,水平高一些,但是总体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人民网•天津视窗]:您在科研过程当中遇到过什么挫折吗?您又是如何克服外界的诱惑潜心从事科研工作的?
[吕晓龙]:我工作到现在感觉就是顺其自然,我说了我的工作环境比较的宽松,有问题可以向其他的同事请教,我们比较团结。要说到挫折,第一个科研成果的转让失败对我的打击比较大,刚开始我在原料方面也吃了一个大亏,那个时候没有经验,做试验的时候购买的是小批量的原材料,但是这个原材料不是市场化的产品,所以等到科研成果进行产品转换的时候就遇到困难了,市场上买不到大批量的原材料,而且原料性能不稳定,导致后面的工作出现问题。好在我们相信自己,顽强地坚持,找出失败的原因,最终取得了成功。所以后来我们再搞科研的时候就知道注意这个问题了。我们现在选择的药品必须是大众化的,是可以买得到的,如果是不稳定的,我们根本就不选择,根本就不用了。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报专利或发表论文的话就无所谓了,但是我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在浪费国家的资源。
搞科研主要是要耐得住寂寞。1987年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大家都是想方设法下海去赚钱,当时不是有一个说法叫做搞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所以当时大家都下海卖茶鸡蛋,下海经商去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我对膜技术非常的有兴趣,所以我就一直坚持搞下去,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耐得住寂寞。
我当时受的诱惑其实也挺多的。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那个时候流行“星期日工程师”,就是当时很多教师去创办企业,去企业当技术顾问,可以挣一些钱。但是你一分心,科研项目就没法搞了,搞出一项科研成果需要很深的积累,是时间、精力和挫折的积累,如果只是这里感兴趣搞一下,那里感兴趣搞一下,追风赶时髦,没有稳固的工作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认为要搞科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形成一个稳固的基础。
[人民网•天津视窗]:你谈了这么多,实际上我觉得无论是耐得住寂寞,还是面对失败,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急躁,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吕晓龙]:确实是这样。有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好的产品出来,是经过反复的失败堆起来的,我们的目标必须要明确,自己要坚持下去。如果自己灰心了,半途而废,放弃了不干了,去干别的事情了,就出不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还有一个就是搞科研一定要有前瞻性,不能说什么热,我们就搞什么。我举个例子,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刚开始搞膜技术的时候,用在水过滤方面的比较多,做矿泉水用的膜的比较多。大家都开始搞这方面的,搞大众化的东西,我觉得都去搞自来水净化,门槛儿低,将来的竞争肯定会非常的激烈,而污水处理领域大家做的很少,与自来水净化相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我就开始搞污水处理领域去了,那个时候很多人不理解我,说搞纯净水过滤多赚钱啊,你搞这么难搞的东西有什么用?别人不理解,但是我一直坚持,后来自来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不好搞了,而我的技术搞成功了,最后科研成果推出来,实施产业化,在国内是遥遥领先的,像CMF、MBR技术拿下来之后在国内是比较领先的。现在我们又开始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像海水淡化,我们很多新的领域,进去了之后,就比别人高的了一块,门槛低的自己进去容易,别人进去也容易,不好保持技术的领先性。我们现在的工艺在国内是属于比较领先的。
[人民网•天津视窗]:您在科研当中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失败,最后成功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
[吕晓龙]:高兴,当时是很放松的感觉,成功之前总是在失败,每天脑子想这些事情,脑子很累,突破了之后,心情觉得很轻松,就好像是爬到山顶的感觉。我们特别喜欢爬山,我站在高峰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情很放松,就是这种感觉。
[人民网•天津视窗]:放松以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是给自己一个奖励?还是给朋友打个电话,找几个朋友一起庆祝一下,放松一下。您会选择哪种方式?
[吕晓龙]:没有这些方式!对我的工作,家里非常支持,成功之后跟家里说一下就行了,不是那种突然性的东西,我是一步步的成功,是解决了一个有一个的难题才成功的,没有突然的结束,没有这样的事情。往往是这个阶段搞成功之后,又要想下一步怎么样再做,怎么才能再往下走。就是必须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是解决完了,就放松了,睡大觉了,成功了就意味着更加努力的工作。就像登山,登上去了很高兴,迎风舒展,但马上就看到了更高的山峰。需要继续努力。我一直是处在压力当中,我在搞这个东西,国外大的公司也在搞这种东西,竞争非常激烈,感觉自己的压力非常大。
现在从名誉、地位角度来讲,我取得一点成功,但这并不是我所追求的,人要淡泊名利。工作是永无止境的,不继续努力就是在浪费生命,因为国外的大公司设备条件比我们好得多,我们总是感觉压力很大,不是和国内比,是和国外比,所以说没有放松的时候。
[人民网•天津视窗]:现在全社会对教育都非常重视,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我们了解您有的家里有姐弟三人,全部都是博士、硕士,您觉得您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您的父母是如何培养你们的?
[吕晓龙]:我们觉得家庭培养对一个人的成功也是个很关键的因素,我父母都是党员,在过去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党员也不是太多,从小学开始,父母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不仅重视学习,家务事也要做,小时候,像扫地、烧水的家务我们都得做,我们也要做饭。现在许多小孩在家里娇生惯养,什么事都不做,全部由父母来做。我的父母在这方面要求非常严,通过家庭的教育对自己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自己会自觉的想做一些事情,我有自觉做事情的想法。人如果犯懒,好逸恶劳,那一定干不成事。
[人民网•天津视窗]: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一种自觉性。
[吕晓龙]:对我科研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网•天津视窗]:最后一个问题,作为教授,您对现在青年的学者,或者说正在准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有什么忠告或者提示?
[吕晓龙]:我认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首先是要脚踏实地做事情,不要太好高骛远,现在有的孩子非常能干,有的孩子就比较差,总是不想着自己如何好好做事情,要求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好的收入,总想自己的收入有多高,也不想自己能做什么,从中能学到什么,考虑太多是经济方面。当然了,现在的青年人面对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工作之后经济压力就更突出了,所以才比较看中物质条件。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光想在这一、两年的工作中挣很多钱,这个想法不对。我认为年轻人一定要干好一份工作,而且还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脚踏实地的干工作,是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方法,培养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然后才能是讲发展。我刚才讲,从我毕业工作分配,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如果经常更换工作单位,我认为难以取得好的科研成果。要脚踏实地的,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人民网•天津视窗]:我们预祝吕教授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继续的为人民造福!
[吕晓龙]:谢谢!
【嘉宾简介】吕晓龙,男,1964年2月生人,山西宁武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1987年6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8月2日获天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 天津工业大学重点学科材料学学科带头人。98年获天津市首届优秀青年人才奖和天津市教委命名的先进工作者,2001年天津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天津工业大学优秀教师,2003第七届天津市青年科技奖,2003年桑麻纺织科技奖二等奖,2003年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来源:人民网 2006-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