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林碧洲,男,1967年11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现任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

1999年6月博士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2001年6月副研究员。

2004年7月教授。

2005年4月环境科学与应用化学系系主任。

2006年2月应用化学系系主任。

2008年6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社会兼职:

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的复合与组装;

2、宽光谱响应新型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

3、层柱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组装与催化特性;

4、金属氧簇基超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绿色催化性能。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1、2004年12月“铌钨酸钽钨酸光催化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1996年11月“掺杂碱卤化物F2+型色心激光晶体”,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明专利:

1 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插锂的制备方法 林碧洲; 许百环 华侨大学 【中国专利】华侨大学 2007-03-21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68篇被SCI和EI收录,同行他引400多篇次。

发表论文:

英文:

1. Bi-Zhou Lin, Xiao-Ke Pei, Jin-Fei Zhang, Guo-Hua Han, Zhen Li, Pei-De Liu and Ji-Huai Wu,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and cobalt(II) coordination complexes, J. Mater. Chem.,2004, 14(13): 2001-2005.

2. Bi-Zhou Lin, Yan-Min Chen and Pei-De Liu, A new polymeric chain formed by paradodecatungstate clusters and {Cu(en)2}2+ complexe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en)2]3[{Cu(en)2}2(H2W12O42)]?12H2O, Dalton Trans., 2003, (12): 2474-2477.

3. Bi-Zhou Lin and Shi-Xiong Liu, First hexadecavanadate compou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Cu(1,2-pn)2}7{V16O38(H2O)}]?4H2O, Chem. Commun., 2002, (18): 2126-2127.

4. Bi-Zhou Lin and Shi-Xiong Li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layered vanadium oxide with metal coordination complexes: [Ni(en)2][V6O14], J. Chem. Soc., Dalton Trans., 2002, (6): 865-869.

5. Bi-Zhou Lin, Xiao-Ke Pei and Pei-De Li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two-dimensional vanadium oxide complex: [Co(2,2'-bipy)(H2O)(VO3)2], Inorg. Chem. Commun., 2003, 6(11): 1362-1364.

6. Bi-Zhou Lin, Zhen Li, Xiao-Ke Pei and Pei-De Li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Co(dien)2(VO3)3?H2O (dien = diethylenetriamine), J. Mol. Struct., 2003, 660(1-3): 181-186.

7. Bi-Zhou Lin and Pei-De Li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symmetric binuclear molybdenum complex with oxalate ligand, J. Mol. Struct., 2003, 654(6): 55 -60.

8. Bi-Zhou Lin and Shi-Xiong Liu,Hydrothermal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oordination cation metavanadaes, Cu(tn)2(VO3)2and Ni(NH3)2(VO3)2, Polyhedron, 2000, 19(23): 2521-2527.

9. Yan-Min Chen, En-Bo Wang, Bi-Zhou Lin and Shu-Tao Wang, First polyoxoalkoxovanadium germanate anion with a novel cage-like structure: solvotherm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Dalton Trans., 2003, (4): 519-520.

10. Shi-Xiong Liu, Shen Lin, Bi-Zhou Lin, Chi-Chang Lin and Jian-Quan Huang, 30-metallacrown-10 compounds, Angew. Chem. Intl., Ed. Engl., 2001, 40(6): 1084-1087. 11.

11. Bi-Zhou Lin*, Li-Wen He, Bai-Huan Xu, Xiao-Li Li, Zhen Li, Pei-De Liu, Two polyoxophosphotungstates formed by Wells–Dawson cores linked through W–O–W linkages, Cryst. Growth & Design, 2009, 9(1): 273-281.

12. Bai-Huan Xu, Bi-Zhou Lin*, Zhi-Jian Chen, Xiao-Li Li, Qin-Qin Wang, Prepara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olypyrrole/WS2 layered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9, 330(1): 220-226.

13. Bi-Zhou Lin*, Cong Ding, Bai-Huan Xu, Zhi-Jian Chen, Yi-Lin Che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thiophene/molybdenum disulfide intercalation material,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9, 44(4): 719-723

14. Ling Bai, Bi-Zhou Lin*, Xiu-Feng Huang, Zhi-Jian Chen, Xue-Gong Cao, Hydrothermal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wo phosphatotungstates containing Keggin clusters, J. Cluster Science, 2008, 19(4): 561-572.

15. Xie Qing-Fan, Chen Yan-Min, Huang Miao-Ling, Lin Bi-Zhou, A novel adipato- bridged dual U-shaped tetranuclear Cu(II) complex, Acta Chmica Sinica, 2008, 66(19), 2107-2112.

16. Bi-Zhou Lin*, Xue-Zhong Liu, Bai-Huan Xu, Qin-Qin Wang, Zi-Jing Xiao, Two molybdenum(V) phosphates containing sandwich-shaped clusters with zero-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Solid State Sciences, 2008, 10(11), 1517-1524.

17. Xue-Gong Cao, Bi-Zhou Lin*, Feng Geng, Xiao-Li Li, Zi-Jing Xiao,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duced molybdenum(V) phosphate, Chinese J. Struct. Chem., 2008, 27(6), 743-748.

18. Bi-Zhou Lin*, Guo-Hua Han, Bai-Huan Xu, Ling Bai, Yun-Long Feng, Hong S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ew phosphatomolybdates(V) containing sandwich-shaped [M(Mo6P4)2] clusters, J. Cluster Science, 2008, 19(2): 379-390.

19. Dong-Ya Sun, Bi-Zhou Lin*, Bai-Huan Xu, Li-Wen He, Cong Ding, Yi-Lin Chen, Zr-intercalated molybdenum disulfide: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nitrobenzene hydrogenation, J. Porous Mater., 2008, 15(3): 245-251.

20. Xue-Zhong Liu, Bi-Zhou Lin*, Li-Wen He, Xiu-Feng Huang, Yi-Lin Che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two-dimensional molybdenum(V) phosphates, J. Mol. Struct., 2008, 877(1-3), 72–78.

21. Li-Wen He, Bi-Zhou Lin*, Xue-Zhong Liu, Xiu-Feng Huang, Yun-Long Feng, A novel layer formed by paradodecatungstate clusters and {Cu(en)2}2+ bridging group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en)2}4{H2W12O42(H2)}]•9H2O, Solid State Sciences, 2008, 10(3): 237–343. (cover)

22. Li-Wen He, Bi-Zhou Lin*, Xue-Zhong Liu, Ling Bai, Xiu-Feng Huang,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2,2¢-bpy)2][{Cu(2,2¢-bpy)2}2 W12O40(H2)]×4H2O, Chinese J. Struct. Chem., 2007, 26(12): 1435–1440.

23. Bi-Zhou Lin*, Xiao-Ke Pei, Jin-Fei Zhang, Bai-Huan Xu, Dong-Ya Sun, Pei-De Liu, Layered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molybdenum disulfide and hydroxy-NiAl oligocation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in oxidation of sulfide, J. Porous Mater., 2007, 14(4): 465-470.

24. Bi-Zhou Lin*, Jin-Fei Zhang, Bai-Huan Xu, Cong Ding, Xiu-Feng Huang, Layered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molybdenum disulfide and hydroxy-Al, Cr and CrAl oligocation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benzene hydrogen- nation to cyclohexane,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07, 331(1/3): 105 - 111.

25. Bi-Zhou Lin*, Guo-Hua Han, Cong Ding, Xue-Zhong Liu, Ling Ba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ne-dimensional molybdenum oxide (H2enMe)[Mo3O10], Chinese J. Struct. Chem., 2007, 26(9): 1107-1111.

26. Bai-Huan Xu, Bi-Zhou Lin*, Dong-Ya Sun, Cong Ding, Xue-Zhong Liu, Zi-Jing Xiao,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poly(ethylene glycol)/ WS2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7, 42(9): 1633-1639.

27. Cong Ding, Bi-Zhou Lin*, Guo-Hua Han, Ling Bai, Poly[propylene-1,3-diam- monium [tetra-m3-oxo-hexaoxotrimolybdenum(VI)] dihydrate], Acta Crystallogr. Sect. C, 2007, 63(6): m256 – m258.

28. Bi-Zhou Lin*, Zhen Li, Li-Wen He, Ling Bai, Xiu-Feng Huang, Yi-Lin Chen, A sinusoidal chain constructed from decorated Keggin clusters and {Cu(enMe)2}2+ bridging groups, Inorg. Chem. Commun., 2007, 10(5): 600 – 604.

29. Bai-Huan Xu, Bi-Zhou Lin*, Dong-Ya Sun, Cong Ding, Prepara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olyethers/WS2 layered nanocomposites, Electrochimica Acta, 2007, 52(9): 3028 – 3034.

中文:

1 多壁碳纳米管改性InV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陈亦琳; 操小鑫;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无机材料学报 2011-05-15

2 水热沉淀法制备掺铁二氧化钛中空球及其光催化性能 匡继董; 林碧洲; 陈亦琳; 骈雪涛; 张克智; 张鸥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催化学报 2010-11-30

3 羟基铝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张进飞; 林碧洲; 许百环; 孙东亚; 耿凤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 【期刊】催化学报 2006-01-30

4 羟基铬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 张进飞; 林碧洲; 孙东亚; 许百环; 丁聪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 【期刊】催化学报 2006-12-30

5 含钴羟基锆柱撑MoS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孙东亚; 林碧洲; 许百环; 丁聪; 何丽雯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 【期刊】石油化工 2007-02-15

6 由己二酸根桥联的新颖双U形四核铜配合物:[Cu_4(phen)_4(NO_3)_2(H_2O)_2(adip)_(4/4)(Hadip)_(4/2)](NO_3)_2•2H_2O 解庆范; 陈延民; 黄妙龄; 林碧洲 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化学学报 2008-10-14

7 三维多立方烷类氯桥连的Cu(II)簇合物[Cu_3Cl_6]_∞的水热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陈延民; 解庆范; 林碧洲 泉州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化学系;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 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 【期刊】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3-12-28

8 铁铝柱撑二硫化钼的合成与表征 裴小科; 林碧洲; 张进飞; 韩国华; 李真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无机材料学报 2005-11-20

9 含钴(Ⅱ)配阳离子的MoS_2基嵌入化合物 林碧洲; 裴小科; 张进飞; 刘培德; 吴季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无机化学学报 2004-09-01

10 铝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质 裴小科; 林碧洲; 张进飞; 李真; 韩国华; 许百环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无机化学学报 2005-03-01

11 X形色心激光谐振腔参数的确定及类F_2~+型色心激光运转 黄妙良; 林建明; 吴季怀; 林碧洲; 邱继展; 许承晃 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光子学报 1999-05-25

12 两个锰的18-氮杂金属冠醚-6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研究(英文) 林深; 刘世雄; 林碧洲 福州大学化学系; 华侨大学材料学院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 【期刊】无机化学学报 2002-12-01

13 某些有机铵十聚钨酸盐的制备和催化性质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泉州 【期刊】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8-20

14 SnO_2纳米晶粉的溶胶-水热合成 林碧洲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期刊】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7-25

15 链状十五聚钒酸盐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洪掌珠;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泉州 【期刊】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1-20

16 三维骨架{[Cu(1,2-pn)_2]_4[V_(18)O_(42)(H_2O)]}_n•8nH_2O化合物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刘世雄; 林碧洲 福州大学化学系; 福州大学化学系 福州;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2-05-15

17 低温宽带NaCl(OH~-):(F_2~+)_H色心激光的实验研究 林碧洲; 许承晃; 吴季怀; 黄妙良; 邱继展; 林建明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光学学报 1994-04-05

18 掺OH~-稳定的F_2~+型心的激光振荡 林碧洲; 许承晃; 黄妙良; 吴季怀; 陈光富; 邱继展; 林建明; 潘子龙; 刘新民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激光杂志 1994-04-15

19 K_xNa_(1-x)Cl复合基质晶体生长 林碧洲; 许承晃; 邱继展 华侨大学物化所 【期刊】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10-15

20 辅助光对NaCl(OH~-)和KCl(Na~+,OH~-)晶体中的类F_2~+型色心激光输出的影响 黄妙良; 许承晃; 邱继展; 吴季怀; 陈光富; 林建明; 林碧洲; 刘新民 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光子学报 1995-08-15

21 F ̄+_2型色心激光器中辅助光的作用 林碧洲; 许承晃; 邱继展; 黄妙良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激光杂志 1995-06-15

22 NaCl(OH-)中K~+对F+2型心的形成及其光谱性质的影响 林碧洲; 许承晃; 邱继展; 吴季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光学学报 1996-02-05

23 纵向泵浦准三能级激光系统的再讨论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激光技术 1996-12-28

24 掺硫NaCl晶体中(F_2~+)_H心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林碧洲; 许承晃; 邱继展; 吴季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中国激光 1996-07-25

25 双线纵向激励F_2~+型色心激光器的激励尺寸效应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4-15

26 NaCl晶体中氧族离子稳定的(F_2~+)H心 林碧洲; 许承晃; 吴季怀; 邱继晨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人工晶体学报 1998-02-28

27 NaCl:(F_2~+)_(HA)色心晶体的制备及性质 吴季怀; 许承晃; 邱继展; 林碧洲; 黄长沧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 【期刊】功能材料 1992-08-28

28 NaCl(OH~-):(F_2~+)_H色心激光的研究 黄妙良; 许承晃; 林碧洲; 吴季怀; 林建明; 刘新民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激光技术 1992-06-29

29 红外可调谐NaCl(OH~-)∶(F_2~+)_H色心激光 吴季怀; 许承晃; 黄妙良;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中国激光 1993-06-30

30 NaCl晶体中用OH~-稳定的F_2~+型心及其激光运转 林碧洲; 许承晃; 吴季怀; 黄妙良; 林建明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12-31

31 辅助光对KCl(Na~+,OH~-):(F_2~+)_(AH)色心激光运转的影响 黄妙良; 许承晃; 邱继展; 陈光富; 林碧洲; 林建明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12-31

32 NaCl(OH~-):(F_2~+)H色心晶体的赋色与条件控制 吴季怀; 许承晃; 邱继展; 林碧洲; 黄妙良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人工晶体学报 1993-07-02

33 NaCl(OH~-):(F_2~+)_H晶体的制备及红外色心激光运转 吴季怀; 许承晃; 林碧洲; 黄妙良; 林建明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福建 【期刊】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993-06-30

34 内含热薄透镜四镜环形腔的光束特性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激光技术 1993-05-01

35 内含热薄透镜CW色心激光腔的振荡光束特性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期刊】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12-31

36 KCl:Li F_A(Ⅱ)色心晶体材料及其进展 林建明; 许承晃; 潘子龙; 邱继展; 黄妙良; 刘新民; 林碧洲; 吴建国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泉州 【期刊】人工晶体学报 1991-12-31

37 KCl(Li~+,Na~+,OH~-)晶体中类F_2~+型心的形成 邱继展; 许承晃; 陈光富;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福建 【期刊】人工晶体学报 1991-12-31

38 KCl(Li~+,OH~-)晶体中(F_2~+)_(A(H))心形成机理 陈光富; 许承晃; 邱继展; 林碧洲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 【期刊】人工晶体学报 1991-12-31

39 连续色心激光器X-腔的分析 林碧洲; 黄妙良; 许承晃 华侨大学材料物化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化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化所 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 【期刊】激光杂志 1992-04-30

40 铝簇柱撑MoS_2复合材料及其对硫化物催化氧化作用 裴小科; 林碧洲; 张进飞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华侨大学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 【会议】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 2004-09-01

41 羟基铬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林碧洲; 张进飞; 孙东亚; 许百环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 2006-07-01

资料更新中……

荣誉奖励:


1、2002年9月入选华侨大学新世纪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2006年1月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3、2006年5月获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4、2006年12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一个赶在时间前面的人

──访博导林碧洲老师

华侨大学新闻社专访

(华新社实习记者)曾剑钊(执笔) 李峥 戴若楠 陈月华 黄铤 杨丽芳 方智

导读--在我们和林老师约定采访时间的时候--林老师一直强调--不要大肆宣传--搞形象工程不好。他强烈要求我们把采访地点定在办公室--按他的话说就是不会耽误重要的工作。我们一直在想--像林老师这样的人容易采访吗--但采访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林老师是一个多彩的人!!

当代"怪才"

他── 一个物理学本科生--直接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并拿到了博士学位--

他──从副教授到教授再到博导只用了两年时间--

他──三十七岁就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他──是华侨大学06年五个入选福建省第七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教师之一--有多篇论文被SCIE和EI等国外著名刊物收录--有一篇被SCIE和EI同时收录。诸如此类事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今天访问的主人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林碧洲老师做到了。

在进入办公室之前--我们看见里面坐着一位穿着普通蓝色衬衫--四十岁左右却两鬓花白的老师--我们在那里议论--这是林老师吗--最后我们偷偷地对比相片才确定--这确实是那位传奇的林碧洲老师。

在我们进入林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他一下子惊呆了--"怎么这么多人啊--我这里装不下啊!"风趣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当我们问到"您为什么可以做出这样的成绩呢--"的时候--他淡淡的笑了笑--说--"我算是一个农转非的人--改不了农民的习惯--比较实在--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当我们惊异于林老师本科学的专业是物理--而深入研究的却是化学时--他认为--"化学专业和物理专业有很多的交叉的地方--化学专业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一旦发现了问题就一定要问个究竟。"

当记者问到--"你不怕遇到很大的有些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阻力吗--"林老师严肃的说--"我想套用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必在乎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既然选择了追求真理--就没有理由放弃。'"

他还告诉我们--"我从地瓜田里滚出来的--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没有人可以摧毁你--除非你自己想摧毁你自己!大学是一个既可以使人高飞也可以使人堕落的地方--你们应该想想怎样做才能够在离开大学的时候理直气壮的说一句──我不后悔!你要做到敢拍着胸脯说--我对得起我父母交的学费。"是啊--我们应该怎么做能让自己不会后悔呢--我们不约而同的思索着。

"无理"的"洲哥"

在私底下--同学们都叫他"洲哥"。洲哥很无理--喜欢吃冰淇淋--尤其是在上课的内容涉及到张力的时候。我们问他喜欢吃冰淇淋吗--他说--小时候家境并不好--吃的也不多。当家境变得好一点的时候--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喜欢吃了。举这个例子主要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有一次吃冰淇淋的经历。由于比较珍惜--慢慢地品尝得来的经验--而且这样的例子很生活化--会比较容易理解。

他很喜欢把学生们的桌子"弄乱"--贴一些便于电脑操作的纸条和一些课表--他还很喜欢在半夜同学们熟睡的时候发短信或者邮件--因为他经常在深夜工作的时候发现你作业存在问题--他喜欢用板书代替多媒体--自己和学生都要写很多字--很累但效果好--他喜欢把同学们的空间变小--在每个同学的旁边都放一个垃圾筒--他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一种严谨和勤俭的品质--他会给学生买羽毛球拍--虽然自己并不十分喜欢锻炼--但却经常让学生们锻炼--不希望学生像自己这样因为工作忙而无暇顾及身体。老师平时在家里很少做饭--但如果某个学生生病的话--他会亲自给你熬粥送饭--他有点"崇洋媚外"--以博士生的要求来要求研究生--强烈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用英文写论文……

有人说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林老师是一个"无理"的人--因为首先他是一个有理的人!

满眼英雄泪

林老师的女儿七岁--当同班同学的爸爸妈妈接儿女放学的时候--她却到办公室接父亲下班--因为老爸得了"健忘症"!林老师带有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导--事必躬亲的习惯经常使他工作得废寝忘食。或许天底下最有力量的就是自己的子女--因此女儿来的时候林老师都会很乖地下班。吃了饭--听女儿弹一会儿钢琴--常常等女儿睡着之后--又继续回办公室工作。

我们问--"我们知道您常抽烟--您女儿或者学生在时您会抽吗--"

"一般不会。"

"您这样工作--您的妻子会有意见吗--"他犹豫了一下--"有吧!"

"那您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呢--"林老师陷入沉思了。

"那如果给您一个机会让您再选择一次的话--您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吗--"林老师坚定的说--"会--肯定会!"

林老师又沉默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或者是在回忆着什么。对于妻子--他很想用行动来补偿--但自己真的没有太多时间.他讲到这里的时候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说--"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科研上做出成果来--报答她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会有一个出色的女人--而林老师有两个--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女儿。

当我们问到--"您做过什么自己后悔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吗--"林老师意味深长的说--过去唯一的好处就使让我知道惨痛的过去已不复存--做了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事已经做了。不必太在意自己的过去--再谈荣耀和挫折都没有太大意义--现在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不必太在意过去--因为在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来费尽心思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