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专著4部。
出版专著:
1.中国冬小麦新品种动态,2014,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ISBN978-7-5116-1568-8:1-506,编者.
2.核科学技术应用与中原经济区建设,2014,郑州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45-2018-2,副主编。
发表部分英文论文:
[1]Aolin Jia.Yan Ren.Fengmei Gao.Guihong Yin.Jindong Liu.Lu Guo. Jizhou Zheng. · Zhonghu He .Xianchun Xia. Mapping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QTL for adult-plant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in Chinese elite bread wheat line Zhou8425B. Theor. Appl. Genet , 2018 :1-9(SCI IF=4.132).
[2]Hongzhan Liu,Junsheng Wang,Chaoqiong Li,Lin Qiao,Xueqin Wang,Jingjing Li,Lizong Hu,Guihong Yin,Qingsong Ba.Analysis of phenotype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genes related mainly to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and sporopollenin in male-sterile anthers induced by high temperzture in whear(Triticum aestivum L.).Crop and Pasture Science,2018.
[3]Peipei Zhang, Guihong Yin, Yue Zhou, Aiyong Qi, Fengmei Gao, Xianchun Xia,Zhonghu He, Zaifeng Li * and Daqun Liu* . QTL Mapping of Adult-Plant Resistance to Leaf Rust in the Wheat Cross Zhou 8425B/Chinese Spring Using High-Density SNP Marker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7,8(793):1-10(SCI IF=4.495).(并列第一作者).
[4]Yong Wang,Jingzhong Xie,Huaizhi Zhang,Bingmin Guo,Shunzong Ning,Yongxing Chen,Ping Lu,Qiuhong Wu,Miaomiao Li,Deyun Zhang,Guanghao Guo,Yan Zhang,Dengcai Liu,Shaokui Zou,Jianwei Tang,Hong Zhao,Xicheng Wang,Jun Li,Wuyun Yang,Tingjie Cao*,Guihong Yin*,Zhiyong Liu*. Mapping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 YrZH22 in Chinese wheat cultivar Zhoumai 22 via bulked segregant RNA-Seq (BSR-Seq)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analyses. Theor. Appl. Genet,(2017) 130:2191–2201(SCI IF=4.132).(通讯作者)
[5]Fengmei Gao, Dongyun Ma, Guihong Yin, et al. Genetic progress in grain yield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in Chinese wheat cultivars of southern Yellow and Huai Valley Winter Wheat Zone from 1951 to 2012. Crop Science, 2017: 57:760–773(SCI IF=1.629).
[6]Cuifen Wang . Guihong Yin . Xianchun Xia . Zhonghu He .Peipei Zhang . Zhanjun Yao . Jinyan Qin . Zaifeng Li .Daqun Liu*. Molecular mapping of a new temperature-sensitive gene LrZH22 for leaf rust resistance in Chinese wheat cultivar Zhoumai22. Mol Breeding,2016,36(2):2-10 (SCI IF = 2.18). (并列第一作者)
[7]Fengmei Gao , Weie Wen , Jindong Liu, Awais Rasheed, Guihong Yin, Xianchun Xia, Xiaoxia Wu* and Zhonghu He*.Genome-Wide Linkage Mapping of QTL for Yield Components, Plant Height and Yield-Related Physiological Traits in the Chinese Wheat Cross Zhou 8425B/Chinese Spring.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5 , 6 ,1099:1-17 (SCI,IF=4.495).
[8]Chen F*, Zhang X, Zhang N, Wang S, Yin G, Dong Z, Cui D*. Combined small RNA and degradome sequencing reveals novel miRNAs and their targets in the high-yield mutant wheat strain Yunong 3114. PLOS One, 2015, 10(9): e0137773. (SCI ,IF=3.057).
[9]T.C.Zheng,X.K.Zhang,G.H.YinYin G.H. et al.Genetic gains in grain yield, net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achieved in Henan province of china between 1981 and 2008.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1,122:225-233 (SCI ,IF=3.048).
[10]Zhao X.L., Zheng T.C., Xia X.C., He Z.H., Liu D.Q., Yang W.X., Yin G.H., and *Li Z.F. Molecular mapping of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LrZH84 in Chinese wheat line Zhou 8425B. Theor. Appl. Genet.(SCI收录,IF: (SCI IF=4.132), 2008, 117:1069-1075.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唐建卫,高艳,胡润雨,张根源,殷贵鸿,耿洪伟.近十年基于重要小麦亲本周麦22的遗传改良[J/OL].麦类作物学报,2021(03):1-9[2021-04-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359.S.20210311.1641.020.html.
[2]高艳,唐建卫,邹少奎,胡润雨,张根源,孙玉霞,王磊,殷贵鸿.小麦周麦22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22(01):38-49.
[3]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杨光宇,王令涛,胡卫国,唐建卫,高艳,祁勇,于华强,吕永军,李顺成.小麦新品种国审周麦22号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灌浆规律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8(05):91-95.
[4]刘红占,王俊生,胡利宗,王雪芹,李超琼,乔琳,李俐俐,殷贵鸿,李菁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08):2563-2570.
[5]吕永军,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李楠楠,邹少奎,张倩,李顺成.基于Wintersteiger Monoseed TC的点播机在我国科研育种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8(01):167+170.
[6]韩玉林,殷贵鸿,吕永军,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李顺成,王丽娜,唐建卫,黄峰,高艳,于海飞,杨光宇.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周麦32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7(09):217-219.
[7]邹少奎,殷贵鸿,唐建卫,王俊生,韩玉林,李顺成,李楠楠.黄淮主推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7,37(06):730-738. (通讯作者)
[8]韩玉林,张海芝,殷贵鸿,张保亮,李国臣.氮肥后移对周麦26号群体动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7(05):51-52.
[9]邹少奎,殷贵鸿,唐建卫,韩玉林,李顺成,李楠楠,黄峰,王丽娜,张倩,高艳.小麦品种周麦22号的分子遗传基础及其特异引物筛选[J].麦类作物学报,2017,37(04):472-482. (通讯作者)
[10]韩玉林,殷贵鸿,杨光宇,唐建卫,王丽娜,黄峰,张倩,李楠楠,吕永军,李顺成,邹少奎,高艳.小麦品种周麦22茎秆生长特性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J].作物杂志,2017(02):34-37. (通讯作者)
[11]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李顺成,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高庆荣,袁凯.小麦紫色花药和紫色叶鞘性状的基因定位[J].农业科技通讯,2016(11):66-68+72.
[12]张倩,李楠楠,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邹少奎,吕永军,李顺成.小麦品种周麦28号优良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6(10):59-60.
[13]李楠楠,张倩,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邹少奎,吕永军,李顺成.小麦新品种国审周麦30号的优良特性分析[J].中国种业,2016(10):76-77.
[14]王俊生,刘红占,范小芳,殷贵鸿,韩玉林,周琳,赵锦慧.3种小麦DHAR蛋白高级结构建模与功能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09):2472-2480.
[15]黄峰,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唐建卫,高艳,吕永军,李楠楠,李新平,杨光宇.播期及种植密度对国审周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6(06):56-59.
[16]黄峰,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唐建卫,高艳,李楠楠,张倩,李新平,杨光宇.河南省小麦馒头品种适宜品质指标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04):103-107.
[17]王俊生,殷贵鸿,刘红占,范小芳,韩玉林,陈龙.小麦Ta-UBX1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核农学报,2015,29(10):1858-1866. (通讯作者)
[18]邹少奎,殷贵鸿,唐建卫,韩玉林,李楠楠,李顺成,黄峰,王丽娜,张倩,高艳.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分析及其特异引物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9):3941-3951. (通讯作者)
[19]高艳,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黄峰,王丽娜,于海飞,李楠楠,吕永军,张倩,李顺成,杨光宇,李新平.培养基对小麦单倍体胚成苗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107-110.
[20]韩玉林,殷贵鸿,黄峰,王丽娜,唐建卫,高艳,杨光宇,李新平,钱健康.强筋优质小麦品种周麦24号的配套栽培技术与推广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5(06):232-233.
[21]唐建卫,殷贵鸿,高艳,王丽娜,韩玉林,黄峰,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肖永贵,张艳,阎俊.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加工品质综合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5,35(06):777-784. (通讯作者)
[22]高艳,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黄峰,王丽娜,于海飞,李楠楠,张倩,杨光宇,李新平.倒春寒发生时期和次数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5,35(05):687-692. (通讯作者)
[23]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杨光宇,李新平.河南省周口小麦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04):36-41.
[24]韩玉林,殷贵鸿,黄峰,王丽娜,唐建卫,高艳,李楠楠,张倩,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小麦HMW-GS含量与加工品质的关系[J].作物杂志,2015(02):39-42.
[25]杜纪格,韩玉林,殷贵鸿,杨光宇,李新平,黄峰,王丽娜,唐建卫,高艳,于海飞.国审小麦品种周麦23号的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4(09):179-181.
[26]范小芳,王俊生,武安全,殷贵鸿,陈灿.小麦DHAR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07):14-18+22.
[27]殷贵鸿,杜纪格,韩玉林,唐建卫,于海飞,黄峰,王丽娜,高艳,李楠楠,邹少奎.国审小麦品种周麦27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4(07):62-63.
[28]王丽娜,殷贵鸿,杜纪格,韩玉林,唐建卫,黄峰,陈龙,于海飞,杨光宇.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生理特性及灌浆规律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4(06):151-154.
[29]殷贵鸿,杜纪格,韩玉林,唐建卫,于海飞,黄峰,王丽娜,高艳,杨光宇,李新平.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J].中国种业,2014(06):52-54.
[30]殷贵鸿,杜纪格,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超高产多抗广适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7号[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06):874.
[31]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黄峰,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小麦面粉白度与色泽因子配合力及相关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05):935-941. (通讯作者)
[32]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黄峰,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栽培措施对周麦27号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3(04):111-116.
[33]武安泉,王俊生,张玉玺,殷贵鸿.小麦Cyp450基因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8):38-44.
[34]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小麦品种周麦25号主要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种业,2013(06):43-45.
[35]黄峰,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主要栽培措施对强筋小麦周麦24号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04):732-735. (通讯作者)
[36]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陈龙,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周麦18号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03):24-27.
[37]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高产、多抗、广适、黑粒小麦新品种周黑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13(01):147-148+167.
[38]王俊生,李俐俐,杨欢,谭光轩,殷贵鸿.小麦F-box蛋白基因的电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02):15-19+25.
[39]陈璨,常云霞,周琳,殷贵鸿,王丽娜,陈龙.超高产小麦收获指数与灌浆期旗叶、穗下茎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09):83-85.
[40]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周麦18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2(01):102-104.
[41]唐建卫,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栽培措施对周麦23号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0):28-31.
[42]肖永贵,殷贵鸿,李慧慧,夏先春,阎俊,郑天存,吉万全,何中虎.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解析和抗条锈病基因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9):3919-3929.
[43]张福彦,陈锋,董中东,尚晓丽,崔党群,殷贵鸿.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分子鉴定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6):3289-3296.
[44]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黄峰,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多效唑对周麦23号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1(07):40-42.
[45]周琳,王贤,殷贵鸿,王丽娜,陈龙.超高产小麦收获指数与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06):43-45.
[46]唐建卫,殷贵鸿,王丽娜,韩玉林,黄峰,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遗传分析[J].作物学报,2011,37(09):1701-1706. (通讯作者)
[47]黄峰,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唐建卫,李新平,杨光宇.黄淮麦区小麦馒头加工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1,19(03):14-18. (通讯作者)
[48]黄峰,李新平,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唐建卫,于海飞,杜华兵,杨光宇.豫东潮土区不同氮肥用量和基追比对周麦2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作物杂志,2011(02):75-78. (通讯作者)
[49]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于海飞,陈龙,杨光宇,李新平.超高产小麦周麦16号生理生化特性和灌浆规律研究[J].作物杂志,2010(06):83-86. (通讯作者)
[50]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黄峰,王丽娜,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周麦16号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4-18.
[51]唐怀君,殷贵鸿,夏先春,冯建军,曲延英,何中虎.1BL·1RS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其对不同来源小麦品种1RS易位染色体的鉴定[J].作物学报,2009,35(11):2107-2115.
[52]康明辉,黄峰,王世杰,海燕,殷贵鸿,韩玉林.黄淮麦区部分推广小麦品种面条加工品质性状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24(05):222-225.
[53]陈龙,侯彩玲,谭光轩,于美玲,卢龙斗,殷贵鸿.小麦糯性基因多重PCR体系的建立[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05):747-751.
[54]卢龙斗,侯彩玲,陈龙,殷贵鸿,邓传良,高武军,杨绪勤,谭光轩.小麦糯性基因的多重PCR分子鉴定[J].遗传,2009,31(08):844-848.
[55]殷贵鸿,李根英,何中虎,刘建军,王辉,夏先春.小麦新品种济麦22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J].作物学报,2009,35(08):1425-1431.
[56]殷贵鸿.周麦18[J].中国农业信息,2009(07):31.
[57]康明辉,黄峰,王世杰,海燕,殷贵鸿,韩玉林.黄淮冬麦区南部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馒头加工品质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04):599-603.
[58]殷贵鸿,王建武,闻伟锷,何中虎,李在峰,王辉,夏先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的RGAP标记及其应用[J].作物学报,2009,35(07):1274-1281.
[59]韩玉林,殷贵鸿,王丽娜,黄峰,于海飞,郑继周.强筋优质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周麦2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8(05):92-93.
[60]殷贵鸿,郑天存,韩玉林,于海飞,郑继周,王丽娜,黄峰,张相武.优质小麦新品种周麦19号品质性状及强筋适宜种植区筛选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7(08):21-23.
[61]郑继周,殷贵鸿,韩玉林,于海飞,黄峰,王丽娜,郑天存.国审周麦18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07):51-52.
[62]郑天存,李新平,殷贵鸿,郑继周,杨光宇,韩玉林,于海飞,黄峰,王丽娜.周麦18号超高产、耐旱节水特性及选育技术分析[J].作物杂志,2007(03):76-79.
[63]殷贵鸿,郑天存,郑继周,于海飞,韩玉林,王丽娜,张相武.黄淮麦区小麦就地夏繁加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种业,2007(03):59-60.
[64]黄峰,郑天存,李保云,殷贵鸿,刘广田.用“三论”原理对小麦育种研究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6(04):233-235.
[65]殷贵鸿,韩玉林,于海飞,郑继周,黄峰,郑天存.小麦新品种周麦1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6(01):46-47.
[66]殷贵鸿,韩玉林,黄峰,郑继周,于海飞,王丽娜,杜同连.国审豫麦62号最佳品质种植生态区筛选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5(12):130-131.
[67]殷贵鸿,韩玉林,黄峰,郑继周,于海飞,杜同连,杨霞.小麦新品种周麦16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作物杂志,2005(02):54.
[68]殷贵鸿,韩玉林,于海飞,郑继周,黄峰,杜同连,杨霞.高产早熟多抗弱筋小麦周麦17号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4(11):28.
[69]郑天存,殷贵鸿,李新平,杨光宇,张先德,郑继周,韩玉林,于海飞.超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国审周麦16号的选育及主要特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4(08):15-17.
[70]黄峰,郑天存,殷贵鸿,韩玉林,杨光宇,李新平,杨朝福,李亚.冬小麦杂优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种子,2004(07):65-66.
[71]殷贵鸿,郑继周,韩玉林,于海飞,石俊梨,常伟良.不同包衣药剂及贮藏期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4(02):10-12.
[72]郑天存,殷贵鸿,韩玉林,郑继周,李新平,杨光宇,张先德.高产优质小麦豫麦62号形态及生理特点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3(04):82-84.
[73]王红星,古红梅,周琳,郑继周,殷贵鸿.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关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05):51-52.
[74]牛明功,王贤,陈龙,杨光宇,殷贵鸿.干旱、渍涝和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种子,2003(04):17-19.
[75]陈龙,吴诗光,李淑梅,殷贵鸿,周琳,古红梅.低温胁迫下冬小麦拔节期生化反应及抗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1(04):42-46.
[76]周琳,古红梅,陈龙,王红星,扬光宇,殷贵鸿.小麦品种间灌浆期耐湿性的生理效应差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425-427.
[77]吴诗光,陈龙,殷贵鸿,杨光宇.灌浆期干旱对高产小麦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1(09):6-7.
[78]殷贵鸿,郑继周,韩玉林,朱凯,田灵芝,杨光宇.小麦新品种豫麦6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1(02):31-32.
[79]杨光宇,殷贵鸿,郑继周,田灵芝,孙以信.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及最佳施药期的研究初报[J].麦类作物学报,2000(02):93-95.
[80]杨光宇,田灵芝,郑继周,殷贵鸿.豫麦51号小麦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00(03):13.
[81]郑天存,田灵芝,杨光宇,郑继周,殷贵鸿.豫麦51生长发育及形态生理特点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0(01):67-70.
发表会议论文:
[1]殷贵鸿,唐建卫,李楠楠,李顺成,高艳,邹少奎. 河南周口小麦抗赤霉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C]. 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 2017:136.
[2]殷贵鸿,韩玉林,唐建卫,黄峰,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杨光宇,李新平. 河南省周口“十二五”小麦遗传育种进展及今后研究方向[C]. 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 2015:51-52.
[3]殷贵鸿,李在峰,何中虎,夏先春.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ZH84紧密连锁的RGA标记的开发[C]. 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 2009:64.
[4]殷贵鸿,韩玉林,郑继洲,郑天存,黄峰,马焕忠. 黄淮麦区强筋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烘烤品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C].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中国农学会,2004:78-83.
[5]韩玉林,殷贵鸿,黄峰,郑继周,于海飞. 不同磁场处理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C].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中国农学会,2004:115-116.
[6]郑天存,韩玉林,李新平,殷贵鸿,郑继州. 河南省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及今后遗传改良分析[C].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2001:414-418.
[7]郑天存,殷贵鸿,杨光宇,李新平,韩玉林,郑继州,朱凯. 建国50年来河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及21世纪遗传改良方向探讨[C].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2001:464-469.
报纸文章:
1 加强早春麦田管理 夯实丰收基础 殷贵鸿 周口日报 2012-02-01
媒体报道一:
殷贵鸿:五个国庆节 见证祖国发展变化
人物简介:殷贵鸿,河南鄢陵人,河南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学院研究员,兼任河南省小麦种质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小麦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农科院和郑州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协第九次全代会代表,中共河南省第八次和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第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中长期培养对象等。主持国家863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2个项目,育成小麦新品种46个,育成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新增粮食100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0亿元。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25项,发表论文60多篇,被 FrontiersinPlantScience、TheorApplGenet、MolBreeding等 SCI收录10余篇,著作4部。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十大青年科技领军人物、河南省科技杰出青年、河南省创新争先奖状、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和庄巧生小麦研究突出贡献青年奖等称号。
殷贵鸿获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接受媒体采访
刚参加工作时期的殷贵鸿
1974年,是新中国成立25周年,这一年我出生在许昌市鄢陵县偏远农村。当时,鄢陵县是农业小县,人多地少,人民群众勉强温饱,县城狭小“两条小马路,一个十字街”,大部分乡镇农村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十分贫穷落后。
现如今我已步入不惑之年,从一个农村娃成为大学教授、博导。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鄢陵如今已成为“中国花木第一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兰南高速、盐洛高速、安罗高速和郑合铁路、三洋铁路贯穿全境,四通八达、方便快捷,一年一度的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已成为鄢陵享誉全国的一张靓丽的特色名片;同时,鄢陵在工业上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纺织箱包、装备制造、食品饮品、医用敷料和生物质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全县上下围绕“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目标,正致力打造国家健康养老示范区。回想40多年来,个人、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变,所有的这一切都归功于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自己对此感受颇深。
1979年建国30周年国庆节,那时我刚刚5岁,还没有上学,参加我们生产大队组织的庆祝大会,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还打着补丁;早上吃的是红薯加工的窝窝头,啃时黑硬粘,饭后胃发酸;中午喝豆面面条,粗硬糙,没有一点油水;晚上吃蒸红薯、喝蒸红薯的水。一家九口人挤住在三间土坯房里,赶集走亲戚全靠双腿走路。
1989年建国40周年国庆节,那时我15岁,已经上初中,参加我们学校组织的庆祝大会,穿的是崭新的海军衫和大裆裤;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种了10多亩棉花,养了5头黄牛,生活较为富裕,一日三餐吃白面馒头还有青菜豆腐;住上了明亮宽敞的大瓦房,看上了13英寸的黑白电视;骑上了自己的“永久”牌自行车。
1999年建国50周年国庆节,那时我25岁,已经参加工作,同时也是我们学校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研究生,参加我们学校组织的庆祝大会,观看澳门回归直播,穿西服打领带与同学在操场上拍照合影,晚上同学们一起在学校东门饭馆喝啤酒吃烩面,家里住三室两厅98平方米的房子,看28英寸的大彩电,买了崭新的“豪爵”牌摩托车。
2009年建国60周年国庆节,那时我35岁,已获得博士学位,任小麦研究室主任10年,上午参加单位组织的庆祝大会,集体观看国庆阅兵,中午和全室同事一起在饭店吃饭,晚上我们全家人又去饭店聚餐祝贺,家里住三室两厅170平方米的房子,看50英寸的超薄大彩电,买了2辆电动自行车。
建国70周年国庆节,我即将45周岁了,已经调到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工作2年多了,住上了200平方米四室两厅的周转房,看着60英寸的超薄液晶大彩电,全家人准备开着“现代”牌SUV去清明上河园转转,然后吃开封灌汤包。
我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和教学工作,科研条件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发生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每年科研经费不到5万元到现在每年科研经费100万元;从最初简陋的“眼看、牙咬、尺子量、天平秤”到现在的精准的双、单倍体育种、分子育种;从原来人工拉耧播种、人工割麦到现在的小区条播机机械播种、进口收割机收获小麦;从原来十年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系到现在每年育成200个小麦新品系,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70年风雨兼程,70年飞速发展,我们伟大祖国已迈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将实现,在这百年一遇的盛世,我刚刚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建国70周年纪念章,万分激动,倍感荣幸。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常在想,到新中国成立80周年、90周年、100周年我分别是55岁、65岁、75岁,那时的是我会在干什么?距离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还有30年,我能做什么?
我想就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立德树人,站好三尺讲台。以本为本,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改革教学教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精心传授自己的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经验,坚定学生学农、爱农、支农的理想信念,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努力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为国家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热爱科研,做好小麦育种。以小麦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庄巧生院士、李振声院士为楷模,挚爱小麦育种,围绕目前黄淮麦区存在急缺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突出问题,带领小麦育种科研团队,刻苦钻研,拼搏创新,早日攻克抗赤霉病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既抗赤霉病又高产优质的优异小麦新品种,育繁推加相结合,加速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品种支撑。
三是扎根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学习我校郭天财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进千万家,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发现、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指导农民群众科学种田,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
这就是我对未来工作的计划。我想,此前关于国庆节的五段记忆让我感受到到祖国快速发展所产生的伟大变化,感受到人民生活的富足安康。接下来,我还将见证更多的奇迹在中国发生,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了这一天,我愿意埋头苦干,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进步之中,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hena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3268771
媒体报道二:
大地作证
——记周口市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殷贵鸿
5月3日上午11时40分,周口市气温陡升至35摄氏度,殷贵鸿戴着草帽,脖子里搭着一条毛巾,站在60亩小麦试验田里看着他新培育的周麦19受粉情况,远远看去,他就像一个稻草人。
他没有假期。春天来了,他蹲在地里看小麦长势;夏天到了,他站在烈日下,选穗、拔单株、脱粒、实验;秋天到了,他弓腰分区播种新品种;冬天到了,他还要拨开雪层,
看看麦苗的抗寒能力。
刚刚上任周口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今年才32岁的他,由于长期的弯腰低头实验、观察,得了严重的颈椎病;经常狂风、暴雨中蹲在麦地里看秸秆抗倒能力,还很年轻的他就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现在吃饭右手端不动碗;职业性的饮食不规律,他还得了胃病。
是什么使殷贵鸿如此坚定和执著?原来,1992年,农村生活条件普遍很差的时候,他正在读高中二年级。那年,殷贵鸿的老家鄢陵县实行小麦统一供种,推广使用的就是周麦9号,麦收时居然刷新全县纪录,亩产550多公斤,乡亲们乐翻了天。“周麦”能让农民吃上白面馍,对农民的贡献最大,由此,他抱定志愿,将来要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工作。
1997年本科毕业后,殷贵鸿如愿来到周口农科所工作,投到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郑天存的麾下。
9年了,他把自己的青春都撒在了这60亩地里。先后培育出周麦系列15个新品种,其中周麦11、12、16、17、18经过国审,5个通过省审(与国审重叠1个),6个品种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获得地厅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累计推广种植6077万多亩,新增经济效益15亿多元。
9年来,他被评为国家区试先进个人、河南省区试先进个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河南省首届青年读书成才奖、周口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3月,他又以农学院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
9年来,他走过了一条充满光环而又饱含风雨的道路。
育种课题,每个环节都是艰苦的,小麦所承受的自然条件,科研者也必须蹲在麦地里一同体验。然而,每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周期,一般需要经过8~10年。
为加快育种进程,殷贵鸿在郑天存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出了加代技术。也就是说,春夏期间,在试验田里逐棵选择穗大、籽饱、叶型好的单株;对所选择的几种小麦不断杂交试验,等到次年夏收时再优中选优,然后再比较,直到育出麦种均匀、穗大、粒饱、多抗,而且子粒全角质(优质麦)。为研究小麦,殷贵鸿经常忘记吃饭,同事们羡慕他的敬业精神,送他外号“小麦迷”。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周麦19从培育到2005年河南省审定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试验平均亩产563.7公斤,最高亩产达685.7公斤,一举达到河南省“十五”攻关要求;区试连续两年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强筋一级标准。其间,在2005年9月全国第三届优质小麦品质鉴定会上,“周麦19”从300多个参选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评定出的12个优质品种之一,此举标志着周麦育种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本报记者:张靖 2006年05月09日
媒体报道三:
周口市农科院小麦专家殷贵鸿博士建议:强化麦田早春管理 科学抗旱夺取丰收
当前正值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小麦专家、农学博士殷贵鸿。他建议,强化麦田早春管理,科学抗旱夺取丰收。
殷贵鸿说,开春后,天气将迅速转暖,小麦将要进入返青拔节期,而这个时期不仅是小麦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还是决定小麦高产的关键时期。返青期是决定小麦成穗数的关键时期,拔节期是决定穗子大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若遭遇干旱,将直接影响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最终影响小麦产量。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后冬早春降水依然偏少,旱情可能持续,出现冬春连旱的几率较大。因此,要抓住立春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和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这一有利时机,根据今年的小麦苗情复杂的特点,在麦田管理上要根据苗情、墒情、病虫情,因苗、因时、因地制宜,看苗管理,分类指导,科学管理,争取多成穗、成大穗,为今年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对于如何科学地抗旱浇水,殷贵鸿建议:应根据墒情、苗情,科学浇水。(1)应当早浇的麦田:一是凡0-2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以下,且群体头数不足的麦田,特别是抢墒播种又从未浇过水的麦田,或者整地播种质量差、砂浆黑土、粘土、旋耕镇压不实、失墒严重的麦田,开春后都应及早浇水。二是对于因晚播苗小、苗弱的麦田应及早浇水。(2)应当晚浇的麦田:凡冬前已经浇过水,且麦苗生长基本正常,亩群体头数≥80万头的麦田,可适当推迟浇水时间,待春季气温回升,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再进行浇水。(3)科学的浇水时间和方法: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的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小水细浇,注意浇透,杜绝大水漫灌。浇水时如遇大幅度降温,应立即停浇,待气温回升时再浇,防止发生冻害。浇水量以晚上降温前全部渗完、地面无积水为宜,浇过水的麦田一定要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保墒,避免板结裂缝,达到增温保墒、促根下扎、促苗早发、消灭杂草的目的。
除了科学浇水之外,早春麦田还要科学管理。要看苗追肥:要做到看苗追肥、因地追肥、防止旺长、防止倒伏。麦播时底肥施用不足或播种较晚,目前群体偏小、苗质较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早追肥,每亩可追施尿素12公斤-15公斤/亩;冬前生长偏旺、群体偏大的麦田要推迟到拔节期追施尿素7公斤-10公斤/亩。要及早动手、防治病虫草害:关键时期为2月中下旬至3月初。(1)小麦纹枯病:第一次防治应在2月20日前进行,间隔10天再接力防治第二次,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克-40克/亩或20%三唑酮80毫升-100毫升/亩兑水50公斤,对准茎基部喷雾,注意一定要喷湿,防治效果才会较好。同时还可以早控早治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危害。(2)麦蚜:用10%吡虫啉30克-40克/亩或乐斯本25毫升-3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效果较显著且安全,残留少。(3)麦红蜘蛛:可用0.9%虫螨克15毫升-2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4)麦田杂草:对于当前杂草发生严重的麦田,应在晴暖无风天气喷施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75%巨星干悬剂1克+6.9%骠马浓乳剂5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洒,既防治阔叶杂草又防治禾本科杂草,注意不要重喷和漏喷,以免造成除草剂药害。要合理化控、科学防倒。对于群体大且旺长的麦田,可在起身期进行化控,用壮丰安30毫升-40毫升/亩或15%多效唑粉剂30克-40克/亩,兑水30公斤对小麦茎叶部喷雾,可有效控制节间伸长,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植株抗寒能力,特别是抗倒能力。要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普遍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浇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殷贵鸿博士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要高度重视麦田早春管理,及早行动,采取得力措施,根据苗情,分类管理,科学管理,努力夺取我市夏粮“八连丰”,为实现追赶跨越的发展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粮食支撑。
文章来源:《周口日报》记者:马月红 2011-02-09
媒体报道四:
殷贵鸿: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送进千万家
殷贵鸿博士是“成果卓著的小麦育种专家”,这个已担任10年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主任的博士,先后培育出周麦系列15个新品种,其中周麦11、12、16、17、18、21、22、23等7个品种通过国审,2个品种通过省审(周麦19、24),6个品种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周麦25、26、27、28、29、30),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育成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1亿多亩,新增经济效益20多亿元。在今年夏粮生产中,他参加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在河南省推广了1700万亩,约占全省小麦的20%。
记者见到殷贵鸿时,头戴草帽、穿着厚厚工作服、热得汗流浃背的他正在埋头做小麦品种的产量比较、籽粒观察研究。由于常年在试验田里观察小麦长势、记录数据,殷贵鸿手部的皮肤和胳膊相比,明显黑了许多,像戴了一双黑手套。“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进千万家”是殷贵鸿博士的座右铭。他说,农民种植他们培育出的周麦新品种,比他在国内顶尖的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更令他感到快乐。
殷贵鸿谦虚地说,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离不开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省、市领导对他在科研试验资金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由原来的每年3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实验条件得以改善,由原来落后的“眼看、牙咬、秤称、尺子量”跨越到现在居省内领先水平的分子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制粉实验室、品质测定实验室、蒸煮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可以精确地检测目标基因,科研设施也由人工割麦发展到现在由奥地利进口小区收割机收割,试验田浇水也由人工浇水发展到电脑控制的自动化喷灌……
10年来,他走过了一条充满光环而又饱经风雨的道路。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等。2006年3月,他以农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又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面对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科院和跨国企业利马格兰公司、嘉里公司的优厚待遇、诱人的职位,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回到周口团结和带领小麦育种团队,继续致力于超级小麦新品种的科研工作,确保了我市小麦育种科研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育种科研每个环节都十分艰苦,殷贵鸿却乐此不疲。为研究小麦,殷贵鸿经常忘记吃饭,同事们敬佩他的敬业精神,送他外号“小麦迷”。殷贵鸿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作为主要育种人参加培育出的国审周麦22超高产、抗寒、抗倒、抗病,2007年在国家区试中获得2组第一,创造了我国小麦区试最高亩产746.8公斤的纪录,是目前国内最畅销的小麦新品种;最新育成的国审周麦23,2006年至2008年连续3年参加6组国家和省级试验获得6组第一,2008年5省汇总平均亩产600.9公斤,最高亩产 743.4 公斤;2009年主持育成了我省当年唯一通过审定的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周麦24,推广前景广阔。在今年3月全国第六届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上,他作为全国唯一一名地市级农科院的最年轻育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受到了小麦权威李振声院士、程顺和院士及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标志着周麦的育种和科研工作继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殷贵鸿刚出生几天的小女儿的小名叫麦穗,这是他的同事李文纯告诉记者的。由此看来,殷贵鸿的“小麦迷”也把孩子“迷”到了小麦育种里。
文章来源:《周口日报》2010-7-19
媒体报道五:
加强麦田春季管理 力争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
——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小麦专家、农学博士殷贵鸿就当前麦田管理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 李硕)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全力以赴,抗旱浇麦,取得了连续6年小麦丰产丰收的好成绩,创造了单产超500公斤、总产量超50亿公斤、成为黄河以南全国第一个单产超500公斤、总产量超50亿公斤的省辖市的奇迹,赢得了“中原粮仓”的美誉,确保了我市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正值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确保我市“中原粮仓”的美誉,奠定我市国家粮食核心区的重要地位,实现我市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连续7年丰产丰收的目标,近日记者走访了周口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小麦专家、农学博士殷贵鸿,他就当前麦田管理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新年好,殷博士!过了春节长假第一天上班就来打扰,你不在意吧?
殷贵鸿:新年好!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我最喜欢把我们研究出的最新科研技术和成果以最快速度让最广大农民朋友掌握和使用,为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去年我市小麦生产取得了连续6年大丰收,创造了历史新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那么,请问殷贵鸿博士,今年我市小麦生产形势如何?
殷贵鸿:由于去年麦播期间底墒充足,小麦出苗良好,群体较为适宜。
记者:当前小麦生产存在哪些问题?
殷贵鸿:目前大部分小麦正处于返青期,我市麦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苗情较弱,发育较缓。由于去年11月中旬普降几十年罕见的暴雪,气温骤降,后来又连续出现多次寒潮,全市小麦冬前光照和有效积温较往年明显减少,致使越冬期小麦叶龄较常年减少1~2片叶,且大分蘖少,次生根不足、下扎较浅,造成目前多数麦田苗情较往年弱,发育较为缓慢。(2)病虫草害较重。去年麦播后,土壤墒情好,利于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越冬基数较常年高。当前我市小麦病虫害重于常年同期,主要发生的是小麦纹枯病、麦蜘蛛、麦蚜;麦田杂草数量也较常年偏多,与小麦争光争肥。
记者:对当前麦田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殷贵鸿:农时不等人。春节过后,天气将迅速转暖,小麦将要进入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抓住春节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和农民工返乡过节这一有利时机,提前抓紧开展春季麦田管理、看苗管理,促弱转壮,因地制宜,促苗早发,争取多成穗,成大穗,为今年小麦丰产搭好架子。俗话说:“小麦要高产,春季管理是关键。” 根据我们多年的科研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看苗追肥 注意要做到看苗追肥、因地追肥,防止旺长、防止倒伏。若最高群体在≤80万/亩的适播麦田,可在返青期追施尿素12~15公斤/亩;若最高群体在80~100万/亩的适播麦田,可在起身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若最高群体在110~120万/亩的适播麦田,可推迟追肥,在拔节期追施尿素8~10公斤/亩。晚播麦田应提早追肥,在2月20日前追施尿素13~15公斤/亩。
2.及早动手、防治病虫草害 关键时期为2月中下旬至3月初。(1)小麦纹枯病。第一次防治应在2月23日前进行,间隔10天再接力防治第二次,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或20%三唑酮80~100毫升/亩兑水50公斤,对准茎基部喷雾,注意一定要喷湿防效才会较好。同时还可以早控、早治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危害。(2)麦蚜。用10%吡虫啉20~30克/亩或乐斯本25~3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效果较显著且安全、残留少。(3)麦红蜘蛛。可用0.9%虫螨克15~2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4)麦田杂草。对于当前杂草发生严重的麦田,应在晴暖无风天气喷施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75%巨星干悬剂1克+6.9%骠马浓乳剂5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洒,既防治阔叶杂草又防治禾本科杂草,注意一定不要重喷和漏喷,以免造成除草剂药害。
3.适时中耕 有条件的农户,提倡进行浅中耕,以达到增温保墒、破除板结、消灭杂草、促苗早发、促苗快长的目的。
4.合理化控、科学防倒 对于群体大且旺长、肥力高容易发生倒伏的麦田,可在起身期前后进行化控,用壮丰安30~40毫升/亩或15%多效唑粉剂30~40克/亩,兑水30公斤对小麦茎叶部喷雾。能有效控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根系下扎,增强小麦的抗倒能力和抗寒能力。
5.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普遍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浇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记者:殷博士,您对农民朋友有什么希望?
殷贵鸿: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务必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看苗管理,科学管理,促弱转壮,促苗早发,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奠定丰收基础,力争我市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进一步奠定我市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的重要地位,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周口日报》2010-02-20
媒体报道六:
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访河南省政协委员、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殷贵鸿
“我省是全国小麦生产、小麦种子繁育第一大省。随着全面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急需在小麦生产第一大市周口市建立河南省小麦品种权交易展示中心,确保小麦现代种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1月30日,省政协委员、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殷贵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河南省小麦占全国的1/4,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我省小麦丰歉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我省还是小麦种子繁育第一大省,不仅保障本省用种,还辐射到黄淮麦区的皖、苏、陕、鲁、晋等省,为保障我国小麦种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周口市地处黄淮地区腹地,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小麦生产,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先进市和河南省小麦生产第一大市。”
殷贵鸿建议,在周口市建立河南省小麦品种权交易展示中心,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股份化的要求,政府出政策扶持,小麦种业企业提供资金,科研院校提供科技成果和人才,构建以小麦产业为主导、种业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科企紧密联合、利益分享、互惠共赢的产学研联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新型小麦科技成果交易展示中心,立足河南,辐射黄淮,面向全国,等条件成熟,进而申报科技部的国家黄淮小麦品种权交易展示中心。形成科研、示范、生产、推广、加工相结合的有机链条,促进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应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媒体报道七:
鸿鹄之志,贵在永恒
——河南省青年小麦育种专家殷贵鸿博士
【摘要】:正现任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周口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周口市农学会副秘书长、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周麦"育种主持人的殷贵鸿博士,年轻有为,刻苦钻研,立志于把"周麦"育种作大做强,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被业内人士称为"周麦"的第二代掌门人和开拓者,2006年5月被树立为河南青年先进典型,并被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宣传。
文章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