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黄日辉,高级农艺师,广西象州县人,1958年生,壮族。1986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农学专业,曾任象州农科所所长,现为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优质特种米品种选育,优质杂交稻选育等科学研究.曾先后获得全国“星火科技二传手”称号,广西“科技种养能手”、“科技种养大王”称号和来宾市“科技种养大王”等荣誉称号。
黄日辉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已有30多年,在红香米杂交稻育种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并先后承担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红香稻三系不育系选育”和“优质多抗红香稻恢复系选育”等研究,育成的新恢复系——红香稻823解决了普通红香米在生产中存在米粒着色不均匀的问题.目前正主持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攻关项目“优质多抗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研究.他先后育成特优5号、新香优53、优Ⅰ红香优33、科德优红33、泰丰18A、泰丰优桂99、科德186A、槟榔红A、银丰A(原名象209A)等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2017年又育成了优质香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原香39A,配制育成优质白香米组合--原香优361,优质红香米组合--原红优39。优质紫香米组合--原紫优706,并开始应用于产业化开发。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6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农学专业。
联系方式:
广西象州县罗秀镇201号。邮编:545803。电话:15678782988 13807826691。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优质特种米品种选育,优质杂交稻选育等科学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红香稻三系不育系选育”(十一五期间) 。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优质多抗红香稻恢复系选育” (十一五期间) 。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攻关项目“优质多抗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十二五期间) 。
科研成果:
先后育成:特优5号、新香优53、优I红香优33、科德优红33、泰丰18A、泰丰优桂99、科德186A、槟榔红A、银丰A(原名象209A)等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科德优红33介绍:
红香米杂交水稻新组合——科德优红33,是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以自育的香型软米优质三系不育系科德186A为母本与自育的优质红米香稻恢复系SR33M为父本配组育成。200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
该组合糙米赤红色,精米淡红色,蒸煮时具有浓郁的广西荔浦芋香味,米质较优,根据国家农业部稻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科德优33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7.6%,长宽比3.1,垩白米率10%,垩白度1.2%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12.2%,除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米标准;科德优红33不仅米质比广西主栽优质米对照的主要品质指标好,主要保健成分维生素B1、B2比对照高30%~60%,维生素E总量是对照的5.3倍,β-胡萝卜素含量10mg/100g,花青素含量4.75mg/100g,黄酮类化合物比对照高10.2倍,硒元素是对照的217%,医学营养研究表明,维生素B1、具有增进食欲与消化功能,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作用;维生素B2具有利尿消肿、防止过氧化脂质形成作用,并可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黄酮、花青素具有如延缓老化、消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及抗炎作用、改善糖尿病;β-胡萝卜素可能减少前列腺癌、肺癌和肝癌的发生作用最为明显。因此科德优红大米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经多次组织品尝,专家们一致认为科德优红33煮具有荔浦芋香味。煮饭、粥香味可口,老少皆宜。
该组合株高100~110cm,秋播生育期110d(与金优桂99相当),每穗着粒120~14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5g左右。田间栽培技术与普通杂交稻相同。为了使糙米红色素更加亮丽,宜让稻谷充分成熟才收获。凡是金优桂99能种植的区域,科德优红33均能种植。
该组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①该组合种子直接应用有机稻米生产。由于该组合综合抗性好,米质优且富含多种营养保健成分,所生产的有机红香米,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格将比普通白米有机米更高,有较强市场竞争潜力。②该组合子一代红香米直接用于制作各式高级八宝粥;也可供经营米粥的门店、各医院食堂、养生堂等给需要迅速恢复身体健康的体弱人群食用。③用于酿酒。采用传统的黄酒生产工艺,用该组合的红香米酿出的酒,其色泽近似于葡萄酒,其口感与风味更是别具一格。④用于制作红香米米线(南方称米粉)。用该红香米制作的红香米线,粉丝呈赤红色,口感佳,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所以红香米杂交稻科德优红33子一代红香米为原料,已开始批量生产有关产品:①槟榔红香米,②红香米酒,③红香米线。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洽谈有关合作开发事宜。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1]黄日辉, 潘康, 郭新颖, 何奕响, 吴垂欧, 张大宽, 李刚. 一种立式电热低温谷物种子干燥机[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219551098U, 2023-08-18.
[2]黄日辉, 王冬喜, 李子浩, 潘秀勤, 李刚, 巫贵江, 庞彦, 黎少平. 一种米酒酿造蒸酒锅及其应用酿造系统[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216712052U, 2022-06-10.
[3]黄日辉, 潘秀勤. 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212436306U, 2021-02-02.
[4]黄日辉. 水稻毯式直播生态栽培的种子毯自动生产线[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209546266U, 2019-10-29.
[5]黄日辉. 水稻种子毯自动播种收卷装置[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208971934U, 2019-06-14.
[6]黄日辉. 水稻种子毯自动铺毯施肥机[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208971935U, 2019-06-14.
发明公开:
[1]黄日辉, 王冬喜, 李子浩, 潘秀勤, 李刚, 巫贵江, 庞彦, 黎少平. 一种米酒酿造方法及系统[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16554982A, 2023-08-08.
[2]黄日辉, 郑雪祯. 有色糙米种皮原粉制备饮料母液的方法[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11743067A, 2020-10-09.
[3]黄日辉. 水稻毯式生态直播栽培方法[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9197447A, 2019-01-15.
[4]黄日辉. 水面旋转载体农渔立体生产自动化系统[P]. 广西: CN106973775A, 2017-07-25.
[5]黄日辉. 农渔立体生产自动化工程系统[P]. 广西: CN103883138A, 2014-06-25.
发明授权:
[1]黄日辉, 潘秀勤. 水稻机插秧苗育秧厂自动化生产系统[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14073184B, 2024-09-03.
[2]黄日辉. 水面旋转载体农渔立体生产自动化系统[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6973775B, 2020-03-17.
[3]黄日辉. 农渔立体生产自动化工程系统[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3883138B, 2016-08-31.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发表中文论文:
[1]廖小兰, 黄日辉, 李文, 周玉燕. 优质香米杂交水稻新品种原香优36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 (04): 260-261.
[2]廖小兰, 韦柳红, 黄日辉, 李文. 优质稻新品种鑫满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 (12): 148-149+151.
[3]黄日辉, 廖向宜, 韦柳红, 覃仕贵, 班韦艳, 张大宽, 张超福. 红香稻823的选育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9): 11407-11408.
[4]黄日辉, 黄振曼, 韦柳红, 杨峻, 罗同平, 周颀, 黄革文, 莫汉光, 韦超怀, 凌勇, 言耀荣. 水稻不育系槟榔红A的选育[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 (02): 149-151.
[5]陆呈繁, 韦柳红, 班韦艳, 黄日辉, 郑任秋, 陆凯昭, 冯斌, 江雪莲. 感光型杂交水稻泰丰优桂9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业科学, 2010, 41 (09): 914-915.
[6]韦柳红, 徐福成, 廖向宜, 吴永才, 班韦艳, 黄日辉. 水稻三系不育系科德186A的选育与应用[J]. 中国农业信息, 2009, (10): 14-16.
[7]黄振曼, 李道远, 杨峻, 向花香, 黄恒掌, 黄日辉. 沪旱优3号杂交稻在广西试验的表现[J]. 广西农学报, 2008, (03): 36-38+44.
[8]莫汉光, 黄桂兴, 刘庆辉, 黄振曼, 杨峻, 向花香, 罗同平, 莫武平, 陈建国, 黄日辉. 柳沙油占202的优良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学报, 2007, (05): 47-48.
[9]李道远, 黄振曼, 张大刊, 庞华莒, 朱汝财, 杨峻, 陈文永, 黄日辉. 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3号试种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3): 247-250.
[10]黄日辉,黄振曼,刘志杰,杨峻,覃建华,罗同平.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新香优53[J]. 杂交水稻, 2004, (S1): 47-48.
[11]郑雪祯,黄日辉. 槟榔红香米杂交稻与菩提金米产业化设想[J]. 作物研究, 2004, (04): 222-223.
[12]覃凯旋,黄日辉,黄振曼,覃耀冠,杨峻,罗同平,覃守贵,覃瑞德,向花香. 红香稻不育系选育及利用初报[J]. 作物杂志, 2004, (03): 41-42.
[13]黄日辉,黄振曼,刘志杰,杨峻,覃建华,罗同平. 杂交稻新香优53[J]. 广西农业科学, 2002, (05): 261.
[14]黄日辉. 水稻多胚现象观察初报[J]. 广西农业科学, 1988, (02): 10-14.
荣誉奖励:

1. 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二传手”荣誉称号。
2. 2007年被自治区科技厅授予“农村技术二传手”荣誉称号。
3. 2007年被来宾市科技局授予“科技种养大王”荣誉称号。
4. 2008年获来宾市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
5. 广西科技厅授予的“科技种养能手”称号。
6. 广西科技厅授予的“科技种养大王”称号。
媒体报道一:

水稻育种领域的一只奇兵——记著名红香米杂交稻育种专家黄日辉
黄日辉,广西象州县人,1958年2月生,壮族,农艺师,1980年毕业于广西农业学校农学专业,曾任象州农科所所长,现为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优质特种米品种选育,优质杂交稻选育等科学研究。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二传手”称号,广西科技厅授予的“科技种养能手”称号,广西科技厅授予的“科技种养大王”称号和来宾市科技局授予的“科技种养大王”称号等荣誉。
黄日辉从事水稻育种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在红香米杂交稻育种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先后承担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红香稻三系不育系选育”和“优质多抗红香稻恢复系选育”等项目研究,育成的新恢复系——红香稻823解决了普通红香米在生产中存在米粒着色不均匀的问题。目前正主持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攻关项目“优质多抗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项目研究。他先后育成:特优5号、新香优53、优I红香优33、科德优红33、泰丰18A、泰丰优桂99、科德186A3、槟榔红A、银丰A(原名象209A)等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新香优53”水稻新组合,在广西水稻区试时,两年平均亩产556.9公斤,比对照种增产9.0%,日产量达5.1公斤/亩,亩产量和日产量创年度广西水稻区试中所有参试品种(组合)之首,米质达国标二级以上标准。
“优I红香优33(红香优3号)”水稻新组合,结实率达95.3%,亩产550一600公斤,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糙米赤红色、精米淡红色,蒸煮时具有广西荔浦芋香味,是我国第一个红香米杂交稻组合。
“科德优红33”水稻新组合,结实率达90.1%,亩产500一550公斤,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以上标准。糙米赤红色,精米淡红色,蒸煮时具有浓郁的广西荔浦芋香味,口感柔软香甜,是我国第一个“色香味”俱佳的红香米杂交稻。并获得来宾市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
“水稻感光型三系不育系—泰丰18A”,中抗稻瘟病,所配的组合“泰丰9918”(泰丰18A×桂99)现已成为广西主推的感光新组合。
“槟榔红A”,是我国第一个香型红香米三系不育系,其特性为:秋播始历期57天,中抗稻瘟病。矮丛株态,抽穗快且整齐,包颈少,柱头外露率82.0%,双露率50%,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可达70%,糙米赤红色,精米淡红色,蒸饭时具有浓郁的荔浦芋香味,口感香甜软和,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标准。于2004年成为广西科技攻关项目中标课题。
黄日辉在学术上也取得了非凡成就,1988年在《广西农业科学》发表题为“水稻多胚现象观察初报”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全国报道水稻多胚现象的第一人。“优质杂交稻新香优53的选育与应用”发表于《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5期,“特异红香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特性初探”发表于《广西农业科学》2004年1期,“红香稻不育系选育及利用初报”发表于《作物杂志》 2004年3期,“红香优3号的优良特性及开发利用”发表于《广西农业科学》 2007年1期增刊。“科德优红33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发表《于广西农业科学 》2008年增刊2期,该文章首次报道了红香米营养保健成分的检测情况。“水稻三系不育系槟榔红A的选育研究”发表于《南方农学报 》 2011年第2期,“红香稻823的选育选育研究”发表于《安徽农业科学》2011.19期。
后记:
黄日辉告诉我们:红米稻与普通白米稻相比,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E、β胡萝卜素、亚麻酸、铁、硒等营养和药用成份,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使红米稻在口感和米质方面有所突破,同时也解决了采用白米不育系配组红香米杂交稻F1易混杂白米影响米质的问题。并且红香稻恢复系“红恢SR33”已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而水稻优质三系不育系也正在申请品种保护。
文章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年10月14日
媒体报道二:

广西杂交水稻育种又传捷报 红香米杂交稻培育成功
2004年06月17日10:36 来源:广西人民广播电台
由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黄日辉率领的水稻育种课题组,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采用亲本杂交、回交、转育、聚合选育,育成了“三系”均为红香米的杂交稻,使广西的杂交水稻育种又上一个新台阶。红香米杂交稻系列组合目前已参加广西水稻区试,不久将大面积投入生产应用。
有色稻比普通稻含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红米稻富含一般水稻品种中缺乏的维生素C、维生素E、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生物碱、强心苷等营养和药用成分,具有良好的食疗、药疗和保健作用牞成为国际水稻研究的热点。我区农科人员经过10年拼搏,终于育成了“三系”均为红香米的杂交稻,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和造福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槟榔红香米是红香米杂交稻的佼佼者。据国家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西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化验,槟榔红香米的各项保健药用成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稻米,其中维生素E、黄酮素、β胡萝卜素、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比普通稻米高出一倍以上,膳食纤维高50%以上。
槟榔红香米杂交稻产量较高,每亩达400多公斤,米质也较优,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3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6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且抗稻瘟病,耐寒性较强。(记者叶晓雯)
来源:广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