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高光谱遥感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负责和参加中美德加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
1、青藏高原构造遥感分析与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2000.7.-2001.12.,负责;
2、数字地球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互动关系,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子课题,2000.11.-2002.12,负责;
3、开滦数字矿山原型和平台建设,开滦集团科技项目基金,2002.1-2005.12,负责;
4、木通科木通资源调查及其质量评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1-2005.12,负责;
5、青藏高原遥感地质研究,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004.1-2005.12,负责。
历年主持完成课题
主持与主研过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和部委基金项目、省部级科技攻关及各类委托项目,主要有:
(1)徐州贾汪煤田聚煤盆地分析,课题负责人,主要承担煤田地质、古生物等内容,于1984年结束(局攻关项目)。
(2)徐州贾汪煤田构造地质研究,课题负责人,主要承担煤田构造地质与地层对比研究内容,1984年结束(局攻关项目)。
(3)徐州贾汪煤田数学地质找煤研究,负责全部工作内容,1983年结束。两次共找煤炭资源三千多万吨,目前已被证实并开采(局攻关项目)。
(4)运用数学地质和地下水动力学理论进行地下水动力学过程与预报研究。负责全部工作内容,1986年结束,工程实践已证实(局攻关项目)。
(5)徐州西部煤田数学地质找铝土矿研究,负责全部工作内容,1987年结束。找到符合工作要求各项指标的铝土矿产资源二亿四千多万吨,已证实(省攻关项目)。
(6)徐州旗山矿区隧道变形破坏动力学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第二负责任人,承担煤田构造地质和数值模拟计算主要内容。1990年结束(局攻关项目)。
(7)徐州西部矿区张集竖井筒变形破坏的预报与工程地质力学测试分析研究,课题负责人,承担预报和工程地质力学等研究内容,1987年结束(省和部八五攻关项目)。
(8)徐州张小楼新主井检查孔表土-基岩风化段SEM研究,课题负责人,1991年结束(省攻关项目)。
(9)徐州张小楼千米深井施工期间土岩体力学稳定性监测及对策研究,课题第二负责任人,基本上参加全部研究工作内容和过程(省攻关项目)。
(10)徐州张小楼矿区千米深部地应力场模拟及其岩石(体)力学参数研究,课题第二负责人,主要承担深部矿区地应力场模拟等研究内容(省攻关项目)。
(11)长江三峡水利纽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地质勘察与稳定性评价,参加全部区域研究工作,并负责提交一个地区的研究报告,1992年结束(国务院长办项目)。
(12)中国东部黄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机理与对策研究,课题第二负责人,承担机理与对策方面的理论研究(部攻关项目)。
(13)徐州煤田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矿田构造研究,参加该项课题全部工作(局攻关项目)。
(14)华北地台北缘内蒙东部铜-锡多金属超大型矿床探查研究,承担了其中的“矿田构造特征对某些热液流体成矿过程的控制”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日合作项目)。
(15)昆仑—阿尔金大地构造与岩石圈动力学,课题来源于国家科委九五期间“305”重点攻关项目,承担了其中的“藏北西昆仑大地构造分区、演化及其模拟实验研究”。
(16)煤矿上覆岩移动破坏规律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批准号:59634030)承担了其中山东兖州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与模型及上覆岩移动破坏的运动学、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17)青藏高原南北边界碰变形运动学数值模拟研究,本人主持(国土资源部地质所大陆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18)南秦岭浙川地区古生代地层收缩量与流体系统研究,本人主持(国土资源部矿床所地球化学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19)徐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机理研究,本人主持(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20)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大陆碰撞力学效应及深部动力学制约研究,主要参加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1)西藏高原腹地岩石圈力学结构、构造及形成机制、主要参加人员,从事新构造地质、古地磁学和数值模拟。(中美德加国际合作INDEPTH-III项目)。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评为1998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第五项。
(22)青藏高原南北边界碰撞的动力学研究,本人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
(23)青藏高原构造遥感分析与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本人主持(中科院遥感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000年7月—2001年12月。
(24)数字地球与地球系统科学的互动关系研究,本人负责(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2000年11月—2003年12月。
(25)开滦数字矿山原型和平台建设研究,本人主持(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基金),2002.1-2003.12
发明专利:
[1]毕思文,龙城,颜玲珠,张波. 量子光场压缩态光参量放大器[P]. CN307511421S,2022-08-23.
[2]毕思文,张波,颜玲珠,龙城. 一种基于量子光场压缩态的弱光成像近红外定焦镜头[P]. CN217112864U,2022-08-02.
[3]毕思文,龙城,颜玲珠,张波. 量子红外探测仪[P]. CN307469447S,2022-07-26.
[4]毕思文,颜玲珠,石顺心,励泽,童羽琪. 电缆探伤装置[P]. CN216411063U,2022-04-29.
[5]张智,林栩凌,毕思文. 一种面向航天光学遥感图像量子化滤波方法[P]. CN108765350B,2022-03-04.
[6]毕思文,王悦虹,沈希毅,沈敏,朱海龙,杜京师,周志英,张守凯,于琨. 一种基于量子光学的同轴反射式成像系统[P]. CN215067500U,2021-12-07.
[7]毕思文,杜京师,张守凯,朱海龙,周志英,沈敏,沈希毅,王悦虹. 一种一体化小型光学模清洁器[P]. CN215070841U,2021-12-07.
[8]毕思文,沈希毅,沈敏,王悦虹,朱海龙,杜京师,周志英,张守凯. 一种基于光参量增强的激光成像装置[P]. CN215072657U,2021-12-07.
[9]毕思文,颜玲珠,张波,孟庆铭,龙城,童羽琪. 近红外量子光场成像探测仪[P]. CN113484925A,2021-10-08.
[10]毕思文,朱海龙,杜京师,陈浩,周志英. 一种基于量子光场的量子激光雷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 CN113189566A,2021-07-30.
[11]毕思文,沈敏,沈希毅,王悦虹,朱海龙,杜京师,周志英,张守凯. 一种基于压缩态光场的探测成像光学系统[P]. CN113093166A,2021-07-09.
[12]毕思文,周志英,朱海龙,杜京师,张守凯,沈敏,沈希毅,王悦虹. 一种基于真空压缩态注入的相位敏感放大器[P]. CN113098405A,2021-07-09.
[13]张智,林栩凌,毕思文. 一种面向航天光学遥感图像量子化滤波方法[P]. CN108765350A,2018-11-06.
[14]毕思文,陈浩,帅通,柯余仙,刘嘉颖. 一种图像去噪方法[P]. CN107993211A,2018-05-04.
[15]毕思文,付德敏. 一种遥感图像增强方法[P]. CN106780355A,2017-05-31.
[16]毕思文. 一种数学教学用绘圆器[P]. CN203305725U,2013-11-27.
[17]毕思文,王果果,陈明睿. 压缩态光场的成像系统[P]. CN101744607A,2010-06-23.
[18]毕思文,王果果,陈明睿. 压缩态光场的成像系统[P]. CN201308478,2009-09-16.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共著有14部专著,其中已出版9部,5部出版中,全为第一作者
[1]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4
[2] 毕思文,数字地球(地球系统数字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10
[3] 毕思文等,地球系统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
[4]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
[5]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导论(本科生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
[6] 毕思文等.地球系统力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12
[7] 毕思文,新概念地质力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10
[8] 毕思文,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
[9] 毕思文、俞纪华、杨东红.系统政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
另有以下6部专著已完成,并出版中
[10]毕思文,量子遥感,北京:科学出版社
[11]毕思文,数字矿山,北京:科学出版社
[12]毕思文,地球系统复杂性,北京:地质出版社
[13]毕思文,地球系统构造学(统一构造理论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
[14]毕思文,山地系统动力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球系统科学领域:
[1]毕思文.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地学前缘,1996,3(3):1-8(CSCD)
[2]毕思文.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新思维—系统构造统一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2):39-44(EI)
[3]毕思文.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统一研究的最佳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5):72-77(EI)
[4]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I)研究的意义,现状及其内涵,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6):104-110(EI)
[5]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Ⅱ)统一构造理论中的地幔热柱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7):34-41(EI)
[6]毕思文,何国琦.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III)统一构造理论中的表层构造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8):89-95(EI)
[7]毕思文,何国琦,李继亮,潘裕生.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IV)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与地质过程,1997,17(9):83-92(EI)
[8]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V)理论基础概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3):61-71(EI)
[9]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VI)统一构造理论基础,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4):70-82(EI)
[10]毕思文.初论地球系统力学(I)研究的意义及其内涵,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7)::26-30+62(EI)
[11]毕思文.初论地球系统力学(II)多体地球系统力学基础,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9(12):58-67(EI)
[12]毕思文.统一构造理论初探,地学前缘,1998,8(增刊):201-213. ,青年科学家论坛(CSCD)
[13]毕思文、徐秉业.地球工程环境力学系统科学统一理论,中国工程院岩土工程青年专家学术论坛,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
[14]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地球学报,1999,10,1-12(CSCD)
[15]毕思文.技术支撑与地球系统科学,地学前缘,1998,5(1)(CSCD)
[16]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数字地球研究。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378-383
[17]毕思文.地球系统力学初探,中国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研究学术会议,《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研究》论文集,英国Research Information Ltd出版社出版,PP60-68
[18]毕思文.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山地学报,2001,19(3):193-200(CSCD)
[19]毕思文.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山地学报,2001,19(4):289-298(CSCD)
[20]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构建,第三届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香港地质学会,2001,12:5-8
[21]毕思文.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第三届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香港地质学会,2001,12:9-14
[22]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示范—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议文集,南京大学,2002,5
[23]Gue jingRu, Bi Siwen. INDEPTH-III藏北双湖陆内碰撞俯冲深部地球物理的初步结果,国际第14届HKT研讨会论文集,1999,3(Gemmer)
[24]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21世纪地球科学前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地质通报,2003,22(8):601-612(核心期刊)
[25]Siwen BI, Dongsheng JING, Liyan ZHANG, Preliminary Study on Building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Digital Mine,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 Earth, 2003, pp110
[26]毕思文,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2,Vol.10:1-8,55(CSCD)
[27]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方向与趋势,地球科学进展,2004,19(增刊):35-40(CSCD)
[28]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综述,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3):504-514(CSCD)
[29]毕思文、陈国阶、翟利剑.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与山区环境。山区环境与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2002,10
[30]Bi Siwen, Study on 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ountain system in Tibet platea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4, 1(3):211-222
地质学领域:
[1]毕思文.应用趋势面分析找煤,徐煤科技,1985.2(核心期刊)
[2]毕思文.再谈用趋势面分析找煤,徐煤科技,1986.1(核心期刊)
[3]毕思文.当前数学地质发展的趋势与进展,徐州煤炭技术经济信息,1987.1
[4]毕思文.定量地层学与古生物学新进展,江苏徐州煤系地层与古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徐州,1986
[5]毕思文.矿井地质工作与采掘机械化发展的关系及对策,全国矿井地质采掘机械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西大同,1985
[6]毕思文.矿井地质工作与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关系及对策,江苏煤炭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
[7]毕思文.徐州旗山矿区负700m水平现代地应力场与科学支护研究,全国松软围岩巷道地质与支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西,1989
[8]毕思文、侯金龙.徐州矿区竖井井壁破坏的多因素分析,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海,1988
[9]毕思文.煤矿地下岩土工程与控制技术研究,全国四省一市第六届建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江苏苏州,1991
[10]毕思文、侯金龙.徐州矿务局立井井壁破坏的围岩分析及预防,全国四省一市建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安徽安庆,1989
[11]毕思文.煤矿巷道钻孔应力释放研究,全国四省一市建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戴河,1990
[12]毕思文.深矿井与生态,《研究生天地》1992年第二期
[13]毕思文、尤逢仁.徐州旗山矿区负700m水平现代地应力场与巷道长期稳定性影响研究,建井技术,1991,2—3(核心期刊)
[14]毕思文.张集新付井井壁开裂破坏的地质因素及处理措施,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北京:地震出版社,290-296
[15]毕思文、侯金龙.徐州矿务局立井井壁破坏的围岩分析及预防,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北京:地震出版社,297-306
[16]毕思文、尤逢仕.煤矿地下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与锚固技术研究,《岩土工程中的锚固技术》中国岩土锚固工程协会主编,1992,北京:建筑工业地质出版社,166-177
[17]毕思文、尤逢仕.竖井破坏类型及其防治问题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1年报,1992,北京:地震出版社,24-42
[18]楼向东、毕思文、许兵.徐淮地区煤矿竖井破坏的力学及其数值模拟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2年报,1993,北京:地震出版社,99-111
[19]毕思文、楼向东.岩体中缺陷演化过程的非线性流变力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2年报,北京:地震出版社,167-177,1993
[20]毕思文,尤逢仕.矿山开采与响应比理论,《工程地质力学进展》纪念谷德振教授80周年诞辰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93-97
[21]毕思文,尤逢仕.煤层瓦斯两相流动的耦合数学模型及其探制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工程地质力学进展》,纪念谷德振教授80周年诞辰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50-154
[22]毕思文,王思敬.徐淮地区第四含水层的沉积环境与流体动力学过程研究,《工程地质力学研究》(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4年报,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5,185-194
[23]毕思文.竖井变形破坏机理与对策研究,地学前缘,1996,3(1),111-118(CSCD)
[24]毕思文.徐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机理与防治对策的研究,建井技术,1996,3,26-29(核心期刊)
[25]毕思文.徐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建井技术,1996,4,31-34(核心期刊)
[26]毕思文.徐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时空展布特征研究,建井技术,1997,3(核心期刊)
[27]毕思文,王思敬,杨志法.竖井变形破坏机理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建井技术,1997,4(核心期刊)
[28]毕思文.徐淮地区竖井变形破坏机理的三维系统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3):42-49(EI)
[29]毕思文.徐淮地区竖井变形破坏机理的三维系统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4):90-100(EI)
[30]毕思文,刘天泉.山东兖州矿区三维系统水文地质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5):56-63(EI)
[31]毕思文,刘天泉.山东兖矿区三维系统水文地质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06):54-59+65. (EI)
[32]毕思文.系统岩土力学的提出与探索,岩土工程界,1998,12(6):19-21
[33]毕思文.新概念地质力学—地球系统力学的提出与探索,李四光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10
[34]毕思文.新概念地质力学的提出与探索,中国地质,2000(01):34-37+40.(核心期刊)
[35]毕思文.新概念地质力学的提出与研究,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杨旭等主编,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6:1202-1206
[36]毕思文.青藏高原隆起的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中国山地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西部大开发中的山地灾害与生态环境建设全国高级研讨班大会报告论文集,2000.10
[37]Siwen Bi, Xiang Dong LOU & Bing XU. On the Mechanism of coal Mine shaft Danage caused by subsidence in Xuhuai Area, southeast China.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 Numerical simulation, Vol.2, No.2, pp75-80,1997.(EI)
[38]Peter, Bi Siwen.藏北双湖新生代以来裂谷盆地形成演化动力学研究,美国青藏高原研讨会论文集,1998,12(U.S.A)
[39]Bi Siwen, Peter M.Blisniuk,Brad Hacker, Joharmes Glodny, Rick Ryerson, Timing of late Neogene Extension in Central Tibet,1999,11(AGU)
[40]Peter M.Blisnluk,Bradley R.Hacker,Johannes Gloduy,Lothar Ratschbacher,Siwen Bi,Zhenhan Wu,michael O.Mcwilliams & Andy Calvert.Normal faulting in central Tibet Since at least 13.5 Myr ago.Nature,Vol 412,9,August 2001:628-632 (Nature)
[41]WU Zhenhan, JIANG Wan, Peter Blisniuk, BI Siwen, ZHANG Shukun, Olaf Kuchel and MAO Yi, ESR Dating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huanghu Basin in the Norther Tibetan Plateau,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9, 73(3): 289-293(SCI)
[42]Huang Dongping, Zhuang Zhuo and Bi Siwen, Dynamic Simulation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Fields for Tsinghai-Tibe Plateau Lithosphere,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2002, 15(3):259-269(SCI)
[43]Siwen BI, Xiang WANG, Shuqian LUO, Dongsheng JING, Lijian ZHAI, From Digital Earth to Digital Human Body-Concept, Framework, Connotation of Digital Human Body,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 Earth, 2003, pp73-74
[44]Dongsheng JING, Siwen BI, Liyan ZHANG, Study on the Standard Architecture and Contents of Digital City,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gital Earth, 2003, pp168
[45]Lou Xiangdong, Xu Bing, Bi Siwen, On the mechanism of coal mine shaft damage caused by subsidence in Xuhuai area, southeast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Part 6 (of 6) Sep 5-9 1994 A.A. Balkema p 4435(EI)
[46]景东升、毕思文,语义网中本体相似度计算,计算机科学,(接收,2005年第9期发表,CSCD)
[47] 景东升、毕思文,地理空间概念体系及其语义本体表达初探,2004两岸四地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香港,2004.12
[48] 景东升、毕思文,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定量调查,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西安,2004.12:252-257
[49]Jing D., S.BI, L.Zhang and X. Hu,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standard architecture and reference model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Geosic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2004, VII: 4432-4435 (EI)
[50] Jing D., S.BI, Wu 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agent and OWL-S, Internation Geosic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2005, (接收,EI源)
[51]Jing Dongsheng, Bi Siwen, Semantic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OWL-S and ag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SIT’2005, (接收, EI源)
[52]Bi S., Jing D.,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on region soil erosion, International Geosic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2005, (接收,EI源)
量子遥感领域:
[1]毕思文、景东升.量子遥感与复杂性计算研究,3S世界,《3S世界》编辑部编辑,第49期,12-13
[2]毕思文、延昊、景东升,青藏高原雅江缝合带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热红外遥感研究,国土资源遥感,2003,No.1,PP43-45(CSCD)
[3]毕思文、景东升,遥感系统学初探,数字中国·3S世界,《3S世界》编辑部编辑,第22期,2002,8
[4]毕思文,量子遥感的概念、框架与内涵探索研究,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1-9(SCI)
[5]曹东光、毕思文,量子遥感态随时间的演化,SchrÖdinger方程与定态,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10-14(SCI)
[6]毕思文,量子遥感信息一维无限深势阱的物理含义,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15-19(SCI)
[7]毕思文,量子遥感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守恒定律,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20-24(SCI)
[8]毕思武、毕思文,量子遥感的么正变换与狄拉克符号,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25-28(SCI)
[9]毕思文、韩力群,量子遥感的光的发射与吸收机理,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29-32(SCI)
[10]张文英、毕思文,量子遥感辏力场中的弹性散射,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33-37(SCI)
[11]韩力群、毕思文,量子遥感的方形势阱与势垒所产生的散射,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38-40(SCI)
[12]张莉、毕思文,量子遥感电子状态第4个变量的电子自旋算符和自旋函数,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41-44(SCI)
[13]毕思文、韩力群,量子遥感光谱的精细结构,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45-47(SCI)
[14]毕思文,量子遥感态,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48-52(SCI)
[15]毕思文,量子遥感信息的纠缠态,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53-60(SCI)
[16]毕思文,量子遥感中的相位不定性,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61-63(SCI)
[17]毕思文,量子遥感态的分类与对称性,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64-69(SCI)
[18]毕思文,量子遥感计算的时间与时间反演算符,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70-75(SCI)
[19]毕思文,遥感信息全同粒子的量子态描述,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76-80(SCI)
[20]毕思文,量子遥感散射的形式理论,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81-86(SCI)
[21]毕思文,量子遥感Coulomb,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87-91(SCI)
[22]毕思文,辐射场的量子化与物质相互作用,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92-96(SCI)
[23]毕思文,自发多极辐射场的量子化与物质相互作用,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97-100(SCI)
[24]Lijian Zhai, Siwen Bi and Dalai Zhong, Study on the Geothermal Dynamics Characteristics Xitieshan-Golmud-Yadong Profile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2003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03.(EI)
[25]G.CHEN, S.-W. BI and R.EZRATY, Global Structure of Extreme Wind and Wave Climate Derived from TOPEX Altimeter Data, INT.J. REMOTE SENSING, 2004, 25(5):1005-1018(SCI)
[26]G.CHEN, S. W. BI and J.MA, Global Structure of Marine Wind Speed Variability Derived from TOPEX Altimeter Data, INT.J. REMOTE SENSING, 2003, 24(24):5119-5133(SCI)
[27]毕思文,量子遥感研究,2004环境遥感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9.,PP:27-34
[28] 毕思文、韩继霞,量子遥感的中远红外实验研究,第十五届全国遥感会议论文集,2005.8.
[29]毕思文,Henri Jaffrès,Chandra Sekhar Roychoudhuri.量子遥感发展新态势——世界首次量子遥感国际会议评述[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9,3(04):317-325+424-432.
[30]毕思文,饶思威.量子遥感图像数据分割算法研究[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9,3(01):19-26+128-135.
[31]毕思文,陈浩,帅通,李娜.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J].无线电工程,2019,49(01):27-31.
[32]毕思文,柯余仙.量子遥感图像数据增强算法研究[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8,2(04):367-376+485-494.
[33]柯余仙,毕思文.基于量子衍生的遥感图像边缘检测方法[J].无线电工程,2018,48(11):966-971.
[34]毕思文,陈浩.量子遥感图像数据去噪算法研究[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8,2(03):256-270+145-159.
[35]傅祥博,毕思文,邬志强,林栩凌,杨颂.用于制备量子遥感压缩光源的模清洁器的设计[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4,35(04):90-96.
[36]耿杰哲,毕思文,张霞.基于GIS的水文地质调查在山西王家岭矿区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34):176-178.
[37]李院院,李莉,张彦鹏,毕思文.Wavelength dependence four-wave mixing spectroscopy in a micrometric atomic vapour[J].Chinese Physics B,2010,19(09):301-306.
[38]陈明睿,毕思文,豆西博.双腔法布里-珀罗腔透射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22(08):1870-1874.
[39]刘王云,毕思文,豆西博.囚禁离子非线性Jaynes-Cummings模型量子场熵演化特性[J].物理学报,2010,59(03):1780-1785.
[40]杨金香,张明旭,毕思文,程学丰.基于遥感数据的青藏高原热环境调查[J].地球学报,2010,31(01):117-121.
[41]王利,毕思文,王果果.利用三平面腔镜共焦腔产生多模压缩光束[J].物理学报,2010,59(01):87-91.
[42]毕思文.量子光谱成像实验研究新进展[J].光子学报,2009,38(08):2154.
[43]翟利剑,包汇慧,毕思文.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地温分布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05):795-800.
[44]杨金香,毕思文,程学丰.基于热红外遥感的热环境区划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1-4.
[45]蒋样明,毕思文,卢小平.矿山城市格局演化的动态监测和动态模拟研究[J].科技导报,2008(10):72-78.
[46]陆明,蒋样明,毕思文,董前林.复杂地形下最小起伏度直线选址研究[J].科技导报,2008(06):38-41.
[47]董前林,余志伟,毕思文.50年来东北地区增温趋势及原因探讨[J].科技导报,2007(17):55-60.
[48]吴斐,景东升,毕思文.基于Web Service和OWL-S的地理空间信息语义服务[J].计算机应用,2006(S1):231-232+241.
[49]毕思文,蒋样明.数字人体热红外图像特征和人体表面三维重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9):1293-1296.
[50]毕思文,韩继霞.量子遥感信息机理研究[J].科技导报,2006(09):38-42.
[51]陈晓非,毕思文,吴斐,董前林.地球系统多体力系动力学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10-21.
[52]张清献,毕思文,宫辉力.地球多体系统弹塑性动力学模型[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22-28.
[53]韩力群,毕思文,宋世欣.地表层温度的级联递推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29-37.
[54]陈晓非,毕思文,宫辉力.地球多体系统的运动惯量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68-76.
[55]张清献,毕思文,宫辉力.地球系统多体约束动力学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77-84.
[56]毕思文,延昊,王长耀.青藏高原雅江-班公-怒江缝合带的热红外遥感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104-108.
[57]韩力群,毕思文,宋世欣.青藏高原热红外遥感与地表层温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109-115.
[58]毕思文,韩继霞.量子遥感的中远红外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1-9.
[59]毕思文,韩继霞.量子遥感的光谱结构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S1):62-67.
[60]毕思文.量子遥感研究[J].科学,2005,57(06):33-35.
数字工程与数字人体领域:
[1]毕思文.人体系统变质量体动力学普遍定理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6):949-951.
[2]毕思文.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动力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5):776-778.
[3]毕思文.人体系统变质量力学模型基础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4):619-622.
[4]毕思文,吴广林.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J].中医药学刊,2006(04):584-588.
[5]毕思文.数字人体非完整系统力学的变分原理[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3):464-466.
[6]毕思文.数字人体非完整系统力学模型基础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2):303-306.
[7]毕思文.人体系统多体约束动力学模型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1):147-151.
[8]毕思文.数字人体系统的运动惯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12):1933-1937.
[9]毕思文.数字人体多体系统层圈块体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11):142-146.
[10]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人体系统自发多极辐射场的量子化与物质相互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0):1612-1615.
[11]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人体系统辐射场的量子化与物质相互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9):1460-1463.(CSCD)
[12]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coulomb散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8):1292-1295.(CSCD)
[13]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散射理论模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7):1119-1122.(CSCD)
[14]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时间反演[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6):970-973.(CSCD)
[15]毕思文.数字人体与医学[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5,9(03):179-184.
[16]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对称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5):812-815.(CSCD)
[17]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Feynman路径积分与相位及二次量子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4):643-645.(CSCD)
[18]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与人体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3):475-477.(CSCD)
[19]毕思文.论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01):80-89+140-141.(核心期刊)
[20]韩继霞,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技术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01):90-93+141.(核心期刊)
[21]吴斐,毕思文.数字人体可视化技术的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01):94-97+89+141.(核心期刊)
[22]毕思文.数字人体多体系统运动学的力系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2):307-310.(CSCD)
[23]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纠缠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02):311-314.(CSCD)
[24]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全同粒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1):131-133.(CSCD)
[25]毕思文.数字人体多体系统运动学模型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01):134-137.(CSCD)
[26] Siwen Bi, Digital human body:human body system digital science,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edical imaging and intervential medicine, 2005.6.,112-125
[27]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自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2):1948-1950.(CSCD)
[28]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光谱精细结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2):1951-1953.(CSCD)
[29]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散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785-1788.(CSCD)
[30]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微波遥感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790-1791.(CSCD)
[31]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1610-1611.(CSCD)
[32]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微扰理论[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1612-1615.(CSCD)
[33]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成像光谱仪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9):1452-1454.(CSCD)
[34]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态和力学量的表象[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9):1455-1458.(CSCD)
[35]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中的力学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8):1259-1262.(CSCD)
[36]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棱镜光谱仪和光栅光谱仪[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8):1263-1266.(CSCD)
[37]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推帚式探测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7):1122-1124.(CSCD)
[38]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波函数与Schrdinger方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7):1125-1128.(CSCD)
[39]毕思文.数字人体的微观研究——量子人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6):833-836.(CSCD)
[40]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多光谱分辨率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6):837-840.(CSCD)
[41]毕思文,景东升.数字人体数据质量标准[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5):781-785.(CSCD)
[42]毕思文,景东升.数字人体信息分类编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4):630-633.(CSCD)
[43]毕思文.数字人体通用标准与专业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3):460-464.(CSCD)
[44]毕思文.数字人体标准化体系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2):286-289.(CSCD)
[45]韩力群,毕思文.数字人脑高级神经中枢的模型及实现方案[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01):114-117.(CSCD)
[46]毕思文,人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增刊):37-39(CSCD)
[47]毕思文,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增刊):40-43(CSCD)
[48]Bi Siwen, Digital human body-human body system digital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engineers’convention 2004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health care), Vol.B:258-263
[49] Bi Siwen, Digital human body-human body system digital science, The 6th China-Japan-Korea medical 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gram & proceedings, 2004.11. pp:96-101
[50]毕思文,数字人体多体系统层圈块体的运动学研究,第二届中52国“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12. PP:25-35
[51]毕思文,数字人体系统的几个惯量概念研究,第二届中国“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12. PP:36-46
[52]毕思文,数字人体多体系统运动学的无功力和力矩研究,第二届中国“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12. PP:65-72
[53]毕思文,数字人体系统主惯性矩的推导过程研究,第二届中国“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12. PP:73-81
[54]景东升、毕思文,基于本体的数字人体信息学知识表达—以数字解剖学本体为例,第二届中国“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12. PP:103-110
[55]毕思文,数字工程基础理论框架构建(I),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14(3):82-86
[56]毕思文,数字工程基础理论框架构建(II),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14(4):51-57
[57]毕思文等,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与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Vol 19.No 1:4-7.(CSCD)
[58]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原型—人体系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 140-144. (CSCD)
[59]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3): 269-272. (CSCD)
[60]毕思文,数字人体的非线性连续动态系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3):273-276. (CSCD)
[61]毕思文,数字人体连续动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4):390-393. (CSCD)
[62]毕思文,数字人体连续动态系统的周期运动与回归性及分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4):394-397(CSCD)
[63]毕思文,数字人体连续动态系统的突变与连续混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5):522-525. (CSCD)
[64]毕思文,数字人体离散动态系统的离散动力学与离散混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6):662-665. (CSCD)
[65]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的自动器网络模型与SARS疫情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7):847-850. (CSCD)
[66]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的遗传算法与SARS疫情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7):851-854. (CSCD)
[67]毕思文、汪湘,数字人体系统的随机网络模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8):967-970. (CSCD)
[68]毕思文、汪湘,数字人体系统的随机性,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8):971-974. (CSCD)
[69]毕思文,数字人体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9):1118-1120(CSCD)
[70]毕思文,数字人体的自组织理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9):1121-1124(CSCD)
[71]毕思文,数字人体的简单巨系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0):1272-1275. (CSCD)
[72]毕思文.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的SARS疫情预警信息系统[J].办公自动化,2003(12):32-36.
[73]毕思文,数字人体简单巨系统的几种数学模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1):1490-1493(CSCD)
[74]毕思文.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的SARS疫情预警信息系统[J].办公自动化,2003(11):7-8.
[75]毕思文,数字人体系统演化的分析方法,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2):1606-1609(CSCD)
[76]毕思文,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总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8. (CSCD)
[77]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的连续与离散动态系统和随机性,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9-15. (CSCD)
[78]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的自组织与简单巨系统和复杂巨系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6-21. (CSCD)
[79]毕思文、汪湘,数字人体系统物质组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28-34(CSCD)
[80]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原型—人体系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35-40. (CSCD)
[81]毕思文,数字人体力学模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41-45. (CSCD)
[82]毕思文,数字人体数学模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46-51. (CSCD)
[83]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模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52-56. (CSCD)
[84]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探测技术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83-85. (CSCD)
[85]毕思文、汪湘,数字人体经络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探测技术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86-88. (CSCD)
[86]毕思文,数字人体的网格计算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89-92. (CSCD)
[87]毕思文,数字人体的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93-97. (CSCD)
[88]毕思文,数字人体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02-106. (CSCD)
[89]毕思文、王秀利,数字人体系统模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18-121. (CSCD)
[90]毕思文,数字人体的虚拟与仿真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22-127. (CSCD)
[91]毕思文,数字人体的无级比例尺数据管理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28-131. (CSCD)
[92]毕思文,数字人体空间数据的Metadat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40-145. (CSCD)
[93]景东升、毕思文,基于GIS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平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11-115.(CSCD)
[94]景东升、毕思文,数字人体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内容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46-149. (CSCD)
[95]张力岩、毕思文,可视化技术及其在抗击SARS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168-171. (CSCD)
[96]毕思文,GIS在公共卫生领域数字化发展建设中的应用,2003年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经验与成果汇编,2003,PP45-54
[97]毕思文、刘保延,数字人体基础理论框架构建,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1):10-14(核心期刊)
[98]毕思文、景东升.数字地球基础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2,27(2):31-34,49(SCI)
[99]Bi Siwen.jing Dongsheng.Zang xian feng.Framework of Basic theory in the Digital Earth,第二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学术报告论文集,2001,6(加拿大Fredericton)
[100]毕思文、殷作如、何晓群、董荣泉等.数字地球应用示范—开滦数字矿山构建研究与应用,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大学,2002,5
[101]毕思文,殷作如,何晓群,董荣泉,邓智毅,张长江,郭继如,景东升.数字矿山的概念、框架、内涵及应用示范[J].科技导报,2004(06):39-41+63.
[102]毕思文,数字矿山城市初探,2002环境遥感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9.,114-119
[103]毕思文,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内涵和蓝图,数字化城市—城市信息化市长论坛论文选编,2002.4.,56-63
[104]毕思文,数字人体:虚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计算机世界,2002,No.32,B19-B20
[105]毕思文、汪湘、罗述谦,等,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的概念框架内涵和应用,北京:第九届全国医药信息学大会论文集,2002
[106]Bi SW, Wang X, Luo SQ, et al. Concept, framework,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human body,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hina-Japan-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medical informatics, Beijing: China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