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何素兰,女,汉族,196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0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0年分配到南充市农科所工作。

社会任职: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甘薯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脱毒甘薯的生产技术及栽培技术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甘薯新品种“南薯88”的选育。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主研选育“南薯95”、“南薯28”、“南薯99”、“南薯97”等甘薯新品种。

1. 高产抗病耐贮藏甘薯新品种南薯99选育与应用 李育明; 何素兰; 雍华; 刘基敏; 杨红康; 苏春华; 吴小平; 邓虹; 谭明化; 邓世枢; 朱实祥; 周佳明 【科技成果】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3-01-01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中文论文:

1 甘薯特异材料BB30-224的特性鉴定与利用 谭文芳; 李明; 李育明; 何素兰; 王大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核技术研究所; 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西南农业学报 2010-12-28

2 水培甘薯的光合研究 张玉娟; 周全卢; 李育明; 何素兰; 王梅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院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11-02-05

3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何素兰; 李育明; 杨洪康; 黄迎冬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西南农业学报 2011-04-28

4 我省甘薯产业现状及不同用途甘薯种植与推广 何素兰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四川农业科技 2009-10-15

5 对引进CIP甘薯实生种子后代鉴定筛选与评价 雍华; 何素兰; 李育明; 苏春华; 杨洪康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南充; 四川南充 【期刊】杂粮作物 2006-12-25

6 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苏春华; 李育明; 何素兰; 黄迎冬 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南充 【期刊】杂粮作物 2007-08-15

7 甘薯主要亲本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苏春华; 李育明; 黄迎冬; 何素兰; 杨洪康 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 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 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 四川南充; 四川南充 【期刊】杂粮作物 2007-12-15

8 甘薯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及亲本选配 何素兰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杂粮作物 2001-06-25

9 四川省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朱实祥; 何素兰 南充市农科所; 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四川农业科技 2001-02-28

10 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郑祖平; 何素兰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中国农技推广 1994-08-15

11 甘薯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何素兰; 邓世枢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12-25

12 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郑祖平; 何素兰 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四川农业科技 1995-05-30

13 甘薯主要经济性状对薯干产量的通径分析与高产育种途径的研究 何素兰; 邓世枢; 李育民; 雍华; 杨洪康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08-25

14 浅谈海南甘薯有性杂交育种 杨洪康; 何素兰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10-25

15 对南充自然条件下甘薯有性杂交育种的浅析 雍华; 何素兰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期刊】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12-25

16 早熟甘薯鲜薯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何素兰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8-08-25

荣誉奖励:


获得四川省“七五”六大作物育种攻关一等奖、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和四川省“九五”农作物育种攻关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200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 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3. 2002年获南充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何素兰:使命就是帮助农民增收

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文静而温柔。在知识分子的气质里凸显出一种山野的质朴与勇敢。这就是何素兰———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甘薯研究室副主任,一位年轻而有影响的红薯研究专家。

1990年7月,何素兰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南充市农科所,成天与泥土和农作物打交道。她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让人钦佩———主研选育“南薯95”、“南薯28”、“南薯99”、“南薯97”等甘薯新品种,“南薯99”参加省区域试验,鲜薯比南薯88增产22.7%,藤叶增产9.3%,薯干增产20.3%,淀粉增产10.8%,具有高产、抗黑斑病、极耐贮藏等优点,是四川省育成的一个突破性新品种,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于领先水平。“南薯99”自1998年起在全省累计推广应用1454.8万亩,增产鲜薯40.76亿公斤,新增产值13.54亿元。

作为一位年轻女性,她把最美好的年华和青春贡献给了“三农”事业。看着儿子嘴上残存的疤痕,她的心里常常泛起一丝愧疚。几年前,试验基地迁到顺庆区潆溪镇的一个山村,这里条件十分艰苦,离家远,工作很辛苦。她的丈夫在同一所里从事玉米研究。冬天,正值甘薯收获,她在基地加班做甘薯试验,4岁的儿子只得托付别人照看,在与小伙伴玩耍时嘴角被砖头打破,伤口长达2厘米,下班后她才发现,忙把儿子送往医院缝了6针,然后又回到试验基地继续做试验。她将苦和累藏在心底,把热情投入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早出晚归,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研难题。

去年,她有机会到国际马铃薯中心(秘鲁)学习交流,因为英语口语已生疏多年,语言交流难度大。春节期间,她泡在书店里疯狂学英语。在国际马铃薯中心的20多天时间里,她抓住一切机会和国外专家交流,掌握了甘薯、马铃薯的育种新方法、新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技术。并联系国际马铃薯中心两位主要研究人员来到市农科所进行学术交流,签订了合作项目。

何素兰说,作为农作物专家,她的使命就是帮助农民增粮增收,让生养自己的土地永远充满希望。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作者:杨雨龙 01-29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