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杨隆维,男,1968年1月生,湖北咸丰人,土家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教授,正高职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骨干研究员。首届恩施州具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1年12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1986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恩施州农科院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等科研工作。
2014年3月调入长江大学农学院至今,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科学研究。
社会任职:
1、湖北省作物学会会员。
2、首届恩施州具有突出贡献专家。
3、湖北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4、湖北省种子协会会员。
5、湖北省农技110咨询专家。
6、“十五”期间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试先进工作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作物育种学》和《种子生产学》等,
实践实验课程6门,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4-7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科学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主持各种横向项目6项。
2、主持湖北省财政厅和科技厅项目各1项。
3、参与湖北省科技厅和湖北省科技创新中心“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攻关项目各1项。
4、先后主持或参与育成国家级审定水稻品种4个。
5、省级审定水稻品种10余个。
6、主持育成省级鉴定不育系2个,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项。
7、杂交水稻新恢复系恩恢995及所配组合优Ⅰ优995,恩优995,福优995选育与利用。
科研成果:
[1]杨隆维, 高产抗稻瘟病迟熟中籼组合Ⅱ优264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2009-07-01.
[2]杨隆维, Ⅱ优恩22的选育. 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2007-09-18.
[3]杨隆维,邢丹英, 杂交水稻Ⅱ优58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湖北省,长江大学,2007-02-09.
[4]杨隆维,许敏, 水稻优良品种Ⅱ优58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2006-12-01.
[5]杨隆维, 优质抗稻瘟病红皮米中籼组合Ⅱ优132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2006-04-13.
[6]杨隆维, 抗稻瘟病中籼新组合Ⅱ优80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2005-04-22.
[7]杨隆维,李求文, 丰产抗病杂交水稻福优系列选育及推广. 湖北省,湖北清江种业公司,2005-01-01.
[8]杨隆维, 高产抗稻瘟病迟熟中籼组合福优325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2003-11-06.
[9]杨隆维, 抗稻瘟病迟熟中籼新组合福优218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2003-11-06.
发明专利:
[1]王文希,邢翔,邢丹英,谢义梅,徐琴,胡慧,徐建龙,周建利,蒋祥东,邱先进,杨隆维,龚双喜,谭亚华,王先锋,熊锐刚,赖祥伟. 用于无人机的喷液量调控装置[P]. CN209410334U,2019-09-20.
[2]王小文,杨隆维,熊亚俊,黄年英,华美,徐建龙,邢丹英,周盼盼,范道冉. 一种播种画行器[P]. CN208739574U,2019-04-16.
[3]杨隆维,熊亚俊,王小文,华美,钟育海,刘迪权,郭发吉,覃竹山,徐建龙,徐俊英,谭小菊,程苏. 一种水稻育种材料中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检测方法[P]. CN109402236A,2019-03-01.
[4]李旭升,杨隆维,王小文,熊亚俊,陈火云,官鹏程,邢丹英,徐建龙,邱先进,华美,李赢,王媛媛. 打孔器[P]. CN207736412U,2018-08-17.
[5]邢丹英,徐琴,杜斌,张利荷,王孟,张开勇,徐建龙,石垒,胡慧,姜硕琛,邱先进,杨隆维,陈火云,王加冕,徐印印,姜汉峰,蒲志凡,邓宣胜. 一种农作物田内的轻便筛土方法[P]. CN107774564A,2018-03-09.
[6]杜斌,邢丹英,金明珠,徐琴,徐建龙,罗耀美,胡慧,邱先进,杨隆维,陈火云,张利荷,王加冕,姜汉峰,石垒,王孟,徐印印,姜硕琛,赵滢,刘万金,汪欢,郭金洁,胡抗. 植物水培培养板[P]. CN206978331U,2018-02-09.
[7]陈火云,邢丹英,金明珠,徐琴,徐建龙,胡慧,邱先进,杨隆维,王加冕,姜汉峰,石垒,王孟,刘晨,欧小雪,代名笠,李旭升,赵滢,汪欢,徐印印,杨含慧,毛正,席浩,郑豫. 水培营养池用搅拌装置[P]. CN206837985U,2018-01-05.
[8]杨隆维,李旭升,王小文,熊亚俊,官鹏程,徐建龙,邢丹英,华美,邱先进,李赢,王媛媛. 筛选优异恢复系抗源的方法及其培育的恢复系株系材料[P]. CN107439368A,2017-12-08.
[9]徐建龙,邱先进,郑天清,徐琴,欧小雪,邢丹英,杨隆维,吕文恺. 一种水稻外观品质基因qAQ7及其分子标记方法和应用[P]. CN107287210A,2017-10-24.
[10]邢丹英,刘启培,徐建龙,王贤斌,袁道宪,李鹏飞,张艳霞,罗耀美,金明珠,杜斌,陈火云,邱先进,杨隆维,石垒,王加冕,徐印印. 一种确定早稻播种期的方法[P]. CN106105927A,2016-11-16.
[11]邢丹英,杜斌,陈火云,雷昌云,龚双喜,徐琴,徐建龙,金明珠,邱先进,罗耀美,杨隆维,石垒,王加冕,张利荷,刘晨. 一种提高水稻整精米率的方法[P]. CN105766505A,2016-07-20.
[12]邢丹英,雷昌云,徐琴,高剑华,徐建龙,沈艳芬,杜斌,陈火云,金明珠,邱先进,刘冬明,文聃,肖琛,张远学,杨隆维,石垒,王加冕,刘晨,欧小雪,李旭升,代名笠. 一种提高马铃薯产值的方法[P]. CN105746127A,2016-07-13.
[13]杜斌,邢丹英,楼有根,徐琴,徐建龙,陈火云,邱先进,王加冕,石垒,刘晨,杨隆维,欧小雪,代名笠,李旭升. 一种消化通风橱排烟口装置[P]. CN205308932U,2016-06-15.
[14]邢丹英,金明珠,楼有根,徐琴,徐建龙,胡慧,邱先进,陈火云,王加冕,姜汉峰,杨隆维,石垒,刘晨,欧小雪,代名笠,李旭升,赵滢,汪欢,徐印印. 一种改良水稻田间中耕器[P]. CN205305359U,2016-06-15.
[15]邢丹英,徐琴,徐建龙,金明珠,邱先进,雷昌云,杨隆维,罗耀美,杜斌,陈火云,刘晨,欧小雪,代名笠,王加冕,李旭升. 一种水稻品种资源富硒性能的筛选方法[P]. CN104871844A,2015-09-02.
[16]徐建龙,邱先进,邢丹英,徐琴,刘环,向晓娇,杨隆维,何文静,杜斌. 一种水稻苗期耐盐基因qST11及其分子标记方法[P]. CN104762298A,2015-07-08.
[17]徐建龙,邱先进,邢丹英,徐琴,刘环,向晓娇,杨隆维,何文静,杜斌. 一种水稻苗期耐盐基因qST2及其分子标记方法[P]. CN104762299A,2015-07-08.
[18]邢丹英,徐建龙,何文静,刘环,邱先进,杨隆维,杜斌,刘晨,陈火云,李旭升,代明笠. 一种作物水培试验方法[P]. CN104737888A,2015-07-01.
[19]邢丹英,田进山,黄蓉,徐建龙,金明珠,李志新,邱先进,雷昌云,何文静,杨隆维,罗耀美,杜斌,陈火云,刘环,杨隆彪. 一种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材料的鉴定方法[P]. CN104381125A,2015-03-04.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发表中文论文:
[1]田春华,钟育海,杨隆维,刘迪权.湖北省2017年度玉米引种备案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与利用评价[J].种子,2019,38(04):100-102.
[2]陈久明,钟育海,杨隆维,谭小菊,程苏,金理,唐艳红,刘陈桂,孙佳念,黄晨晨.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优质稻基地早熟中稻新品种筛选与利用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6(01):72-76.
[3]王小文,熊亚俊,杨璐,谭小菊,程苏,唐艳红,金理,杨华琛,李志新,徐建龙,杨隆维.迟熟中籼新组合荃9优3号高产稳产性分析与综合评价[J].种子,2018,37(12):114-116.
[4]徐俊英,胡旭,侯大平,陈义忠,李志新,杨隆维.优质抗病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惠34S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8,33(06):14-17.
[5]杨华琛,王小文,熊亚俊,李旭升,杨璐,杨隆维.长江中下游杂交水稻中籼迟熟品种试验B组2017年度湖北荆州点试验结果与利用评价[J].农业科技通讯,2018(06):83-88.
[6]熊亚俊,杨华琛,王小文,杨隆维,李旭升,官鹏程,王媛媛,李赢,华美,徐建龙,邢丹英,邱先进,李志新.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长农2A的选育[J].种子,2018,37(03):117-119.
[7]吕文恺,胡慧,欧小雪,杜斌,田雨,蔡星星,孙永建,杨隆维,邢丹英,徐建龙,邱先进.世界水稻核心种质在荆州的适应性初探及高产种质资源筛选[J].中国稻米,2018,24(02):19-23.
[8]熊亚俊,李旭升,杨隆维,王小文,王媛媛,李赢,官鹏程,吴博,华美,徐建龙,邢丹英,邱先进.高产抗稻瘟病杂交晚籼新组合长农优982[J].杂交水稻,2017,32(06):75-76.
[9]王小文,李旭升,杨隆维,熊亚俊,王壮壮,王媛媛,李赢,官鹏程,吴博,华美,徐建龙,邢丹英,邱先进,李志新.抗稻瘟病三系籼型水稻不育系长农1A的选育[J].杂交水稻,2018,33(01):13-16.
[10]李旭升,向小娇,申聪聪,杨隆维,陈凯,王小文,邱先进,朱小源,邢丹英,徐建龙.水稻重测序核心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J].作物学报,2017,43(06):795-810.
[11]李继辉,李洪胜,黄海清,李春勇,王光建,姚昌顺,胡承伟,段太品,杨隆维.优质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优62[J].杂交水稻,2017,32(01):82-83.
[12]谢振春,王加冕,杨隆彪,李旭升,杨隆维,秦光才,邱先进,邢丹英,陈应江,刘晨,李俊英.早中熟杂交中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评价与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6(09):93-99.
[13]赵滢,张凯,欧小雪,吕文恺,杜文远,邢丹英,杨隆维,徐建龙,邱先进.富硒对籼稻加工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2):3006-3008+3068.
[14]李旭升,杨隆维,徐建龙,邢丹英,刘古春,江褀祥,邱先进,胡静.晚粳新品种W1837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2):3003-3005.
[15]吕文恺,张凯,唐静,邵丽明,欧小雪,赵滢,邢丹英,杨隆维,徐建龙,邱先进.富硒处理对籼稻外观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1):2743-2745.
[16]李旭升,王小文,杨隆维,邢丹英,邱先进,王俊,程佳秀,王光建.恩施水稻抗稻瘟病恢复系的选育与利用[J].杂交水稻,2016,31(03):7-11.
[17]欧小雪,胡慧,张凯,杜斌,刘环,江广帅,邱先进,徐建龙,邢丹英,杨隆维.籼稻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01):24-27.
[18]杨隆维,徐建龙,刘古春,邢丹英,胡静,江褀祥,徐晓杰,邱先进,何文静.高产软米晚粳新品种长农粳1号的选育[J].种子,2015,34(12):99-101.
[19]李旭升,杨隆维,徐建龙,邢丹英,邱先进,王俊,王小文,程家秀.长江大学2014年晚稻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利用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3):5819-5822.
[20]敖俊杰,胡慧,李俊凯,张陈玲,邢家宝,唐静,江广帅,杜斌,邱先进,徐建龙,邢丹英,杨隆维.水稻抗稻瘟病遗传与基因克隆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33):32-35.
[21]杨隆维,李洪胜,徐建龙,李继辉,邢丹英,杨隆彪,王光建.杂交中稻新品种中9优591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15,34(11):100-102.
[22]邱先进,胡慧,张凯,杜斌,刘环,邵丽明,杨隆维,邢丹英,徐建龙.籼稻苗期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11):14-16.
[23]刘晨,陈应江,杨隆维.宣恩县2013年度早熟中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综合评价与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5(06):145-150.
[24]邱先进,袁志华,陈凯,杜斌,何文静,杨隆维,徐建龙,邢丹英,吕文恺.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籼稻垩白的遗传基础[J].作物学报,2015,41(07):1007-1016.
[25]代明笠,邵丽明,胡慧,吕文恺,邢家宝,张陈玲,杜斌,邱先进,徐建龙,邢丹英,杨隆维,李俊英.水稻加工品质及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09):5-8.
[26]彭丹丹,邢家宝,胡慧,吕文恺,邵丽明,张陈玲,杜斌,邱先进,徐建龙,邢丹英,杨隆维.水稻株高性状遗传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09):9-12.
[27]李旭升,杨隆维,李继辉,段太品,李洪胜,王光建,姚昌顺.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恩恢22的选育与利用[J].杂交水稻,2015,30(01):10-12.
[28]李俊英,王加冕,代明笠,彭丹丹,欧晓雪,刘环,邱先进,徐建龙,杨隆维,邢丹英.水稻耐盐性遗传与基因克隆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35):1-5.
[29]杨隆维,徐建龙,颜学明,邱先进,邢丹英,王光建.抗稻瘟病杂交水稻Ⅱ优264旱育秧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种子,2014,33(10):129-131.
[30]李继辉,李洪胜,杨隆维,王光建,姚昌顺,李春勇,黄海清,段太品.优质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品种中9优恩66的选育及应用[J].中国稻米,2014,20(03):89-90+94.
[31]王光建,李春勇,杨隆维,李洪胜,李继辉,黄海清,姚昌顺.优质抗稻瘟病杂交水稻中9优恩66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04):176-177.
[32]颜学明,黄登武,杨隆维,吴云鹏.杂交水稻宜香107旱育秧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03):146-148.
[33]李洪胜,袁明山,李继辉,张强,杨隆维,王光建,李春勇.优质中稻新品种宜香优208制种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3(08):184-185.
[34]袁明山,李洪胜,张强,李继辉,杨隆维,王光建,李春勇.高产优质中稻品种乐优107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06):211-212.
[35]李继辉,王光建,段太品,杨隆维,张强,吴云鹏,李洪胜,黄海清,李春勇,姚昌顺.早熟中籼新品种绵5优142的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05):172-174.
[36]李继辉,段太品,杨隆维,李洪胜,王光建,姚昌顺,黄海清,吴云鹏.优质抗稻瘟病恢复系恩恢142的选育与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22-124.
[37]段太品,李继辉,杨隆维,李洪胜,吴云鹏,王光建,姚昌顺.优质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品种绵5优142[J].中国稻米,2011,17(05):63-64.
[38]杨隆维,李求文,文聃.2010年度恩施州早中熟水稻区试品种评价与结果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1(07):91-94.
[39]吴云鹏,李洪胜,李继辉,段太品,杨隆维.高产杂交中籼稻金优107的农艺特性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2):2970-2971.
[40]李继辉,段太品,杨隆维,王光建,黄海清,吴云鹏.杂交中籼中9优恩62高产制种技术[J].吉林农业,2010(09):126.
[41]吴云鹏,李洪胜,李继辉,段太品,杨隆维.杂交中籼稻金优107高产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75+78.
[42]冉从辉,杨隆维,袁道宪.利川市早熟杂交中籼新组合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0(05):104-106.
[43]段太品,李继辉,杨隆维,袁利群,王光建,黄海清,吴云鹏,李洪胜,姚昌顺.中9优恩62的选育、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J].中国稻米,2009(06):62-63.
[44]杨隆维,李继辉,王光建,段太品,袁利群,吴云鹏.高产抗稻瘟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中9优恩62[J].杂交水稻,2009,24(06):84-85.
[45]杨隆维,王光建,李继辉,段太品,袁利群,李洪胜,吴云鹏.杂交中籼稻Ⅱ优264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09,24(05):37-38.
[46]陈应江,杨隆维,殷月勇.迟熟中籼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53-155.
[47]杨隆维,袁利群,段太品,李继辉,王光建.国审品种福优325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09,28(05):123-124.
[48]李继辉,段太品,杨隆维,王光建,黄海清,吴云鹏.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恩22高产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04):182+187.
[49]杨隆维,袁利群,段太品,李继辉,王光建,吴云鹏.持久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264的选育[J].杂交水稻,2008(04):12-14.
[50]袁利群,杨隆维,段太品,李继辉,王光建.高产抗病杂交稻中籼Ⅱ优264特征特性与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06):120-121.
[51]李求文,杨隆维,吴双清,李洪胜,李有程,曾祥茂,陈尚国.武陵山区水稻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与利用[J].种子,2008(03):95-97.
[52]杨隆维.红米新组合“Ⅱ优132”[J].农村百事通,2008(06):31.
[53]李继辉,段太品,杨隆维,李洪胜,王光建,高剑华,黄海清,姚昌顺,彭耀炳.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稻Ⅱ优恩22的选育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8(01):15-16.
[54]童孝年,袁利群,杨隆维,李继辉,段太品.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264[J].种子,2007(12):110-111.
[55]杨隆维,袁利群,许敏,向极钎,王光建,龙家顺.优质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58的选育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8):8819-8820.
[56]杨隆维,袁利群,王光建,段太品,李继辉,许敏,姚昌顺,高剑华,彭耀炳,李洪胜.优质高产抗稻瘟病红米新组合Ⅱ优132的选育[J].种子,2007(04):83-84.
[57]王尔惠,杨隆维,袁利群.杂交中稻福优58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08):111+128.
[58]杨隆维,袁利群,王光建,段太品,李继辉,许敏,姚昌顺,高剑华,彭耀炳,李洪胜.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264[J].杂交水稻,2007(02):83-84.
[59]王光建,王修文,段太品,李继辉,杨隆维,高剑华,李必钦,赵乃轩.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69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06(04):48+94.
[60]李求文,杨隆维,袁利群,许敏.持久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三系及组合选育与应用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3):276-282.
[61]颜学明,艾仁孝,杨隆维,李继辉.优质高产糯稻恩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J].湖北农业科学,2006(02):156-157.
[62]王光建,杨隆维,李继辉,袁利群,高剑华,段太品.抗稻瘟病杂交水稻福优995的选育与应用[J].福建稻麦科技,2006(01):6-7.
[63]郭发吉,杨隆维,李求文,黄贤文,曾祥茂,殷月勇,袁道宪,王章伟.湖北省恩施州2004年度早中熟中稻品种区试验结果与利用评价[J].农业网络信息,2006(02):102-103+106.
[64]李继辉,段太品,杨隆维,李洪胜,王光建,童孝年,姚昌顺,彭耀炳,袁木兰,罗胜中.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Ⅱ优69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2006(01):33-34.
[65]杨隆维,袁利群,王光建,李继辉,段太品,许敏,向极钎,高剑华,姚昌顺,彭耀炳.高产抗稻瘟病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80[J].杂交水稻,2006(01):75-76.
[66]杨隆维,李求文,秦光才,曾祥茂,袁道宪,李有程,李继辉,黄光昱,高剑华,洪凯.早中熟杂交中稻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种子,2005(10):61-62.
[67]杨隆维,袁利群,王光建,段太品,李继辉,向极钎,许敏.持久抗稻瘟病中籼恢复系恩恢80的选育与利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5(01):25-27.
[68]杨隆维,李继辉,王光建,袁利群,段太品,许敏,向极钎,龙家顺,袁木兰.武陵山区杂交水稻育种目标与策略初探[J].杂交水稻,2004(06):16-20.
[69]杨隆维,袁利群,向极钎,王光建,段太品,李继辉,许敏,李洪胜.高产抗稻瘟病中籼新组合福优218[J].杂交水稻,2004(05):75-76.
[70]杨隆维,袁利群,向极钎,段太品,王光建,许敏,李继辉,龙家顺.福伊A及其配组的组合在湖北恩施州的表现与利用评价[J].福建农业科技,2004(02):2-4.
[71]袁利群,杨隆维,向极钎,王光建,李继辉,段太品,许敏.三交育种在三系杂交水稻抗瘟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杂交水稻,2003(06):10-12.
[72]杨隆维,李继辉.恩施州水稻新品种(普通组)区试结果与分析[J].种子,2003(05):119-120.
[73]袁利群,杨隆维,向极钎,王光建,李继辉,李洪胜.高产抗稻瘟病杂交中籼新组合福优325[J].杂交水稻,2003(04):75-76.
[74]李继辉,杨隆维,向极钎,李洪胜,童孝年.80年代以来抗稻瘟病育种主要成就[J].种子,2001(02):46-47.
[75]袁利群,向极钎,杨隆维,王光建,姚文华,姚昌顺.杂交中籼Ⅱ优58的选育及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1(02):18-19.
[76]袁利群,向极钎,王光见,杨隆维,王修文,张强.Ⅱ优58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1998(S1):72.
[77]袁利群,向极钎,杨隆维,王光建.杂交中籼迟熟组合Ⅰ优58的选育及应用[J].杂交水稻,1998(S2):7+68.
[78]袁利群,向极钎,杨隆维,王光建.杂交中籼迟熟组合汕优58的选育及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1998(02):11-12.
荣誉奖励:

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二等奖1项,恩施州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被评为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先进个人,湖北省恩施州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先进个人,三年获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区试先进工作者.
1. 2003年获恩施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05年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3. 2007年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4.“十五”期间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试先进工作者。
5.“温暖长大”2017年度人物。
6、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1项。
7、教育部成果二等奖1项。
8、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9、恩施州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