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碗豆育种研究及小杂粮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了部、省、院级“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 、“十四·五”课题。
1、山西省农科院育种工程:高产、优质、抗病豌豆新品种选育。
2、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高产、抗病豌豆新品种选育。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糜子新品种选育。
4、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荞麦新品种选育。
5、山西省农科院攻关项目:沙棘品种资源创新与利用。
6、山西省农科院新品种研制项目:无公害、速溶豌豆糊的研制。
7、山西省留学生项目:糜子新品种选育。
8、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燕麦荞麦试验站。
9、山西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右玉综合试验站。
10、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项目:食用豆华北区栽培与土肥。
11、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食用豆试验站。
12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晋西北荞麦优质绿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3、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优质高产新品种晋糜2号种子基地建设及示范推广、豌豆新品种晋豌豆6号示范与推广。
14、成果转化项目:晋北荞麦旱作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晋北荞麦优质绿色关键技术栽培示范推广。
15、产业引领项目:生态农牧研究所新品种新技术集成与示范。
16、雁门关农牧交错带专项项目:雁门关地区杂豆新品种筛选。
17、农科院攻关项目: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8、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盐碱地测土施肥技术应用与专用肥推广。
科研成果:
1、选育完成山西省审定农作物品种有:晋豌豆3号、晋豌豆4号、晋豌豆6号、晋豌豆(草)8号、晋糜子1号、晋糜子2号、晋薯17号、晋荞麦(苦)6号、黔苦4号、晋燕13号、右扁1号。
2、2005年“柠条育苗造林技术及栽培利用”获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二等奖,;
3、2011年“马铃薯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获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二等奖;
4、2014年“红芸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获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二等奖。
发明专利:
[1]靳建刚,田再芳,靳淑芳,刘根科,张渊,乔拯,郝波涛,杨耀达. 大垄双行荞麦栽培方法[P]. CN109644795A,2019-04-19.
[2]靳建刚,田再芳,靳淑芳,刘根科,郝波涛,张渊,乔拯,王捷. 一种荞麦穴播简易播种机[P]. CN208708115U,2019-04-09.
[3]靳建刚,靳淑芳,田再芳,曹英花,王建雄,丁超,董旭,杨丽,刘根科,郝波涛,张渊. 一种豌豆育种立式轴流脱粒分选机[P]. CN106538153A,2017-03-29.
[4]刘根科,薛志强,靳建刚,李屹峰,刘璋,曹文福. 一种秸秆粉碎旋耕播种一体机[P]. CN205161061U,2016-04-20.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出版专著:
2009年参加编写了“小杂粮营养价值与综合利用”一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表中文论文:
[1]靳建刚,田再芳.山西北部地区引种苦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作物杂志,2021(02):52-56..
[2]田再芳,靳建刚.不同施氮量对黑丰1号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0(08):117-120.
[3]田再芳,靳建刚.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苦荞黑丰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0,48(01):19-24.
[4]靳建刚,田再芳.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荞麦6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07):1182-1184.
[5]靳建刚.豌豆新品种晋豌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0):1440-1442.
[6]刘根科,王慧,姜超,靳建刚,薛志强,刘璋.不同氮肥梯度下生物菌肥拌种对燕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6,44(05):37-40.
[7]靳淑芳,靳建刚.荞麦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16,34(08):49+51.
[8]靳建刚,田再芳.高产、优质、早熟糜子新品种“晋糜2号”的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03):110-111.
[9]靳建刚.红芸豆与马铃薯间作模式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06):15+55.
[10]田再芳,靳淑芳,靳建刚.豌豆糊的制作工艺流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04):124.
[11]靳建刚.优质高产豌豆新品种晋豌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11(01):101.
[12]靳建刚,田再芳.豌豆新品种——晋豌豆3号[J].农村百事通,2008(05):32.
[13]靳建刚,杨富,田再芳.高产优质多抗豌豆新品种晋豌豆3号的选育[J].作物杂志,2007(06):94.
[14]靳建刚.右玉县荞麦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99-100.
[15]靳建刚,李荫藩,李霄峰.马铃薯脱毒种薯增产试验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0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