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陈仁天,男,壮族,1965年1月出生,广西凤山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农业科学院行政处副处长、院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院成果转化处副处长、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任广西作物学会副理事,2011年-2016年被聘任国家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现任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杂交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16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主持项目总经费达575万元。在杂交稻育种与制种、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主要育成者选育了广西第一、第二个获得国家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和特优582,实现了广西本土自主选育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后续品种特优7571、特优831已在2014年完成两年不同地点的百亩连片产量查定,有望成为又一批超级稻品种。为广西推广应用超级稻,提高水稻单产、稳定总产,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参加工作以来,参加或主持育成“美优998”等16个水稻杂交新品种。
主要参与的项目“华南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与产业化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优质杂交稻秋优1025选育和产业化开发”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6;“优质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9;“抗稻瘟病籼型不育系青A选育及应用”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1;“早熟优质香稻新品种“早香一号”选育及示范推广”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获得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排名14。先后在中国科技核心刊物或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7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在英国桑德兰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挂职政府副区长。
2001年至2007年7月,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
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广西农业科学院院行政处副处长。
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广西农业科学院院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广西农业科学院院成果转化处副处长。
2012年7月19日,广西农业科学院任水稻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2011年起聘任国家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
社会任职:
1、广西作物学会副理事。
2、2011年-2016年被聘任国家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杂交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16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主持项目总经费达575万元。
1. “河池百色百万亩粮食增产综合技术开发”,参加。
2. “吨粮田攻关”,参加。
科研成果:
在杂交稻育种与制种、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主要育成者选育了广西第一、第二个获得国家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和特优582,实现了广西本土自主选育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后续品种特优7571、特优831已在2014年完成两年不同地点的百亩连片产量查定,有望成为又一批超级稻品种。为广西推广应用超级稻,提高水稻单产、稳定总产,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参加工作以来,参加或主持育成“美优998”等16个水稻杂交新品种。主要参与的项目“华南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与产业化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优质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9;“抗稻瘟病籼型不育系青A选育及应用”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1;“先后在中国科技核心刊物或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
主持或参加选育成辐占、美优1025、早香一号、美优998等品种(组合)9个;育成美A、青A、先红A、知红A等不育系8个。
1 万太优3158 梁海福;周维永;戴高兴;陈韦韦;邓国富;周萌;高利军;高菊;卿冬进;黄娟;陈仁天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15
2 龙丰优9115 周维永;梁海福;戴高兴;邓国富;陈韦韦;周萌;卿冬进;高利军;唐健忠;黄娟;陈仁天;姚剑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15
3 龙丰优169 周萌;梁海福;戴高兴;周维永;邓国富;高利军;陈韦韦;卿冬进;黄娟;陈仁天;梁世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15
4 早晚兼用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邓国富;梁世荣;戴高兴;周维永;周萌;陈仁天;高利军;黄乃崇;梁海福;陈韦韦;梁天锋;陈荣林;李家文;何懿;张宗琼;唐梅;阎勇;王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14
5 水稻抗稻瘟病优质不育系青A选育及应用 周萌;高利军;周维永;梁海福;戴高兴;陈荣林;邓国富;唐建忠;张宗琼;陈韦韦;陈仁天;梁世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13
6 优质杂交稻秋优1025选育和产业化开发 邓国富;粟学俊;陈彩虹;李丁民;覃惜阴;陈仁天;黄运川;卢宏琮;禤绮琳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08
7 华南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的创新及应用 邓国富;陈彩虹;粟学俊;周萌;梁世荣;李丁民;覃惜阴;梁曼玲;陈仁天;禤绮琳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05
8 早熟优质香稻新品种“早香一号”选育及示范推广 邓国富;梁世荣;周萌;陈仁天;卢宏琮;高利军;周维永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02
9 野败型不育系美A选育 邓国富;梁世荣;周萌;陈仁天;吴妙生;高利军;杨新庆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02
发明专利:

发明公开:
[1]邓国富, 戴高兴, 梁海福, 周维永, 陈韦韦, 高利军, 高菊, 黄鹃, 卿冬进, 伍豪, 潘英华, 周萌, 陈仁天, 马志广, 陈荣林. 一种高收获指数香型抗稻瘟病恢复系桂5886的选育方法[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11903500A, 2020-11-10.
[2]邓国富, 周维永, 卿冬进, 高利军, 戴高兴, 黄娟, 高菊, 梁海福, 周萌, 陈仁天, 陈韦韦. 水稻香味基因fgr功能标记及其专用引物序列[P]. 广西: CN106702004A, 2017-05-24.
[3]邓国富, 周维永, 黄娟, 高利军, 周萌, 高菊, 戴高兴, 梁海福, 卿冬进, 陈仁天, 陈韦韦. 水稻粒长基因GW7的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序列[P]. 广西: CN106591489A, 2017-04-26.
[4]邓国富, 马茜茜, 高利军, 颜群, 戴高兴, 周维永, 李瑞芳, 周萌, 陈仁天, 张晋, 陈小林, 梁海福, 陈韦韦, 李焜华, 陈荣林.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P]. 广西: CN105462971A, 2016-04-06.
[5]邓国富, 高利军, 周萌, 周维永, 陈小林, 颜群, 戴高兴, 梁海福, 陈仁天, 李瑞芳, 陈韦韦. 水稻不育基因pms3的特异性功能标记及其应用[P]. 广西: CN104531693A, 2015-04-22.
[6]邓国富, 高利军, 周萌, 周维永, 陈小林, 颜群, 戴高兴, 梁海福, 陈仁天, 李瑞芳, 陈韦韦. 水稻粒长基因GS3的功能标记及其应用[P]. 广西: CN104513859A, 2015-04-15.
[7]高利军, 邓国富, 陈小林, 周萌, 颜群, 周维永, 戴高兴, 梁海福, 陈仁天, 李瑞芳, 陈韦韦, 马茜茜.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1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P]. 广西: CN104388425A, 2015-03-04.
[8]邓国富, 周萌,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梁世荣, 陈仁天, 陈韦韦, 秦钢, 陈荣琳. 一种一年两熟两系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的选育方法[P]. 广西: CN103609431A, 2014-03-05.
[9]邓国富, 周萌,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梁世荣, 陈仁天, 陈韦韦, 秦钢, 陈荣琳. 一种两系超级稻亲本桂科-2S原种的保优高产繁殖方法[P]. 广西: CN103609434A, 2014-03-05.
[10]邓国富, 梁世荣, 周萌, 陈仁天,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秦钢, 卢宏琮, 陈荣林. 一种具有紫色叶标记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P]. 广西: CN102668974A, 2012-09-19.
[11]邓国富, 梁世荣, 周萌, 陈仁天,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秦钢, 卢宏琮, 陈荣林. 一种应用具有紫色叶标记杂交稻三系不育系制种的方法[P]. 广西: CN102668975A, 2012-09-19.
[12]邓国富, 梁世荣, 周萌, 陈仁天,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秦钢, 卢宏琮, 陈荣林. 一种紫色叶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的高产繁殖方法[P]. 广西: CN102668976A, 2012-09-19.
发明授权:
[1]邓国富, 戴高兴, 梁海福, 周维永, 陈韦韦, 高利军, 高菊, 黄鹃, 卿冬进, 伍豪, 潘英华, 周萌, 陈仁天, 马志广, 陈荣林. 一种高收获指数香型抗稻瘟病恢复系桂5886的选育方法[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11903500B, 2021-12-07.
[2]邓国富, 周维永, 黄娟, 高利军, 周萌, 高菊, 戴高兴, 梁海福, 卿冬进, 陈仁天, 陈韦韦. 水稻粒长基因GW7的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序列[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6591489B, 2021-01-26.
[3]邓国富, 马茜茜, 高利军, 颜群, 戴高兴, 周维永, 李瑞芳, 周萌, 陈仁天, 张晋, 陈小林, 梁海福, 陈韦韦, 李焜华, 陈荣林.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5462971B, 2018-08-10.
[4]邓国富, 高利军, 周萌, 周维永, 陈小林, 颜群, 戴高兴, 梁海福, 陈仁天, 李瑞芳, 陈韦韦. 水稻不育基因pms3的特异性功能标记及其应用[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4531693B, 2017-04-05.
[5]邓国富, 高利军, 周萌, 周维永, 陈小林, 颜群, 戴高兴, 梁海福, 陈仁天, 李瑞芳, 陈韦韦. 水稻粒长基因GS3的功能标记及其应用[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4513859B, 2017-01-11.
[6]邓国富, 梁世荣, 周萌, 陈仁天,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秦钢, 卢宏琮, 陈荣林. 一种紫色叶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的高产繁殖方法[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2668976B, 2016-11-16.
[7]邓国富, 周萌,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梁世荣, 陈仁天, 陈韦韦, 秦钢, 陈荣琳. 一种一年两熟两系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的选育方法[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3609431B, 2016-05-25.
[8]邓国富, 周萌, 周维永, 高利军, 戴高兴, 梁海福, 梁世荣, 陈仁天, 陈韦韦, 秦钢, 陈荣琳. 一种两系超级稻亲本桂科-2S原种的保优高产繁殖方法[P]. 广西壮族自治区: CN103609434B, 2015-06-10.
论文专著:

发表中文论文:
[1]梁海福, 戴高兴, 周维永, 陈韦韦, 周萌, 陈仁天, 马志广, 邓国富. 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高丰A的选育与利用[J]. 杂交水稻, 2021, 36 (04): 28-30.
[2]梁海福, 邓国富, 戴高兴, 周维永, 陈韦韦, 周萌, 陈仁天, 马志广, 高利军.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桂两优5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种子, 2020, 39 (10): 129-132.
[3]梁海福, 邓国富, 戴高兴, 周维永, 陈韦韦, 高菊, 卿冬进, 黄娟, 周萌, 陈仁天, 马志广, 高利军. 红米香稻三系不育系芋香红A的选育[J]. 杂交水稻, 2020, 35 (05): 17-18+21.
[4]梁海福, 邓国富, 周维永, 陈韦韦, 周萌, 陈仁天, 马志广, 戴高兴. 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高丰优689[J]. 杂交水稻, 2021, 36 (01): 121-123.
[5]周维永, 陈韦韦, 戴高兴, 梁海福, 周萌, 陈仁天, 邓国富. 早晚兼用型超级稻新组合万太优3158[J]. 杂交水稻, 2019, 34 (03): 80-82.
[6]陈韦韦, 邓国富, 戴高兴, 周维永, 梁海福, 周萌, 陈仁天, 陈荣林. 优质高产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龙丰优9115的选育及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47 (03): 5-7.
[7]陈韦韦, 邓国富, 戴高兴, 周萌, 周维永, 梁海福, 陈仁天, 梁世荣, 陈荣林. 优质高产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美优622的选育及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47 (02): 1-3.
[8]陈韦韦, 邓国富, 戴高兴, 周维永, 周萌, 梁海福, 梁世荣, 陈仁天, 陈荣林.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龙丰优826的选育与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47 (01): 1-4.
[9]周萌, 邓国富, 梁海福, 周维永, 戴高兴, 陈韦韦, 陈荣林, 陈仁天, 梁世荣.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龙丰优1号的选育[J]. 种子, 2017, 36 (10): 116-118.
[10]周萌, 邓国富, 梁海福, 周维永, 戴高兴, 陈韦韦, 陈荣林, 陈仁天, 梁世荣.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龙丰优139[J]. 杂交水稻, 2017, 32 (04): 81-82.
[11]戴高兴, 邓国富, 周维永, 梁海福, 陈仁天, 周萌, 陈韦韦. 软米型高产优质弱感光组合丰田优981的选育及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48 (05): 780-784.
[12]周萌, 邓国富, 梁海福, 周维永, 戴高兴, 高利军, 陈韦韦, 秦钢, 陈荣林, 陈仁天, 梁世荣. 抗稻瘟病优质籼型水稻不育系青A选育及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48 (01): 26-30.
[13]周萌, 邓国富, 梁海福, 周维永, 戴高兴, 高利军, 陈韦韦, 秦钢, 陈荣琳, 陈仁天, 梁世荣. 优质软米型籼稻不育系龙丰A的选育(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16 (06): 1136-1139.
[14]戴高兴, 邓国富, 陈仁天, 梁世荣, 周萌, 周维永, 高利军, 张宗琼. 早晚兼用型超级稻新品种桂两优2号的选育及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 (04): 560-563.
[15]戴高兴, 邓国富, 周萌, 梁世荣, 陈仁天, 周维永, 高利军, 梁海福, 陈韦韦. 高产优质弱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美优796的选育及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43 (05): 4-6.
[16]戴高兴, 邓国富, 陈仁天, 梁世荣, 周萌, 周维永, 高利军. 中熟早籼超级稻新品种特优582的选育及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43 (02): 5-6+23.
[17]周萌, 陈雷, 陈仁天, 邓国富, 梁天锋, 周维永, 陈韦韦. 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稻特优165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4, (05): 85-88.
[18]周萌, 邓国富, 梁海福, 周维永, 戴高兴, 高利军, 陈韦韦, 秦钢, 陈荣琳, 陈仁天, 梁世荣. 优质软米型籼稻不育系龙丰A的选育[J]. 杂交水稻, 2014, 29 (04): 15-17+21.
[19]夏秀忠, 曾宇, 李丹婷, 农保选, 刘开强, 陈仁天, 邓国富. 广西栽培稻种质资源抗旱性指标筛选与抗旱性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15 (07): 1140-1144.
[20]秦培钊, 陈仁天, 梁天锋, 陈雷, 周萌, 吕荣华, 王强, 唐茂艳. 超级稻特优582在广西不同生态区的生产适应性[J].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45 (04): 575-579.
[21]王强, 梁天锋, 唐茂艳, 陈雷, 张晓丽, 陈仁天, 陈彩虹, 李炜, 吕荣华, 张宗琼. 超级稻桂两优2号在广西多个生态点作早晚稻种植的产量差异分析[J]. 中国稻米, 2014, 20 (02): 66-68.
[22]陈荣林, 唐梅, 周维永, 梁海福, 戴高兴, 陈韦韦, 周萌, 陈仁天, 卢宏琮, 邓国富. 杂交水稻特优165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14, (03): 80-81.
[23]夏秀忠, 曾宇, 李丹婷, 农保选, 刘开强, 陈仁天, 邓国富. 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微核心种质的抗旱性鉴定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32 (02): 137-141.
[24]陈荣林, 唐梅, 周维永, 梁海福, 戴高兴, 陈韦韦, 周萌, 陈仁天, 卢宏琮, 邓国富. 超级稻桂两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J]. 作物杂志, 2013, (05): 152-153.
[25]陈仁天, 陶伟, 陈雷, 王强, 唐茂艳, 张晓丽, 吕荣华, 张宗琼, 梁天锋. 氮肥运筹对桂两优2号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 (06): 954-957.
[26]陈仁天, 唐茂艳, 赵荣德, 江立庚, 王强, 陈雷, 梁天锋. 耕作方式和大田水分管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43 (07): 942-946.
[27]陈仁天, 唐茂艳, 王强, 陈雷, 李炜, 陈畅, Farooq Shah, 梁天锋. 水稻花期高温胁迫影响颖花育性生理机理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43 (06): 753-758.
[28]邓国富, 韦昌联, 陈仁天. 广西近30年水稻育种的主要成就、问题与展望[J]. 杂交水稻, 2010, 25 (S1): 75-78.
[29]邓国富, 梁世荣, 周萌, 周维永, 高利军, 陈仁天, 戴高兴, 张宗琼. 水稻紫红叶标记不育系先红A的选育及应用[J]. 中国稻米, 2008, (05): 26-28.
[30]黄运川, 李维科, 陈仁天, 梁方, 李振经. 广西超级杂交早稻高产抛秧栽培技术[J]. 种子, 2008, (07): 111-113.
[31]邓国富, 李杨瑞, 梁世荣, 陈仁天, 周萌, 高利军, 周维永, 戴高兴. 紫叶水稻IR1552紫叶性状的遗传及其育种利用[J]. 杂交水稻, 2007, (05): 71-75.
[32]高利军, 邓国富, 陈仁天, 周萌, 周维永, 陈荣林. 杂交晚籼组合美优1025高产制种技术[J]. 广西农业科学, 2005, (06): 498-499.
[33]邓国富,梁世荣,周萌,陈仁天,高利军,周维永. 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美优1025的选育及应用[J]. 中国种业, 2004, (05): 32-34.
[34]邓国富,梁世荣,周萌,陈仁天,卢宏琮.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美优138的选育与应用[J]. 杂交水稻, 2004, (02): 20-21.
[35]周萌,陈仁天,邓国富,梁世荣,吴妙生,高利军,周维永. 早熟香稻早香一号的选育及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 2002, (06): 291-292.
[36]邓国富,陈仁天,周萌,卢宏琮. 杂交稻新组合汕优905的选育及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 2002, (01): 1-2.
[37]梁世荣,周萌,邓国富,陈仁天,吴妙生. 水稻优质不育系美A的选育及主要性状[J]. 广西农业科学, 2001, (06): 289-291.
[38]周萌,邓国富,陈仁天,梁世荣,高利军,周维永. 联育二号的选育及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 2001, (05): 233-234.
[39]陈仁天,周萌,陈冠忠,李振朝. 水稻抛栽制种母本生育特性及栽培对策[J]. 广西农业科学, 1999, (05): 253-255.
[40]邓国富,陈仁天,周萌,梁世荣,吴汉林. 籼稻不育系富A的应用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 1999, (03): 9-11.
[41]陈仁天. 水稻花时调节剂花信灵试验总结[J]. 广西农业科学, 1995, (S1): 7-8.
荣誉奖励:

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先进个人三等奖1项。
1、1987年至1990年四年度获地区星火科技一等奖。
2、2009年,“优质杂交稻秋优1025选育和产业化开发”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6。
3、2010年,主要参与的项目“华南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与产业化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
4、“优质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9。
5、“抗稻瘟病籼型不育系青A选育及应用”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1。
6、“早熟优质香稻新品种“早香一号”选育及示范推广”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
7、“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获得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排名14。
成果介绍:

美优998
品种来源:利用自选的不育系美A与从广东引进的恢复系998配组而成。
品种选育者:邓国富、周 萌、陈仁天、梁世荣、高利军、周维永、卢宏琮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2005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05031),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08)。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1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生长整齐,长势繁茂,耐寒性强,株型紧束,叶色浓绿,叶姿较挺,熟期转色好;株高108.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3万,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53.2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1.6克。米质: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9.9%,长宽比3.0,垩白米率26%,垩白度3.1%,胶稠度88mm,直链淀粉含量21.7%。人工接种抗性:穗瘟抗性级别9级,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3年晚造参加感光组区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7.4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4%(不显著)。2004年晚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6.4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0.3%(不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0%。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适时早播,早管理,早施、重施追肥。其他参照博优桂99进行。
制种技术要点: 1.春制宜安排母本比父本早抽穗2~3天,父母本叶龄差为4.0~4.5叶;晚制父母本播差期为7天。
2.父母本行比以2∶12~16为宜。
3.母本见穗20%~30%喷施“九二○”,亩总用量为8克。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美优998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穗瘟,蒸煮和加工品质优。适宜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适宜区域:可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稻区作晚稻种植。
美优198
品种来源:利用自选的不育系美A与从湖南引进的恢复系198配组而成。
品种选育者:周 萌、梁世荣、陈仁天、邓国富、周维永、高利军、卢宏琮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迟熟约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长势繁茂,株型适中,叶色青绿,叶姿稍披,熟期转色好,耐寒性和田间抗性较强;株高105.5厘米,亩有效穗17.7万,穗长24.1cm,每穗总粒数147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3.6克。米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2.0%,整精米率69.9%,长宽比3.1,垩白粒率26%,垩白度4.2%,透明度2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25.1%。人工接种抗性:穗瘟抗性7级,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感光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9.9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0.4%。2004年晚造续试,4个试点平均亩产533.4公斤,比对照减产0.5%(不显著)。生产试验亩产499.6公斤,比博优253减产0.8%。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适时早播,早管理,早施、重施追肥。其他参照博优桂99进行。制种技术要点: 1.春制宜安排母本比父本早抽穗2~3天,父母本叶龄差为4.5~5叶;晚制父母本播差期为11~14天。 2.父母本行比以2∶12~16为宜。 3.母本见穗20%~30%喷施“九二○”,亩总用量为8克。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美优198熟期偏迟,产量较高,中感白叶枯病、感穗瘟,加工和外观品质优。适宜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应注意防治稻瘟病。
美优1025
品种来源: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的不育系美A与恢复系1025配组而成的感光型组合。
特征特性:桂南种植,7月上旬播种,全生育期123天,株叶型集散适中,分蘖力强,繁茂性好,后期耐寒性好,青枝腊秆,熟色好,株高105厘米,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总粒156粒,结实率83%,千粒重21.0克,谷粒细长型,外观米质好。田间种植表现较抗稻瘟病。
产量表现:1999-2000年晚造参加育成单位的品比试验,折亩产分别为467.4公斤、487.5公斤,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8.3%和13.7%。1999年以来,在武鸣、合浦、北流、南宁郊区等地试种示范,累计面积17万亩,一般亩产460-5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因该品种生育期偏长,注意适时早播,早管理,早施、重施追肥,防止晚造寒露风危害。其他参照博优桂99进行。
制种技术要点:①春制宜安排母本比父本早抽穗2-3天,父母本叶龄差为6.5叶;晚制父母本播差期为6-9天。②父母本行比以2∶12-16为宜。③ 母本见穗20-30%喷施“920”,亩总用量为8克。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作晚稻推广种植。
早香一号
品种来源: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育成的“壮香”作父本与母本“P4070F3-3-RH3-1BA选早3”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常规水稻品种。
特征特性:桂南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晚造105天左右,株叶型集散适中,早生快发,分蘖力中等,株高98厘米,亩有效穗19万,每穗总粒120粒,结实率75%以上,千粒重22克,谷粒细长。抗性:穗瘟7级,白叶枯病3级。米质优,饭味可口,有清香气,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1.0%,精米率73.5%,整精米率42.7%,长宽比3.2,垩白率6%,垩白度0.3%,透明度2级,碱消值3.7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3.1%,蛋白质含量8.9%。
产量表现:1999年早造参加育成单位的品比试验,折亩产为429.8公斤,比对照桂713增产17.5%;2000年晚造参加自治区优质谷组区试,平均亩产385.5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24.5%,但生育期比对照短7天;2001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365.8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减产8.2%,极显著。1998年以来,在柳城、灵山、浦北、田阳、宜州、临桂等地试种示范,累计种植面积11万多亩,一般亩产38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适龄移栽,早施重施分蘖肥。其他参照一般中熟常规水稻品种进行。
自治区品审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具有早熟、米质好的特点,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推广种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