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马华平,女,1970年10月生,现任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1年7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

1991年12月—1995年12月,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工作,研究实习员。

1996年1月—2003年10月,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2003年11月—2010年4月,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社会兼职:

1. 第十届新乡市政协常委。

2. 中华民主同盟会盟员。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一直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新麦19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专项资金项目,2007年。

2. 新麦19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008年。

3.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2008年。

4. 新麦19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年。

5. 省部共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优质强筋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课题,2010年。

6. 国家(新乡)北方小麦科研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2011年。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2002年,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豫麦69号获省科技进步二步奖。

2. 2004年,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新麦11号获省科技进步二步奖。

3. 2005年,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获全国小麦品质鉴评活动第二名。

4. 2006年,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13号获省科技进步三步奖。

5. 2009年,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获省科技进步一步奖。

6. 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2007年、2008年分别被农业部推介为全国10个、15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7. 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成为新乡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多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论著2部。

出版专著:

1. 《2007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研究》。

2. 《河南省小麦审定推广品种及其选育》。

发表论文:

1 新麦系列品种在黄淮麦区的表现与新麦26号的应用前景 付亮; 刘朝辉; 李洋; 马华平; 周德慧; 赵宗武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 【期刊】中国种业 2011-11-15

2 野生二粒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杨丽娟; 马华平; 赵宗武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期刊】江西农业学报 2011-02-15

3 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号的系谱分析和遗传性状探讨 付亮; 蒋志凯; 李洋; 刘朝辉; 王映红; 马华平; 赵宗武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11-05-17

4 不同密度下小麦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对产量通径分析 马华平; 郭战备; 蒋志凯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2009-09-25

5 国审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号的特点及广阔应用发展前景 付亮; 马华平; 刘朝辉; 李洋; 蒋志凯; 赵宗武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11-07-17

6 小麦新品种新麦21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付亮; 李洋; 刘朝辉; 马华平; 周德慧; 程玉民; 史兆新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 【期刊】山东农业科学 2011-06-30

7 金银花叶片Pn日变化影响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 李东方; 张胜利; 胡宁; 马华平; 张喜欢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湖北农业科学 2010-03-05

8 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唐振海; 蒋志凯; 马华平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种业导刊 2010-09-10

9 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 发展简化种植技术 陈菊霞; 马华平; 王书玉; 蒋志凯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种业导刊 2010-09-10

10 稻属植物基因组型与分类研究进展 张胜利; 李东方; 马华平; 胡宁; 吴大付; 张改生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高等学校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期刊】吉林农业科学 2009-04-25

11 小麦新品种新麦9817的选育技术及其栽培要点 马华平; 胡宁; 马兆锦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09-06-17

12 小麦亲本千粒重遗传效应分析 马华平; 蒋志凯; 朱红彩; 胡宁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09-15

13 从新麦系列品种的选育谈优质强筋小麦育种 马华平; 陈菊霞; 蒋志凯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期刊】种业导刊 2009-09-10

14 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播期播量研究 范永胜; 赵宗武; 蒋志凯; 董昀; 马华平; 刘朝辉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 【期刊】中国种业 2006-06-15

15 优质强筋国审小麦品种新麦18号的选育 蒋志凯; 赵宗武; 马华平; 董昀; 郭战备; 范永胜; 刘朝辉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新乡; 河南新乡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6-08-15

16 国审新麦18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分析 蒋志凯; 赵宗武; 马华平; 郭战备; 范永胜; 刘朝辉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 【期刊】种子 2006-09-25

17 强筋小麦新麦18号系谱和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董昀; 赵宗武; 马华平; 蒋志凯; 范永胜; 刘朝辉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 河南辉县; 河南辉县 【期刊】中国种业 2006-12-15

18 超级小麦品种穗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及穗粒数改良途径的研究 范永胜; 赵宗武; 马华平; 蒋志凯; 董昀; 朱红彩; 刘朝辉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新乡; 河南新乡 【期刊】中国种业 2007-07-15

19 优质强筋小麦新麦19号特性和产量结构分析 马华平; 蒋志凯; 范永胜; 刘朝辉; 谢社香; 冯留锁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 【期刊】中国种业 2007-10-15

20 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9号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刘朝辉; 赵宗武; 董韵; 蒋志凯; 马华平; 王映红; 范永胜; 程玉民; 周德慧; 史兆新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辉县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 2007-10-17

21 新乡3577及其衍生种质在新麦系列中的应用 王映红; 刘成; 马华平; 蒋志凯; 刘朝辉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兆丰种业公司;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新乡; 河南新乡 【期刊】种业导刊 2008-04-10

22 种质创新在新麦系列品种选育中的利用探讨 王映红; 董昀; 赵宗武; 马华平; 刘朝辉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 【期刊】中国种业 2008-05-15

23 离子束介导转大豆DNA小麦后代品质和农艺性状分析 马华平; 赵宗武; 蒋志凯; 孔长江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 辉县; 河南 辉县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3-07-15

24 新麦13号的特性及选育体会 董昀; 赵宗武; 孔长江; 马华平; 蒋志凯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辉县; 河南辉县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3-08-15

25 新麦11定向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刘现祯; 马华平; 张长顺; 赵宗武; 刘庆伟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电话:0373-3 【期刊】中国种业 2003-06-25

26 新乡市优质小麦产业化经营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范永胜; 赵宗武; 董昀; 蒋志凯; 马华平; 朱红彩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 辉县 【期刊】种子 2005-07-25

27 新麦16号小麦品种特性及选育方法探讨 董昀; 赵宗武; 马华平; 刘朝辉; 范永胜; 蒋志凯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辉县; 河南辉县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5-09-15

28 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的特点及其栽培技术 赵宗武; 蒋志凯; 马华平; 董昀; 范永胜; 刘朝辉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辉县市西郊 【期刊】作物杂志 2005-12-15

29 新麦系列品种在黄淮麦区的表现与新麦18号应用前景 赵宗武; 蒋志凯; 董昀; 马华平; 范永胜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 新乡 【期刊】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5-08-15

30 从新麦系列品种的选育浅淡小麦超高产育种 蒋志凯; 赵宗武; 马华平; 赵启学; 闫玉栋; 董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辉县市西郊; 副研究员 【期刊】作物杂志 2004-02-15

31 新麦13号选育特点及选育体会 董昀; 赵宗武; 孔长江; 马华平; 蒋志凯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辉县; 河南辉县 【期刊】小麦研究 2003-05-15

32 黄淮麦区强筋小麦控氮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孔长江; 董昀; 马华平; 周勤智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辉县 【期刊】中国种业 2002-08-25

33 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新麦11的选育 马华平; 赵宗武; 蒋志凯; 周勤智; 董昀; 孔长江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期刊】作物杂志 2002-06-15

34 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新麦9号的选育 赵宗武; 马华平; 蒋志凯; 董昀; 周勤智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0-04-15

35 新麦9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分析 蒋志凯; 赵宗武; 马华平; 周勤智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0-05-15

36 新麦9号高产栽培技术 周勤智; 刘现祯; 马华平; 蒋志凯; 赵可富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辉县市农业局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0-05-15

37 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69 董昀; 赵宗武; 马华平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期刊】中国种业 2001-09-20

38 离子束介导转大豆基因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研究 马华平; 赵宗武; 蒋志凯; 周勤智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河南辉县; 河南辉县 【期刊】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2001-12-30

39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小麦后代的蛋白质变异性分析 姬生栋; 李吉学; 徐存拴; 秦广雍; 霍裕平; 赵宗武; 马华平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新乡市农科所; 新乡市农科所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01-08-30

40 河南小麦超高产育种与品质利用途径 赵宗武; 马华平; 蒋志凯; 周勤智; 陈梅英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辉县 【期刊】小麦研究 2000-05-15

41 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赵宗武; 马华平; 蒋志凯; 周勤智 新乡市农科所; 新乡市农科所 【期刊】河南科技 1998-01-10

荣誉奖励:


1. 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

2.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3. 第六届“新乡市十大杰出青年”

4. 第八届“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

5. 河南省“双学双比”先进工作者。

6. 第六届新乡市青年科技奖并被评为新乡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7. 新乡市“三八”红旗手及新乡市“巾帼科技服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新乡农科院小麦专家潜心育种 农民多收25亿

  5月2日下午,按约定,记者来到位于辉县市的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采访,可是该所副所长,我省著名小麦专家马华平没有在办公室,却顶着大日头在地里忙碌着。

  今年39岁的马华平,生长在辉县市一个普通的农家,这个熟悉农村、热爱土地的农家姑娘高中毕业后,很顺利地考上了新乡科技学院农学专业。1991年她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当时的条件太差了,说是研究所,现代化的农机具一件都没有。连我在内只有四名研究人员,300多亩试验田。”马华平回忆说,从小麦播种时浇地、施肥,到收获时割麦、脱粒、选种。马华平和所里的几名科研人员,样样都要带着雇来的农民一起干。整天都是一身汗水一身泥。

  马华平咬牙坚持下来,她潜心小麦科研事业18年,对小麦超高产育种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等进行了许多富有科学价值的探索,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提出了独到的小麦育种技术路线和方法。2000年至今先后育成新麦9号、新麦11号、新麦12号、新麦13号、新麦16号、新麦18号、新麦19号、新麦9817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新品种8个,其中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有5个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近年来,新麦系列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陕西等黄滩麦区累计示范推广5000万亩,增产优质小麦16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25亿元。

  马华平成了小麦育种方面的学术带动人。近年来,她先后承担或协作四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一项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两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国家生物育种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还有十八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她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第八届“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面对这些,马华平淡淡地一笑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来源:《大河网》2009年05月06日

媒体报道二:


种业专家—记新乡市农科院青年小麦研究专家马华平

5月4日,记者通过新乡市农科院的领导多次与马华平联系不上,有经验的院长说“肯定是下地了”,果然,直到傍晚马华平从育种试验田回到家才得知记者找她。原来,每年3月到6月是观察小麦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除了吃饭睡觉,她都泡在麦田里,每天达十几个小时,白天在办公室很难见到人影。当晚,记者驱车赶到位于辉县市的新乡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终于见到了马华平。

一走进马华平的办公室,记者立即被摆在资料柜上的一排金色的奖杯所吸引,细细一数竟有19尊!

“每一尊奖杯的背后都饱含着马华平和她的同事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农科院领导评价道,马华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有较强解决小麦科研、生产中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在育种方法和途径方面有所创造,在超高产和抗病育种材料上不断创新,专业水平高,育成品种多,承担项目多,成绩突出。

农业科研工作常年以泥土为伴,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试验周期长。马华平根据多年的育种工作实践,进行了许多富有科学价值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小麦育种技术路线和方法。2000年以来先后育成新麦9号、新麦11号、新麦12 号、新麦13号、新麦16号、新麦18号、新麦19号、新麦9817等8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其中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有5个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形成了中强筋配套、早中晚茬搭配的新麦系列品种,使新乡市农科院小麦育种水平跻身国内领先行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麦18号2007年被农业部推介为全国1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2008年又被农业部推介为全国15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实现了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三大创新,成为新乡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5年在全国小麦品质鉴评活动中新麦18号获第二名,被列为国家中间试验对照品种以及河南省、安徽省的小麦良种推广补贴品种。

马华平还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将新品种和新技术及时送到农村田间地头,变成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的致富技能,使新麦系列小麦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在我国黄淮麦区累计示范推广5000余万亩,增产优质小麦16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25亿元,为河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小麦育种方面的学术带头人,自2000年以来,马华平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新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河南省农科系统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等奖项。

来源:《阿里巴巴农业频道》2012年04月05日

媒体报道三:


马华平:与泥土为伴的小麦专家

不分严寒酷暑,她与泥土为伴,蹲守田间地头,只为小麦高产。

  马华平,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副研究员,为让小麦高产、超高产,她17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小麦育种。

  农业科研与泥土为伴,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试验周期长。但长期以来,马华平大小科研环节都亲自参加,对工作一丝不苟。她的工作,没星期天,没节假日。不畏严寒,不惧酷暑,她在试验田间,观察着,记录着。

  经过多年拼搏,她走进了成功殿堂,新的小麦品种不断被培育出来。2000年来,她先后培育出的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新麦系列小麦新品种8个,其中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有5个品种获国家品种权保护(专利)。

  除搞好小麦品种选育外,她还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创办示范基地和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将新品种和新技术即时送到田间地头。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郑州)》 2009年05月05日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