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作物生态学、农业防灾减灾、保护性耕作和循环农业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十五以来参加了“十五”、“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十一五”以来主持课题3项,作为主要人员参加6项。
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油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课题“小麦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示范与基地建设”子课题(2006BAK02A25),2006.1-2009.12。
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第3子课题“黄淮南片小麦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02A07),2006.1-2010.12。
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课题 “农田复合生物共生循环模式与技术研究”第5专题(2007BAD89B01),2007.1-10.12。
4.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优质强筋小麦关键施肥技术配套应用研究与示范(072201160001),2007.1-09.1。
5.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郑麦366(强筋)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配套栽培技术和超高产攻关专题(081100110300),2008.1-2010.12。
6. “十一五”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03028),2008.1-2010.12。
7.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30300162),2010.1-2011.12。
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第3子课题“豫南雨养区小麦玉米两熟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2011BAD16B07),2011-2015。
9.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杰出青年计划”“异常温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114100510014),2011.1-2013.12。
科研成果:
1.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之一 --之七)(系列论文),获1991年国家星火二等奖。
2. 秸杆还田关键技术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与应用,获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河南省中南部小麦大面积中产变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获2011年度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科技成果奖。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一种简耕施肥宽行播种机 王汉芳; 季书琴; 李向东; 郭瑞; 张德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专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2011-03-23
论文专著:

在各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或参编著作3部。
出版专著:
1. 《农业宏观分析方法与应用》(参 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2. 《华北秋播优质小麦节水栽培》(副主编),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
3. 《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编)》(副主编),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
发表论文:
1 集约多熟稻田长期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李向东; 陈源泉; 汤永禄; 高旺盛; 隋鹏; 季书勤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会议】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 2008-10-10
2 棉田复合生物共生循环配置模式的生态功能与利用 李向东; 季书勤; 隋鹏; 陈源泉; 王汉芳; 郭瑞; 张德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会议】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 2008-10-10
3 水分调控对冬小麦根系与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德奇; 季书勤; 李向东; 王汉芳; 吕凤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华北农学报 2012-02-28
4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郭瑞; 季书勤; 王汉芳; 李向东; 张德奇; 程芳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郑州市气象局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1-01-15
5 弱筋小麦郑麦004的氮、磷肥运筹模式研究 张德奇; 季书勤; 王汉芳; 李向东; 吕凤荣; 郭瑞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1-02-15
6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张德奇; 季书勤; 王汉芳; 李向东; 吕凤荣; 郭瑞; 程红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11-08-25
7 豫南雨养区周年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李向东; 季书勤; 张德奇; 郭瑞; 王汉芳; 吕凤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11-09-15
8 烯唑醇种衣剂对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安全性的影响 王汉芳; 季书勤; 李向东; 张德奇; 马西云; 钱圆; 时艳华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11-10-25
9 中后期综合调节措施对强筋小麦早衰的防控效果 李向东; 季书勤; 吕凤荣; 王汉芳; 张德奇; 郭瑞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麦类作物学报 2011-11-15
10 水分调控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向东; 张德奇; 郭瑞; 季书勤; 王汉芳; 吕凤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1-10-15
11 喷洒磷酸二氢钾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郑麦366千粒重和品质的影响 吕凤荣; 李向东; 季书勤; 王汉芳; 张德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1-09-15
12 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张德奇; 季书勤; 李向东; 王汉芳; 郭瑞; 程红建; 谢耀丽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西平县农业局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0-02-15
13 2010年河南省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意见 季书勤; 张德奇; 李向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种业导刊 2010-03-10
14 栽培措施对冬小麦抗干旱、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郭瑞; 季书勤; 王汉芳; 张德奇; 李向东; 陈远凯; 程红建; 吕凤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10-05-15
15 麦棉多作套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演变与效应分析 李向东; 杨铁钢; 李彦鹏; 季书勤; 王汉芳; 张德奇; 郭瑞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10-10-05
16 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 张德奇; 季书勤; 王汉芳; 李向东; 郭瑞; 吕凤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耕作与栽培 2010-06-26
17 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王汉芳; 季书勤; 李向东; 郭瑞; 张德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2009-09-16
18 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王汉芳; 季书勤; 李向东; 张德奇; 郭瑞; 王恒亮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期刊】农药 2009-10-10
19 麦棉套种模式的生态功能与利用 李向东; 季书勤; 王汉芳; 郭瑞; 张德奇; 杨铁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9-12-15
20 不同土壤条件下干旱、低温对冬小麦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郭瑞; 季书勤; 王汉芳; 李向东; 张德奇; 吕凤荣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耕作与栽培 2009-10-26
21 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李向东; 汤永禄; 隋鹏; 高旺盛; 杨世琦; 陈源泉; 刘定辉; 马月存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郑州; 四川成都 【期刊】作物学报 2007-06-12
22 中国南方集约多熟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度 李向东;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马月存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河南郑州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07-10-15
23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继承、改造和提升 李向东; 季书勤; 高旺盛; 陈源泉; 王汉芳; 郭瑞; 张德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郑州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7-10-05
24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向东; 王绍中; 田云峰; 季书勤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中国农业信息 2008-12-25
25 河南小麦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王绍中; 李向东; 张德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期刊】河南农业科学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