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杨祁峰,男,1959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推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甘肃省农牧厅主管科技和种植业工作的副厅长,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2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1995年,担任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

1998年,破格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社会兼职:

1. 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常务理事。

2. 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理事。

3. 《中国农技推广》编委。

4. 《中国农业信息》编委。

5.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6.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

7. 甘肃省作物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8. 甘肃省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生产恢复组组长。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甘肃省农牧厅项目:旱作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2003-2011。

2.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西部小麦苗情诊断关键指标与方法,2011。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全膜双垄沟播种方法 杨祁峰; 张成荣; 熊春蓉; 张雷; 孙多鑫; 岳云; 牛建彪; 段禳全; 朱永永; 郑有才; 王彩斌; 刘生瑞; 马海河【中国专利】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0-09-08

2 双垄沟地膜一年两用的方法 杨祁峰; 熊春蓉; 孙多鑫; 岳云; 张成荣; 张雷; 段禳全; 朱永永; 郑有才; 王彩斌; 刘生瑞【中国专利】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0-09-08

论文专著:


在国内各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书籍8部。

出版专著:

1. 《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4月。

2. 《甘肃省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甘肃省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站,2004年。

3. 《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01月。

4. 《双低油菜栽培技术》,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01月。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英文) 杨祁峰; 陈其鲜; 熊春蓉; 赵小文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会议】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论文集 2007-03-01

2 甘肃发展旱作农业的思路和技术体系 尚勋武; 杨祁峰; 刘广才; 朱永永 甘肃省农牧厅;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会议】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11-01

3 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英文) 杨祁峰; 陈其鲜; 熊春蓉; 赵小文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会议】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论文集 2007-03-01

4 旱地籽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土壤温度效应研究 刘生学; 王彩斌; 刘广才; 杨祁峰; 林淑敏 甘肃省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华园西甜瓜开发研究所 【期刊】现代农业科技 2010-01-20

5 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张文斌; 杨祁峰; 牛俊义; 孙学保; 牛芬菊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15

6 旱地籽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的降水利用效率 刘广才; 杨祁峰; 刘生学; 王彩斌; 林淑敏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华园西甜瓜开发研究所 【期刊】作物杂志 2010-06-15

7 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不同品种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张永祥; 杨祁峰; 牛俊义; 张雷; 牛芬菊; 李德仁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牧厅; 甘肃农业大学; 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9-10

8 甘肃省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李来祥; 刘广才; 杨祁峰; 赵小文; 朱永永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01-10

9 从会宁县小杂粮生产谈小杂粮绿色食品的发展 杨祁峰; 岳云; 柴宗文; 李世成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杂粮作物 2009-02-15

10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孙学保; 杨祁峰; 牛俊义; 张文斌; 牛芬菊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期刊】作物杂志 2009-06-15

11 甘肃省鲜食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周德录; 朱永永; 杨祁峰; 陈其鲜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09-07-20

12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旱作农业中的应用 李来祥; 杨祁峰; 刘广才; 张成荣; 赵小文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期刊】现代农业科技 2009-09-10

13 不同覆膜方式对粮饲兼用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杨祁峰; 岳云; 熊春蓉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09-10

14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刘广才; 杨祁峰; 李来祥; 段禳全; 朱永永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11-15

15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杨祁峰; 刘广才; 熊春蓉; 张成荣; 朱永永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01-15

16 加快产业化进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 赵小文; 杨祁峰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甘肃农业 2006-12-15

17 关于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论述 赵小文; 杨祁峰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甘肃农业 2006-12-15

18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麦茬复种饲料油菜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杨瑞吉; 马海灵; 杨祁峰; 牛俊义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7-01-30

19 以色列农业产业化及对甘肃省的借鉴作用 赵小文; 杨祁峰; 李荣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兰州;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兰州; 甘肃白银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07-01-20

20 现代农业技术及其经济性分析 赵小文; 杨祁峰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兰州;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兰州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07-02-20

21 甘肃省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陈其鲜; 杨祁峰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07-07-20

22 甘肃发展旱作农业的思路和技术体系 尚勋武; 杨祁峰; 刘广才 甘肃省农牧厅;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08-10

23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杨祁峰; 孙多鑫; 熊春蓉; 张成荣; 王天华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中国农技推广 2007-08-25

24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刘广才; 杨祁峰; 李来祥; 樊廷录; 赵小文; 朱永永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11-10

25 不同覆膜方式对陇东旱塬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杨祁峰; 岳云; 熊春蓉; 孙多鑫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11-10

26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刘广才; 杨祁峰; 李隆; 孙建好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 兰州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2008-03-30

27 不同覆盖模式对旱作马铃薯生育期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郑有才; 杨祁峰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 2008-07-10

28 甘肃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杨祁峰; 柴宗文; 李福; 岳云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牧厅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2008-07-20

29 甘肃发展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主要模式 刘广才; 杨祁峰; 段禳全; 赵小文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09-15

30 双低油菜华协1号青饲效果的研究 牛菊兰; 杨祁峰; 滕怀渊; 彭志云; 毛应诚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凉州; 甘肃山丹 【期刊】草业学报 2003-02-28

31 饲用双低油菜华协1号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及营养价值研究 杨祁峰; 滕怀渊; 牛菊兰; 梁智; 吕经邦; 毛应诚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武威; 甘肃山丹县 【期刊】草业学报 2003-04-30

32 稀土肥料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对比试验 杨祁峰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兰州 【期刊】中国马铃薯 2005-12-25

33 表征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的研究进展 杨瑞吉; 杨祁峰; 牛俊义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02-29

34 白银地区水浇地春小麦最适群体动态指标的研究 牛俊义; 杨祁峰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6-01-30

35 陇中引黄灌区小麦产量结构指标及调控技术的研究 张金文; 杨祁峰; 牛俊义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6-07-30

36 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增产效应分析 杨祁峰; 张金文; 牛俊义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 【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7-07-30

37 地膜穴播小麦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杨祁峰; 熊春蓉; 吴正强; 牛俊义; 张金文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 【期刊】甘肃农业科技 1997-01-20

38 穴播地膜小麦栽培技术 杨祁峰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农业科技与信息 1998-07-15

荣誉奖励:


1. 1987年,获省政府“《中部地区旱农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2. 1990年,获省农委、省农业厅“地膜覆盖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3. 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 1993年,获“中国地膜覆盖栽培研究会先进个人”称号。

5. 1993年,获全国农技中心“《甜菜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先进工作者”称号。

6. 1994年,获国家科委、农业部、外国专家局“三北”称号地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称号。

7. 1995年,获农业部实施贫困地区“‘温饱工程’先进个人”称号。

8. 1996年,获省农业厅“实施粮食增产技术先进个人”称号。

9. 1998年,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10. 1998年,获全国农技中心“全国小麦地膜覆盖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和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11. 2003年,获省人事厅“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2. 2004年,获中国农学会“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13. 2005年,获农业部“全国科技入户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4. 2005年,获全国农技中心“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15. 2006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工作者”称号。

16. 2007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称号。

17. 2001年、2003年、2006年、2007年,四次获省农牧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8. 2003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四次获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 2008年,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

20. 2009年,获感动甘肃“‘2008十大陇人’骄子”称号。

21. 2011年,获广河县人民政府“广河县荣誉市民”称号。

媒体报道:


杨祁峰:科技让农民增收渠道更宽

没想到自己的很多时间是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中度过的。 参加工作不久,我就对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切身体会。改革开放前,我在甘肃武威插过两年队,亲眼看到传统农业耕作收获甚微。恢复高考后,我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农牧厅工作。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是我第一次接触农业技术推广。

1985年,我在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事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受技术条件,我们当时主要的做法仅限于“三耕三耱”、农作物倒茬、增施肥料、选抗旱作物品种等传统技术。1989年,我们开始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地膜玉米,这一做法为粮食增产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到1992年,全省的地膜玉米已经达到了180万亩。

在地膜玉米取得成功后,我们从1994年开始推广地膜穴播小麦。虽然产量上去了,由于成本较高,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经过对地膜覆盖技术10多年的积累和探索,我们在2003年研究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一技术使旱作农业区的抗旱由被动抗旱转向主动抗旱。种植玉米比相同条件下的半膜平覆增产35%以上,种植马铃薯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2005年起,我们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8年,共完成推广面积289.52万亩,受益农户达65.31万户。这项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解决山旱地区农民的口粮问题,而且还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每亩地产生的3000公斤玉米秸秆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饲草料,使每亩地的纯收入达到1600元。

如今,甘肃省9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常年活动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我的亲身经历不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吗?

来源:《中国养殖网》2008年10月06日

媒体报道二: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者 农业技术推广的领头雁

  ----记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杨祁峰同志

  孜孜以求 献身农技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懂科技、爱科技、献身于科技。他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把应有的工作热情、先进模范和科技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在业务工作当中。积极投身于我省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中,常年深入基层、搞调研,抓推广,组织科技培训,帮助解决农民在实现增产增收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实施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

  1990年,他在靖远东湾乡瓜园村蹲点,负责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传统的水稻种植每亩田插秧4万多穴,而他要给农民示范推广的旱育稀植技术要求每亩田只插2万多穴。这种事农民们从没听说过,认为是瞎折腾。但大伙儿看他与村民们一样下地干活、流汗,慢慢地村里一些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接受他的指导,结果当年水稻收获后一测产,采用新技术的示范田比用传统技术种植的稻田多产稻谷200公斤左右。从此大家对这个年轻人佩服不已。那年中秋由于工作忙,他留在村上没有回家,晚上许多村民拿出专程从城里买来的西瓜、啤酒,炒好了热菜,聚在一起跟他过节。看着那么多朴实厚道的农民脸上露出的丰收笑脸,他被深深感动了,从此以更加高涨的热情一无反顾地投身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

  自1995年担任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以后,他与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全站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农牧厅对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发展所做的安排部署,注重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突出科技项目的带动,在全省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开展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在旱作农业、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与新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制订与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及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创新、农技推广员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由他组织实施的地膜覆盖技术自80年代开始示范推广以来,面积逐年扩大,覆盖作物逐步拓宽。目前,已经成为我省抗旱生产、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措施,2007年推广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其中玉米种植基本上实现了地膜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膜小麦、地膜谷子等也达到了100多万亩。突出的成绩,显著的效益,使他主持的《旱地玉米模式化栽培技术》、《甘肃省地膜小麦穴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先后分别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主持的《甘肃省“温饱工程”—贫困地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在全省9个地区,45个贫困县推广地膜覆盖玉米496.22万亩,平均亩增产玉米186公斤,总增产玉米9.24亿公斤,使226.25万户农户解决了温饱,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扶贫工作上的突出表现,1995年他被农业部评为先进个人,2001年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组织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多年来基本实现了网不散、线不断,为提高科技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发挥了突出作用, 2000年,在省财政支持下,在定西市安定区馋口镇指导农技中心尝试建立了我省第一个跨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站,为当地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8年后,我省跨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站现在已达到了130多个,使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制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实现全省农技部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农技110热线及示范场建设等在西北五省区也处于先进水平。

  2001年,他选择古浪县海子滩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推广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种植技术,使以往夏收后空闲的土地充分利用了起来,亩产饲草近万斤。同时,又研究提供了青贮技术,为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创造了条件。目前这一国内领先技术正从甘肃走向西北各省区。

  围绕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和优质农产品等新的农业科技课题,他积极引导全省农技系统转变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和示范。2001—2003年,组织全省农技推广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地膜小麦、马铃薯、大葱、大蒜、大白菜、胡萝卜、洋葱等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20多项,有力地支持了我省无公害农业的发展。

  他抓住农业工作的特点,每年利用一半的时间,深入基层、田间开展调查研究、技术指导,组织实施项目和技术培训,足迹踏遍了甘肃的山川。2004年4月他率领科技服务小组赴平凉、庆阳两市送科技下乡15天时间,对所辖的9个县区、21个乡镇、85个行政村进行了科技服务指导。在田间地头,他手把手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深入农户访贫问苦,苦口婆心地给农民讲解先进栽培技术,受到农民的高度赞扬。

  2005年,他又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谋划农技推广事业,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农技措施的落实,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路,带领全省农技推广部门,正在为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工作着,在农技推广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着。

  2004年他以敏锐的眼光,勤奋的工作,开始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省的试验示范推广,在他的带领下,这项技术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2006年发展到12万亩,在大旱之年表现出了明显的集雨保温抗旱增产效果,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财政大力投资推广这项技术。2007年在全省32个旱作农业县示范种植48.9万亩,比半膜玉米平均亩增产150.8公斤,增产30%,被省委书记陆浩称为“旱作农业的革命”,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了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迅速扩大种植,面积达到289.5万亩。有10个省区组织技术人员前来学习这项技术,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影响。

  辛勤耕耘 硕果累累

  几分汗水、几分收获,作为本专业、本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科技推广乐章。他先后主持、组织和承担实施的省部级及国家重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达20多项,并取得了多项成果,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甘肃农业的丰收做出了贡献,先后获部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地厅级奖5项。2003年被省人事厅评为“引智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工作者”。2003年、2006年两次获甘肃省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获农业部科技入户先进个人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工作者两项表彰。2006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标兵”称号。

  他重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科技论文方面,先后在《草业学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甘肃农业科技》和《甘肃农业》等科技杂志上发表了《甘肃省旱灾发生情况及防御措施》、《陇中引黄灌区小麦产量结构指标及调控技术的研究》、《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增产效应分析》等十多篇论文。撰写了《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双低油菜栽培技术》和《甘肃省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等著作。对我省地膜覆盖、旱作农业等技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祁峰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热爱自己的岗位,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以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农业技术推广这块绿野上辛苦地耕耘着,兢兢业业地为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无私奉献着。

来源:《甘肃播报》2008年9月27日

媒体报道三: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杨祁峰同志被评为“感动甘肃2008‘十大陇人骄子’”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杨祁峰同志获得省委省政府“感动甘肃□2008十大陇人骄子”称号。2009年1月13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念到杨祁峰同志的名字时,全场掌声一片。共产党员、研究员杨祁峰同志是我省农业科技战线的杰出代表,更是农技推广战线、旱作农业的领军人物。他的当选不仅是全省农技推广人的荣耀,更是全省“三农”工作者的荣耀,是时代的典型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杨祁峰的身上,透着的都是旱作农业的气息,在农技推广战线的二十六个春秋,长期与农业、农民打交道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情系农民,献身于我省农业科技推广事业,他的经历就是我省旱作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对地膜覆盖技术10多年的积累和探索,在2004年,他和全省农业工作者一起在全省示范推广 “全膜双垄沟播”的旱作农业技术,并不断创新和完善。2006年发展到12万亩,在大旱之年表现出了明显的集雨保温抗旱增产效果,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在全省32个旱作农业县示范种植48.9万亩,比半膜玉米平均亩增产150.8公斤,增产30%,被省委书记陆浩称为“旱作农业的革命”,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了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迅速扩大种植,面积达到289.5万亩。

他先后主持、组织和承担实施的省部级及国家重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达20多项,取得了多项成果,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甘肃农业的丰收做出了贡献,先后获部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地厅级奖5项。1995年他被农业部评为先进个人,2003年被省人事厅评为全省“引智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工作者”,2003年、2006年两次获甘肃省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获农业部科技入户先进个人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工作者两项表彰,2006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标兵”称号,2008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他重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先后在《植物生态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等科技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24篇。撰写了《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双低油菜栽培技术》和《甘肃省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等著作。

杨祁峰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热爱自己的岗位,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以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陇原大地上辛苦地耕耘,兢兢业业地为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无私奉献。为全省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艰苦的努力,用他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当选感动甘肃□2008‘十大陇人骄子’当之无愧,他将继续感动甘肃农业。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2009年1月19日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