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资源环境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社会任职 荣誉奖励

专家信息:


李保国,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山西襄汾人,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植物-土壤互作过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0年8月至1984年8月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本科。

1984年9月至1986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遥感研究所,硕士,土壤学。

1987年1月至1989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博士,土壤学。

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讲师。

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水 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所长。

1995年1月至今中国(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土壤和水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

2000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科国家教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2年10月至今教育部植物-土壤互作过程实验室副主任。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生必修课:“土壤学(部分)”、“资源与环境野外综合实习”。

硕士研究生必修课:“土壤学进展”。

博士研究生必修课:“资源与环境进展”。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博士研究生:50余名。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土壤和水资源,土壤与作物系统模型及应用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区域水盐运动测报应用的研究”,1990-1995,主持。

2. 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土壤过程定量化研究”,1994-1996,主持。

3.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黄淮海平原水盐测报与管理网络研究”,1996年,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华北平原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的课题“以土壤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分规律及其调控”研究,1993-1997,主持。

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CAD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作物生长的可视化模型”的研究,1995-1997,主持。

6.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2001年,主持。

7. 国家计委“河北省曲周县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1999-2000,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荒漠化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研究”,1999.3-2004.3,主持。

9. 中澳合作课题“高产和保护环境质量下的农田水氮管理”,1998-2003,后续项目继续进行,2005-2009,主持。

10.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提高作物抗逆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调控途径的研究”,1999-2004,主持。

11. 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948)“虚拟植物系统”,2000-2002,主持。

12. 国家“863”课题,“农业信息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2-2005,主持。

13.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土壤-作物系统建模及应用”,2005-2007,主持。

14. “863”重大项目课题“精准农业生产设计与管理决策模型技术研究”,2006-2010,副主持。

15.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项目课题,中国北方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农业可持续性的研究(Improving water productivity and agriculture sustainability in the Northern China),2008-2010,主持。

16. 农业部行业计划项目课题,新疆北部内陆盐碱地农业高效安全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2009-2012,主持。

科研成果:

1. “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2006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灌溉农田土壤水分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1999获农业部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

3. “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1990年经农业部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后作为主要内容,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4. “华北平原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的课题“以土壤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分规律及其调控”研究,通过验收并获高度评价,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

5. 《土壤学》课程,2006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6. 《土壤学》课程,2009获国家精品课程。

7. 电视片科学顾问《数字化农业》,2002获第八届“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科普类金奖。

8. 课程“资源环境野外综合大实习”,2008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发明专利:

1. 一种测量散射光空间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劳彩莲; 李保国; 郭焱 【中国专利】中国农业大学 2005-08-24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著作16部。

出版专著:

1. 《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石元春 李保国 李韵珠 陆锦文 河北科技出版社 1991

2. 《土壤资源的特性与利用—第四届全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李保国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2

3. 《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李保国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4. 《土壤溶质运移》李韵珠 李保国 科学出版社 1998

5. 《农田土壤水的动态模型及应用》李保国 龚元石 左强 科学出版社 2000

6. 《土壤学》(第5章 土壤水。第6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黄昌勇 李保国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7. 《绿色的根基:21世纪学科发展丛书—土壤学》李保国 黄元仿 吕贻忠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8. 《黄土高原土壤变化及其过程模拟》段建南 李旭霖 王改兰 李保国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9.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第十二章 土壤盐渍化)慈龙骏 李保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0. 《土壤学》吕贻忠 李保国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1. 《资源与环境系统分析》陈研 李保国 刘刚 展志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2. 《1998-2007年中国农业用水报告》李保国 彭士琪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13. 《土壤学》(第七章 土壤水分移动与循环)黄昌勇 徐建明 李保国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14. 《土壤学实验》吕贻忠 李保国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15. Baoguo Li Marc Jaeger Yan Guo (Eds), 2010, Plant Growth Modeling,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ceedings-PMA09, Beijing, China 9-13 November 2009, IEEE Computer Society, CPS, Los Alamitos, California. pp454.

16. Baoguo Li, 2010, Chapter 6, Soil Salinization, In Longjun Ci, Xiaohui Yang,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ontrol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pp513, 263-298

发表英文论文:

1. Li Yunzhu, Shi Yuanchun, Li Baoguo and Lu Jinwen, 1993, Monitoring and Prognosis of Regional Water and Salt, Geoderma. 60,213-233.

2. Li weidong, Li Baoguo, Shi Yuanchun,1997, Application of Markov Chain theory to desceib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xtural layers. Soil Science, 162 (9), 672-683.

3. Li weidong, Li Baoguo, Shi Yuanchun,1999, Markov Chain Simulation of Soil Textural Layers. Geoderma, 92 (Nos 1-2), 37-53.

4. Li Xuyong, Li Baoguo, Lu Huayi, Duan Jiannan and Shi Yuanchun. 1999.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Carbonate Deposition Processes in a Loess-paleosol Seque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4(supp):211-217.

5. Li Xuyong, Li Baoguo, Guo Zhengtang, Zhao Chengyi and Shi Yuanchun. 1999. A Soil Morphological Index for Paleosol Research.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4(supp.):218-222.

6. Weidong Li, Baoguo Li , Diederik Jacques, Jan Feyen, and Yuanchun Shi, 2001, Effect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textural layers on regional field-water balanc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37(5): 1209-1220.

7. Guo Yan , Li Baoguo,2001,New advances in virtual plant research,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6(11):888-894.

8. Gang Liu, Li Baoguo, Rushan Han and Shengdong Yang , 2001, The motion of repulsive Brownian particles in quenched disorder, Commun.Theor.Phys, 35(2). 241-244.

9. Chengyi Zhao, Yachin Wanga, Yudong Songa, Baoguo Li, 2004, Biological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of alakalized desert soils in north-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56 (1) : 1–9.

10. XIA Ning, LI Bao-Guo, DENG Xi-Min, GUO Yan,2004,Modeling the Branching Patterns of Peach Tree Branches (Prunus persica) After Being Pruned,Acta Botanica Sinica, 46 (7): 793-802。

11. Kelin Hu, Yuangfang Huang, Hong Li, Baoguo Li, Deli Chen, Robert Edlin White,2005,Spatial variability of shallow groundwater leve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nitrate concentr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North China Plain,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31:896 – 903。

12. Chengyi Zhao, Yuchao Wang , Xi Chen, Baoguo Li,2005,Simulation of the effects of groundwater level on vegetation change by combining FEFLOW software,Ecological Modelling, 187(2-3):341–351。

13. Danfeng Sun, Richard Dawson, Hong Li and Baoguo Li, 2005, Modeling Desertification Change in Minqin County,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08: 169–188,DOI: 10.1007/s10661-005-4221-9 Springer .

14. Yan Guo, Yuntao Ma, Zhigang Zhan, Baoguo Li, Michael Dingkuhn, Delphine Luqute and Philippe de Reffye, 2006,Parameter Optimization and Field Validation of the Functional–Structural Model GREENLAB for Maize,Annals of Botany,97: 217–230。

15. Danfeng Sun, Richard Dawson, Baoguo Li, 2006, Agricultural causes of Modeling Desertification risk in Minq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79: 348–356,DOI: 10.1016/j.jenvman.2005.08.004.

16. Lei, H. J., Li, B. G., Bai, Y. L., Huang, Y. F., Lü, Y. Z. and Li, G. T. 2006. Modeling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under intensive cropping systems o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of China. Pedosphere. 16(4): 409-419.

17. Gang Liu, Baoguo Li, Kelin Hu and M. Th. van Genuchten,2006, Simulating the Gas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Macropore Network Images: Influence of Soil Pore Morphology. Soil Sci Soc Am J. 70: 1252-1261.

18. Xiping Wang, Yan Guo, Baoguo Li, Xiyong Wang, Yuntao Ma, 2006,Evaluating a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diffus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in maize canopies. Int J Biometeorol. 50(6): 349–357. DOI 10.1007/s00484- 006-0032-0.

19. Li-Zhen Zhang, Bao-Guo Li, Gen-Tu Yan, W. van der Werf , JHJ Spiertz and Si-Ping Zhang, 2006, Genotype and Planting Density Effects on Rooting Traits and Yield i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 48 (11): 1287?1293.

20. HU Ke-Lin, ZHANG Feng-Rong, LI Hong, HUANG Feng and LI Bao-Guo, 2006, Spatial Patterns of Soil Heavy Metals in Urban-Rural Transition Zone of Beijing, Pedosphere. 16(6): 690-698.

21. Yuntao Ma , Baoguo Li , Zhigang Zhan , Yan Guo , Delphine Luquet , Philippe de Reffye,2007,Parameter St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 GREENLAB as Affected by Variation within Populations, among Seasons and among Growth Stages, Annals of Botany,99:61-73.

22. Kelin Hu, Robert White, Deli Chen, Baoguo Li, Weidong Li. 2007, Stochastic simulation of water drainage at the field sca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rrigation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89 (1-2 ): 123 – 130.

23. Danfeng Sun , Richard Dawson, Hong Li ,Rong Wei , Baoguo Li, 2007, A landscape connectivity index for assessing desertification: a case study of Minqin County, China, Landscape Ecol, 22: 531-543. DOI 10.1007/s10980-006-9046-6

24. Zhenan Hou, Pinfang Li, Baoguo Li, Jiang Gong , Yanna Wang, 2007, Effects of fertigation scheme on N uptake and N use efficiency in cotton., Plant and Soil, 290: 115-126.

25. Ma L C, Li B G, Jiang P A, Zhong J P, Qiu H L, Wu H Q, 2007,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easurements and pixel values associated with the “ Great Ear” rings in Lop Nur,. Chinese J. Geophys. 2007, 50(2): 651-654

26. Yong Li, Robert White, Deli Chen Jiabao Zhang, Baoguo Li Yuming Zhang, Yuanfang Huang, Robert Edis 2007, A spatially referenced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model (WNMM) for (irrigated) intensive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Ecological Modelling 203: 395-423.

27. Gang Liu, Baoguo Li, Tusheng Ren, Robert Horton, 2007,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Heat Pulse Method in a Parallelepiped Sample Space, Soil Sci Soc Am J. 70(5): 1607-1619.

28. Kelin Hu, Hong Li, Baoguo Li, Yuanfang Huang, 2007,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he urban–rural transition zone of Beijing, Geoderma,141(3-4):302–310.

29. L. Zhang, W. van der Werf, S. Zhang, B. Li, J.H.J. Spiertz, 2007,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wheat and cotton i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s, Field Crops Research, 103 (2): 178–188.

30. Chongyang Shen, Baoguo Li, Yuanfang Huang, Yan Jin, 2007, Kinetics of Coupled Primary- and Secondary-Minimum Deposition of Colloids under Unfavorable Chemical Conditions, Environ. Sci. & Technol. 41(20), 6976-6982.

31. Zhang Yuan, Lao Cailian, Li Baoguo, Chen Yan, Guo Yan, Wang Xiping, Ma Yuntao, Zhao Ming, 2007,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solar radiation in maize canopies and its visualizatio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50: 553–558.

32. Yongping Wei, Brian Davidson, Deli Chen, Robert White, Baoguo Li, Jiaboa Zhang, 2007, Can Contingent Valuatio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in Situ Value of Groundwater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Water Resour Manage (2007) 21:1735–1749, DOI 10.1007/ s11269-006- 9123-2.

33. Feng Wang, Yan Guo, Qi Lu, Xuefeng Bai, Hui Han, Baoguo Li, 2007, Modelling three- 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of pine tree (Pinus sylvestris Linn. var. mongolica Litv.) in a semiarid area,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50: 903–909.

34. Yuntao Ma, Meiping Wen, Yan Guo, Baoguo Li*, Paul-Henry Cournede, Philippe De Reffye,2008,Parameter optimization and field validation of the functional-structural model GREENLAB for maize at different population densities, Annals of Botany, 101: 1185-1194.doi: 10.1093/aob/mcm233.

35. Li Baoguo*, MA LiChun, JIANG PingAn, DUAN ZengQiang, SUN DanFeng, QIU Hong-lie, ZHONG JunPing & WU HongQi, 2008, High precision topographic data on Lake Lop Nur's "Great Ear" and the timing of its becoming a dry salt lak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6(6):904-914.

36. L. Zhang, J.H.J. Spiertz, S. Zhang, B. Li, W. van der Werf, 2008, Nitrogen economy in relay intercropping systems of wheat and cotton, Plant and Soil , 303:55-68.

37. Sun Danfeng & Li Hong & Li Baoguo, 2008, Landscape connectivity changes analysis for monitoring desertification of Minqin county, China, Environ. Monit. Assess. 140:303–312, DOI 10.1007/s10661-007-9868-y.

38. Li CQ, Li BG, Hong KQ,2008, 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reference evapotranspiation and crop water requirement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during 1965-1999,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10(Part 2 Sp. Iss.): 261-26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o- meteorology and Food Security, FEB 18-21, 2008 CRIDA, Hyderabad, INDIA).

39. L. Zhang, W. van der Werf, S. Zhang, B. Li , J.H.J. Spiertz,2008, Temperature-mediated developmental delay may limit yield of cotton in relay intercrops with wheat, Field Crops Research, 106: 258–268.

40. BAI Wen-Bo, LI Pin-Fang, LI Bao-Guo, H. FUJIYAMA and FAN Fen-Cheng,2008,Som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Chinese Iris to Salt Stress,Pedosphere ,18(4): 454–463。

41. Shen, C., Y. Huang, B. Li, and Y. Jin, 2008, Effects of solution chemistry on straining of colloids in porous media under unfavorable condition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44: W05419, doi:10.1029/2007WR006580.

42. Gang Liu, Baoguo Li*, Tusheng Ren, Robert Horton, Bing C. Si, 2008, Analytical Solution of Heat Pulse Method in a Parallelepiped Sample Space with Inclined Needles, Soil Sci Soc Am J. 72:1208-1216 doi:10.2136/sssaj2007.0260

43. Kelin Hu, Baoguo Li,*, Deli Chen, Yuanpei Zhang, Robert Edis. 2008, Simulation of nitrate leaching under irrigated maize on sandy soil in desert oasis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59 (10): 1180 – 1185.

44. Xiping Wang, Yan Guo, Xiyong Wang, Yuntao Ma and Baoguo Li*,2008, Estimating photo- 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distribution in maize canopies by a three-dimensional incident radiation model,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5: 867–875.

45. Bangyou Zheng , Lijuan Shi, Yuntao Ma, Qiyun Deng, Baoguo Li and Yan Guo, 2008, Comparison of architecture among different cultivars of hybrid rice using a spatial light model based on 3-D digitizing.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5, 900–910.

46. L. Zhang,W. Van Der Werf,W. Cao, B. Li, X. Pan and J.H.J. Spiertz.200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UCROS-Cotton: a potential crop growth simulation model for cotton. NJAS, 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56, 59-84.

47. Yong He, Kelin Hu, Baoguo Li, Deli Chen, Helen Charlotte Suter, and Yuanfang Huang, 2009, Comparison of 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tion and Transition Probability Indicator Simulation Used to Model Clay Content in Microscale Surface Soil, Soil Science, 174(7): 395-402. DOI: 10.1097/SS.0b013e3181aea77c.

48. Jiandong Sheng, Lichun Ma, Ping’an Jiang, Baoguo Li ,*, Feng Huang, Hongqi Wub, 2009, Digital soil mapping to enabl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alt-affected soils in desert agro- ecological zones, Agric. Water Manage., doi:10.1016/j.agwat.2009.04.011.

49. LI Guangjun, Lv Yizhong, Li Baoguo, 2009, Effect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s on Soil Humic Acid Structural Features in Chestnut Soil on Typical Leymus Chinensis Steppe , Inner Mongolia ,China, Spect roscopy and Spect ral Analysis, 129(16): 1508-1511.

50. ZHOU Hu, Li Baoguo, and LU Yizhong, 2009, Micro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Soil Structure under No Tillage Management in the Black Soil Zone of Northeast China, J. Mt. Sci. 6: 173–180. DOI: 10.1007/s11629-009-1034-2.

51. Y. He, D. Chen, B. G. Li, Y. F. Huang, K. L. Hu, Y. Li, and I. R. Willett, 2009, 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tion and indicator kriging estimation of 3-dimensional soil textur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47, 622–631. 10.1071/SR08218 0004-9573 /09/060622

52. CHEN Pengfei, Nicolas Tremblay, WAN GJihua, Philippe Vigneault, HUANG Wenjiang, Li Baoguo, 2010, New Index for Crop Canopy Fresh Biomass Estimation,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30(2): 512 -517.

53. Kelin Hu, Yong Li, Weiping Chen, Deli Chen, Yongping Wei, Robert Edis, Baoguo Li*, Yuanfang Huang, Yuanpei Zhang, 2010, Modeling Nitrate Leaching and Optimizing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under Irrigated Maize in Desert Oas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39:667–677.

54. Huang Feng, Li Baoguo?,2010,Assessing grain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of China using a hydro-model-coupled-statistics approach Part I: Metho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97: 1077–1092. doi:10.1016/j.agwat.2010.02.016.

55. Huang Feng, Li Baoguo?,2010,Assessing grain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of China using a hydro-model-coupled-statistics approach. Part II: Application in breadbasket basins of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97: 1259–1268. doi:10.1016/j.agwat.2010.02.017.

56. Y. He, K.L. Hu,, Y.F. Huang, B.G. Li , D.L. Chen, 2010, Analysis of the anisotropic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gricultural soil bulk density in an alluvial plain of north China,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51: 1351-1356.

57. Hu Zhou, Ed Perfect, Baoguo Li?, Yizhong Lu, 2010, Effect of bit depth on the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grayscale images. Fractals, 18 (1): 127–138.

58. Hu Zhou, Ed Perfect, Baoguo Li, Yizhong Lu, 2009, Comments on the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pparent Two-Phase Fractal Porous Medium”. Vadose Zone Journal,. 9(1): 192–193.

59. Y. He, K.L. Hu, D.L. Chen, H.C. Suter, Y. Li, B.G. Li, X.Y. Yuan, Y.F. Huang. 2010. Three dimens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ing of soil texture under agricultural systems using a sequence indicator simulation algorithm.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71(SUPPL.1): S24-S31.

60. Pengfei Chen, Driss Haboudane, Nicolas Tremblay, Jihua Wang, Philippe Vigneault, Baoguo Li, 2010, New spectral indicator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crop nitrogen treatment in corn and wheat,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14: 1987–1997.

61. Xiaoni Huo; Hong Li; Danfeng Sun; Liandi Zhou; Baoguo Li,2010, Multi-scale spatial structure of heavy metal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Beij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64(1-4):605-616.

62. Lichun Ma, Tim K. Lowenstein, Baoguo Li?, Pingan Jiang, Chenglin Liu, Junpin Zhong, Jiandong Sheng , Honglie Qiu , Hongqi Wu, 2010,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ine evolution paths of Lop Nor Basin, Xinjiang Province, Western China. Applied Geochemistry 25: 1770–1782.

63. Yajing Wang, Sen Lu, Tusheng Ren, Baoguo Li, 2011, Bound Water Content of Air-Dry Soils Measured by Thermal Analysis, Soil Sci Soc Am J. 75(2):481-487. doi:10.2136/ sssaj2010. 0065.

64. ZHENG BangYou, MA YunTao, Li Baoguo, GUO Yan, DENG QiYun.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dimming on the photosynthetic production of rice based on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Sci China Earth Sci, 2011, 54(2): 290–297, doi: 10.1007 /s11430 -010-4097-6.

65. Feng Wang, Mengzhen Kang, QiLu, Ve′ronique Letort, Hui Han, Yan Guo, Philippe de Reffye, Baoguo Li*, 2011, A stochastic model of tree architecture and biomass partitioning: application to Mongolian Scots pines, Annals of Botany, 107: 781–792, doi:10.1093 /aob/ mcq218.

66. Haiwen Wu, Marc Jaeger, Mao Wang, Baoguo Li and Bao Gui Zhang, 2011, Three- 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vessels, passage cells and lateral roots along the root axis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nnals of Botany, 107: 843–853, doi:10.1093 /aob/ mcr005.

67. Yan Guo, Thierry Fourcaud, Marc Jaeger, Xiaopeng Zhang, Baoguo Li, 2011, Plant growth and architectural modell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Annals of Botany, 107: 723–727, doi: 10.1093 /aob /mcr073.

68. H. Zhou, E. Perfect , Y. Z. Lu, B. G. Li*, and X. H. Peng, 2011, Multifractal analyses of grayscale and binary soil thin section images, Fractals, Vol. 19, No. 3 (2011) 299–309, DOI: 10.1142/S0218348X11005403.

69. Chongyang Shen, Baoguo Li, Chao Wang, Yuanfang, Huang, Yan Jin, 2011,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 on Deposition of Nano- and Micro-Sized Colloids in Saturated Columns at Different Solution Ionic Strengths, Vadose Zone J. 10:1–11, doi:10.2136/vzj2011.0011

70. Cailian Lao, Yan Guo, Baoguo Li. 2007. Parameterization of bidirectional reflection from maize leaves with measurement in the principal plane.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Growth Modeling,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13-17, Nov.2006, Beijing, China, 109-115. IEEE.

71. Yuntao Ma, Meiping Wen, Baoguo Li, Yan Guo, Paul-Henry Cournede, Philippe de Reffye. 2007. Calibration of GREENLAB model for maize with sparse experimental data.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Growth Modeling,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13-17, Nov.2006, Beijing, China, 188-193. IEEE.

72. Yan Hua Chen, Qian Zhang, Bao Guo LI and Bao Gui Zhang, 2007, Characterizing Wheat Root Branching Using a Markov Chain Approach,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Growth Modeling,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13-17, Nov.2006, Beijing, China, 70-73. IEEE.

73. Yu Sheng, Baoguo Li, Chengyi Zhao, Wuping Zhang, 2010, Growth simulation for a desert shrub Haloxylon Ammodendron. ICALIP 2010 -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o, Language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ceedings, p 1361-1365. (EI).

74. Ma YunTao, Wang Chengyu, Zheng BangYou, He MingRong, Zhu JinYu, Buck-Sorlin G.H., Li Baoguo, Wang ZhenLin, 2011, Assessment of light capture and carbon gain of two wheat canopies with 3-D model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CIST 2011, p 1312-1317. (EI).

75. Lin Qi-mei, Zhao Xiao-rong, Zhao Zi-juan, LI Bao-Guo (2002) Rock 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one fungus and one bacterium.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9(1): 1023-1028.

76. Zhao Xiao-rong, Lin Qi-mei, LI Bao-Guo (2003). Diversity of phosphate-dissolving microorganisms in corn rhizospher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2): 222-228.

77. ZHOU HU, LV Yi-zhong, Yang Zhi-chen, LI Bao-Guo, 2007, Influence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Aggregates Features in North China Pla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 6(9): 1099-1106.

78. Zhang, W-p., Dong, K-h. and Li, B-g., 2010, Simul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root system growth and soil water movement’, Int. J.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10 (1/2): 50–59.

79. Xiao-Ni Huo, Wei-Wei Zhang, Dan-Feng Sun, Hong Li, Lian-Di Zhou and Bao-Guo Li,2011,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Beijing Agricultural Soils Based 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tatistic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8, 2074-2089; doi:10.3390 /ijerph8062074.

80. Li Baoguo, 1989, The Dynamics Prediction of Regional Groundwater Tabl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ynamics of Salt-affected Soil, 36-37, Nanjing, China.

81. Li Baoguo and Shi Yuanchun, 1990, Modelling for Predicting Seasonal Systematic Dynamics of Regional Water and Salt, Trans.of 14th ICSS. Vol. VI. 108-113, Kyoto, Japan.

82. Li Baoguo, 1991, Prediction of Regional Soil water and Drought. Proceedings of U.S.--P.R.S. Bilateral Symposium on Drought and Arid-Region Hydrology,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91-204, 51-56. Tucson, Arizona.

83. Wang Qiang, Li Baoguo and Chen Yan, 1992,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Information System for Regional Water and Salt Move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92 148-151,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84. Li Baoguo and Shi Yuanchun, 1993,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ediction System for Regional Water and Salt Move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Section I, Beijing, PR China.

85. Gong Y. S. and Li B. G., 1993, Estim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Requirments in North China Pla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Section I, Beijing, PR China.

86. Duan Jiannan, Li Baoguo, Shi Yuanchun, Zhu Dehai and Yan Tailai, 1998, A Modeling Approach to Evaluating Soil Chang Caused by Man. Z. Cao Ed. Soi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P71-79.

87. Guo Yan and Li Baoguo , 1998,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and Radiation Transmittance Simulation of Maize Canopy.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ling for Crop-Climates-Soil- Pes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stainable Crop Production. 47-52. 22-26, June , Nanjing, China.

88. Li weidong, Li Baoguo, Shi Yuanchun,1999, Markov Chain Simulation of Soil Textural Layers.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1(2) (279).

89. Li Xuyong ,Li Baoguo and Zhong Junping, 1998 .Dynamic Equilibrium Process of Carbonate in Loess-paleosol Sequence : Formation and Testing of a Compartment Model. In: Paleosol and Climatic Change. Paleopedology Commission, INQUA/ISSS, p.78.

90. Li Xuyong ,Li Baoguo and Guo Zhengtang ,1998 .A Soil Development Index for Paleosol Research. In: Paleosoil and Climatic Change. Paleopedology Commission, INQUA/ISSS, p.206

发表中文论文:

1 中国广义农业水资源和水土资源匹配 黄峰;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会议】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12-05

2 超声萃取植物香料的试验研究 杨海燕;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1998-09-01

3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热能产生装置——脉动燃烧器 李保国; 杨海燕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1998-09-01

4 脉动燃烧器压力特性及其传热研究 李保国; 华泽钊; 刘占杰; 曹崇文; 刘相东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会议】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0-11-01

5 新疆三工河流域地下水运动与植被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赵成义; 王玉朝; 宋郁东; 李保国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 【会议】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2-11-01

6 干旱区水土资源时空变化的定量研究 马兴旺;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会议】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2-11-01

7 不同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胶体表面性质的研究(摘要) 魏朝富; 高明; 谢德体; 李保国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会议】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 2004-07-01

8 三工河流域植被变化与地下水运动的耦合关系研究 赵成义; 王玉朝; 李保国 新疆生态与地理所; 中国农业大学 【会议】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 2004-07-01

9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李保国; 胡克林; 黄元仿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会议】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 2004-07-01

10 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是实现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的根本途径 李保国; 黄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会议】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05-10-01

11 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李保国; 刘忠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会议】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05-03-01

12 虚拟桃树修剪分枝结构模型及可视化研究 夏宁; 李保国; 郭焱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会议】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05-03-01

13 基于GreenLab理论的玉米生长虚拟模型:参数提取与模拟 马韫韬; 郭焱; 李保国; 展志岗; Philippe de Reffye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法联合实验室(LIAMA) 【会议】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05-03-01

14 植物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空间分布模拟模型 王锡平; 郭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 土壤相互作用重点试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 土壤相互作用重点试验室 【会议】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05-03-01

15 根系结构生长发育通用模型的研究 张吴平; 李保国; 郭焱; 张智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05-03-01

16 基于光线跟踪技术的植物冠层内太阳辐射光空间分布模拟 劳彩莲; 李保国; 郭焱 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05-03-01

17 河北省降水与参考蒸散差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李春强; 李保国; 洪克勤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会议】2007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 2007-10-01

18 中国化肥分区土壤表观氮平衡研究 刘忠; 李保国; 段增强; 张卫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会议】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 2008-09-01

19 脉动燃烧器压力特性及其传热研究 李保国; 华泽钊; 刘占杰; 曹崇文; 刘相东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会议】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0-11-01

20 川中丘陵区涪江流域土壤矿质氮空间分布特征 李婷; 张世熔; 廖明辉; 孙丹峰; 黄元仿; 李保国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12-20

21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 周虎; 李保国; 吕贻忠; 郑金玉; 刘武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科学系;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土壤学报 2010-11-15

22 罗布泊盐湖“大耳朵”盐盘特征、成因及古环境意义 马黎春; 李保国; 蒋平安; 盛建东; 钟俊平; 邱宏烈; 武红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系; 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地质与环境科学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机分校 【期刊】沉积学报 2011-02-15

23 基于三维模型评估全球变暗效应对水稻光合生产的影响 郑邦友; 马韫韬; 李保国; 郭焱; 邓启云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03-15

24 基于Hydrus-1d模型的农田SPAC系统水分通量估算——以山西省运城市董村农场为例 王鹏; 宋献方; 袁瑞强; 韩冬梅; 张应华; 张兵; 李保国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地理研究 2011-04-15

25 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的频域分析方法 杨卫中; 王一鸣;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水利学报 2011-05-15

26 探地雷达在土层厚度调查中的试验研究 于秀秀; 马兴旺; 迪力夏提; 刘骅; 徐咏梅;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新疆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期刊】土壤学报 2011-07-15

27 沱江流域中游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李婷; 张世熔; 刘浔; 徐小逊; 黄元仿; 孙丹峰; 李保国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期刊】土壤学报 2011-07-15

28 不同管理模式下农田水氮利用效率及其环境效应 王欢元; 胡克林; 李保国; 金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11-07-01

29 估测作物冠层生物量的新植被指数的研究 陈鹏飞; Nicolas Tremblay; 王纪华; Philippe Vigneault; 黄文江;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加拿大农业部园艺研究与发展中心;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2-15

30 北京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自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 霍霄妮; 李红; 孙丹峰; 张微微; 周连第; 李保国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综合发展研究所; 太原大学环境工程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10-05-31

31 土壤薄片中石英颗粒分布的分形特征 周虎; 李保国; 吕贻忠; 郑金玉; 刘武仁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土壤 2010-04-15

32 区域土壤质地层次三维空间分布的地统计模拟方法比较 贺勇; 胡克林; 李保国; 黄元仿; Deli Chen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期刊】土壤 2010-06-15

33 罗布泊“大耳朵”湖区钾元素地球化学与富集机理 马黎春; 李保国; 蒋平安; 钟骏平; 盛建东; 邱宏烈; 武红旗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机分校 【期刊】矿床地质 2010-08-15

34 1998~2007年中国农业用水分析 李保国; 黄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10-07-30

35 1965—2005年河北省降水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李春强; 杜毅光; 李保国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2010-11-15

36 基于相位检测原理的TDR土壤电导率测量研究 杨卫中; 王一鸣; 李保国; 王克栋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期刊】农业机械学报 2010-11-25

37 绿洲土地利用影响下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模拟模型的构建 马兴旺; 吕贻忠; 李保国; 朱靖蓉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 2009-02-15

38 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状态评价 霍霄妮; 李红; 孙丹峰; 李保国; 周连第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综合发展研究所 【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1-20

39 河北省近35年农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李春强; 李保国; 洪克勤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3-15

40 北京耕作土壤重金属多尺度空间结构 霍霄妮; 李红; 张微微; 孙丹峰; 周连第;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综合发展研究所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9-03-30

41 绿洲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 马兴旺; 朱靖蓉; 李保国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 2009-03-15

42 水稻冠层的田间原位三维数字化及虚拟层切法研究 郑邦友; 石利娟; 马韫韬; 邓启云; 李保国; 郭焱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9-04-10

43 基于DSS的1978-2005年中国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 刘忠; 李保国; 傅靖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9-04-30

44 河北省近四十年(1965-2005)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李春强; 杜毅光; 李保国; 范增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省气候中心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7-15

45 北京耕作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霍霄妮; 李红; 孙丹峰; 张微微; 周连第;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期刊】环境科学学报 2009-06-06

46 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管理措施对栗钙土胡敏酸光谱特性的影响 李光军; 吕贻忠;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6-15

47 土壤结构定量化研究进展 周虎; 吕贻忠;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土壤学报 2009-05-15

48 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及硝酸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胡克林; 陈海玲; 张源沛; 李保国;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与食品学院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9-06-30

49 银川平原土壤盐分及盐渍土的空间分布格局 张源沛; 胡克林; 李保国; 周丽娜; 罗昀; 朱建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 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9-07-30

50 结构与功能反馈机制下根系生长向性模拟 张吴平; 刘建宁; 李保国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西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9-09-30

51 罗布泊“大耳朵”地区L07-10剖面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华玉山; 蒋平安; 武红旗; 钟骏平; 马黎春; 李保国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期刊】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9-09-15

52 基于GIS和GPS的沱江中游土壤镉和铅空间变异研究 刘洁; 张世熔; 李婷; 王琼瑶; 黄元仿; 孙丹峰; 李保国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0-20

53 河北省近41(1965-2005)年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李春强; 杜毅光; 郑宁; 李保国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5-15

54 蒸发条件下地下水对1m土体水分补给的数值模拟 左强; 李保国; 杨小路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9-02-15

55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胡克林; 李保国; 林启美; 李贵桐;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1999-09-30

56 稳定流场中饱和均质土壤盐分迁移的传递函数解 任理; 李保国; 叶素萍; 杨立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水科学进展 1999-06-30

57 土壤溶质运移两种新的求参方法的应用 任理; 李保国; 曾凡; 邢维玲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水利学报 1999-11-10

58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白由路; 李保国; 胡克林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土壤肥料 1999-06-10

59 应用Markov链理论定量描述区域冲积土壤质地层次的垂向变化特征 李卫东; 李保国; 石元春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土壤学报 1999-02-28

60 区域农田土壤质地剖面的随机模拟模型 李卫东; 李保国; 石元春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土壤学报 1999-08-30

61 干旱地区土壤碳酸钙淀积过程模拟 段建南; 李保国; 石元春; 严泰来; 朱德海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期刊】土壤学报 1999-08-30

62 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分布与管理研究 白由路; 李保国; 石元春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资源科学 1999-07-20

63 超声萃取植物香料的试验研究 杨海燕; 贾贵汝;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包装与食品机械 1999-02-08

64 较高浓度乙炔对秸秆还田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 李贵桐; 李保国; 黄元仿;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6-30

65 鄂尔多斯夏初不同地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 吕贻忠; 李保国; 胡克林; 徐艳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10-30

66 基于区域土壤水分供给量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 牛振国; 李保国; 张凤荣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2-05-30

67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分布式模型 牛振国; 李保国; 张凤荣; 陈焕伟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2-05-30

68 农田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的条件模拟 李保国; 胡克林; 陈德立; R.E.White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北京; 维多利亚3052澳大利亚 【期刊】水利学报 2002-02-28

69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 张世熔; 黄元仿; 李保国; 高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 现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 【期刊】生态学报 2002-12-25

70 求解干旱地区土壤溶液Ca~(2+)浓度和pH的逐步逼近算法 段建南; 李旭霖; 任世芳; 王改兰; 李保国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太原 【期刊】土壤学报 2002-08-30

71 溶磷菌对4种难溶性磷酸盐溶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赵小蓉; 林启美;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微生物学报 2002-04-04

72 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 张凤荣; 牛振国; 陈焕伟; 李保国; 王立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国沙漠 2002-05-30

73 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与精确施肥 高祥照; 胡克林; 郭焱; 李保国; 马韫韬; 杜森; 王运华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武汉; 北京100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2-06-20

74 绿洲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以民勤绿洲为例 马兴旺; 李保国; 吴春荣; 彭鸿嘉; 郭有祯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北京 【期刊】资源科学 2002-03-20

75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李贵桐; 赵紫娟; 黄元仿;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06-20

76 C、N源及C/N比对微生物溶磷的影响 赵小蓉; 林启美;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06-20

77 鄂尔多斯不同地形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吕贻忠; 李保国; 胡克林; 徐艳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土壤与环境 2002-03-30

78 碳源与底物对不同层次土壤产生N_2O能力的影响 李贵桐; 李保国; 黄元仿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土壤与环境 2002-09-30

79 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土壤的分区与管理 白由路; 李保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系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2-04-20

80 逆流谷物干燥机计算机模拟与性能分析 李保国; 申家龙 中国农业大学; 河南职技师院 【期刊】河南职技师院学报(综合版) 1999-03-30

81 面包酵母在热力干燥过程中的质量退化模拟 李保国; 刘相东 河南职技师院;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9-09-30

82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热能产生装置——脉动燃烧器 李保国; 曹崇文; 杨海燕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99-03-25

83 土壤系统分类中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计算机辅助识别方法 蒋平安; 钟骏平;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1999-06-30

84 玉米冠层的数学描述与三维重建研究 郭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1999-02-18

85 脉动燃烧干燥及传热特性研究 李保国; 刘相东; 曹崇文 上海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0-11-30

86 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热盐耦合运动规律模拟研究进展 李春友; 任理;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0-09-30

87 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的空间变异性特性 胡克林; 李保国;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0-12-30

88 非稳定流条件下非饱和均质土壤溶质运移的传递函数解 任理; 刘兆光;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水利学报 2000-02-28

89 毛乌素沙地水分蒸发和草地蒸散特征的比较研究 李品芳;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水利学报 2000-03-28

90 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建植与萌发预测模型 白文明; 左强;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水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水系 【期刊】草地学报 2000-03-30

91 虚拟作物研究进展 宋有洪; 贾文涛; 郭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计算机与农业 2000-06-26

92 太原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和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张乃明; 李保国; 胡克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环境科学学报 2001-05-26

93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 郭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科学通报 2001-02-28

94 利用Bowen比仪测定大面积农田土壤氨挥发的方法研究 李贵桐; 李保国;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10-30

95 华北平原农田水、氮优化管理 黄元仿; 李韵珠; 李保国;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1-03-30

96 农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协同克立格估值 胡克林; 李保国; 陈德立; R.E.White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北京; 维多利亚3052澳大利亚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1-12-15

97 利用优化方法求算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 李春友; 任理;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1-12-15

98 区域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评价的指示克立格法 李保国; 胡克林; 黄元仿; 张凤荣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水利学报 2001-03-28

99 区域农田土壤水和氮素行为的模拟 黄元仿; 李韵珠; 李保国;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与粮食学院 北京; Aurstralia 3052 【期刊】水利学报 2001-11-28

100 应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的区域风速模拟 段建南; 李旭霖; 王改兰; 李保国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水土保持学报 2001-12-30

101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渍化状况的数值分类 白由路; 李保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土壤通报 2001-12-30

102 近20年间黄淮海平原典型区盐渍土性质的对比分析 张世熔; 黄元仿; 李保国; 胡克林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土壤通报 2001-12-30

103 盐分胁迫条件下苜蓿根系吸水特性的模拟与分析 罗长寿; 左强; 李保国; 王东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土壤通报 2001-12-30

104 土壤发育指数及其在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应用 李叙勇; 李保国; 石元春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土壤学报 2001-05-15

105 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吸水规律的研究 白文明; 左强; 黄元仿; 李保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2001-01-20

106 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根系吸水模型 白文明; 左强; 李保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2001-07-20

107 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中NO_3-N含量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 李保国; 白由路; 胡克林; 黄元仿;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 【期刊】中国工程科学 2001-04-30

108 干旱区水土资源时空变化的定量研究 马兴旺; 李保国; 程远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乌鲁木齐 【期刊】干旱区地理 2002-06-30

109 西北干旱区退耕还林(草)后水土资源开发的优化模式研究 赵成义; 王玉朝; 李志良; 马兴旺; 李保国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市建设委员会; 新疆农科院土肥所; 中国农业大学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 【期刊】干旱区地理 2002-12-30

110 大面积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的氨挥发 李贵桐; 李保国; 陈德立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北京;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3052 【期刊】华北农学报 2002-03-15

111 蒸散量变化的随机模型 龚元石;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6-02-15

112 区域冲积土壤质地剖面的随机模拟及其在土壤水转移上的应用(简报) 李卫东; 李保国; 石元春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6-10-15

113 作物生长的模拟研究 李保国; 郭焱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期刊】科技导报 1997-07-10

114 大比例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定量分析 张有山; 林启美; 秦耀东; 李保国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华北农学报 1998-03-20

115 脉动燃烧技术及其应用 李保国; 曹崇文; 刘相东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4-15

116 脉动燃烧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李保国; 曹崇文; 刘相东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1998-12-30

117 应用析取克里格方法估计区域地下水埋深分布 秦耀东;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与水科学系 【期刊】水利学报 1998-08-10

118 应用于土壤变化的坡面侵蚀过程模拟 段建南; 李保国; 石元春; 严泰来; 朱德海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期刊】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03-28

119 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形特征 龚元石; 廖超子;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土壤学报 1998-02-28

120 冲积平原上区域土壤质地层次的某些分布特征 李保国; 李卫东; 石元春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期刊】土壤学报 1998-11-30

121 玉米冠层三维结构研究 郭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作物学报 1998-12-15

122 干燥技术与设备在鸡粪处理中的应用 李保国; 申家龙 中国农业大学; 河南职技师院 【期刊】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8-11-15

123 超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李保国; 申家龙; 李栋 中国农业大学 【期刊】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98-03-25

124 脉动燃烧器稳定运行的理论分析 李保国; 曹崇文; 刘相东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13信箱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12-30

125 土壤微形态发育指数的研究:Ⅰ.建模 李叙勇; 李保国; 刘焕龙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市农业学校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12-30

126 毛乌素沙地不同沙丘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 吕贻忠; 胡克林;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土壤学报 2006-02-28

127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土壤水氮利用效率模拟分析 高如泰; 陈焕伟; 李保国; 黄元仿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6-03-10

128 大肠杆菌在饱和砂质壤土中非平衡运移的CDE数学模型模拟 李桂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期刊】土壤学报 2006-04-30

129 遗传算法在盐分胁迫下冬小麦根系分布预报中的应用 罗长寿; 李保国; 左强; 王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06-02-05

130 AnnAGNPS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砖窑沟流域为例 贾宁凤; 李旭霖; 陈焕伟; 段建南; 李保国; 郭青霞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山东青岛; 湖南长沙;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太谷 【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03-20

131 夏玉米生长期黄淮海平原土壤水氮利用效率模拟分析 高如泰; 陈焕伟; 李保国; 黄元仿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北京;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6-06-30

132 应用三维数字化仪对玉米植株叶片方位分布的研究 马韫韬; 郭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作物学报 2006-06-12

133 水分胁迫持续时间对冬小麦根冠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杨贵羽; 罗远培; 李保国; 陈晓远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科院气象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科院气象研究所 北京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07-10

134 玉米生长虚拟模型GREENLAB-Maize的评估 马韫韬; 郭焱; 展志岗; 李保国; Philippe de Reffye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法联合实验室 北京 【期刊】作物学报 2006-07-12

135 青海共和盆地封育季节草场生物量、种群与生境变化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新疆财经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院 乌鲁木齐 【期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07-30

136 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虚拟研究 张吴平;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期刊】系统仿真学报 2006-12-30

137 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小尺度空间变异 吕贻忠; 李保国; 崔燕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6-08-10

138 土壤发生性碳酸盐碳稳定性同位素模型及其应用 杨黎芳; 李贵桐;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6-09-10

139 不同类型下边界条件对模拟灌溉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 胡克林; 肖新华;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6-09-30

140 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对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 胡克林; 李保国; 陈研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期刊】水利学报 2006-10-30

141 小麦苗期根系三维生长动态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张吴平; 郭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6-11-10

142 丘陵红壤蔗区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 黄智刚; 李保国; 胡克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 广西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6-11-30

143 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胡克林; 李保国; 吕贻忠; 段增强; 李子忠; 李贵桐; 孙丹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30

144 基于AnnAGNPS模型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贾宁凤; 段建南; 李保国; 李旭霖; 陈焕伟 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太原;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6-12-30

145 丘陵红壤蔗区土壤的中微量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 黄智刚; 李保国; 胡克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南宁 【期刊】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6-12-10

146 罗布泊干盐湖电磁感应电导率与“耳纹”成因关系探讨 马黎春; 李保国; 蒋平安; 钟骏平; 邱宏烈; 武红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A90032; 乌鲁木齐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2007-03-30

147 罗布泊“耳纹”成因与电磁感应电导仪测量值相关性初探 谢云波; 蒋平安; 李保国; 钟俊平; 邱宏烈; 武红旗; 马黎春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 洛杉矶CA90032-8253 【期刊】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7-06-30

148 农业水价调整对解决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性分析——河南省封丘县农业水价调查分析 尉永平; 陈德立; 李保国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与食品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Parkville 3010; Parkville 3010 【期刊】资源科学 2007-03-15

149 基于土壤-作物系统模拟模型的冬小麦田间水氮优化管理 陈研; 胡克林; 冯凌;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 北京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7-06-30

150 基于GA的GRNN高光谱遥感反演冬小麦叶片氮含量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孙焱鑫; 王纪华; 李保国; 刘良云; 黄文江; 赵春江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期刊】土壤通报 2007-06-06

151 作物生长与土壤水氮运移联合模拟的研究Ⅰ——模型 胡克林; 李保国; 陈研; 郭永强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期刊】水利学报 2007-07-15

152 作物生长与土壤水氮运移联合模拟的研究Ⅱ——模型验证与应用 金梁; 胡克林; 李保国; 龚元石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水利学报 2007-08-15

153 考考赖沟流域植被生产力模拟 杨佩国; 李保国; 吕贻忠; 吴绍洪; 李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2007-09-30

154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周虎; 吕贻忠; 杨志臣;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7-09-10

155 基于BP和GRNN神经网络的冬小麦冠层叶绿素高光谱反演建模研究 孙焱鑫; 王纪华; 李保国; 刘良云; 黄文江; 赵春江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期刊】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08-15

156 基于器官尺度虚拟玉米冠层直射光分布的快速计算模型 马韫韬; 文美平; 李保国; 王锡平; 郭焱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7-10-30

157 均质壤土下玉米根系三维空间分布的模拟与参数分析 张吴平;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西太谷 【期刊】土壤学报 2007-09-15

158 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地形特征与干涸时间讨论 李保国; 马黎春; 蒋平安; 段增强; 孙丹峰; 邱宏烈; 钟骏平; 武红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College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s Angeles; 乌鲁木齐; Los Angeles CA 90032 【期刊】科学通报 2008-02-15

159 华北冲积平原区土壤剖面质地层次空间分布的三维随机模拟 贺勇; 胡克林; 李卫东;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Kent State University; Kent; OH 44242 【期刊】土壤学报 2008-03-15

160 NaCl和NaHCO_3胁迫下马蔺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反应 白文波; 李品芳;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土壤学报 2008-03-15

161 再论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的干涸时间 钟骏平; 马黎春; 李保国; 蒋平安; 邱宏烈; 武红旗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机分校;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乌鲁木齐; 洛杉机CA90032-8253 【期刊】干旱区地理 2008-01-15

162 土壤物理学研究的现状、挑战与任务 李保国; 任图生; 张佳宝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期刊】土壤学报 2008-09-15

163 中国土壤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敬国; 毛达如; 张玉龙; 潘根兴; 张福锁;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期刊】土壤学报 2008-09-15

164 河北省近35年(1965-1999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 李春强; 洪克勤; 李保国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气象 2008-11-20

165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冬小麦根冠生长的影响 杨贵羽; 罗远培; 李保国; 刘晓英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 北京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09-30

166 一株曲霉Aspergillus 2TCiF2溶解磷矿粉的动态 赵小蓉; 林启美; 赵紫鹃;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06-30

167 水盐运动研究30年(1973—2003) 李保国; 李韵珠; 石元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12-30

168 民勤绿洲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影响下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的预测 马兴旺; 李保国; 吴春荣; 彭鸿嘉; 郭有祯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植物土壤相互作用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植物土壤相互作用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甘肃武威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3-01-30

169 基于GIS的流域土壤水分补给量的模拟研究 牛振国; 李保国; 张凤荣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期刊】水利学报 2003-02-28

170 考虑残留氮对非稳定流场硝态氮淋失贡献的传递函数模型 Ⅰ.地中渗透计验证 任理; 刘兆光; 马军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期刊】水利学报 2003-11-28

171 内陆河流域植被变化与地下水运动的耦合关系 赵成义; 王玉朝; 李保国 新疆生态与地理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系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乌鲁木齐 【期刊】水利学报 2003-12-28

172 考虑残留氮对非稳定流场硝态氮淋失贡献的传递函数模型 Ⅱ.农田应用 任理; 马军花; 刘兆光;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1 0 0 0 94教育部植物 -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0 0 94; 北京  1 0 0 0 94教育部植物 -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期刊】水利学报 2003-12-28

173 基于植株拓扑结构的生物量分配的玉米虚拟模型 宋有洪; 郭焱; 李保国; Philippe de Reffye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法联合实验室(LIAMA)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学报 2003-11-25

174 基于器官生物量构建植株形态的玉米虚拟模型 宋有洪; 郭焱; 李保国; Philippe de Reffye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法联合试验室(LIAMA) 北京 【期刊】生态学报 2003-12-25

175 农牧交错区的荒漠化防治与土地持续利用途径探讨 张凤荣; 宋乃平; 李超; 徐艳;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水土保持学报 2003-02-28

176 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型中的应用 罗长寿; 左强; 李保国; 王东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土壤通报 2003-10-06

177 污水灌区耕层土壤中铅、镉的空间变异特征 张乃明; 李保国; 胡克林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昆明 【期刊】土壤学报 2003-02-28

178 河北曲周土壤氮素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张世熔; 黄元仿; 李保国; 张凤荣; 胡克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现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 【期刊】土壤学报 2003-06-30

179 大肠杆菌在饱和砂土中的运移及其模拟 李桂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土壤学报 2003-10-30

180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土壤速效磷、钾的时空变异特征 张世熔; 黄元仿; 李保国; 张凤荣; 高峻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03-20

181 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剖面分层的空间变异分析 高峻; 黄元仿; 李保国; 张世熔; 张凤荣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06-20

182 集约农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及其在黄淮海平原区的应用 雷宏军; 李保国; 白由路; 黄元仿; 吕贻忠; 李贵桐; 李科江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5-05-10

183 求解土壤溶质运移方程的广义迎风差分法 陈研; 郭永强; 胡克林;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北京;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实验室北京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5-04-30

184 一种用于叶片散射光分布测定的新型装置及性能评价 劳彩莲; 李保国; 郭焱; 严泰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5-09-30

185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李保国; 胡克林; 黄元仿; 刘刚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土壤 2005-08-30

186 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 【期刊】资源科学 2005-07-20

187 黄淮海平原区不同农作措施下耕层土壤有机质矿化与CO_2排放估算 雷宏军; 李保国; 白由路; 黄元仿; 李科江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郑州45008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5-10-10

188 冬小麦生长条件下改进遗传算法在根系水盐运移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罗长寿; 左强; 李保国; 王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5-11-30

18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水力学参数预测 高如泰; 陈焕伟; 李保国; 黄元仿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土壤通报 2005-10-06

190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王学全; 卢琦; 李保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期刊】中国沙漠 2005-11-25

191 农田尺度下土体硝酸盐淋失的随机模拟及其风险性评价 胡克林; 李保国; 黄元仿; 陈德立; White R E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资源管理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维多利亚3010; 澳大利亚 【期刊】土壤学报 2005-12-30

192 冬小麦根系对水分胁迫期间和胁迫后效的响应 杨贵羽; 罗远培; 李保国; 刘晓英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2005-12-10

193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魏朝富; 谢德体; 李保国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四川 重庆; 四川 重庆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3-04-01

194 微生物溶解磷矿粉能力与pH及分泌有机酸的关系 赵小蓉; 林启美;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微生物学杂志 2003-05-30

195 细菌在土壤中运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李桂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3-06-30

196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 李贵桐; 张宝贵;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3-12-30

197 一株节杆菌溶解磷矿粉的动态 赵小蓉; 林启美; 赵紫鹃;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微生物学杂志 2003-09-30

198 冲积平原区土壤颗粒组成的趋势效应与异向性特征 张世熔; 黄元仿;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4-01-30

199 预测农田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的两种模型比较 胡克林; 李保国; 陈德立; R.E.White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北京; 维多利亚  3 0 52 澳大利亚 【期刊】水科学进展 2004-01-30

200 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冬小麦根系分布预报中的应用 罗长寿; 左强;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 北京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2004-02-18

201 苗期土壤含水率变化对冬小麦根、冠生物量累积动态的影响 杨贵羽; 罗远培;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科院气象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4-03-30

202 非平稳型区域土壤汞含量的各种估值方法比较 胡克林; 李保国; 吕贻忠; 张凤荣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环境科学 2004-05-30

203 鄂尔多斯沙地土壤生物结皮的理化性质 崔燕; 吕贻忠;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土壤—植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土壤—植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土壤—植物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土壤 2004-04-30

204 玉米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三维空间分布的测定和分析 王锡平; 李保国; 郭焱; 翟志席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期刊】作物学报 2004-06-25

205 改变土壤含水量影响的冬小麦根和冠生长动态模型 杨贵羽; 罗远培; 李保国; 陈晓远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科院气象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科院气象研究所 北京 【期刊】水利学报 2004-07-28

206 禁牧政策及其效应解析 宋乃平; 张凤荣; 李保国; 陈焕伟; 姚慧敏; 曹良晓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草原监理所 北京; 内蒙古 伊金霍洛旗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 2004-05-15

207 青海共和盆地气温的时空动态及其效应分析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中国林科院 北京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2004-05-30

208 青海共和盆地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荒漠化成因分析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院 北京 【期刊】资源科学 2004-11-20

209 不同水肥管理对冬小麦灌浆影响的模拟研究 李科江; 李保国; 胡克林; 曹彩云; 郑春莲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河北 衡水; 河北 衡水 【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09-25

210 毛乌素沙地典型地形断面土壤水分动态 杨佩国; 李保国; 吕贻忠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期刊】干旱区研究 2004-12-30

211 不同时期套袋对长富2苹果表观品质的影响 赵志磊; 李保国; 齐国辉; 胡永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深泽县林业局 北京; 河北 保定; 河北 深泽 【期刊】河北林果研究 2004-12-25

212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周莉; 李保国; 周广胜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四川 南充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5-01-30

213 点源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及验证 池宝亮; 黄学芳; 张冬梅; 李保国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太原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2005-03-30

214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薪炭结构演变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宋乃平; 张凤荣; 李保国 宁夏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期刊】资源科学 2005-05-20

社会任职:


1. 北京市土壤学会理事长。

2. 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3.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4. 第三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农业领域咨询专家。

5. 国际土壤学会会员。

6. 国家防沙治沙标准委员会委员。

7. 美国土壤学会会士(SSSA Fellow)。

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

9. 中国科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10. 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副理事长。

11. 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

12.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13. 中国土壤学会盐渍土委员会副主任。

14. 中国自动化学会农业知识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15. 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评审专家。

16. 国家土壤质量标准委员会委员。

17. Associate Editor o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Agronomy Journal (AJ) 。

18. “Pedosphere” 、“土壤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 、“土壤”杂志编委。

19. “十五”863 “数字农业”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

2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编委、主编。

21. “资源科学”杂志副主编。

荣誉奖励:


1. 1993年入选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

2. 1996年入选首批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3. 1997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五四”奖章。

4. 199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 2002年获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6. 2004年获首届中国土壤学会奖。

资料更新中……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