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热输运理论与热调控器件;
2、纳米与分子电子学;
3、热电转换与新能源;
4、光电子器件计算设计;
5、热解气化装置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研究领域:
学科专业领域:物理学
科研项目和成果:
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70余篇学术论文(均为SCI源刊),SCI引用近7000次,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H因子45。自2005年调入湖南大学工作以来,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共8项、国家科技部973课题子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博导项目(优先发展领域)1项、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博导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
发明专利:
[1]陈庆平,陈克求,任昀,李媛,陈婕,李华辉,颜港归. 配气盘及具有其的气化炉[P]. CN210085381U,2020-02-18.
[2]陈克求,任昀,陈庆平,李媛,李华辉,陈婕. 气化炉配套热水锅炉成套设备[P]. CN210088867U,2020-02-18.
[3]陈庆平,陈克求,任昀,李媛,陈婕,李华辉,颜港归. 垃圾焚化装置[P]. CN210069870U,2020-02-14.
[4]陈克求,任昀,陈庆平,李媛,李华辉,陈婕. 气化炉配套热水锅炉成套设备[P]. CN110296412A,2019-10-01.
[5]陈庆平,陈克求,任昀,李媛,陈婕,李华辉,颜港归. 气化炉配套燃气灶成套装备[P]. CN110081441A,2019-08-02.
[6]陈克求,任昀,陈庆平,李媛,李华辉,陈婕. 一体式气化炉[P]. CN110006048A,2019-07-12.
[7]陈庆平,陈克求,任昀,李媛,陈婕,李华辉,颜港归. 混合燃烧灶及垃圾气化焚化炉[P]. CN110006053A,2019-07-12.
[8]陈庆平,陈克求,任昀,李媛,陈婕,李华辉,颜港归. 垃圾焚化装置及垃圾焚化处理方法[P]. CN110006054A,2019-07-12.
[9]陈克求,任昀,陈庆平,李媛,李华辉,陈婕. 双单元垃圾气化焚化炉及垃圾处理方法[P]. CN110006055A,2019-07-12.
[10]陈庆平,陈克求,任昀,李媛,陈婕,李华辉,颜港归. 垃圾气化焚化炉及垃圾处理方法[P]. CN110006056A,2019-07-12.
[11]陈克求,任昀,陈庆平,李媛,李华辉,陈婕. 垃圾气化子母炉一体设备及垃圾气化处理方法[P]. CN110006057A,2019-07-12.
[12]陈庆平,陈克求,任昀,李媛,陈婕,李华辉,颜港归. 配气盘及具有其的气化炉[P]. CN109943363A,2019-06-28.
[13]段杰辉,陈克求,陈庆平,曹贵华,陈石玉,胡湘荣,刘洪成.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P]. CN206045698U,2017-03-29.
[14]陈克求,段杰辉,陈庆平,曹贵华,陈石玉,胡湘荣,刘洪成. 一种燃气管道开关装置[P]. CN206017897U,2017-03-15.
[15]段杰辉,陈克求,陈庆平,曹贵华,陈石玉,胡湘荣. 垃圾气化处理装置[P]. CN205974422U,2017-02-22.
[16]段杰辉,陈庆平,陈克求,曹贵华,陈石玉,胡湘荣. 生物质气化装置[P]. CN205974423U,2017-02-22.
[17]段杰辉,陈庆平,陈克求,曹贵华,陈石玉,胡湘荣. 生物质气化装置及方法[P]. CN106350118A,2017-01-25.
[18]段杰辉,陈克求,陈庆平,曹贵华,陈石玉,胡湘荣. 垃圾气化处理装置及方法[P]. CN106281467A,2017-01-04.
[19]段杰辉,陈克求,陈庆平,曹贵华,陈石玉,胡湘荣,刘洪成.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P]. CN106178798A,2016-12-07.
[20]陈庆平,陈昌永,陈克求,刘海力. 一种可连续出灰的气化炉[P]. CN203382721U,2014-01-08.
[21]陈庆平,陈昌永,陈克求,刘海力. 一种气化炉绞龙除灰装备[P]. CN203382723U,2014-01-08.
[22]陈庆平,陈克求,谭哲,陈硕军,蒋青峰. 一种气化炉刮渣刀[P]. CN203382727U,2014-01-08.
[23]陈庆平,陈昌永,陈克求,刘海力. 气化炉破渣装备[P]. CN203382728U,2014-01-08.
[24]陈庆平,陈克求. 污泥气化处理工艺[P]. CN103304116A,2013-09-18.
[25]陈庆平,陈昌永,陈克求,刘海力. 一种气化炉绞龙除灰装置[P]. CN103289749A,2013-09-11.
[26]陈庆平,陈昌永,陈克求,刘海力. 气化炉破渣装置[P]. CN103289752A,2013-09-11.
[27]陈克求,陈庆平. 多功能生物质气化炉[P]. CN203144346U,2013-08-21.
[28]陈克求,陈庆平. 一种上吸式气化炉旋转压料装置[P]. CN203007223U,2013-06-19.
[29]陈克求,陈庆平. 一种上吸式气化炉推拉压料装置[P]. CN203007224U,2013-06-19.
[30]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炉烟气助烧器[P]. CN202973123U,2013-06-05.
[31]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炉不规则物料进料装置[P]. CN202936385U,2013-05-15.
[32]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蒸烤鲜笋装置[P]. CN202932012U,2013-05-15.
[33]陈庆平,陈克求. 方形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炉[P]. CN302436601S,2013-05-15.
[34]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热交换箱[P]. CN202938503U,2013-05-15.
[35]陈克求,陈庆平. 多功能生物质气化装置[P]. CN102994155A,2013-03-27.
[36]陈克求,陈庆平. 一种上吸式气化炉进料箱[P]. CN102994159A,2013-03-27.
[37]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炭化料生产工艺[P]. CN102942963A,2013-02-27.
[38]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蒸烤鲜笋工艺[P]. CN102940168A,2013-02-27.
[39]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热空气装置[P]. CN102944060A,2013-02-27.
[40]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炉底部推拉式出灰装置[P]. CN102925217A,2013-02-13.
[41]陈庆平,陈克求. 生物质气化炉进料斗[P]. CN102899092A,2013-01-30.
论文专著:
发表期刊部分论文:
在国际有影响的SCI源刊上发表了240余篇学术论文,SCI引用近6000次。
[1]曾晶,陈克求,周艳红.Exploring how hydrogen at gold–sulfur interface affects spin transport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J].Chinese Physics B,2020,29(08):611-616.
[2]曾育佳,刘岳阳,周五星,陈克求.Nanoscale thermal transport: Theoretical method and application[J].Chinese Physics B,2018,27(03):47-63.
[3]陈立,魏红,陈克求,徐红星.High-order plasmon resonances in an Ag/Al_2O_3 core/shell nanorice[J].Chinese Physics B,2014,23(02):23-28.
[4]王新军,王玲玲,黄维清,唐黎明,邹炳锁,陈克求.三元合金缺陷层对有限超晶格中局域界面光学声子模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01):429-436.
[5]王新军,王玲玲,黄维清,唐黎明,陈克求.磁场下含结构缺陷多组分超晶格中的局域电子态和电子输运[J].物理学报,2006(07):3649-3655.
[6]黄维清,陈克求,帅志刚,王玲玲,胡望宇.磁耦合效应对半无限超晶格中表面电子态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4(07):2330-2335.
[7]陈小华,彭景翠,陈克求,陈宗璋.高压低温下固体C_(60)中的取向有序态及再取向的弛豫行为[J].物理学报,1998(04):145-150.
发表会议论文:
[1]陈克求. 纳米体系热电转换机理研究[C].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论坛二:新型前沿交叉化学论坛.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6:16.
[2]曾晶; 周艳红; 范志强; 李柏林; 陈克求. 分子尺度器件电荷传输自旋调控机理[C].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分会:纳米体系理论与模拟.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6:12.
[3]陈克求.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in nanoscale devices[C].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6分会:纳米体系理论与模拟.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4:10.
[4]陈克求. 有机分子器件结构、功能与电荷传输机理[C].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4:961.
搜狐报道:
本色如磐 为科教兴国献终生 记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 陈克求
2019-09-04 14:21
陈克求,1964年1月生,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湖南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省政协委员、湖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多个学术杂志编委以及Nature Material等10余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评审专家。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2005年调入湖南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2005年从中科院调入湖南大学工作以来,陈克求先后主持了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近几年在纳米体系的输运理论和纳米器件的计算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有影响的SCI源刊上发表了240余篇学术论文,SCI引用近6000次。国际物理学顶级评论刊Rev. Mod. Phys引用了其在输运理论方面的系列工作,他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好评。目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一)纳米体系热输运理论及热量子器件的计算设计、(二)分子器件电子输运理论及新型功能分子器件的计算设计、(三)新型热电转换机理与器件计算设计、(四)热解气化装置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学物理的陈克求教授爱好广泛,自幼就对传统文化保持浓厚兴趣,熟读古书,丰富的人文经史学养形成了陈克求教授独特的治学特点和个人魅力,用《诗经》中“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陈教授,最是恰当:做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自我修炼,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
“绝知此事需躬行。”陈克求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科研第一线,查阅文献,验数据,推公式,写文章等等,他从不会越过任何一个科研流程,“自己把握好了前沿的研究方向,才能指导好学生;自己以身作则了,才能影响好他人。”陈克求说,做学问的人不亲历亲为,学问既做不成深度也做不成高度,那就更谈不上出创新成果了。踏踏实实做了,出了成果,感觉心里才有底气和成就感,否则心里会发虚。
作为教师,陈克求要求自己除了专业素养过硬以外,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品质和责任心也是激励学生坚持和克服困难的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科研热情,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精神的科研工作者是他在执教多年来培养学生的原则。“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厚积薄发”是他的研究生、现已成为其同事的物理学院教授唐黎明对他的评价。2019年获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
陈克求用新的目标和尝试来践行自己的责任:做好教学课程改革,把最新的前沿科研成果及时地介绍给学生,这是对教育的责任;带领优秀的年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参与并组织国内各类学术活动,经常邀请国内外名家到课题组和物理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保持并发展物理院物理学科研究的良好势头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对科研的责任。陈克求自己一直是带着兴趣做科研。
谦逊的他总是不愿过多的谈到自己的成绩。一路的艰辛和收获已经属于过去,陈克求的目标在更前方。
湖南大学报报道:
静水流深闻喧享静
———访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陈克求
人物名片:陈克求,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物理学博士点凝聚态物理方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物理学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方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微纳结构物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之一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应用物理系主任。
自2005年从中科院调入湖南大学工作以来,陈克求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国家科技部973课题子项目三项、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一项、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近几年在纳米体系的输运理论和纳米器件的计算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有影响的SCI源刊上发表了110余篇学术论文。目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一)纳米体系热输运理论及热量子器件的计算设计、(二)分子器件中的电子输运理论及新型功能分子器件的计算设计、(三)新型光电、热电功能器件原理与计算设计。
采访陈克求教授之前,记者心里很忐忑,一是之前了解到学问做得顶呱呱的陈教授很低调,不喜欢宣传自己,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二是见到物理数学学得好的人除了由衷佩服外还有些“怯”,在记者看来,他们的脑子除了太好使外也存在另一种 “刻板”,少了变通。
在与相貌堂堂、仪表庄重的陈教授交流之后,记者感受到的是,陈教授除了儒雅、谦恭有加以外,就是他的博学、健谈与风趣,整个采访过程轻松、愉快。学物理的陈克求教授爱好广泛,自幼就对传统文化保持浓厚兴趣的他,熟读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涉。言谈中,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丰富的经史学养形成了陈克求教授独特的治学特点和个人魅力,用《诗经》中“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陈教授,最是恰当:做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自我修炼,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
做学问 清誉为重1982年,陈克求被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录取,自此,开始了他物理教学及研究的“修行”之旅。
基础科学研究是原始创新的一个源头,也是整个科技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的。但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确很难像一些显学那样容易成名成家,研究者的成果也很难被更多人理解,而在陈克求看来这种少了喧嚣的寂寞恰恰是他最需要的。他说,做学问“清誉”比“荣誉”更重要,需要的就是内心“干净”和“清静”。内心干净,才能够超越功利和私念,从容而淡泊,才不会为了表面的荣誉而自毁学术清誉;内心清静才能坐得住冷板凳,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陈克求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看热闹的人是少之又少,但学问到底做得如何,内行人人心里有数。要做出让同行们认可的成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积累“功力”。多年来,陈克求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对研究领域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及高尚的学术操守,在半导体纳米器件电子输运和热输运机理研究和计算设计方面的系列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均为SCI源刊),SCI引用1000余次,其中20余篇论文作为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原创性论文收入到美国的Virtual Journal of Nanoscale Science &Technology),国际顶级评论期刊Rev.ofMod.Phys(影响因子高于51)从正面评论了其在输运理论方面的系列工作,他的成绩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有心、问路,做高尚人、求真学问。”———这是陈克求的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物理所顾本源先生给学生的寄语,也是先生一生恪守的为人治学之道。先生的恪言,作为学生的他践行了。
求学问 当求明师师有名师和明师之分。在陈克求看来,做学问犹如“修行”,修行者,须遇明师,须得明师指点,乃能成正果。他坦言,当今学术界浮躁功利之风盛行,追“名”师效益来得更快,但真正有志于做学问,求得那些值得仰视和敬佩、在行业内有口皆碑的“明”师才是最幸运的。
陈克求就有了这份幸运。作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博士求学阶段,他遇到了对他学术影响最为深刻的明师———顾本源先生。顾本源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唯以做研究为乐,治学严谨,直到去世前三个月还在查阅文献,推导公式。先生对“有心、问路”有精彩的释义:“心术正,学问盛。有心者,事必成。学问学问,好学善问。敢问‘路在何方’?找到好导师,三生有幸,结伴同行,何惧征途难?‘峰回路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才是精彩人生。花繁柳茂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力。走自己的路,奉献一生。”先生对他学术道路的指引和学术期许,他不会忘怀!
视顾先生为学术榜样的陈克求已然成了学生心中的“明师”。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厚积薄发”是他的研究生、现已成为其同事的物理学院副院长唐黎明对他的评价。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硕博连读的周五星则认为这句古诗最能恰到好处概括他的恩师陈克求。他说,除非出差在外,每天早上最早到达知心楼办公室的老师中一定有陈老师。作为一名在科研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物理学教授,陈老师不仅具备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果断干练的作风,其诚挚谦虚的品格和宽厚善良的处世方式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绝知此事需躬行。”陈克求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科研第一线,查阅文献,验数据,推公式,写文章等等,他从不会越过任何一个科研流程,“自己把握好了前沿的研究方向,才能指导好学生;自己以身作则了,才能影响好他人。”陈克求说,做学问的人不亲历亲为,学问既做不成深度也做不成高度,那就更谈不上出创新成果了。踏踏实实做了,出了成果,感觉心里才有底气和成就感,否则心里会发虚。
为师者 责任在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陈克求自己带着兴趣做科研。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科研热情,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精神的科研工作者是他在执教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学生培养原则。
每年的研究生面试,陈克求都要亲自参加,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他不唯分数是论。在他看来,能考上湖大的学生智商都不存在问题,他最看重的是学生勤奋与踏实的品质,如果能再加上兴趣和专注力,就是“可造”之才。他说,感兴趣的点太多,什么都想做,最终导致什么都做不深,做不透。而教师最重要的品质,陈克求认为当属责任感,“有了责任感自然就会去研究自己的专业,钻研教学理论,提高讲课水平。”
“做研究和读书有些不同,记忆力好成绩可能会好,但做研究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陈克求说,研究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此时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能准确判断问题出自哪具环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专业素养过硬以外,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品质和责任心也是激励学生坚持和克服困难的关键因素。
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关注的问题、研究经验、创新方法、人生感悟与课堂讲授的基础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研的乐趣和意义是陈克求教学的一大特点。陈克求说,讲课不能天花乱坠,一定要实实在在,要讲对学生有用的东西。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学生的教育,陈克求都主张“无为”而治,倡导一种宽松且严格、自由但不随性、充满创意的学习和科研氛围。他充分地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在他的团队里,没有强制的学习工作时间,但每个人都能自觉自愿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良好的科研氛围给了每个人潜能最好的发展空间。
如今,陈克求正在用新的目标和尝试来践行自己的责任:做好教学课程改革,把最新的前沿科研成果及时地介绍给学生,这是对教育的责任;带领优秀的年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参与并组织国内各类学术活动,经常邀请国内外名家到课题组和物理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保持并发展物理院物理学科研究的良好势头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对科研的责任;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相关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意见,这是对社会的责任。 郑梅珍
原文链接: http://hudabao.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707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