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基础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社会任职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王孝群,男,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工学科建设处处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年09月至1985年07月扬州大学、物理系学士。

1985年09月至1989年10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硕、博研究生。

1989年10月至1992年11月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硕士、博士。

1992年12月至1993年02月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

1993年02月至1994年02月东京工业大学物理系,博士后;日本科学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

1994年02月至1996年03月德国马普物理复杂系统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6年03月至2000年09月瑞士物理材料数值计算研究所,研究员。

2000年06月至2007年03月理论物理所,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07月至2001年08月德国马普复杂物理系统研究所,访问教授。

2001年11月至2002年02月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访问教授。

2003年02月至2003年04月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3年05月至2004年03月香港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3年06月至2005年09月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筹建负责人。

2004年01月至2005年04月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物理系,访问学者。

2005年09月至2010年08月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主任。

2005年0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1年05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处处长。

2011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力学”、“理论力学”。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计算物理方法及其在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论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理论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组,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理论凝聚态和计算凝聚态物理,负责人。

3.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高性能科学计算,骨干。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低维强关联系统新奇特性研究,负责人。

5.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凝聚态物理中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课题组负责人。

6.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电荷、自旋和轨道有序现象及相互竞争与制约机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7. 教育部创新团队:计算物理方法的发展及其在新奇量子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负责人。

科研成果:

1. 提出了转移矩阵重整化群方法 。

2. 提出了一个如何能够保留足够多的非平衡态的信息的方案。

3. 发展了密度矩阵重整化方法的精确算法。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部。

出版专著:

1. Density Matrix Renormalization—New Numerical Method in Phyics I. Peschel, X.Q. Wang, M. Kaulke, K. Hallberg (eds), Lecture Notes in Physics,Vol:528(1999) ISBN 3-540-66129-8,Springer-Verlag,New York, Germany。

2 《密度矩阵重整化》合作编著 1999

发表论文:

1. S.J. Hu,W. Du, G.P. Zhang, M. Gao, Z.-Y. Lu, and X.Q. Wang Chin. Phys. Lett.20, 057201(2012) Exact results for intrinsic electron transport in graphene

2. S.J. Hu, B. Normand, X.Q. Wang , Lu Yu. Phys. Rev. B 84, R220402(2011)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Gaussian transition in spin-1 chains with single-ion anisotropy

3. B. Xi, S.J. Hu, J.Z. Zhao, G. Su, B. Normand, X.Q. Wang Phys. Rev. B 84, 134407(2011) Low-energy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two-dimensional spin-1/2 Heisenberg models in staggered magnetic fields

4. H. Jeschke, I. Opahle, H. Kandpal, R. Valenti, H. Das, T. Saha-Dasgupta, O. Janson, H. Rosner, A. Bruhl, B. Wolf, M. J. Richter, S.J. Hu, X.Q. Wang, R. Peters, T. Pruschke, A. Honecker Phys. Rev. Lett. 106. 217201(2011) Multistep Approach to Microscopic Models for Frustrated Quantum Magnets: The Case of the Natural Mineral Azurite

5. P. Zavalij, W. Bao, X.F. Wang, J.J. X.H. Chen, D.M. Wang, J.B. He, X.Q. Wang, G.F. Hsieh, Q. Huang, M.A. Green Phys. Rev. B 83, 132509(2011) Structure of vacancy-ordered single-crystalline superconducting potassium iron selenide

6. X.L. Wang, H.Y. Shi, X.W. Yan, Y.C. Yuan, Z.-Y. Lu, X.Q. Wang, T.-S. Zhao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6, 3290983(2010) Microstructure and superconductivity of Ir-doped BaFe(2)As(2) superconductor

7. H.Y. Shi, X.L. Wang, T.L. Xia, Q.M. Zhang, X.Q. Wang Physica Status Solidi-Rapid Research Letters 4, 67(2010) Phase diagram of the NdFe(1-x)Rh(x)AsO superconductor

8. S.J. Hu, Y.C. Wen, Y. Yu, B. Normand, X.Q. Wang Physical Review A 80, 063624(2009) Quantized squeezing and even-odd asymmetry of trapped bosons

9. J. X. Wang, B. Hu, X.Q. Wang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Supplement, 166, 95(2007) Application of the t-adaptive density 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 method to the quantum Frenkel-Kontorova model

10. J. Zhao, K. Ueda, X.Q. Wang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 76, 6(2007) Insulating charge density wave for a half-filled SU(N) hubbard model with an attractive on-site interaction in one dimension

11. Jizhong Lou, Changfeng Chen and Xiaoqun Wang Phys. Rev. B73,092407(2006) Field induced midgap excitations in quantum spin chains

12. Wei Zhuo, Xiaoqun Wang , Yupeng Wang Phys. Rev. B 73, 212413(2006)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Heisenberg Antiferromagnetic Spin Chains:Spin Current induced by Twisted Boundary Magnetic Fields

13. H. G. Luo, T. Xiang, X. Q. Wang, Z. B. Su, and L. Yu Phys. Rev. Lett. 96, 019702(2006) Fano Resonance for Anderson Impurity Systems,a reply

14. Jize Zhao,Kazuo Ueda and Xiaoqun Wang Phys. Rev. B 74, 233102(2006) Low-energy excitations of the one-dimensional half-filled SU(4) Hubbard model with an attractive on-site interaction: Density-matrix renormalization-group calculations and perturbation theory

15. J.Z. Zhao, X.Q. Wang, T. Xiang, Z.B. Su, L. Yu, J.Z. Lou, C.F. Chen Phys. Rev. B 73, 012411(2006) Antiferromagnetic Heisenberg ladders in a staggered magnetic field

16. Jize Zhao, Ingo Peschel, Xiaoqun Wang Phys. Rev. B 73, 024405(2006) Critical entanglement of XXZ Heisenberg chains with defects

17. J.Z. Lou, C.F. Chen, J.Z. Zhao, X.Q. Wang, T. Xiang, Z.B. Su and L. Yu Phys. Rev. Lett. 94, 217207(2005) Midgap States in Antiferromagnetic Heisenberg Chains with a Staggered Field

18. Y.H. Su, Q.H. Xiao, T. Xiang, X.Q. Wang, Z.B. Su J. Phys. C. Matt. 16,55163(2004) Instability of the Fermi surface in the one dimensional Kondo lattice model

19. H.G. Luo, T. XiaoQ. Wang, Z.B. Su and L. Yu Phys. Rev. Lett. 92, 256602(2004) Fano Resonance for Anderson Impurity systems

20. H.G. Luo, T. Xiang and X. Wang Phys. Rev. Lett. 91, 049701(2003) Comments on Time-Dependent Density-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 A Systematic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Quantum Many-Body Out-of-Equilibrium Systems

21. J. Z. Zhao, X. Q. Wang, T. Xiang, Z. B. Su, and L. Yu Phys. Rev. Lett. 90, 207204(2003) Effects of the 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 on low energy magnetic excitations in copper benzoate

22. X. Wang, N. Zhu and C. Chen Phys. Rev. B 66, 165412(2002) Ground state phase diagram of a spin-1/2 frustrated three-leg antiferromagnetic Heisenberg ladder

23. J. Karadamoglou, N. Papanicolaou, X. Wang, X. Zotos Phys. Rev. B 63, 224406(2001) Magnon dispersion and thermodynamics in CsNiF$_3$

24. B. Normand, X. Wang, X. Zotos, Daniel Losss Phys. Rev. B 63, 184409(2001) Magneitization in Molecular Iron Ring

25. N.S. Zhu, X. Wang, C.F. Chen Phys. Rev. B 63, 12401(2001) Spin gap of two-leg Heisenberg ladders with ferromagnetic diagonal couplings

26. Xiaoqun Wang and Lu Yu Phys. Rev. Lett 84, 5399(2000) Magnetic field effects on two-leg spin ladders: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27. Felix Naef and Xiaoqun Wang Phys. Rev. Lett 84, 1320(2000)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rate for two-leg spin ladders

28. Wang Xiaoqun, X. Zotos, J. Karadamoglou, and N. Papanicolaoumm Phys. Rev. B 61, 14303(2000) Thermodynamics of the spin-flop transition in a quantum XYZ chain

29. D.C. Johnston, R.K. Kremer, M. Troyer, X. Wang, A. Klumper, S.L. Budko, A.F. Panchula and P.C. Canfield Phys. Rev. B61, 9558(2000)Thermodynamics of S=1/2 antiferromagnetic uniform and alternating exchange Heisenberg chain

30. Xiaoqun Wang Mod. Phys. Lett. B14, 327(2000) Low energy properties of a antifferomagnetic frustrated spin ladder

31. Xiaoqun Wang, Shaojing Qin and Lu Yu Phys. Rev. B 60, 14529(1999) The Haldane gap for the S=2 antiferromagnetic Heisenberg chain revisited

32. F. Felix, X. Wang, X. Zotos and W. Von Linden Phys. Rev. B 60, 359(1999);cond-mat/982144 Autocorrelations from the transfer matrix DMRG method

33. Xiaoqun Wang Mod. Phys. Lett. B 12, 775(1998) Ground state properties of three-dimensional acoustic polarons

34. Xiaoqun Wang Mod. Phys. Lett. B 12, 667(1998) A Kondo impurity in one-dimensional correlated conduction electrons

35. Shaojing Qin, Xiaoqun Wang and Lu Yu Phys. Rev. B 56, R14 251(1997) Universality class of integer quantum spin chains: S=2 case study

36. Xiaoqun Wang and Tao Xiang Phys. Rev. B 56, 5061(1997) Transfer-Matrix density-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 theory for thermodynamics of one-dimensional quantum systems

37. Hallberg, X.Q. Wang, P. Horsch and A. Moreo Phys. Rev. Lett. 76, 4955(1996) Critical behavior of the S=3/2 antiferromagnetic Heisenberg Chain

38. Xiaoqun Wang and Stefen Mallwitz Phys. Rev. B 53, R492(1996) Impurity states in Haldane gap for S=1 antiferromagnetic chain with bond doping

39. X.Q.Wang Phys. Rev. B 52, 16933(1995) Comments on Gutzwiller approximation in Fermi Hypernetted Chain Theory

40. X.Q.G. Wang, S. Fantoni, E. Tosatti and L. Yu Phys. Rev. B 49, R10027(1993) FHNC CHAIN SCHEME FOR GUTZWILLER CORRELATED WAVE-FUNCTION

41. X.Q.G. Wang, S. Fantoni, E. Tosatti and L. Yu Phys. Rev. B 41, 11479(1991) FHNC Theory for Correlated Spin Density Wave Functions

42. Z.M. Qiu, H.C. Ren, X.Q. Wang, Z.X. Yang and E.P. Zhao Phys. Lett. B 203, 292(1988). The String Tension and the Scaling Behavior of SU(3) Gauge Theory on a Random Lattice.

43. Z.M. Qiu, H.C. Ren, X.Q. Wang, Z.X. Yang and E.P. Zhao Phys. Lett. B 198, 521(1987). The String Tension and the Scaling Behavior of SU(2) Gauge Theory on a Random Lattice

社会任职:


1.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1月)。

2. 《Communication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和《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编委(2005年11月)。

3.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才招聘、晋升评定专家委员会成员(2003年11月)。

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9月)。   

5.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成员(2003年5月)。  

6. 中科院基础局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2003年9月)。

7. 北京国际计算物理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成员(2001年12月-2003年12月)。   

8. 中科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强关联组成员(2001年6月)。  

9. 中科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1月)。

10. 中国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2. 教育部高等教育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荣誉奖励:


1. 2003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

2.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3. 2006年入选人事部等七部委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4. 2010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5. 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他,把物理系当成了家

——访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系主任王孝群教授

他,凌晨两点离开了办公室,三个小时后又要回到办公室……他经常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用同事的话说:“我们王老师可以不吃饭,不下班的。”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系系主任王孝群教授。在他看来,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有限的投入来从零开始建立一个一流的理科系,既需要在引进人才和学科建设方面投入,也需要在理念和机制方面与国际接轨,秉持“高起点,入主流”的信念,从招生、教学、科研、队伍、交流、支撑、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工作都有截止日期,需要全方位地来组织并且有效实施,他深知时间和机遇通常不可逆转,不得不如此辛苦的工作,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物理系的建设。

结缘物理 扎根物理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学习物理?

王教授(以下简称王):(不禁一笑)说来话长了。在那个年代的人(王教授生于60年代),选择数理化是很自然的。但至于选择数学、物理还是化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过有一点很清楚,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选择学物理的人相对较多。这是因为:一方面物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前沿性和发展性学科,处于很好的发展时期;在80年代初,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倡导的CUSPEA,为很多物理优秀生赴美国深造创造了机会,这个机会同时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物理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生活产生了不可取代的贡献。例如:六十年代“两弹一星”的成功,赋予了中国人民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了“聚磁组”材料的发现者,“聚磁组”材料的发现带来了计算机的小型化,使得个人电脑普及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认为本科期间是一个人打基础极为重要的阶段,而物理专业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能够提供一套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发达国家和著名高校本科期间物理专业至今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

记:当年很多人都选择了物理,但之后都转行了,是什么使您坚持下来作物理学的研究?

王:首先,应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问题。一方面,正如前面提及的物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所谓基础性学科就是主修其它专业的人也需要在不同层次上掌握这种基础性学科的知识内容与思想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与部门需要专门招收物理专业毕业的人来解决相关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不见得你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就一定搞什么专业,对于基础性学科毕业生和在发达国家这种情况很普遍,这与培养目标和培养宗旨并不矛盾。其次,每年每个专业报考的人数,主要取决于对该专业感兴趣的人数、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和报考学校在该专业的声誉;到毕业时,有多少学生能根据本专业找到工作,这主要由毕业时的市场来决定的,有多少人继续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也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自己学得如何?自己的真正兴趣?是否遇到其它的机会?再者,国际上著名的大学不会把毕业时有多少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比例作为衡量其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指标。对于物理专业来说,自从八十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物理系学生人数相对比较稳定,本科毕业后一部分人员转而继续从事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一部分继续攻读物理学博士。而且,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人也不一定从事物理学方面的工作,这很正常。既然这么高比例的人学习了物理,而后来又不从事物理方面的工作,那为什么国外又有那么多的人选择物理学专业呢?这主要相当一部分人看中报考物理学,能获得逻辑思维、处理方式、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地的系统培养与训练。在国外著名物理系,成功地获得物理学学位意味着拥有一种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与能力是一种能够从事多种工作的基础与资本,备受许多行业地青睐。例如:在硅谷和华尔街的许多成功人士,就是学物理出身的——物理学博士,甚至物理学研究工作做得很出色;许多银行和基金公司每年都招聘一定数额物理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由此可见,在物理毕业生中,不能说做物理研究的就是优秀人才,而不做物理研究的就不是优秀人才。最后,对一个人而言,是否会一直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这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主要是你个人的兴趣,能否做好研究工作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钻研精神和周围的氛围。物理学作为一门发展性的学科,不断有新的发现与挑战,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有的人看中这一点,有较强的兴趣从而就坚持下来。也有一些学物理的人,遇到了其它机会,虽然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一致甚至开始不一定是感兴趣,但由于有物理学专业的基础就敢于试一试,结果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得心应手,甚至脱颖而出成为该行业的精英。在这种情况下,物理专业的训练是很有帮助的。这二十多年来,不仅实验物理和应用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年很多行业或者公司都专门要招聘一些理论物理专业的毕业生。

记:您为什么从中科院来到人大创建物理系,需要做许多行政工作,对您的物理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呢?您觉得更喜欢或更适合从事哪项工作呢?

王:我是03年开始参与物理系的筹建工作。可以想象,这些年来物理系的建设工作不仅对我本人研究乃至对我指导研究生的研究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于研究生的影响我感到很内疚,一直尽力在弥补。虽然,这些影响是我和我的研究生不愿见到的,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些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就不得已。为什么要到人大来建物理系,这个问题会连带出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迅速而稳定的发展,建立科技创新型国家是势在必行,否则在全面开放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困难、问题甚至危机。但是,如何建立一个科技创新型国家?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各种层次的人都会在不同的方面遇到相关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会发展到与大家的工作与生活直接相关。打个比方,作为科技与教育界,“国内的科学家什么时候能拿诺贝尔奖?如何才能拿诺贝尔奖?”像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其最困难之处不在于是不是该投入,投入多少的问题,而在于如何投入,投入之后如何保障目标的有效实现,这里涉及多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其中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点之一。事实上,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似乎没有能从根本上缩短国内与国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差距。对中国人民大学来说,就面临如何顺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面对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提出建立理学院的战略构思,就是为了适应我国全面对外开放,长期保持我校已经形成的人文社会学科优势和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竞争力。此外,我个人还认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物理系可以提供一个平台,来检验在我国能否实现以有限的投入和有限的时间,建立一个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型物理系,产生国际一流物理系那样的氛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并能实现持续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创建物理系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从零开始新建一个物理系,当然会有很多挑战和风险,但若能真正抓住从零开始这个契机,按照国际一流物理系的成熟做法,完全可以避免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多种困难,建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研究型物理系。这不仅对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名校意义重大,也对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此,我很看中这样的机遇,希望也相信在中国人民大学能够建立这样一个全新的平台。综合而言,离开中科院到人大来建物理系所带来的效益,比起自己的研究和带研究生,应该会对物理系、学校和社会又更大更多的益处。至于“喜欢做什么”或者“适合做什么”,难以一言以蔽之。其实,不同层次人所做的事与所持的境界是不一样的,这里涉及信念与现实,责任和能力,以及目标与风险等方面的优化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专家、教授和科学家是三种不同境界的人,一个专家是在自己的领域达到某种境界并能够处理别人不能处理的问题。一个一流的教授首先应是一名专家,然后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与较深的造诣,并能有效地在培养人方面尽到自己的各种义务和责任。而科学家不仅能够当教授的,还要有在科学上具有足够的敏锐力和战略眼光,从较大的范围来把握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知道如何有效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到达一定的境界,不能简单的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有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基于上面所说的优化和所在位置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滋生出严重的浮躁现象,殃及科技教育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一批真想实干且有能力的人来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我相信物理系一旦建立了一整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产生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肯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并产生更多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也必然会对学校创建一流名校甚至建设创新型科技强国产生不可或缺的贡献。而且,作为国内一流名校,我相信校领导会高度重视这一点,也希望学校在看到物理系出现良好的势头与成效后进一步支持物理系朝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

记:那现在物理系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王:物理系虽然于05年才正式成立,但已经既实现了人民大学历史上的多个零的突破,在学术界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我所知,物理系是我校第一个获得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称号、“科技部重点项目课题”、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以及一年获得超过1000万元纵向基金的院系,今年物理系成功申请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我们系目前十来位教师两年来获得的重要科研成果相当于国内70、80名教师所组成的著名物理系五年的重要研究成果。此外,物理系正逐步建立了一个比较规范的运行机制、一整套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一个有特色的国际水平凝聚态物性研究实验室,一个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计算物理群体,而且,物理系在学科方向与队伍结构等方面都显示出的很大发展潜力。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得益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鼓励,学术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物理系教师的实力和敬业精神,以及一个系统的筹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代人的思考 一代人的责任

记:您从1989出国开始,在国外一共呆了十年,您能谈一谈您在国外的感触吗?

王:我1989年“六四”风波之后出国,当时一方面我们国家的经济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没有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西方由于“六四”正对我国实施封锁,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与交流中,有时会真正感受到一种忽视、不公正甚至屈辱。到了1992年开始我国从经济和外交开始出现一些转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进步,到了1997年,我发现西方人已经开始意识中国的崛起。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中,作为中国公民在国外真正体会到中国的国力的提升是多么重要,对他们生活与工作,甚至在外国人面前做人的尊严的影响。相比在国内,在国外更切实感受到一种爱国的真正含义。对于那个年代出国留学、学成后又回国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这些方面的一个思考。一方面,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非常关注国外为什么能够繁荣昌盛,中国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繁荣昌盛?如何能保障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也希望把自己所学真正能有效地用到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中来,为建设创新型科技强国有效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您为什么会回国,是因为刚才提到的爱国吗?

王:据我所知,那个年代留学的大多数人的爱国意识是比较浓的,非常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强大。但对于大多数在海外学有所成的甚至有所成就的人而言,决定回国还是要有勇气和做更多深层次思考。事实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很多高层次的人才,高层次人才也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但这也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并存的问题。而且,我们现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来自于廉价劳动力和靠牺牲环境与资源。一方面,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另一方面,如何才能尽早摆脱这个局面?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非常关注这些问题及其相关的内在问题,甚至感到一种责任感。既然学有所成,又很强的参与意识和一种时代责任感,早日回国就会更有机会为尽早改变这种局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生寄语——做真正的主人

记:最后,王教授您谈一谈对学生的希望吧。

王:我想讲五点。第一,应充分了解国内外本科学习的差别,要懂得珍惜到人大的学习机会,做到为自己学习而且学好。国外的学生大都靠自己挣钱交学费和养活自己,因此他们很重视自己的学习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挣学分的过程也是一种挣钱的过程,不能有效学习以至于得不到应有的学分就有可能需要继续挣钱重修。在国外,绝大多数学生深知大学学习就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处理问题能力,最终提高社会竞争能力。其实,我国现在的社会竞争力和生活压力正与日俱增,需要有一定的忧患与超前意识。第二,学会学习,既学又问。希望同学们踏进大学校门,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中学学习不仅仅有应试教育方面的问题,知识量相对较少,以灌输为主,知识体系不是很强。在大学学习,知识量大,知识的体系性与关联性较强,非常讲究科学问题牵引,要学会主动学习。这一点对于理科性质的课程尤为突出,因此要力图一步一个脚印;由于知识量和难度大大增加,预习、笔记、复习和讨论变得特别重要,关系到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第三,善于检查是否学到了该学到的东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本科和研究生学习都是系统地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要把握好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应该学到的东西: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老师讲的内容是否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系统性够不够等等,觉得某些方面有问题,就应主动找老师、院系甚至学校。否则,大学四年宝贵的青春时光稍逝即纵,回过头来,如果没有受到应有的系统训练,工作上就可能竞争不过其它学校的学生。第四,做有心人,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毅力、自制力与钻研精神。现在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但各种诱惑力也越来越多。有的同学一头扎进游戏机里,很难自拔;也有人迷上上网,无法专心学习,该学的未能及时学好;还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到了大学,该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追求来自由地选择课程甚至专业的时候,这个也试试,那个也试试,但哪一个也坚持不下去。这三种情况值得重视,有的人后来即使调整了,很可能就已经掉队了,赶起来很费力。每一时期有每一时期必须做的事儿,许多人不及时跟上,到时想抓紧已经晚矣(积重难返)。说到这想起我的中学校长,每个学年开学时都说的一句话:“一步紧、步步紧,紧到最后浑身劲;一步松、步步松,松到最后两落空”。这是在70年代初曾激励许多中学生珍惜时光去努力学习的一句非常通俗而又寓意深长的话,我觉得对现在的大学生甚至部分研究生都非常适用。第五:要以较高的眼界,追求真才实学,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希望同学们重视团结协作与平等竞争,重视有效积累,以自己的实力成为为社会蓬勃发展的建设者与推动者。总之,希望同学们能够做自己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而且是一位真正的、合格的主人。

王教授把创建一个一流的研究型物理系视为推动我校迈向世界一流名校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一个基本环节和重要契机。他对物理系深沉的爱深深感动了我,把物理系当成了家。从王教授身上目睹了学者风范,感受到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水准。王教授不仅自己兢兢业业,对物理系所有人的要求都很严格,力求全部按规范办事。因为在王教授看来,理科人就应具有一种严谨务实的品格,而一个一流的研究型院系必须有一流的理念、文化和氛围,而他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打造属于人大物理系的理念、文化和氛围。

文章来源:《新闻网络中心》2008-10-18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