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发表期刊论文:
[1]张朝钟,陶加进,万卫东,王勤,戈芹英,张晓兰,朱国周.“稻鱼菜油”周年绿色轻简高效模式攻关技术[J].中国稻米,2019,25(03):119-121.
[2]龙瑞平,张朝钟,戈芹英,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杨从党.施氮量对高海拔机插粳稻产量及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02):89-95.
[3]张朝钟,杨从党,陶加进,戈芹英,万卫东,王勤,田文伟,兰秋波.保山坝粳稻抵御干旱高产技术集成[J].中国稻米,2018,24(02):111-113.
[4]王勤,毕景亮,张朝钟,田文伟,单艳,何学芹.鲜食玉米一年三熟制栽培要点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7(04):233-234.
[5]刘延莲,曾林,乌春芹,张朝钟,陆顺生,宋云飞,杨国田,刘艳,单艳.整县制一季中稻产量超10.5 t/hm~2集成技术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05):10-13.
[6]曾林,苏文斌,陆顺生,张朝钟,赵应平,宋云飞,戈芹英,万卫东,王勤,田文伟.粳稻隆科16不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17(11):2582-2585.
[7]赵应平,曾林,余德元,王明生,邵永生,张朝钟,宋云飞,王勤,陆顺生.粳稻隆科16不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4):25-27.
[8]曾林,塞祯赵,陆顺生,宋云飞,单艳,刘艳,张朝钟,杨国田,杨志明.玉米增产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及效益分析[J].园艺与种苗,2016(08):55-58.
[9]李贵勇,张朝钟,何清兰,陈路华,夏林,夏琼梅,龙瑞平,朱海平,杨从党.不同生态稻作区氮肥增产效应及其利用率[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02):85-89+113.
[10]陶加进,包菊兰,张朝钟,戈芹英,万卫东,王勤,田文伟.保山坝水稻大秧龄迟栽稻田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5(05):17-18.
[11]张朝钟,陶加进,戈芹英,杨从党,万卫东,田文伟,王勤,郭加果,包菊兰.保山市隆阳区整县制一季中稻超10.5t/hm~2技术集成[J].云南农业科技,2015(03):20-22.
[12]曾林,张朝钟,宋云飞,陆顺生,杨国田,刘艳,郭加果,杨腊梅,吴桂仙.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5(12):2259-2263.
[13]曾林,张朝钟,万卫东,陆顺生,杨国田,刘艳,郭加果,杨腊梅,吴桂仙.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3):119-123.
[14]毕景亮,张朝钟,戈芹英,王勤,田文伟,陶加进,杨树红.中海拔一季粳稻单产吨粮的实践与思考——粳稻单产吨粮攻关四年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2014(07):46-49.
[15]戈芹英,张朝钟,王勤,田文伟,陶加进,万卫东,梅俊辉.保山市隆阳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7):73.
[16]王勤,张朝钟,戈芹英,田文伟,陶加进,郭加果,万卫东,王正国.保山市隆阳区常规粳稻品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09):52-53.
[17]戈芹英,张朝钟,王勤,田文伟,陶加进.保山市隆阳区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05):29-30.
[18]曾林,张朝钟,陆顺生,杨国田,刘艳.山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3,33(02):180-181.
[19]曾林,张朝钟,陆顺生,杨国田,杨卫国,杨兆才,郭加果,杨腊梅,吴桂仙.灰色局势决策在水稻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04):1466-1468+1470.
[20]张朝钟,戈芹英,陶加进,万卫东,王正国,田文伟,王勤,郭加果,杨从党.云南保山一季中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中国稻米,2012,18(06):40-42.
[21]杨国田,陆顺生,张朝钟.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16.
[22]王勤,张朝钟,戈芹英,陶加进.云粳29号在保山市隆阳区的种植表现及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30-31.
[23]何登敏,戈芹英,张朝钟,王琴,陶加进,田文伟,郭加果.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3-14.
[24]李晓铭,霍凤团,张朝钟.保山市水稻高产创建病虫草鼠害系统防除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2011(06):46-47.
[25]张朝钟,戈芹英,杨从党,陶加进,王勤,田文伟,王正国,万卫东.隆阳区大面积水稻高产创建过程[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01):50-52.
[26]王勤,张朝钟,戈芹英,陶加进,田文伟,毕景亮.水稻功能叶片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初探[J].耕作与栽培,2011(01):26-27.
[27]毕景亮,戈芹英,张朝钟,王勤,田文伟,陶加进.滇中粳稻单产800kg/667m~2科学施肥的实践与探讨[J].耕作与栽培,2010(06):16-17+54.
[28]戈芹英,张朝钟,陶加进,陈均,郭加果,杨玉珠,毕景亮.水稻氮肥不同施用期配比效果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9(02):28-29.
[29]杨玉珠,段海春,张朝钟,刘艳,杨腊梅.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01):97-100.
[30]戈芹英,张朝钟,陈均,杨玉珠,毕景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云南坝区应用前景展望[J].中国稻米,2008(03):74-75.
[31]杨玉珠,段海春,张朝钟,万卫东,刘艳,杨腊梅.杂交油菜2000F100D不同密度与施肥配比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8(01):29-30.
[32]张朝钟,戈芹英,陈钧,毕景亮.云南省保山市百亩水稻900kg/667m~2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与效果[J].耕作与栽培,2007(06):60-62.
[33]何学芹,宋云飞,张朝钟,曾林,贾学恩,杨卫国.纤维亚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06(06):297-300.
[34]张朝钟,陆顺生,戈芹英,陈筠,毕景亮.保山稻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对策探讨[J].耕作与栽培,2005(02):49-51+63.
[35]张朝钟,戈芹英,毕景亮,梅丽玉.保山坝优质粳稻单产12t/hm~2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稻米,2003(01):35-36.
[36]周玉萍,杨从党,袁平荣,周能,张朝钟,陆顺生.生长期剪去上部三片功能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06):762-764.
[37]张朝钟,戈芹英,梅丽玉,毕景亮.保山坝优质粳稻单产12t/hm~2的实践与探讨[J].耕作与栽培,2002(05):23-24.
发表会议论文:
[1]张朝钟;陶加进;万卫东;王勤;戈芹英;张晓兰;朱国周. “稻鱼菜油”周年绿色轻简高效模式攻关技术[C].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水稻学组、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全国第十八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专辑.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水稻学组、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中国作物学会,2019:123-125.
[2]张朝钟;杨从党;陶加进;戈芹英;万卫东;王勤;田文伟;兰秋波. 保山坝粳稻抵御干旱高产技术集成[C].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水稻学组、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水稻学组、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中国作物学会,2017:61.
[3]毕景亮;张朝钟;戈芹英;王勤;田文伟;陶加进;杨树红. 坚持农业科技创新 一季粳稻单产吨粮[C]. 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村农业改革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论文选编(上册).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282-285.
1.“水稻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研究机示范推广”,《保山农业》2007.2 P11-15;“保山市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案”,《保山农业》2008.4 P28-30。
2. “云南省保山市百亩水稻900千克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总结” 《科技情报他与现代农业》2008年4月59-62页;《中国农业》2008年12期96-100页。
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云南坝区应用前景展望”《中国稻米》2008年3期P74-75。
4.“水稻氮肥不同施用期配比效果分析”《耕作与栽培》2009年2期28页。
5.“保山坝十万亩粳稻亩产超七百千克实践初报” ,《保山农业》2010.2 P16-19,《 中国稻米》2010增刊P111-113。
6.“隆阳区水稻肥床旱育秧操作技术” 《保山农业》2010.2 P28-29。
7.“滇中粳稻单产800㎏/667㎡科学施肥的实践与探讨”,《耕作与栽培》2010年6期P16-17-54。
8.“隆阳区大面积水稻高产创建过程”《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年1期,P50-52。
9.“水稻功能叶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初探”《耕作与栽培》2011年4期P26-27。
10.“隆阳区水稻高产创建成效显著” 《云南农业》2011增刊2 P361-362。
11. “云粳29号在保山市隆阳区的种植表现及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底18期P30-31.
12. “云南省保山一季中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中国稻米》2012年第18卷6期P1:40-42。
13. “隆阳区水稻高产创建成效及措施” 《云南农业》2012年第二期增刊农业论文集(下)P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