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省级以上项目11项,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带领团队顺利完成3个科研项目结题工作,育种工程项目获得全校优秀。同时积极备战“十四五”,2020-2021年争取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1项、山西省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项目1项,校育种项目1项、吕梁市农业重点研发项目1项。
科研成果:
王彩萍研究员选育的绿豆新品种汾绿豆3、4、5号、小豆新品种汾小豆2号等4个杂豆品种在丰产性、抗逆性方面表现优异,2020-2022年分别通过山西省品审委认定。她主持研发的“绿豆节本增效技术”“核桃林下套种绿豆技术规程”“汾小豆2号”分别列为2022年主推技术、主推标准、主推品种在山西省全省推广应用。
1、耐旱、耐连作国家鉴定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选育与应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11月 王彩萍、左联忠、候小峰、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王宏伟、成玉红。
2、晋西北杂粮优质绿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耀文;张泽燕;高伟;朱慧珺;闫虎斌;张春明;赵雪英;邓妍;邢宝龙;杨富;畅建武;靳建刚;王彩萍;晋凡生;王宏民 山西农业大学 2020
3、食用葵种质创新及高商品性杂交种选育 王彩萍;侯小峰;宋瑞军;凌旭炜;成玉红 山西农业大学 2020
4、高产优质多抗绿豆新品种选育 王彩萍;侯小峰;宋瑞军;成玉红;王静华 山西农业大学 2020
5、优质专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晋麦75号的选育与推广 左联忠;杨文龙;王彩萍;赵吉平;任杰成;白冬梅;穆彦珍;毋志俭;王鹏冬;梁晓红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002
品种选育:
1、汾绿豆3号 山西省认定 晋认杂粮202203 王彩萍、侯小峰、宋瑞军、王宏伟、成玉红、王静华、凌旭伟、刘静
2、汾小豆2号 山西省认定 晋认杂粮202110 王彩萍、侯小峰、宋瑞军、成玉红、王静华、凌旭伟、刘静
3、汾绿豆5号 山西省认定 晋认杂粮202103 王彩萍、侯小峰、宋瑞军、成玉红、王静华、凌旭伟、刘静
4、汾绿豆4号 山西省认定 晋认绿 202004 ,王彩萍,侯小峰,宋瑞军,成玉红,王静华
发明专利:
[1]王彩萍, 侯小峰, 王宏伟, 宋瑞军, 刘静, 凌旭炜. 一种利用小豆制备化妆粉饼的装置及方法[P]. 山西省: CN115212155B, 2024-04-26.
[2]王彩萍, 侯小峰, 王宏伟, 宋瑞军, 刘静, 闫开敬, 凌旭炜. 一种清香型绿豆大曲的制备方法[P]. 山西省: CN116904287A, 2023-10-20.
[3]王彩萍, 侯小峰, 王宏伟, 宋瑞军, 刘静, 凌旭炜. 一种成排状嵌插入土结构的绿豆播种机构[P]. 山西省: CN116616004A, 2023-08-22.
[4]王彩萍, 侯小峰, 王宏伟, 宋瑞军, 刘静, 凌旭炜. 一种绿豆复合营养面膜的制备方法及筛选装置[P]. 山西省: CN115228731A, 2022-10-25.
[5]王彩萍, 侯小峰, 王宏伟, 宋瑞军, 刘静, 凌旭炜. 一种利用小豆制备化妆粉饼的装置及方法[P]. 山西省: CN115212155A, 2022-10-21.
[6]王彩萍, 侯小峰, 王宏伟, 宋瑞军, 刘静, 成玉红, 凌旭炜, 王静华, 薛蔚荣, 赵洪. 一种绿豆黄酮的提取装置及方法[P]. 山西省: CN111589523B, 2022-06-10.
[7]王彩萍, 侯小峰, 王宏伟, 宋瑞军, 刘静, 成玉红, 凌旭炜, 王静华, 薛蔚荣, 赵洪. 一种绿豆黄酮的提取装置及方法[P]. 山西省: CN111589523A, 2020-08-28.
[8]王彩萍, 王宏伟, 侯小峰, 郭鹏燕, 赵吉平, 郭兆萍, 左宪强, 成玉红, 曹越, 侯燕嵘, 张峰. 利用绿豆全株粉制备保健早茶的方法[P]. 山西省: CN103380842B, 2015-03-18.
[9]王彩萍, 杨新元, 侯小峰, 郭鹏燕, 赵吉平, 郭兆萍, 左宪强, 成玉红, 曹越, 侯燕嵘, 张峰. 利用绿豆皮制备保健蜜丸的方法[P]. 山西省: CN103393020B, 2014-12-10.
[10]王彩萍, 杨新元, 侯小峰, 郭鹏燕, 赵吉平, 郭兆萍, 左宪强, 成玉红, 曹越, 侯燕嵘, 张峰. 利用绿豆皮制备保健蜜丸的方法[P]. 山西: CN103393020A, 2013-11-20.
[11]王彩萍, 王宏伟, 侯小峰, 郭鹏燕, 赵吉平, 郭兆萍, 左宪强, 成玉红, 曹越, 侯燕嵘, 张峰. 利用绿豆全株粉制备保健早茶的方法[P]. 山西: CN103380842A, 2013-11-06.
[12]王彩萍, 杨新元, 王宏伟, 李冬林, 左联忠,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赵吉平. 一种利用豇豆叶制备茶叶的方法[P]. 山西省: CN101584374B, 2012-01-25.
[13]王彩萍, 杨新元, 王宏伟, 李冬林, 左联忠,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赵吉平. 一种利用豇豆叶制备茶叶的方法[P]. 山西: CN101584374, 2009-11-25.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发表中文论文:
[1]王彩萍, 侯小峰, 宋瑞军, 王宏伟, 成玉红, 王静华, 凌旭伟, 刘静. 抗旱耐连作绿豆新品种‘汾绿豆4号’选育研究[J]. 农学学报, 2023, 13 (02): 1-4.
[2]宋瑞军, 王彩萍, 侯小峰, 成玉红, 凌旭炜. 播期密度互作对红小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22, 53 (02): 32-38.
[3]侯小峰, 王彩萍, 刘静, 宋瑞军, 成玉红, 李婷. 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 (02): 134-140.
[4]郭鹏燕, 王彩萍, 任杰成, 赵吉平, 许瑛, 岳茂林. 不同地理来源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06): 55-59.
[5]王彩萍, 王丽, 宋敏, 刘荣华, 孙朝霞, 侯思宇. 绿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家族序列特征及分子进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 (02): 371-376.
[6]王彩萍. 山西省绿豆育种研究与生产现状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6 (12): 908-912.
[7]赵吉平,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成玉红. 汾阳市麦茬复播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06): 242-243.
[8]赵吉平,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成玉红. 论绿豆的经济价值及产业化开发利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05): 9-10.
[9]侯小峰, 刘静, 左联忠, 王彩萍,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冬小麦抗白粉病性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04): 63-65+190.
[10]王彩萍, 侯小峰,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成玉红. 山西中西部汾豌豆1号复播玉米栽培模式及操作规程[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43 (12): 1598-1600+1608.
[11]李建兵, 侯守国, 王彩萍, 侯小峰. 山西省谷子生产及产业发展的思考[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43 (11): 1508-1510+1522.
[12]王彩萍, 郭鹏燕, 侯小峰, 赵吉平, 郭兆萍, 左宪强, 成玉红. 汾豌豆1号新品种选育及耐热性驯化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32): 62-63.
[13]郭兆萍, 王彩萍, 赵吉平, 侯小峰, 郭鹏燕, 成玉红. 试论红小豆的经济价值及产业化开发利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07): 10-12.
[14]郭鹏燕, 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赵吉平, 郭兆萍, 岳茂林. 绿豆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04): 213-214.
[15]王彩萍, 张耀文, 赵吉平, 郭兆萍, 侯小峰, 郭鹏燕, 成玉红, 侯燕嵘. 红小豆根瘤菌结瘤数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 农学学报, 2015, 5 (02): 1-4.
[16]侯小峰, 刘静, 王彩萍, 左联忠,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 2015, (01): 53-56.
[17]侯小峰, 左联忠, 王彩萍,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冬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05): 5-7.
[18]王彩萍, 张耀文, 赵吉平,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成玉红, 侯燕嵘, 张峰. 雨养状态下'晋小豆2号'生物产量积累分析研究[J]. 农学学报, 2014, 4 (04): 14-20.
[19]赵吉平, 王彩萍, 郭鹏燕, 侯小峰, 郭兆萍, 成玉红. 晋小豆2号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09): 58-59.
[20]郭鹏燕, 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赵吉平, 郭兆萍. 绿豆—花生间作种植技术初探[J].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41 (07): 701-702+706.
[21]郭鹏燕, 王彩萍, 侯小峰, 赵吉平, 郭兆萍, 左宪强. 汾豌豆1号选育过程及其一年2茬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09): 103+107.
[22]郭鹏燕, 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赵吉平, 郭兆萍. 豌豆新品种汾豌豆1号[J]. 中国种业, 2012, (10): 86.
[23]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种业, 2012, (01): 16-18.
[24]郭兆萍, 王彩萍, 王永东, 郭鹏燕, 侯小峰, 赵吉平. 山西省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12): 53-55.
[25]赵吉平, 王彩萍, 侯小峰, 牛变花, 王永东. 发挥山西省资源优势 加快小杂粮产业发展[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12): 5-7.
[26]赵吉平, 王彩萍, 侯小峰, 白跃新, 牛变花. 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种业, 2011, (10): 16-17.
[27]侯小峰, 王彩萍, 左联忠,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晋绿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 2011, 57 (02): 247-248.
[28]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播期和播量试验研究[J]. 中国种业, 2010, (12): 57-58.
[29]赵吉平, 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小豆套管杂交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11): 13-15.
[30]侯小峰, 王彩萍, 左联忠,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J]. 甘肃农业科技, 2010, (11): 42-43.
[31]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麦茬绿豆节本增效技术研究[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 (11): 32-33+62.
[32]赵吉平, 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套管杂交技术在小豆育种中的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10): 13-14+17.
[33]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平. 利用连作胁迫法探索绿豆耐连作育种方法[J]. 作物杂志, 2010, (05): 99-100.
[34]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晋麦8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9): 39-40.
[35]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汾阳市小麦麦茎蜂发生规律及防治[J].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09): 101-102.
[36]赵吉平, 左联忠, 李占林, 王彩萍, 侯小峰. 节水省肥冬小麦新品种汾4846[J]. 中国种业, 2010, (08): 90-91.
[37]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冬小麦新品种汾4439[J]. 中国种业, 2010, (03): 65-66.
[38]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赵吉平, 郭鹏燕, 郭兆萍.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 2009, (10): 60.
[39]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闫玉星.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高产栽培技术[J]. 杂粮作物, 2009, 29 (05): 343-344.
[40]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J]. 中国种业, 2009, (09): 80.
[41]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闫玉星.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08): 12-14+37.
[42]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兆萍, 郭鹏燕, 赵艳玲.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4号高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07): 83-84.
[43]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周伟.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07): 3-5.
[44]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王建雄.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的选育及体会[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06): 23-26.
[45]郭鹏燕,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赵吉平, 郭兆萍. 豌豆的经济价值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 15 (08): 87-88.
[46]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赵吉平. 豌豆蚌式杂交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03): 41-42.
[47]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冬小麦新品种汾4439的选育[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6 (01): 27-29.
[48]王彩萍, 左联忠,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赵吉平. 豇豆精量播种技术研究[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 (01): 34-35.
[49]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冬小麦新品种汾4846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08): 3-4.
[50]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郭兆萍. 晋小豆2号高产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04): 194-195.
[51]赵吉平, 左联忠, 王彩萍, 侯小峰, 郭鹏燕. 浅谈冬小麦汾黑麦1831选育及体会[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02): 203-204.
[52]侯小峰, 左联忠, 王彩萍, 郭鹏燕, 赵吉平. 小麦新品种汾4846的选育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02): 205-206.
[53]郭鹏燕, 左联忠, 王彩萍, 候小峰, 何丽芬, 田耀霞, 王志芳. 我国芝麻市场前景分析与发展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 2007, (02): 128-129.
[54]王彩萍, 左联忠, 许琦, 徐杰, 刘春雷, 黄峰, 尤明山, 李保云, 刘广田. 优质小麦“农大179”辐射诱变M2代RVA参数的变异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2): 237-240.
[55]左联忠, 王彩萍, 赵吉平, 侯小峰, 王鹏冬, 郭兆萍. 晋小豆2号的选育与应用[J]. 杂粮作物, 2006, (05): 339.
[56]左联忠, 王彩萍, 赵吉平, 侯小峰, 王鹏冬, 郭兆萍. 晋绿豆4号的选育[J]. 杂粮作物, 2006, (03): 190-191.
[57]王彩萍,许艳霞,左联忠,赵吉平. 汾阳市麦秆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04): 75-77.
[58]左联忠,杨文龙,王彩萍,赵吉平,任杰成,白冬梅. 丰产高效小麦晋麦75[J]. 作物杂志, 2003, (04): 6.
[59]王彩萍,左联忠,赵吉平,许瑛,曹雪萍. 子粒大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02): 12-14.
[60]白冬梅,任杰成,左联忠,王彩萍,赵吉平,杨文龙. 优质高产旱地冬小麦新品种晋麦68的选育[J]. 甘肃农业科技, 2002, (12): 12.
[61]左联忠,王彩萍,杨文龙,赵吉平. 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选育途径探讨[J]. 华北农学报, 2002, (S1): 108-110.
[62]任杰成,白冬梅,许瑛,王彩萍. 优质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68的选育研究[J]. 作物杂志, 2002, (04): 51-52.
[63]左联忠,王彩萍,杨文龙,赵吉平. 15个冬小麦杂种一代产量与品质研究[J]. 作物杂志, 2002, (02): 16-17.
[64]王彩萍,左联忠,杨文龙,赵吉平,许瑛. 起垄种植对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01): 27-28.
[65]左联忠,王彩萍,杨文龙,赵吉平. 冬小麦强优组合选配及其遗传力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01, (03): 7-9.
[66]左联忠,任杰成,杨文龙,王彩萍,白冬梅,赵吉平. 模糊聚类分析在小麦品种鉴定中的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 1998, (04):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