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政策法规 > 文章正文

 国科发办字〔2007〕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直属机构科技主管部门: 

   现将陈至立国务委员在200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印发给你们。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落实《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结合具体情况贯彻实施。 

   附件:陈至立国务委员在200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技术部

                                                    二OO七年二月十五日

附件:

在200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务委员   陈至立

2007年1月30日 

同志们:

  新年伊始,科技部召开200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总结2006年科技工作,部署2007年重点工作。徐冠华同志的讲话很全面,我都同意。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2006年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确立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大会精神鼓舞下,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情空前高涨,自主创新精神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衷心拥护并正在化为行动,科技创新环境显著改善,科技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二,狠抓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工作,《规划纲要》及“十一五”科技规划开始全面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已发布的有39个,其余细则条文正在协调中,将陆续发布;16个重大专项已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已经发布,并进行了部署。一是设立科技支撑计划,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公益技术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开发中的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提高国家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设立行业科技专项,支持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农业、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社会公益性行业部门,开展行业前瞻性、应急性、基础性等科研工作,提升行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明确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突出原始创新,重点支持战略性基础研究。四是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突出了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重点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开发。五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突出资源共享,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支撑。六是政策引导类计划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这些工作为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

  第三,依靠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加快。各地区、各部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发展规划,部署科技工作。二是在中宣部的统一部署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把自主创新列为宣传重点,撰写了大量有分量的评论,宣传各地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好经验。三是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研发支出达3000多亿元,增长22%;全国财政科技投入比上年增长26.2%;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125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51.9%,研发强度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全国一半左右的省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超过了50%。四是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努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五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我国科技发展势头强劲,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我国受世界同行关注的基础研究成果数量正在快速增长。我国科学家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已经提升到世界第4位,被SCI收录论文引用次数提升到第13位。在最活跃的生物、纳米等前沿科学领域,我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尤为迅速,其中纳米科学论文数量已达到世界第2位,生物科技论文达到世界第6位。在发明专利方面,目前我国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具有原创性的技术突破正在迅速增加。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我国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研发活动的人员数位居世界第二。中青年科技人才正在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仅在863计划的课题负责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家就达到55%以上。

  第五,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攻克了一批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歼-10飞机、“龙芯”通用芯片、“银河麒麟”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创新能力的重大突破,超级稻育种技术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抗艾滋病新药西夫韦肽等生物技术药物研制取得重要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显著,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央直属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加大了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

  总之,“十一五”科技工作开局很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科技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务院向全体与会代表、向全国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仍然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2007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岁末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对2007年的工作部署中,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把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二是要把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三是把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科技工作全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狠抓《规划纲要》和“十一五”科技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构建和谐社会,科技创新既是目标,也是动力和基础。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科技界必须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要大力提高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等公益性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全方位支撑作用。二要为农业现代化做出新贡献。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强调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方向,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三要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新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要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非常艰巨。节能降耗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也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提供全面技术支撑。要着力提高信息、生物、装备制造等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增强竞争力。

  关于2007年的科技工作,徐冠华同志作了全面部署,我不再重复。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经过改革开放的锤炼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我国已经涌现出一大批能够承担起技术创新主体责任的企业。在钢铁、通信、家电、汽车等行业,已成长起一批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的企业。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这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科技关系的一大进步。我们必须在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狠下功夫。国家科技计划要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上发挥主导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把《规划纲要》中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项目和任务以多种方式落在企业,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性。要密切关注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以经济、政策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优秀人才,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一线人才,充实企业的研究力量。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为培育创新活跃的中小企业群提供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加强产学研结合,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抓好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和启动工作。重大专项是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涉及到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涉及到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充分体现了国家战略需要,将有效带动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重大专项已经陆续进入实施方案编制和启动阶段,我们要认真做好重大专项实施的科学论证、预算评审等工作,通过有效机制保障科学决策。各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组织实施的牵头部门、参与部门,应通力协作,各负其责,确保科学制定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科技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要组织好论证工作。重大专项的实施要充分发挥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发挥重大专项对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

  第三,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结合点,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聚集着大量研究开发力量,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它们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类科研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指示精神,继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它们进入企业或实现企业化转制。要进一步推动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四,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国务院颁布的《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对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部门、各地都要狠抓落实。一要抓紧制定和出台尚未完成的实施细则,使各项政策能真正得以实施。二要会用、用好政策,促进自主创新。三要不断完善政策,在财政、金融、投资和政府采购政策等方面,继续为自主创新拓展空间。四要抓好政策落实工作的督查。

  第五,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为原始性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的科研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要给予稳定支持,充分发挥这些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目前各类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学研究都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力量分散的问题,必须尽快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科技资源的集成。

  第六,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把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任务。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科研基地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等,造就一批科技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二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科技界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率先垂范;大力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以为人民服务为神圣职责,追求真理,淡薄名利;倡导严谨治学的学风,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倡导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三要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意识,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四要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加强科技管理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创新科技管理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必须创新科技管理的理念、方式和体制机制。一要加强统筹协调,保证重大任务的完成和科研效益的提高。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都需要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此外,为了避免各地方、各部门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进行无序竞争、重复建设和浪费,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二要加强政策研究,不断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管理大量一般性项目、鉴定和评奖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制定政策和规划上,放在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上,履行好政府的职责。三要在合理布局、提倡共享上狠下功夫,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科学规律,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建议专门设立课题,研究科技管理创新问题。

  同志们,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正处在重要的跃升期,科技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