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张锡炎,男,汉族,1962年出生,广东人,博士。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香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资料更新中……

社会任职:

1. 国家农业部948项目首席专家。

2. 国家香蕉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

3. 海南省政协委员。

4.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5. 海南省香蕉协会秘书长。

6.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香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 国家科技部特聘专家。

8. 海南中煤绿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9. 中国民主同盟海南省委常委。

10. 海南绿晨香蕉研究研究所所长。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香蕉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及产业化经营与组织化实践。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948项目、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和南亚热作专项等多个项目。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中国香蕉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获第三届海南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SCI收录2篇),出版著作3部。

出版专著:

1《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图解》张锡炎 南方出版社 2006年01月

2《中国香蕉产业经济研究》过建春 柯佑鹏 夏勇开 王芳 张锡炎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年03月

3《香蕉标准园生产技》张锡炎 李莉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发表中文论文:

1 不同碳氮比饼肥发酵液对香蕉苗期枯萎病的影响 赵炎坤; 刘小玉; 陈波; 黄霄; 张锡炎; 周登博; 谭昕; 高祝芬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期刊】广东农业科学 2012-02-10

2 两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在香蕉体内的定殖 汪腾; 段雅婕; 刘兵团; 郭刚; 周登博; 谭昕; 张锡炎; 黄绵佳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香蕉研究所 【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06-28

3 豆粕发酵液对香蕉幼苗枯萎病防效的影响 段雅婕; 张锡炎; 黄绵佳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 2011-10-05

4 广西香蕉事件给中国香蕉产业的启示 张锡炎; 邹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期刊】中国热带农业 2010-02-10

5 澳大利亚香蕉产业考察报告 杨培生; 郑服丛; 钟思现; 张锡炎; 杜中军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海南省香蕉协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 【期刊】中国热带农业 2007-04-10

6 中国香蕉:组织化农业之路 刘光华; 张锡炎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带植物研究所; 海南绿辰香焦研究所 广州 【期刊】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20

7 海南发展香蕉产业大有希望 张锡炎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期刊】今日海南 1999-06-15

8 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及抗菌肽D基因双抗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锡炎; 郑学勤; 伍世平; 王君健; 梁小友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期刊】热带作物学报 1994-12-30

9 香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分离测序和比较 张锡炎; 伍世平; 刘志昕; 邵寒霜; 郑学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热带作物学报 1995-12-30

10 香蕉CMV—BH外壳蛋白基因转化香蕉的研究初报 张银东; 张锡炎; 曾宪松; 郑学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热带作物学报 1995-12-30

11 海南野生稻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 伍世平; 曾庆平; 张锡炎; 邵寒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 【期刊】热带作物学报 1995-12-30

12 中粒种咖啡叶片离体培养的研究 张锡炎; 郑学勤; 曾宪松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热带作物研究 1990-05-01

13 中粒种咖啡幼胚胚状体的分化和增殖 张锡炎; 郑学勤; 曾宪松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热带作物研究 1990-08-29

14 外植体的切取方式对红香蕉吸芽培养的影响 张锡炎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橡胶所 【期刊】热带作物研究 1990-03-02

15 组织培养结合Co~(60)r射线诱变在咖啡育种中运用初探 郑学勤; 曾宪松; 张锡炎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热带作物研究 1991-03-02

荣誉奖励:


1. 2011年获第三届海南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一:


每个产区确定一个品牌重点培育开发

张锡炎简介: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兼香蕉分会秘书长、海南香蕉协会秘书长。1990年涉足香蕉产业,在海南香蕉生产中最先运用试管苗技术,曾向海南省委、省政府提交《海南香蕉产业的优势和潜力》的报告,引起高度重视。并与世界香蕉生产与出口大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中国香蕉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近日,在“香蕉品牌打造营销创新论坛”召开前夕,南方农村报记者对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锡炎进行了专访。张锡炎在谈话中大致勾勒出目前我国香蕉产业的大体轮廓,对这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国际香蕉巨头加速整合步伐

记者:目前我国香蕉流通主要有哪些特征和趋势?

张锡炎:我国香蕉产业在流通上的几个主要特征是:首先进口香蕉占据东北和沿海中心城市高端市场,国产香蕉占领中低端市场,以及县城以下的农村市场;其次,在内陆地区,进口香蕉不敌国产香蕉,并已逐渐退出市场;此外,国际香蕉巨头加速了整合步伐,为进一步占领中国中高端香蕉市场,国际香蕉巨头采取对内加速整合发展,对外与中国香蕉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或收购股权的形式,以稳住乃至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后香蕉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一、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国内消费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香蕉种植面积预计将增长5%,达到530万亩左右,总产量850万吨以上。种植重点区域继续从粤、琼、闽向桂、滇转移。同时,国内香蕉消费需求也将持续增长,预计消费需求总量可突破900万吨。二、销售区域有从内陆和农村向沿海中心城市,甚至海外地区拓展的趋势,这也可以理解为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拓展;另外,国产蕉抗争进口蕉的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去年广西事件缘于销期集中

记者:去年发生于广西的香蕉跌价风波引起不小震动,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锡炎:首先,引起这一事件的主因是市场调节。往年中秋、国庆节前后半个月都是销售旺市,货少价好,供不应求,这推动着香蕉面积不断扩大,去年面积超过100万亩,产期集中在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加上产量提高,香蕉集中上市造成堵车现象。

其次是气候因素的影响。去年11月2日,广西蕉区遭受第一场寒流影响,气温骤降。11月12-20日,又受两次更低温寒潮影响,广西所有蕉园几乎均受寒,影响果皮熟色。一些收购商已转移到未受寒或受寒轻的其它蕉区去,进一步影响到广西香蕉销售价格。加上11月北方50年不遇的大雪,给香蕉产业链中的运输、批零、消费环节增加了难度,消费量大减,由此也使产地售价跌破谷底。

此外,还受到其它产区的影响。据广东、云南和福建等主产区实地调查,去年10月中旬开始,各主产区都有较大规模的香蕉上市,与广西基本一样提早进入高峰期并且价格低迷。大量蕉果集中上市,冲击了香蕉市场,造成产地售价一路走低。

记者:从这次事件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如何保证香蕉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张锡炎:首先要合理规划,错开收获期。比如广西是近几年全国香蕉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香蕉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但由于广西的气候条件限制,每年产期相当集中。可以通过“盖膜避寒技术”以及割芽加盖膜技术促使香蕉提早上市,拉长收获期,市场延长供应可有效减少堵车降价的现象。

第二,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广西已有规模化经营的企业,虽然种植面积超过15000亩,收获季节也都在年底,但是由于集成应用多项先进技术产品质量好,又能进行大规模品牌销售,所以在其他蕉园香蕉卖不掉的时候,其价格仍保持在1.5元/公斤,仍然有50%左右利润。

第三,要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之路。目前中国香蕉产业存在缺乏资源整合和组织协调机制、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且分散等种种弊端。中国香蕉产业的升级发展,关键在于加快香蕉产业资源整合力度,催生香蕉产业化龙头企业。各主产省区可以选择2-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香蕉产业资源整合、产业化建设试点,探索运作模式,以此带动香蕉资源整合和产业化建设。

第四,应该大力扶持国产香蕉知名品牌。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应本着培育和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则,根据当地香蕉生产及市场开发情况,结合原产地认证,对现有的香蕉品牌进行整合。以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为创建知名品牌的主体,根据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实力以及国际市场开发情况,每个重点香蕉产区,确定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初具市场规模和知名度的香蕉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和开发。

滇桂种蕉地租价格仍在上涨

记者:两广、海南、云南各产区应如何协调发展?

张锡炎:目前广西和云南近年之所以增长较快,其中最主要的力量来自于广东、海南的业内大企业的扩张。

目前各产区集中上市的矛盾并不严重,企业也能够进行调整,而且有的还到缅甸去种了8-9万亩香蕉,效益还可以。不过,每年11月到次年1月这段时间要值得注意,因为广西的100多万亩香蕉,多数在这个季节上市,其他产区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把产期调开。

蕉癌事件过后,海南的香蕉面积并没有减少,广西香蕉事件过后,广西的面积也没有减少,相反,能够种香蕉的土地地租是700-800元/亩以上,而种其他作物的土地在300-500元/亩;云南西双版纳不种香蕉的土地300-400元/亩,而种香蕉的土地从04年的300元/亩,增长到今年1200-1500元/亩。这表明我国的香蕉产业仍是大有希望的。各产区的面积是长期发展经市场调节形成的,一段时间出现一些堵车现象也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总不能因为某条高速路堵车几个小时,而把路关掉吧?同理,也不能因为一次滞销,就把整个香蕉产业否定了,失去信心。

文章来源:《南方农村报》2010-04-27

媒体报道二:


张锡炎博士谈海南香蕉发展之路

张锡炎 1962年生于广东,我省香蕉协会秘书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1990年涉足香蕉产业,在我省香蕉生产中最先运用试管苗技术,先后培育和推广优质香蕉试管苗1000万株。1999年向省委、省政府提交《海南香蕉产业的优势和潜力》的报告,引起高度重视。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省香蕉产业现已发展到了约50万亩,年产量达90余万吨;而全国香蕉产业更是发展到了300万亩,年产量400万吨的水平,如此之大的产业规模,您为何还将其说成是“游击队”呢?

张锡炎(以下简称张):评价香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游击队”还是“集团军”,规模当然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看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营销手段是否达到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要求。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香蕉产业的发展状况,即生产技术是否实现了标准化、是否能够有效管理数量众多、相互配合的基地群、在市场上有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以及是否具备稳定可靠的融资渠道和保险等服务体系。

世界香蕉产业目前有三个公认的“集团军”———金吉达、帝盟和杜乐,它们占据着全球香蕉市场70%的份额。它们都是上市公司,生产资金具有可靠的保障;它们在全球分布生产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周年供蕉;它们实行严格的标准化,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基地生产的香蕉,都遵守统一的技术标准,在打造品牌上不遗余力,它们的品牌就已成为优质香蕉的代名词。

应该说,海南企业在全国香蕉行业中的标准化、产业化程度是最高的,不少企业在国内市场已开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与国际大公司相比,离“集团军”的水准仍然相差太远。

记:我省香蕉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从“游击队”迅速成长为“集团军”吗?

张:我认为,建设标准化香蕉产业园区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快车道”,如果我省香蕉产业按照这种思路来发展,是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升级的。

标准化香蕉产业园区是指,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化技术和园区品牌两条纽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产业要素,实现香蕉生产者的大联合。以紧密合作的方式组建“集团军”,从根本上提高我省香蕉产业的实力,从容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

园区的基本运行模式就是“统一技术、统一品牌、共同运销、多方服务”。统一技术是提升和保障香蕉质量的关键,要制定出一整套适合海南香蕉产业的标准化技术规程,覆盖香蕉产业从育苗、栽培、采摘,到加工、包装,再到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并且严格地应用于每个加盟的公司、基地和农户身上;统一品牌是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共同运销能够以有限的资源建设尽可能大的销售网络,避免内耗;多方服务则包括联合采购农资用品,共同争取金融和保险支持等。香蕉产业占用资金多,生产风险大,急需金融和保险机构的可靠支持。然而,金融和保险机构往往不容易为分散的农户和小公司提供服务,而有了园区这个组织和管理平台后,情况就明显不同,园区一方面可以帮助金融和保险机构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增大业务量,另一方面又能够帮助各个成员争取贷款、办理保险,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记:听起来,产业园区模式运用的还是“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掰不烂”这句老话。那么,什么样的“筷子”才能成为园区的成员呢?

张:对于产业园区的扩展,我主张应该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所谓“无形”,就是加盟的生产者不局限在某一地块上,也不局限在某一区域内,只要认同标准化生产和共同运销的理念,便可申请加盟;所谓“无限”,就是不限定发展的规模,而是根据销售能力、管理水平和资金状况作综合评估,然后制定发展的计划。“产业园区”的扩展过程就是香蕉生产合作事业的发展过程。

应该强调的是,“产业园区”在起步时所吸收的成员中,企业和专业户所占的比例会大一些,但随着园区的不断扩展,农民所占的比例必将逐步增加,最终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标准化生产联盟。因为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最专注、也是最具成本优势的群体,而园区的模式使农民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产业园区的发展还一定要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我国生产香蕉的省份主要有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不同的省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竞争,但也具备很强的互补性。实现不同省份之间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营销网络的优势,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

记: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个主导者,在发展产业园区方面,您认为谁最有条件担当这个主导的角色,是香蕉协会吗?

张:产业园区必须实行企业化操作,在这方面协会肯定会发挥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但不一定是主导作用。在产业园区中担当主导角色的,应该是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经营实力和市场经验的龙头企业。

记:如果按照您的设想,我省乃至全国香蕉主产区真的在数年内建成了一个或多个运作成熟的香蕉产业园区,它们就能够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分享世界市场这块“蛋糕”了。

张:我想是的。香蕉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特色型农产品,我国香蕉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品质优势。

目前,世界三大集团的香蕉基地大多分布在中南美洲和菲律宾等地,那里常年气温较高,香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营养积累少,品质和风味也差,被人们评价为好看不好吃的“塑料香蕉”。

我国台湾地区所产的香蕉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是却是世界公认的优质产品,这是因为台湾地处热带边缘,气候条件最适合生产高档香蕉。在1990年以前,曾经占据了日本市场80%的份额,让其它地区的香蕉在日本几乎无立足之地。

我国香蕉产区,尤其是海南,与台湾在气候、水土等综合条件上极为相似,完全可以生产出和台湾一样的高品质香蕉产品,而且在地价、劳动力等方面还更具优势。只要我们按照产业园区要求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手段,健全各种配套服务体系,我相信海南香蕉一定能够夺回台湾香蕉在日本市场的原有份额。日本方面也已看到了我省香蕉产业的发展潜力,产生了很强的合作愿望。近期,拥有日本市场26%份额的Freshsystem株式会社正式邀请海南香蕉协会组团前往日本考察市场,并探讨可能的供货事宜,显示出良好的开端。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2003年05月29日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