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秆两用稻的选育及其秸杆高效利用技术”项目是由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完成。参加本项目研究的有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微生物学、动物营养学、农业生化学等6个学科、专业的科技人员。该项目1987年由福建省科委立项,经过6年研究,福建省科委于1993年组织专家进行鉴定。从1994年至2002年7年多时间研究了配套技术并在省内外进行示范推广。从立题、研究、推广历时14年,研究出谷秆两用稻的栽培技术、稻草的收获贮藏技术、高效粉碎技术、稻草的高效利用技术。该项目选育出的谷秆两用稻良种201(东南201),稻谷产量高、米质适口性好,经多年试种示范,一般亩产450~500公斤,高产的达550公斤以上。米质优,其米饭适口性好,稻米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稻谷价值比当地对照种“特优63”品种高出35%左右。稻米中的12项指标中有7项达一级优质米标准,5项达到二级优质米标准。谷秆两用稻稻草品质优异,稻草营养成份高,谷秆两用稻201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多年多点种植,稻草粗蛋白含量达到8~10%。谷秆两用稻不但能把氮肥有效地转化为稻草蛋白,该稻草蛋白又能有效地转化为菇体蛋白、动物蛋白。谷秆两用稻草得到高效利用,如果用谷秆两用稻稻草栽培草生食用菌,可使菇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草菇的产量增加347%,粗蛋白增加182%)。谷秆两用稻稻草粉可替代同等质量麦皮栽培木生食用菌。谷秆两用稻优质稻草饲养奶牛产奶量比一般稻草高83%;饲养白鹅,鹅增重提高339%;饲养草鱼,鱼增重提高37%。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教授和农业部科技委员谢华安研究员等12位专家现场察看了年产8000吨的优质稻草粉加工厂后一致认为:该技术为秸秆的利用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对巨大的可再生的农业资源——作物秸秆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部饲料专家认为“以作物育种的途径从根本上改进秸秆的饲喂价值,在国内外尚属首创”。经七年推广,闽、湘、浙已应用谷秆两用稻稻草817万吨,增收516亿元。
“谷秆两用稻的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技术”,探索出了在人口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少的严峻现实面前,如何高效地利用稻草这一大量的(全国每年收获稻谷2亿吨左右,同时每年也有2亿吨左右的稻草再生)可再生资源,前景十分广阔。谷秆两用稻由于其稻草品质好,营养成份高(稻草蛋白质比一般稻草高一倍,达8%以上),稻草收获后不需经过任何前处理,就可以直接地、有效地利用,简单易行。国家计委组织立项论证、可行性论证、现场论证后将该项目入选为2002年现代农业高技术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要求向全国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