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主要著书、译著有《都市圈环境规划方法》、《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共享空间》、《土地开发手册——规划、工程设计和勘测》等6部,作为副主编参加主编了《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新华出版社出版),主编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以及参与写作、编著其它专著多部。
1、《都市圈环境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川上秀光、吕斌等合著,日本环境科学学会出版社,1990。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在国内外各种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类核心刊物及专业技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有:《“世界大都市”东京CBD的功能与形态》(1998年)、《国外城市设计制度与总体规划》(1998年)、《可持续社区规划的理念与方法》(1998年)、《国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动向》(2000年)、《创造城市魅力的新规划理念——集客型城市开发的新动向》(2000年)、《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2002年)、《试论景观与环境意识》(2002年)等180余篇。
[1]刘洁敏,吕斌.非洲欠发达地区首都新城开发策略研究——以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市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21,30(02):276-285.
[2]吕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响应的初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3):7-8.
[3]吕斌.营造韧性魅力社区 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J].先锋,2020(03):23-25.
[4]吕斌,陈天,匡晓明,吕晓宁,史怀昱,彭瑶玲,黄文柳,张卫华,吴晓雷.城镇风貌管控的制度化路径[J].城市规划,2020,44(03):57-64.
[5]吕斌,文爱平.吕斌:社会5.0时代的美好人居与场所再设计[J].北京规划建设,2019(06):188-193.
[6]边防,吕斌.转型期中国城市多元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19,43(11):81-89.
[7]董亚晖,吕斌.紫线弹性划定下的老城区可持续再生路径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J].规划师,2019,35(16):17-22.
[8]张中华,赵璐,吕斌.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07):67-74.
[9]刘珊,吕斌.“团地再生”的模式与实施绩效——中日案例的比较[J].现代城市研究,2019(06):118-127.
[10]梁立雨,郭志强,李军祥,吕斌.中学学区对周边小区二手房房价的溢价分析——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5(03):537-542.
[11]吕斌,杨保军,张泉,段德罡,王世福,陈飞,陈天,裴东伟,江伟辉,周岚,李金路.城镇特色风貌传承和塑造的困与惑[J].城市规划,2019,43(03):59-66+95.
[12]郭志强,吕斌.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中的风貌管控——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24):134-136.
[13]郭志强,吕斌.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J].城市问题,2018(11):28-36.
[14]刘易轩,吕斌.深圳市南头古城城市修补的场所营造路径[J].规划师,2018,34(10):59-65.
[15]边防,吕斌.基于比较视角的美国、英国及日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04):93-102.
[16]何为,吕斌,胡滨,曾九利,唐鹏,周国强.网络城市:内涵、特征与发育度综合评价——以成都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8,42(05):106-113.
[17]刘玮,吕斌.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跨行政区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路径——以曲阜、邹城、泗水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3):70-76.
[18]樊星,吕斌,小泉秀树.从打招呼开始东京谷中地区如何再造魅力[J].公关世界,2017(19):84-91.
[19]杨震,吕斌,王晶.北京、重庆和深圳城市空间增长绩效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05):44-49.
[20]杨震,吕斌,王晶.以出行路径耗时为测度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09):87-94.
[21]管旸,吕斌.云南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域间比较——从供给与禀赋差异的角度出发[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08):108-114.
[22]樊星,吕斌,小泉秀樹.日本社区营造中的魅力再生产——以东京谷中地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03):122-129.
[23]周国强,吕斌,赵勇健.城乡统筹视角下县域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研究——以河北省临漳县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283-287.
[24]吕斌,文爱平.吕斌:“第六产业”助力特色小镇[J].北京规划建设,2017(02):186-189.
[25]文天祚,许婵,吕斌.成熟型资源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西省德兴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4):6613-6617.
[26]吕斌,伍清河,徐粒.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06):1-9.
[27]吕斌,吕心迪.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再生途径——以北京爨底下村和云南马坪关村为例[J].住区,2016(05):116-119.
[28]黄艳,薛澜,石楠,叶裕民,张庭伟,邹德慈,周婕,姜晓萍,崔功豪,郁建兴,何志方,陆军,武廷海,施卫良,唐子来,吕斌,杨开峰.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规划学科发展——城乡规划与公共管理学科融合专家研讨[J].城市规划,2016,40(09):9-21+31.
[29]吕斌.《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地理学报,2016,71(08):1473.
[30]唐婷,吕斌,张文新.城市生态隔离区规划管理对策[J].规划师,2016,32(07):45-51.
[31]胡映洁,吕斌.城市规划利益还原的理论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03):91-97.
[32]管旸,吕斌.近代云南城市空间演化的外生动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3):170-175+180.
[33]胡映洁,吕斌.我国工业用地更新的利益还原机制及其绩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4):61-66+92.
[34]黄柏玮,吕斌.大学校园食堂低碳绩效研究——以北京大学康博斯食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02):320-326.
[35]吕斌.“一带一路”战略与多尺度空间规划对应[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31(01):4.
[36]刘卫东,吕斌,黄斌,周长林.“一带一路”战略与多尺度空间规划对应访谈录[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31(01):1-3.
[37]吕斌.美丽中国呼唤景观风貌管理立法[J].城市规划,2016,40(01):70-71.
[38]杨帆,吕斌.城镇化对原住民的影响及其适应策略——以南锣鼓巷和韭园村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6):124-131.
[39]刘洁敏,吕斌.川渝地区城乡统筹水平演化特征分类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0):1266-1274.
[40]张纯,吕斌,郑童.转型期内城传统街坊社区的城市形态演变——基于北京市内城三个社区的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10):24-30.
[41]赵勇健,吕斌,张衔春,胡国华,李金钢.高技术园区生活性公共设施内容、空间布局特征及借鉴——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07):39-44.
[42]吕斌,江南,胡映洁.北京市城乡接合部拆迁安置政策评议[J].中国土地,2015(06):15-18.
[43]孙瑜康,吕斌,赵勇健.基于出行调查和GIS分析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研究——以德兴市医疗设施为例[J].人文地理,2015,30(03):103-110.
[44]文萍,吕斌,赵鹏军.国外大城市绿带规划与实施效果——以伦敦、东京、首尔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5,30(S1):57-63.
[45]许婵,吕斌,文天祚.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5,30(01):14-21.
[46]张衔春,吕斌,许顺才,龙迪,陈鹏.长株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治理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01):28-37.
[47]胡映洁,吕斌.城市社区空间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北京市交道口社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01):120-124+2.
[48]吕斌.规划教育要服务职业发展需要[J].城市规划,2015,39(01):95-97.
[49]石楠,唐子来,吕斌,彭震伟,陈沧杰,袁奇峰,司马晓,王春,叶裕民,胡毅,黄亚平,汤放华,段进.规划教育——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J].城市规划,2015,39(01):89-94.
[50]邓婷婷,吕斌.北京市东二环商务区服务功能需求的时空特征[J].城市问题,2014(10):48-52.
[51]翁一峰,吕斌,鲁晓军.“产权关系”视角下的乡村空间发展探究——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4,38(10):51-58.
[52]邓婷婷,吕斌.大都市商务区零距离服务功能研究——以北京东二环总部经济区为例[J].商业时代,2014(26):18-20.
[53]贺欢欢,吕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7):67-74.
[54]吕斌,伍清河,徐粒.区间对象族可镇定性半径的解析计算[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03):5-11.
[55]向乔玉,吕斌.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模块空间建设体系规划引导[J].规划师,2014,30(06):17-24.
[56]伍佳,吕斌.土地消费内生化的城市增长模型及最优城市增长边界[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05):61-65+78.
[57]陈曦,吕斌.中小城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4):105-111.
[58]赵鹏军,吕斌,约翰·彭德尔伯里.基于低碳目标的旧城改造规划理论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02):8-12.
[59]陈圆圆,吕斌.基于空间句法的旧城区可持续再生空间设计方案评价[J].规划师,2014,30(02):79-84.
[60]徐中煜,吕斌.围绕“首善文化”增进核心竞争力的规划——以北京旧城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4(01):90-96.
[61]张雪,吕斌.农民工市民化用时差异的影响因素[J].城市问题,2013(12):94-101.
[62]赵刚,吕斌,张俐.基于村民参与的风景名胜区经营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06):58-64.
[63]吕斌,陈圆圆.空间句法在规划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以株洲建宁老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29(05):119-122+2.
[64]吕斌,樊星,李小萌.历史文化街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发育的重要载体——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3(05):115-119.
[65]陈轶,吕斌,张雪,谭肖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农村居民城镇化迁移意愿特征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08):79-83+104.
[66]吕斌,张晋东.基于RFM模型的商业银行营销决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14):65-67.
[67]吕斌,耿萌萌.基于“价值重塑”看历史街区保护与活化的博弈关系——以台湾三峡老街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07):156-159.
[68]刘洁敏,吕斌,王璐,张衔春.区域品牌旅游产品联合开发模式探析——以环渤海地区沿海17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3(06):75-79.
[69]吕斌.大学绿色校园建设目标与测度的国际比较[J].建设科技,2013(12):30-34+36.
[70]吕斌,孙婷.低碳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3,32(06):1057-1067.
[71]胡垚,吕斌.城市地铁网络特征分析及类型划分[J].规划师,2013,29(05):96-101.
[72]吕斌,王春.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城市设计绩效的社会评估——北京南锣鼓巷地区开放式城市设计实践[J].城市规划,2013,37(03):31-38.
[73]郑憩,吕斌,谭肖红.国际旧城再生的文化模式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01):63-68.
[74]黄斌,吕斌.低碳视角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3(04):51-56.
[75]陈轶,吕斌,张纯,谭肖红.拉萨市河坝林地区回族聚居区社会空间特征及其成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01):32-39.
[76]吕斌.南锣鼓巷地区的空间格局与历史文化价值[J].北京规划建设,2013(01):98-103.
[77]吕斌,张纯,陈天鸣.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J].城市规划,2013,37(01):56-63.
[78]吕斌.南锣鼓巷基于社区的可持续再生实践——一种旧城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模式[J].北京规划建设,2012(06):14-20.
[79]谭肖红,袁奇峰,吕斌.城中村改造村民参与机制分析——以广州市猎德村为例[J].热带地理,2012,32(06):618-625.
[80]胡垚,吕斌.大都市低碳交通策略的国际案例比较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05):102-111.
[81]吕斌,伍清河,徐粒,杨洋.Stabilizability analysis of sphere plant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2,19(09):2561-2571.
[82]吕斌,张玮璐,王璐,高晓雪.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空间绩效分析——以广州、天津、太原为例[J].建筑学报,2012(07):1-7.
[83]吕斌.客户关系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J].武汉金融,2012(07):59-60.
[84]黄斌,吕斌,胡垚.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南锣鼓巷旧城再生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6):86-90+97.
[85]刘晗,吕斌.太行山区牛叫河小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2012,31(06):1050-1056.
[86]黄斌,吕斌,李磊,赵刚.再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对《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的检验与发展[J].旅游学刊,2012,27(06):52-62.
[87]孙建欣,吕斌,陈睿.中国城市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5):66-71.
[88]张纯,张洋,吕斌.唐山大地震后重建与恢复的反思:城市规划视角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5):119-126.
[89]黄斌,戴林琳,胡垚,吕斌.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再生影响机制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2(03):106-111.
[90]张纯,郑童,吕斌.北京流动儿童就学的校车线路研究——基于网络法的分析及校车设施布局建议[J].规划师,2012,28(05):101-105.
[91]吕斌.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实施战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2(04):48-50.
[92]吕斌,阚俊杰.西方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01):44-52.
[93]任晋锋,吕斌.北京核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城区调研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27(02):53-59.
[94]任晋锋,吕斌.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以北京西城区为例[J].规划师,2011,27(S1):229-233.
[95]郑童,吕斌,张纯.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设施的空间不均衡研究——以丰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0):115-123.
[96]郑童,吕斌,张纯.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宜居社区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09):118-124.
[97]任晋锋,吕斌.土地使用对交通出行的影响[J].城市规划学刊,2011(05):63-72.
[98]陈轶,吕斌,朱力,刘如菲,赵刚.石家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与空间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08):25-30.
[99]吕斌,曹娜.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07):38-46.
[100]黄赟,吕斌.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44-12946.
[101]吕斌,阚俊杰,姚争.大学校园可持续性测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13):30-35.
[102]黄赟,吕斌.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思考(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3(06):18-21+25.
[103]吕斌,刘津玉.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1(03):33-38.
[104]吕斌.城市设计面面观[J].城市规划,2011,35(02):39-44.
[105]张良,吕斌.交通机动化爆炸性增长的模型分析[J].城市问题,2011(01):42-47.
[106]张良,吕斌.城市机动化爆炸性增长的Logistic模型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2):31-35.
[107]陈轶,杨青山,吕斌.基于新区域地理的拉萨市城市个性维护与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2):1985-1991.
[108]向岚麟,吕斌.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0,25(06):7-13.
[109]张翼,吕斌.《拆迁条例》修订与城市更新制度创新初探[J].城市规划,2010,34(10):17-22+29.
[110]任晋锋,吕斌.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再生[J].城市规划,2010,34(10):88-92.
[111]向岚麟,吕斌.光明城与广亩城的哲学观对照[J].人文地理,2010,25(04):36-40+160.
[112]吕斌.承载力分析与生态城市[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03):28-32.
[113]彭觅,吕斌,张纯,黄斌.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07):6-11+44.
[114]韦荟,吕斌,孙莉.经济危机对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集聚形态的影响研究——基于两次经济危机的比较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07):113-118.
[115]余猛,吕斌.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07):20-24.
[116]余猛,吕斌.旧城区的宜居城区环境建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413-416.
[117]张翼,吕斌.哈尔滨松花江沿江风景带保护开发规划的有关问题[J].规划师,2010,26(06):30-34.
[118]徐勤政,吕斌,刘津玉.我国大城市跨江河发展的特征及门槛分析——以济南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05):766-772.
[119]戴林琳,吕斌,盖世杰.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存续现状的多维探析——以北京东郊为例[J].规划师,2010,26(02):61-65.
[120]张良,吕斌.日本首都圈规划的主要进程及其历史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2):5-11.
[121]孙建欣,吕斌,陈睿,和朝东.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村庄体系空间重构策略——以怀柔区九渡河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2):75-81+107.
[122]吕斌.日本经济高度增长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实践——剖析昭和时期(1925—1989年)城市规划制度的变革历程[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S1):332-338.
[123]戴林琳,吕斌,盖世杰.京郊历史文化村落的评价遴选及保护策略探析——以北京东郊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9,33(09):64-69.
[124]余猛,吕斌,孙建欣.都市圈中不同级别城市的跨界整合[J].城市规划学刊,2009(03):95-98.
[125]张纯,郑童,吕斌,柴彦威.出租车司机在外就餐特征研究及规划建议——基于北京市的案例调查[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03):384-390.
[126]张纯,吕斌.合作型和谐社区规划途径——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的实践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04):101-105+121.
[127]刘德云,吕斌.跨界城市旅游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09(03):34-41.
[128]孙莉,吕斌,周兰兰.中国城市承载力区域差异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03):133-137.
[129]吕斌.关于奥运后城市总体布局[J].北京规划建设,2009(02):192.
[130]高娟,吕斌.“生态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以唐山市新城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02):127-131.
[131]马敏蕾,吕斌,冯长春.基于GIS基础上的北京住房价格空间格局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21(12):26-28+41-42.
[132]吕斌,孙莉,谭文垦.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5):53-58.
[133]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04):61-63.
[134]孙莉,吕斌,胡军.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3):16-20.
[135]张翼,吕斌.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回归[J].城市问题,2008(04):5-9.
[136]吕斌.日本经济高度增长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实践——剖析昭和时期(1925—1989年)城市规划制度的变革历程[J].国际城市规划,2008(02):19-25.
[137]张翼,吕斌.基于城乡统筹的苏南地区现代农村发展策略——以无锡市滨湖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8(03):30-34.
[138]徐颖,吕斌.基于GIS与ANN的土地转化模型在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262-270.
[139]张纯,王敬甯,陈平,王缉慈,吕斌.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J].地理研究,2008(02):439-448.
[140]佘高红,吕斌.转型期小城市旧城可持续再生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8(02):16-21.
[141]吕斌.贯彻《城乡规划法》 修订注册规划师考试大纲[J].城市规划,2008(02):84.
[142]何重达,吕斌.中国单位制度社会功能的变迁[J].城市问题,2007(11):48-56.
[143]陈睿,吕斌.济南都市圈城市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引导策略[J].人文地理,2007(05):43-49.
[144]吕斌.交道口·南锣鼓巷[J].北京规划建设,2007(05):137-142.
[145]张翼,吕斌,罗征.济南市跨河发展与都市区空间整合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7(05):92-96.
[146]吕斌,黄翊,李潇.北京青年旅舍经营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7(04):65-71.
[147]李翅,吕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08):7-9+46.
[148]吕斌,王玉娥,张翼.济南北跨黄河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07(03):37-41.
[149]郭沁,吕斌.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面对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05):16-18+46-47.
[150]吕斌,彭立维.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02):11-15.
[151]张纯,吕斌,孙莉.游客体验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宜昌市景区的问卷调查[J].旅游学刊,2007(04):58-61.
[152]陈睿,吕斌.城市空间增长模型研究的趋势、类型与方法[J].经济地理,2007(02):240-244+260.
[153]吕斌,陈睿.实现健康城镇化的空间规划途径[J].城市规划,2006(S1):65-68+74.
[154]辛飞,吕斌.日本市区中心活性化政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81-86.
[155]吕斌,陈睿.我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方法的转变与空间管制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06(08):18-24.
[156]周畅,崔恺,邓东,王辉,傅刚,吕斌.建筑师的城市视角——一次关于城市与建筑的对话[J].建筑学报,2006(08):46-52.
[157]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2006(04):15-19.
[158]吕斌,周琦.深圳市近期“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控制及策略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06):11-14+46.
[159]张忠国,吕斌.东京空间政策中的成长管理策略研究及其借鉴[J].城市规划,2006(06):65-68.
[160]吕斌,杜姗姗,黄小兵.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6(03):34-38+42.
[161]唐伽拉,吕斌.大学与社区互动机制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03):39-43.
[162]吕斌.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可持续再生的课题与途径[J].资源·产业,2005(06):62-63.
[163]陈锋,王唯山,吴唯佳,孙施文,周岚,吕斌,杨保军,赵万民.非法定规划的现状与走势[J].城市规划,2005(11):47-55.
[164]赵鹏军,吕斌.港口经济及其地域空间作用:对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5(05):114-117.
[165]吕斌,和朝东.从区域的视角分析提升烟台城市竞争力的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05(03):69-75.
[166]张忠国,吕斌.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经济分析的观点优化城市规模[J].经济地理,2005(02):215-218.
[167]吕斌,张忠国.美国城市成长管理政策研究及其借鉴[J].城市规划,2005(03):44-48+54.
[168]吕斌,陈睿,蒋丕彦.三峡工程影响下三峡区域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6):73-77+114.
[169]陈睿,吕斌.区域旅游地空间自组织网络模型及其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06):81-86+98.
[170]张忠国,吕斌,王志美.近现代青岛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转型[J].城市问题,2004(06):35-38.
[171]殷成志,吕斌.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4(02):52-57+96.
[172]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04(02):26-31.
[173]覃宁宁,吕斌.华盛顿大学设计专项组及启示[J].规划师,2004(01):82-84.
[174]朴庆日,吕斌,赵鹏军.城市功能区划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以深圳市南山区物流中心选址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1):5-9.
[175]徐辉,吕斌.试论景观与环境意识——以现代天桥景观为例[J].规划师,2002(11):86-89.
[176]徐辉,吕斌.试论景观与环境意识——以现代天桥景观为例[J].规划师,2002(10):84-87.
[177]吕斌.城市设计实践的反思与转机[J].国外城市规划,2001(02):10-12+48.
[178]吕斌.创造城市魅力的新规划理念──集客型城市开发的新动向[J].城乡建设,1999(12):36-38.
[179]邓述平,吕斌,周卫,张谦益,施维克,李萍萍,刘意鸥,杨培峰.城市规划研究与策划[J].规划师,1999(02):21-25.
[180]吕斌.国外区域基础设施 建设手法的新动向[J].城乡建设,1999(04):36-38.
[181]吕斌.国外城市设计制度与城市设计总体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1998(04):2-9.
[182]吕斌.国外城市规划潮流的变化与城市规划师的培养教育[J].规划师,1998(02):33-37.
[183]吕斌.《城市规划法》应体现市场转轨机制下作为基本法的功能与作用[J].城市规划,1998(03):22.
[184]吕斌.日本城市规划体系的变迁与规划师的职责和作用[J].规划师,1998(01):36-38.
发表会议论文:
[1]沈恺,陆成杰,吕斌. 城市治理视角下旧城更新模式研究——以深圳市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966-980.
[2]Annett M.Kim,吕斌,袁泉. 北京外来人口住房需求的显示性偏好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住房建设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30-49.
[3]石婷婷,吕斌.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水系统规划优化路径研究——以北京丽泽商务区为例[C].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4:47-53.
[4]张衔春,吕斌,赵勇健. 国内外比较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治理机制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607-616.
[5]文萍,吕斌,赵鹏军. 北京城市“绿隔”的绩效评价[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180-192.
[6]胡映洁,吕斌. 工业开发区转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三大都市圈重点开发区的调研[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193-205.
[7]吕斌,张纯,陈天鸣.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63-78.
[8]吕斌,张纯,郑童. 转型期内城传统街坊社区的城市形态演变——北京不同更新策略下三个社区的案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1:7434-7450.
[9]吕斌,徐勤政. 我国应用城市增长边界(UGB)的技术与制度问题探讨[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0:871-884.
[10]吕斌. 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与低碳城市形成的规划路径[C]. 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理学会,2009:243.
[11]陈轶,吕斌. 拉萨市河坝林地区回族聚集区社会空间分析[C]. 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理学会,2009:306.
[12]张纯,吕斌. 文化途径的内城再生规划——北京南锣鼓巷的案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3080-3090.
[13]吕斌,陈睿. 区域与城乡统筹下空间规划方法的哲学思考[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5:23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