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发明公开:
[1]郑黎明, 李子丰, 范杰, 李光辉, 马平华, 邵先杰, 杨满平, 韩东颖, 阳鑫军, 王连进, 褚庆忠. 透明填砂管振动泡沫驱发泡特征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P]. 河北省: CN109723415A, 2019-05-07.
[2]李子丰, 韩杰. 天然气的水合物态地下存储系统[P]. 河北: CN108758322A, 2018-11-06.
[3]李子丰, 韩杰, 任文明. 地层储冷空气温度调节系统[P]. 河北: CN108458430A, 2018-08-28.
[4]李子丰, 张超越, 任文明. 投球更换喷嘴的水力喷射器[P]. 河北: CN107575188A, 2018-01-12.
[5]李子丰, 李银朋, 王长进, 戚珉, 任文明. 内管行星运动诱发流体平面流动测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 河北: CN107436223A, 2017-12-05.
[6]李子丰, 李银朋, 王长进, 戚珉, 任文明. 內杆与外筒自转诱发流体平面流动测量实验装置及方法[P]. 河北: CN107389303A, 2017-11-24.
[7]李子丰, 陈雁玲, 宋广明, 马建伟. 一种带羽翼形飘带的自适应涡激振动抑制装置[P]. 河北: CN106869821A, 2017-06-20.
[8]李子丰, 张超越, 任文明, 宋广明. 油气井管柱减摩降扭工具性能试验装置[P]. 河北: CN106840627A, 2017-06-13.
[9]李子丰, 宋广明, 张洪超. 防台风深水钻井隔水管自动垂直调节装置[P]. 河北: CN106677721A, 2017-05-17.
[10]李子丰, 李银朋, 王长进, 戚珉. 模拟钻柱和外筒同时旋转诱发流场的实验及测量装置[P]. 河北: CN106482925A, 2017-03-08.
[11]李子丰, 宋广明. 管柱减阻减扭器[P]. 河北: CN105604484A, 2016-05-25.
[12]李子丰, 宋广明, 张洪超. 轴向振动爬行器[P]. 河北: CN105604485A, 2016-05-25.
[13]李子丰, 宋广明. 减阻减磨钻杆接头[P]. 河北: CN105422017A, 2016-03-23.
[14]李子丰, 宋广明, 杨军伟. 疏砂封隔器[P]. 河北: CN104989318A, 2015-10-21.
[15]李子丰. 电荷力散体小行星牵引装置[P]. 河北: CN104326095A, 2015-02-04.
[16]李子丰. 盐穴储气库腔底连通排水方法[P]. 河北: CN104265367A, 2015-01-07.
[17]李子丰. 深水钻井隔水管垂直装置[P]. 河北: CN104179463A, 2014-12-03.
[18]李子丰. 重力指向式垂直钻井防斜装置[P]. 河北: CN103527084A, 2014-01-22.
[19]李子丰.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偏重式稳定平台[P]. 河北: CN103452478A, 2013-12-18.
[20]李子丰. 重力推靠式垂直钻井防斜装置[P]. 河北: CN103452480A, 2013-12-18.
[21]李子丰. 井筒内燃烧稠油降粘装置及方法[P]. 河北: CN103422843A, 2013-12-04.
[22]李子丰. 钻井用井底负压发生器[P]. 河北: CN102808588A, 2012-12-05.
[23]李子丰. 钻柱减振-避振器[P]. 河北: CN102505923A, 2012-06-20.
[24]李子丰. 液化氮气在油气层内气化压裂方法[P]. 河北: CN102493795A, 2012-06-13.
[25]李子丰. 螺旋起钻扩眼器[P]. 湖北: CN1317622, 2001-10-17.
[26]李子丰. 视觉系统频率测量仪[P]. 湖北: CN1265304, 2000-09-06.
[27]李子丰. 亮珠算盘[P]. 湖北: CN1265480, 2000-09-06.
[28]李子丰. 防斜-降斜稳定器[P]. 黑龙江: CN1248661, 2000-03-29.
[29]李子丰. 液力井斜控制/减振/推进器[P]. 黑龙江: CN1145443, 1997-03-19.
发明授权:
[1]郑黎明, 李子丰, 范杰, 李光辉, 马平华, 邵先杰, 杨满平, 韩东颖, 阳鑫军, 王连进, 褚庆忠. 透明填砂管振动泡沫驱发泡特征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P]. 河北省: CN109723415B, 2019-12-31.
[2]李子丰, 张超越, 任文明. 投球更换喷嘴的水力喷射器[P]. 河北省: CN107575188B, 2019-05-28.
[3]李子丰, 陈雁玲, 宋广明, 马建伟. 一种带羽翼形飘带的自适应涡激振动抑制装置[P]. 河北省: CN106869821B, 2019-04-09.
[4]李子丰, 李银朋, 王长进, 戚珉. 模拟钻柱和外筒同时旋转诱发流场的实验及测量装置[P]. 河北省: CN106482925B, 2018-12-07.
[5]李子丰, 张超越, 任文明, 宋广明. 油气井管柱减摩降扭工具性能试验装置[P]. 河北省: CN106840627B, 2018-12-07.
[6]李子丰, 宋广明, 张洪超. 防台风深水钻井隔水管自动垂直调节装置[P]. 河北省: CN106677721B, 2018-09-04.
[7]李子丰, 李银朋, 王长进, 戚珉, 任文明. 內杆与外筒自转诱发流体平面流动测量实验装置及方法[P]. 河北省: CN107389303B, 2018-03-27.
[8]李子丰, 李银朋, 王长进, 戚珉, 任文明. 内管行星运动诱发流体平面流动测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P]. 河北省: CN107436223B, 2018-03-27.
[9]李子丰, 宋广明, 张洪超. 轴向振动爬行器[P]. 河北省: CN105604485B, 2017-11-24.
[10]李子丰. 深水钻井隔水管垂直装置[P]. 河北省: CN104179463B, 2016-01-27.
[11]李子丰. 重力指向式垂直钻井防斜装置[P]. 河北省: CN103527084B, 2016-01-06.
[12]李子丰.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偏重式稳定平台[P]. 河北省: CN103452478B, 2015-11-18.
[13]李子丰. 重力推靠式垂直钻井防斜装置[P]. 河北省: CN103452480B, 2015-11-18.
[14]李子丰. 井筒内燃烧稠油降粘装置及方法[P]. 河北省: CN103422843B, 2015-11-18.
[15]樊继强, 陈小元, 李子丰, 秦春, 莫钺, 王委, 王长进, 谢健, 田伟超. 一种缩入式长冲程水力加压器[P]. 江苏省: CN103362449B, 2015-11-18.
[16]李子丰. 钻井用井底负压发生器[P]. 河北省: CN102808588B, 2014-12-24.
[17]李子丰. 钻柱减振-避振器[P]. 河北省: CN102505923B, 2013-09-04.
实用新型:
[1]樊继强, 陈小元, 李子丰, 秦春, 莫钺, 王委, 王长进, 谢健, 田伟超. 一种钻井用水力推进器[P]. 江苏: CN203394364U, 2014-01-15.
[2]李子丰. 预弯曲连续油管[P]. 河北: CN201738821U, 2011-02-09.
论文专著:

发表期刊论文:
[1]魏强, 李子丰, 张杰. 垂直井内上击器解卡过程中钻柱振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及动态解卡力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24, 43 (20): 62-74.
[2]李子丰, 张超越, 任文明, 马建伟. 径向振动对旋转钻柱摩阻扭矩的影响[J]. 天然气工业, 2020, 40 (09): 80-86.
[3]李子丰. 孕育中的三维水平井修正轨道设计的二次函数法和弹性管柱插连法[J]. 石油钻采工艺, 2020, 42 (03): 261-264+270.
[4]李子丰, 宋广明, 陈雁玲, 李银朋. 羽翼形隔水管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实验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20, 39 (09): 17-23.
[5]李润启, 李子丰, 赵民, 赵洪岩, 徐月庆. 深水井套管层次设计现状[J]. 西部探矿工程, 2020, 32 (04): 88-90.
[6]李子丰, 宋广明, 杨军伟, 张超越. 含疏砂槽结构的裸眼封隔器减阻效果实验[J]. 天然气工业, 2019, 39 (11): 92-96.
[7]李子丰. 油气井管柱冲击动力问题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J]. 石油学报, 2019, 40 (05): 604-610.
[8]李子丰, 韩杰.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环境安全性探讨[J]. 石油钻探技术, 2019, 47 (03): 127-132.
[9]李银朋, 李子丰, 王长进, 戚珉, 任文明. 基于叠加原理的钻柱行星运动诱发平面流场的PIV分析[J]. 石油学报, 2018, 39 (12): 1421-1428+1436.
[10]郑黎明, 张洋洋, 李子丰, 马平华, 阳鑫军. 低频波动下考虑孔隙度与压力不同程度变化的岩土固结渗流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 (03): 1158-1168+1196.
[11]李子丰, 郑义清. 油气藏多孔岩石鼓胀压缩特性表征方法探讨[J]. 石油钻探技术, 2018, 46 (03): 1-6.
[12]王长进, 李子丰, 李银朋, 戚珉, 王磊. 充满液体的圆筒中受压屈曲杆柱旋转实验[J]. 石油学报, 2018, 39 (03): 341-348.
[13]李子丰, 张洪超. 论被引次数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及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 (10): 82-83.
[14]李子丰. 对地震震源深度600多公里的质疑[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 (09): 66.
[15]李子丰, 王长进, 田伟超, 谢健. 钻柱力学三原理及定性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 (02): 227-233.
[16]李子丰. 统一强度理论在杆管柱力学中的适用性和具有SD效应材料的安全应力域[J]. 石油学报, 2016, 37 (12): 1537-1542.
[17]李子丰. 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进展与争论[J]. 石油学报, 2016, 37 (04): 531-556.
[18]李子丰. 定向井靶区与水平井靶窗的统一[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 (06): 80-84.
[19]韩东颖, 李子丰, 陈国春, 王忠福, 李天群. 多工况作用下井口套管头仿真计算及安全性分析[J]. 石油钻采工艺, 2015, 37 (05): 58-62.
[20]梁尔国, 李子丰, 王金敏, 周丽军. 油气井套管磨损规律试验研究[J]. 石油钻探技术, 2015, 43 (01): 69-74.
[21]李子丰. 学生评教管理办法的数学完善[J]. 中国西部科技, 2014, 13 (12): 33-34.
[22]于振东, 徐月强, 李子丰. 井下动力钻具滑动钻进钻桥塞钻头加压技术[J]. 石油钻采工艺, 2014, 36 (06): 36-38.
[23]李子丰, 杨海军, 陈飞. 蠕变性地层中套管有效外挤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J]. 石油钻探技术, 2014, 42 (03): 13-15.
[24]李子丰, 杨海滨, 许春田, 陈小元, 刘小霞. 定向井滑动钻进送钻原理与技术[J].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12): 94-98.
[25]李子丰, 王鹏, 赵民, 李雪娇. 深水隔水管横向振动力学分析[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3, 33 (06): 1003-1007+1094-1095.
[26]李子丰. 旋转问题一级近似惯性坐标系的选取——比被绕行物体高一级天体的引力场[J]. 中国西部科技, 2013, 12 (11): 1-2.
[27]李国庆, 李子丰. 钻井用井底负压发生器[J]. 石油钻采工艺, 2013, 35 (04): 101-102.
[28]李子丰. 钻柱涡动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钻井液动力润滑学与钻柱动力学相结合[J]. 石油学报, 2013, 34 (03): 607-610.
[29]李敬元, 李子丰, 郭蕾. 油气测试管柱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及应用[J]. 石油机械, 2013, 41 (04): 89-93.
[30]梁尔国, 李子丰, 王长进, 韩东颖. 深井和大位移井套管磨损程度预测[J]. 石油钻探技术, 2013, 41 (02): 65-69.
[31]李子丰, 徐红芳. 大学督学及大学督学章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 (20): 165-166.
[32]李子丰, 孙虎, 苏金柱, 徐迎新. 压裂管柱力学分析理论与应用[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2, 20 (05): 846-862.
[33]李子丰. 评“《自然》评出的2012年五大挑战性科学实验”[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 (18): 58.
[34]李子丰, 李雪娇, 王鹏. 预弯曲连续油管及其疲劳寿命预测[J]. 石油学报, 2012, 33 (04): 706-710.
[35]梁尔国, 李子丰, 赵金海. 磨损套管抗挤强度计算模型[J]. 石油钻探技术, 2012, 40 (02): 41-45.
[36]李子丰. 超光速与超光速观测效应[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36): 1.
[37]李子丰, 吴欢, 李基伟. 近代宇宙学的无据性和无理性[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33): 1-2+12.
[38]李子丰. 用物体与微粒子的动量交换解释万有引力定律[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28): 1-3.
[39]李子丰. 电荷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原理与库仑定律[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27): 1-2.
[40]李子丰, 赵文彬, 陈礼强, 胡志兴. 杆管柱力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1, 28 (04): 851-854.
[41]李子丰, 蔡雨田, 李冬梅, 徐燕东. 地层测试管柱力学分析[J]. 石油学报, 2011, 32 (04): 709-716.
[42]阳鑫军, 李子丰. 热采井套管损坏力学机理分析[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3 (02): 16-19.
[43]李子丰, 李雪娇. 物质体系的命名规则及“反物质”词义问题[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16): 1+46.
[44]李子丰, 赵民, 胡志兴. 受空气浮力影响的称重实验[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15): 1+4.
[45]王文龙, 李子丰. 不同激振条件下减振器对钻柱纵向振动的影响[J]. 工程力学, 2011, 28 (04): 221-225.
[46]李子丰, 李基伟. 可再生能源可以“再生”吗?[J]. 中国科技术语, 2011, 13 (02): 45-47.
[47]李子丰. 内外压力对油井管柱等效轴向力及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 (01): 65-67.
[48]韩东颖, 周国强, 李子丰, 时培明. 基于振动测试参数的井架钢结构极限承载力预测[J]. 振动与冲击, 2011, 30 (01): 106-110.
[49]李子丰, 赵民, 李基伟. 中国官员应采取隔级任命制[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02): 44-45+51.
[50]阳鑫军, 李子丰, 陈峰博, 刘春艳, 闫方平, 李密银. 基于新型油井套管磨损实验机的钻井工况模拟[J]. 石油机械, 2011, 39 (01): 13-16+95.
[51]李子丰, 叶波, 李三清, 杨光京, 魏恩庆. 近代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问题和概念错误[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01): 4-5.
[52]李子丰, 李雪娇, 王鹏. 高等学校学生的毕业率与毕业证的含金量和社会投资回报率[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9 (36): 70-72.
[53]李子丰, 孟宪鹏, 梁尔国, 王忠福, 李天群. 水泥浆胶凝失重与套管轴向拉力关系实验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 2010, 32 (06): 23-27.
[54]李子丰, 范英娜, 李雪娇. 高校考核教师应该依据净效益[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9 (29): 40-42.
[55]李子丰, 张欣, 王鹏, 李润启. 套管开窗侧钻中钻头弯矩分析[J]. 石油钻采工艺, 2010, 32 (05): 13-16.
[56]阳鑫军, 李子丰, 王兆运, 田新民. 热采井预膨胀固井模拟实验[J]. 工程力学, 2010, 27 (06): 223-227.
[57]李子丰. 运动物体观测论[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9 (16): 3-5.
[58]张永贵, 李子丰, 张立萍. 真空隔热套管井筒套管强度研究[J]. 工程力学, 2010, 27 (05): 179-183.
[59]李子丰, 王鹏, 李雪娇, 李润启. 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9 (15): 68-69.
[60]赵文彬, 李子丰, 王国斌, 王海军. 大修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的研制与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 2010, 32 (03): 23-26.
[61]李子丰, 王鹏, 李雪娇, 李润启. 温度的本质和地温分布规律[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9 (14): 1-2.
[62]李子丰. 光的粒子性与光速[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9 (13): 16-17.
[63]李子丰, 胡志兴, 周兴美. 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在微米/纳米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9 (09): 16-19.
[64]李敬元, 陈国春, 李子丰, 李慧云. 滤波技术在有杆泵抽油系统诊断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0, 31 (01): 144-147.
[65]李子丰, 李润启. 首发论文文种选择与翻译再发表[J]. 科技信息, 2010, (02): 176.
[66]李子丰, 李雪娇, 范英娜, 赵民. 石油钻井工程——石油工业的火车头和脊梁[J]. 科技信息, 2009, (36): 30-31.
[67]梁尔国, 李子丰, 邹德永. PDC切削齿受力的试验研究[J]. 石油机械, 2009, 37 (11): 12-15.
[68]景暖, 朱云, 李子丰. 主动减振器可提高钻井性能和减少钻井成本[J]. 国外油田工程, 2009, 25 (10): 19-20+28.
[69]李子丰, 阳鑫军, 王兆运, 田新民. 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预膨胀固井技术[J]. 固体力学学报, 2009, 30 (02): 162-169.
[70]张喜顺, 李敬元, 张向华, 李子丰, 董世民. 深海石油钻采技术[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 31 (02): 39-43.
[71]梁尔国, 李子丰, 邹德永. PDC钻头综合受力模型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 30 (04): 938-942.
[72]李子丰, 戴江, 于振东. 两层压裂井下管柱力学分析及其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 31 (01): 81-84.
[73]丁保刚, 李国庆, 姜文勇, 李子丰. 套管居中设计与校核[J]. 石油钻探技术, 2009, 37 (01): 58-61.
[74]李子丰, 张永贵, 阳鑫军. 蠕变地层与油井套管相互作用力学模型[J].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129-131.
[75]李子丰, 韩东颖, 周国强. 复杂承载钢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综合性能评价[J]. 应用力学学报, 2008, 25 (04): 678-682+739-740.
[76]王文龙, 赵勤, 李子丰, 刘东峰, 张伟. 普光气田气体钻井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05): 38-43.
[77]李敬元, 李子丰, 李天降, 王长进, 李桂芳, 朱红莉. 井下作业管柱力学分析软件及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05): 118-121.
[78]戴江, 李子丰, 于振东, 张衍臣, 窦益华. 斜井、定向井及水平井中管柱轴向摩擦阻力分析[J]. 天然气技术, 2008, (03): 22-23+78.
[79]李子丰, 阳鑫军, 王兆运, 田新民. 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预压固井技术[J]. 工程力学, 2008, (06): 219-224.
[80]戴江, 李子丰, 刘国志, 于振东. 一趟管柱压裂两层试油新工艺[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 (03): 40-42+135-136.
[81]李子丰, 王兆运, 阳鑫军, 田新民. 钻柱涡动分析及防涡稳定器设计[J].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03): 124-127.
[82]李子丰, 李敬元, 赵金海, 闫振来. 钻井流体粘度对钻柱纵向振动的影响[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34-137+197-198.
[83]李子丰, 梁尔国. 钻柱力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02): 1-9.
[84]李国庆, 夏柏如, 姜文勇, 李子丰. 套管柱拉力—扭矩模型及在定向井中的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02): 32-35.
[85]李子丰, 戴江. 对接水平井及其井间导航轨道控制技术[J]. 天然气工业, 2008, (02): 70-72+167-168.
[86]韩东颖, 周国强, 李子丰. 基于应力和当量损伤系数的石油井架损伤识别[J].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01): 29-32.
[87]李敬元, 李子丰, 赵金海, 闫振来. 气体钻井轨道易斜原因及对策[J].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01): 33-34+42.
[88]韩东颖, 李子丰, 周国强. 基于模型局部修正的井架钢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J]. 工程力学, 2007, (10): 175-179+185.
[89]韩东颖, 周国强, 李子丰. 含损伤缺陷的大型钢结构架极限承载预测方法研究[J]. 计量学报, 2007, (04): 370-374.
[90]张永贵, 李子丰. 热采井注蒸汽过程两相流压力梯度计算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2007, (05): 29-32+119.
[91]李子丰. 关于运动物体观测论取代狭义相对论的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 (04): 11-14.
[92]李子丰. 质量与能量的本来关系[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20): 6-8.
[93]李天降, 李子丰, 郭振华, 赵彦超, 王长进, 沈中华. 致密砂岩气藏核磁共振测井与常规测井的孔与渗透模型关系[J]. 核技术, 2007, (07): 589-592.
[94]李子丰, 李天降, 王长进, 王兆运, 田新民. 狭义相对论的本质及对科学哲学和社会的影响[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9): 1-3.
[95]李子丰. 狭义相对论源于对光速不变原理的错误解释[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9): 81-86.
[96]李子丰, 王兆运. 唯物主义时空质能观[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8): 21-22.
[97]李子丰, 田新民. 维相派的维相法宝[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8): 139-140.
[98]李子丰, 李天降. 反相对论类似反鬼神论[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7): 122.
[99]张永贵, 李子丰. 湿蒸汽两相流压力梯度影响因素分析[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 (06): 7-8.
[100]张永贵, 李子丰. 热采井注汽过程井筒沿程蒸汽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 钻采工艺, 2007, (03): 57-59+150-151.
[101]戴江, 李子丰, 管荣达, 于振东. 电缆直读试采井口石蜡高压固封技术[J]. 油气井测试, 2007, (02): 70-71+78.
[102]李子丰. 空化射流形成的判据和冲蚀机理[J]. 工程力学, 2007, (03): 185-188.
[103]韩东颖, 李子丰, 周国强. 在役石油钻机井架极限承载仿真模型研究[J]. 石油学报, 2007, (02): 120-123+128.
[104]张宝增, 王瑞和, 张春玲, 李子丰. 钻柱拉力扭矩模型在侧钻水平井中的应用[J]. 天然气工业, 2007, (01): 68-71+154.
[105]韩东颖, 周国强, 李子丰. 钻机井架安全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研究[J]. 天然气工业, 2007, (01): 81-84+156.
[106]韩东颖, 李子丰, 周国强, 赵庆梅. 基于振动参数的钻井井架安全承载力评定[J]. 石油钻探技术, 2006, (06): 48-51.
[107]李子丰, 王长进, 李天降, 赵健, 侯伟峰, 陈桂良. 油井钻杆-套管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J]. 石油机械, 2006, (11): 11-13+19+77.
[108]李天降, 李子丰, 赵彦超, 郭振华, 王长进. 核磁共振与压汞法的孔隙结构一致性研究[J]. 天然气工业, 2006, (10): 57-59+174-175.
[109]李子丰. 空化射流及其在钻井破岩中的应用前景[J]. 天然气工业, 2006, (08): 86-89+168.
[110]戴江,崔立宏,李子丰,管荣达,张雁. 正反洗井油管防溢工具的改进[J]. 钻采工艺, 2005, (05): 77-79+1.
[111]李敬元,李子丰. 井眼轨道预测的实现[J]. 天然气工业, 2005, (05): 62-64+9.
[112]李志刚,乌效鸣,李子丰,郝蜀民,丛连铸,付胜利. 低压低渗气藏低伤害压裂液研究与应用[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5, (03): 34-37+83.
[113]李志刚,李子丰,郝蜀民,邢振辉,尤欢增,付胜利. 低压致密气藏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96-99+215.
[114]李子丰. 热采井预压固井技术[J]. 石油钻探技术, 2005, (01): 6-8.
[115]李子丰,张永贵,侯绪田,刘卫东,徐国强. 钻柱纵向和扭转振动分析[J]. 工程力学, 2004, (06): 203-210.
[116]李子丰,李天降,阳鑫军,张海明. 热采井半预热固井技术[J]. 石油钻采工艺, 2004, (05): 16-18+22-84.
[117]李子丰,李志刚. 钻柱纵向振动分析[J]. 天然气工业, 2004, (06): 70-73+10.
[118]李子丰. 近期国内钻柱静动力分岔研究及存在问题[J]. 石油机械, 2004, (06): 68-70+85.
[119]赵金海,赵金洲,韩来聚,李子丰,唐代绪. 推靠式旋转导向钻具力学性能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 2004, (01): 13-15+81-82.
[120]李子丰,赵金海,李敬元. 旋转导向钻具三维小挠度稳态分析的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 2004, (01): 84-88.
[121]赵金海,李子丰,张桂林,唐代绪. 对不同轴式下部钻具组合动态特性的初探与思考[J]. 岩土力学, 2003, (S2): 392-394.
[122]赵平,李子丰,左秀石. 膨胀筛管力学分析[J]. 特种油气藏, 2003, (S1): 64-66+170-171.
[123]李子丰,李敬元,赵平,孙厚利. 膨胀筛管力学分析[J]. 石油机械, 2003, (12): 6-8+56.
[124]李子丰,蒋恕,阳鑫军. 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 石油机械, 2002, (12): 30-33+60.
会议论文:
[1]魏强, 李子丰, 杜建强 & 赵延超. (2021). 油气井管柱冲击动力问题探究. (eds.) 第十四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NVTA2021)摘要集 (pp.31).
[2]李子丰 & 张杰. (2019). 垂直井内撞击井底工况下管柱动态屈曲实验研究. (eds.) 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 (pp.643-651).
[3]李子丰 & 韩杰. (2018).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低速性和环境安全性. (eds.) 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2气藏开发) (pp.38-43).
[4]李子丰. (2011). 用物体与微粒子的动量交换解释万有引力定律. (eds.) 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pp.384-390).
[5]李子丰. (2011). 电荷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原理与库仑定律. (eds.) 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pp.378-383).
[6]李子丰. (2011). 美国阿波罗登月是骗局. (eds.) 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pp.114-122).
[7]李子丰, 阳鑫军, 王兆运 & 田新民. (2007). 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预膨胀固井技术. (eds.)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 (pp.305).
[8]韩东颖, 李子丰 & 周国强. (2006). 钻井井架动力测试与综合性能评价. (eds.) 2006年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97-103).
[9]李子丰, 张书瑞, 郭盛堂 & 刘卜. (2006). 减振器的位置对钻柱纵向振动的影响. (eds.) 2006年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233-239).
[10]李敬元, 李子丰, 赵金海 & 闫振来. (2006). 气体钻井轨道易斜原因及对策. (eds.) 中国石油工程学会钻井工作部2006年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论文集 (pp.87-89).
[11]李子丰 & 李敬元. (2003). 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 (eds.) 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 (pp.235-237).
[12]李子丰 & 李敬元. (2003). 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eds.) 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 (pp.238-242).
[13]李子丰, 李敬元 & 赵金海. (2003). 旋转导向钻具三维小挠度稳态分析的数学模型. (eds.) 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 (pp.24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