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医药健康频道 > 文章正文

抗击埃博拉 我们交上优秀答卷

我援助塞拉利昂移动实验室监测队首批队员凯旋,前方工作组负责人、高福院士接受独家专访

 

5586例病例、4683例确诊、1187例死亡,新增病例数量仍在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11月1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塞拉利昂日益恶化的埃博拉疫情。

11月16日,我国援助塞拉利昂移动实验室监测队首批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归国。两个月来,累计监测血液样本1635份,收治留观病例274例。其间,我国自主研发检测试剂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移动P3(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车首次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软实力。

这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们,在西非的所见所闻、真实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援非生活使他们产生了怎样的所想所感?本报记者利用即时聊天软件,与尚处于医学观察期、通讯信号不畅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动实验室前方工作组副组长高福进行了对话。

“‘下半场’的哨声已吹响,主战场依然在西非”

记者:请您说说塞拉利昂的现状?

高福:如今的塞拉利昂看起来与往常其实并没什么不同,首都弗里敦的街市依然车水马龙,村里的人们也像往常一样谈笑风生。但你只要去医院或留观中心看一眼,立马就能明白埃博拉有多么猖狂!很多人病死在医院门外,更多人病死家中。

记者:就您的观察来看,当地的疫情为什么这么严重?是否说明我们暂时还没有有效的埃博拉防控措施?

高福:从专业角度来说,埃博拉病毒并不是无法控制,在塞拉利昂等地的大规模暴发也是因为当地的特殊情况。塞拉利昂的基础医疗系统真的太薄弱了,全国只有不到100名注册医生。由于医疗设施匮乏,疑似感染者甚至确诊病人都不能立刻就医,不得不留在社区或者家里等待救治。而就国际社会而言,包括WHO(世界卫生组织)等组织和很多国家,不仅援助数量远远不够,相互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很多工作人员都浮在上面,落实到基层进行社区防控的人员几乎没有。

记者:就现状来说,现在西非对埃博拉疫情的防控是怎样一种状态?

高福:我们与埃博拉的对抗,就好比是一场足球赛。最开始,我们千方百计想要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可以说是“上半场”。但由于疫情暴发迅速、医疗体系薄弱,加上国际社会协调不力,疫情已传播到了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可以说“上半场”已经失守了。“下半场”的哨声已吹响,打好下半场,就是我们的任务。尽管病毒已“溜出”非洲,但下半场的主战场仍在西非。只要抓住源头,及时发现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并及时应对,埃博拉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没什么好恐慌的。每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我们都会冲在一线”

记者:您的团队在塞拉利昂每天具体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和在国内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高福:这次我们负责的是移动实验室的病毒检测工作。主要是对采集到的血液、呼吸道拭子等样本进行检测、统计结果,以确定疑似病患是否感染病毒。其实我们觉得,这和在国内的工作没有太大区别,就是照常上班、加班,只不过是把实验室从国内转移到了非洲。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在塞拉利昂疫情仍在恶化。那么您的团队在工作过程中,是否会担心被感染?

高福:从专业角度来说,你只要知道了这个传染病的传播规律、找到有效的防控方式,就可以预防(感染),自然也就不用太过于担心。就埃博拉来说,一方面,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具有很强的自限性,必须要通过接触传播;另一方面,我国在抗击非典、H7N9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传染病防控经验,所以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传染。

其实每当国家发生像地震、海啸这些自然灾害时,我们研究传染病的都会冲在一线,因为“大灾以后必有大疫”。对我们自己来说,没什么好恐慌的,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记者:除了日常检测工作,您和团队在塞拉利昂还做了哪些工作?

高福:在塞拉利昂,很多人对埃博拉依然没有一个正确认识。为了帮助当地人有效防控、正常生活,我们的团队几乎是抓住一切机会宣传埃博拉相关知识。在飞机上、在工地里、在塞拉利昂当地的广播电台,尽量用通俗方式去帮助他们了解埃博拉,正确应对埃博拉。

“我国多年来构筑的防控体系能够控制住埃博拉的传播”

记者:西非等地埃博拉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各种谣言亦甚嚣尘上,“广交会现埃博拉患者”“青岛调频93.1发布青岛第一起埃博拉”等传闻甚至一度在网络上引起恐慌。人们非常想知道,埃博拉真的会传入中国吗?

高福:只要埃博拉疫情在非洲得不到控制,我国与非洲的贸易、旅游、留学生交流等还在开展,埃博拉病毒流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大家也不用恐慌,即便是真的传入,我国多年来构筑的防控体系是能够把它的传播控制住的。

总体上讲,我们需要对埃博拉提高警惕,但也不要把埃博拉想象得那么恐怖。针对其接触传播的特点,我国已在海陆空各口岸部署埃博拉病毒检疫工作,通过各口岸的排查在第一时间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现在埃博拉在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等地的大规模爆发也是因为当地的特殊情况,比如贫穷、基础设施跟不上等等。但在我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埃博拉的传播可以被有效控制。

记者:那么经过这次对塞拉利昂的援助工作,您觉得我们国家在传染病的研究、防控方面还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高福:疾病无国界。我们对塞拉利昂的援助,一方面是为了承担国际责任、为了中非人民的友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传染病关口前移”,尽力将埃博拉控制在西非。

经过这次援非,我觉得我们国家对抗传染病预防的“关口前移”政策还是非常正确的。我建议我国可以在非洲某些国家建立非洲疾病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一些特殊病原、热带病等,可以对埃博拉、拉沙热等疾病进行早期布局、早期研究。

记者:从整个世界对抗传染病的角度,您还有什么想要呼吁的吗?

高福:放眼未来,我们呼吁在西非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现阶段,迫在眉睫的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主导组织来协调管理此地的公共卫生事务。西非这三个国家的公共卫生设施的基础特别差,仅仅依靠他们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所以特别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此外,应当敦促年轻科学家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多考虑传染病方面的研究。研究不能仅仅依着科学家的兴趣来做,必须根据需要,为困扰公众的现实难题寻找解决方案。科学家不仅要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做科研,也要到前线去,勇敢地抗击致死性病毒。(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1日06版)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