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清 男,1946年1月27日生于上海,汉族,籍贯:江苏省无锡县。
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人口与经济》杂志主编
197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 1983年北京经济学院人口学研究生毕业留校, 1988年聘为副研究员,1992年聘为研究员,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4年10月─1986年4月由教育部选派在日本大学人口所进修数理人口学,1989
年被日本通产省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所(亚洲经济研究所)聘为海外研究员(高级),1998年4月至9月被日本东北学院大学研究生院聘为客座教授。从1988年起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现任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民族人口专业委员会组长,中国城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等。
黄的工作主要是在在中国人口统计分析上。特别是在人口死亡分析和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统计分析上。
在人口死亡研究上,黄所做的工作是:①提出生命表各年龄的终寿区间成数的大小可以从存活率曲线的形状来判断。当曲线为上凹时,则终寿区间成数小于1/2,当曲线为上凸时,则终寿区间成数大于1/2,所以,在人生的两端年龄,终寿区间成数应该小于1/2。这样,黄就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确定终寿区间成数的方法,而不需要靠实际大量的观察统计来确定,并且,改变了在过去的人口统计和卫生统计教科书上的说法,认为在死亡率升高的年龄,终寿区间成数大于等于1/2的说法;②黄独立地验证了Weibull分布是最适合死亡率下降的年龄阶段存活率曲线的模型,并且用日本人口的数据,用它来推断新生儿死亡率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③在确定中国人口死亡的水平上,黄是较早提出中国人口统计中,死亡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并对实际的死亡水平进行系统研究的一个。黄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人口普查中,包括第三次(1982年)人口普查在内,都存在着死亡漏报(过去普遍的说法是1982年普查数据比较可靠),人口死亡的漏报率在15%左右。这样,人口实际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直接由普查数据算得的数值要低1.5岁左右。④在人口死亡模型研究方面,黄力图建立两类通行的人口死亡模型———一类是直接以年龄作为自变量的函数模型,另一类是用另一个已知的年龄别死亡率作为自变量的函数模型——的联系,并且建立—个统一模型。⑤在模型的结构上,黄提出人口死亡模型应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作用下的生物因素,另一部分是和社会心理因素,它相对应的是年龄波动形式。在两类因素中,前者是主要的,在人生的全部年龄起作用。而后者,则在一部分年龄有较大影响。
在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方面,与其他人口研究领域比较,基础一直比较薄弱,许多民族的人口情况,若明若暗。黄1986年回国后就协助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人口研究专家张天路先生,用现代的人口分析技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取得了大量丰硕成果。现在,对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情况和他们的发展,包括各民族的出生、死亡、分布、迁移等现象,已基本清晰。这为国家和政府在决策方面,提供了支持。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一度高速增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的人甚至断言,用不了很长时间,少数民族就会变成多数民族。黄经过研究指出,少数民族人口高速增长仅是暂时现象,它的增长,不是自然增长引起的,而主要是社会增长。在有关政策稳定以后,人口增长也会稳定。事实证明,当时他所做的民族人口预测是准确的。现在,以黄为首的研究团队,已成为国内研究少数民族人口最有影响的队伍。
早在1988年,他完成的《中国城市就业和失业研究》中提出的就业和失业预测方法,把人口分析预测方法和计量经济方法相结合这一思路,在全国劳动部厅局长会议上被劳动部推荐,在一些省市中被推广应用,至今在我国的就业预测失业的研究中被遵循。
在人口城市化研究中,黄提出:大城市的构造,从人口研究的角度,应该抓住城市人口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分离这一特点,从居住地人口和工作地人口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以此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确定中心地等。黄以北京市为例,用人口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两种资料,对北京城市构造进行了分析。这一工作也是开创性的,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按照这一思路, 黄提出了城市地域、乡村地域,城市内中心区、边缘区、郊区的区分方法,衡量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方法、指标,城市体系等。
黄荣清特别注意科研为中国实际服务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的人口规划工作,2003年,作为《国务院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首批聘请的专家,主持完成了《中国人口死亡与预期寿命的研究》。曾主持、参加包括国家社科、联合国援华人口项目、省部级项目几十项。现在,黄荣清和人口所的同事们,作为北京市人才强教的创新团队,围绕《北京人口发展战略》,对北京人口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论文:“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初婚年龄动态研究” 获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第一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专著〈〈中国各族人口的增长,分析与预测〉〉,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编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主编之一)系列著作《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之一,该系列著作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加项目〈〈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研究〉〉,获1997年国家劳动部劳动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获奖者之一(排名8);编著《中国民族人口的演进》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副主编,排名2);专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研究》获重庆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2)(2000);论文“北京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获首届《北京人口发展论坛》一等奖(由北京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2004)《90年代中国各族人口的发展》获国家民委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5),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其他参与的一些项目也曾获政府部门的各种奖励。
独自或合作(第一、第二作者)专著十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