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公路泥石流防治技术体系
公路泥石流防治原则:
第一、重视公路线型与泥石流沟的合理组合,以确保穿越泥石流沟公路桥涵、路基路面、相应防护工程、房屋建筑、行人及车辆安全并使交通有序进行为总体目标。
第二、重视泥石流冲击力及冲击路径、泥石流淤埋规律、泥石流与防治结构耦合作用、防治结构在泥石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过程、泥石流抛程、泥石流对防治结构的冲击及磨蚀机理等核心理论问题研究,重视防治结构抗御泥石流冲磨的耐久性设计,延长防治结构的使用寿命。
第三、防治结构开发研究,应尽可能体现防治结构与公路交通的合理利用,针对不同的泥石流类型、流量、冲击磨蚀性能、淤埋特性等开发成套防治单体技术体系,据此构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模式,公路泥石流工程防治的关键部位在公路建构筑物附近的有限范围。公路泥石流防治应根据泥石流的自身特性合理选用单体防治技术,有效组合综合防治模式。
遵循上述原则,研究开发了速流结构、泥石流隧道、翼型墩汇流结构、糙底群桩、汇流群桩等10余种单体防治新技术[1][28][30~34][36],构建了拦-汇-排等综合治理技术[41],据此编写了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指南和施工指南[42~44]。从1998年以来在四川境内实施了60余个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多年观测表明防治效果良好,消除了相应路段的泥石流病害。
4 结 语
综上可见,作者从防治公路泥石流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泥石流形成环境、物源分析、泥石流动力学、防治技术等研究,初步建立了公路泥石流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增强了公路泥石流防治的针对性、有效性。在进一步研究中,应从能量角度实施泥石流能量原理研究,通过对泥石流龙头压胀机理、泥石流沉积物流变固结过程等研究,全面、系统地构建泥石流动力学;应通过大量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以及更多的工程实践,优化防治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加强对已经实施的示范工程的效果监测,发现问题、不断完善,为全面、系统地建立公路泥石流理论及技术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洪凯,唐红梅,马永泰,等.公路泥石流研究及治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陈洪凯,唐红梅.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研究[M].公路.2003,(8):143-147
[3] 钱宁.高含沙水流运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160-162.
[4] 吴积善,田连权,康志成,等.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0-28
[5] 杜榕桓,李鸿琏,唐邦兴,等.三十年来的中国泥石流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5,4(1):64-73
[6] 费祥俊,舒安平.泥石流运动机理与灾害防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80-285.
[7] 吴积善,康志成,田连权,等.云南蒋家沟泥石流观测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1-164.
[8] 章书成.泥石流研究述评[J].力学进展,1989,19(3):365-375
[9] 李德基.我国西南泥石流灾害防治现状与最新进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1):10-14
[10] Richard M.lverson. The physics of debris flow [J]. Review of Geophysics, 1997,35(3):245-296.
[11] Bagnold R A. experimental on a gravity-free dispersion of large solid spheres in a Newtonian fluid under shear [J]. Proc. Royal Soc. London, Ser A, 1954,225:49-63.
[12] Tamotsu Takahashi. Debris flow on prismatic open channel [J]. Journal of the Hydraulics Division, Proc. ASCE, 1980,106(HY3):381-396.
[13] Chen Cheng-lung. General solution for visoplastic debris flow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 1988,114(3):259-282.
[14] Ghilardi P, Natale L, Savi F. Modeling debris flow propagation and deposition [J]. Phys. Chem. Earth(c). 2001,26(9):651-656
[15] Major J. J.. Gravity consolidation of granular slurries: Implications for debris flow deposition and deposit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0, 70(1):64-8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