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有一个小山村叫楼沃村,该村四面环山。
村里有一所小学,只有一名教师和7名学生,是枣庄市最小的小学。因为它小,人们把它称为“袖珍”小学。
楼沃村虽然山清水秀,果树满山,但交通闭塞,许多村民陆续搬出了山,现在全村只剩下90多户300多人。人口少了,孩子也少了,原来几十名学生的村小学,如今只剩下7名学生。由于学生太少,小学一、二年级只有合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到学生们能自己独立上学了,再转到3公里外的中心小学上三年级。
“袖珍”小学的校长兼教师叫杜温庆,今年49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后当教师开始,他在这所小学已经从教27年。
27年来,杜老师送走了400多名学生,现在的7名学生,已经是他从前学生的孩子。27年中,他也有几次调出这所深山小学的机会,但他没有走。而是把机会让给了那些身体不好、父母有病、或者年轻的同事。有一次,他已经调到中心小学任教了,楼沃小学的教师查出了慢性病,不适合在条件差的山区小学继续任教,杜老师又调了回来。
杜老师对他负责的小学和不多的学生始终情有独钟。他既是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课教师,又是校工、清洁工。每天,他除了任课还要打扫厕所和教室卫生,连花草树木都是他浇;每年的冬天,他都要开着自家的三轮拖拉机,到中心小学拉取暖煤,每天一大早,还要提前来到教室点火炉,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能享受温暖。逢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有的学生家长因事不能到学校接孩子,杜老师就一个个送学生回家。
为了教学方便,杜老师的家就安在了学校所在的楼沃村,他的家在西山坡上,离学校有1500米,要翻三条沟。前年春季的一个星期天,杜老师到城里办事,回来时在山路上摔成骨折。他只在医院里住了一周时间,便提前回到学校,换下来替他代课的教师。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段日子,杜老师不能拄着拐上坡下沟到校上课,便把“教室”搬到了自己的家,在堂屋里给孩子上课,一直上了两个多月,一节课也没落下。
学校虽小,学生虽少,杜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却一样不少。每个周一,他都要领着7个孩子升国旗;每周的德育课,也都上得很正规;今年清明节,他带着7名小学生,照例来到一公里外的山坡上,为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薛城的一名外地无名烈士扫墓,给学生们讲这位年轻战士是怎样在临城战役中英勇战斗,牺牲后被村民掩埋在山坡上,并且立碑纪念教育后人的故事。这一传统,杜老师带领学生已经坚持了27年。
因为学生少,上级给的办公经费也少,杜老师总是省着花,时常还把自己的工资贴上一些。在他的办公室里,教案、作业、备课本、课程安排一样不少,整整齐齐。一间19平方米的办公室分成里外间,一半当了学校的仓库。杜老师说:“办公条件是次要的,只要能把学生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