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论文在线 > 文章正文

幸庆犏牛产业升华脱贫致富创繁华

2021.10.19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原所长陈幼春

 

犏牛产业是牦牛业的一个瓶颈,鉴于黄牦牛之间杂交的雄性不育,导致这个事业至今一直迟后。

牦牛在全世界都叫 “雅克”,源于藏语之音。适应于海拔从3000米到5000米的高山峻岭之间生存,是藏区民众的生活资料,既是生活工具又是食品来源。当地居民一天也离不开牦牛和犏牛。野牦牛留在“无人区”,成年公牦牛高达2米,体重1000千克以上,角巨大粗壮,约90厘米。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将其与家牦牛杂交育成了性能和耐粗食的新种促进牦牛业的发展。其后代犏牛更加健壮。

犏牛古称类牦牛,即偏向牦牛的杂交种,千百年来始终随牦牛繁育共存于高原,我国内地则无。在唐、宋各代多为贡品。查《后汉书·西羌传》,在4600年前藏族民众已经顺养牦牛,本草纲目列为家畜。西藏解放后国家重视藏区发展设立了牦牛种畜场,引进良种时也将黑白花牛和西门塔尔牛引入青藏地区,但是杂交工作都定留在古老的方式而失败。一直到60年代才有了生机。

在60年代我国引入西门塔尔牛的时期,原西藏工委农牧部同时引入了菏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纯种,开始引种试验。引到澎波农场后牛只出现高原反应,不到一周就普遍发病,而且病情日益恶化,其中以心脏病最为严重。在精心护理和多方治疗下均无收效,半年死亡5头,占总数的1/3。因此,在我们的建议下,工委农牧部采纳了建议,将牛只引到林芝种畜场。澎波农场的海拔为3800米,而林芝为林芝县为3100米。这近1000米的差别牛只建康情况很快好转,狭长的牧场在禾本科和莎草为主的草地西门塔尔牛生长发育良好,由转场的10头到1983年发展到198头共增加了18.8倍,共7代推广了125头分布在32个地区,普遍反应良好,(见《西门塔尔牛的中国化,陈幼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虽然当年的管理比内地的种畜场依然比较粗放,对西藏来说是第一次,是一场革命,是破天荒的大事。要感谢杨国华局长和付寅生专家的指导。而菏斯坦牛的杂交工作一直不顺利而告中断。

藏酷牛,当地也意为 “仓库”的别音,像证着未来发展的潜力。今天2021年近40年了过去了。牦牛杂交育出藏酷牛十分了不起。与扶贫工作紧密相连。当地将这种犏牛称之为藏酷牛,很有深意。

在扶贫问题上据张振武,卢志军(赤峰市场网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等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岗巴县考察后的报道,说牦牛产区生产的状况,一直是贫困的象征。当前在藏区实现精准扶贫有了新招。生产犏牛的杂交生产,养牛业进行多元化元素发展,变单纯的牦牛养殖与西门塔尔牛进行等杂交:是“黄牛+牦牛”的混血牛,以提高奶和肉产量。成为青藏地区一个有创新价值的特色产业。藏酷牛业是个具有新科技含量的产业。牛群管理上采用5G云视通话,为牧民服务,小农户也能懂得和接受的方法。使用如智能化技术防治草原鼠害和扑杀蝗虫。以往母牦牛人工配种,在牦牛产区一直是难以实现,现在实现公母牛佩戴物联网传感,建立个体档案,有后代生长发育跟踪采集数据,用人工授精,然后按后代性能决定选配哪头公牛的精液。对产品:牛肉和奶粉、奶茶等分类管理,包括青稞产品生产火锅面等特色“特色高原食材”,多种类型又叫“食材筐”,并对三高人群做推荐作推荐,将世界屋脊青稞系列食品进入大城市。

藏酷牛是改革开放的新产品。不久前形成于青藏高原,主要在西藏的那曲县、甘肃玛曲县和青海的海晏县,有人称之为三区三县,来专门赞扬新种的形成。是牦牛于西门塔尔牛杂交的犏牛的繁育后代。人们要问犏牛不是不能繁育吗!,何能形成新种的?

那曲县在西藏拉萨以北,是旅游胜地,城区海拔4500米,海拔3500至6500米,无城区海拔4507米,无霜期180天,温度8.7C°,雨量659毫米,玛曲县在甘肃,西部接近青海东南角。海拔3501米至3800米。年雨量505毫米,无霜期120天。平均温度2C°。海晏县在青海省青海湖东北海拔3197米,是3200米到3900米的地区,为有高原反应的地区。雨量不定,自370毫米到1617毫米不等,平均温度-0.6C°。为高山草甸,山地为干草原类型。全都是高海拔地区。

由于管理的改善,领导部门和牧民两头都重视,引进农区乳用牛种,不再是普通黄牛品种,改良后的牦牛生产犏牛产业周期缩短了,死亡率下降,成本下降,圈养采用暖棚母牛一年一胎的目标达到,但是目前与企业的联系尚不紧密。杂交制种尚有各种意见,其实牦牛杂交并非一帆风顺,试用何种品种问题,依然在探索。

其实在四川省甘孜州犏牛产区已经有方案。尤其是双父系杂交育种体系的确立,即黄牛以西门塔尔牛和娟山牛为父系,同时以野牦牛改良的公牛的父系来实现藏酷牛的育种方案。由于用西门塔尔牛有一定的难产率度,以娟珊牛杂交则可以改善顺产比例,并向奶用方向倾斜,但是肉用性能下降,再用安格斯牛改良乳用性能又下降。原来用荷斯坦牛改良是乳用性能很好,而适应性很低,肉用性能也同样不好。故黄牛的父系至今各地都在探索。按照四川省用蜀宣化牛杂交,在产奶和肉用俩方面都发展良好。在3200米康巴农牧场,人工配种杂交本地牛,比引种成本低,出栏周期缩短,对深部贫困地区的为脱贫作出了有益贡献。从四川的实践以蜀宣化牛代替安格斯的方案可能是可行的。

根据甘孜州畜牧局代孜尧报道,将娟犏牛推广到雅江柯拉乡、色达县五七牧场等地产仔,已达600头以上;蜀娟犏牛充分用来生产牛奶,优良性能好,为提高当地民众生活和经济收入作用明显。既能充分利用其泌乳能力,又能生产了优质牛肉,在杂交牛2-3岁时出栏,公母全部育肥运出外地发挥了作用。蜀宣化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275.68千克。一个泌乳期297天,产量达4480千克,乳脂率4.2%,乳蛋白率3.19%,屠宰率57.6%。是良好的牛种。适合藏酷牛的配套用。从牦牛和家牛是牛的两个亚种来说,在科学上可以称之为“牛双亚种杂交体系”,是成熟的育种体系。建议推广实施。目前犏牛生产有了先进的招数,但是发展也不平衡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云南的藏区,都是经济相对迟后,大多交通不发达,只有拉萨近处是旅游胜地,对发展犏牛业是一个启发,扩大扶贫,不返贫,与发达地区同步发展才是良方。

看牦牛犏牛的奶,含有花生四烯酸,能防止血管硬化,防糖尿病B,是天然良药;含有B1、B2、B6、B12等B族维生素,在抗疲劳和增强爆发了方面为特效。具有烟酸、叶酸、泛酸等特种酸类是良药,其矿物元素十余种,为普通牛奶所不及。是藏族、羌族民众不可或缺的食品,所以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是日常食料,出口到内地是其次的。当然在发展经济角度交流食品是必要的。

管理上我国5G技术引领世界的潮流,也已经服务于高原牧区,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灭皇、灭鼠害成绩斐然。畜牧技术上依然要努力,如人工授精的受胎率要提高,早期妊娠鉴定要及时,改良工作的人员要有保健措施,严寒地区做好防止关节炎的发生;传染病像鼠疫等传染病必须根除,使得我们的牧区平安幸福。

在学习民族共同体中央指示前的当前,个个民族都要富裕起来。将犏牛生产技术正套推广开来。有实践请回信陈幼春。

作者联系方式:chenyouchun2-601@qq.com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