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首席科学家:
董书宁 ,陕西西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矿山水文地质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一级首席科学家,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煤矿地质灾害组组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矿区勘探与水害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矿井水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煤田地质与勘探》(EI收录)主编、Mine Water & the Environment(SCI收录)副主编、《煤炭学报》(EI收录)编委等职务。曾获2019年孙越崎能源大奖、2020年杰出工程师奖、202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等荣誉。
教育经历:
1980.07-1984.07,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
2001.09-2004.06,西安交通大学(MBA)硕士。
2006.03-2010.1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
1984.07--1994.0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水文地质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4.01--1996.0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水文地质研究所任副所长/工程师。
1996.01--1999.0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任罗克岩土工程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1999.04--2006.09,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任副院长/研究员。
2006.09--2013.09,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2013.09--2017.09,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研究员。
2017.09--2020.08,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中煤科工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一级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2020.08--至今, 中煤科工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一级首席科学家。
社会兼职:
1、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煤矿地质灾害组组长。
2、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区勘探与水害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
3、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委会主任。
4、国际矿井水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5、《Mine Water & Environment》(SCI)等副主编。
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吉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7、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矿山水害防治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华北型煤矿奥灰岩溶水上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国家“六五”攻关,1984~1987,主参,邢台点项目负责;
2、华北型煤田奥灰岩溶水综合防治工业性试验,国家工业性试验,1987~1995,主参;
3、Preventing Hazardous Groundwater Inflows in Coal Mines(煤矿突水防治技术研究),1992~1997,UNDP资助,水资源专项负责人;
4、复杂型煤矿地质保障系统开发研究,2000~2003,国家重点技术开发项目,主参;
5、煤矿带高水压开采突水预测预警系统,2002~2005,国家技术创新项目,主参;
6、煤矿突水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科技部公益专项,2004~2006,主参;
7、煤矿安全术语研究,科技部重点公益专项子项,2003.01~2004.12,主参;
8、MK系列钻机产业化(千米瓦斯钻孔施工技术与装备),西安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2006~2008,负责人之一;
9、井下水平长钻孔钻机研制及配套工艺开发,国家发改委项目,2006.10~2009.07,负责人之一;
10、煤矿井下千米瓦斯抽放钻孔施工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产业技术开发,2005.0~2007.12,负责人之一;
11、深部岩溶水赋存运动规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06.09~2010.12,主要研究人员;
12、矿井水害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12~2011.5,主要研究人员;
13、矿井突水条件识别与鉴定技术装备实验室和矿山水害鉴定与治理技术模拟实验室建设,国家安全技术支撑体系,2006.01~2011.07,主要研究人员;
14、深部及中小煤矿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主要研究人员;
15、煤矿水害事故分析与鉴定中心建设(二期),国家安全技术支撑体系,2014.08至今,项目负责人;
16、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识与水灾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07至今,项目负责人。
主要成就:
董书宁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矿山水文地质专家,毕业于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现任中煤科工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一级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煤矿地质灾害组组长,国际矿井水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等。
董书宁主要从事矿山水害防治与水资源保护理论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在矿山水害预防、突水灾害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1.攻克了矿井突水控制注浆高效封堵关键技术及工艺,主持/组织完成全国20余项矿山重(特)大突水抢险治理工程。其中,骆驼山煤矿特大突水抢险创造了世界采矿史上同等条件下抢险堵水用时最短记录,为减少矿山财产损失作出了突出贡献。
2.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新方法,首次将定向钻进技术应用于煤矿水害防治领域,构建了煤层底板水患超前区域探查治理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煤层底板水害防治“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的重大转变,在全国20余个矿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底板水害防治的技术跨越。
3.提出了煤层顶板水害判识与矿井涌水动态预测理论,形成了煤层顶板水“控制疏放、截流减排”防控技术,实现了顶板水防治“由治理为主向治保结合”的重大转变。
依据以上研究成果,董书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此外还获得孙越崎能源大奖、杰出工程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 [39] ,被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主持建设国家级煤矿水灾事故分析鉴定实验室、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该同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EI/SCI检索5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第一作者出版专(编)著5部,在煤矿带(水)压开采、突水预报及矿区水资源评价与优化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建树,提出了新方法、新理论,如对导升高度的提出,突水系数的灵活应用,危险区的计算圈定方法,比拟法在突水预报中的应用,首次将“准三维”用于矿区水文地质参数模拟计算等,是国内煤矿防治水专业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
研究成果:
丰富了煤层底板水害防治理论,提出了“采前主动预防-采中监测预警-灾后快速治理”的煤矿开采全过程的水害防控体系。创建了基于定向长钻孔的水害隐患“超前区域探查治理”技术体系,实现煤矿水害防治“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的重大转变。参与研发的地面快速抢险封堵过(突)水通道的关键技术及工艺,突破了过水大通道封堵技术瓶颈,创造了世界采矿史上同等条件下注浆堵水用时最短记录。在全国14个矿区的数十个矿井大面积推广应用,解放受水害威胁煤炭资源3亿吨以上,实现水害事故矿井的高效堵水,极大地减少了灾害损失。主持建成国家级“煤矿水灾事故分析鉴定实验室”和“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煤矿井下随钻测控千米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石智军,董书宁 ,姚宁平,严广劳,贺天才,赵庆民,田宏亮,田东庄,张群,叶根飞
2、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煤矿重大水患探测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董书宁 ,王晓林,倪建明,南生辉,靳德武,王信文,朱明城,郑士田,刘其声,姚克
3、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西部矿区煤矿开采顶板水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董书宁 ,赵文革, 王皓,原德胜,周振方,姬亚东,赵宝峰,王鹏,杨建, 赵春虎,褚志伟
4、2022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矿井水灾高效防控成套技术与装备,董书宁 ,刘其声,靳德武,朱明诚,董东林,张光德,金雷,尹尚先,杨伟峰,柴建禄,等 [38]
5、第一届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奥灰水害超前区域注浆治理技术及应用,董书宁 ,刘其声,王皓,尹尚先,南生辉,姬亚东,连会青,刘英锋,周麟晟,尚荣
6、第一届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断层影响下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离层突水机理及分区分级防控技术,董书宁 ,李国君,赵宝峰,姬中奎,曹海东,金毅,王皓,王景新,姬亚东,杨发武
7、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西部矿区煤层采动顶板涌水动力学机制及水害防控关键技术,董书宁 ,周振方,王皓,赵宝峰,吴国强,靳德武,赵春虎,刘基,张永红,曹海东,杨建,等
8、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矿井大盘区瓦斯抽采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石智军,董书宁 ,杨俊哲,许超,郝世俊,李泉新,陈殿赋,姚克,薛维,田东庄,刘建林,田宏亮,郭永文,王鲜,姜磊,王传留,罗伙根
9、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黄陇煤田巨厚砂岩含水层下高效开采水害主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董书宁 ,张玉军,王新,王洪涛,刘英锋,邢延团,郭小铭,张同俊,王皓,谷占兴,郭康
10、201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煤矿井下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及装备,石智军,董书宁 ,都新建,李泉新,姚克,张群,许超,方鹏,田东庄。
11、第二届安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煤矿井下3000m顺煤层超长孔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郝世俊,董书宁 ,许超,石智军,李泉新,姚克,田东庄,刘建林,田宏亮,等。
制定标准:
1 矿井井下高压含水层探水钻探技术规范 GB/T 24505-2009 2010-06-01 国家标准
认定成果:
1 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 王鹏飞;毛明仓;刘建伟;雷贵生;董书宁 ;吴海雁;马宏伟;李旭;袁建平;薛国华;符大利;张孝斌;张玉良;刘再斌;赵亦辉;焦稳锋;张科学;孙永峰;李悬;沈凯;宋焘;岳辉;马骋;白建军;向利;董博;赵朋;党恩辉;党景锋;王飞;刘俊锋;宋昊壕;安林;周展;周转会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 2020
2 矿井大盘区瓦斯抽采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 石智军;董书宁 ;杨俊哲;许超;郝世俊;李泉新;陈殿赋;姚克;薛维;田东庄;刘建林;田宏亮;郭永文;王鲜;姜磊;王传留;罗伙根;郭辉;张锐;刘智;赵永哲;董萌萌;陈盼;温榕;李雄伟;金鑫;李建威;高珺;方俊;方鹏;王松;牟培英;王洋;耿增洋;杨江波;孟范喻;温国栋;贾明群;居培;赵建国;刘学江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9
3 西部矿区煤层采动顶板涌水动力学机制及水害防控关键技术 董书宁 ;周振方;王皓;赵宝峰;吴国强;靳德武;赵春虎;刘基;张永红;曹海东;杨建;许峰;尚宏波;乔伟;王晓东;柳昭星;薛建坤;李德彬;董兴玲;王强民;张溪彧;王甜甜;孙洁;蔚波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8
4 顶板巨厚含水层涌水机理及主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王洪涛;董书宁 ;孙希奎;刘英锋;张玉军;郭小铭;邢延团;王皓;薄其山;徐新启;郭康;王新;武建勇;李超峰;王铁松;周麟晟;李建阳;孙洁;陈为磊;陈德峰;谷占兴;田振涛 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7
5 华北型煤田深部煤层开采区域防治水理论与成套技术研究 赵庆彪;董书宁 ;王殿录;杜丙申;孙春东;高会春;蒋勤明;王铁记;王玺瑞;高春芳;刘其声;智建水;王君现;李玉宝;南生辉;白兰永;关永强;徐玉增;啜晓宇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
6 煤矿井下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 石智军;董书宁 ;都新建;李泉新;姚克;张群;许超;方鹏;田东庄;方俊;李海贵;薛维;孙荣军;冯达晖;李国富;刘建林;孙保山;高珺;董萌萌;郭湧;温榕;冯强;邬迪;李锁智;李俊浩;张锐;张占强;蔺高峰;王四一;焦海滨;牟培英;王传留;李栋;郭青;毕志琴;王龙鹏;许翠华;任鹏飞;刘智;赵江鹏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7 超薄隔水层煤层开采奥灰水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王世斌;董书宁 ;陈永民;刘其声;张怀珠;南生辉;屈永安;刘英锋;卫兆祥;刘新民;尚荣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2014
8 煤矿井下水害防治与地质异常体探查定向钻进技术研究 曹主军;董书宁 ;熊克剑;石智军;褚彦德;李泉新;王继承;方俊;王明;许超;宋红娟;郑玉柱;王建峰;孙保山;周建军;张杰;黄忠正;方鹏;王龙;胡振阳;孟宪亮;李乔乔;高启瑜;任鹏飞;袁东平;秦可;龙自阳;刘明军;雍自春;杨旭;康永晓;张玉碧;陈小君;张宇;杨辉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
9 液压直驱立式多缸泥浆泵 殷新胜;胡少韵;董书宁 ;田宏亮;曹明;胡亚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
10 具有钻孔控制注浆装置的组合式钻具 朱明诚;董书宁 ;徐拴海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2009
11 一种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水平定向钻孔的施工方法 董书宁 ;李泉新;石智军;张壮路;史海岐;张宏钧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2008
12 煤矿突水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靳德武;张小鸣;唐远游;王经明;刘英锋;上官书民;庞西歧;戚民恩;杜小山;刘洋;王琳;陈万胜;张庆庆;董书宁 ;张中军;张雁;赵群华;刘再斌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2006
13 采矿对非连续岩体渗透系数的影响 王经明;董书宁 ;赵阳;龚乃勤;齐明胜;贺兆礼;刘学增;葛家德;孙本魁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2002
发明专利:
发明公开:
[1]董书宁 ,刘磊,姬亚东,朱明诚,郭小铭,柳昭星,董兴玲,张溪彧. 一种过水大通道触底自锁式封堵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5961907A,2023-04-14.
[2]董书宁 ,李志伟,燕斌,李景太,段建华,韩然,冒鑫,刘磊. 基于缪子遥感数据的采空区规模测量计算方法[P]. 陕西省:CN115935120A,2023-04-07.
[3]李志伟,董书宁 ,李景太,冒鑫,韩然,燕斌,程雅苹. 一种基于缪子观测数据反演煤矿断层位置的数据处理方法[P]. 陕西省:CN115758077A,2023-03-07.
[4]柳昭星,董书宁 ,王皓,杨建,张跃宏,郭小铭,董兴玲,王淑璇. 一种煤层顶底板含水岩层水平孔超前注浆改造方法[P]. 陕西省:CN115467676A,2022-12-13.
[5]王红梅,董书宁 ,姬亚东,王世东,田干,郑纲,郭国强,牟林. 适应多种地质环境的水文监测井分隔装置和监测施工方法[P]. 陕西省:CN115263285A,2022-11-01.
[6]张溪彧,董书宁 ,金鹏康,王皓,杨建,孙洁,葛光荣,刘基. 一种基于波动水质条件的矿井水处理装置与方法[P]. 陕西省:CN114249402A,2022-03-29.
[7]徐斌,李树霞,董书宁 ,尹尚先,尹慧超. 一种用于注浆材料电阻率测定的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P]. 河北省:CN113702713A,2021-11-26.
[8]董书宁 ,姬亚东,李昂,王世东,李远谋,张文忠,穆鹏飞,丁学松,马强,杨宇轩,纪丙楠,周永根,高帅. 一种煤岩层底板承压水反力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3447362A,2021-09-28.
[9]董书宁 ,刘磊,姬亚东,郭小铭,南生辉,王世东,郑士田,周麟晟. 一种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平钻孔分段保压注浆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3107418A,2021-07-13.
[10]刘文明,董书宁 ,刘再斌,程建远,陆自清,韩保山,李鹏,雷晓荣. 一种顺煤层巷道掘进地质剖面动态更新方法[P]. 陕西省:CN112862964A,2021-05-28.
[11]朱明诚,董书宁 ,姬亚东,张文忠,郭晓山,朱开鹏,宁殿艳,周麟晟,杨志斌,梁波,朱博. 一种矿井水害动水封堵的试验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2683680A,2021-04-20.
[12]董书宁 ,王海,王皓,王晓东,姬亚东,黄选明,曹海东,张雁. 用于截水帷幕的防渗膜连接装置及其截水帷幕施工方法[P]. 陕西省:CN112281879A,2021-01-29.
[13]柳昭星,董书宁 ,刘其声,朱明诚,王皓,姬亚东,南生辉,郭小铭. 一种模拟导水断层多水平孔注浆的变倾角实验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2269010A,2021-01-26.
[14]柳昭星,董书宁 ,王皓,赵春虎,柴建禄,姬亚东,王晓东. 基于粘土基浆液超前注浆改性底板硬岩抑制采动破坏深度的方法[P]. 陕西省:CN112253187A,2021-01-22.
[15]徐斌,尹尚先,董书宁 ,尹慧超,连会青,李树霞. 一种防止钻孔封堵的双端堵水器装置及方法[P]. 河北省:CN112145120A,2020-12-29.
[16]董书宁 ,周振方,王皓,靳德武,尚宏波,赵春虎,李德彬,孙洁,杨建. 基于多阶动力系统模型的煤矿工作面涌水量动态预测方法[P]. 陕西省:CN112036609A,2020-12-04.
[17]董书宁 ,王皓,王强民,杨建,刘再斌,董兴玲,孙洁. 一种基于定向钻探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2028406A,2020-12-04.
[18]柳昭星,董书宁 ,王皓,王强民,周振方,薛建坤. 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顶部水平注浆孔浆液扩散控制方法[P]. 陕西省:CN111980622A,2020-11-24.
[19]董书宁 ,雷晓荣,刘再斌,李旭,韩保山,李明星,刘文明,程思远. 一种分布式透明工作面全巷道监测系统及其布设方法[P]. 陕西省:CN111963248A,2020-11-20.
[20]董书宁 ,雷晓荣,刘再斌,燕斌,李旭,韩保山,段建华,巨朝晖. 一种分布式透明工作面全巷道监测系统及方法[P]. 陕西省:CN111963249A,2020-11-20.
[21]董书宁 ,王海,王皓,姬亚东,石磊,黄选明,王晓东,曹海东. 用于阻水帷幕的高掺量粉煤灰基咬合桩构筑方法[P]. 陕西省:CN111778968A,2020-10-16.
[22]徐斌,尹尚先,苏士龙,董书宁 ,戴振学,徐路路,周岩,李树霞. 精确控制注浆压力的恒压注浆装置及智能恒压注浆方法[P]. 河北省:CN111779308A,2020-10-16.
[23]董书宁 ,王红梅,姬亚东,王世东,南生辉,李抗抗,郑纲,张涛,周麟晟,梁波. 可改造强封闭单井双层水文监测井的分隔止水装置和方法[P]. 陕西省:CN111622706A,2020-09-04.
[24]董书宁 ,王海,王皓,黄选明,王晓东,朱明诚,曹海东,张雁,苗贺朝,田增林. 用于阻水帷幕的防渗膜垂直叠覆铺设密封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1424728A,2020-07-17.
[25]董书宁 ,王海,王晓东,王皓,黄选明,朱明诚,苗贺朝,李和平,韩强,刘冲. 用于阻水帷幕的咬合桩灌注与桩身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1424670A,2020-07-17.
[26]毛德强,赵瑞珏,董书宁 ,刘再斌,夏腾,宋瑞超,胡开友. 一种基于叠加放水试验获取含水层连续参数的方法[P]. 山东省:CN111401716A,2020-07-10.
[27]董书宁 ,姬中奎,柴建禄,姬亚东,孙洁,刘柏根,赵宝峰,薛小渊. 一种提高矿井帷幕注浆效果的方法[P]. 陕西省:CN111271095A,2020-06-12.
[28]董书宁 ,杨建,王皓. 一种西部矿区深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P]. 陕西省:CN111191849A,2020-05-22.
[29]李晓龙,董书宁 ,陈文飞,胡振阳,关欣杰,马留柱,魏江波,王小刚. 一种厚煤层上分层受小窑破坏复采条件下老空水防治方法[P]. 陕西省:CN111140279A,2020-05-12.
[30]吴勘,杨西惠,董书宁 . 一种基于QoS的设计制造集成方法[P]. 陕西省:CN110766279A,2020-02-07.
[31]李晓龙,董书宁 ,郝世俊,胡振阳,杨忠,郑玉柱,赵永哲,段会军. 煤矿井下奥灰含水层大流量涌水涌沙钻孔成套封孔方法[P]. 陕西省:CN110700790A,2020-01-17.
[32]李泉新,董书宁 ,石智军,方俊,许超,刘桂芹,王鲜,姜磊. 基于分区逐级递增树状定向长钻孔的盘区瓦斯治理方法[P]. 陕西省:CN110685734A,2020-01-14.
[33]董书宁 ,刘其声,王皓,郭小铭,南生辉,郑士田,王宇航. 煤层底板含水层超前区域治理模式分类确定方法[P]. 陕西省:CN110486022A,2019-11-22.
[34]董书宁 ,王经明,刘其声,王皓,黄浩,赵亚飞,田延哲. 钻孔抽水水位测试方法及钻孔水位测试装置[P]. 陕西省:CN109882158A,2019-06-14.
[35]董书宁 ,徐斌,戴振学,王皓,刘再斌,刘其声,王红梅. 模拟多主控变量的可视化裂隙注浆试验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09342275A,2019-02-15.
[36]董书宁 ,王经明,刘其声,王皓,黄浩. 矿井水害救援钻孔孔底空气保压通风设备及方法[P]. 陕西省:CN109139077A,2019-01-04.
[37]董书宁 ,王皓,罗安坤,柴蕊,徐斌,周麟晟,郭小铭. 基于渗透系数随分层开采动态变化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P]. 陕西:CN108915667A,2018-11-30.
[38]董书宁 ,徐斌,王皓,王红梅,刘再斌.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确定煤层底板注浆靶区的方法及装置[P]. 陕西:CN108256259A,2018-07-06.
[39]刘其声,王经明,董书宁 ,赵亚飞,黄浩. 矿井快速水闸墙筑墙方法及其设备[P]. 陕西:CN108035772A,2018-05-15.
[40]殷新胜,胡少韵,董书宁 ,田宏亮,曹明,胡亚. 液压直驱立式多缸泥浆泵[P]. 陕西:CN102168662A,2011-08-31.
[41]董书宁 ,李泉新,石智军,张壮路,史海岐,张宏钧. 一种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水平定向钻孔的施工方法[P]. 陕西:CN102134967A,2011-07-27.
[42]孙荣军,董书宁 ,胡振阳,李泉新,赵永哲. 一种利用Excel进行钻孔轨迹参数处理与图形绘制的方法[P]. 陕西:CN101719176A,2010-06-02.
[43]朱明诚,董书宁 ,徐拴海. 具有钻孔控制注浆装置的组合式钻具[P]. 陕西:CN101634218,2010-01-27.
发明授权:
[1]李志伟,董书宁 ,李景太,冒鑫,韩然,燕斌,程雅苹. 一种基于缪子观测数据反演煤矿断层位置的数据处理方法[P]. 陕西省:CN115758077B,2023-05-16.
[2]董书宁 ,刘磊,姬亚东,郭小铭,南生辉,王世东,郑士田,周麟晟. 一种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平钻孔分段保压注浆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3107418B,2023-05-05.
[3]董书宁 ,王经明,刘其声,王皓,黄浩,赵亚飞,田延哲. 钻孔抽水水位测试方法及钻孔水位测试装置[P]. 陕西省:CN109882158B,2023-03-14.
[4]董书宁 ,王皓,王强民,杨建,刘再斌,董兴玲,孙洁. 一种基于定向钻探的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2028406B,2022-11-25.
[5]董书宁 ,雷晓荣,刘再斌,燕斌,李旭,韩保山,段建华,巨朝晖. 一种分布式透明工作面全巷道监测系统及方法[P]. 陕西省:CN111963249B,2022-11-22.
[6]柳昭星,董书宁 ,王皓,王强民,周振方,薛建坤. 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顶部水平注浆孔浆液扩散控制方法[P]. 陕西省:CN111980622B,2022-05-31.
[7]董书宁 ,雷晓荣,刘再斌,李旭,韩保山,李明星,刘文明,程思远. 一种分布式透明工作面全巷道监测系统及其布设方法[P]. 陕西省:CN111963248B,2022-05-10.
[8]徐斌,尹尚先,董书宁 ,尹慧超,连会青,李树霞. 一种防止钻孔封堵的双端堵水器装置及方法[P]. 河北省:CN112145120B,2022-05-10.
[9]董书宁 ,王海,王皓,王晓东,姬亚东,黄选明,曹海东,张雁. 用于截水帷幕的防渗膜连接装置及其截水帷幕施工方法[P]. 陕西省:CN112281879B,2022-04-15.
[10]李晓龙,董书宁 ,郝世俊,胡振阳,杨忠,郑玉柱,赵永哲,段会军. 煤矿井下奥灰含水层大流量涌水涌沙钻孔成套封孔方法[P]. 陕西省:CN110700790B,2022-03-25.
[11]毛德强,赵瑞珏,董书宁 ,刘再斌,夏腾,宋瑞超,胡开友. 一种基于叠加放水试验获取含水层连续参数的方法[P]. 山东省:CN111401716B,2022-03-15.
[12]柳昭星,董书宁 ,王皓,赵春虎,柴建禄,姬亚东,王晓东. 基于粘土基浆液超前注浆改性底板硬岩抑制采动破坏深度的方法[P]. 陕西省:CN112253187B,2022-03-11.
[13]徐斌,尹尚先,苏士龙,董书宁 ,戴振学,徐路路,周岩,李树霞. 精确控制注浆压力的恒压注浆装置及智能恒压注浆方法[P]. 河北省:CN111779308B,2022-01-04.
[14]董书宁 ,王海,王皓,黄选明,王晓东,朱明诚,曹海东,张雁,苗贺朝,田增林. 用于阻水帷幕的防渗膜垂直叠覆铺设密封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1424728B,2021-11-09.
[15]董书宁 ,王海,王晓东,王皓,黄选明,朱明诚,苗贺朝,李和平,韩强,刘冲. 用于阻水帷幕的咬合桩灌注与桩身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11424670B,2021-08-06.
[16]董书宁 ,姬中奎,柴建禄,姬亚东,孙洁,刘柏根,赵宝峰,薛小渊. 一种提高矿井帷幕注浆效果的方法[P]. 陕西省:CN111271095B,2021-05-14.
[17]李晓龙,董书宁 ,陈文飞,胡振阳,关欣杰,马留柱,魏江波,王小刚. 一种厚煤层上分层受小窑破坏复采条件下老空水防治方法[P]. 陕西省:CN111140279B,2021-04-13.
[18]董书宁 ,杨建,王皓. 一种西部矿区深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P]. 陕西省:CN111191849B,2021-02-26.
[19]李泉新,董书宁 ,石智军,方俊,许超,刘桂芹,王鲜,姜磊. 基于分区逐级递增树状定向长钻孔的盘区瓦斯治理方法[P]. 陕西省:CN110685734B,2021-01-29.
[20]董书宁 ,徐斌,戴振学,王皓,刘再斌,刘其声,王红梅. 模拟多主控变量的可视化裂隙注浆试验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CN109342275B,2021-01-08.
[21]董书宁 ,刘其声,王皓,郭小铭,南生辉,郑士田,王宇航. 煤层底板含水层超前区域治理模式分类确定方法[P]. 陕西省:CN110486022B,2020-12-22.
[22]董书宁 ,王皓,罗安昆,柴蕊,徐斌,周麟晟,郭小铭. 基于渗透系数随分层开采动态变化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P]. 陕西省:CN108915667B,2019-09-24.
[23]董书宁 ,徐斌,王皓,王红梅,刘再斌.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确定煤层底板注浆靶区的方法及装置[P]. 陕西省:CN108256259B,2019-06-25.
[24]殷新胜,胡少韵,董书宁 ,田宏亮,曹明,胡亚. 液压直驱立式多缸泥浆泵[P]. 陕西省:CN102168662B,2012-09-05.
[25]朱明诚,董书宁 ,徐拴海. 具有钻孔控制注浆装置的组合式钻具[P]. 陕西省:CN101634218B,2012-02-15.
[26]董书宁 ,李泉新,石智军,张壮路,史海岐,张宏钧. 一种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水平定向钻孔的施工方法[P]. 陕西省:CN102134967B,2012-01-18.
实用新型:
[1]徐斌,尹尚先,董书宁 ,尹慧超,连会青,李树霞. 一种防止钻孔封堵的双端堵水器装置[P]. 河北省:CN213478287U,2021-06-18.
[2]徐斌,尹尚先,苏士龙,董书宁 ,戴振学,徐路路,周岩,李树霞. 精确控制注浆压力的恒压注浆装置[P]. 河北省:CN212801543U,2021-03-26.
[3]王红梅,董书宁 ,姬亚东,王世东,南生辉,郑纲,周麟晟,李凯,胡宝玉,樊娟,高耀全,李佩. 可改造强封闭单井双层水文监测井的分隔止水装置[P]. 陕西省:CN212359705U,2021-01-15.
[4]刘其声,王经明,董书宁 ,赵亚飞,黄浩. 矿井快速水闸墙筑墙设备及矿井快速水闸墙[P]. 陕西:CN207944990U,2018-10-09.
[5]殷新胜,胡少韵,董书宁 ,田宏亮,曹明,胡亚. 一种液压直驱立式多缸泥浆泵[P]. 陕西:CN202047956U,2011-11-23.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水害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董书宁 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8。
2.《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典型顶板水害成因与防控技术》,董书宁 ,科学出版社,2021
3.《矿山大直径钻孔施工技术与装备》,石智军,董书宁 ,田宏亮. 科学出版社,2020
4.《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年,编写人员。
5.《煤矿防治水细则解读》,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二副主编。
6.《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编写人员。
7. Shuning D . Study o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Arid-Semiarid Multiple Mining Areas[M].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orporated, 2016。
8.《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论文集),董书宁 ,张群 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
9.《煤矿防治水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二副主编。
10.《煤矿安全规程释义(防治水部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编写人。
11.《中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编委会成员。
12.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ELSEVIER,2011年,主编。
13.《注浆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一副主编。
14.《矿井注浆施工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二主编。
15.《煤矿安全规程释义(防治水部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编写人。
16.《中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编委会成员。
17.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ELSEVIER,2011年,主编。
18.《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年,编写人员。
19.《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编写人。
20.《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年,编写人员。
21.《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武强,董书宁 ,李竟生.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2.《煤矿水害防治》, 武强,董书宁 ,张志龙.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3.《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董书宁 ,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年,主编。
24.Preventing Hazardous Groundwater Inflows in Coal Mines(煤矿突水防治技术研究),地质出版社,2000年,编写人员。
25.《华北型煤矿奥灰水防治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编写人员。
发表部分英文论文:
[1] Shi Z, Dong S , Yao N, et al. The Underground Directional Drill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s for Kilometer Deep Borehole with MWD in Coalmine[J].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2011.3
[2]Dong S , Dai Z , Li J , et al. The scale dependence of dispersivity in multi-facies heterogeneous formations[J].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 2018(01)
[3]Xu B , Ye M , Dong S , et al. A New Model for Simulating Spring Discharge Recession and Estimating Effective Porosity of Karst Aquifers[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8:S0022169418303664.
[4]Hu W , Dong S , Yan L . Water Hazar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Safe Extractionof Coal Resources Influenced by Faulted Zone[J]. Procedia Earth & Planetary Science, 2011.3
[5]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tight Plugs in Permeable Karst Collapse Columns in Restoration of Flooded Mines: A Case Study at Dongpang Mine, China,2018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王皓,等,发表刊物(出版社):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6]Characterization and Remediation of Karst Collapse Columns for Mining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Case Study in Renlou Coal Mine, China,2018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王皓,等,发表刊物(出版社):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7]Shuning Dong , Bin Xu, Shangxian Yin, et 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al Mining Area of Northern China[J], scientific reports
[8]Shuning Dong , Wanfang Zhou, Hao Wang.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on Mine Water Inrushes: Risk Assessment, Mitigation, and Prevention [J],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董书宁 , 樊敏, 郭小铭, 刘英锋, 郭康, 姬中奎, 李超峰, 薛小渊. 陕西省煤矿典型水灾隐患特征及治理技术[J]. 煤炭学报, 2024, 49 (02): 902-916.
[2]张溪彧, 董书宁 , 王锐, 王淑璇, 金鹏康. 含悬浮物矿井水微絮凝-多级过滤工艺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3, 50 (05): 222-230.
[3]董书宁 , 李智, 郑士田, 郭小铭, 王宇航. 煤层底板导水通道钻孔超前探查与多元信息识别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23, 51 (07): 15-23.
[4]董书宁 . 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矿水害防治智能化发展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 2023, 54 (05): 1-12.
[5]董书宁 , 柳昭星, 王皓. 基于主应力状态转换的采场底板突水机理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3, 40 (04): 691-703.
[6]董书宁 . 逐光而行 “炭”索未来——庆祝《煤田地质与勘探》创刊五十周年特刊 刊首语[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 51 (01): 3-4.
[7]王皓, 董书宁 , 尚宏波, 王甜甜, 杨建, 赵春虎, 张全, 周振方, 刘基, 侯悦. 国内外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 51 (01): 222-236.
[8]董书宁 , 刘其声, 王皓, 郭小铭, 柳昭星, 郑士田, 南生辉, 刘建林, 赵兆, 石志远. 煤层底板水害超前区域治理理论框架与关键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 51 (01): 185-195.
[9]王红梅, 董书宁 . 煤矿地下水双层监测技术与装置研究[J]. 煤炭工程, 2022, 54 (07): 116-121.
[10]王双明, 王虹, 任世华, 董书宁 , 郑德志, 谭克龙, 侯恩科, 王生全, 曲洋, 焦小淼. 西部地区富油煤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和技术体系构想[J]. 中国工程科学, 2022, 24 (03): 49-57.
[11]柳昭星, 董书宁 , 王皓. 奥陶系灰岩顶部超前区域注浆浆液选配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2, 18 (03): 910-924.
[12]王红梅, 董书宁 , 王鹏翔, 王昊星.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地下水监测预警技术[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2 (03): 501-511.
[13]柳昭星, 董书宁 , 王皓. 倾斜裂隙水平孔注浆浆液扩散规律[J]. 煤炭学报, 2022, 47 (S1): 135-151.
[14]徐斌, 董书宁 , 尹尚先, 戴振学, 李树霞, 张润畦. 倾斜裂隙中宾汉姆流体非稳定浆液运移机理[J]. 煤炭学报, 2022, 47 (11): 4083-4093.
[15]董书宁 , 柳昭星, 王皓, 刘其声, 朱明诚, 郭小铭, 朱博. 导水断层破碎带注浆浆液扩散机制试验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2, 39 (01): 174-183.
[16]王皓, 董书宁 , 姬亚东, 乔伟, 尚宏波, 朱开鹏, 周振方, 宁殿艳. 煤矿水害智能化防控平台架构及关键技术[J]. 煤炭学报, 2022, 47 (02): 883-892.
[17]董书宁 , 柳昭星, 王皓. 厚基岩采场弱胶结岩层动力溃砂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 煤炭学报, 2022, 47 (01): 274-285.
[18]王海, 董书宁 , 孙亚军, 王皓. 我国大水矿山侧向帷幕截水技术及水资源保护效果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23, 51 (07): 207-223.
[19]王强民, 董书宁 , 王皓, 杨建, 王晓东, 赵春虎, 张溪彧. 西部风沙区采煤塌陷地裂缝影响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及调控方法[J]. 煤炭学报, 2021, 46 (05): 1532-1540.
[20]杨志斌, 董书宁 .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 (06): 1134-1143.
[21]董兴玲, 董书宁 , 王皓, 王宝, 王强民, 周振方, 张溪彧. 古土壤层对煤矸石淋滤液中典型污染物的防污性能[J]. 煤炭学报, 2021, 46 (06): 1957-1965.
[22]董书宁 , 王海, 黄选明, 王皓, 曹海东, 王晓东, 张雁, 苗贺朝. 基于保障生态地下水位的露天煤矿主动保水技术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21, 49 (04): 49-57.
[23]董书宁 , 刘再斌, 程建远, 陈宝辉, 代振华, 李丹. 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及展望[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 (01): 21-31.
[24]柳昭星, 董书宁 , 南生辉, 张党育, 刘冬. 邯邢矿区中奥灰顶部空隙特征显微CT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 (02): 343-352.
[25]王皓, 董书宁 , 乔伟, 姬亚东, 朱开鹏, 周振方, 宁殿艳, 尚宏波. 矿井水害防控远程服务云平台构建与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 (01): 208-216.
[26]马子淇, 戴振学, 董书宁 , 王皓, 刘小千. 井内混合效应对弥散尺度依赖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 (01): 225-231.
[27]董书宁 , 牟林. 突水淹没矿井动水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技术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21, 49 (01): 294-303.
[28]牟林, 董书宁 . 截流巷道骨料堆积体中浆液运移规律与阻水机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 16 (06): 1891-1900.
[29]刘再斌, 董书宁 , 李鹏, 陈宝辉, 刘文明, 代振华. 智能开采透明工作面技术架构与展望[J]. 智能矿山, 2020, 1 (01): 46-51.
[30]牟林, 董书宁 , 郑士田, 李昂, 丁学松. 基于CFD-DEM耦合模型的阻水墙建造过程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学报, 2021, 43 (03): 481-491.
[31]郑立巍, 董书宁 , 吕敏, 石平舟, 邱文波, 陈刚, 侯江. 二连盆地白北凹陷白垩系下统地震相特征[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 20 (26): 10727-10733.
[32]董书宁 . 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的新技术新装备[J]. 中国煤炭, 2020, 46 (09): 15-23.
[33]董书宁 , 王皓, 周振方.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J]. 劳动保护, 2020, (08): 58-60.
[34]袁亮, 董书宁 . “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地质保障”专辑特邀主编致读者[J]. 煤炭学报, 2020, 45 (07): 2329-2330.
[35]董书宁 , 姬亚东, 王皓, 赵宝峰, 曹海东, 刘洋, 刘英锋, 姬中奎, 刘柏根.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与应用[J]. 煤炭学报, 2020, 45 (07): 2367-2375.
[36]董书宁 , 杨志斌, 朱明诚, 张文忠, 石磊, 牟林.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大型模拟实验系统研制[J]. 煤炭学报, 2020, 45 (09): 3226-3235.
[37]董书宁 , 郭小铭, 刘其声, 王皓, 南生辉, 郑士田, 王宇航. 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含水层超前区域治理模式与选择准则[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 48 (04): 1-10.
[38]董书宁 , 柳昭星, 郑士田, 王皓, 石志远, 尚宏波, 赵春虎, 郑立才. 基于岩体宏细观特征的大型帷幕注浆保水开采技术及应用[J]. 煤炭学报, 2020, 45 (03): 1137-1149.
[39]郑立巍, 董书宁 , 唐胜利, 王东辉, 王志伟, 常志仁, 蔡秦秦. 哈日凹陷巴音戈壁组碎屑岩储层及微观孔喉特征[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 40 (02): 304-313.
[40]赵春虎, 董书宁 , 王皓, 靳德武, 李超峰, 王世东, 周振方, 刘英锋. 采煤工作面顶板含水层井下疏水钻孔涌水规律数值分析[J]. 煤炭学报, 2020, 45 (S1): 405-414.
[41]李晓龙, 董书宁 , 刘恺德. 多层含水层分层止水技术研究进展[J]. 煤矿安全, 2020, 51 (02): 84-90.
[42]石智军, 董书宁 , 杨俊哲, 许超, 郝世俊, 李泉新, 陈殿赋, 姚克, 刘建林, 田东庄. 煤矿井下3000 m顺煤层定向钻孔钻进关键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 47 (06): 1-7.
[43]柳昭星, 董书宁 , 靳德武, 郭小铭, 刘英峰, 杨建, 郭康, 尚宏波. 深埋采场压架切顶诱发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防控[J]. 煤炭学报, 2019, 44 (11): 3515-3528.
[44]王强民, 董书宁 , 王文科, 王皓. 生态脆弱矿区高强度植被恢复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J]. 煤炭学报, 2020, 45 (09): 3245-3252.
[45]徐斌, 董书宁 , 徐路路, 周岩, 陈骏骏, 戴振学, 王皓. 水泥基注浆材料浆液稳定性及其析水规律试验[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 47 (05): 24-31.
[46]郑立巍, 董书宁 , 林进, 梁东阳, 侯江, 邱文波. 二连盆地白北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 19 (26): 141-150.
[47]郭小铭, 董书宁 , 刘英锋, 郭康, 杨建, 柳昭星. 深埋煤层开采顶板泥砂溃涌灾害形成机理[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 36 (05): 889-897.
[48]徐路路, 董书宁 , 戴振学, 徐斌, 尹尚先, 周岩, 陈骏骏. 基于分形理论探究砂岩最小孔隙半径的最优区间[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 47 (05): 16-23.
[49]董书宁 , 王皓, 张文忠. 华北型煤田奥灰顶部利用与改造判别准则及底板破坏深度[J]. 煤炭学报, 2019, 44 (07): 2216-2226.
[50]董书宁 , 杨志斌, 姬中奎, 王世东, 高小伟, 江球. 神府矿区大型水库旁烧变岩水保水开采技术研究[J]. 煤炭学报, 2019, 44 (03): 709-717.
[51]郭小铭, 董书宁 . 深埋煤层开采顶板基岩含水层渗流规律及保水技术[J]. 煤炭学报, 2019, 44 (03): 805-812.
[52]董兴玲, 董书宁 , 周振方, 王强民, 刘基. 煤矸石淋滤液中污染物在GCL中的扩散性能[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 47 (03): 124-129+139.
[53]杨志斌, 董书宁 . 压水试验定量评价注浆效果研究[J]. 煤炭学报, 2018, 43 (07): 2021-2028.
[54]杨志斌, 董书宁 . 压水试验定量评价单孔注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 煤矿安全, 2018, 49 (06): 187-194.
[55]杨志斌, 董书宁 . 动水大通道突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 46 (04): 110-116.
[56]徐斌, 董书宁 , 徐艳玲. 基于微观分形技术对矿区砂岩渗透参数估计研究[J]. 煤炭工程, 2018, 50 (02): 109-112.
[57]王皓, 罗安昆, 董书宁 , 刘其声. 奥陶系灰岩顶部作为煤层底板隔水层的可利用性研究[J]. 中国煤炭, 2018, 44 (01): 34-38.
[58]董兴玲, 董书宁 , 王宝, 靳德武. 黄土淋滤液作用下土工合成黏土衬垫的渗透特性研究[J]. 煤炭学报, 2018, 43 (01): 228-235.
[59]董兴玲, 董书宁 , 王宝, 周振方, 朱世彬. 土工合成黏土衬垫对煤矸石渗滤液中Zn~(2+)和Mn~(2+)的吸附特性[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 45 (12): 7-12.
[60]徐斌, 董书宁 , 徐艳玲. 急倾斜煤层防水煤柱合理尺寸的理论分析[J]. 矿业科学学报, 2017, 2 (04): 307-315.
[61]陈实, 董书宁 , 李竞生, 王皓, 杨建. 煤矿工作面顶板倾斜钻孔疏放水井流计算方法[J]. 煤炭学报, 2016, 41 (06): 1517-1523.
[62]石智军, 董书宁 , 姚宁平, 李泉新, 田东庄, 姚克. 煤矿井下近水平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J].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3): 1-6.
[63]董书宁 . 西安研究院先进实用的地质保障技术及其装备[J]. 煤炭经济研究, 2012, 32 (08): 5-8+11.
[64]武强, 赵苏启, 董书宁 , 李竞生, 尹尚先, 刘守强.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修改技术要点剖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012, 24 (07): 34-37+47.
[65]董书宁 , 戴振学, 李竞生. 弥散系数在非均质多相岩层中的尺度效应[J]. 地学前缘, 2010, 17 (03): 276-280.
[66]董书宁 . 煤层底板原位综合测试及突水危险性评估[J].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1): 116-119.
[67]董书宁 . 对中国煤矿水害频发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J]. 煤炭学报, 2010, 35 (01): 66-71.
[68]董书宁 , 刘其声. 华北型煤田中奥陶系灰岩顶部相对隔水段研究[J]. 煤炭学报, 2009, 34 (03): 289-292.
[69]虎维岳, 董书宁 . Research on the sudden changes 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deep coal mining conditions[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8, 14 (03): 347-351.
[70]石智军, 董书宁 . 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现状[J]. 煤炭科学技术, 2008, (05): 20-23.
[71]董书宁 , 靳德武, 冯宏. 煤矿防治水实用技术及装备[J]. 煤炭科学技术, 2008, (03): 8-11.
[72]董书宁 , 虎维岳. 中国煤矿水害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5): 34-38.
[73]董书宁 . 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展望[J].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03): 1-5.
[74]柴国荣, 徐渝, 董书宁 . 大型科研院所的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 2006, (03): 110-115.
[75]董书宁 ,李保雄. 黄土滑坡的空间预报[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06): 46-47.
[76]董书宁 ,李日润,虎维岳. 元宝山露天矿疏干优化设计[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05): 38-41.
[77]董书宁 ,王经明,高智联,贺兆礼. 煤层底板突水监测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 煤炭工程师, 1998, (06): 13-15+50.
[78]王经明,董书宁 ,吕玲,龚乃勤,高智联. 采矿对断层的扰动及水文地质效应[J]. 煤炭学报, 1997, (04): 27-31.
[79]陈朝阳,王经明,董书宁 ,姜峰,王清龙,高建中. 焦作矿区突水水源判别模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6, (04): 38-40.
[80]董书宁 . 南定矿疏降排水系统最优化设计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5, (04): 39-45.
发表中文会议论文:
[1]董书宁 ,虎维岳.西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水资源策略探讨[C].//2000年西部矿物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0
[2]靳德武,董书宁 ,胡宝玉.邢台矿大青灰岩水文地质条件及疏水降压可行性研究[A]. 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2005:96-100.
[3]靳德武,董书宁 ,刘其声. 带(水)压开采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发展方向[A]. 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2005:25-29.
[4]王经明,董书宁 ,刘其声. 煤矿突水灾害的预警原理及其应用[A]. 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2005:5-8.
[5]靳德武,董书宁 ,刘其声.带(水)压开采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发展方向[C].//2006年“安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2006
[6]董书宁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及应用[C].//2007南方八省煤矿水害防治研讨会论文集.2007
[7]董书宁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及应用[C].//2007北方十省煤矿水害防治研讨会论文集.2007
[8]董书宁 .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及应用[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2007:13-21.
[9]董书宁 . 矿山建设工程水害防治实用技术及装备[A]. 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陕西省煤炭学会.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陕西省煤炭学会:陕西省煤炭学会,2009:74-80.
[10SHI Zhijun,DONG Shuning , et al.煤矿井下千米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及应用[C].//2011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2011
[11]虎维岳,董书宁 ,等.断层影响带煤炭资源安全回采水害防治技术[C].//2011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2011
[12]Hao W, Dong S , Rui C, et al. Technical Status of Mine Water Control in China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M]// Uranium - Past and Future Challenges. 2015
[13]Zaibin L , Dewu J , Shuning D , et al.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 Study on Sandstone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M]// Uranium - Past and Future Challeng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
[14]Practical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in China. IMWA 2013‐Reliable mine water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global mining,2013年8月,第一
[15]Coal mine water hazard accurate detection and efficient control technology based on comprehensive drilling methods,2018年,排名第一(通讯作者),主要合作者:刘再斌,等
荣誉奖励:
参选院士:
1、201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6月2日,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所获荣誉:
1、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2、2011年,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十大创新人物。
3、2012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4、2014年,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突出贡献专家”。
5、2019年,获第二十八届“孙越崎能源大奖”。
6、2020年,获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
7、2020年,西安市首届“市长特别奖提名奖”。
8、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
社会荣誉:
1、2021年12月,被纳入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中国科协拟推荐人选名单,并予以公示。
所获奖励:
1.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矿重大水患探测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排名第1;
2.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矿井下随钻测控千米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排名第2;
3.2018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浅埋煤层富水沙层水害产生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2;
4.2016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硬煤层1800m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排名第2;
5.2016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华北型煤田深部煤层开采区域防治水理论与成套技术研究,排名第3;
6.2019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大型水体旁火烧区帷幕注浆采煤保水技术研究,排名第1;
7.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奥灰水害超前区域注浆治理技术及应用,排名第1;
8.2016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顶板水害形成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3;
9.2015年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骆驼山煤矿特大突水灾害快速抢先堵水与水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1;
10.2014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煤矿井下防治水定向钻进及配套注浆技术开发,排名第1;
11.2014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动水大通道突水钻孔控制注浆高效封堵成套技术,排名第2;
12.2013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基于光纤光栅技术多参数煤层底板突水监测系统及预警技术研究,排名第2;
13.200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煤矿井下千米瓦斯抽放钻孔施工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排名第2;
14.2009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煤矿井下近水平千米瓦斯抽采孔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排名第2;
15.2019年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二等奖--断层影响下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离层突水机理及分区防控技术,排名第1;
16.2019年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二等奖--陕北神南矿区水库旁烧变岩帷幕注浆采煤保水技术研究,排名第3;
17.2018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顶板巨厚含水层涌水机理及主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2;
18.2017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超薄隔水层煤层开采奥灰水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2;
19.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煤矿井下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排名第2;
20.201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动水大通道突水钻孔控制注浆高效封堵成套技术,排名第2;
21.2012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多参数煤层底板突水监测系统及预警技术研究,排名第2;
22.2000年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矿区环境评价地下水预测方法的研究,排名第7;
23.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浅埋煤层突水溃沙形成机理及防控体系研究,排名第2;
24.2014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煤矿井下水害防治与地质异常体探查定向钻进技术研究,排名第2;
25.2013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煤矿井下水害防治与地质异常体探查定向钻进技术研究,排名第2;
26.201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基于光纤光栅技术多参数煤层底板突水监测系统及预警技术研究,排名第2;
27.2008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排名第8;
28.2004年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采矿对非连续岩体渗透系数的影响,排名第2;
29.2019年10月获得第二十八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能源大奖;
30.西部矿区煤层采动顶板涌水动力学机制及水害防控关键技术,2020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
31.煤矿井下千米瓦斯抽放钻孔施工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200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2;
32.华北型煤田深部煤层开采区域防治水理论与成套技术研究,2016年,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2;
33.黄陇煤田巨厚砂岩含水层下高效开采水害主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202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1;
34.2023年,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
光明网报道:
董书宁:打赢治水与保水核心技术攻坚战
2023-05-25 17:52
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的基石,长期以来为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万物皆离不开水,但煤炭和水资源往往共存于一个地质体中。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水体从岩层进入矿井,常造成水害事故,同时导致大量地下水流失而引发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近40年来,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董书宁研究员紧盯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在煤矿防治水领域持续深耕并取得杰出成果,形成系列创新技术,推动煤矿水害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治理为主向治保结合的重大转变。
临危受命,勇当救水队长
突水事故的抢险救援中,如何快速查明突水水源、封堵过水通道控制水情,一直是世界性工程科技难题。这一问题也一直萦绕在董书宁心头。
2010年3月1日,董书宁突然接到相关领导的电话,“骆驼山矿突水了,井下还有31个人!”。那时候,已是西安研究院院长的他,迅速组织大批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处理完手头紧急工作后也立刻奔赴现场。当踏入骆驼山煤矿招待所的时候,相关领导紧皱眉头“我们矿井在西北干旱地区,怎么会出这么大的水?不过,你来了我相信肯定能搞定”。随即他火速组织专家确定救援方案:在矿工可能逃生聚集处施工生命钻孔,增加水泵和排水管路加大排水量,重点在突水的16号煤回风大巷北部修筑“阻水墙”,减小透水量至可控范围。抢险期间,西安研究院参战专家、技术人员在救援现场风餐露宿、昼夜不息,他们和时间赛跑,与严寒抗争,同风沙搏斗,终于在4月5日建成了稳固的“阻水墙”,将残余水量控制到100m3/h以内,并进一步加固注浆充填裂隙。最终,仅用54天就完成了整个封堵工程并开始试验排水,排水试验表明,“阻水墙”耐受住了2.3MPa水头压力的考验。也就是这项突水封堵工程,他们团队创造了世界采矿史上同等条件下突水封堵用时最短记录,99.9%的堵水率也得到了国家安监局和相关煤企的高度认可。仅在2008~2022的15年内,他带领团队研发了矿井突水控制注浆高效封堵技术,先后承担了20余项矿井突水治理工程。作为团队带头人,董书宁总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在事故发生时沉着冷静,挽矿井之将倾,救工人于水患。
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抢险现场
砥砺深耕,突破治水瓶颈
每次突水抢险过程中,董书宁会问自己“为什么突水事故时有发生,能否在灾害发生之前避免”。虽然这也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但他无论身处何处都在时刻思考着。
2009年,河南焦作煤业一位总工程师到西安研究院咨询碎软煤层瓦斯抽采定向钻孔成孔问题,董书宁召集相关专家,和这位总工程师及随行人员一起讨论技术方案。在讨论过程中,董书宁突然想到,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的主要原因在于垂向断裂构造区极为薄弱,如果采用类似于瓦斯抽采钻孔这种顺层定向钻孔注浆,就可以更大范围的揭露并加固这些薄弱区,有效治理水灾隐患。因此,他提出变常规井下穿层斜孔为顺层定向钻孔进行注浆治理煤层底板水害。但是,这项看似简单的变化存在很多难题:水平孔注浆浆液如何扩散?灰岩地层硬度大、水压高,定向钻孔如何施工?如此大规模注浆如何控制浆液?这些都给他的团队提出了新的难题,其中的大多数基础理论、技术装备都属于行业空白。为此,董书宁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室内测试等工作,并在焦作赵固一矿煤层底板含水层定向长钻孔注浆试验工程中取得显著效果。之后,他们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研究,创建了煤层底板水患超前区域探查治理技术体系,使有效注浆孔段率提高了80%以上,单孔平均注浆量提高5倍以上。现在,这项技术在澄合、淮北、邯邢等10余个矿区20余座矿井广泛应用,治理后的矿井均未发生突水事故,已然成为我国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防治的主要技术,突破了我国煤层底板水患治理的技术瓶颈,也成为了西安研究院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放水实验井下水量观测
积极探索,践行保水使命
从元宝山露天矿勘查项目伊始,董书宁就意识到西部矿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自“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炭开发重心逐步西移,陕甘宁蒙青疆6省份煤炭产量现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4%左右。但由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带来的矿区水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如何既安全地把煤采出来,又能最大程度的保护水资源?”这是董书宁发出的疑问。
董书宁带领团队在近30年的不断凝练和总结中,提出并践行了“治保结合、治用结合”这项解决煤—水矛盾的法宝。他们探索研究揭示了煤层顶板含水层泄压涌水的动力学机制,摸清了矿井涌水动态变化规律;形成了煤层顶板水控制疏放技术,消除矿井涌水峰值确保安全生产;开发的矿井强渗透含水层帷幕截流保水技术,彻底消除了地表水渗透补给造成的矿井高强度涌水现象。他们积极响应国家保护黄河的号召,2021年牵头申报了“黄河流域中段矿区(煤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并承担了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创新创业基金重点项目,持续开展西部煤矿区水害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发,带领团队持续践行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的理念。
“十三五”末以来,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如火如荼,煤矿水害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智能化转型,也成为新时代煤矿智能化地质保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7年,董书宁就带领团队开始了煤矿水害远程诊断与防控云平台研发,依托这一平台,结合矿区水资源保护利用新需求,团队正在开发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智能管控平台,有望成为破解煤矿智能化建设煤—水矛盾的新利器。
在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董书宁获得了无数奖励和荣誉,有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以及孙越崎能源大奖、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奖。面对这些荣誉,他时刻不忘初心,始终牢记使命,虽年过花甲,仍坚持科研工作。董书宁常叮嘱他自己的学生,“我们水文地质工作者,一定要注重现场工作的磨炼,扎扎实实做到学中干、干中学”。他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截止目前,已培养了15名博士和9名硕士研究生。让他们欣喜的是,在管理部门与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煤炭行业已经撕下了“高危行业”的标签,正在加速实现由“黑”变“绿”的转型,这为煤矿防治水工作带来了新契机。他也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集聚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打赢煤矿防治水与水资源保护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为推动煤炭行业安全绿色低碳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科学中国人报道:
中煤科工:科创托起能源梦,煤海深处写春秋
2020-12-10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大楼
能源梦,强国梦。煤炭资源是关系着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更是保障一个国家强盛发展的底气。长期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据70%左右,一直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煤炭的勘探与开发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煤炭行业还伴随着安全状况较差、管理水平不高、技术粗放、资源采出率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探索一条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正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身上背负的使命所在。
西安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经过六十四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煤炭系统专业从事煤炭地质与勘探及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回首这六十四年的春华秋实,是一部与国家、与时代同步前进的历史,是几代西安研究院人薪火相传,将个人事业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始终以推动煤炭科技进步为己任,以解决煤炭地质勘探及煤矿安全领域的重大疑难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不辱使命,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用精诚和智慧、勤劳和汗水书写着西安研究院不断发展的历史鸿篇。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西安研究院成立六十四年来,一直是煤炭行业促进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承担了国家、省、部等各级科研项目179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及省、部级等各类科技奖项350项,拥有有效专利336项(其中发明专利186项)、软件著作权150项,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111项,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六十四年砥砺求索,六十四年风雨兼程,西安研究院上下一心,带着历史的传承和新时代的激情一路走来,在西安研究院董事长、党委书记董书宁看来,历经一个甲子的时光流转,西迁时的筚路蓝缕,改制后的革故鼎新,现在的令人瞩目,都不过是几代西安研究院人不忘初心的再次出发。
董书宁
传承:血液里流淌着报国的基因
时光回到1956年,年轻的共和国正值百废待兴之时,煤炭工业部成立了北京煤田地质研究所,这是西安研究院的前身。研究人员大部分是由煤炭部地质总局调配的,国家又分配了一批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当时,北京煤田地质研究所设立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各研究室,与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及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密切配合,承担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所规划的、有关煤田地质研究题目中的部分任务,同时根据煤炭部地质总局及所属各勘探队的需要,研究和帮助解决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北京煤田地质研究所的建立,在煤炭工业的历史长河中亮起耀眼的光辉。第一代煤炭科技工作者为了建构更先进、更快捷通向地下宝藏的井筒和巷道,不畏艰险,无私奉献,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投身于壮丽的煤炭科研事业,用勤奋和敬业燃起生命的火焰,用智慧和业绩开启了灿烂的历程。
“西迁”,是一场伟大的拓荒和奋进的工程,许多高校及科研院所,他们为服从国民经济的布局、服务西部地区建设而进行的搬迁,既为国家的西部开发保留并积累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也为推动中西部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西安研究院正是其中一分力量。1965年,研究所迎来了建制以来的第一个转折点——服从国家的安排,由科研条件相对完备的首都北京整建制搬迁到了西安。第一批工作人员从繁华的北京来到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斗志昂扬地投身祖国西部建设,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此次迁址,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更是凝聚着西安研究院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将责任写入生命、以信仰创造奇迹,这成为西安研究院的先天基因,也极大振奋了整个西安研究院人的精神世界。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16字的“西迁精神”已深深厚植于西安研究院的血脉之中,随着时代的变革,历久弥新,经久不绝。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研究院人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之路,不断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创新的新模式。
1999年,西安研究院走到了建制历史上的又一个转弯处,转型为科技型企业,它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大后方被推向了市场经济浪潮的最前沿。转制后的西安研究院,坚定不移地走企业化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人才和品牌优势,全面向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进军,加强科技创新,重点开展了煤层气开发、瓦斯抽采、矿井地质构造探测和矿山水害抢险与防治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发展科技产业,建设产业基地,推进主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
从事业单位到企业,不仅是单位性质上的变化,更主要的是管理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蜕变,表现在方方面面。一是由事业化运行的体制机制到积极探索企业化运行的新机制;二是强化市场意识和观念,开拓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发挥西安研究院的科研创新优势,发展技术、工程及装备等科技产业并逐步做强做大,初步形成板块和链条,支撑了转制后的快速发展。
也是从1999年起,董书宁开始担任西安研究院的副院长,他深知面对严峻形势,要不等不靠,转观念、抓机遇、求发展才是最核心的。时代从不会停下脚步等待观望者与犹豫者,只有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科研要与市场对接。”痛定思痛后的西安研究院人终于在与市场经济大潮的多次搏击中获得了生存制胜的法宝。在全院干部职工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西安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建设、管理提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煤炭行业的影响力快速提高,职工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院容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
实践证明,转企改制为西安研究院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淬火提炼中,新一代骨干力量一个个成长起来,成为带领西安研究院走向创新又一航程的“排头兵”。当风雨过后,大海永远青睐于时代的弄潮者。再出发的西安研究院已经不是一叶在海面上孤单探索的小舟,在历经60多年风雨沧桑之后,它已经成了一艘能够劈波斩浪的旗舰。
深部煤炭资源原“973”项目启动会
担当:科技打造煤炭行业巨舰
当今世界,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研究院人所经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是其中一条路,那么,今朝不同往日,创新已然成为西安研究院人自主选择的“攀登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始终关注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西安研究院在改革发展的新航程上,始终不忘要以科技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占据行业发展制高点。围绕煤田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四大专业和科学研究、“四技”服务、装备制造及工程施工四种业务类型,逐步形成了资源勘察与开发、矿山安全技术与装备、地质与环境工程三大业务板块,精细地质勘探与煤层气资源开发、矿井水害防治与救援、智能化钻探装备制造、特殊地层与特种工艺钻进、矿井综合物探、地质灾害治理六大核心技术和资源勘探工程、矿山水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煤层气(瓦斯)抽采工程、物探工程、钻探/钻井工程、钻探装备制造、物探仪器制造等九大优势产业,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装备供应及工程承包一体化服务,科技产业取得突出成效。
西安研究院目前建有国家安全生产西安勘探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甲级)、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国家级中心两个实验室(矿井突水条件识别与鉴定技术装备实验室、矿山水害鉴定与治理技术模拟实验室)及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三个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煤层气基础重点实验室,工程地质重点实验室,煤田地质、矿井地质和地质勘探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水害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依托单位;是国家能源煤炭勘探技术装备评定中心、陕西省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与陕西省煤矿井下钻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在资源勘查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依托精细地质勘探与煤层气资源开发核心技术,利用在煤田地质、煤层气测试评价、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技术服务、工程设计和工程承包方面同步发展,形成了集勘查设计施工(钻探、地震、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综合研究于一体的煤与煤层气资源勘探工程产业。煤层气测试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共完成2100余口煤层气井气含量测试和1250多口煤层气井的试井测试。2000年以来,在陕西蒲白、彬长、吴堡、永陇、榆神、榆横、宁夏韦州等矿区以及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家承担煤炭勘查项目30余项,在陕西老爷岭、北马坊、高家堡、杨家坪以及内蒙古农乃庙、河南夏邑韩口、新疆等地开展地面地震找煤单项工程60余项,为发现和探明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煤田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矿山水害治理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矿山水害防治研究与服务的专业机构,专门研究解决煤矿在勘探、基建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水文地质技术难题,是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单位。西安研究院矿山防治水工程产业是以矿井水害防治与救援核心技术优势为依托,集成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煤田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四大专业人才、技术和装备优势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业务包括矿井水文地质精细勘探、重大水害隐患治理和重大突水灾害应急抢险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几十年来,主持完成全国95%以上的煤矿重大淹井灾害的应急救援和治理,堵水率达100%,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重特大水害隐患排除和水灾应急治理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矿山水害防治领域始终占据着领军位置。
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产业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为基础,借助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地质等多专业综合优势,依托地质灾害治理核心技术逐步发展成为西安研究院优势产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边(滑)坡加固(治理)、采空区治理和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察设计、评估评价、模拟分析、试验测试、监测检测和施工。
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以环境保护与地质工程专业为基础,积极拓展治理工程业务,逐步形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矿井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先后完成“桑树坪矿矸石山治理”“略阳县茶店磷矿治理”等地质环境治理的可研、勘察、设计、施工项目10余项;完成了“韩城矿务局王峰煤矿建井期水处理工程”“大佛寺煤矿井下水处理站反渗透处理工程”“黄陵矿业一号井矿井水处理站EPC总包工程”等项目,并不断向废气治理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方面拓展。
在煤层气(瓦斯)抽采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借助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多专业协同优势,提供煤矿区煤层气(瓦斯)地面、井下抽采工程设计、施工及工程总承包“一站式”服务。2008年以来,先后在陕西、山西、安徽、河南、四川、黑龙江、贵州等地完成煤层气抽采试验井近50口,创造了我国侏罗纪低煤级煤层气井单井日产量连续三年稳产1000m3以上新纪录和碎软低渗煤层地面煤层气井日产气量10000m3的新纪录。2010年以来,井下瓦斯防治业务向瓦斯防治工程拓展,完成瓦斯综合探测与瓦斯抽采工程项目10余项。
三维地震野外施工现场
在物探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依托矿井综合物探核心技术和地面物探研究基础及技术装备优势,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服务于煤炭资源与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的物探工程产业,业务包括地面二维、三维地震,瞬变电磁,高密度电法和井下槽波地震,直流电法,瞬变电磁,音频电穿透等勘探工程,服务遍及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宁夏、甘肃、江西、新疆、辽宁等矿区。
在钻探/钻井工程方面,西安研究院充分利用特殊地层与特种工艺钻进核心技术优势,利用自主研制高端钻机,结合引进高端设备,积极开拓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水害防治钻井工程和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地质异常体探查、探放水钻孔工程等业务,并以地面对接井、水平井施工技术与工艺、分段压裂、射流等增透技术为突破口,对外开展地面煤层气抽采定向钻井工程总包。
2019年10月22日,西安研究院应用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及装备在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进行钻孔工程示范,完成了主孔深度3353m的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钻孔,打破了2019年年初自己创造的2570m超长定向钻孔的孔深世界纪录,再次创造了我国井下定向钻进新的世界纪录。3353m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孔的成功实施,是井下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发展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井下定向钻进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促进煤层大区域瓦斯超前治理、以孔代巷工程、水害防治及地质勘探等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钻探装备生产车间
在钻探装备制造方面,西安研究院钻探装备制造现有5个生产车间,厂房面积约38000m2,检测试验用房面积约4000m2,共有各类先进的专业加工设备230余台。目前已具备年产1500台钻机(包含分体钻机、履带钻机、车载钻机及其他装备)、30万根钻杆(包含外平、螺旋、随钻测量、三棱、打捞及地质/石油钻杆)、71500只钻头(包含硬质合金、金刚石、金刚石复合片、锚杆、煤层气/石油、扩孔及潜孔锤及配套钻头)的能力,是全球生产能力最大的坑道钻探机具生产基地。
在物探仪器制造方面,西安研究院物探仪器制造用房面积约660m2,检测试验用房面积约2000m2,设有电装、调试、装配、检验、机加工、产品老化、充放电、特殊工艺、标定、维修等专业工作室。主要生产煤矿井下巷道顶底板、侧帮、掘进前方含水异常探测、小构造探测及矿井水情监测监控等各类物探仪器20余种,具备年生产2000余台套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煤炭企业,是国内生产矿井物探仪器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单位。
董书宁荣获第二十八届孙越崎能源科学大奖
奋进:凝心聚力的团队精神
西安研究院在岁月洗礼中经受住一次次考验,艰苦卓绝的攻关历程不仅不断提升着科技成果的性能,对于全院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心理也是一种淬炼。他们在锤炼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我国煤炭行业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为我国的行业发展不断培养领军人才。
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凝心聚力的大团队,有这样一群同甘共苦的奋斗者,我们的事业才能很快地向前推进。”董书宁一语道出西安研究院快速发展的秘诀,“我们明白要干成一件事,必须先要把共识凝聚,思想统一,剩下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众所周知,煤炭行业的艰苦不言而喻,不要说常年在一线打拼的工人,就是科研人员也要经常下井、出野外、跑沙漠、战戈壁、穿越黄土高原,去做各种试验,承揽工程,一年出差在外200天以上更是家常便饭。
作为一支作风过硬的团队,西安研究院人都懂得,话说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正是这种对于科技创新的追求和工作的忘我奉献精神,使得西安研究院人攻克了戈壁、沙漠、黄土塬等煤炭勘探的“难点”和“禁区”,不断攀登煤田地质勘探科研高峰,以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装备研发为突破口,开展煤矿井下构造、水害探测科技难题的攻关,取得丰硕成果,构建了以煤为主、多种资源协同勘查的综合勘查理论体系,形成了以三维地震与瞬变电磁、矿井电法、槽波地震等为特色的系列化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了煤层底板高承压奥灰岩溶水害隐患地面区域超前治理的新技术,不断创造并刷新煤矿井下顺煤层超长定向钻进孔深世界纪录,并在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抢险救援中屡建奇功。
科技兴国,最稀缺和宝贵的一直是人才!西安研究院的领导班子深知,人才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他们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财务制度和内部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坚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坚持资本投入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创造条件,推动骨干人才的使用与培养。
他们加强人才制度建设。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为科研、技能、营销、管理各类人才提供成长通道,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打造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使之成为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
他们注重人才激励政策。畅通科技人才晋升通道,技术高级岗位对应享受中层待遇;实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体系紧密结合,鼓励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实现高精尖人才的价值增值。
他们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硕士、博士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5%;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制定了《西安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简化聘用和考核程序,提供政策支持和补贴待遇;借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博士后,按入职博士对待,提高政策支持和补贴待遇。
他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先后组织了三期共45名技术骨干赴纽约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修学习,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技能4种类型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养体系。近3年开展职工培训123项,共有8200余人次参加;通过科研项目培养青年人才,积极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申报并参与科研项目,通过锻炼使其快速成长;利用西安研究院内部专家和研究生导师资源,为青年科研人员配备专业导师、师傅,实行“传、帮、带”,加速其成长。
他们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建立起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队伍及一级、二级、三级专家队伍,培养行业(领域)领军人才;通过打通各类科技人员成长通道,构建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人才梯队;通过科技人员动态管理、双向选择,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西安研究院再次刷新我国井下定向钻进孔深世界纪录
未来: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
科技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董事长,董书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全面创新。西安研究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覆盖传统四大专业“院级研发中心+研究所”的自主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不断整合外部资源,加速多学科技术成果和煤炭行业的融合创新。
西安研究院围绕煤炭地质保障的主要任务进行科技创新,在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开采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依托煤田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四大专业,西安研究院在煤炭行业最早提出了“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的概念,在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和公益性研究方面,研发了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2020年3月初,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目标,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对地质保障技术的要求。煤矿智能化开采凝聚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共识,不但成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还为今后煤炭地质保障系统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际上,从2011年起,西安研究院就开始并持续开展了智能探测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在智慧煤矿和智能化开采这一复杂的系统面前,已经完成了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随采地震探测技术与装备的工业性试验,实现了对回采工作面内部静态地质异常体的高精度智能探测,开展了煤矿开采动力地质灾害的微震、视电阻率动态监测预警,初步实现了智能工作面三维地质透明化,以及透明工作面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与“三机协同信息互馈”。在智能掘进工作面的地质透明化方面,他们依托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将定向钻探与钻孔物探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前方“腔状”二维空间地质透明化,正在开展基于煤矿井下掘进机震源的智能探测现场试验。
未来的智慧矿山是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的最高形式,它将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机器人化装备等,形成自主感知、万物互联、自学习、自决策、自控制的高度智能系统。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透明矿井的基础之上,要求煤炭地质保障系统不仅要在精准探测技术上实现颠覆性创新和跨越式发展,还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三层架构下的全息透明,并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基于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将大幅提升矿井地质信息监测,以端边云融合模式,构建透明矿井综合感知指标体系,实现人—机—环的协同管理。
为此,西安研究院组建了透明矿井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所,并于2019年创建了深圳研发中心,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国内外的最新成果,实现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加速融合,打造智能开采时代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升级版。
过往、今日的影像交织重叠,西安研究院站在承往启今的时间纵轴之上再度启航。六十四年风雨如磐,六十四年砥砺求索,西安研究院始终聚焦国家需求,扎根三秦大地,守望着煤炭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履行着实业报国的时代担当!又一次出发,面对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时代召唤,薪火相传的西安研究院人,一样会用奋进的壮歌,守候投身民族产业的不变初心,乘风破浪,续写新的篇章!
经济参考报报道:
守正出新 行稳致远——记中国煤科一级首席科学家董书宁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煤炭工业还伴随着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探索一条煤炭工业安全、绿色、高效的发展之路至关重要。这也正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肩负的社会责任。
西安研究院1956年建院,1965年从北京整建制迁往西安,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煤炭行业专门从事煤田地质与勘探的大型科技研发实体,是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具有突出综合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参加工作的37年间,董书宁是西安研究院发展的亲历者、见证人和领航人。
董书宁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一级首席科学家、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矿山水害防治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工作,创立了煤层底板水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和顶板水治保结合的水患防控技术体系,消除了大量煤层顶、底板水害威胁,破解了水灾快速封堵的世界性工程科技难题,为我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求知若渴,在艰苦磨炼中砥砺前行
1984年,在祖国的大西北,兰州大学校园里,董书宁在家人、同学的不解中,做出决定,放弃留校任教机会,毅然决然地前往当时的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现西安研究院)报到,投身我国煤炭工业建设的浪潮之中。因为他深知,时值我国工业爆发式发展时期,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在开发利用的同时正面临着严重的矿井地质灾害威胁。工业经济发展如果缺少基本的能源供应,将会处于“贫血、失血”状态,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为此,他放弃了安逸、舒适的校园环境,跟随老师傅们一起,到偏远的野外参加矿井水害防治工程项目。面对现场的诸多困难,“学思践悟”的思想一直指引着他勇毅笃行,躬耕不辍。一次现场方案讨论中,他提出了与多数人不同的观点,在大家的质疑声中,他用整整一个通宵重新推算了设计方案中的几项重要参数,用详实的设计报告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现场专家们的高度认可。此后,他在众多专家师傅的指点下,充分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精神品质和宝贵经验,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工业性试验、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创新等科技攻关项目。此外,他还先后负责或参加了峰峰、邢台、邯郸、焦作、元宝山等众多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咨询服务和工程项目。
攻坚克难,引领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发展
时间来到1999年,得益于多年的基层锻炼和扎实工作,年仅38岁的董书宁已成长为煤矿水害防治领域小有名气的专家,任职西安研究院副院长。也正是这一年,全国242家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正式吹响号角,西安研究院从科学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被推向了市场经济浪潮的最前沿。未来该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时代从不会停下脚步等待观望者与犹豫者,只有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作为当时分管经营的副院长,他深知要转观念、抓机遇、求发展,坚定地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营销龙头作用,紧盯客户需求,以解决煤炭行业重大科技难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对接”。因此,他积极配合时任院长狠抓科技产业建设。这一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转变,让西安研究院在追逐市场经济浪潮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存制胜的关键法宝,顺利渡过了转制带来的阵痛期,全面向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进军。
2006年,在担任西安研究院院长之后,他带领全院上下以“引领煤炭科技进步、支撑煤炭安全高效开发”为使命,以解决煤炭地质勘探及煤矿安全领域的重大疑难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并重,在煤炭资源综合勘探、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矿山水文地质与水害防治、钻探装备研制、地球物理勘探和绿色矿山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出了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质保障技术和装备,解决了煤矿在勘探、基建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和行业口碑,赢得了专家学者和市场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积极推动发展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思路,解决了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在煤矿带压开采、突水预测预报、底板水害超前区域治理、矿区水资源评价与优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他多次亲自领队或组织团队参与我国矿山事故抢险救援。“我们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集众所思、聚众所能,全力以赴”,面对每一次的抢险救援任务,他认为是西安研究院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正是有一批像他一样专业技术过硬、将煤矿水害防治视作己任的专家,西安研究院才能在国内外树立起煤矿防治水的“金字招牌”。
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凭着他与团队的坚持,研发形成的煤矿井下千米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煤矿重大水害防治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分别获得了2012年和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耕传统、拥抱未来,谱写绿色智能发展新篇章
“我们煤炭人怎样既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又保护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董书宁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对此,他坚信“治保结合、治用结合”一定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必由之路。
围绕这一理念,早在2013年他就带领团队开始了煤矿水害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协同技术的研发。至今,顶板水控制疏放技术、水库旁帷幕保水技术、底板灰岩超前区域注浆改造(保水)技术、露天煤矿连续墙帷幕保水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和成果已经在全国20余个煤矿区推广应用,减少了大量的水资源流失。
作为学术带头人的董书宁,坚定地提出“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依靠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契机,作为牵头人的他,联合长安大学成功申报了“黄河流域中段矿区(煤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智能开采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煤炭开采,地质先行,为配合智能开采,他积极推进煤炭地质保障技术体系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他倡导并先后搭(组)建煤矿水害防治远程服务云平台、透明矿井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所、西安研究院“深圳研发中心”等,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国内外最新成果,实现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加速融合,打造智能开采时代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升级版。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的帷幕就此拉开。站在承往启今的时间纵轴之上,面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新使命、新需求,董书宁表示:“我将和团队一道守正出新、行稳致远,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和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煤炭报报道:
扎根现场的煤矿防治水专家
——记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一级首席科学家董书宁
个人简介
董书宁,1961年生,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一级首席科学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委员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防治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煤矿地质灾害组组长,国际矿井水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吉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期刊《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SCI收录)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董书宁长期从事矿山水害防治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工作,创新了煤层底板、顶板水害防治理论,构建了“采前主动预防—采中监测预警—灾后快速治理”全过程水害防控体系,解决了水害超前预防、水资源协同保护、水灾快速治理等难题;主持或参与完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国家工业性试验、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创新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8项,第四届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奖(2020年)、第二十八届孙越崎能源大奖(2019年)、西安市首届“市长特别奖提名奖”(2020年),荣获“西安高新区年度十大创新人物”(2011年)。
记者第一次见到中国煤矿防治水专家、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首席科学家董书宁是在2019年10月的第二十八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在那次颁奖大会上,董书宁获得孙越崎能源大奖。当时,记者与他初步约定采访,却一直未能成行。7月10日,周六下午,记者在西安终于采访到了刚出差回来的董书宁。
01
一年少则六七个月,多则八九个月在现场
董书宁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当地小有名气。1980年,他参加高考,填报了当时兰州大学最好的化学专业。虽然总分达到了要求,但单科成绩没有上线,他被调剂到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既来之,则安之。他上午上课,中午吃完饭休息,下午有课就上课,没课就完成作业、锻炼身体。晚上的时间他也不浪费,要好好利用。没有固定的教室,董书宁就随便找个教室或者在图书馆找个位置学习。有时候实在找不到,他就在宿舍学习。大学时光在充实的学习中快速度过。
1984年,董书宁大学毕业。当时,大学毕业生很少,全国哪儿都缺人才。董书宁又是班长,学校希望他留校工作。除了兰州大学,北京一家不错的设计规划单位也伸出了橄榄枝。经过一番思考,董书宁选择了原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该单位即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前身,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
“以前,村里的生产大队队长工作干得好,就被推荐到铜川的煤矿去工作。”这给董书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蓝田靠秦岭比较近,“过去都烧柴火,谁家能烧煤的话,会让人很羡慕。”当时,全国煤炭生产紧张,西安研究院是煤炭科研单位,研究的又是地质勘探、煤炭开采地质条件相关内容,能够接触到现场生产实际,董书宁觉得很实用。
来到西安研究院,董书宁被分到了西安研究院水文地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做科研,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观察,各类研究手段齐上阵。学校里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他都能灵活运用,没学过的也能即学即用。
一般情况下,西安研究院给每位新员工安排一名师傅。有一次,他的师傅让他把用于地下水模拟计算的计算机程序语言ALGOL60转换成FORTRAN。这两种语言董书宁都没学过。师傅有些犯难,担心董书宁不会这两种语言,难以按时完成工作。
董书宁让师傅给他3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自学了ALGOL60和FORTRAN,最终,在2个月内完成了转换(重新编译)工作。
当时,水文地质研究所只有几台电脑,平均约10人用1台电脑。西安研究院有1个计算站,功能比普通电脑强大,运算速度更快,大家有一些大型计算都到那里去算。但是白天人多,计算站的运算速度就会变慢。
于是,董书宁就等计算站晚上没人后再去工作。那时候年轻,精力充沛,他在计算站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累了再回去休息一会儿。到下午、晚上,别人下班走了,他又开始继续工作了。
除了在单位上班,董书宁大多数时间在各煤矿现场工作。井下放水、地面抽水试验,打钻、取芯,水位、顶板底板岩层破坏观测……一项项具体工作既是科研日常,又让他对煤矿生产实际有了更多了解。
一些矿区比较偏僻,通信不便,董书宁和单位、家人联系都靠写信。现场工作完成了,他准备回西安,就给领导写信请示。领导收到信后再回复。一来一去,从定下来要回,到真正离开,一般需要10天左右。
在水文地质研究所里做项目时,董书宁一年少则六七个月,多则八九个月都在现场工作。即便是在担任西安研究院副院长之后,他一年在外出差的时间也有四个月甚至七八个月。工作以来,他连续在外出差超过半年的有4次。
刚进入西安研究院,董书宁就参与到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华北典型煤矿奥陶系灰岩水上开采(防治水)技术”的研究中。之后,他又参加了2期国家工业性试验项目,承担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项目。项目资金来源各异,研究内容却都围绕着煤矿防治水展开。
一工作就参与到各类大型科研项目中,董书宁认为自己很幸运。大型科研项目,规模大、涉及的研究内容多、比较综合,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要求高,同时参与的人多,有更多机会向别人学习。
在机遇与努力双重作用下,董书宁快速成长为煤矿防治水领域专家。1999年,董书宁担任西安研究院副院长,2006年担任西安研究院院长。
2013年7月,董书宁(右二)陪同陕西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领导参观西安研究院钻探装备生产车间。
02
改变底板加固方式,解放超3亿吨煤炭资源
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煤炭主产区都在中东部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关中地区、淮南、淮北等地。这些区域开采的煤在地质上多属于石炭—二叠系煤。在这一开采煤层下方,普遍发育有极为富水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开采煤层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间有一层隔水层。
隔水层有薄有厚,如果太薄的话,一则容易被水压冲破,二则可能有构造或原生裂隙,三则可能受到采煤活动影响,底板被破坏,进而发生水害事故。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薄则数百米、厚则数千米,含水量丰富、水压大,难以通过疏水降压等方式保障开采安全。其更可行的保护措施是加固或增厚隔水层。
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一些学者和煤矿技术人员开始探索通过注浆、加固隔水层或将含水层顶部改造成隔水层等方法,避免水害事故发生。
传统的隔水层加固方式是施工穿层孔,也就是与煤层底板垂直或以一定角度往目标治理区域打穿层钻孔,然后往孔里注水泥浆等材料,加固隔水层。但是穿层施工有效孔段短,盲区范围大,改造效率和可靠性较低。
如何让底板水治理更安全、高效、经济,是董书宁一直在研究思考的问题。
2009年,河南焦作煤业公司一位总工程师向董书宁咨询瓦斯抽采钻孔成孔问题。焦作矿区的煤层比较软,钻机在软煤里容易抱钻、卡钻,影响钻孔施工深度和瓦斯抽采效率。
董书宁召集西安研究院钻探方面的专家,和这位总工程师及随行人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在讨论过程中,董书宁突然想到,底板加固、含水层改造钻孔成孔也可以采用抽采瓦斯所用的定向钻进技术和装备。因此,他提出变穿层钻孔为顺层钻孔,利用顺层定向长钻孔超前区域治理煤层底板水害。
顺层钻孔就是顺着目标治理区域沿岩(煤)层走向打孔。治理同样大的区域,穿层钻孔需要打几十个甚至更多,而顺层钻孔只需要打几个。
不过打顺层钻孔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穿层钻孔一般只需要打几十米,而顺层钻孔则需要打上千米,偏斜率控制难度大,再加上灰岩硬度大、成孔难,对钻头等钻具提出了更高要求。
董书宁带领团队利用西安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煤矿井下千米定向钻机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场实践显示,钻孔轨迹水平偏差小于千分之五,垂直偏差小于千分之一,钻进效率提高3倍以上。定向长钻孔有效孔段率由常规钻孔的15%提高到85%,消除了注浆盲区,平均注浆量比常规钻孔提高5倍以上,改造效率和可靠性显著提高。
该技术方法应用10多年来,累计解放受底板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超3亿吨。
2018年12月,董书宁(右)在神东保德煤矿井下超长定向钻进试验现场调研。
03
借鉴大江截流,快速封堵过水通道
煤矿防治水工作重点一方面是预防,尽量避免灾害;另一方面是万一灾害发生了,如何快速治理。
据了解,水害发生以后,抢险人员一般先在动水环境下快速封堵过水通道,之后要找到出水源,进行根治。快速堵住过水通道、找到出水源、堵住出水源,都不是简单的事情。随着我国煤炭资源整合、采深加大,煤矿水害隐蔽致灾探测难度进一步增大。针对这些问题,董书宁带领团队逐一攻克。
针对过水通道封堵,抢险人员以往主要在巷道上方打孔,然后在动水状态下往巷道里灌注骨料、水泥浆,才能把巷道堵住。事故救援时,紧急情况下打孔的直径不会太大,顺着钻孔往巷道里灌注的骨料粒径不能太大。在水的冲击下,有时候,骨料在巷道里最远能被冲出2千米,不仅浪费材料,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堵住过水通道。
为此,董书宁带领团队借鉴大江截流,发明了动水条件下过水通道封堵可控注浆工艺及组合钻具、大断面过水通道“一步法”淤积层置换技术。
“钻杆内挂个袋子,钻孔打通后,通过特殊工艺把袋子从孔底抛出,进入巷道就张开了,然后再往里注浆。骨料和浆液灌到袋子里,就不会被冲走。”董书宁介绍,袋子很大(最大可达28立方米),通过这种方法,可能两三个袋子就把巷道堵住了。
不少突水事故是由隐伏陷落柱导致的。陷落柱就是灰岩在被反复侵蚀中形成的垂直柱状溶洞,陷落柱突水是因其导通了开采煤层和含水层,要找到陷落柱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并不容易。针对此问题,董书宁带领团队研发了地面、井下综合物探精细探测等技术与装备。
针对突水水源封堵,董书宁带领团队研发了水泥—骨料反过滤快速封堵技术。“以陷落柱突水为例,我们先从顶部往陷落柱体内打孔,往孔里灌注沙石、炭砟等粗颗粒骨料。”董书宁介绍,“然后再在旁边打一个定向孔,往孔里注水泥浆液。”通过这种方法,骨料和水泥浆液在柱体内混合凝固,灌注效果显著。
2010年,内蒙古西部某基建矿发生透水灾害。接到通知后,董书宁和西安研究院的技术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经过分析,董书宁等人推测出可能是巷道隐伏陷落柱导致的突水。
探查到陷落柱位置后,董书宁等人针对现场情况,提出了突水通道水泥—骨料反过滤快速封堵技术。利用该技术,抢险人员用了31天就完成了突水通道的封堵任务,创造了世界采矿史同等条件下注浆堵水用时最短纪录。
2015年,由董书宁牵头研发的“煤矿重大水害防治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技术在全国100余处煤矿推广应用,有效减少了煤矿重大水害事故,提高了我国矿山水害抢险救援水平。
虽然很早就走上了科技经营与科研管理岗位,但董书宁从来没有离开过科研一线,还因工作需要担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大型科研项目和技术咨询与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围绕煤矿水害防治,他还在煤矿开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矿井水灾害防控与远程诊断平台建设、顶板水控制疏放、侧向帷幕截流等方面提出相关理论、技术,并进行实践应用。
2020年8月,董书宁不再担任西安研究院院长,专职开展科研工作。目前,他负责的“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识与水灾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即将结题。该项目包括动态突水预测预报等8个课题。
“现在,好多技术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还需要继续攻坚,封堵能不能更快速一些,探查更准确一些,底板水、顶板水预防更可靠一些。”董书宁说,比如过水通道封堵,以前钻杆只能带1个袋子,现在我们尝试研究带2个袋子,通过模拟计算等方式,把袋子的强度、材料、扩张方式等从理论上研究清楚。
记者手记
做好科研工作的四种品质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董书宁,做好科研工作需要哪些品质。董书宁回答道:一要有兴趣,必须干一行爱一行,不喜欢就难出成果;二要舍得投入,干任何事就应该钻进去;三要思维发散,不钻牛角尖,同时忌讳做事蜻蜓点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要不断学习。
在短短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这四种品质在董书宁的经历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董书宁是被调剂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他虽然调侃自己当初是被“下放”到所学专业,但上学期间依然认真学习,毕业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煤矿水文地质事业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当不能按照兴趣选择职业时,也许我们可以学会“因选择而热爱”。
从稿件中的一些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舍得投入和不断学习在董书宁的经历中的体现。这样的品质,无需多说,应该是干好任何事情都需要的。
>科研的辛苦体现在不断试错中,科研的成果也产生于不断试错中。思维发散,就是一条路不通了,再想另一条路;就是自己的领域没有好的办法,就从别的领域引入。发散思维也成为董书宁及其带领的团队取得一些代表性科研成果的契机。在与人讨论瓦斯钻孔问题时,他能想到底板隔水层加固新方法,借鉴大江截流,提出动水条件下过水通道封堵可控注浆工艺。
科研工作要探索人类未知的边界,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但科研并不是大众想象中的天才专属的工作,普通人通过学习、坚持,也能取得不错的成就。董书宁提到的四种品质也许不是取得好的科研成果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一定会让工作更上一层楼。扩展来讲,培育这四种品质也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受益良多。
http://www.cctegxian.com/html/news/2021-8-20/2439.html
其他报道:
1 探防治综合系统治理煤矿水患 胡清 中国能源报 2016-06-06 报纸
2 技术上勇于创新、管理上卓有成效——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院长董书宁 陕西煤炭 2011-12-15 期刊
3 落实安全措施 防治煤矿水害 吴红雅 大众科技报 2007-11-04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