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首席科学家:
程建远 ,男,1966年生,陕西乾县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总工程师兼物探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第九届煤炭地质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能源局第一批煤矿智能化专家,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国家煤炭行业物探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是陕西省第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矿井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学术带头人,西安科技大学兼职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AppliedGeophysics》、《煤炭科学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中国煤炭地质》编委,《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等特邀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核心期刊评审专家;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物探专业委员会、国家矿山安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煤炭物探技术与装备、智能地质保障技术
一直从事煤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先后攻克了戈壁、沙漠、黄土塬以及海上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题,提出了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技术,研发出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分析方法与软件;发明了煤矿井下节点式槽波无缆数字地震仪,研发出透射槽波全息透视、反射槽波超前探测以及透射/反射槽波联合探测技术;与物探研发团队一起,创新了煤矿井下随采地震、随掘地震、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为煤矿智能开采提供了三维地质透明化技术与装备的支持。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863、97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11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51篇,授权专利18项,获得5项软件著作权。培养硕士、博士(后)研究生39人。
1999年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2001年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7年入选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工程”,2012年获得“陕西省先进生产者”称号,2013年被选拔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
教育经历:
1983年7月—1987年7月 中国矿业大学 地球物理勘探 学士。
1987年7月—1990年7月 中国矿业大学 地球物理勘探 硕士。
1998年7月—2001年7月 长安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博士。
工作经历:
1990.07-1992.0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物探所,助理工程师。
1992.06-1996.1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物探所,工程师、室副主任。
1997.01-2002.0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物探所,高工、副所长。
2002.10-2004.0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物探所,研究员、副所长、副书记。
2004.02-2006.0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物探所,研究员、副所长、党总支书记。
2006.01-2009.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地震所,研究员、所长、书记,2005年任博导。
2009.03-2010.05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地震所,博导、研究员、所长、党总支书记。
2009.03-2010.05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地震所,院副总工程师、博导、研究员、院副总、地震所副所长、党总支书记。
2010.05-2019.04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物探研发中心,院副总工程师、博导、研究员、院副总、物探研发中心主任、物探党支部书记。
2019.04-至今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博导、研究员兼物探研发中心、深圳研发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
1.2001起担任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2.2010起担任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3.2013起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矿山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4.2014起担任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
5.2014起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5.《Applied Geophysics》(SCI期刊)编委;
7.《煤田地质与勘探》(中文核心期刊)编委;
8.《中国煤炭地质》(科技核心期刊)编委;
9.《煤炭学报》(EI期刊)审稿人;
10.《煤炭科学技术》(中文核心期刊)编委
另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教育部博士后基金、浙江省和重庆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核心期刊的评审专家。
培养研究生情况:
2001年以来,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39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地球物理勘探。
1.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2.矿井综合物探;
3.煤矿地质保障技术。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井下随掘巷道地质异常体动态探测技术与装备,2018YFC0807804,重点研发计划,2018-2021,课题长。
2.煤与煤层气地质条件精细探测技术与装备,2011ZX05040-002,重大专项,2011-2015,课题长。
3.煤矿区煤层气富集区探测技术,2008ZX05040-003,重大专项,2008-2010,课题长。
4.深层煤矿床快速、综合探测体系研究,2006CB202200,973,2006-2010,课题长。
5.煤矿井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与装备研究,科技部专项,主研人员,2007-2009。
6.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属性地质动态解释技术,横向课题负责,2001-2009。
7.三维多波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研究,科技部专项课题组长,2000-2002。
8.“海上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子课题 863计划专题长,1997-2001。
9.煤与煤层气地质条件精细探查技术与装备,“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长。2011-2015。
10.煤矿重大水害隐患探查与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参与人员,2011-2015。
11.综合利用地震资料研究煤厚变化趋势及煤层宏观结构,煤炭部重点项目,参与人员,1987-1991。
12.地震枪式震源研究及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煤炭部一般项目,参与人员,1989-1992。
13.纵横波地震综合探测技术研究,煤炭部一般项目,参与人员,1989-1993。
14.多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煤炭部一般项目,参与人员,1992-1996。
15.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苏北CCSD井地联合观测,国际合作项目计划参与人员,1999-2000。
主要成果:
作为我国煤田地震勘探领域的中青年技术领军人物,攻克了戈壁、沙漠、黄土塬以及海上等复杂地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难关,提出了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技术,形成了矿井多元地质信息融合分析的方法,显著提高了三维地震的解释精度;发明了煤矿井下节点式地震仪,创新了槽波地震的观测系统,开创了煤矿井下二维地震、三维地震、槽波地震以及随采地震实时超前探测的方法技术,解决了井下煤层构造多层次精细探测的难题;提出的煤矿井下被动源探测与多参数、立体监测预警技术,将为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灾害动态预测提供了技术途径。
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863、97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11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10篇,授权专利9项,其中5项为发明专利;取得5项软件著作权。
制定标准:
1 活动断层探测 GB/T 36072-2018 2018-11-13 国家标准
认定成果:
1 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关键技术(二期) 张群;姜在炳;柴建禄;程建远 ;张培河;刘建林;姚宁平;江浩;汪凯斌;景兴鹏;黑磊;降文萍;韩保山;王成;田宏亮;贾建称;连杰;刘柏根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2 微震监测与定位系统研究 王云宏;程建远 ;胡继武;江浩;姬广忠;王季;覃思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4
3 煤矿井下槽波透视技术与装备 程建远 ;江浩;姬广忠;吴海;王保利;王季;胡继武;张庆庆;何文欣;汲方林;王盼;李刚;王云宏;覃思;陆斌;段建华;任亚平;冯家兴;崔伟雄;吴国庆;牛欢;关奇;刘硕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3
4 老空水害隐患综合探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方志有;李俊虎;耿增达;张炳林;赵保平;赵五兵;袁文丰;程建远 ;张金平;郭秀峰;张宝录;胡宏斌;李晓军;马振华;李俊庭;王双银 山西长治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
5 老矿区深部煤炭资源井下综合勘探技术及装备研究 王勇;冯宏;雷贵忠;张典荣;李庆春;程建远 ;赵朋朋;刘广亮;江浩;赵兆;李萍;张鹏;何文欣;朱书阶;刘京科;张军;冯虞;王小波;李勤;沈鸿燕;王有杰;罗奕;吴迪;汲方林;周学明;张广忠;李渊;翟琦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2010
6 黄土沟壑区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治关键技术 王双明;闵龙;王苏健;虎维岳;邓军;谢文兵;范立民;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唐恩贤;程建远 ;宋飞;陈通;李涛;徐文全;司俊鸿;安秀煜;黄克军;冯洁;王悦;王鹏;韩德品;荆升国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7 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技术 程建远 ;赵庆民;杜丙申;朱红娟;朱书阶;杨光明;王西才;马庆福;程三民;李宁;王屹;曲祖俊;刘润合;李艳芳;邹云超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2009
8 三维地震资源信息在北皂海域首采区应用研究 曲祖俊;程建远 ;高明飞;魏兴山;颜世杰;王永全;王兰健;邢程;何树卿;孙桂玉 龙口煤电有限公司北皂煤矿 2005
9 矿井超前探测仪研制及探测方法研究 冯宏;王信文;夏宇靖;王有杰;贾欣池;丛皖平;李庆春;王勇;张鹏;程建远 ;刘芳;张涛;罗奕;石亚丁;曾方禄;高小伟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2005
10 陕西黄陵一号井堵水工程综合物探技术研究 韩德品;赵林章;夏宇靖;程建远 ;李孝波;石亚丁;王永胜;杨战宁;王信文;杨体仁;石显新;季治文;李润民;张时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2001
11 海上多波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研制及解释方法研究 李庆春;朱光明;王玉贵;周绵远;李录明;牛滨华;张叔伦;马劲风;顾汉明;程建远 ;罗省贤;马得堂;王阿霞;赵淑红;孙沛勇 长安大学 2000
12 新疆戈壁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张时元;程云;张才文;林太成;赵力;程建远 ;田胜荣;叶红星;何文欣;王顺祥;胡继武;刘有年;郭恩慧;米宝印;张广忠;白光学;童永生;朱书阶;杜国宏;唐汉平;王保仁;王天形;管辉;何建米;周建波;李俊云;尹秋霞;李景立;张建平;惠俊刚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2000
发明专利:
发明公开:
[1]蒋必辞, 程建远 , 田小超, 王云宏, 张意, 闫文超, 陈刚, 龙彦杰, 刘磊. 基于深度学习的钻孔雷达反演煤岩界面的方法[P]. 陕西省: CN118033544A, 2024-05-14.
[2]王保利, 金丹, 程建远 , 段建华, 关奇, 许明瑞, 陆自清, 王坤, 余俊辉, 沈士安, 肖文杰. 一种钻孔孔间随钻地震超前探测方法和系统[P]. 陕西省: CN118011470A, 2024-05-10.
[3]王保利, 金丹, 豆旭谦, 程建远 , 王坤, 关奇, 董蕊静, 余俊辉, 肖文杰. 一种随掘地震数据采集同步时差提取与校正方法[P]. 陕西省: CN117310817A, 2023-12-29.
[4]王保利, 金丹, 程建远 , 崔伟雄, 王云宏, 覃思, 刘柏根, 聂爱兰. 一种基于行波分离的随掘地震数据脉冲化方法[P]. 陕西省: CN116359995A, 2023-06-30.
[5]蒋必辞, 李萍, 程建远 , 范涛, 李宇腾, 田小超, 王博, 丛琳. 基于多参数的顺层钻孔轨迹控制系统及方法[P]. 陕西省: CN115898369A, 2023-04-04.
[6]金丹, 王保利, 程建远 , 豆旭谦, 王云宏, 张庆庆, 王盼. 一种基于槽波频散特征的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P]. 陕西省: CN113325467A, 2021-08-31.
[7]刘文明, 董书宁, 刘再斌, 程建远 , 陆自清, 韩保山, 李鹏, 雷晓荣. 一种顺煤层巷道掘进地质剖面动态更新方法[P]. 陕西省: CN112862964A, 2021-05-28.
[8]王鹏, 石志远, 王庆, 郑士田, 殷新胜, 程建远 , 靳德武, 苏超. 一种有缆瞬变电磁探管钻孔内采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P]. 陕西省: CN112431586A, 2021-03-02.
[9]程建远 , 蒋必辞, 田小超, 汲方林, 范涛, 赵睿, 王博, 王岚. 一种煤矿井下多参数钻孔物探精细远探测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 CN112112624A, 2020-12-22.
[10]程建远 , 蒋必辞, 燕斌, 田小超, 汲方林, 丛琳, 张鹏, 代晨昱. 一种利用钻孔雷达多次波探测煤层厚度信息的方法[P]. 陕西省: CN112099000A, 2020-12-18.
[11]程建远 , 蒋必辞, 吴敏杰, 田小超, 燕斌, 张鹏, 丛琳, 王博. 一种基于穿层孔测井的煤矿透明工作面构建方法[P]. 陕西省: CN111997585A, 2020-11-27.
[12]唐恩贤, 张玉良, 程建远 , 岳辉, 沈凯, 朱梦博, 马骋. 基于煤层数字化模型CT剖切的采煤机智能截割方法及系统[P]. 陕西省: CN112001982A, 2020-11-27.
[13]蒋必辞, 程建远 , 田小超, 燕斌, 张鹏, 王博, 刘磊. 一种煤矿井下煤的相对介电常数原位测量方法[P]. 陕西省: CN111999773A, 2020-11-27.
[14]朱梦博, 程建远 , 张意, 王博, 岳辉. 近水平钻孔轨迹约束下采煤工作面煤层迭代建模方法[P]. 陕西省: CN111814298A, 2020-10-23.
[15]杨俊哲, 程建远 , 罗文, 郑凯歌, 王振荣, 李延军, 高亮, 戴楠, 高振宇, 赵继展, 张俭, 庞乃勇, 康健, 杨茂林, 江球. 井地联合的煤层坚硬顶板分段水力压裂用综合监测方法[P]. 内蒙古自治区: CN110714750A, 2020-01-21.
[16]蒋必辞, 程建远 , 田小超, 汲方林, 燕斌, 王小龙, 丛琳, 张鹏, 代晨昱, 王岚. 一种基于钻机推送的矿用钻孔雷达精细探测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 CN110259432A, 2019-09-20.
[17]朱梦博, 程建远 , 崔伟雄, 岳辉, 段会军, 刘强. 基于槽波地震和克里金插值的煤层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P]. 陕西省: CN109991660A, 2019-07-09.
[18]张宪旭, 杨光明, 程建远 , 叶树刚, 李元杰. 一种煤田采空区探测中的四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 陕西省: CN109884692A, 2019-06-14.
[19]李明星, 冯宏, 王鹏, 姚伟华, 程建远 . 一种矿井全空间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P]. 陕西省: CN109597136A, 2019-04-09.
[20]李明星, 程建远 , 苏超, 姚伟华, 冯宏. 一种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分析解释方法及系统[P]. 陕西省: CN109343134A, 2019-02-15.
[21]陆斌, 程建远 , 胡继武, 覃思, 王保利, 刘强. 基于检波器细分阵列的煤矿开采地震探测系统及方法[P]. 陕西: CN108693561A, 2018-10-23.
[22]苑放, 袁俊俊, 林森, 王强, 程建远 , 潘剑波, 张飞, 李云龙, 王申超, 刘建业. 滤管和配置该滤管的超软土固化装置[P]. 上海: CN107761709A, 2018-03-06.
[23]程建远 , 胡继武, 王保利, 王盼, 覃思. 一种煤层底板隐伏突水陷落柱动态定位方法[P]. 陕西: CN107450098A, 2017-12-08.
[24]王云宏, 王保利, 程建远 , 丛森, 段建华, 王盼, 刘强. 一种减弱依赖初至拾取精度的微震定位方法及装置[P]. 陕西: CN106990435A, 2017-07-28.
[25]王盼, 杨伟, 程建远 , 王云宏, 张庆庆, 吴海, 胡继武. 井下集成三分量节点式地震仪采集系统及其锚杆转接装置[P]. 陕西: CN106950594A, 2017-07-14.
[26]雷晓荣, 张福平, 程建远 , 汲方林, 陈龙, 王岚. 智能钻孔轨迹测量装置及方法[P]. 陕西: CN105350952A, 2016-02-24.
[27]侯彦威, 宁殿艳, 王信文, 程建远 , 勒德武, 江浩, 范涛, 赵兆, 石显新, 鲁晶津, 王冰纯, 赵春虎. 采煤工作面顶、底板突水灾害的监测预报方法及其装置[P]. 陕西: CN104459808A, 2015-03-25.
[28]王小龙, 张仲礼, 张福平, 高爽, 程建远 , 林铁, 江浩, 王继矿. 井下钻机姿态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P]. 陕西: CN103591927A, 2014-02-19.
[29]覃思, 胡继武, 程建远 . 一种高精度长距离的惯性气压波钻孔测深装置及方法[P]. 陕西: CN103452546A, 2013-12-18.
[30]吴海, 江浩, 程建远 , 张庆庆. 用于煤矿井下连续振动信号自动记录装置[P]. 陕西: CN103257359A, 2013-08-21.
[31]段建华, 程建远 , 江浩, 王云宏, 吴海. 被动地震监测数据压缩方法及控制系统[P]. 陕西: CN103207408A, 2013-07-17.
[32]姬广忠, 程建远 , 胡继武, 江浩, 王季, 覃思. 基于z分量的透射槽波高密度快速探测方法[P]. 陕西: CN102788991A, 2012-11-21.
[33]程建远 , 陆斌, 胡继武, 覃思. 以切割震动为地震信号的煤矿工作面探测方法[P]. 陕西: CN102788995A, 2012-11-21.
[34]王云宏, 胡继武, 程建远 , 王树威. 矿山被动震源快速精确定位方法[P]. 陕西: CN102778668A, 2012-11-14.
[35]范涛, 王信文, 程建远 . 瞬变电磁数据快速准确的深度反演方法[P]. 陕西: CN102608666A, 2012-07-25.
[36]范涛, 王信文, 程建远 . 瞬变电磁数据静校正的数据处理方法[P]. 陕西: CN102495431A, 2012-06-13.
[37]江浩, 吴海, 张庆庆, 程建远 , 汲方林. 用于煤矿井下的地震检波器与锚杆的对接装置[P]. 陕西: CN102243322A, 2011-11-16.
发明授权:
[1]王鹏, 石志远, 王庆, 郑士田, 殷新胜, 程建远 , 靳德武, 苏超. 一种有缆瞬变电磁探管钻孔内采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P]. 陕西省: CN112431586B, 2024-04-16.
[2]朱梦博, 程建远 , 张意, 王博, 岳辉. 近水平钻孔轨迹约束下采煤工作面煤层迭代建模方法[P]. 陕西省: CN111814298B, 2024-04-12.
[3]唐恩贤, 张玉良, 程建远 , 岳辉, 沈凯, 朱梦博, 马骋. 基于煤层数字化模型CT剖切的采煤机智能截割方法及系统[P]. 陕西省: CN112001982B, 2024-03-19.
[4]程建远 , 蒋必辞, 吴敏杰, 田小超, 燕斌, 张鹏, 丛琳, 王博. 一种基于穿层孔测井的煤矿透明工作面构建方法[P]. 陕西省: CN111997585B, 2023-10-27.
[5]金丹, 王保利, 程建远 , 豆旭谦, 王云宏, 张庆庆, 王盼. 一种基于槽波频散特征的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P]. 陕西省: CN113325467B, 2023-10-24.
[6]程建远 , 蒋必辞, 燕斌, 田小超, 汲方林, 丛琳, 张鹏, 代晨昱. 一种利用钻孔雷达多次波探测煤层厚度信息的方法[P]. 陕西省: CN112099000B, 2023-10-03.
[7]程建远 , 蒋必辞, 田小超, 汲方林, 范涛, 赵睿, 王博, 王岚. 一种煤矿井下多参数钻孔物探精细远探测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 CN112112624B, 2023-08-25.
[8]刘文明, 董书宁, 刘再斌, 程建远 , 陆自清, 韩保山, 李鹏, 雷晓荣. 一种顺煤层巷道掘进地质剖面动态更新方法[P]. 陕西省: CN112862964B, 2023-08-11.
[9]蒋必辞, 程建远 , 田小超, 汲方林, 燕斌, 王小龙, 丛琳, 张鹏, 代晨昱, 王岚. 一种基于钻机推送的矿用钻孔雷达精细探测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 CN110259432B, 2023-05-16.
[10]杨俊哲, 程建远 , 罗文, 郑凯歌, 王振荣, 李延军, 高亮, 戴楠, 高振宇, 赵继展, 张俭, 庞乃勇, 康健, 杨茂林, 江球. 井地联合的煤层坚硬顶板分段水力压裂用综合监测方法[P]. 内蒙古自治区: CN110714750B, 2023-03-31.
[11]蒋必辞, 程建远 , 田小超, 燕斌, 张鹏, 王博, 刘磊. 一种煤矿井下煤的相对介电常数原位测量方法[P]. 陕西省: CN111999773B, 2023-01-31.
[12]李明星, 冯宏, 王鹏, 姚伟华, 程建远 . 一种矿井全空间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P]. 陕西省: CN109597136B, 2021-03-26.
[13]张宪旭, 杨光明, 程建远 , 叶树刚, 李元杰. 一种煤田采空区探测中的四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 陕西省: CN109884692B, 2020-11-10.
[14]朱梦博, 程建远 , 崔伟雄, 岳辉, 段会军, 刘强. 基于槽波地震和克里金插值的煤层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P]. 陕西省: CN109991660B, 2020-07-10.
[15]陆斌, 程建远 , 胡继武, 覃思, 王保利, 刘强. 基于检波器细分阵列的煤矿开采地震探测系统及方法[P]. 陕西省: CN108693561B, 2019-11-08.
[16]王云宏, 王保利, 程建远 , 丛森, 段建华, 王盼, 刘强. 一种减弱依赖初至拾取精度的微震定位方法及装置[P]. 陕西省: CN106990435B, 2018-11-23.
[17]程建远 , 胡继武, 王保利, 王盼, 覃思. 一种煤层底板隐伏突水陷落柱动态定位方法[P]. 陕西省: CN107450098B, 2018-11-23.
[18]雷晓荣, 张福平, 程建远 , 汲方林, 陈龙, 王岚. 智能钻孔轨迹测量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 CN105350952B, 2018-05-04.
[19]覃思, 胡继武, 程建远 . 一种高精度长距离的惯性气压波钻孔测深装置及方法[P]. 陕西省: CN103452546B, 2015-07-01.
[20]王小龙, 张仲礼, 张福平, 高爽, 程建远 , 林铁, 江浩, 王继矿. 井下钻机姿态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P]. 陕西省: CN103591927B, 2015-07-01.
[21]姬广忠, 程建远 , 胡继武, 江浩, 王季, 覃思. 基于z分量的透射槽波高密度快速探测方法[P]. 陕西省: CN102788991B, 2015-05-06.
[22]范涛, 王信文, 程建远 . 瞬变电磁数据静校正的数据处理方法[P]. 陕西省: CN102495431B, 2014-05-21.
[23]江浩, 吴海, 张庆庆, 程建远 , 汲方林. 用于煤矿井下的地震检波器与锚杆的对接装置[P]. 陕西省: CN102243322B, 2013-07-17.
实用新型:
[1]侯彦威,宁殿艳,王信文,程建远 ,勒德武,江浩,范涛,赵兆,石显新,鲁晶津,王冰纯,赵春虎. 采煤工作面顶、底板突水灾害的监测预报装置[P]. CN204256186U,2015-04-08.
[2]汲方林,程建远 ,江浩,吴海,王盼,冯家兴. 一种便携式矿用本安型无缆存储地震仪壳体[P]. CN203422477U,2014-02-05.
[3]吴海,江浩,程建远 ,张庆庆.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连续振动信号自动记录装置[P]. CN203299399U,2013-11-20.
[4]江浩,吴海,张庆庆,程建远 ,汲方林.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地震检波器与锚杆的对接装置[P]. CN202049242U,2011-11-23.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三维地震资料微机解释性处理技术》[M].程建远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及其应用》[M],程建远 ,曹丁涛,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数字信号处理》[M],朱光明,程建远 ,刘宝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煤矿地质工作规定释义》[M],程建远 参编.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
[5]、《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M].程建远 参编.,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6]、《煤矿井下槽波探测方法及应用》,姬广忠著, 程建远 著 , 王季 著 , 王保利 著 , 张平松 著, 应急管理出版社, 2020-05
发表英文论文:
[1]ZHU Mengbo,CHENG Jianyuan ,et.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coal seam thickness by using inseam seismic surveys and Bayesian kriging[J]. Acta Geophysica, 2019, 67(3): 825-836.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樊鑫, 程建远 , 栗升, 段建华, 范涛, 李博凡, 王艳波. 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在回采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16.
[2]李宇腾, 程建远 , 鲁晶津, 代凤强, 吴正飞, 房哲, 赵佳佳.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井直流电阻率法超前预测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 51 (06): 185-193.
[3]王盼, 程建远 , 刘强, 胡继武, 贾茜, 王保利. Love型槽波三维地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23, 48 (08): 3182-3190.
[4]樊鑫, 赵晓光, 唐胜利, 解海军, 程建远 , 王云宏, 王盼. WSD-SVM在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微震事件自动识别中的应用[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3, 43 (01): 160-166.
[5]程建远 , 张宪旭, 蒋必辞, 王盼, 单蕊. 从1D到4D:煤田地震勘探的技术进步及启示[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 51 (01): 247-258.
[6]王保利, 金丹, 张唤兰, 程建远 . 煤层中断层的透射槽波定量响应特征[J]. 煤炭学报, 2022, 47 (08): 2985-2991.
[7]程建远 , 王保利, 范涛, 王云宏, 蒋必辞. 煤矿地质透明化典型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 (07): 1-12.
[8]李鹏, 程建远 . 采掘工作面地质信息数字孪生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 50 (11): 174-186.
[9]樊鑫, 程建远 , 王云宏, 栗升, 段建华, 王盼. 基于小波散射分解变换的煤矿微震信号智能识别[J]. 煤炭学报, 2022, 47 (07): 2722-2731.
[10]朱梦博, 程建远 , 刘浪, 屈慧升, 崔伟雄. 顺煤层钻孔约束的采煤工作面煤层迭代高精度建模方法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2, 39 (05): 879-890.
[11]王保利, 程建远 , 金丹, 杨小刚, 杨辉. 煤矿井下随掘地震震源特征及探测性能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 50 (01): 10-19.
[12]蒋必辞, 程建远 , 李萍, 刘文明, 余俊辉, 吴国庆. 基于钻孔雷达的透明工作面构建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 50 (01): 128-135.
[13]程建远 , 陆自清, 蒋必辞, 李鹏, 王盼. 煤矿巷道快速掘进的“长掘长探”技术[J]. 煤炭学报, 2022, 47 (01): 404-412.
[14]李鹏, 程建远 . 基于微服务的地质保障系统架构与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 50 (01): 118-127.
[15]刘结高, 程建远 , 疏义国, 刘再斌, 高银贵, 高耀全, 陆自清. 唐家会煤矿透明地质保障系统构建及示范[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 50 (01): 1-9.
[16]刘四新, 宋梓豪, 程建远 , 蒋必辞. 利用钻孔雷达探测煤矿井下顶底板界面的数值模拟研究[J]. 世界地质, 2021, 40 (03): 711-720.
[17]李鹏, 程建远 . 回采工作面煤层三维建模技术及其在智能开采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 2021, 52 (08): 156-161.
[18]吕玉广, 乔伟, 程建远 , 崔平. 采后覆岩分带模型及工程意义探讨[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 (05): 147-155.
[19]王保利 , 程建远 , 崔伟雄 , 王云宏 , 金丹 , 张唤兰 . 采煤工作面随采地震探测技术研究进展——以贵州岩脚矿12701工作面为例[J]. 煤炭学报, 2021, 46 (S1): 406-413.
[20]王云宏, 王保利, 程建远 , 崔伟雄, 金丹. 孔–巷联合随采地震相关时差层析成像[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 (03): 199-204.
[21]董书宁, 刘再斌, 程建远 , 陈宝辉, 代振华, 李丹. 煤炭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及展望[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 (01): 21-31.
[22]程建远 , 王千遥, 朱书阶. 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讨论[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 48 (06): 25-32.
[23]刘文明, 程建远 , 刘再斌, 张泽宇. 掘进工作面前方煤层底板高程动态预测的试验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 (01): 257-262.
[24]程建远 , 王会林. 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智能探测前景展望[J]. 智能矿山, 2020, 1 (01): 35-45.
[25]程建远 , 刘文明, 朱梦博, 余北建, 王一, 张泽宇. 智能开采透明工作面地质模型梯级优化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 (07): 118-126.
[26]王国法, 任怀伟, 庞义辉, 曹现刚, 赵国瑞, 陈洪月, 杜毅博, 毛善君, 徐亚军, 任世华, 程建远 , 刘思平, 范京道, 吴群英, 孟祥军, 杨俊哲, 余北建, 宣宏斌, 孙希奎, 张殿振, 王海波. 煤矿智能化(初级阶段)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进展[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 (07): 1-27.
[27]李鹏, 靳德武, 程建远 , 赵春虎. 基于Open CASCADE和普通克里金插值的透明矿井水文地质建模软件开发[J]. 煤矿安全, 2020, 51 (05): 138-141.
[28]王鹏, 程建远 , 姚伟华, 李明星, 王益. 积水采空区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J]. 煤炭学报, 2019, 44 (08): 2502-2508.
[29]程建远 , 朱梦博, 王云宏, 岳辉, 崔伟雄. 煤炭智能精准开采工作面地质模型梯级构建及其关键技术[J]. 煤炭学报, 2019, 44 (08): 2285-2295.
[30]丛森, 程建远 , 李新虎, 王云宏, 王保利, 吴海. 高精度微震定位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特征[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9, 39 (04): 619-625.
[31]燕斌, 程建远 , 蔡远利, 李萍, 冯宏. 煤矿井下开孔定向仪寻北系统误差分析及补偿[J]. 工矿自动化, 2019, 45 (08): 92-96.
[32]程建远 , 覃思, 陆斌, 王保利, 王季, 王云宏. 煤矿井下随采地震探测技术发展综述[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 47 (03): 1-9.
[33]李明星, 程建远 . 基于标准差标准化的矿井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 (05): 225-229.
[34]程建远 , 朱梦博, 崔伟雄, 王云宏. 回采工作面递进式煤厚动态预测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 (01): 237-244.
[35]燕斌, 程建远 , 蔡远利, 代晨昱, 李萍, 冯宏. 基于MEMS陀螺的矿用新型钻机开孔定向仪研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 46 (06): 187-192.
[36]丛森, 程建远 , 王保利, 王云宏, 樊鑫. 基于槽波波速层析成像的爆破卸压效果评价方法[J]. 煤炭学报, 2018, 43 (S2): 426-433.
[37]刘强, 程建远 , 王保利, 王云宏. Rayleigh型与Love型槽波波场分离[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7, 45 (06): 143-148.
[38]丛森, 程建远 , 王云宏, 段建华.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微震监测研究[J]. 中国矿业, 2017, 26 (03): 126-131.
[39]程建远 , 聂爱兰, 张鹏. 煤炭物探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发展趋势[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 44 (06): 136-141.
[40]丛森, 程建远 , 王云宏, 房哲. 煤矿微震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J]. 中国矿业, 2016, 25 (12): 87-93.
[41]房哲, 程建远 , 丛森. 伪随机信号编码技术在矿井电法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煤炭地质, 2016, 28 (11): 77-83.
[42]范涛, 程建远 , 王保利, 姚伟华, 王继矿, 李貅, 李博凡. 瞬变电磁虚拟波场成像方法及其对未爆弹探测的试验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 31 (05): 2326-2332.
[43]雷晓荣, 程建远 , 陈龙, 汲方林, 王岚. 螺旋钻进随钻轨迹测量技术与装备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 (09): 140-144+154.
[44]王云宏, 刘永华, 程建远 . 基于双曲线校正的偏移距VSP速度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 31 (04): 1693-1699.
[45]范涛, 程建远 , 王保利, 刘磊, 姚伟华, 王继矿, 赵兆, 赵睿. 应用瞬变电磁虚拟波场成像方法检测井下煤层气水力压裂效果的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16, 41 (07): 1762-1768.
[46]金丹, 程建远 , 王保利, 张宪旭, 孙永亮.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弱信号识别及去噪方法[J]. 煤炭学报, 2016, 41 (02): 332-337.
[47]程建远 , 李博凡, 范涛, 刘磊. 基于趋势面分析的瞬变电磁弱异常提取方法[J]. 煤炭学报, 2015, 40 (12): 2856-2864.
[48]雷晓荣, 程建远 . YZG05/30矿用钻孔轨迹记录仪及其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5, 43 (04): 120-122.
[49]金丹, 程建远 , 张宪旭. 高密度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煤炭技术, 2015, 34 (08): 89-92.
[50]李博凡, 程建远 . 对“基于数理统计的视电阻率平面图异常划分方法”的商榷[J]. 中国煤炭地质, 2015, 27 (05): 74-77.
[51]金丹, 程建远 , 张宪旭, 王保利. 高密度全数字检波器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5, 27 (03): 64-69.
[52]覃思, 程建远 , 胡继武, 吴海. 煤矿采空区及巷道的井地联合地震超前勘探[J]. 煤炭学报, 2015, 40 (03): 636-639.
[53]程建远 , 江浩, 姬广忠, 吴海. 基于节点式地震仪的煤矿井下槽波地震勘探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 (02): 25-28.
[54]段建华, 程建远 , 王云宏, 陆斌, 朱红娟. 基于STA/LTA方法的微地震事件自动识别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5, 43 (01): 76-80+85.
[55]覃思, 程建远 . 煤矿井下随采地震反射波勘探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 (01): 116-119.
[56]姬广忠, 程建远 , 胡继武, 王季, 李刚, 王保利. 槽波衰减系数成像方法及其应用[J]. 煤炭学报, 2014, 39 (S2): 471-475.
[57]程建远 , 马宝军. 美国煤矿老空区探测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 10 (S1): 224-228.
[58]金丹, 程建远 , 覃思, 邹云超. 煤矿井下地震勘探资料特殊处理方法及效果[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4, 42 (04): 72-76.
[59]陆斌, 程建远 , 胡继武, 覃思, 吴海, 段建华. 采煤机震源有效信号提取及初步应用[J]. 煤炭学报, 2013, 38 (12): 2202-2207.
[60]杨修伟, 姬广忠, 程建远 , 钱鹏, 朱培民. 基于VTK的三维地震建模方法研究[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 10 (06): 828-833.
[61]程建远 , 金丹, 覃思. 煤矿地质保障中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面临的挑战[J].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9): 112-116.
[62]薛爱民, 程建远 , 曹丁涛, 李兴峰. 三维地震在煤矿开采中覆岩离层探测的试验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3, 25 (08): 50-54.
[63]程建远 , 石显新. 中国煤炭物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 (04): 2024-2032.
[64]吴海, 江浩, 程建远 , 张庆庆. 基于GPS技术的矿井地震仪研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8 (04): 82-85+11.
[65]程建远 , 王盼, 吴海, 江浩. 地震勘探仪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1): 30-35.
[66]靳德武, 刘英锋, 刘再斌, 程建远 . 煤矿重大突水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J].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1): 25-29.
[67]李艳芳, 程建远 , 王成.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震属性优选及煤层气预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2, 40 (06): 75-78.
[68]姬广忠, 程建远 , 朱培民, 李辉. 煤矿井下槽波三维数值模拟及频散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2): 645-654.
[69]程建远 , 姬广忠, 朱培民. 典型含煤模型Love型槽波的频散特征分析[J]. 煤炭学报, 2012, 37 (01): 67-72.
[70]李艳芳, 程建远 , 朱红娟, 李刚. 陷落柱三维地震属性敏感度测试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1, 39 (04): 55-58+63.
[71]姬广忠, 程建远 , 朱培民. 煤层Love型槽波数值模拟及其频散特征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 2011, 39 (06): 106-109.
[72]李艳芳, 程建远 , 熊晓军, 聂爱兰, 张宪旭. 陷落柱三维地震正演模拟及对比分析[J]. 煤炭学报, 2011, 36 (03): 456-460.
[73]程建远 , 赵伟, 曹丁涛, 王铁记.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煤炭地质, 2010, 22 (08): 67-72+82.
[74]程建远 , 刘学武, 杨光明, 王屹, 李刚. Geoframe软件地震剖面的显示错误与测试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0, 38 (04): 56-58.
[75]张泓, 张群, 曹代勇, 李小彦, 李贵红, 黄文辉, 冯宏, 靳德武, 张子敏, 贾建称, 石智军, 邵龙义, 程建远 , 汤达祯, 姜在炳. 中国煤田地质学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4): 343-352.
[76]侯世宁, 程建远 , 朱英丽. 深部煤炭资源地质勘查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中国煤炭地质, 2010, 22 (02): 10-13.
[77]程建远 , 唐岳明, 惠俊刚, 孙景武. 三维地震与测井资料在多煤层对比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0, 22 (01): 53-57.
[78]程建远 , 李宁, 侯世宁, 杨光明, 张学汝.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现状综述[J]. 中国煤炭地质, 2009, 21 (12): 72-76.
[79]李艳芳, 程建远 , 朱书阶, 王成. 基于RGB渲染技术的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J]. 煤炭学报, 2009, 34 (11): 1512-1516.
[80]汤红伟, 程建远 , 王世东. 深层煤矿床的煤岩样物性测试结果与分析[J]. 中国煤炭, 2009, 35 (09): 75-78+81.
[81]张宪旭, 马劲风, 程建远 , 王晓玉, 沈晓昱. 深部煤层的AVO属性分析[J]. 煤炭学报, 2009, 34 (09): 1179-1183.
[82]程建远 , 王寿全, 宋国龙. 地震勘探技术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 37 (02): 55-58.
[83]程建远 , 李淅龙, 张广忠, 杨辉. 煤矿井下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 32 (02): 96-100+111+79.
[84]朱光明, 李桂花, 程建远 . 煤矿巷道内地震勘探的数值模拟[J]. 煤炭学报, 2008, (11): 1263-1267.
[85]李贵明, 程建远 , 冯斌, 宴云翔, 李文前, 徐林. 深部煤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 (05): 74-76.
[86]赵庆彪, 程建远 , 杜丙申, 南生辉, 彭鉴, 张广忠. 东庞矿突水陷落柱综合探查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08, (08): 96-100.
[87]程建远 , 孙洪星, 赵庆彪, 苏德国. 老窑采空区的探测技术与实例研究[J]. 煤炭学报, 2008, (03): 251-255.
[88]程建远 , 王玺瑞, 郭晓山, 蒋勤明, 刘再斌, 刘金峰. 东庞矿突水陷落柱三维地震处理效果与对比[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 (01): 62-65.
[89]郭恒庆, 程建远 , 杨文钦, 周光华, 杨战宁, 周玉华. 济宁二号煤矿3煤层宏观结构三维地震精细解释[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5): 66-68.
[90]程建远 ,蒲先学,胡继武,赵新民. T4钻孔煤厚突变原因的地震综合解释[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2): 68-71.
[91]程建远 ,王中锋. 陕西煤矿采区地震应用现状与前景[J]. 陕西煤炭, 2004, (04): 3-6.
[92]程建远 ,张广忠,胡继武. 黄土塬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J]. 中国煤田地质, 2004, (06): 43-46.
[93]程建远 ,张广忠,李林元,朱红娟,杜赛珠. 老窑采空区地震探测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5): 50-52+60.
[94]刘青雯,程建远 ,叶红星,张广忠. 超浅层三维地震记录的波型分析与识别[J]. 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2): 63-65.
[95]程建远 ,何文欣,朱书阶. 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06): 55-58.
[96]程建远 ,张效文,张时元. 复杂条件下地震采集质量的量化评价技术[J]. 中国煤田地质, 2000, (04): 54-57+60.
[97]程建远 ,韩德品,夏宇靖,石亚丁,王信文,赵林章,李孝波,季治文,李润民. 黄陵一号井快速堵水工程中的综合物探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06): 54-56.
[98]J.E.Gaiser ,程建远 . 3D转换波资料矢量坐标系的应用[J]. 石油物探译丛, 2000, (04): 15-25.
[99]马劲风,贾春环,李庆春,程建远 ,朱光明.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与速度反演方法研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9, (05): 509-519+606.
[100]程云,田胜荣,王顺祥,童永生,程建远 ,张孝文,叶红星,张天敏. 三维地震在西部戈壁地区的应用[J]. 中国煤田地质, 1999, (03): 55-56+59.
[101]程建远 ,程云,田胜荣,王顺祥,管辉,张时元,张广忠. 煤矿三维地震资料振幅切片解释及应用前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2): 62-64.
[102]张广忠,程建远 ,刘有年. 地震勘探在泉沟煤矿扩大区找煤中的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 1998, (02): 9-11.
[103]刘辉,程建远 . 浅层地震在采空区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 江苏煤炭, 1998, (01): 37-39.
[104]常颖,张仁浩,吴高明,田润泽,程建远 ,何文欣. 北皂煤矿采区地震探采对比与效果分析[J]. 中国煤田地质, 1997, (S1): 11-15.
[105]张广忠,程建远 ,张时元,何文欣. 白坪山区高分辨地震勘探[J]. 中国煤田地质, 1997, (S1): 25-28+39.
[106]张时元,程建远 ,何又欣,崔家友,王久位,朱修兵. 三维地震在陷落柱探测中的应用[J]. 中国煤田地质, 1997, (S1): 29-32.
[107]程建远 ,王信文,张仲礼,朱书阶. 煤矿井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5): 16-18.
[108]杨奎,朱华荣,程建远 . T·K区煤层宏观结构的综合解释[J]. 中国煤田地质, 1993, (03): 76-78.
[109]崔若飞,朱华荣,耿力,方钢,朱芳香,戚敬华,程建远 . 地震多元参数综合解释煤层结构[J].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3, (03): 43-46.
发表会议论文:
[1]宋梓豪,刘四新,程建远 ,蒋必辞. 煤岩界面及煤矿特殊构造探地雷达数值模拟[C].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四十六:探地雷达新进展、专题四十七: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题四十八:污染灾害生态地下水等环境领域中地球物理监测与检测的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2020:50-51.
[2]王盼,程建远 ,燕斌. 基于PULSE分析系统的MEMS传感器模块性能校准[C].2020年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地质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2020:175-179.
[3]王保利,程建远 ,崔伟雄,王云宏,金丹. 采煤工作面随采地震探测技术研究进展——以贵州岩脚矿12701工作面为例[C].2020年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地质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2020:148-155.
[4]颜羽,程建远 ,鲁晶津,段建华. 煤层覆岩破坏监测技术发展现状[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八)——专题56:煤炭资源与矿山地球物理、专题58: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仪器新技术.,2018:16-17.
[5]范涛,李博凡,王继矿,程建远 ,赵兆. 煤矿井下孔巷瞬变电磁动源定接收探测方法[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六)——专题67:煤炭资源与矿山地球物理、专题68:地球科学中的分形现象及理论、应用研究.,2017:3-4.
[6]刘强,程建远 ,王保利,王云宏. Rayleigh型与Love型槽波波场分离[C].2017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87-92.
[7]程建远 . 煤炭物探技术的现状与思考[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三)——专题55煤炭资源与矿山安全地球物理.,2015:69-70.
[8]段建华,程建远 ,任亚平. 微地震监测数据无损压缩技术[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2013:25.
[9]王保利,程建远 ,张唤兰. 时频域压制工频干扰信号的方法[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2013:26.
[10]王季,陆文凯,程建远 ,胡继武,姬广忠. 基于透射槽波CT成像的煤矿工作面内陷落柱探测[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2013:32-33.
[11]姬广忠,程建远 ,胡继武,江浩,王季,吴海,保例,张庆庆. 槽波探测技术新仪器软件研发及应用[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2013:88-89.
[12]王季,朱书阶,程建远 ,胡继武. 基于二维傅里叶变换的煤层槽波信号提取[C].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ASRI-ITED 2011 V3).,2011:395-398.
[13]王季,朱书阶,程建远 ,胡继武. 基于二维傅里叶变换的煤层槽波信号提取[C].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 2011 V6).,2011:622-625.
[14]程建远 ,郗昭. 黄土塬区深部煤炭地层平均速度变化规律研究[C].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192-198.
[15]郗昭,程建远 ,宋国龙,杨光明,蔡文芮. 地震勘探在黄土塬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C].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283-289.
[16]杨辉,程建远 ,蔡文芮. 煤矿下组煤小窑采空区的井下综合探测技术[C].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294-299.
[17]侯世宁,程建远 ,宋国龙. 深部煤炭资源地质勘查中几个问题的思考[C].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351-355.
[18]程建远 ,李恒堂,蔡文芮,徐林. 深部含煤预测区找煤的综合勘查模式与技术方法[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2008:46-48.
[19]汤红伟,程建远 ,冯宏,杨辉. 深层煤矿床的煤岩样物性测试结果与分析[C].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七)中国西部地球物理研究与实践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20周年专集.,2007:249-255.
[20]李艳芳,程建远 ,王成. VR技术研究现状及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展望[C].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七)中国西部地球物理研究与实践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20周年专集.,2007:256-260.
[21]朱书阶,程建远 ,朱红娟,唐汉平. 复杂地表条件下陡倾角勘探区地震数据采集研究[C].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2007:465-469.
[22]杨辉,程建远 ,蔡文芮. 煤矿井下超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探测下组煤小窑采空区[C].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2007:483-486.
[23]张广忠,程建远 ,李林元,李庆彪,王玺瑞,蒋勤明. 东庞煤矿突水陷落柱边界的综合解释[C].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92-96.
[24]李刚,程建远 ,王玉娇,唐汉平,李贵娟. 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176-178.
[25]程建远 ,郭恒庆,王屹,高明飞. 三维地震施工设计中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9-12.
[26]李林元,程建远 . 三维地震DMO速度体在时深转换中的应用[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2004:105.
[27]程建远 ,曹丁涛. 煤矿开采的动态地质保障技术[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2004:133.
[28]程建远 . 中国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回顾与展望[C].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34-40.
[29]朱红娟,程建远 . ANN技术在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中的应用[C].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2002:64-66.
[30]程建远 . 三维地震数据资源的地质动态管理技术[C].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91-95.
[31]王信文,程建远 ,张仲礼,朱书阶. 矿井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C].1999年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年会: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三).,1999:138-142.
[32]程建远 ,王信文,张仲礼. 矿井巷道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技术[C].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6:58.
荣誉奖励:
所获荣誉:
1、1992年“立功献礼”活动立功证书。
2、1993年“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证书。
3、1999年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
4、2000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被评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证书。
5、2001年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6、2003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劳动模范”。
7、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8、2004年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突击手”。
9、2005年被聘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博士生导师。
10、2007年入选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工程”。
11、2012年获得“陕西省先进生产者”称号。
12、2012年任陕西省第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矿井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学术带头人。
13、2013年被选拔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
14、2014年担任“国家煤炭行业物探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5、2014年入选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
16、2015年取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7、2016年评为“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
18、2018年评为“中国煤炭学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2018-2020)”。
19、2018年评为“陕西省爱国奋斗知识分子典型人物”。
20、2019年评为“煤炭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
所获奖励:
1、2015年:煤矿井下透视槽波地震技术与装备,中国煤炭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2、2015年:黄土沟壑区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1。
3、2015年:《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6。
4、2014年: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国家安监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11。
5、2012年:煤田三维地震属性地质动态解释技术,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6、2010: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属性地质动态解释技术,煤炭工业科技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2。
7、2011年:老矿区深部煤炭资源井下综合勘探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将二等奖,排名第6。
8、2004年:矿井多元地质信息集成系统,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将二等奖,排名第3。
9、2003年:新疆戈壁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6。
10、1998:多波勘探资料处理及解释系统研究暨纵横波地震综合探测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4。
11、1992年:利用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煤层宏观结构和煤层厚度变化趋势的方法研究、波动方程地震模型研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
中国煤炭报报道:
智能勘探,让煤炭开采更透明
——访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总工程师程建远
2022-09-16
地质勘探是煤炭开采的基础,贯穿煤炭开采全过程。在煤炭行业加快智能化建设的背景下,煤炭地质勘探智能化发展到什么水平?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如何发展?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首批煤矿智能化专家、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总工程师程建远。
智能化开采,进入地质保障新阶段
原来地质工作重心很突出,比如保资源、保高产高效、保安全;现在智能绿色地质保障是综合性的,要应保尽保
“地质勘探是为采矿服务的。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炭地质保障经历了4 个阶段。”程建远介绍。
第一个阶段为煤炭资源地质保障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煤炭产量只有3000 多万吨,急缺能源。这一阶段的煤炭地质勘探以资源保障为主。“简单说,就是找到更多煤,支撑建更多矿。”程建远介绍,1973年至1980 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结果表明,垂深2000 米以浅的煤炭 资源量约5万亿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第二个阶段为高产高效地质保障阶段,从改革开放持续到2000 年左右。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以炮采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采煤设备,如综采机、综掘机等。机械化水平提高了,人工能干预的少了,需要提前查明地质条件。为了适应这一需求,1985 年至2000 年,煤炭地质保障工作的重心开始转向直接为矿井设计、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供高质量地质资料。
第三个阶段为安全高效地质保障阶段,从2000 年持续到2014 年左右。
2000 年前后,我国煤炭产量快速上升,但煤矿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2002 年,我国生产原煤13.8 亿吨、死亡人数近7000 人,煤矿安全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煤炭基本上能够保障供给,但煤矿事故比较多,安全成了一个主要问题。”程建远说,地质保障也更侧重于安全。
在这一阶段,我国采取了许多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井下电法、槽波地震以及定向钻探技术等。
以定向钻探技术为例。2008 年,西安研究院研制出首台国产千米定向钻机,2010 年左右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从煤矿安全保障角度来看,定向钻机不仅可以作为瓦斯超前探放的重要手段,还能够实现水患区域超前治理、坚硬顶板预裂卸压等。
第四个阶段为智能绿色地质保障阶段,从2014 年开始,接下来还将继续发展。
“原来地质工作重心很突出,比如保资源、保高产高效、保安全;现在智能绿色地质保障是综合性的,要应保尽保。”程建远说,目前,智能地质保障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而绿色地质保障概念刚刚提出。
2014 年,我国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在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试验成功。这被视为中国煤矿智能化的元年,也是地质保障进入第四个阶段的标志。
2020 年2月,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家首批71 处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等相继发布,倒逼煤炭智能地质保障系统建设提速。
智能化探测,动态透视采掘工作面
干了30 年物探,如果不是亲力亲为、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随采地震探测的精度这么高《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 版)》对地质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这些要求中,程建远认为比较重要的是,从总体目标上提出了透明地质。
“要实现透明地质,除了综合运用传统的地质保障技术外,还需要研究和发展一些新技术。”程建远说,总结起来就是,随采智能探测、随掘智能探测以及监测相关技术与装备。随采智能探测技术主要包括随采地震探测、随采电法探测,随掘智能探测技术主要包括随掘地震探测、“长掘长探”等,监测方面新发展的技术则有微震监测、孔间电法监测等。
在随采地震探测技术发展之前,槽波地震、坑透已是成熟的技术,可以在采煤之前对工作面进行整体探测,得到比较丰富的地质信息。
“实际工作中,这些成熟的技术手段把一些大的问题都看出来了,还有一些小问题未能发现,存在‘抓大放小’的弊端,可能大的地质异常体把小的掩盖了。”程建远说,有人情况下的综合机械化开采,操作工人如果临时发现地质异常体,可以人为调整采煤机;智能化开采要少人、无人,设备难以处理意料之外的事,需要提前探明,做好采掘规划。
随采地震探测就是一边采煤、一边探测,探测范围只有采煤机前100 米左右,但在小范围内的探测精度更高。
程建远(右一)在现场分析岩石样本
程建远介绍,他们在内蒙古唐家会煤矿,应用随采地震探测,可以探出1米左右的断层,并在井下得到验证。该矿煤层厚度约18米。从理论上讲,槽波地震、坑透技术只能探到大于煤层厚度二分之一的断层。
“我干了30 年物探,如果不是亲力亲为、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随采地震探测的精度这么高。”程建远说。
在操作上,随采地震探测也更加方便。
比如以前槽波地震需要打眼放炮,然后再接收透射、反射地质信息。一个长2000米的工作面,假如2个顺槽各40米放1 炮,就需要放100炮;做一次槽波地震探测,需要入井近20 人。
随采地震探测不需要打眼放炮,而是利用采煤机震动作为震源,利用安置在煤帮上的传感器自动接收信息。采煤机不停地割煤,传感器获得源源不断的数据,信息量是原来槽波地震的几十万倍。
在水害探测与监测方面,由于水的电阻率比较低,电法探测可以通过电阻率的变化了解煤岩层含水情况,具有独特优势。随采电法探测可以对顶板、底板含水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定向长钻孔把随采电法设备预埋到煤层底板以下二三十米,可以减少干扰,获得的数据更准确。
随掘地震探测原理与随采地震探测相同,而随掘电法探测则受到作业环境的限制。
现在的快速掘进机不少都是掘支锚运一体化的大型机械,像“火车头后面拉了一长溜车皮”,在巷道里不方便后退,是电法探测的一个很大的干扰源。
“随掘电法探测陷入这么一个困境,还不太好克服。”程建远说,“所以我们换个思路,通过定向钻机打到掘进头前方800 米到1000米,把电法探测的仪器微型化,装到钻孔里,用钻杆送到前方。定向长钻孔保证了掘进巷道前方的长距离探测,钻孔中的物探仪器实现了钻孔四周几十米范围的高精度探测。”
以前电法探测仪器大小约2 米×2 米,微型化后进入钻孔的物探仪器直径只有50 毫米、长度在0.8 米左右。探测仪器在掘进机前方好几百米,避免了掘进头的铁磁物质干扰;同时,实现了探测与掘进的平行作业、物探与钻探的融合。以定向长钻孔与钻孔物探联合的“长掘长探”技术已发展成熟,为快速掘进提供了远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微震监测是近年来引入煤炭开采水害监测方面的技术。程建远介绍,采矿扰动以后,岩石会破裂,朝外释放能量。微震监测就是利用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来接收岩石破裂对外发射的这些弹性波,然后通过拾震器对破裂点进行定位,掌握裂隙带发展情况,便于提前处置应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这些新技术为煤炭智能地质勘探、透明地质建设提供了保障。
地质透明化,让采煤就跟打游戏一样
就像在电脑上玩赛车游戏,车行驶在路上,前面的路况、障碍、三维场景等信息一目了然,驾驶员才能合理避障
根据《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煤炭地质保障系统需要从勘探技术与装备、地质建模及应用两个方面开展建设、验收和打分。
目前,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已经实现了长足发展,但在地质建模及应用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
例如,工作面相关地质数据可以自动采集,然后通过光纤自动传送到地面,地面服务器可对数据进行智能处理、自动成像。然而,数据成像后,还没有做到自动解译。
程建远解释道,就像给人动态地拍了很多片子,设备可以自动成像,但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才能够判断出片子中的阴影代表什么。现在自动成像的地质信息,还需要人工进行解译。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自动解译。
地质建模是透明地质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的地质建模多是基于地质数据的静态建模,模型更新慢,难以实现地质信息与工程信息融合,导致建立的透明地质模型精度不足。
据了解,以往主要是根据钻孔获得的地质信息进行建模。钻孔数量有限,且是一次性的,据此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通过开采获得的工程信息是准确的、海量的,但这些数据仍无法与地质模型无缝衔接,对模型进行快速修正。
“地质探测已经接近透明了,但是地质模型还跟不上。”程建远说,这导致无法实现动态的三维透明地质建模,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动态探测数据的智能解译、数据接口衔接、动态建模等方面的研究攻关。
在程建远看来,未来的采矿,应该是基于透明地质的智能开采,“采煤就跟打游戏一样”,就像在电脑上玩赛车游戏,车行驶在路上,前面的路况、障碍、三维场景等信息一目了然,驾驶员才能合理避障。
在建立的三维透明地质模型里,巷道、采煤机、掘进机等信息全都以数字孪生的方式展示出来,采煤机的运动速度、位置,地质灾害等情况都能实时看到并发出预警,地面指挥人员通过提前规划,让采掘设备合理避障,实现常态化智能运行,人坐在地面总调度室里就可以采煤。通过智能化建设,把人从危险繁重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采煤就是采数据,掘进就是掘模型,基于透明地质的智能开采就是我的中国梦。这个梦实现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程建远自信地说。
陕西省科技厅报道:
2018年首批爱国奋斗知识分子
——程建远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9-01-29
程建远,男,汉族,1966年出生,陕西乾县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参加工作,现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物探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持、参与完成国家863、973、重大专项等21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113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5名。曾荣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国家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2012年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入选陕西省第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013年被选拔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2014年任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201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攻克了戈壁、沙漠、黄土塬以及海上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难关,率先提出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技术、矿井多元地质信息融合分析方法;发明了煤矿井下节点式地震仪,创新了煤矿井下2D/3D/ISS地震方法,提出随采、随掘、随钻智能探测的新方法,是我国煤矿物探领域的中青年技术领军人物。
程建远同志现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物探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作为一名具有33年党龄的老党员,程建远同志始终将个人的奋斗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工程实践,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科研中的难题,工作中的困难,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研发团队,学习科技工作者中的时代楷模黄大年,比奉献,讲付出;学习“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激励团队成员在新时代有新担当、在追赶超越中有新作为,让团队始终保持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不竭的前进动力。2012年,物探研发团队获得陕西省首批科技创新重点团队资助;2015年,以物探研发团队为班底的工程研究中心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首批认定,整体研发水平居于同行业国内领先水平。
1990年,程建远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分配至西安研究院工作;1992年,西安研究院首次引进美国EG&G公司的地震仪,他积极报名参加新组建的地震勘探队,奔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施工现场。这是西安研究院第一次大规模、整建制、全流程地承揽煤矿企业大型地震勘探生产任务,合同总额达267.8万元。面对新仪器、新队伍、新项目的压力,他和大家一起不怕疲劳、连续奋战、边干边学,仅用40天就完成了原来预计120天的施工任务,工程质量优良,成为西安研究院地震勘探产业发展壮大的里程碑。
1997年,程建远开始走上管理岗位,担任物探所副所长,为了提高科研能力,1998年他毅然决定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一些同事劝他:“作为副所长你可以脱离科研一线了,动动嘴指挥别人干活就行了,何必自讨苦吃读博士?”他师从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朱光明教授,凭着对地球物理勘探事业的热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努力拼搏、刻苦钻研,按期完成了学业,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博士论文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2006年,程建远担任了地震勘探研究所所长,他和全所职工一起锐意创新、励精图治,不断开拓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新兴市场,全所的合同额从起初的2000万左右,增加到2009年的7500万;同时,积极开拓非煤市场,依靠过硬的技术,打入陕西、浙江、甘肃、青海等省地震局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市场。
2010年,西安研究院筹备组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拟以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装备研发为突破口,开展煤矿井下构造、水害探测科技难题的攻关,程建远同志受命筹建并担任研发中心主任。面临这一工作重心的转型和新部门的创建难题,他没有彷徨,没有等待,把国家的需要、单位的需要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指南,变压力为动力,多次到煤矿现场调研,亲自参加煤矿井下试验,为研发中心制定突破方向;组织专家研讨研发方向,论证实施方案,常年平均出差200天以上。在繁重的工作中,他依然坚持每天学习专业文献,始终站在科技研发的第一线,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动下,研发团队已在槽波地震、瞬变电磁法、钻孔测斜、监测预警等方向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奖励,研发成果已在国内获得了大量推广应用。
近30年来,程建远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863、973、重大专项等21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113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5名。先后荣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2012年遴选陕西省第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矿井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学术带头人、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被选拔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2014年当选“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201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长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中,他和团队一起,打破了戈壁、沙漠、黄土塬以及海上等地震勘探“禁区”,提出了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技术,形成了矿井多元地质信息融合分析的方法,显著提高了三维地震的解释精度;发明了煤矿井下节点式地震仪,创新了煤矿井下二维地震、三维地震、槽波地震以及随采地震实时超前探测的方法技术。目前,他带领团队正在开展随掘地震、随采电法和随钻测井等煤矿智能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技术攻关,不断攀登煤田物探科研高峰,书写爱国奋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