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传画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独特品种。
在造型艺术中,宣传画是最富宣传鼓动作用、最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宣传画最早以版画的形式出现在15世纪的欧洲,法国路易十五王朝时开始设有专供张贴宣传画的地段和墙面。现代艺术上的宣传画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太长,它和广告有一定的联系。
宣传画在中国的兴起是20世纪革命运动和战争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宣传画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它开始表现出特殊的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宣传画在宣传建国方略、参与政治运动等方面,始终走在造型艺术的前列。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宣传画发展很快,从事各个画种的画家都在画宣传画,关心宣传画。在文化大革命中,适应当时政治需要,宣传画更是发展空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宣传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转换,加上新兴传媒在现代生活中影响力的不断加强,宣传画创作虽然出现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但总的看来是在逐渐衰落。
宣传画是一门无声的视觉艺术,它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题材;它生动活泼,艺术感染力强,独特地记载了有价值的历史事件。宣传画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现代中国和艺术的好材料,尤其是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它不仅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各个时期创作背景所体现的社会风貌。
李雷鸣喜好收藏,对宣传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注重搜集收藏,多年来积累逾3000幅。这些宣传画,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水彩画、年画等众多画种;有原手稿,有复制品;有名家名品,也有无名氏佳作。现在,李雷鸣在他的宣传画收藏中精选出近千幅,编撰成《历史的残片·画说中国》一书,作为广东省“十一五”重点文艺出版图书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
《历史的残片·画说中国》从中国近代开始至现当代,分为“国殇篇”“救国篇”“建国篇”及“强国篇”四个部分,每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遴选宣传画,从“国殇篇”的“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到“强国篇”的“民族精神”“一国两制”“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涵盖了19世纪后半叶直到现当代的漫长时期,从乡村到城市的广大范围的生活情景。所收的这些宣传画无疑是中国近150年来历史发展的剪影。那一幅幅画,从内容上看,有的重点强调一种觉醒和反抗,有的表达一种向往和追求,有的表现人们良好的祝愿,有的歌颂一种奉献精神。从艺术手法上,其传承悠远,风格多样。而透过画的本身,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留影和岁月的留声,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幅又一幅的文化肖像,它们集中地、生动地展示了苦难的中国、崛起的中国、奋发向上的中国以及欣欣向荣的中国的各组历史表情。
从《历史的残片·画说中国》所收的宣传画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画家们的艺术技巧、敏锐的观察与探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感悟它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它所凝结的历史情结。它们都是近现代人文历史的独特诠释,是近现代文明的鲜活风景。一幅旧画能描绘一个年代、一个时期的横断面,当然由于画家主观认识以及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一些宣传画所反映的内容不一定准确,但同样也是当时人们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更值得后人研究和思考。
李雷鸣是深圳福田区的一位文化工作者,也是一个收藏爱好者。2003年,他从收藏的数万枚毛泽东主席纪念像章中选出1000余枚精品,在深圳举办了展览,并出版了《历史的记忆—毛泽东像章赏析》一书,引起世人的关注。
我认为,他的收藏活动对人们的启发,至少有三点:
一是从文化传承的高度认识收藏的意义。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传统的坚守,需要有心人、有志者的纪录、收藏、研究。李雷鸣正是这样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收藏不仅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作为培养高雅文化趣味和陶冶高尚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的收藏活动也因此由自发上升到自觉。
二是收藏的天地很广阔。李雷鸣收藏毛主席像章、宣传画,多是不很值钱的,在他眼中,一枚毛主席像章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大小和值多少钱,而是像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历史知识。就是说,收藏者眼光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对藏品意义与内涵的认识上。因此,只要有了这个眼光,可收藏的物品就很多,普通人也能搞收藏。
三是要注重研究。收藏了东西,不能仅仅摩挲把玩,还要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道理。李雷鸣认为,搞收藏不能论多论贵,而主要靠研究。收藏品放在那里不研究、不编排,社会价值根本无从发挥,经济价值也体现不出来。因此,从收藏毛主席像章开始,研究毛主席像章就成为他八小时以外的一项主要“工作”。对于这些宣传画,他也是认真研究,从多方面发掘它的价值。
李雷鸣潜心收藏,志向不改,可谓穷搜博览,终成这煌煌大卷。这些收藏不仅仅给人精彩纷呈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们包含着气象万千的历史人文信息,足以让后人从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貌。这些丰厚的藏品倾注了李雷鸣对社会的关注,对历史的尊重。
( 作者文化部副部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 郑欣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