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2024年北京科技周启幕
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15:58 来源:北京市科委
5月25日,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于石景山区首钢园11号馆正式启幕。
本届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集中展现北京在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通过高端科普互动体验展项,使科技成果更加贴近公众,增强了科普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本届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20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重点展示百余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突出了科技办会理念,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创意融入全流程,利用多媒体、光电结合等先进展陈技术进行展示。
五大展区,集结创新硕果
本届北京科技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科普互动体验、联合展区五大展区,突出展示了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同时展示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互动展项。
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尤其在人工智能、量子、区块链和6G等前沿技术领域。这些技术以其创新性和应用潜力,赋能各经济领域,助力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
其中,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提供丰富的官方支持模型集合,且推出全类型的高性能部署和集成方案供开发者使用。
GLM-4大模型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专注于做大模型的中国创新。而2024年1月推出的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整体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比肩世界先进水平。
原子电磁探测系统可利用一种高激发态的原子(里德堡原子),实现比传统金属天线更宽的频谱探测范围和超高的电磁波探测灵敏度,可得到电磁场的强度、频率、相位和极化等信息。该成果是目前国际上集成度最高的里德堡电磁探测系统,且唯一实现了软件定义的原子量子态自动锁定,首次实现数字高清视频的传输接收及多频段无干扰通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医药健康展区。2023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坚持从推动生物技术占先、发挥临床资源溢出效应、创新产业生态、新冠科研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巩固了北京作为全国医药健康创新源头的领先地位,医药健康领域创新成果显著。
Taikon·太空 DSA是采用AI图像处理介入诊疗系统,搭载新一代WE-Aimage智能超算高清影像平台,图像质量得到革命性提升。其独有的七轴智慧机架系统,运动灵活高效,有效提升了手术效率,实现医生无需在手术室即可完成介入手术,免除X射线危害的同时,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基于高抗逆红球菌平台的功能化合物/高值手性医药中间体先进生物制造,基于红色红球菌具有高强度细胞封皮结构、特殊分子伴侣网络、特殊蛋白合成与修复环境等独有优势,能够解决常见生物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耐受性不足等瓶颈问题。清华大学于慧敏教授及北京衍微科技团队率先阐明红球菌高抗逆机理,创建高效基因组编辑方法,解析尿素诱导高表达机制,打造出普适高效的全细胞催化平台,为食品、医药、日化、能源等领域高值化学品提供全新的生物合成方案。
“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柔性微丝神经电极、大通道数高速神经电信号采集设备和运动解码算法,已成功搭建高性能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拦截,为新一代神经假肢开发奠定了基础。
智能制造展区。当前,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制造业正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影响下,新材料、科学仪器、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和氢能等多个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这一展区,观众可看到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朱雀三号(ZQ-3)可重复使用火箭等智能制造突破性创新成果。
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具备运动范围大、轻量化设计、二次开发友好等特点。其全身拥有23个自由度,每一个关节都具备超大运动空间,能够完成甚至人类都不能完成的各类动作。在其胸腔内装配了团队专为智能机器人设计的计算单元,支持 x86、GPU、ARM、类脑芯片等多种不同的芯片,可以根据场景灵活配置算力,让机器人轻松完成从感知、决策到运动控制的完整闭环。
朱雀三号(ZQ-3)可重复使用火箭是一种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采用高强度不锈钢箭体和贮箱结构,可以大幅降低火箭的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朱雀三号一子级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一级发动机在火箭回收后可不下箭检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飞行,发射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降低80%-90%。
科普互动体验展区。科普互动体验作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与激发创新思维的桥梁,凭借其科普化的语言,巧妙地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公众热衷参与的互动展项。
大科学装置VR漫游创新性地采用VR视频技术,引领观众漫游在科学号考察船、FAST、EAST等一系列宏伟的大科学装置之中,将难得一见的科研设施场景展示在观众面前。
神舟飞天——火箭发射以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为背景,通过多轴姿态控制技术与视频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为体验者重现中学课本《太空一日》所描述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还原航天员从准备到发射,从升空到遨游太空的整个过程。在模拟神舟飞船第一次载人升空过程中,通过沉浸式视觉体验,为体验者提供不同阶段的体验。
动物眼睛VR 可以借助VR技术,使体验者切身体验到蜜蜂、长颈鹿等动物的视觉和听觉,还可以切换到人类的视角,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人类的视角和动物们视觉的区别。
联合展区。联合展区汇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参展单位的诸多关键技术攻关成果,涉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AI检疫性生物智能识别等诸多领域。
位于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展区的重光照4D动态光场重建系统,是目前行业最领先的重光照4D动态光场重建系统,可以一次性获取动态的人物模型数据,采集不同状态的贴图材质信息,高品质重现不同视角下观看人体的光影效果,输出4D高精度几何模型和8K贴图,扫描精度可达皮肤毛孔级别,具有高视觉保真度。
位于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展区内的AI检疫性生物智能识别系统,整合了中国科学院专家的远程辅助鉴定及3D特征标识等功能,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实现对外来物种的自动识别和鉴定,提升相关部门在识别有害物种和珍稀物种方面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在海关检验检疫领域,该系统能够加速外来物种的识别与控制流程;在入侵物种的跟踪与鉴定方面,可以提供实时监控与预警服务。
全民盛宴,点燃科技激情
本届北京科技周坚持群众性科技活动的属性以及“小展览大传播”的思路,为公众搭建了全方位的展示平台,开展了多项特色活动:
“科技V力量”探展:邀请了众多科技等领域的网络大V走进活动主场及市科普基地,开展探访直播,为观众带来独具一格的科普内容。
“科学第一现场”直击科技周:通过深度解读直播的方式介绍精彩展项、专家对话、讲解科学知识等形式展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成果,为广大网民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北京科技周专题巡展:为提升北京科技周的影响力,丰富科技成果应用场景,科技周主场活动结束后,将精选一批企业需求强、观众评价高的互动展项,走进科普基地、科技馆、学校、社区等场所和科普资源相对匮乏的郊区科普场所,开展科技周专题展示活动。
特色专场科普活动:充分利用首钢园场地条件策划组织北京市科普讲解大赛等专场活动,进一步丰富科技周的活动内容,培育公众的科学精神,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
北京科技周云展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云展厅实时展示精彩展项、分享现场精彩视频和特色活动,为公众打造科技周“云之旅”。
除石景山区首钢园的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外,北京市各区、各科普联席会成员单位、科普基地等同步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周活动。如东城区在地坛公园举办第十六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西城区在北海公园举办甲辰龙年九龙壁AR数字打卡活动;海淀区在卫星制造厂园区举办相关科普活动;朝阳区在循环经济产业园举办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科普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