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韩洪军,博士,男,1955年4月出生,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市政工程系系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科教学带头人。1982年毕业留校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主讲本科生《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水厂设计概论》、《城市水循环技术及科技创新》、硕士研究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理论》、博士研究生《城市水资源评价与优化配置》等课程,指导历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年2月——1982年12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系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9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系 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 年9月——2001年9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2年3月——1988年3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系 助教
1988年3月——1994年10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系 讲师
1994 年10月——2000年10月 哈尔滨建筑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0年10月——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1、《水质工程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2008)。
2、黑龙江省教学名师(2007)。
3、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2012)。
4、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5、国际水协会(IWA)会员。
6、IWA Anaerobic Digestion China Committee Director(理事)。
7、中国发明协会委员。
8、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员。
9、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委员。
10、中国大唐集团煤化工专家委员会专家。
11、中国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常务理事。
12、中国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3、中国化工学会化肥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4、中国环境保护协会-难处理工业废水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
15、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
16、中国首批给水排水注册设备师。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科学部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
18、《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杂志编委。
19、《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编委。
20、《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
21、《黑龙江省水利科技》杂志编委。
22、《化工学报》杂志编委。
23、《工业水处理》杂志编委。
24、黑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25、黑龙江省国际咨询专家组委员。
26、2005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七批“教学带头人。
27、2007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名师。
28、2007黑龙江省教学名师。
29、2007《水质工程学》教学团队—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30、2007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团队带头人。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污水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从微生物生理生态学和传质动力学等角度出发,深入开展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
2、高浓度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回用资源化技术:基于厌氧-好氧工艺的低碳节能,提出高难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探索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和回用零排放技术研究
3、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及污泥减量技术: 基于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新技术研究,深入开展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以及污水处理中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
4、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及浓盐水资源化技术:研究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关键技术机理及影响因素;开展浓盐水资源化技术系统构建、污染物转化机制、优化调控等研究,提高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解决煤化工废水目前不能有效处理的难题。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微生物制药菌渣处置技术政策研究(20120902)——环保部公益项目。
2. 国际联合攻关课题:中-荷研发计划,煤化工废水污染物减排技术研究;荷兰艾威迪斯工业用水公司,(Sino-Dutch, research program established for ZLD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ial wastewater,(编号:zhmhgfs2011-001)。
3. 国际联合攻关课题:中-美煤化工废水零排放计划(China -US coal chemical wastewater zero discharge project),煤化工废水处理后浓盐水处理技术;(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treatment after saline treatment technology);(编号:ZMAGZ 2012001)。
4. 国际联合攻关课题:中-日研发项目(に-日研究開発プロジェクト),板式膜反应器处理煤化工废水研究(板膜反応器処理石炭化工廃水研究);日本久保田环保科技公司(日本久保田環保科技会社)(编号:ZRYF 2012005)。
5.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13DX05)——煤制气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研发;2013-2015。
6. 煤化工污水处理零排放技术开发(MH20130031);中国大唐集团。
7. 基于微电场效应强化厌氧共代谢降解煤化工废水杂环类污染物机理研究,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2014-2016。
8. 高效降酚细菌基于群感效应强化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机理研究,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2017-2019。
9. 费托合成废水净化处理与回用工艺开发研究(MH20150059)——神华集团;2015-2018。
10. 煤化工浓盐水蒸发结晶分离工业盐的方法 (MH20150001 )——双良集团;2015-2018。
11. 煤化工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咨询(MH20150217)——Evides, Industriewater B.V;2015-2016。
12. 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技术(MH20140736 )——环保部;2015-2018。
13.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转化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第 2 课题“煤转化废水难生物降解污染物深度脱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2016YFB0600500-2),科技部——2016.7-2020.12。
14.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的第 4 课题“煤热解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与工程化”(2017YFB0602804-04),科技部——2017.7-2022.12。
1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国家863项目)经费资助项目(2007AA06A411)。
1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国家863项目)经费资助项目(2006BAC19B04)。
1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973计划)经费资助项目(2004CB4185)。
1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国家863项目)经费资助项目 (2003AA601090)
1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国家863项目)经费资助项目 (2003AA601090)。
20.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02-2-2.10)。
21. 中-荷研发计划经费资助项目(zhmhgfs2011-001)。
22. 中-美研发课题经费资助项目(ZMAGZ 2011001)。
23. 环保部公益项目经费资助项目。
24. 建设部重大推广项目(03-T2)。
25. 山东省重点攻关项目(S02G265)。
26. 黑龙江省重点攻关项目(C03G630)。
EC厌氧-好氧处理技术工程实例一览表:
1、中煤集团鄂尔多斯图克化肥项目污水厌氧-好氧处理工程。
2、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公司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
3、双鸭山龙煤天泰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
4、新奥二期-新能能源有限公司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
5、哈尔滨啤酒(吉林)啤酒废水厌氧-好氧处理改造工程。
6、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啤酒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工程。
7、华润雪花啤酒(北京燕郊)啤酒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工程。
8、华润雪花啤酒(天津)啤酒废水厌氧-好氧处理改造工程。
9、华润雪花啤酒(甘肃兰州)啤酒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工程。
10、大连大连全盛业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淀粉加工废水厌氧塔的设计。
11、内蒙古扎兰屯酒精公司年处理10万吨玉米酒精废水EC厌氧塔的设计和加工、投药设备及废气处理设备的加工。
12、华润雪花啤酒(沈阳)啤酒分公司啤酒废水EC厌氧塔的设计和加工、投药设备及废气处理设备的加工。
13、哈尔滨菊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厌氧塔三项分离器和废气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加工。
14、黑龙江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EC厌氧塔的内部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加工。
15、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玉米深加工废水高效厌氧塔三项分离器和废气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加工。
16、黑龙江成福集团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工程EC厌氧塔的内部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加工。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新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师手册》,主编,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12。
2、《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韩洪军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03。
3、《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韩洪军,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 “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
4、《水源工程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杜茂安、韩洪军,水源工程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3。
5、《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韩洪军、徐春艳、刘硕,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01。
6、《水质处理工程设计计算》,韩洪军、杜茂安,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3。
发表期刊论文:
[1]Fang fang, Hong-jun Han*, Chun-yan Xu,Qian Zhao, Lin-han Zhang, Degrad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Biofilm Reactor with Isolated Klebsiella sp.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14, 21,9-17.
[2] Zhuang Haifeng, HAN Hongjun*, Jia Shengyong, Zhao Qian, Hou Baolin. Advanced treatment of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using a novel anoxic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ANMBBR)-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syste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4, : 157: 223-230,
[3] Baolin Hou, Hongjun Han*, Shengyong Jia, Haifeng Zhuang, Qian Zhao, Peng Xu. Effect of alkalinity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treat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using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6, 5, 1014-1022页.
[4] Qian Zhao, Hongjun Han*, Chunyan Xu, Haifeng Zhuang, Fang Fang, Linghan Zhang. Adsorption and bioregen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henol, indole and mixture with activated carbon. Accepted by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in Feb. 19, 2014.;563-568
[5] Zhuang Haifeng, HAN Hongjun*, Hou Baolin, Jia Shengyong, Zhao Qian,.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of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Lurgi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using sewage sludge based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manganese and ferric oxides as catalys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4, 166: 178-186,
[6] Zhuang Haifeng, HAN Hongjun*, Jia Shengyong, Hou Baolin, Zhao Qian, .Advanced treatment of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a novel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and biological proce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4, 166, 592-595
[7] Jia Shengyong, HAN Hongjun*, Hou Baolin, Zhuang Haifeng, Fang Fang, Zhao Qian,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membrane bioreactor hybrid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MBR–PAC) system. Chemosphere, 2014, 117, 753-759
[8] Zhao Qian, HAN Hongjun*, Hou Baolin, Zhuang Haifeng, Jia Shengyong, Fang Fang,.Nitrogen removal from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activated carbon technologies combined with short-cut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6, 2231-2239
[9] Hongjun Han*, Shiyi Zheng, Wencheng Ma, Jihua Huang, Lingyue Chen,Xiao Liu, Shengyong Jia , Jinming Mu.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iques of Antibiotic Bacterial Residues in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587~589,820-823.
[10] Peng Xu, Hongjun Han*, Shengyong Jia, Baolin Hou, Haifeng Zhuang, Qian Zhao.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of typical coal gasification pollutant: Quinoline [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14, 21(6) 121-128.
[11] Haifeng Zhuang, Hongjun Han*, Wencheng Ma, Baolin Hou, Shengyong Jia,Qian Zhao. Advanced treatment of biologically pretreated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a novel heterogeneous 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2] Peng Xu, Wencheng Ma, Hongjun Han*, Baolin Hou, Shengyong Jia. Characterization of naphthalene degradation by Streptomyces sp. QWE-5 isolated from active sludge [J].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70(6) 1129-1134.(SCI,IF=1.212)
[13] Chunyan Xu, Hongjun Han*.Research on the removal results of hydrogen sulfide of the 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iogas in the anaerobic biotrickling filte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610-613,2000-2005
[14] Chunyan Xu, Hongjun Han*,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Coal Chemical Wastewater by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ith Fixed Biological Media Process and Strain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610-613,2006-2011
[15] Huiqiang Li, Hongjun Han*, Maoan Du. Effect of nitrate concentration on performance of predenitrification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system in treating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2013,37,1–7,
[16] Yinsong Liu, Hongjun Han*, Fang Fang. .Degradation of long-chain n-alkanes by Acinetobacter sp.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726-731,2151-2155
[17] Liu Yinsong,HAN Hongjun*, Fang Fang.Application of bioaug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long chain alkanes in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2013,22,9,2448-2455
[18] Fang Fang, Hongjun Han*, Qian Zhao, Chunyan Xu, Linghan Zhang. Bioaugmentation of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reactor (BCOR) with phenol-degrading bacteria for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CGW) treatment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50C,314-320
[19] Zhao Qian, HAN Hongjun*, Xu Chunyan, Zhuang Haifeng, Fang Fang, Zhang Linghan, Effect of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technology on short-cut nitrogen removal for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3, 142, 179-185
[20] Zhao Qian, Hongjun Han*, Xu Chunyan, Zhuang Haifeng, Xu Peng,.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with coagulation and N2 flotation combined system.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13, 20,20-24
[21] Han, Hongjun*; Zhuang, Haifeng,.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of COD and quinoline from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secondary effluent with carbon supported copper oxides as catalyst.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 : 316-317
[22] Xu Peng, HAN Hongjun*, Jia ShengYong, Hou Baolin, Zhao Qian. Treatment phenolic compounds in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AO process [CA].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 (807-809) 1083-1086.
[23] Wei Wang, Hongjun Han*. Recovery strategies for tackling the impact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a UASB reactor treating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103, Issue 1, January 2012, Pages 95-1002
[24] Wang B., Wang W., Han H.J*, Hu H.B., Zhuang H.F. Nitrogen removal and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fluidized bed step-feed process. J. Environ. Sc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2, 24(2):303-308.
[25] Wencheng Ma, Dan Zhong, Hongjun Han*, Peng Wang, Wei Wang.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wo-stage and two-phase anaerobic process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11/2012; 48(1):207-214.
[26] Liu Yin-song, HAN Hong-Jun*, Xu Chun-yan, Wang Bing, Li Yu-fei . Analysis on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by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Energy Procedia, Volume 11, 2011, Pages 3987-3992.;EI收录
[27] Aijie Wang, Chunshuang Liu, Nanqi Ren, Hongjun Han, Duujong Le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ulfide, nitrate and acetate: Kinetic modeling.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01/2010; 178(1-3):35-41.
[28] Wei Wang, Hong-jun Han*, Min Yuan, et al. Enhanced anaerobic biodegradability of real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with methanol addi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0,22(12):1868-1874;SCI收录,1.412;2011年国际埃尼奖提名
[29] Hui-qiang Li, Hong-jun Han*, Mao-an Du, Wei Wang. Removal of phenols, thiocyanate and ammonium from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using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1,102,7,4667-4673 ;SCI收录,4.253
[30] Wei Wang, Wencheng Ma, Hongjun Han*, Huiqiang Li, Min Yuan.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of Lurgi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in a UASB 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2, 3, 2011,2441-2447 SCI收录,4.253;2011年国际埃尼奖提名
[31] Wei Wang, Hongjun Han*, Min Yuan, Huiqiang Li, Fang Fang, Ke Wang. 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a two-continuous UASB system with step-feed for COD and phenols remov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102,5454-5460; SCI收录,4.253
[32] Hongjun Han*, Fang Fang, Wen-cheng Ma, Chun-yan Xun, Wei Wang, Hui-qiang Li. The laccase conditons of efficient hydroxybenzene-degrading bacteria i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J]. Energy Procedia, 2011, 11,3959-3964 ;EI收录
[33] Hui-qiang Li, Hong-jun Han* , Mao-an Du, Wei Wang. Inhibition and recovery of nitrification in treating real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with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23,4,568-574 ;SCI收录,1.412
[34] DAI Chang-lei, SUN Si-miao, HAN Hong-jun.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iomass Energy Plant (Generating by Straw) in Frigid Zone.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79-180 (2011) pp 1272-1277
[35] Hongbo Hu,Hongjun Han*,Wencheng MA,Wei WANG,Bing Wang.. Research on pre-denitrification double-layer media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2011,31,1-3,366-371 ;SCI收录,0.752
[36] Hongbo Hu,Hongjun Han*,Wei WANG,Bing Wang,Yufei Li..Effect of coal gangue-fly ash ceramic(CFC) media o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a pre-denitrification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2011,31,372-378;SCI收录,0.752
[37] Han Hongjun*, Fang Fang, Xu Chunyan.Capability of phenol-degrading bacteria [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1, 18 (04): 5-8. EI收录
[38]Hong-jun Han*, Wei Wang, Ma wencheng Min Yuan. Treatment of Methanol Wastewater in Ex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 with Different Inoculums.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1, 18 (04): 51-55.EI收录
[39]Han Hongjun*, HU Hongbo, LI Yufei,WANG Bing. Nitrogen removal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by limit-oxic/anoxic/oxic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system[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1, 18 (02): 47-50;EI收录
[40] Han Hongjun*, HU Hongbo,Dai Yahui, Xu Chunyan,Ma Wen-cheng, Wang Bing.Preparation of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media with coal fly ash and coal gangues.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1, 18 (06): 68-72.
[41] SLi Yufei, HAN Hongjun*, Hu Hongbo, Wang Bing, Liu Yinsong . tudy on low carbon-to-nitrogen municipa lwastewater using Pre-denitrification Biological Filter;Energy Procedia, Volume 11, 2011, Pages 3942-3947 ;EI收录
[42] SWang Bing, HAN Hong-Jun*, Ma Wen-cheng, Li Yu-fei, Liu Yin-song . tudy on Nitrogen Removal in A2O reactor with fluidized carriers;Energy Procedia, Volume 11, 2011, Pages 3954-3958 ;EI收录
[43] Han Hongjun*, Li Huiqiang, Du Maoan, Wang Wei. Study on Post-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Coagulation;Energy Procedia, Volume 11, 2011, Pages 3970-3975;EI收录
[44] Hongjun Han*, Fang Fang, Wen-cheng Ma, Chun-yan Xun, Wei Wang, Hui-qiang Li. Phenoloxidase activity of phenol-degrading bacteri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Technology, 2010,06,125 ;EI收录
[45]LI Yu-Fei , HAN Hong-Jun*, WANG Ying-Wei, FANG Fang, WANG Wei. Effects of different acclimations on high solution bacteria in coal-gas wastewater degradation[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 17 (03): 389-392.
[46] HAN Hong-jun*, LI Yu-Fei , HU Hong-Bo , WANG Bing. Effect of External Carbon Source on Denitrification in Biofilter at Low Temperatur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13-114 (2010), pp 1358-1362
[47] Fang Fang, Wen cheng Ma, Hong jun Han*, Wei Wang, Huiqiang Li. The separation and degradation ability of predominant aerobic microorganism i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process .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10.06;EI收录
[48] Wei Wang, Hongjun Han*, Huiqiang Li, et al. Treatment of Coal Chemical Wastewater by Two-Stage Anaerobic Process.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10,03 ;EI收录
[49] Hui-qiang Li, Hong-jun Han*, Mao-an Du, Wei Wang, Post-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using a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in present of methanol,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10,03;EI收录
[50] HAN Hong-jun*,MA Wen-cheng. Treatment of methanol wastewater with two-stage and two-phase anaerobic process[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 17 (01): 65-69.
[51] Wei Wang, Hong-jun Han*, Jie Yao.Treatment of low C/N ratio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tewater in 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process;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06;EI收录
[52] HAN Hong-jun*, Wang Bing, LI Yu-fei, HU Hong-bo. Experimental Study on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06 ;EI收录
[53] Han Hong Jun* ,Li Yu Fei ,Xu Chun Yan. Performance Study of Enhanc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for Pre-denitrification Aerated Filter;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06;EI收录
[54] HU Hongbo,HAN Hongjun*, JIE Yao.Adsorption of Ammonium to Biologically Aerated Filter Backwashed Sludge;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06 ;EI收录
[55] HAN Hongjun*, HU Hongbo, XU Chunyan, LI Yufei;. Effect of low-tempera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a full-scale BAF;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06;EI收录
[56]Hong-jun Han*, Hui-qiang Li, Mao-an Du, Wei Wang, .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Full Scal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ith Fixed Media;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06;EI收录
[57]DAI Chang-lei,SUN Si-miao,HAN Hong-jun*,LI Zhi-jun .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iomass Energy Plant(Generating by Straw) in Frigid Zone ; ICMSES 2010,918页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13-114 (2010), 918-921
[58]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Housing Estate Wastewater by Non-Residual Sludge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Process;JOURNAL OF RESIDU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9.08;SCI收录,0.752
[59]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tudy on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of Modified PES Membrane in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ISIST’2008 PROCEEDINGS;2009.05;EI收录
[60]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Two Phase Anaerobic System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tewater treatment ASCE International Pipelines and Trenchless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09;2009.09;ISTP收录
[61] Sulfide removal in coal liquefaction wastewater by gas stripping ASCE International Pipelines and Trenchless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09;2009.09;ISTP收录
[62] Effects of Different Acclimations on High Solution Bacteria in Coal-gas Wastewater Degradation;2009IESC ;2009.08;ISTP收录
[63] Study on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Beer Waste Water Treatment 2009IEEE 16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9.10;ISTP收录
[64]高飞, 韩洪军, 马文成, 王伟.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nitrobenzene in Songhua River and calculation of flux and remnant based on quantific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03): 439-444.
[65] A Test on a High-efficient Concentrator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Micro-vinyl Chloride Monomer in Water—The 3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July 2004— EI, EJSP 收录
[66] A Test Study on Treatment of High Strength Polyester Wastewater with anaerobic Reactor—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2,8(3);228-291— EI 收录
[67] Coupling effects on phenol in Wastewater by magnetic field with ultrasound,—The 3rd Seminar of JSPS-MOE Core University Program on Urban Environment,July 2002.(Accepted)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史经新, 徐春艳, 韩洪军. 聚氨酯填料强化厌氧处理煤热解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23, 39 (07): 102-106.
[2]贾胜勇, 李颖颖, 都小兵, 裴元虎, 黄艳霞, 李桂荣, 韩洪军. 低强度超声波在强化MBR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 43 (02): 24-28+34.
[3]麻微微, 施雪卿, 孔巧平, 于童, 韩洪军. 铁碳微电解强化煤制气废水酚类物质去除效能[J]. 环境工程, 2022, 40 (07): 18-24.
[4]李辉耀, 韩洪军. 前置BAF组合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工艺特点及预处理效能分析[J]. 现代化工, 2021, 41 (06): 221-223+227.
[5]彭毅, 李琨, 徐春艳, 韩洪军, 申斌学, 王小强. 纳滤截留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效能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1, 43 (04): 440-444.
[6]孙哲, 徐春艳, 韩洪军, 李琨, 白永日, 王传臻, 王近. 双极膜电渗析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 2020, 56 (S2): 225-230+236.
[7]韩洪军, 张正文, 徐春艳, 郑梦启. 不同碳氮比下煤热解废水中硝态氮的去除研究[J]. 给水排水, 2020, 56 (S2): 231-236.
[8]白永日, 韩洪军, 徐春艳, 王传臻, 孙哲, 王近. 铁负载活性焦微电流SBBR降解煤热解废水酚类污染物的效能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 (10): 3772-3777.
[9]刘静春, 韩洪军, 徐春艳, 李冰, 周琦. 陶瓷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煤化工废水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20, 46 (09): 86-89.
[10]李辉耀, 韩洪军. 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反硝化池脱氮效能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9, 45 (12): 91-94.
[11]韩洪军, 郑梦启, 徐春燕, 张正文. 煤热解废水典型工艺流程中芳香化合物的降解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 (04): 935-942.
[12]韩洪军, 朱昊, 徐春艳, 李琨, 麻微微. 纳米MgO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 35 (23): 110-113+119.
[13]刘治华, 韩洪军, 肖万才, 周洪义, 朱海兴, 李琨, 徐春艳. 低阶煤热解废水混凝沉淀深度处理试验研究[J]. 中国煤炭, 2019, 45 (09): 73-77.
[14]韩洪军, 李琨, 徐春艳, 麻微微, 吴限. 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难点及展望[J]. 工业水处理, 2019, 39 (08): 1-5.
[15]李佳欣, 陈野, 韩洪军, 陈志强. 钛基PbO2电极制备及其电催化处理煤化工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 35 (03): 111-116.
[16]李达, 张崇剑, 马文成, 韩洪军, 陈志强. 剩余污泥强化混凝气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J]. 环境化学, 2018, 37 (12): 2585-2595.
[17]韩洪军, 郑梦启, 徐春艳, 张正文. 煤热解废水中典型环状污染物的生物毒性评估方法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 46 (09): 31-36.
[18]麻微微, 韩洪军, 徐春艳, 朱昊, 李琨.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煤热解废水的效能及生物毒性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 46 (09): 62-67.
[19]徐鹏, 徐皓, 韩洪军. EC厌氧-改良AO-MBR-臭氧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 34 (12): 112-114.
[20]韩洪军, 刘晓鹏. 两级串联絮凝预处理煤化工浓盐水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 34 (11): 93-97.
[21]李琨, 徐春艳, 韩洪军, 王德欣, 麻微微, 朱昊. 煤化工浓盐水热膜耦合工业盐资源化利用研究[J]. 给水排水, 2018, 54 (01): 70-75.
[22]侯保林, 韩洪军. 三维电Fenton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催化反应机理[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8, 50 (08): 45-50.
[23]徐鹏, 韩洪军. UASB-改良A/O-MBBR-Fenton-BAF处理煤化工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 (16): 107-109.
[24]徐浩, 韩洪军, 魏江波, 吴限, 方芳, 张蔚. 零价铁强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煤化工费托合成废水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 39 (08): 845-850.
[25]庄海峰, 黄海丽, 徐科龙, 张云金, 袁小利, 韩洪军.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性能[J]. 工业水处理, 2017, 37 (06): 30-34.
[26]方芳, 吴刚, 韩洪军, 吴限, 韩文耀, 吴艳军. 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工艺解析[J]. 水处理技术, 2017, 43 (06): 37-40+52.
[27]方芳, 韩洪军, 崔立明, 朱昊, 马明敏. 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难点解析[J]. 环境影响评价, 2017, 39 (02): 9-13.
[28]韩洪军, 麻微微, 方芳, 朱昊, 吴艳君, 韩文耀. 煤制烯烃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解析[J]. 环境工程, 2017, 35 (02): 24-27.
[29]吴限, 韩洪军, 方芳. 高酚氨煤化工废水处理创新技术分析[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 (04): 26-32.
[30]庄海峰, 袁小利, 韩洪军.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17, 37 (01): 1-6.
[31]庄海峰, 韩洪军, 单胜道. 污泥基催化剂强化臭氧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中试性能[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7, 49 (02): 85-91.
[32]姜忠义, 李玉平, 陈志强, 郝红勋, 刘建忠, 韩洪军. 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J]. 化工进展, 2016, 35 (12): 4099-4100.
[33]庄海峰, 黄海丽, 徐科龙, 张云金, 韩洪军, 单胜道. 废弃物水稻秸秆制备催化剂强化臭氧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效能[J]. 化工学报, 2017, 68 (01): 313-319.
[34]庄海峰, 韩洪军, 单胜道, 薛向东.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短程脱氮工艺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性能[J]. 化工学报, 2016, 67 (09): 3919-3926.
[35]韩洪军, 徐鹏, 贾胜勇, 庄海峰, 侯保林, 王德欣, 李琨, 赵茜, 马文成. 煤气废水有机污染物缺氧生物降解性能及机理[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5, 47 (08): 30-37.
[36]韩洪军, 侯保林, 贾胜勇, 王德欣. 响应面法优化电Fenton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5, 47 (06): 45-49.
[37]韩洪军. 煤化工结晶盐如何合理处理?[J]. 环境影响评价, 2015, 37 (03): 97-98.
[38]徐春艳, 韩洪军, 李琨. EBA生物组合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06): 36-38.
[39]韩洪军, 陈凌跃, 马文成, 郑诗怡, 刘潇, 牟晋铭. 我国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现状分析[J]. 环境工程, 2015, 33 (01): 120-122+89.
[40]徐春艳, 韩洪军, 姚杰, 赵茜, 王德欣, 焦仲青, 周志远, 王奉军. 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 (22): 78-80.
[41]徐春艳, 贾胜勇, 韩洪军, 刘潇, 庄海峰, 赵茜, 周志远. 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气化废水处理工程调试[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 (18): 145-148.
[42]韩洪军, 刘潇, 马文成, 郑诗怡, 陈凌跃, 牟晋铭. 微生物制药菌渣管理信息平台设计研究[J]. 环境工程, 2014, 32 (S1): 700-702+720.
[43]韩洪军, 庄海峰, 赵茜, 徐春燕, 方芳. 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煤化工生化出水[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4, 46 (06): 50-54.
[44]韩洪军, 徐鹏, 贾胜勇, 侯保林, 庄海峰. 厌氧/生物增浓/改良AO/BAF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16): 65-67.
[45]李志远, 韩洪军. 芬顿氧化—混凝处理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 2013, 49 (S1): 316-319.
[46]唐安琪, 韩洪军, 赵茜, 方芳, 徐春艳. 焦化废水中氨氮去除的研究进展[J]. 给水排水, 2013, 49 (S1): 369-374.
[47]刘音颂, 韩洪军, 王冰. 分段进水反应器处理含酚废水的启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23): 103-105+110.
[48]韩洪军, 牟晋铭, 马文成, 贾胜勇. 微波辐射对青霉素菌渣破壁效果的影响[J]. 化工学报, 2013, 64 (10): 3812-3817.
[49]王伟, 韩洪军, 张静, 徐瑞捷, 王顺. 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3, 32 (03): 681-686.
[50]韩洪军, 林杉, 王煨冬. 水解酸化/前置反硝化BIOFOR生物滤池性能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12.01P100-102
[51]韩洪军, 牟晋铭. 微波联合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 (10): 28-32.
[52]许嘉炯, 马军, 韩洪军, 孙晓. 人工湿地技术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 2012, 48 (05): 44-48.
[53]韩洪军, 欧阳力. BP网络在生物滴滤塔去除硫化氢中的仿真[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 (02): 43-47.
[54]韩洪军, 王伟, 袁敏, 李慧强, 徐春艳, 王冰. 外循环厌氧多级生化工艺处理煤制气废水应用实例[J]. 水工业市场, 2012, (02): 62-66.
[55]韩洪军, 周飞祥, 刘音颂, 李志远. SBR法处理煤化工废水中石油烃类的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 2012, 48 (02): 57-61.
[56]韩洪军, 林杉, 王煨冬. 马栏河污水厂组合工艺中水解池的性能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 (01): 100-103.
[57]韩洪军, 韩伟慧, 马文成, 王丽彩, 马春艳. 突发性酚污染事故处理方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 43 (10): 29-32.
[58]刘硕, 韩洪军, 欧阳丽. 自成骨架型氧化铁沼气脱硫剂性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24): 123-127.
[59]王丽彩, 马文成, 韩洪军, 姚杰, 韩伟慧, 马春艳. 煤化工企业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系统[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 (14): 23-26.
[60]李雨霏, 韩洪军, 胡宏博, 王冰.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菌群功能恢复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 11 (03): 32-35.
[61]王冰, 韩洪军, 刘硕, 马文成. 颗粒活性炭加速厌氧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 (11): 72-74.
[62]贾银川, 马朝娟, 韩洪军. 水解/MBR工艺处理低浓度煤化工废水的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17 (02): 5-8.
[63]韩洪军, 李慧强, 杜茂安, 王伟. 移动生物床在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化工, 2010, 30 (S2): 322-324.
[64]张玉玲, 吴明松, 黄君礼, 韩洪军, 程志辉.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的阻垢机理[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 (08): 1250-1253.
[65]张凌瀚, 韩洪军, 李雨霏, 王煨冬. 水解酸化/前置反硝化BAF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2): 106-108.
[66]韩洪军, 王伟, 马文成, 袁敏, 李慧强. 外循环厌氧工艺处理鲁奇煤制气废水的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 (06): 907-909+924.
[67]韩洪军, 王伟, 敖凯, 林杉.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 (04): 580-583.
[68]韩洪军, 李慧强, 杜茂安, 马文成, 徐春艳, 王伟. 厌氧/好氧/生物脱氨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06): 75-77.
[69]敖凯, 韩洪军, 王伟, 张凌瀚. 水解酸化-外循环(EC)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J]. 环境工程, 2010, 28 (01): 11-13.
[70]韩洪军, 代亚辉, 徐春艳. EC—CASS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 2010, 46 (02): 58-60.
[71]马春艳, 韩洪军, 王卓艺. 不同温度下MESBR工艺和传统的SBR工艺对比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 2009, 27 (06): 38-41.
[72]韩洪军, 敖凯, 王伟, 张凌瀚.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好氧污泥的启动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12): 53-57.
[73]李雨霏, 韩洪军, 张凌瀚. 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2): 92-95.
[74]胡宏博, 韩洪军, 张凌瀚, 王煨冬. BIOFOR生物滤池的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1): 12-14.
[75]韩洪军, 杨华, 赵金, 贾银川, 姜丹, 王冰. 外循环厌氧技术处理啤酒废水[J]. 环境工程, 2008, 26 (06): 20-21+2.
[76]张玉玲, 黄君礼, 韩洪军, 张锐. Asp-Glu共聚物用作油田阻垢剂的性能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1): 65-68.
[77]张玉玲, 黄君礼, 韩洪军, 张锐, 王威.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用于油田回注水的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38 (S2): 299-303.
[78]王伟, 韩洪军, 马文成, 何春华. 有机负荷冲击下两相厌氧工艺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 (17): 56-59+63.
[79]刘春爽, 王爱杰, 任南琪, 韩洪军, 郭磊. EGSB反应器同步脱除废水中碳、氮、硫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 (17): 60-63.
[80]马文成, 韩洪军. 混合耐冷菌群的优化筛选及应用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7): 891-895.
[81]韩洪军, 马文成.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启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13): 48-51.
[82]马文成, 韩洪军, 曲江, 王怀成. 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J]. 环境工程, 2008, (03): 75-77+5.
[83]韩洪军, 贾银川, 马文成, 杨华, 赵金. 外循环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工程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12): 34-36+39.
[84]赵金, 韩洪军, 王伟, 杨华, 贾银川. 外循环厌氧法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09): 52-55.
[85]马文成, 韩洪军, 高飞, 王伟, 姜丹. 甲醇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 2008, (01): 29-32.
[86]李红亮, 韩洪军, 姜丹, 王伟. 溶气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亚麻生产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02): 52-54.
[87]王伟, 韩洪军, 赵萌, 雷震东, 李红亮. 味精废水处理工艺改造工程[J]. 环境工程, 2007, (06): 94-95+104+6.
[88]马文成, 韩洪军, 王伟, 钟丹. 两级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J]. 现代化工, 2007, (12): 32-35+39.
[89]陈岩, 韩洪军. 污泥好氧厌氧交替消化的实验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05-407+414.
[90]雷震东, 韩洪军, 王伟. 外循环厌氧处理工艺中布水和三相分离的改进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07, (08): 66-69.
[91]韩洪军, 吉振兴, 马文成, 王继华. 低温ESBR反应器中耐冷菌的分离鉴定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86-288+294.
[92]韩洪军, 高飞.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技术改进及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英文)[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S1): 225-226.
[93]刘旭阳, 杜茂安, 范振强, 王鹤, 韩洪军. 污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填料性能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11): 1835-1839.
[94]徐春艳, 韩洪军, 计冰, 李德晶.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28-30+34.
[95]韩洪军, 卫达. 低温条件下SBR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因素[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21-24.
[96]韩洪军, 梁杰, 马文成. 北方寒冷地区SBR设计参数的修正及其探讨[J]. 环境工程, 2006, (02): 84-87+6.
[97]韩洪军, 黄集华, 马文成. 低温对于脱氮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 现代化工, 2005, (S1): 171-173+177.
[98]韩洪军,徐春艳. 无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法处理生活小区污水[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0): 33-34+71.
[99]韩洪军,徐春艳. 厌氧反应器处理涤纶聚酯废水的动力学模型与应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76-79.
[100]孙博,韩洪军,孙娜. 新型悬浮填料处理低温生活废水的试验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35-38.
[101]韩洪军,徐春艳.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04): 440-442.
[102]谷峡 ,韩洪军. UASBAF反应器的生产性快速启动[J]. 电站系统工程, 2003, (02): 39-55.
[103]韩洪军. 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运行效果分析[J]. 工业水处理, 2001, (10): 31-33.
[104]韩洪军,刘立凡,衣春敏,杜冰,刘东海. UASB+AF反应器的快速启动[J].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02): 53-54.
[105]韩洪军. 微电池滤床法处理含油废水[J]. 化工环保, 2000, (05): 19-22.
[106]韩洪军,衣春敏,杜茂安,孙卫东. 啤酒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分析(二)[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 (05): 128-131.
[107]韩洪军,张荣. 厌氧污泥床过滤器的优化计算与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5): 8-10+23.
[108]张兴梅,杜茂安,吴莹,韩洪军. 啤酒废水混凝预处理的试验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 (04): 50-53.
[109]韩洪军,衣春敏,孙卫东,杜茂安. 啤酒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分析(一)[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 (04): 127-130.
[110]乔英杰,张宝杰,韩洪军,夏远亮,魏丽. 塑料给水管中化学成分对水质的影响[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0, (02): 41-43.
[111]刘立凡,杜茂安,韩洪军.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处理涤纶废水的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 (02): 62-65.
[112]韩洪军,杜冰. 厌氧污泥床过滤器处理涤纶废水的生产性试验[J]. 环境工程, 2000, (02): 19-21+2.
[113]韩洪军,刘淑彦,张宝杰. 水解酸化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 (06): 97-99.
[114]张宝杰,王宝贞,韩洪军,王刚. 复合式生物处理系统效能与机理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 (06): 100-104.
[115]韩洪军. UASBAF工艺在龙涤集团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9, (04): 34-36.
[116]韩洪军,杜冰. 黑龙江涤纶厂高浓度涤纶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J]. 工业水处理, 1999, (05): 38-39+50.
[117]韩洪军. 龙涤集团高浓度涤纶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处理效果分析[J]. 给水排水, 1999, (09): 38-40.
[118]韩洪军,刘立凡,衣春敏,孙卫东. UASB-AF处理高浓度涤纶聚脂废水的试验研究[J]. 中国沼气, 1999, (03): 13-16.
[119]韩洪军,杜茂安,刘彦忠. 硬质聚氯乙稀管在给水工程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 1998, (03): 61-64.
[120]杜茂安,韩洪军.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硝化性能[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8, (01): 70-73.
[121]韩洪军,刘彦忠,杜冰. 铁屑—炭粒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J]. 工业水处理, 1997, (06): 17-19+44-45.
[122]杜茂安,韩洪军. 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硝化菌活性的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6, (05): 97-100.
[123]韩洪军,杜茂安,刘淑彦,张宝杰.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微量挥发性有机物[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6, (05): 105-107.
[124]韩洪军. 含油废水ζ─电位的测试与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1996, (03): 36-37.
[125]戴爱临,韩洪军,智喜文,韩洪大. 稳定塘处理造纸废水的工程设计与净化效果分析[J]. 环境工程, 1994, (06): 12-16.
[126]韩洪军. 含油废水电解气浮的理论和试验[J]. 环境工程, 1993, 11 (06): 7-10.
[127]韩洪军,刘灿生.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亚微克/升级氯乙烯单体[J]. 色谱, 1993, (03): 171-172.
[128]韩洪军,刘灿生. 硬聚氯乙烯(UPVC)给水管的卫生性能探讨[J]. 聚氯乙烯, 1993, (02): 46-49.
[129]韩洪军. 混杂滤料法处理含油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1993, (01): 20.
[130]韩洪军. 含油废水电解气浮的理论和试验[J].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1993, (01): 13-15.
[131]韩洪军, 刘灿生. 用于测定水中微量氯乙烯的浓缩器[J]. 分析仪器, 1992, (02): 40-41+37.
[132]韩洪军,刘灿生. 聚氯乙烯给水管的开发与应用[J]. 塑料科技, 1992, (02): 34-35+44.
[133]韩洪军. 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J]. 化工环保, 1990, (06): 336-338.
[134]刘灿生, 韩洪军. 硬聚氯乙烯(UPVC)管中重金属稳定剂扩散入水中规律的实验研究[J].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0, (03): 67-74.
[135]刘灿生,韩洪军. 硬聚氯乙烯(upvc)管扩散入水中的氯乙烯单体(VCM)的实验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1990, (02): 18-21+3.
[136]韩洪军, 杜冰. 新型滤料处理废水的研究[J]. 环境工程, 1987, (01): 1-3.
[137]韩洪军. 涤纶染水可生化性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 1986, (05): 289-292.
发表会议论文:
1 北方地区使用融雪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韩洪军; 王卓艺; 马文成; 薛梅; 梁杰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 中国会议 2006-01
2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分散式污水处理 薛梅; 韩洪军; 马文成; 王卓艺; 梁杰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 中国会议 2005-06
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 马文成; 韩洪军; 黄集华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4-09
4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韩洪军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3
先进事迹与名师心得:

先进事迹:
韩洪军 男 1955年4月出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系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学科教学带头人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
国际水协会(IWA)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员
中国发明协会委员
国家环保局环境保护咨询专家组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委员
中国首批给水排水注册设备师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黑龙江省国际咨询专家组委员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咨询专家组委员
哈尔滨市政府专家咨询组成员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杂志编委
《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编委
《化工学报》杂志编委
1982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系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系 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获工学博士学位
自1982年起一直在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韩洪军教授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给水排水新技术新工艺、城市水环境及水体生态修复再生机理、污水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技术、污水处理新技术与资源化、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研究。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理论、寒冷地区低温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一代高速厌氧反应器开发与应用、剩余污泥与沼气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由其自主研发并荣获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省部部级奖项的外循环(EC)厌氧反应器及其改进工艺和配套技术已成功地实现产业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废水、印染废水、啤酒废水、焦化废水等诸多领域,处理效果十分显著。
韩洪军教授承担国家十五期间“863”攻关项目《大庆市黎明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973”《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获《变速升流式厌氧处理方法》等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作为总负责人参与废水处理工程设计70余项;主要论著包括《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等7部;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0余篇,其中许多被SCI,EI,ISTP等机构检索。
韩洪军教授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十分富,主讲本科生《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水厂设计概论》、《城市水循环技术及科技创新》、硕士研究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理论》、博士研究生《城市水资源评价与优化配置》等课程,其中《水质工程学》评为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他的课以其实用性和创新性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资料库》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该资料库是国内首部汇集了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资料于一体的教学光盘,具有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新颖的特点,在本专业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给水排水专业的毕业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获得“首届大学生城市水情社会调查大赛”建设部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水质工程学重点课程建设》黑龙江省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5项。
同时韩洪军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梯队的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的研究体系,近几年来已累计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余人。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家污水处理领域的骨干力量。
(1)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韩洪军教授讲授课程因材施教,方法灵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与应用,充分利用《水质工程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目前50%的课程教学录像上网,还有实践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电影、教学习题集等已经上网。韩洪军教授还建立了师生交流网络平台(http://hithhj.blog.edu.cn),在课后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和答疑,目前网络平台的点击率已经达到9536人次。
(2)编制毕业设计实践素材
毕业设计是给水排水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过的各专业课程起到综合归纳作用,对将要参加工作面临的实际设计任务起到预演和练兵的作用。鉴于此,韩洪军教授几次赴天津、深圳、齐齐哈尔拍摄排水处理工程的实际教学片,在寒冷的冬天,韩洪军教授及拍摄组在高高的吊塔上拍摄实景,在深夜又在默默地赶制内业配音,常常是工作到深夜1~2点钟,经过2年多的辛劳,编制了《水质处理工程》多媒体电教片。
(3)编制教学软件
韩洪军教授编写的《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资料库》多媒体课件将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应用在教学中,是国内首部汇集了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资料于一体的教学光盘,具有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新颖的特点,在本专业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给水排水专业的毕业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成果凝聚了韩洪军教授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血,汇总了最新研究成果和成熟的工艺技术,涵盖了给水排水本科生毕业设计中所需的全部资料,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手段,有机结合了实际工程和理论研究,对帮助学生独立自主的查找设计资料及工程设计人员实际设计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该课件和教材对深化给水排水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4)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
2004年由建设部、团中央、世界水协和2006年国际水协第五届世界水大会筹备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韩洪军教授作为本次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结合专业特色的要求,在暑期的社会实践中,带领社会实践小组分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大庆市和佳木斯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水厂、访谈居民等多种形式,调查黑龙江省城市水域环境和水污染状况,城市水源、自备水源情况;主要城市用水变化及规律、城市用水结构、城市水价调整与节水效果;重点行业的耗水和水的重复利用情况和主要的节水措施。他们通过网络、海报等多种形式,走访了机关、企业上千家,街头及入户访问上万人次,散发调查问卷数万份。宣传节约用水,宣传世界水大会,增强大学生保护水资源和节水的意识,促进校园节水新风气形成。
通过韩洪军和社会实践小组的辛勤劳动,2005年3月22日,“首届大学生城市水情调查大赛”颁奖仪式在国家建设部礼堂隆重举行。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际水协执行主席Paul Reiter、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等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小组颁发 “首届大学生城市水情调查大赛”一等奖证书。
(5)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韩洪军教授教学中注重对科研、科技创新有兴趣的同学培养,组织他们成立科研小组,参与指导他们的科研活动,为突出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环境,目前已经有2个小组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一等奖,1个小组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三等奖,其中“水下呼吸器的实验研究”科技创新项目被哈尔滨晨报、哈尔滨电视台刊登。
(6)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韩洪军教授主动承担青年教师导师的任务,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备课、试讲、教学研究进行指导。培养青年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对《水质工程学》的部分内容“水处理新技术”采用双语教学,特别注意让学生掌握水处理领域英文专业术语,以使学生尽快实现从基础外语到专业外语的过渡。
(7)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韩洪军教授带领的《水质工程学》教学团队是由~6名主讲教师、2~3名答疑教师组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学历层次高的教学梯队;韩洪军教授带领该教学团队紧密结合给水排水工程学科发展,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精品化教材和综合教学资源库;强化教学方法研究,探索适合精英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韩洪军教授计划将本门课程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8)重视本科生的思想教育
韩洪军教授十分重视本科生的教育工作,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在学生遇到学习的困难时候,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指引学生如何学习;在学生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指导学生如何克服,正确对待人生;在学生生病的时候,鼓励学生战胜病痛,早日康复,重回学习环境;韩洪军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95%,有一名(陈韬)学生在3年的时间学习完成了4年的大学学分,提前保送攻读研究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间引起轰动。韩洪军教授还多次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名师心得:
教育是最神圣的阳光事业,求真务实,谨严治学,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的职责。作为教师我铭记,教学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师能是教师使命和责任的两块基石,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师德是人格力量的源泉;精湛的师能则是‘教人求真’的保障。在实践中本着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而教学是维系这种联系的纽带的中止,采用适应时代变化的现在教学理念。,用现代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从事教学。视用最新的科研成果补充教材、发展教材、超越教材,在教学中尽量理论联系实际、把基础理论与生产中的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及前沿信息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让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使自己讲授的课程成为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成为有用的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
教学中蕴藏着深厚的科学创新的资源,因其深而艰,因其厚而难,也因其艰难才需要我们的执着、智慧和奉献。追求是一种享受,在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会尽我的所能,不断攀登,精益求精。
名师寄语
口能言,身能行,国之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国之用也;
口不能言,身不能行,国之弃也。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同学们要珍惜短暂的学习时光,志存高远,不懈努力,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更加辉煌的中国。
在追求理想、追求人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和坎坷,决心和毅力是坚持到底的基础,老师是你们永远的支持者与后援军。只要努力就必有收获,只要坚持就必有曙光。
“人生正处春耕时,众盼青松高千尺。待到秋至收获日,满斟金尊酌中魂。”
名师名言
用才能引导教育,用兴趣引导学习,用品德引导人生,用耐心引导方向,真正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人才的导路人。教师的职责就是关注学生,发现学生,引导学生,热爱学生,鼓励学生,磨练学生。
教育教学:

讲授课程:
1.主讲本科生“给水排水工程施工” 课程
2.主讲本科生“水厂设计概论” 课程
3.主讲本科生“城市水循环技术及科技创新” 课程
4.主讲研究生“城市水资源理论” 课程
5.主讲研究生“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 课程
6.主讲研究生“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课程
7.主讲博士生“城市水资源评价” 课程
8. 主讲博士生“水污染控制” 课程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市政工程
博士招生:
市政工程
专业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于1920年,现隶属于国防科工委,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相结合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建国以来,学校一直是国家重点大学,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学校已与美、英、法、德、日、俄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在校生4万余人,专任教师2948人,有教授809人,其中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22人。学校设有21个院(系),有73个本科专业,147个硕士点,81个博士点,18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和18个国家重点学科,30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教学基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全国(1950年)最早组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1952年哈工大正式成立给水与排水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1981年,在该学科领域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全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专业;获得由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授予的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具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资格(199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005);《水质工程学》被评为国家及省精品课程(2005年)。
本学科一直是全国本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是国家发改委《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还拥有国家“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中心的副主任单位。
近5年本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6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项,建设部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1项; 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2005年)。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148人,博士研究生70人,博士后10人,本学科与多个国家的大学或研究单位建立了广泛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联系方式:
韩洪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系主任
通讯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校区2602信箱,150090
发明专利 :

发明公开:
[1]乔月东, 徐春艳, 高立国, 韩洪军. 一种煤热解废水的氮气搅拌厌氧水解处理工艺[P]. 陕西省: CN118878075A, 2024-11-01.
[2]徐春艳, 郑梦启, 韩洪军, 张正文. 一种吸附联合电活性生物膜的处理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煤热解废水中酚氨污染物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5959770A, 2023-04-14.
[3]徐春艳, 张正文, 韩洪军, 郑梦启. 一种提高煤热解废水硝态氮去除率的原位装置及其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3582335A, 2021-11-02.
[4]韩洪军, 张正文, 徐春艳, 郑梦启. 一种微电场耦合硫自养反硝化处理煤热解废水的装置及利用其处理煤热解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2794553A, 2021-05-14.
[5]韩洪军, 史经新, 徐春艳. 一种小球藻厌氧共代谢处理煤热解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2551690A, 2021-03-26.
[6]徐春艳, 朱昊, 韩洪军. 一种多级臭氧催化氧化内循环装置及使用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0980918A, 2020-04-10.
[7]刘治华, 肖万才, 韩洪军, 麻微微, 周洪义, 朱海兴, 徐春艳, 朱昊. 一种铁碳微电解电化学分析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分析煤热解废水中酚类物质氧化还原反应方法[P].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N110655240A, 2020-01-07.
[8]徐春艳, 朱昊, 韩洪军. 一种悬浮催化剂催化氧化煤化工废水的装置[P]. 黑龙江省: CN110642364A, 2020-01-03.
[9]韩洪军, 郑梦启, 徐春燕, 张正文. 一种降解煤热解废水环状化合物的微氧生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0563280A, 2019-12-13.
[10]韩洪军, 张正文, 徐春艳, 郑梦启. 一种提高煤化工低碳氮比废水总氮去除率的固体碳源微曝气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8996689A, 2018-12-14.
[11]韩洪军, 左世昌, 徐春艳. 一种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反应装置及利用其处理煤制气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8862559A, 2018-11-23.
[12]韩洪军, 梁玉涛, 朱庆东, 徐霞, 刘芳名, 李丽. 环保型养殖场淋浴水专用处理装置[P]. 山东: CN108797752A, 2018-11-13.
[13]韩洪军, 李琨, 徐春艳. 一种资源化利用煤化工废气与废水制备硫酸氢钠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8726541A, 2018-11-02.
[14]韩洪军, 郑梦启, 徐春艳, 张正文.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P]. 黑龙江: CN108333132A, 2018-07-27.
[15]韩洪军, 麻微微, 徐春艳, 朱昊, 李琨. 一种微电解耦合缺氧生物反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煤制气废水酚类物质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7619156A, 2018-01-23.
[16]韩洪军, 朱昊, 徐春艳, 麻薇薇, 韩宇星. 一种纳米氧化镁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用其催化氧化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7442095A, 2017-12-08.
[17]韩旭, 陈爱民, 林繁茂, 杨状, 翟淑娟, 赵炎, 徐军, 巴清林, 张茂国, 牛文彬, 张宗喜, 黄玉良, 刘兴龙, 曹淑广, 苑先东, 李政权, 魏景春, 郑振华, 武华文, 焦子珍, 张廷习, 毕黎明, 韩洪军. 标志式多功能给水栓[P]. 山东: CN107166084A, 2017-09-15.
[18]张福丽, 窦恺, 张杰, 韩洪军, 高立栋, 田晓燕, 井金峰, 刘继东, 樊小宁, 刘畅, 杨同文, 陈龙. 一种基于味精废液的木霉菌发酵基质及应用[P]. 河南: CN107058127A, 2017-08-18.
[19]王德欣, 魏江波, 张蔚, 赵代胜, 韩洪军, 徐浩, 方芳, 李琨, 王晓霞. 费托合成废水处理装置及费托合成废水的处理方法[P]. 北京: CN107055952A, 2017-08-18.
[20]姚杰, 孙浩, 李丹, 刘冰, 刘帅, 丛昊, 尤宏, 韩洪军, 韩帮军. 强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 黑龙江: CN106902643A, 2017-06-30.
[21]方芳, 吴刚, 韩洪军, 陈建东, 马明敏. 一种去除煤化工高盐水有机物的间歇式吸附-催化氧化处理方法[P]. 江苏: CN106007078A, 2016-10-12.
[22]韩洪军, 王德欣, 刘夏明, 魏江波, 张蔚, 徐浩, 方芳, 李琨, 张泽南, 赵代胜, 王晓霞. 费托合成废水的处理方法[P]. 北京: CN105923889A, 2016-09-07.
[23]韩洪军, 朱昊, 方芳, 麻薇薇. 一种光芬顿催化氧化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其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5645506A, 2016-06-08.
[24]韩洪军, 李琨, 方芳, 贾胜勇, 王德欣. 一种截留煤化工废水难生化降解有机物的闭路循环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5621735A, 2016-06-01.
[25]韩洪军, 李琨, 方芳, 贾胜勇, 王德欣. 一种利用煤化工浓盐水制备高纯度工业级结晶盐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5399262A, 2016-03-16.
[26]韩洪军, 朱昊, 方芳, 麻薇薇. 一种光芬顿催化氧化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 黑龙江: CN105236510A, 2016-01-13.
[27]马文成, 钟丹, 辛红梅, 钱风越, 韩洪军. 通过连续投加Fe3O4纳米颗粒提升连续流厌氧反应器产甲烷效率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4556371A, 2015-04-29.
[28]马文成, 钟丹, 钱风越, 辛红梅, 韩洪军. 一种利用纳米四氧化三铁提高厌氧消化产甲烷菌活性与产甲烷效率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4529116A, 2015-04-22.
[29]韩洪军, 郑诗怡, 徐春艳. 一种煤化工浓盐水分离蒸发结晶制备工业盐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4071808A, 2014-10-01.
[30]韩洪军, 赵茜, 庄海峰, 方芳, 徐春艳, 刘音颂. 一种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4016520A, 2014-09-03.
[31]韩洪军, 侯保林, 庄海峰, 贾胜勇, 徐鹏, 赵茜, 靳博, 唐安琪, 徐春艳, 方芳, 张凌瀚. 煤化工废水外循环移动床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联用短程脱氮系统及方法[P]. 黑龙江: CN103351078A, 2013-10-16.
[32]韩洪军, 徐鹏, 侯保林, 贾胜勇, 赵茜, 庄海峰, 方芳, 张凌翰, 徐春艳, 唐安琪. 一种煤制气废水高效生物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3342440A, 2013-10-09.
[33]韩洪军, 贾胜勇, 侯保林, 方芳, 徐鹏, 庄海峰, 张凌瀚, 赵茜, 徐春艳. 一种提高煤气化废水处理效果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3342443A, 2013-10-09.
[34]韩洪军, 徐鹏, 贾胜勇, 侯保林, 赵茜, 庄海峰, 方芳, 张凌翰, 徐春艳, 唐安琪. 一种厌氧处理的氮气搅拌方法[P]. 黑龙江: CN103304028A, 2013-09-18.
[35]韩洪军, 唐安琪, 赵茜, 王冰. 双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及采用双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3193313A, 2013-07-10.
[36]韩洪军, 方芳, 徐春艳, 赵茜, 张凌瀚, 贾胜勇, 侯保林, 庄海峰. 一种鲁奇炉煤制气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3145299A, 2013-06-12.
[37]韩洪军, 庄海峰, 赵茜, 张凌翰, 方芳, 徐春燕. 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 黑龙江: CN103111290A, 2013-05-22.
[38]韩洪军, 赵茜, 庄海峰, 方芳, 徐春艳, 刘音颂. 一种提高煤气化废水总氮去除率的吸附降解同步脱氮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3113001A, 2013-05-22.
[39]韩洪军, 刘玉蕾, 王鲁, 李丹阳, 方芳, 赵茜. 一种超声梯度水解回收污泥蛋白质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702306A, 2012-10-03.
[40]韩洪军, 刘玉蕾, 王鲁, 李丹阳, 方芳, 赵茜. 一种微波回收污泥蛋白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690323A, 2012-09-26.
[41]韩洪军, 李志远.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联合方法[P]. 黑龙江: CN102659287A, 2012-09-12.
[42]韩洪军, 牟晋铭. 微波与PAM絮凝剂联用的污泥脱水方法[P]. 黑龙江: CN102659297A, 2012-09-12.
[43]韩洪军, 牟晋铭. 基于微波辐射技术的剩余污泥脱水方法[P]. 黑龙江: CN102643005A, 2012-08-22.
[44]韩洪军, 刘音颂, 李志远. 一种污泥臭气的生物处理系统及利用其处理污泥臭气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614774A, 2012-08-01.
[45]韩洪军, 刘音颂, 李志远. 一种污泥臭气光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及利用其处理污泥臭气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614777A, 2012-08-01.
[46]韩洪军, 赵茜, 徐春艳, 张凌翰, 周飞祥. 一种降低煤化工废水污染物的生物增浓装置[P]. 黑龙江: CN102515351A, 2012-06-27.
[47]韩洪军, 赵茜, 徐春艳, 张凌翰, 周飞祥. 去除煤化工废水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混凝吸附脱酚沉淀装置[P]. 黑龙江: CN102491466A, 2012-06-13.
[48]宋阳, 秦雯, 游凡超, 李召军, 韩洪军. 含银废水的银回收装置[P]. 黑龙江: CN102373483A, 2012-03-14.
[49]韩洪军, 欧阳力, 周飞祥, 张怡, 李志远. 去除沼气中硫化氢的电化学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2120134A, 2011-07-13.
[50]韩洪军, 胡宏博, 马文成, 王伟, 王冰, 李慧强, 徐春燕, 李雨霏, 刘音颂.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发酵获取反硝化脱氮碳源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060423A, 2011-05-18.
[51]韩洪军, 胡宏博, 马文成, 王伟, 王冰, 李慧强, 徐春燕, 李雨霏, 刘音颂. 一种利用废弃粉煤灰和煤矸石制造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060457A, 2011-05-18.
[52]韩洪军, 王伟, 徐春艳, 李慧强, 马文成, 张凌翰, 庄海峰, 袁敏. 采用氮气气浮装置处理煤制气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050500A, 2011-05-11.
[53]韩洪军, 周飞祥, 欧阳力, 张怡. 沼气厌氧生物脱硫设备及方法[P]. 黑龙江: CN102010768A, 2011-04-13.
[54]韩洪军, 周飞祥, 欧阳力, 张怡. 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的节能方法[P]. 黑龙江: CN102002408A, 2011-04-06.
[55]韩洪军, 王伟, 徐春艳, 李慧强, 马文成, 张凌翰, 庄海峰, 袁敏. 半焦生物滤池及用其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2001746A, 2011-04-06.
[56]韩洪军, 周飞祥, 欧阳力, 张怡. 沉淀池浮渣自动收集器[P]. 黑龙江: CN101972561A, 2011-02-16.
[57]韩洪军, 王伟, 李慧强, 袁敏, 张凌瀚. 鲁奇炉煤制气废水处理过程中消除泡沫的方法及装置[P]. 黑龙江: CN101838044A, 2010-09-22.
[58]曲江, 张德胜, 吴昌祥, 李龙家, 金刚石, 李生敏, 周志远, 王俊龙, 于志坚, 韩洪军, 王伟. 一种污泥厌氧驯化培养工艺及装置[P]. 黑龙江: CN101838051A, 2010-09-22.
[59]韩洪军, 王冰, 马文成, 李雨霏, 张凌瀚, 胡宏博, 刘音颂. 流化载体生物膜反应工艺中流化填料快速挂膜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823794A, 2010-09-08.
[60]韩洪军, 李慧强, 王伟, 杜茂安, 袁敏, 徐春艳, 王冰, 胡宏博. 一种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1798158A, 2010-08-11.
[61]韩洪军, 李慧强, 王伟, 杜茂安, 袁敏, 徐春艳, 王冰, 胡宏博. 一种鲁奇炉煤制气废水的生物脱氨方法[P]. 黑龙江: CN101792235A, 2010-08-04.
[62]韩洪军, 袁敏, 王伟, 李慧强, 徐春艳, 王冰, 胡宏博. 鲁奇炉煤制气废水的粗粒化除油方法[P]. 黑龙江: CN101786694A, 2010-07-28.
[63]韩洪军, 李慧强, 王伟, 杜茂安, 马文成, 袁敏, 徐春艳, 胡宏博, 王冰. 一种鲁奇炉煤制气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P]. 黑龙江: CN101786773A, 2010-07-28.
[64]韩洪军, 胡宏博, 李雨霏, 马文成, 王冰, 徐春艳, 王伟. 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774693A, 2010-07-14.
[65]方芳, 韩洪军, 王伟. 一种降解邻甲基苯酚菌种的筛选方法[P]. 黑龙江: CN101760504A, 2010-06-30.
[66]韩洪军, 李慧强, 王伟. 一种用于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1708892A, 2010-05-19.
[67]方芳, 韩洪军, 王伟. 用于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菌群的筛选方法[P]. 黑龙江: CN101696445A, 2010-04-21.
[68]韩洪军, 姜殿臣, 高亚楼, 宁秋实, 韩雪冬, 金刚石, 曲江, 李生敏, 王伟, 李慧强, 杜彦杰. 厌氧共代谢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555069, 2009-10-14.
[69]韩洪军, 胡宏博, 林杉, 李雨菲, 张凌瀚. 带有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P]. 黑龙江: CN101514067, 2009-08-26.
[70]韩洪军, 胡宏博, 林杉, 李雨菲, 张凌瀚. 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514068, 2009-08-26.
[71]韩洪军, 王伟, 李慧强, 方芳, 杜彦杰.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1503267, 2009-08-12.
[72]韩洪军, 李雨霏, 王煨冬, 丛惠琴, 王英伟, 马文成, 胡宏博, 张凌瀚, 林杉. 一种污水预处理方法及反硝化厌氧水解沉淀池[P]. 黑龙江: CN101475291, 2009-07-08.
[73]韩洪军, 李雨霏, 王煨冬, 丛惠琴, 王英伟, 马文成, 胡宏博, 张凌瀚, 林杉. 一种城市污水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1475292, 2009-07-08.
[74]韩洪军, 贾银川, 刘旸, 王伟, 杨华, 赵金. 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306877, 2008-11-19.
[75]王爱杰, 刘春爽, 任南琪, 韩洪军, 陈川. 同步脱除无机废水中硫和氮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302058, 2008-11-12.
[76]王爱杰, 刘春爽, 任南琪, 韩洪军, 毕建培, 陈川, 邓旭亮. 一种同步脱除废水中碳氮硫的工艺系统及方法[P]. 黑龙江: CN101302069, 2008-11-12.
[77]韩洪军, 贾银川, 刘旸. 旋流循环式水解设备[P]. 黑龙江: CN101298350, 2008-11-05.
[78]韩洪军, 刘旸, 单德鑫, 李雨霏. 啤酒工业废水处理中厌氧颗粒污泥的保存装置及方法[P]. 黑龙江: CN101264977, 2008-09-17.
[79]韩洪军, 刘旸, 贾银川. 一种啤酒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01265002, 2008-09-17.
[80]韩洪军, 马文成, 刘硕, 单德兴, 李红亮. 两级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172710, 2008-05-07.
[81]韩洪军, 马文成, 姜丹, 王伟. 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P]. 黑龙江: CN101148291, 2008-03-26.
[82]韩洪军, 高飞, 王伟, 赵萌, 李红亮, 雷振东. 升流式废气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污水处理中产生H2S气体的方法[P]. 黑龙江: CN101036854, 2007-09-19.
[83]韩洪军, 薛梅. 一种从水中获取空气的装置及其方法[P]. 黑龙江: CN1803245, 2006-07-19.
[84]韩洪军. 漂浮填料分格式工艺处理分散型低温生活污水的方法[P]. 黑龙江: CN1654358, 2005-08-17.
[85]韩洪军, 马文成, 黄集华. 适用于低温生活污水处理的耐低温菌种的培养方法[P]. 黑龙江: CN1602677, 2005-04-06.
[86]韩洪军, 徐春艳, 韩宇星. 变速升流式厌氧处理方法[P]. 黑龙江: CN1590317, 2005-03-09.
[87]韩洪军.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由流动悬浮填料[P]. 黑龙江: CN1557742, 2004-12-29.
[88]韩洪军.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保存方法[P]. 黑龙江: CN1522971, 2004-08-25.
发明授权:
[1]徐春艳, 张正文, 韩洪军, 郑梦启. 一种提高煤热解废水硝态氮去除率的原位装置及其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3582335B, 2023-08-08.
[2]韩洪军, 张正文, 徐春艳, 郑梦启. 一种微电场耦合硫自养反硝化处理煤热解废水的装置及利用其处理煤热解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2794553B, 2022-08-02.
[3]徐春艳, 朱昊, 韩洪军. 一种多级臭氧催化氧化内循环装置及使用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0980918B, 2022-05-31.
[4]徐春艳, 朱昊, 韩洪军. 一种悬浮催化剂催化氧化煤化工废水的装置[P]. 黑龙江省: CN110642364B, 2022-01-07.
[5]韩洪军, 郑梦启, 徐春燕, 张正文. 一种降解煤热解废水环状化合物的微氧生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P]. 黑龙江省: CN110563280B, 2021-10-22.
[6]韩洪军, 张正文, 徐春艳, 郑梦启. 一种固体碳源微曝气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8996689B, 2021-03-30.
[7]韩洪军, 左世昌, 徐春艳. 一种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反应装置及利用其处理煤制气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8862559B, 2021-03-23.
[8]王德欣, 魏江波, 张蔚, 赵代胜, 韩洪军, 徐浩, 方芳, 李琨, 王晓霞. 费托合成废水处理装置及费托合成废水的处理方法[P]. 北京市: CN107055952B, 2020-10-20.
[9]张福丽, 窦恺, 张杰, 韩洪军, 高立栋, 田晓燕, 井金峰, 刘继东, 樊小宁, 刘畅, 杨同文, 陈龙. 一种基于味精废液的木霉菌发酵基质及应用[P]. 河南省: CN107058127B, 2020-09-08.
[10]韩洪军, 李琨, 徐春艳. 一种资源化利用煤化工废气与废水制备硫酸氢钠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8726541B, 2020-06-09.
[11]韩洪军, 朱昊, 方芳, 麻薇薇. 一种光芬顿催化氧化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其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5645506B, 2018-07-03.
[12]韩洪军, 朱昊, 方芳, 麻薇薇. 一种光芬顿催化氧化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5236510B, 2018-01-30.
[13]韩洪军, 李琨, 方芳, 贾胜勇, 王德欣. 一种利用煤化工浓盐水制备高纯度工业级结晶盐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5399262B, 2017-08-25.
[14]马文成, 钟丹, 钱风越, 辛红梅, 韩洪军. 一种利用纳米四氧化三铁提高厌氧消化产甲烷菌活性与产甲烷效率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4529116B, 2016-06-15.
[15]韩洪军, 郑诗怡, 徐春艳. 一种煤化工浓盐水分离蒸发结晶制备工业盐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4071808B, 2016-03-02.
[16]韩洪军, 赵茜, 庄海峰, 方芳, 徐春艳, 刘音颂. 利用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4016520B, 2015-07-22.
[17]韩洪军, 唐安琪, 赵茜, 王冰. 采用双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3193313B, 2014-09-24.
[18]韩洪军, 徐鹏, 侯保林, 贾胜勇, 赵茜, 庄海峰, 方芳, 张凌翰, 徐春艳, 唐安琪. 一种煤制气废水高效生物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3342440B, 2014-09-24.
[19]韩洪军, 贾胜勇, 侯保林, 方芳, 徐鹏, 庄海峰, 张凌瀚, 赵茜, 徐春艳. 一种提高煤气化废水处理效果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3342443B, 2014-09-24.
[20]韩洪军, 侯保林, 庄海峰, 贾胜勇, 徐鹏, 赵茜, 靳博, 唐安琪, 徐春艳, 方芳, 张凌瀚. 煤化工废水外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联用短程脱氮系统及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3351078B, 2014-09-24.
[21]韩洪军, 方芳, 徐春艳, 赵茜, 张凌瀚, 贾胜勇, 侯保林, 庄海峰. 一种鲁奇炉煤制气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3145299B, 2014-01-01.
[22]韩洪军, 刘玉蕾, 王鲁, 李丹阳, 方芳, 赵茜. 一种超声梯度水解回收污泥蛋白质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2702306B, 2013-11-27.
[23]韩洪军, 赵茜, 庄海峰, 方芳, 徐春艳, 刘音颂. 一种提高煤气化废水总氮去除率的吸附降解同步脱氮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3113001B, 2013-11-27.
[24]韩洪军, 赵茜, 徐春艳, 张凌翰, 周飞祥. 一种降低煤化工废水污染物的生物增浓装置[P]. 黑龙江省: CN102515351B, 2013-06-19.
[25]韩洪军, 赵茜, 徐春艳, 张凌翰, 周飞祥. 去除煤化工废水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混凝吸附脱酚沉淀装置[P]. 黑龙江省: CN102491466B, 2013-04-10.
[26]韩洪军, 胡宏博, 马文成, 王伟, 王冰, 李慧强, 徐春燕, 李雨霏, 刘音颂. 一种利用废弃粉煤灰和煤矸石制造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2060457B, 2012-09-05.
[27]韩洪军, 王伟, 李慧强, 袁敏, 张凌瀚. 鲁奇炉煤制气废水处理过程中消除泡沫的方法及装置[P]. 黑龙江省: CN101838044B, 2012-05-02.
[28]韩洪军, 周飞祥, 欧阳力, 张怡. 沉淀池浮渣自动收集器[P]. 黑龙江省: CN101972561B, 2012-05-02.
[29]韩洪军, 胡宏博, 马文成, 王伟, 王冰, 李慧强, 徐春燕, 李雨霏, 刘音颂.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发酵获取反硝化脱氮碳源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2060423B, 2012-02-01.
[30]韩洪军, 李雨霏, 王煨冬, 丛惠琴, 王英伟, 马文成, 胡宏博, 张凌瀚, 林杉. 一种污水预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475291B, 2011-12-28.
[31]韩洪军, 王冰, 马文成, 李雨霏, 张凌瀚, 胡宏博, 刘音颂. 流化载体生物膜反应工艺中流化填料快速挂膜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823794B, 2011-12-28.
[32]曲江, 张德胜, 吴昌祥, 李龙家, 金刚石, 李生敏, 周志远, 王俊龙, 于志坚, 韩洪军, 王伟. 一种污泥厌氧驯化培养工艺及装置[P]. 黑龙江省: CN101838051B, 2011-12-07.
[33]韩洪军, 姜殿臣, 高亚楼, 宁秋实, 韩雪冬, 金刚石, 曲江, 李生敏, 王伟, 李慧强, 杜彦杰. 厌氧共代谢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555069B, 2011-11-30.
[34]韩洪军, 胡宏博, 李雨霏, 马文成, 王冰, 徐春艳, 王伟. 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774693B, 2011-08-17.
[35]王爱杰, 刘春爽, 任南琪, 韩洪军, 毕建培, 陈川, 邓旭亮. 一种同步脱除废水中碳氮硫的工艺系统及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302069B, 2011-07-20.
[36]韩洪军, 李慧强, 王伟. 一种用于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708892B, 2011-05-18.
[37]王爱杰, 刘春爽, 任南琪, 韩洪军, 陈川. 同步脱除无机废水中硫和氮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302058B, 2010-12-29.
[38]韩洪军, 胡宏博, 林杉, 李雨菲, 张凌瀚. 带有厌氧-好氧组合式生物滤池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P]. 黑龙江省: CN101514067B, 2010-12-08.
[39]韩洪军, 王伟, 李慧强, 方芳, 杜彦杰.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503267B, 2010-12-01.
[40]韩洪军, 刘旸, 单德鑫, 李雨霏. 啤酒工业废水处理中厌氧颗粒污泥的保存装置及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264977B, 2010-10-13.
[41]韩洪军, 贾银川, 刘旸, 王伟, 杨华, 赵金. 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1306877B, 2010-10-06.
[42]韩洪军, 贾银川, 刘旸. 旋流循环式水解设备[P]. 黑龙江省: CN101298350B, 2010-06-09.
[43]韩洪军, 马文成, 姜丹, 王伟. 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P]. 黑龙江省: CN100567178C, 2009-12-09.
[44]韩洪军, 马文成, 刘硕, 单德兴, 李红亮. 两级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0522843C, 2009-08-05.
[45]韩洪军, 薛梅. 一种从水中获取空气的装置及其方法[P]. 黑龙江省: CN100348292C, 2007-11-14.
[46]韩洪军, 马文成, 黄集华. 适用于低温生活污水处理的耐低温菌种的培养方法[P]. 黑龙江省: CN1288236C, 2006-12-06.
[47]韩洪军, 徐春艳, 韩宇星. 变速升流式厌氧处理方法[P]. 黑龙江省: CN1281521C, 2006-10-25.
[48]韩洪军. 悬浮填料分格式工艺处理分散型低温生活污水的方法[P]. 黑龙江省: CN1276883C, 2006-09-27.
[49]韩洪军.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保存方法[P]. 黑龙江省: CN1209305C, 2005-07-06.
实用新型:
[1]韩旭, 魏书亮, 李进, 魏健, 韩洪军, 杨云, 杨乐. 地下保温水表箱[P]. 山东省: CN212513184U, 2021-02-09.
[2]张琪, 魏书亮, 张瑞春, 刘星洋, 韩旭, 张阳, 李文, 王淑凤, 雷辉, 车娜, 韩洪军. 储水、供水装置及其高位水池自动控制系统[P]. 山东省: CN210529841U, 2020-05-15.
[3]韩洪军, 刘克金, 张丽, 贾秋雨, 刘辉, 丁海燕, 韩旭. 新型保温水表箱[P]. 山东省: CN210486988U, 2020-05-08.
[4]韩洪军, 林繁茂, 李克农, 刘颜宾, 陆勇, 张灏, 李进, 韩旭, 张成良, 孔凡靜. 承插式地下保温水表箱[P]. 山东省: CN210321866U, 2020-04-14.
[5]于峰, 崔童, 付振赫, 王猛, 李琨, 韩洪军. 工业废水处理站撬体耦合一体化废气等离子除臭器[P]. 黑龙江省: CN209696682U, 2019-11-29.
[6]韩旭, 陈爱民, 林繁茂, 杨状, 翟淑娟, 赵炎, 徐军, 巴清林, 张茂国, 牛文彬, 刘洪增, 张瑞春, 贾秋宇, 袁凤裕, 苑先东, 孔凡静, 黄宝龙, 武华文, 李政权, 魏景春, 郑振华, 焦子珍, 张廷习, 毕黎明, 宋绍坦, 曹淑广, 韩洪军. 多功能给水栓[P]. 山东: CN207178867U, 2018-04-03.
[7]韩洪军, 杨状, 翟淑娟, 赵炎, 陈爱民, 林繁茂, 武华文, 李慧, 杨甲辰, 邓来强, 范腾, 赵启新, 巴清林, 张茂国, 牛文彬, 毕黎明, 苑先东, 曹淑广, 焦子珍, 张廷习, 韩旭. 高灵敏浮堵式给水栓[P]. 山东: CN206845914U, 2018-01-05.
[8]韩洪军, 杨状, 翟淑娟, 赵炎, 陈爱民, 林繁茂, 徐军, 李慧, 杨甲辰, 邓来强, 范腾, 赵启新, 巴清林, 张茂国, 牛文彬, 焦子珍, 张廷习, 曹淑广, 韩旭. 速开多功能给水栓[P]. 山东: CN206816848U, 2017-12-29.
[9]韩洪军, 方芳, 徐春艳, 李琨, 张凌瀚, 赵茜. 采用氮气气浮处理煤化工废水的除油装置[P]. 黑龙江: CN203715404U, 2014-07-16.
[10]韩洪军, 张茂国, 赵富德, 韩旭, 刘启合, 牛文彬. 全隐蔽组合式给水栓及配套使用的快速接头[P]. 山东: CN202266788U, 2012-06-06.
[11]韩洪军, 李慧强, 王伟, 姚杰, 王东阳, 徐春艳. 下流式半焦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煤气化废水装置[P]. 黑龙江: CN201882977U, 2011-06-29.
[12]曲江, 张德胜, 吴昌祥, 李龙家, 金刚石, 李生敏, 周志远, 王俊龙, 于志坚, 韩洪军, 王伟. 一种污泥厌氧驯化培养装置[P]. 黑龙江: CN201660494U, 2010-12-01.
[13]姜殿臣, 宁秋实, 高亚楼, 韩洪军, 韩雪冬, 吴昌祥, 金刚石, 曲江, 李生敏, 王伟, 李慧强, 杜彦杰. 厌氧共代谢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P]. 黑龙江: CN201395545, 2010-02-03.
[14]韩洪军, 王煨冬, 胡宏博, 林杉, 李雨霏. 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装置[P]. 辽宁: CN201375837, 2010-01-06.
[15]韩洪军, 李雨霏, 王煨冬, 王爽瑛, 胡宏博, 张凌瀚, 林杉, 王冰, 尹旭麟, 杨福杰, 刘丹. 一种缺氧好氧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P]. 辽宁: CN201376919, 2010-01-06.
[16]韩洪军. 变速升流式厌氧水解设备[P]. 黑龙江: CN2644420, 2004-09-29.
[17]韩洪军, 黄宪飞, 刘冰, 刘瑞, 韩宇星, 孙兴滨.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变速旋流配水装置[P]. 黑龙江: CN2644421, 2004-09-29.
[18]韩洪军. 内循环水解好氧处理设备[P]. 黑龙江: CN2578320, 2003-10-08.
[19]韩宇星, 韩洪军. 自由流动悬浮填料[P]. 黑龙江: CN2499396, 2002-07-10.
[20]韩洪军, 杜心. 小型家用消毒器[P]. 黑龙江: CN2130093, 1993-04-21.
[21]韩洪军, 杜心, 林明. 小型次氯酸钠发生器[P]. 黑龙江: CN2121460, 1992-11-11.
[22]韩洪军, 林明, 杜冰, 张朝笙. 水射回流淋浴器[P]. 黑龙江: CN2100171, 1992-04-01.
[23]韩洪军. 多功能分路高效净水设备[P]. 黑龙江: CN2073872, 1991-03-27.
[24]刘灿生, 韩洪军, 吕炳南. 微量有机物质浓缩器[P]. 黑龙江: CN2064061, 1990-10-17.
[25]韩洪军. 小型净化水箱[P]. 黑龙江: CN2054808, 1990-03-21.
[26]韩洪军. 家用节水器[P]. 黑龙江: CN2053227, 1990-02-21.
EC厌氧反应器专利介绍:
EC厌氧反应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洪军教授的发明专利,其含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荣获4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其主要特点如下:
1.它属于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高效厌氧处理技术之一的EGSB反应器技术和IC反应器技术的改进型,它集合了2种反应器的特点设计而成,采用外循环和内循环同时使用系统,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COD去除率可以高达90%;罐体外观形状为圆柱塔形,采用碳钢板防腐制造,三相分离器采用多层三相分离器联用设计,工程塑料制造,独特的旋流配水装置,使得配水均匀,罐体高度为10-25m。
2.EC厌氧反应器的厌氧菌以颗粒污泥形式存在,而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和很高的产甲烷性,所以反应器能维持40-60 KgVSS/m3的较高污泥浓度,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在20-30m/h,水力上升速度可以达到5-12m/h;污水在EC厌氧反应器内呈旋流上升状,故颗粒污泥处于膨胀状态,与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更加充分,从而传质效率高,有机物去除率高;较高的水力上升流速,使得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大大缩小了反应器容积,容积负荷提高,一般为10-26 KgCOD/(m3·d)。
3.EC厌氧反应器的配水装置中每个配水点的最大服务面积在1.0-1.5m2可以获得满意的配水效率,配水装置还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需要满足如下原则:a) 确保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短路等现象发生;b) 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c) 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d) 当堵塞被发现后,很容易被清除。
4. EC厌氧反应器的废水在反应器的底部由多根进水阀门控制,呈切线旋流均匀进入,在水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进水和污泥混合充分。
5.EC厌氧反应器采用专利技术小间距多层三相分离器,污泥颗粒上升撞击到小间距多层三相分离器的脱气挡板底部引起附着的气泡释放,脱气的污泥颗粒沉淀回到污泥层的表面,自由气体和从污泥颗粒释放的气体被收集在反应器顶部的集气室内。污泥由沉淀区沉淀后自行返回反应区,沉淀后的处理水以溢流的方式从反应器上部流出。
6.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水质水量波动剧烈或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类物质时,EC厌氧反应器每组分为2台,1台为粗处理EC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20-30kgCOD/m3.d,1台为精处理EC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5-10kgCOD/m3.d。粗处理EC厌氧反应器的颗粒污泥浓度大,容积可以有效地中和来水的pH值,减少投加的酸碱量;精处理EC厌氧反应器兼做沉淀池的功能,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EC厌氧反应器分为粗处理厌氧反应器和精处理厌氧反应器,可以有效地解决了甲烷菌的生理生态特性,这点与目前所熟知的一般EGSB反应器以及IC反应器不同。
EC厌氧反应器的进水COD浓度可以高达30000mg/L,pH值可以在5-9.5之间,COD去除率可以高达90%-95%以上,进水的SS可以大于1000mg/L,污泥产量减少20-35%,1-2年排泥1次即可。
EC厌氧反应器适用范围广、高效、节能、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根据不同水质水量特点,设计成小型化、一体化、系列化、自动化、智能化并能灵活匹配的处理工艺;经济性:建设投资节省15-45%,占地面积减少20-40%,运行费用降低20-30%;
专利证书:

荣誉奖励:

所获荣誉:
1、2007年,黑龙江省教学名师。
教学获奖:
1.《水质工程学》—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2.《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资料库》多媒体课件——2004年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3.《水下呼吸器的实验研究》——2007年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4.《排水工程毕业设计库》—全国第二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一等奖,排名第一。
5.《首届大学生城市水情社会调查》—2004年建设部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指导教师)。
6.《排水工程毕业设计案例库及资料库》多媒体的开发——2004年黑龙江省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7.《水质工程学》重点课程建设—2005年黑龙江省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8.多方位提高《水质工程学》的教学质量研究—2011年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9.给排水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3年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科研获奖:
1.Anaerobic co-metabolism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with methanol addition——国际水协(IWA)2012年东亚区域应用研究项目创新奖,排名第一。
2.多级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技术及应用,201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3.低C/N比污水连续流脱氮除磷工艺与过程控制技术(2012-J-231-01-R05)——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4.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of Lurgi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in a UASB reactor——2011年国际埃尼奖提名奖,排名第一。
5.有毒(有机)工业废水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效能与工程应用(2010-030-02)—— 2010年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二。
6.SBR法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及实时控制技术(J-2008-04)——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7.两级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的技术研究(07J037C59)——2007年化工部石油化学化工科技二等奖,排名第一。
8.循环式高速厌氧反应器的开发和应用(2006-282)——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9.外循环厌氧反应器设备的研制和应用(06-08001)——2006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10.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J-231-2)——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10.UASB法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技术研究(2004JBR-0019-2)——2004年化工部石油化学化工科技二等奖,排名第一。
11.外循环复合厌氧(EC)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技术(2004-050)——2004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12.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2003年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13.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成套技术——200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14.内循环水解好氧法处理啤酒废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1999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15.UASBAF处理高浓度涤纶生产废水技术——1999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