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10周年汇报演出”上海站压轴大戏《杨门女将》剧照。朱良城摄
人民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仲言):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走过了10年历程。10年来,青研班共办了4期,招收139名研究生,其中京剧111名,川剧、越剧、评剧、豫剧、汉剧等28名。为展示青研班10年的教学成果,自9月下旬起,由一至四届学员共同参与的汇报演出活动,陆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展开。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全程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播出时间安排在周六晚上黄金时段,为千万戏迷欣赏名家名剧搭建起最大的舞台。
这次系列展演活动名家荟萃,好戏连台。100天的时间内将演出32场,其中大戏23台,折子戏9台,包括优秀传统剧目《龙凤呈祥》、《红鬃烈马》、《玉堂春》、《珠帘寨》、《十老安刘》、《铁弓缘》,经典剧目《白蛇传》、《杨门女将》、《野猪林》、《九江口》、《三打祝家庄》,整理加工的传统和经典剧目《四郎探母》、《锁麟囊》、《谢瑶环》,现代剧目《红灯记》、《沙家浜》,新编剧目《走西口》、《郑和下西洋》以及老生、旦角、花脸、经典京剧折子戏专场、多剧种折子戏专场等。来自全国40余家京剧团和戏曲院团的128位研究生陆续登场,精心拿出自己的看家技艺,向老师、向社会、向广大戏曲爱好者汇报青研班的学习成果。
此次展演活动突出三新。一是新剧目:重点挖掘不常演的老戏,演出新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剧目。二是新阵容:打破剧院团和地域的限制,实行强强联合、优化组合,充分展示京剧新生代的强大实力。三是新风貌:研究生之间互相担当主演和配角,红花绿叶,相映生辉,体现群英荟萃、团结协作的精神。
演出过程中,演员激情投入,观众情绪高涨,场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喝彩声连连。全明星版新排名剧《谢瑶环》、《白蛇传》、《野猪林》、精彩的花脸经典剧目专场、诗意盎然的程派《梅妃》、俊秀飘逸的马派《十老安刘》、以诚信为主题由七大名角联袂主演的新编剧目《走西口》等,充分显示了研究生们的高超演技和过人素养。广大观众和京剧同行在频频喝彩、过足戏瘾的同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他们说,研究生嗓音优美,扮相靓丽,吐字运腔味醇气足,演技细腻,基础扎实。这次能连续欣赏到这么多的名家、名角,欣赏到如此高层次、高品位、风格迥异、流派纷呈的大戏、好戏,真是让人赏心悦目、眼前一亮,显示了京剧艺术作为国粹的无穷魅力,看到了京剧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是一项跨世纪京剧人才培养工程。青研班遵循“百花齐放、继承创新、弘扬国粹、德艺双馨”的教学方针,建立了科学而系统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实施“一个工程”(为每个研究生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两个导师”(每人均有剧目课、论文指导两个导师)、“三项并举”(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并举,继承与创新并举,技能培训与艺术研究并举)的教学方法。学院从全国各地选聘了著名老艺术家、戏曲理论家担任导师,授课传艺。教学中打破常规、大胆革新,采用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弹性安排教学的做法,扬长补短、兼收并蓄,一专多能、厚积薄发,以拓宽学员戏路,丰富文化积累。研究生班的深造,使学员在艺术上有了更深的领悟,学会了更好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揣摩剧情、刻画人物、深化主题;同时,在综合素质上有了新的提高,对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有了明显增强。
实践证明,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青研班的形式是出尖子人才、培养成批优秀人才的好办法。中国戏曲学院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今后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层次的戏曲表演人才,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一大批青年演员成为名角和院团领导的事实,标志着新世纪新一代京剧名家正脱颖而出。中国京剧事业后继有人,青研班功不可没。
此次全明星阵容的京剧系列展演活动的举办,为梨园增添了绚丽色彩,堪称中国京剧舞台的一件盛事。对于这次集体展示才华的汇报演出,青研班学员都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合作机会,纷纷表示一定要互相学习、团结协作、认真排练、发挥水平,不负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教导,以高水准的演出取得社会的认同、行家的赞许。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毕业考试”。从前期演出引发的热烈反响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为期百日的汇报演出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