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关红文):前不久,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评奖活动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汇集湖北,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互相交流,共同欢庆群文工作者的节日,并与广大群众一起享受了一场丰富的群文盛宴。
群星小舞台 群文大熔炉
群星奖是文化部社会文化政府奖,自1991年举办之初,就确立了评奖对象是业余文艺爱好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直到今天,群星奖仍是我国群众文化领域唯一的政府奖。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是群星奖鲜明的特征。通过群星奖评奖活动,群众文艺骨干和爱好者汇集在一起,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踊跃登场,纷纷亮相。第十四届群星奖更是突出了群众性的特点,为社会各界群众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参赛作品来自不同系统、不同部门。据了解,各地共有2000多件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参加评选。经过初评、复赛,进入到湖北第八届艺术节群星奖决赛的有不到500件作品。这些作品来自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层面,是文化工作者发现、组织、辅导了它们,经过各地文化部门层层推荐选拔上来。参演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为了共同的艺术追求和理想走到了一起。也正因为聚集了这些无穷的力量,群星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无数普普通通的群众因为群星奖,更加坚定了热爱生活、追求艺术、实现理想的信心,他们在群星奖的舞台上历练着自己。
群星小舞台 生活大空间
群众文艺的枝繁叶茂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第十四届群星奖决赛处处体现着群众文艺创作的多姿多彩。这些群众文艺爱好者通过舞蹈表演、声乐演唱、器乐演奏,通过60多个曲种,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群星奖的舞台上,展现着社会的千姿百态。邻里故事、部队生活、企业文化、乡村改革和变化等许许多多现实生活题材在群星奖作品中都有所表现。我们还看到了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甚至孤儿等弱势群体的喜怒哀乐。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体现着民族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戏剧等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群星奖不少获奖作品,都是广大群文工作者对我国传统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的结晶,倾注了他们对民间文化的感情。根据长江三峡地区古老的兴山民歌和长阳薅草锣鼓音乐整理改编的《喊歌》,由优秀传人陈家珍一家祖孙三辈演绎得优美动听,表达了山里土家人其乐融融、和谐自然的生活场景和美好情感。陕西老腔作品的震撼力、江苏镇江田歌的柔美都留给人们美好的记忆。
舞台虽小,人们看起来却有滋有味;作品虽小,人们品起来却百感交集;人物虽小,人们议起来却赞不绝口。这就是群星奖的舞台,她给人们的是回味,回味作品、回味人物、回味生活、回味社会。
群星小舞台 明天更精彩
“群星”取“群星璀璨”之意,以喻群众文艺熠熠生辉、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星奖评奖活动已经过了16年的实践,举办了十四届。1991年设立时是综合门类评选,1995年改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四大门类,每4年评选一次。1997年以后,群众文化科研成果也被列入群星奖评奖内容,与戏剧曲艺门类同时评选,每4年举办一次。2003年按照中央领导关于进一步规范文艺评奖的指示,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奖励办法》,将群星奖纳入中国艺术节,每3年一次,每次7个艺术门类同时举办。至此,群星奖既是群众文艺作品的集中检阅,又是对群众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为中国艺术节增加了亮丽的色彩,真正体现了中国艺术节“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2003年前,群星奖设立的奖项一直是金、银、铜奖。2003年改革后,奖项改为一个级别,统一称群星奖。评奖数额限定为105个。2006年,经过调整和改革,文化部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一个奖,而群星奖与文华奖成为两个子项。2007年第十四届群星奖奖项名称改为群星大奖、群星创作奖、群星表演奖,同时首次增设了群星服务奖,奖励那些服务意识强、文化服务工作好的文化馆、图书馆和个人以及反映社会文化工作业绩的科研成果、活动项目。至此,群星奖成为社会文化领域最综合、最高的政府奖。截止到目前,历届群星奖计推出了3000多件优秀的文艺作品,获奖人数近2万人。
群星奖评选具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和评奖机制:各地参评作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负责评选推荐;解放军部队系统由总政治部宣传部评选推荐,武警系统由武警政治部文化部评选推荐,工会系统由全总宣传部评选推荐。由文化部邀请各领域专家进行评审,增加了观众现场投票的内容,进一步保证评奖的公开、公平、公正性。评选一般分初评、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给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增加了参加演出、展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群众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群星奖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群众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开展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才能逐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作用,着力开展好群众文化工作,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基层文化馆站应不断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群众文化工作者和艺术家们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多创作精品,丰富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群星奖应坚持面向生活、面向基层;坚持立足民间,弘扬传统文化;坚持“以文育人”、培养造就文艺人才;坚持正确的评奖方向,在广大群众的监督和支持下,完善评奖机制和评选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