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频道 > 文章正文

                         

  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针和纲领。各级文化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首先要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文化工作者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工作。联系文化部门、单位的实际,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以下重要思想观点,用以指导文化工作实践。

  一是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中正确把握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自觉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目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是深刻理解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重要思想,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新变化,把握人民对文化发展的新期待,努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生活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是深刻理解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思想,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在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是深刻理解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思想,自觉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在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中自觉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注重人文关怀,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境界,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五是深刻理解党中央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六是深刻理解党中央提出的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思想,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七是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这一总体要求,自觉把文化工作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使文化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与党的主张相一致,与人民的意愿相符合,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

  八是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理念,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工作,创新文化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以上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观点,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领导文化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指明了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前进方向、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思想和方针原则。

  在具体文化工作实践中,要全面正确地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在文化创造和传承中的主体作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文艺创作和文化工作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要充分发挥文化塑造人、提升人的素质、培育国民精神的重要功能。

  (三)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

  (四)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要明确改革的目的在于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文化单位的生机活力,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句话,是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六)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一要统筹区域文化发展,二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三要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四要统筹兼顾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五要统筹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

  二 2007年的文化工作

  (一)党委政府和全社会更加关注支持文化建设,文化工作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略)

  (二)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城乡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继续实施,涌现一批舞台艺术精品。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成功举办。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取得良好进展,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扶持规划开始实施,经典京剧唱段进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课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106个选题进入创作阶段。

  (三)文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公益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一批国家级和地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在全国534个乡镇开始试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取得新进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了新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资源普查、名录体系、传承人保护、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方面有了新进展。艺术科研教育工作有了新发展。

  (四)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增长。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加快建设、努力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逐步形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五)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等重大国事活动,组织实施了“中国年”“中国文化节”、专项演出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彰显了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积极主办和参与国际多边文化活动,主动参与国际文化规则的谈判和制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会议上充分表达我国的主张。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更加深入。

  三 当前文化建设的思路和2008年的工作

  作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部党组决定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这一主题,在全系统开展大调研活动。部调研组自去年11月起一连3个月,到33个直属单位和10个省市区开展调研,在所到省市区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获得了大量实际情况和鲜活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今后一个阶段文化工作的基本思路。各地文化厅局也普遍开展专题调研,为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精神、新要求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一)繁荣文艺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落到实处,首先体现在文艺创作的繁荣上。多出精品佳作,多出优秀人才,硕果累累,人才辈出,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级文化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加强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组织好专业和群众艺术各个门类的艺术创作,着力推出一批反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尤其是讴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要集中展示文艺创作的成果。集中力量抓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策划创排工作。各级文化部门还要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精心设计、组织好丰富多样的演出、展览活动和其他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鼓舞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美好新生活的豪情和信心。继续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好第五届中国京剧节、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等活动。精心组织好北京奥运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

  (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抓紧规划并加快推动国家、省、市、县、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重点是贫困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重点是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正常运转,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和落实公益文化事业捐赠法规政策,建立支持公益文化基金,鼓励社会各类企业和个人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投入或捐助公益文化活动,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把经费投入与提供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挂钩。

  今年工作重点,一是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制定并实施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二是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农村县乡村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继续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的实施力度,推进国办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四是抓紧研究建立文化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对基层文化骨干的培训;五是建立健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单位的服务质量标准和绩效考评机制。

  (三)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又好又快地发展文化产业

  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重点是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大力发展具有良好前景的网络、游戏、动漫、流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演艺、音像、娱乐、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引导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和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宽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

  今年,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文化对外交流规划。命名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表彰对发展文化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继续办好第四届深圳文博会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办好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和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做好2007—2008年度优秀出口文化企业、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奖励和推介工作。实施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工程,完善国家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项目投融资交易平台。

  (四)提高监管水平,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有序繁荣

  努力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建设,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的产权、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院线制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逐步打破文化市场中存在的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培育行业组织,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提高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

  今年重点抓好五件事:一是加快制定《艺术品经营管理条例》,做好其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的修订工作;二是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制度建设,建立大案要案报告、督办、通报制度和管理系统,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三是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建设,在网吧、娱乐场所以及演出场所建立技术监管系统;四是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五是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五)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

  要紧紧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一重点,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牢牢把握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创新。

  今年文化系统的改革工作,要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制定全国艺术院团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艺术院团改革。中直艺术院团重点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发文艺院团的活力,探索将院团内部演出经营、舞台美术、剧场等可经营的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地方国办艺术院团的改革,要合理调整结构和布局。通过科学、民主、严格的评估,在各省区市确定若干代表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作为重点扶持的院团继续实行事业体制。同一城市内省、市重复设置的相同艺术品种的国办艺术院团,应进行必要的整合兼并。对于体现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地方艺术院团,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予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常下基层为农牧民群众演出的艺术院团,因肩负增进民族和睦、维护边疆稳定等重要职责,可经评估选定部分作为重点保护支持的院团,继续实行事业体制。各级政府对转企改制的原国有艺术院团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扶上马,送一程”,财政拨款支持不减反增,改变财政投入方式,从过去的“人头费”拨款转为购买演出服务、支持艺术创作以及对推出优秀作品、提供优质服务的奖励。

  二是深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重点是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推行合同聘用制、人事代理制、岗位管理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公益性文化单位要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三是要推动改革配套政策的完善。重点是推进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社会保障政策,支持转企单位发展的财税政策,适应文化行业特殊工种特点的退休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文化事业的政策,等等。希望各地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继续解放思想,研究制定本地区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六)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步推进

  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一要立足于保护和弘扬,树立积极态度,采取得力措施。二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正确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全面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剥离其封建糟粕,挖掘继承其积极因素,并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涵。三要大力做好中华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和弘扬推广工作,继续做好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继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和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于文物保护工作,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已做了安排,各地要按照工作部署,切实抓好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抓好普查工作,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研究制定传承人保护办法,总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开展“文化遗产之都”申办活动。组织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群众文化活动,挖掘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节日活动的内容,吸引公众参与。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古籍普查和修复工作,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继续推进清史纂修。

  (七)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加强“两岸”“三地”文化沟通,使文化工作更好地为国家整体外交和统一大业服务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和力量,充分运用中华文化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化产品贸易。既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介机构和文化经纪人,又要积极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既要着眼长远搞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化产品贸易。要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国家形象。要围绕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加深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沟通两岸三地人民骨肉之情,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今年要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研究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战略规划,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全方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健全对外文化交流部际协调机制和区域协调机制,形成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合力。按照与有关国家文化交流协定,办好罗马“中国艺术节”、在河南举办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等活动,精心组织海外春节文化活动。启动泰国、蒙古的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日本、俄罗斯、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的筹备工作。办好北京奥运系列文化活动。建立与港澳特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合作和磋商机制。在陕西举办“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在贵州举办“艺海鎏金——港澳文化联谊”等活动。

  以上七个方面,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当前的工作重点。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做好思想理论、政策法规、人才队伍、文化科研、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关键靠人才。要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实践锻炼,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的党政领导队伍、专业人才队伍、经营人才队伍,推动建立文化艺术领域的国家荣誉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氛围。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