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专家信息:


   华金平 教授 男,博士,1966年6月出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读本科和研究生,1997年8月至2003年1月在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读博士,2003年1月获博士学位。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法国勃垠第大学 从事博士后研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湖北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5年获得湖北省第三届“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任湖北省棉麻技术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湖北省第四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棉花专业组副组长。现任中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1988年7月至2005年8月在湖北省农科院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工作;2005年8月,作为优秀学术人才调入中国农业大学,聘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12月被聘任为教授(三级岗)、博士生导师。参与育成新品种2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现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6名。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利用研究,完成了棉花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研究,获得了一种新的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 1997年8月至2003年1月,参加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博士学位论文——《汕优63”“永久F2”群体构建及其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剖析汕优63的杂种优势产生遗传机理的工作包括:构建了用于杂种优势研究的特定群体——汕优63 “永久F2”群体;定义杂种优势效应显著的位点为杂种优势位点,首次直接定位了杂种优势位点、分析了杂种优势位点及其基因作用方式;发现并确认了上位性互作真实存在,发现在两位点互作的9种基因型中,常常以互补的纯合基因型表现最好。同时,两位点双杂合子基因型累积的细微有利优势,可以部分解释杂种产量的遗传优势;杂种优势位点的单位点显性效应,以及两位点水平的3种类型的上位性互作效应,能够解释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

教育及经历:

1982年8月- 1986年7月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农学学士

1986年9月- 1990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农学硕士

1997年7月-2003年1月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理学博士

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 法国勃垠第大学Universite de Bourgonge, France 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Laboratorie de phytoBiologie Cellulaire, UMR Plante- Microbe-Environnement 博士后

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 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logy, Evolution, & Organismal Biology, 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至1993年4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1993年5月至1996年1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6年2月至2001年1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2007年12月1日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三级岗)

主讲课程:

主讲研究生课程《群体遗传学》,本科生课程《试验统计分析》。

参加《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科学进展》、《作物分子育种》等相关课程的专题讲授。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