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成果 > 文章正文

项目名称: 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热背景和热历史研究

推荐单位: 教育部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地热学方向。围绕我国主要沉积盆地的热体制和热历史开展了5个方面的研究:(1)开展了长期的钻井热流测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热流数据,建立了我国大地热流数据库;(2)进行了沉积盆地及其下伏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的研究;(3)探索了我国多期复杂演化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的技术和方法;(4)定量恢复了我国主要沉积盆地自晚古生代以来的热历史;(5)从盆地热演化的角度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将地热研究成果应用于油气勘探实践。

揭示了我国东部“热盆”、中部“温盆”和西北部“冷盆”的盆地热背景格局及其深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首次建立了适合我国多期复杂构造-热演化盆地热史定量恢复的技术和方法体系,该体系由盆地尺度的多种古温标耦合反演和岩石圈尺度的构造-热演化模型构成;系统地揭示出我国主要沉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东部盆地晚期(K-E)加热型、西部盆地持续(P-)冷却型、中部盆地叠加型的热演化特征。

科学价值:项目获得的大地热流数据系地球科学的重要基础参数,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项目所建立的沉积盆地热史恢复方法体系切合我国多期复杂叠合盆地特点,已普遍应用于我国沉积盆地的热史研究中;主要沉积盆地热史定量恢复成果揭示了盆地热演化过程,也广泛应用于油气等矿产资源成藏机制研究和勘探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项目的研究不仅大大拓展了传统地热学的研究范畴,也推动和促进了地热学与地球动力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本项目研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发表论文80篇和出版专著2部,已被他人引用954次,其中SCI他引216次;10篇代表性论文被SCI论文他人正面引用86篇次,引文作者来自美、英、法、俄、日、澳等10余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实验室。主要完成人在重要的国际会议,如国际地质大会、IUGG、EGS-AGU-EGU 联合会议、世界地热大会等会议上作报告10余次。

主要发现点:

1、核心发现点

①首次编制了中国大地热流分布图,揭示出我国沉积盆地东部“热盆”、中部“温盆”和西北部“冷盆”的热背景格局【地热学;代表性论文1,2,5,9】;

②首次建立了适合我国多期复杂构造-热演化特征的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技术和方法体系,该体系由盆地尺度多种古温标耦合反演和岩石圈尺度的构造-热演化模型构成。该系列工作被广泛应用到中国沉积盆地的热历史研究中,是地热学近10年来最重要的发展【地热学;代表性论文3,4,6,7】;

2、其它重要发现点

③系统、定量地揭示出我国主要沉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的热演化特征,即东部盆地晚期(K-E)加热型、西部盆地持续(P-)冷却型、中部盆地叠加型的热演化特征【地热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代表性论文4,6,7,10】;

④明确了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和东部(渤海湾盆地及下扬子地区)具有显著差异的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前者为“脆-韧-脆”结构,而后者为3个脆性层间夹2个韧性层的结构;这种热-流变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东部拉张背景下“热盆”和西部挤压背景下“冷盆”形成的深部热动力学机制【地热学;代表性论文8,9】;

⑤从盆地热演化的角度指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在成烃和成藏过程的差异,有效指导了我国的油气勘探【地热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代表性论文4,7,10】。

主要完成人: 邱楠生

对核心发现点之一、二的热流测试、热史恢复方法体系建立和重要发现点之三、五的主要沉积盆地热史恢复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应用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为:(1)开发了有机质自由基浓度古温标,建立了盆地尺度多种古温标耦合反演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技术和方法体系;(2)对渤海湾、辽河、柴达木、塔里木和准噶尔等盆地进行热历史恢复,定量揭示出晚古生代以来我国东部盆地晚期(K-E)加热型和西部盆地持续(P-)冷却型的热演化特征,并将热史研究结果应用于油气成藏研究中;(3)在实际盆地测试了部分大地热流。工作量占80%。

胡圣标

对核心发现点之一、二的沉积盆地热背景和热史恢复方法体系建立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为:(1)在沉积盆地实测了一批大地热流数据,领导并建立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首次编制了中国大地热流分布图,揭示了我国沉积盆地热背景;(2)建立盆地尺度多种古温标耦合反演热史的综合方法;(3)进行渤海盆地、四川盆地的热史恢复。工作量占75%。

何丽娟

对发现点1的大地热流测试、发现点2的热史恢复方法体系建立和发现点3的具体盆地热史模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为:(1)建立了岩石圈尺度多期拉张模型研究不同不同类型盆地的热历史;(2)参与实测和编制我国沉积盆地热背景图;(3)进行了辽河和南海盆地热史模拟。工作量占70%。

王良书

对发现点1的大地热流测试和发现点4的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研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为:(1)揭示了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和东部(渤海湾盆地及下扬子地区)具有显著差异的岩石圈热-流变结构,阐明了盆地成因类型、热体制的差异与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的非均质性密切相关;(2)实测了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及下扬子区部分大地热流数据。工作量占65%。

任战利

对发现点3和5的沉积盆地热史恢复及其应用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为:(1)研究了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热历史,揭示了中部盆地具有东部和西部二者叠加型的热演化特征;(2)将热史研究结果应用于具体盆地油气成藏的研究,揭示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油气成藏规律。工作量占65%。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847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