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的高技术涂层化应用:
感应加热的高技术涂层化应用高效快速感应熔涂技术
——以高性能涂层提升高频淬火硬面技术的抗磨本领
——以环境友好工艺替代传统电镀硬铬技术
——以可设计的材料和涂层厚度解决各种恶劣工况条件下工件的磨损与腐蚀问题
——以成熟的技术打造涂层高耐磨、高抗蚀和低成本的优势性价比
高效快速感应熔涂技术是利用感应趋肤加热原理将预涂于工件表面的粉末材料快速熔结于金属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的高性能涂层。该技术实现了基体受热小、涂层充分熔制、高效快速完成这一理想化涂层精制模式。
高附着力、高硬度、高耐磨性、防腐、耐热、长寿命和低成本是本技术的显著特点,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生产效率高、性价比优越、附加值高、投资小、效益高、无环境污染,形成了具有成熟工艺和装备的批量化生产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技术涂层的耐磨性高于激光熔覆和氧乙炔喷焊(表1);涂层的耐蚀性是激光熔覆和氧乙炔喷焊的4倍以上(表2);涂层制备成本仅仅是电镀硬铬、激光熔覆、超音速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的1/10~1/5,而涂层制备效率却是它们的10倍以上(表3)。
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ZL200510098597.9、ZL200510002625.9)、实用新型1项(ZL200720173794.7),获2008年度国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发明专利一等奖,获2008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技术已形成十余条批量化生产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表1 MM-200磨损试验机磨损
载荷 试样 |
400N |
600N |
800N |
感应熔涂 |
6.3 |
11.3 |
18.5 |
激光熔覆 |
8.0 |
15 |
26 |
喷焊技术 |
9.6 |
17.1 |
46.1 |
注:GNi-WC25不同载荷下平均失重/kg
表2 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试验对比
项目 |
感应熔涂 Ni60 |
喷焊技术 Ni60 |
感应熔涂NiWC25 |
激光熔覆NiWC25 |
喷焊技术NiWC25 |
自腐蚀电位(mv) |
-326 |
-328 |
-355 |
-238 |
-304 |
零电流电位(mv) |
-329 |
-321 |
-353 |
-235 |
-296 |
腐蚀电流 (mA·cm-2) |
0.0008 |
0.0089 |
0.0018 |
0.0085 |
0.0122 |
表3 与其他传统技术综合对比
类别/对比项 |
感应熔涂技术 |
激光熔覆 |
氧乙炔喷焊 |
等离子喷涂 |
超音速火焰喷涂 |
电镀硬铬 |
涂层制备特点 |
感应趋肤致热 |
激光制热 |
氧乙炔焰制热 |
等离子熔喷粒子 |
高速喷射粒子 |
电化学沉积 |
涂层成本(0.1mm厚/1dm2) |
仅1~3元 |
约20元 |
约4~6元 |
约10元 |
约12元 |
约15元 |
原材料利用率 |
约100% |
约70% |
约70% |
60~70% |
50~60% |
约95% |
涂层组织 |
涂层组织 |
枝晶组织 |
条状组织 |
无规则组织 |
无规则组织 |
多晶膜组织 |
沉积速率(时间/0.2厚×Ф80×1米长) |
仅3分钟 |
约1.5小时 |
约1.2小时 |
约0.5小时 |
约0.5小时 |
约20小时 |
涂层与基体结合性质 |
熔融化学 结合 |
熔融化合 结合 |
熔融化学 结合 |
物理结合 |
物理结合 |
物理结合 |
涂层厚度 |
根据需要调整0.1~1.8mm |
根据需要调整0.1~2.0mm |
根据需要调整0.1~1.0mm |
根据需要调整0.1~1.0mm |
根据需要调整0.1~1.0mm |
根据需要调整0.1~1.0mm |
涂层内孔隙率 |
孔隙率<0.1% |
孔隙率<0.1% |
孔隙率<5.0% |
3~10% |
1.5~4% |
微裂纹及针孔 |
获奖专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生态功能材料研究所荣获
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
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揭晓,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生态功能材料研究所申报的《吹制式蓄水渗膜及其制备方法》荣获优秀奖项目。
蓄水渗膜材料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生态功能材料研究所在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课题的支持下开发的具有自调节分子渗水功能的导水纤维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功能导水纤维与可降解友好树脂复合而成,是专门用于荒漠化地区节水造林以实现生态恢复的功能导水纤维复合膜材料。导水纤维的功能特性来自天然植物纤维表面上可实现分子传水功能化复合涂层,纤维从膜内包装水到膜外土壤形成水势梯度差,根据植物学生长规律由复合涂层材料设计确定的膜外端的水势,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的最低土壤湿度;同时,导水纤维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变化通过分子传水自动调节出合理的渗水速度。
蓄水渗膜材料近7年在我国三北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规模化实施涉及我国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辽宁、吉林、河北、北京等11省(市、自治区),128个旗县,涵盖我国干旱区、沙化区、荒山、荒滩渗漏区和风蚀农牧交错带等5种苗木不易成活的典型荒漠化地带,推广面积达330.05万亩,栽培苗木达29种,树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比传统造林提高20%-50%,生长量也具有明显优势,在规模化造林现场彻底扭转了“年年植树不见林”的局面。造林用水量仅仅是传统的1/40-1/20,实现了免浇水造林。平均土壤湿度提高1%-4%,土壤有机物质含量呈明显升高趋势,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造林区形成生态良性循环,改善了当地生产和生活条件,共安置生态移民72户,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和农牧民安居乐业。工程中心产品目前在阿联酋、卡塔尔、伊拉克等中东国家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尤其相比这一地区滴渗灌技术造林用水仅仅是其1/50-1/150。
蓄水渗膜材料在2006年科技部十五“863”项目总验收中获得总评“优秀”称号,材料研制和加工成果在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中获 “属国内外首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评价,林学应用成果被内蒙古自治区鉴定为“效果显著,属国内外首创,居国际领先水平”。
蓄水渗膜材料的推广应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在我国严重缺水地区的西部地区的造林实施,加快了我国荒漠化地区尤其是水源保护地区的山区、沙地的造林步伐,促进了西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沙化区、渗漏区等地区恢复植被得以推广的有效方式,将更加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纵深发展并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